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加盟華萊士
華萊士快餐連鎖店,是中國本土最大的一家集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西式快餐企業,截至2014年1月,華萊士在全國超過了3000家連鎖店,擁有員工50000多人。選擇這樣一家快餐店創業,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華萊士加盟費多少錢呢?我們來看一下他大概整體投資費用:
華萊士加盟費說明
加盟城市級別 一線城市(廣州) 二線城市(武漢) 三線城市(潮州)
加盟費 0元 0元 0元
品牌使用費 10000元 10000元 10000元
房租(以100㎡為例) 10000元/月 7000元/月 5000元/月
裝修費 1500元/㎡ 1000元/㎡ 800元/㎡
設備材料費 100000元 80000元 60000元
流動資金 30000元 20000元 10000元
人員工資(5人/年) 240000元(4000元/月/人) 180000元(3000元/月/人) 120000元(2000元/月/人)
投資合計(年) 650000元 474000元 340000元
可以看出來,在普通地區開華萊士店,費用大概在34萬元左右,其中費用大頭主要是人員工資與店鋪房租/裝修,如果在這些方面可以更省下一些,例如門面房是自己的,裝修也不用錢,人員暫時配置3個人足夠,這樣成本可以降到20萬元左右。
華萊士加盟優勢:
促銷整體策劃
公司策劃開業宣傳;每年推行全國性大型促銷活動來提升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佔有
率;對舉行活動的宣傳品由公司免費設計。
信息共享支持
公司實現互聯網信息傳輸,保證第一時間將公司內部信息與客戶共享,以便及時調整市
場策略。
庫存、調貨處理
對客戶積壓之不良庫存,公司將及時通過促銷,調價等不同方式幫助客戶減壓,或直接
由公司進行調貨處理,保證加盟商的良性運轉。
物流支持
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務,保證能快捷、高效地實現貨品流通,滿足市場一線的要貨需
求。
長期有效的營銷指導
公司將定期派專業營銷人員為客戶進行營銷診斷,適時地調整營銷策略,保證加盟店的
良性運作,讓你感覺公司就在您身邊。
華萊士漢堡加盟條件:
1、加盟商本人及家人身體健康,有從事本行業的激情和熱情。
2、認同華萊士漢堡品牌文化,熱衷時尚快餐事業的有識之士。
3、加盟華萊士漢堡項目的加盟商要提供合法身份證,以便總部建立真實的檔案。
4、執行和遵守華萊士漢堡項目的各項經營管理體系。
5、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經濟實力較強的自然人。
6、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良好的商業信譽。
7、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經營中,且具備一定的市場敏感度。
8、認可華萊士漢堡的裝飾風格、經營管理模式服從總部的統一管理。
華萊士加盟流程
1、咨詢加盟事項:在官網(www.hualaishigw.com)留言免費索取加盟資料,具體可郵寄或派送。
2、加盟意向聯系:電話信函往來,與加盟者深度溝通,了解客戶綜合情況。
3、客戶實力調查:公司到加盟者處進行考察、評估,填寫意向客戶評估表,初步達成合作意向。4、企業實地考察:公司邀請加盟者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
5、簽訂加盟合同:雙方深度洽談協商,簽訂加盟合同。交納保證金:照市場管理規范化要求,向公司繳納保證金。
6、區域市場調研:加盟者協同公司區域經理對當地市場進行初步市場調研。
7、專賣店裝修:專賣店選擇,租賃合同的簽訂,設計裝修。
8、隊伍組建:依據區域市場營銷工作開展需要及合同要求,招聘並組建員工隊伍。
9、公司培訓:公司派員到區域市場指導或組織人員至公司總部參加培訓。
10、正式開業:公司派員代表公司慶祝專賣店開業。
㈡ 華萊士的故事
1922年1月下旬的一天早晨,紐約市格林威治村,在米奈塔路1號地下儲藏室的一個辦事處里,封面印著1922年2月的《讀者文摘》創刊號准備妥當,等待裝運。這工作是由該雜志的創辦者兼共同編輯德惠特·華萊士(Dewitt和莉拉·貝爾·艾奇遜(Lila最後,總數5000本中的最後一批包裝完畢,運到最近的郵局,寄給基本訂戶。然後他們焦急地等待反應。看這本小小的新雜志是否真的是世界正需要的刊物。
莉拉·貝爾·艾奇遜,32歲,棕色頭發,藍眼睛,身材嬌小(160厘米),骨骼均勻,氣質溫柔,非常漂亮。她是社會工作者,戰前曾任英語教師。三個月前,她剛和華萊士結婚。
德惠特·華萊士,大家都叫他華利,也是32歲,身材細挑輕靈,高逾185厘米,動作象運動員般優美輕捷,十幾歲時曾擔任半職業性棒球員。他父親是希臘語言學者,是學院院長。德惠特在大學中途退學,換了一個又一個工作。他不久前被一家公司解聘,到紐約來,依自己的想法出版一份自編的雜志。
這本雜志內容是濃縮的。它的內容——沒有虛構小說、沒有圖片、沒有彩色、沒有廣告,全是密密排印的有資料性和有助益的文章。
這份「小雜志」(它的副名)會受讀者歡迎嗎?已經一連兩年,這一行業的專門人士全都說估計不會。現在,華萊士得到新婚妻子的協助,又湊集了2000美元的資本(其中大部分是借來的),決計自己試辦,自己打天下了。
「極好的主意」他天生愛閱覽,對任何寫的或印的東西都愛看,有無法滿足的好奇心。不論是葯瓶背面的標簽,或酒吧放酒瓶銀托盤底上那一行「義大利製造」的小字,只要有字他都注意。
任何對他可能有用的話,他都用筆記下來。「記憶不能代替記錄」便是他錄下的一句話。這習慣是他19歲那年在轉換學院時開始的。他對他父親解釋道:我有些8厘米乘13厘米的紙,每讀一篇文章,便將我要保留或記住的資料寫下。晚上睡覺前,我在心中復習我白天所讀過的東西,又常讀那些筆記,以記住那些文章。我看不出為什麼這樣利用時間會不如讀書有益。
華萊士會用很小而清晰的字,將文章的精化部分整個抄下,用原著者的原來字句,加以濃縮。
生活的教訓他1889年11月12日出生於聖保羅市。起初,他在學校里總是第一名,並且跳了兩班。隨後他的興趣轉到了別的方面,多數是運動和惡作劇。朋友們和大學聯誼會的兄弟們都叫他「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家中談論貧窮最能使人想到發財。如果華萊士家的子女經常聽說學業優良之可貴,他們也同樣經常聽見家中叫窮。
華萊士因家中窮困,要謀生路。1911年暑假,他在俄勒岡州鄉村挨戶兜售該州的地圖。他第一天在梅德福鎮一帶,走了40公里,賣出12張。在這段奔波日子,他常和經驗豐富的推銷員在旅館的大廳中聊天,學習他們的訣竅。
賣東西使他入迷。晚上,他看雜志,做筆記,將促進生意的有用資料保存起來。他認識的人漸多,發現不論和誰交談,都能獲益。普通人未必有學位。但不可因此便低估他們的智慧。大多數人都和他一樣好奇。渴望獲得知識。 華萊士恰在適當的時刻登場,目擊「資訊時代」的出現,古老的觀念逐漸失勢或消失時,變化就成了20世紀的中心新聞。通訊社和報紙為讀者報道詳情和推測,著重迅速。新聞太多,許多讀者只覺得眼花繚亂,辨不清哪些是無關緊要,哪些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華萊士覺得報紙的處理方式是暫時性的,太淺薄,太草率。而雜志則介乎報紙與書籍之間,雜志的報道不失新鮮快速,但卻容許讀者慢慢分辨其重要性,並推敲其含義。
華萊士有一次在送交地圖時,停了下來看法庭審案。律師的鬥智爭辯使他大感興趣。他沒有時間多去看幾場審訊,不過也許他能找到些有關案件審訊的印刷品。
一天晚上,他冒雨走了三公里到梅德福鎮卡內基圖書館,借了一本威爾曼著的《盤問的藝術》。
華萊士看出,他不但可將盤問證人的技術應用於商業顧客,而且可應用於生活的各方面。還有,這本書向他證明了到處都有極好的有深度和有見地的資料。這些資料只是被人疏忽了,未曾發現,但只要尋求,就可以得到。自從去過梅德福鎮的圖書館後,他便充分利用圖書館了。
那年秋季,華萊士又回柏克萊加州大學讀書,然後於春季退學,從此不再讀大學了。他在聖保羅的韋伯出版公司擔任內勤,處理有關旁人對韋伯出版社農業教科書的詢問。夜晚,他繼續閱讀雜志,記下有實用價值的資料。
他去見韋伯公司一位老闆,將他的上司去年所犯的錯誤列出一表呈上。「這是一份有趣的文件,德惠特,」這位公司主管說,「對不起,你被解僱了。」年輕的華萊士仍未學到在辦公室待人接物的道理。不過,這位主管卻看得出華萊士有編輯才幹,於臨別時給了他一筆印刷貸款。作為他開辦自己事業的經費。
華萊士即刻開始工作,幾個月後,出版了一本128頁的冊子,題名為《取得耕種之最高利益》。然後他駕著一輛二手福特車,在五個州推銷旅行。他在幾個月內售出10萬冊,償還了韋伯公司的貸款,並付清了一切開支。他沒有賺到錢,卻學會了如何出版書籍。
他終於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出版一本定期刊物,給那些有興趣獲得資訊、自求改進、並要在世界上力爭上游的讀者閱讀。
不過在辦這本雜志前,華萊士必須解決生活問題。他在一家日歷廠那裡找到了一份職業,那時是1916年下半年,在美國參加歐戰之前幾個月。不過辦雜志的偉大構思始終在他心中盤桓。
在他所留下的大堆筆記中,有一條是:印刷品:不用害怕,社會上有強烈的求知慾暗流。供應知識,你花於印刷的每一元都必有報答。
他的這一觀點,於《讀者文摘》第一期出版後得到了證實。
編輯寄出的信第一期出版後沒有人取消訂閱,也沒有人要求退錢。於是兩位編輯忙著准備第二期。莉拉仍保留社會工作的職務,以所得報酬付房租。華萊士每天去上城區紐約公立圖書館搜集雜志中的資料,以免花錢去買那些雜志。如果最近一期的雜志中沒有可以引起他興趣的文章,他會到圖書館樓上書庫里去找前幾期的。見到合意的文章,就用筆在黃色稿紙上抄錄,一邊抄一邊刪去題外的或不相乾的話,修剪繁冗,務使文章扼要而中肯。
1922年9月,華萊士夫婦遷至他們舉行婚禮的小鎮歡樂村,住在一間車房公寓里,月租25美元。他們帶去大捆雜志和大疊訂單。他們不斷寄出推銷信,訂單不斷增加,出版一周年時,銷路已增至7000份。必須有較大的工作地點才行,於是他們另以10美元租得了與車房貼鄰的小馬棚,添置了打字機用以打油印蠟紙,又請鄰居來相助。
華萊士仍自己寫推銷信和信件,他的直接通信辦法使他得以在編者與讀者間建立私人聯系與友誼。在大約同一時期內創辦的其他雜志銷量也不少。但異軍突起的《讀者文摘》,更了解讀者的需要,結果比其他同業者更為成功。 兩位合作編輯覺得生活已相當富裕了,於是常離家他往,以逃避瑣事的打擾,然後工作七至十天,將下一期雜志編好。他們在旅館中租了相鄰的兩間客房。華萊士在一間房內工作,莉拉在另一間處理一批出版刊物。為了避免打擾分心,他們在門縫下面塞遞便條保持聯絡。他將她的便條全都保存了起來。以下是一張潦草寫在紐約市聖禮吉斯旅館的拍紙簿上的字條:這幾種雜志,我每種都看完了12期。親愛的,我疲倦極了!希望能找出有用的資料。過來吻我,晚安。
華萊士原來的目標是希望能有付款讀者5000名。這樣,每年可收入1.5萬美元,在1922年,這已足夠支付一切開銷,並過舒適的生活。可是四年之後,《讀者文摘》的銷售量增加到了2萬冊。以後三年中,更直線上升,增加了10倍,達到21.6萬冊。
《讀者文摘》的銷量繼續增長,華萊士夫婦便在歡樂村一座辦公大樓租憑一整層作為辦公地點。
一切編輯工作都在他們客廳里做。華萊士自己有一張辦公桌,他經常在那裡閱讀40~50份雜志,挑選30多篇文章,並細心地將之濃縮。編輯的過程是:從用鉛筆標出的雜志文章起,至付印的黃色草稿止,每一份都是他用手提打字機打出來的。
幸運在微笑1934年整個編輯部共有12人,都擠在一座銀行大廈的頂樓辦公。下面是鐵路:每隔一小時左右,平靜的氣氛便被穿鎮而過的火車破壞一次。
1935年一個星期六下午,華萊士駕車外出,汽車沖出路面撞損。拖車司機講了許多車禍故事給他聽:汽車撞毀,屍體從破車殘骸中拖出。華萊士回味這個司機所說的故事,決定根據可怕的詳情,寫一篇文章。
他派年輕的作家福納斯到三個州去訪問州警察與公路巡警,聽取「最嚴重」車禍的目擊者對現場的生動描述。可是幾星期後,福納斯交來的稿子令人失望。他寫的是一篇論文;而華萊士所要的卻是能嚇壞讀者的報道。經過五次改寫,這篇登載於1935年8月號的文章非常出色。盡管它內容血污,卻莊重不俗。美國各大城市的報紙以及許多其他刊物都刊出了這篇駭人的文章。許多無線電廣播節目、學校、教堂和午餐會都讀這篇文章並討論這問題。以後20年還不斷有人來索取此文的單行本。這是篇經典之作,無疑是歷來讀者最多的文章之一。
出版界大多數人認為華萊士不過是個剪貼編輯,出版一本轉載別人文章的小雜志,銷量無人知曉。可是這位沉靜而默默無聞的人,卻發起寫了篇獨家報道,而且震動了全國。大家羨慕之餘,猜想他也許是個編輯天才。其後幾年,專稿成了《讀者文摘》的主要欄目之一。
華萊士夫婦從不透露經營的數字,以致謠言四起。為平息這些流言,華萊士終於同意由《財富》雜志在1936年11月號將有關的數字刊出。那時《讀者文摘》的銷量為180萬冊。除了赫斯特的《家政》外,是售價二角五分一冊的雜志中銷路最大的。這本「衣袋犬學」沒有廣告收入,但卻為其東主華萊士夫婦於上一年賺得凈利41.8萬美元,這證明了華萊士不但是有創造力的編輯,而且是理財奇才。
莉拉的世界談到自己的專業,華萊士結婚兩個月後,寫信給家中談到莉拉道:我沒見過別的女子有她那麼完美的品德,能夠做我幸福的妻子。我認為她永遠不會煩躁不安。她對白天一人獨處毫無怨言,愛讀書,愛求心智的進步,喜愛音樂,喜愛遠足,又真正愛料理家務。她品德高尚,用錢節儉,從來不生病,非常漂亮好看,富有思想,體貼周到,又柔情萬千……雖然華萊士在排列編輯名次時把莉拉的名字排在他自己的前面,但她對編輯工作卻沒有多大的興趣。不過她對於藝術與裝飾方面的才華,卻不亞於他在文字和思想上的能力。
1937年,他們的第二個住宅落成:是幢諾曼第式有22個房間的大廈,以本地的石頭為建材,有一個圓形尖頂的塔樓。它坐落於歡樂村以北約20公里的一座小山頂上。
《讀者文摘》在歡樂村一帶租了14處地點辦公,混亂到了近乎危機的程度,這必須有所行動才行。如果華萊士要的是一所新辦公大樓,莉拉就必會設法讓他得到。建築師根據她的提示,設計了一些殖民地時代威廉斯堡風格的房屋圖樣。工程1937年開始,地點在歡樂村與高風園之間的郊野,地大32公頃半。身材嬌小的莉拉每日監工。1939年建築完成:是一座三層樓的紅磚建築物,有一個白的圓頂閣,實用面積8454平方米,庭園美化與室內裝飾,完全由莉拉負責。傢具陳設有真的古董和藝術品,大樓四周環繞著許多花園和樹木。
財富的分享1938年《讀者文摘》開始發行英國版,其後又增添許多別的版本(中文版於1965開始發行)。今天,《讀者文摘》共有15種文字39種版本。1950年,《讀者文摘》節本書籍社成立。公司又發行一般書籍、唱片和卡式錄音帶。
1955年,《讀者文摘》雜志開始刊廣告,以壓低訂閱費的增加,利潤於是上升。1968年,德惠特·華萊士的名字列入「美國富中之富」名單。1980年,華萊士夫婦共有的財富,據估計有5億美元。
他在有生之年,對屬下始終慷慨與豪爽。例如1976年,在老資格職員一年一次的聚餐會結束時,他宣布給全體3300名員工以意外的加薪:年薪在4萬美元以下加11%,年薪更高的人加8%。
華萊士夫婦無兒女,他們沒有興趣建立任何形式的王朝,只想做個傳奇式的施贈者。麥凱萊斯特學院在華萊士有生之年得到他5000餘萬美元的捐贈。他未畢業就離開的赫門寄宿學校和它的姊妹學校北田女子專科學校,獲得500萬美元。 他為新聞系學生設立旅行研究基金;並贈送將近180萬美元給紐約市公立圖書館,整修期刊室,修補舊刊物,那是他當年初做編輯手抄文章的地方。圖書館為酬謝他的美意,將期刊室用他的名字命名。
不打攪了1973年,華萊士和莉拉都已83歲,他們正式宣布退休,逐漸交卸編輯職責,但華萊士仍與公司保持全面接觸。他很少到總公司的大辦公室來了,可是他仍在高風園的塔樓中工作。
1978年的聖誕節,大家收到了一張普通聖誕卡,上面印著莉拉和德惠特·華萊士的簽名。裡面附有用大字排印的德惠特·華萊士的聲明:「最近幾個月,我看近物的視力衰退了(幸好我遠瞻的視力仍然好)。我看自己寫的字頗感困難。因此,我只好抑制自己,不再做我過去喜歡做的事——用私人的信打攪你們。」
這位認為一切問題皆可解決的編輯終於碰到了一件他無能為力的事。
1981年3月30日,華萊士逝世,享年91歲。莉拉在三年後逝世,享年94歲。
㈢ 華萊士的商業模式究竟是什麼樣的
提到快餐品牌,有很多消費者或者加盟商,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個品牌,那就是華萊士。華萊士作為國產快餐品牌,以其實惠的價格、優質的產品獲得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愛。相對來說比較高的性價比,吸引了很多加盟商想要進行華萊士加盟。在進行華萊士加盟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日後華萊士經營模式。
三、營銷管理
華萊士想要擁有市場,就必須擁有一定的營銷。所謂營銷手段,即是通過低價格、高品質的產品,作為品牌的核心,讓品牌能夠從眾多本土快餐品牌中脫穎而出。不僅如此,華萊士也要在短時間之內將平價漢堡這一產品特色,迅速普及全國。通過更好的宣傳,讓產品能夠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這樣的話,才能夠讓華萊士擁有更加突出的人氣。
除了這些華萊士經營模式,還有更多的經營模式值得各位加盟商的解鎖。事實上,華萊士也想有非常多的受眾者,因此在加盟過程中,華萊士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優勢。未來華萊士也期待越來越多加盟商的加入,帶領華萊士合作走向更好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