① 陝北碗托宣傳片
這個首先得采風 拍素材,然後編輯才可以得,你可以找個廣告公司,幫你做一個
② 陝北民歌如何走出陝北成為全國性的
全國性,沒有哪個地方的民歌能得到多大的普及,陝北民歌在眾多民歌中算好的,普及度,大眾的熟知度,喜愛都非常不錯,阿寶,王二妮在星光大道上的表現也帶動了陝北民歌的發展。我看過一次民歌大賽,裡面的歌手大多唱的都是陝北民歌,作為陝北人已經夠自豪了,就拿那些大明星來說,他們的歌也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喜歡,民歌作為一種藝術,一種傳統文化,值得保護和傳承,但是又有多少歌手能唱出那個味道,有些人連黃土高原,連農村都沒去過,在舞台上談唱陝北民歌,談自己的感受。本身就變了味道,越來越商業化了。
但是商業化是難以避免的,也能促進民歌的發展。
個人覺得,1.得到中央文化部,宣傳部,文明辦等的支持,地方上相關部門必須全力支持,只有政府支持了,才好說
2.好多新一輩子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唱民歌,聽民歌了,做好宣傳工作是必須的,年輕人喜歡才有發展的希望嘛,支持陝北民歌創新,但盡量不要改變本身的味道,
3.其實好多農村種地的,打工的也有好多唱的好的,要善於發現人才,讓那些喜歡唱歌的大膽的唱,政府可以適當進行補貼
4.陝北民歌裡面的精神與延安精神有許多相似之處。 民歌的發展有時候直接經濟效益可能並不明顯,但是間接效益很明顯,比如說旅遊業,地方小吃餐飲業,民歌就是一個廣告,活生生的名片嘛。
我相信陝北民歌一定會得到極大的發展,一定會走出全國。
③ 怎樣做好文化(陝北)宣傳工作宣傳要注意些什麼
你應該悔改信耶穌,耶穌是獨一真神!
宣揚福音才是正道~
④ 歌頌延安精神的陝北民歌
「樂歌方誌-陝北民歌篇」北展敘延安精神
6月28日、29日,在北京展覽館劇場將上演「樂歌方誌·陝北民歌篇」———《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經典歌會,作為對建黨八十三周年的隆重獻禮。這台大型歌會是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傾力策劃、新老陝北歌王合力打造、首都舞台上第一次原汁原味的陝北民歌演出。當那熟悉的歌聲和動聽的旋律響起的時候,那一段光輝的歲月、每首歌背後發生的感人的故事和軍民團結奮斗的場面也將會再次呈現在我們面前。
陝北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形成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這次歌會中的曲目如《南泥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翻身道情》、《後山下來游擊隊》等膾炙人口、久唱不衰的陝北民歌用最生動的語言和畫面描繪出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奮斗的歷史,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歌聲和旋律時,陝北革命根據地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那些優秀共產黨人的感人事跡,那軍民間的魚水情深……就不由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戰爭時期已經走遠了,但是這些歌聲卻越走越近,將延安精神帶進了人們的新生活和新時期的建設中。
目前,七一演出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已經有很多黨團組織與演出組委會聯系,預訂團體票,並表示這次陝北民歌經典歌會寓教於樂,為新時期的黨團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南泥灣
---夢之旅合唱組合---
lrc:sunpzh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music...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music......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music...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end---
⑤ 新版《延安頌》跟陝北文化有關嗎
新版《延安頌》是在大量中國革命歷史基礎上,融合了陝北特有的文化元素,最終將呈現給觀眾一場史詩巨作。
⑥ 一二九運動宣傳板報
同志們:
今天開「一二九」四周年紀念大會,滿堂青年,朝氣蓬勃。這是一個多麼生動活潑的集會!紀念「一二九」的大會,在延安已經開過不止一次了,過去幾次我都沒有能參加,今天我是非常興奮地來參加的。
我認為,現在中國的事情更好辦了。中國的事情是什麼?就是反帝反黑暗勢力兩件事。帝國主義和黑暗勢力,中國人民自鴉片戰爭反起,到現在已反了一百年了。時間很長,雖然還沒有完成,但是現在這件事情是好辦多了。因為國民黨頑固派大大加強了反共活動,打擊進步的文化界,現在有些人就說:中國的事情難辦了。他們是為進步而努力的,為國家民族的利益而奮斗的,他們滿腔熱情,懷著好心腸,要把國家民族弄好。但是,正在抗日戰爭的緊要關頭,他們在周圍卻見到頑固勢力所布下的投降、分裂、倒退的黑影,他們的努力受到種種限制和壓迫,不免覺得事情難辦了。這只是看到事情的一方面。我們當然堅決反對頑固派的倒行逆施,但就全局來說,卻認為比之過去,現在中國的事情不僅不難辦,而且是更好辦了。
為什麼呢?這就得從我們今天紀念的一二九運動說起。
第一,一二九運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同志們都知道,然而,我們應該進一步了解:它是在什麼政治環境下產生的呢?它有什麼政治意義呢?它給中國政治上一個什麼樣的影響呢?明白了這些問題,就會知道現在中國的情況跟過去大大地不同了,現在的事情不是比過去難辦,而是比過去好辦多了。
紅軍經過了萬里長征,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陝北吳起鎮。當時敵人還在進攻我們,那年的十一月下旬,在富縣我們還打了三個勝仗。在祝捷聲中,在十二月十日,一聽到北平一二九運動的消息,我們心裡好不歡喜!紅軍同志完成了這么偉大的長征,學生同志在北平發動了這樣偉大的救亡運動,兩者都是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爭,其直接意義都是推動抗日戰爭。所以,一二九運動在歷史上講,是抗日戰爭准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些人說,一二九運動不如五四運動,就是說,前者不及後者的政治意義偉大。這對不對呢?不對。我們認為這兩者的意義是同樣偉大的。
五四運動為北伐戰爭作了准備。如果沒有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是不可想像的。有些人以為學生運動沒有力量,但是事實怎樣呢?廣大學生群眾的五四運動,推動「六三」全國性的罷工、罷市、罷課的反帝和反賣國政府的斗爭,發展成為全民族的運動。五四運動以後,產生了中國共產黨,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掀起了五卅運動,發動了北伐戰爭,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那末,很明顯,沒有五四運動,第一次大革命是沒有可能的。五四運動的的確確給第一次大革命准備了輿論,准備了人心,准備了思想,准備了幹部。
至於一二九運動,它是偉大抗日戰爭的准備,這同五四運動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備一樣。「一二九」推動了「七七」抗戰,准備了「七七」抗戰。
我們看看,一二九運動是在什麼情況之下發生的。一方面,它是在共產黨被認為絕對無權、絕對不合法的國民黨統治區,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剿共」戰爭時期,在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雙管齊下的情況之下發生的。在過去的所謂「剿共」戰爭中,共產黨和紅軍處境的艱難是無須多說的。後來紅軍長征了,一走走了二萬五千里,人家在後面也「歡送」了二萬五千里,並且在前面還有「歡迎」的,在天上加上「送禮」的,這禮物名曰炸彈。盡管「歡送」者一程一程地相送,「歡迎」者一站一站地相迎,紅軍仍然到了陝北。但敵人還是用子彈作禮物,前後迎送。這就是說,紅軍到了陝北,還是處在被「圍剿」的環境中。這就是軍事「圍剿」的情形。文化「圍剿」怎麼樣呢?敵人的「碉堡」是建築在學校里、書報雜志上以及社會文教團體里,也大有「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之勢。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看魯迅先生的雜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擊時弊的戰斗的雜文,就是反對文化「圍剿」,反對壓迫青年思想的。另一方面,日本帝國主義已佔領了東北,醞釀著「華北特殊化」,並積極准備滅亡全中國。因此,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大家都要干,要打日本帝國主義。可是,有一些人偏偏不贊成。不過,他們也是要打的,打的是誰呢?是共產黨,是青年學生,是文化界的進步人士。全國老百姓對他們說:你們打的方向弄錯了,我們堅決反對。這就是一二九運動所處環境的另一方面。一二九運動以後,事情就逐漸好辦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民黨政府只打共產黨不打日本帝國主義的辦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棄「剿共」政策而走准備抗戰的路,這就開了國民黨的三中全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就在事實上宣告成立。對於這些,一二九運動的功勞都是很偉大的。
趁我們還年輕
朋友們,當時間的車輪碾到今天的時候,當掛歷上赫然顯示12月9好的時候,身為青年的我們,我相信,我們中的沒一個人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十二月九日
十二月九日
一個普通但不平凡的日子
時間倒流
回溯到一九三五年
陽光依然懶懶散散
冬日依舊寒冷凄清
但空氣卻急速的流動
因為
在北平——歷史的故都
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件——
為反對投降和壓迫掀起了學生總運動
到處是掛滿的標語
到處是飄舞的紙單
到處是舞動的小旗
到處是怒吼的口號
到處是浴血沸騰的青年
這一天
白雲為之翻湧
大海為之咆哮
黃河長江為之怒吼
中華大地為之震顫
因為
一個蹂躪不屈的民族
在蘇醒
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在抗爭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這一天,六十九年前的這一天:我們更不會忘記,更不會忘記那些在敵人的恐怖下高呼著口號散發著傳單而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青年,可敬可愛的青年。
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
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發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
他們,可敬可;可愛的青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青年的熱血豪情,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我們不會忘記他們,那些可敬可愛的青年,他們是民族的拯救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先驅。
那麼,朋友們,正值青春年華年少輕狂的我們,該用這樣怎樣的行動詮釋青年的含義呢?
處於二十一世紀和平下的中國大學生們又該如何去展現青春的風采呢?
對此,我只想說兩個字「努力」
也許我們會不屑的說,『現在是和平年代了,沒必要為了去做什麼大的貢獻而整日的去努力,那樣會活的很累 。
也許我們會哀怨的說,「人生苦短,一生能有幾個青春,何必要不按時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華邊的那麼單調呢?
是啊!人生苦短,而生命只有一次,青春有何其短暫,我們何必要去實現目標而整日努力,整日辛苦呢?
但是,朋友們,難道我們真的希望這大好的青春年華就在我們的虛度中而好無意義的流淌而去嗎?
難道我們真的希望,當我們年老時,翻憶起年輕時的影集只能看到那單調的,苦澀的毫無意義的青春嗎?
難道我們真的希望雖然快樂但平庸地度過青春,然後平庸的度過餘生嗎?
不會的,我相信,沒一個有理智,有熱血的青年大學生都不會希望自己平平庸庸一輩子,我們都渴望理想的實現,艘刊物自己的青春大發光彩。
那麼,朋友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
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能力,年輕就是全部。
朋友們,別再有那麼多的猶豫,別再有那麼多的彷徨,別放慢我們年輕的腳步,勇敢而執作的向前走,前方便是海闊天空。
朋友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世界屬於我們,未來屬於我們。
⑦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在陝北這句話有什麼特別含義呢
總的來說應該是:「米脂的姑姑,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木炭。古代中國人保存最為完好的地方,一定是在偏僻封閉的農村。那裡農民的成語是從他們的祖先那裡繼承來的。例如,在陝西北部,交通被封鎖和封鎖了數千年,幾乎沒有外國文化的入侵,而且很難學習每一個朝代的官方語言。因此,許多生產和生活的日常詞彙和語義學,在一個或二千年前,甚至更長,這仍然是在農民的口頭語言中使用。
這是陝北的民謠。完整的應該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想吃糠果走橫山。」「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里鋪的羊面。」「米脂婆姨綏德漢,不用打問不用看。小夥子跑馬一溜風,討上米脂婆姨樂死人。石獅子守門鑽不進貓,綏德漢一個比一個好。」因人文物產出名的四縣,除了子長,統統屬陝北最北的榆林地區眼下叫榆林市,當年因為貼近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太過窮困,現在不同了,黃土梁峁下有了煤,又有了石油,那裡的人很快富裕起來。
⑧ 紅軍長征的目的地為什麼是陝北
一、紅軍長徵到陝北延安的歷史原因有7條。
1、當時渭南一帶有劉志丹的部隊,陝北延安有謝子長的部隊。這兩支紅軍已經在當地建立起非常穩固的革命根據地,紅軍北上就能與劉志丹、謝子長的部隊會師。從而佔領整個陝中和陝北地區。
2、紅軍開始是沒有打算去陝西的,後來被國民黨反動派追趕,在南方很難立足,因為南方是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重點地區,紅軍到達甘肅後,應劉志丹同志和謝子長同志主動的聯系,決定向國民黨統治的薄弱地區進軍。
3、國民黨反動派實質上是南方政權,陝中、陝北是國民黨統治的薄弱地區,蔣介石政權在陝中、陝北不存在。
4、從地理環境來看,陝西關中平原以北地區,到處是窮山惡水,高山大嶺,溝豁縱橫,連綿千里,易守難攻,誰也進不來,極其易於武裝割據。
5、陝北靠進蘇聯,便於取得蘇聯援助。
6、紅軍高舉北上抗日的旗幟,而抗日的前線在北方。在南方還算抗日嗎?
7、延安南靠西安,東靠北京,而日本又不可能攻打延安,延安就成了安樂窩,北方歷來是中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得北方者得天下,北方戰勝南方,這是中國5000年的歷史規律。是鐵的規律。
毛主席率領紅軍挺進陝北,具有偉大的戰略眼光,是英明的歷史決策。
二、長征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8)陝北宣傳擴展閱讀: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共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
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9月8日,中革軍委曾命令進行西征的紅6軍團在湖南省的城步、綏寧、武岡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爾後轉移至湘西,並和在J||黔湘邊境活動的紅軍第3軍取得聯系。
後因湖南省、廣西省(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黨軍主力進至綏寧、靖縣地區阻擊紅軍北進,遂轉兵向南,於10月1日進占貴州省的舊州。
24日,紅6軍團在貴州省印江縣的木黃地區同紅3軍會師,會師後,紅3軍恢復紅軍第2軍團番號。接著,紅2、紅6軍團發起湘西攻勢,至1935年1月,創建了湘鄂川黔蘇區。
紅2、紅6軍團的攻勢作戰,有力地配台了中央紅軍的突圍轉移行動。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中央、軍委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發,開始戰略轉移,准備到湘西地區同紅2、紅6軍團會合。紅軍第24師及地方武裝共1.6萬餘人,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斗爭。
10月17日,中央紅軍由雩都(今於都)南渡貢水。
21日,中革軍委以紅l軍團為左路前衛,紅3軍團為右路前衛,紅9軍團掩護左翼,紅8軍團掩護右翼,中央和軍委機關及直屬隊編成的兩個縱隊居中,紅5軍團擔任後衛,從王母渡、新田之間安破國民黨軍第1道封鎖線,於25日全部渡過信豐河(桃江)。
此後,中央紅軍繼續以這種甬道式隊形,攜帶大量的物資器材,沿山路緩慢西進,直到11月15日,才先後從湖南省汝城以南的天馬山至廣東省的城口間、湖南省的良田至宜章間通過第2、第3道封鎖線,進至臨武、藍山、嘉禾地區。
這時,蔣介石以16個師共77個團實施「追剿」,並令粵軍、桂軍共9個師進行堵截,企圖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地區。而此時宜章至湘江之間廣大地區內,國民黨軍兵力薄弱,且因派系矛盾,動作不一,便於紅軍機動作戰。
然而,博古、李德等領導人一味退卻逃跑,消極避戰,繼續使紅軍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11月25日,中革軍委決定,中央紅軍分4個縱隊,從興安、全州間西渡湘江,前出到湘桂邊境的西延山區。
27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2、第4師各一部,突破國民黨軍第4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國民黨軍以優勢兵力南北對進,在飛機的支援下向紅軍猛烈進攻。
紅軍在湘江兩岸浴血奮戰,經過新圩、直嶺頭、界首、腳山鋪、鹹水等戰斗,擋住丁國民黨軍的猛攻,掩護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直屬隊於12月1日菠過湘江。
但是,紅軍卻遭到慘重損失,紅5軍團第34師和紅3軍團第6師第18團被阻於湘江東岸,指戰員大部犧牲。中央紅軍渡過湘江後銳減至3萬餘人,紅8軍團番號撤銷。
⑨ 陝北礦業公司宣傳片的觀後感
我也要,你放上來我看看
⑩ 寫幾句有關陝北風景的宣傳語。
查電腦去,網頁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