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幼兒說好普通話
、在幼兒園醒目的地方掛一條「說好普通話」的宣傳橫幅、標語、創設見普通話的環境。
2、在幼兒中開展一次古詩、詩歌朗誦競賽活動。
3、可讓孩子身披宣傳語輪流在大門口值班,提醒幼兒和家長隨時講普通話。
4、只要孩子如園,無論是上課還是下課,我們都要求孩子堅持說普通話。
5、要求教師,在上課、開會、同家長交流時講普通話。
B. 幼兒園普及普通話優勢
說好普通話要從娃娃開始抓起。幼兒園普通話的推廣是極為必要的,我個人感覺我們園在這方面的工作開展的很好。首先可以在幼兒園的宣傳欄上看見一些「如何普及普通話」之類的文章,向全體幼兒和家長宣傳了說普通話的重要性,同時在幼兒園的各班走道等醒目位置張貼了「請說普通話」的宣傳標語,時刻提醒著我們。 生活中有許多平凡的小事,我們要求並讓孩子們做到的,作為老師首先要自己做到。我在這方面有些感觸,在班級、在課堂上,我能自覺地使用普通話。但與同事們在一起時,又不自覺地說起霍山方言來。這方面,領導也提醒過我,我自己也時常提醒自己,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用普通話,可有時還是不由自主地說霍山話了。我意識到,一切都是因為習慣,好的習慣必須從小事抓起、從小時抓起。說普通話要從娃娃開始培養! 近年來,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在提高,也意識到發展幼兒的語言的重要,但畢竟處於方言區──環境的限制、家長的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因而制約了幼兒規范語言(普通話)的學習。顯然,能清楚地表達、「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的教育就更多地落在了幼兒園教師的肩上。 為了讓幼小的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規范的語言,我們老師在工作中不斷示範規范的普通話,用普通話與孩子們交流,而這就要求教師本身要有較高的普通話水平。在平時我們應該規范自己的語言,保證正確發音,遇到語音不能確定的字、詞,就查字典,及時糾正錯誤,以確保在孩子面前運用正確的語言。 並注重將口語化的方言轉化成規范的普通話,使孩子們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中得到了良好的規范語言熏陶和教育。
C. 幼兒教師口語
你好,以下是普通話水平測試考試大綱,可供參考~
根據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制定本大綱。
一、測試的名稱、性質、方式 本測試定名為「普通話水平測試」(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縮寫為PSC)。普通話水平測試測查應試人的普通話規范程度、熟練程度,認定其普通話水平等級,屬於標准參照性考試。本大綱規定測試的內容、范圍、題型及評分系統。普通話水平測試以口試方式進行。
二、測試內容和范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包括普通話語音、詞彙和語法。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范圍是國家測試機構編制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詞語對照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常見語法差異對照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朗讀作品》《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
三、試卷構成和評分試卷包括5個組成部分,滿分為100分。
(一)讀單音節字詞(100個音節,不含輕聲、兒化音節),限時3.5分鍾,共10分。1.目的:測查應試人聲母、韻母、聲調讀音的標准程度。2.要求:(1) 100個音節中,70%選自《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表一」,30%選自「表二」。(2)100個音節中,每個聲母出現次數一般不少於3次,每個韻母出現次數一般不少於2次,4個聲調出現次數大致均衡。(3)音節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測試要素連續出現。3.評分:(1)語音錯誤,每個音節扣0.1 分。(2)語音缺陷,每個音節扣0.05分。(3)超時1分鍾以內,扣0.5分;超時1分鍾以上(含1分鍾),扣1分。
(二)讀多音節詞語(100個音節),限時2.5分鍾,共20分。1.目的:測查應試人聲母、韻母、聲調和變調、輕聲、兒化讀音的標准程度。2.要求:(1)詞語的 70%選自《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表一」,30%選自「表二」。(2)聲母、韻母、聲調出現的次數與讀單音節字詞的要求相同。(3)上聲與上聲相連的詞語不少於3個,上聲與非上聲相連的詞語不少於4個,輕聲不少於3個,兒化不少於4個(應為不同的兒化韻母)。(4)詞語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測試要素連續出現。3.評分:(1)語音錯誤,每個音節扣0.2分。(2)語音缺陷,每個音節扣0.1分。(3)超時1分鍾以內,扣0.5分;超時1分鍾以上 (含1分鍾),扣1分。
(三)選擇判斷[注],限時3分鍾,共10分。1.詞語判斷(10組)(1)目的:測查應試人掌握普通話詞語的規范程度。(2)要求: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詞語對照表》,列舉10組普通話與方言意義相對應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由應試人判斷並讀出普通話的詞語。(3)評分:判斷錯誤,每組扣0.25分。2.量詞、名詞搭配(10組)(1)目的:測查應試人掌握普通話量詞和名詞搭配的規范程度。(2)要求: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常見語法差異對照表》,列舉10個名詞和若乾量詞,由應試人搭配並讀出符合普通話規范的10組名量短語。(3)評分:搭配錯誤,每組扣0.5分。3.語序或表達形式判斷(5組)(1)目的:測查應試人掌握普通話語法的規范程度。(2)要求: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常見語法差異對照表》,列舉5組普通話和方言意義相對應,但語序或表達習慣不同的短語或短句,由應試人判斷並讀出符合普通話語法規范的表達形式。(3)評分:判斷錯誤,每組扣0.5分。選擇判斷合計超時1分鍾以內,扣0.5分;超時1分鍾以上(含1分鍾),扣1分。答題時語音錯誤,每個音節扣 0.1分,如判斷錯誤已經扣分,不重復扣分。
D. 推廣普通話手抄報內容
普通話是我們祖國的通用語言,如果不會講標準的普通話,就會鬧出許多笑話。我聽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天,一位中文水平很高的外國朋友到一家中國飯店吃飯,這家飯店老闆是廣東人,普通話不標准。外國朋友點完菜,老闆大聲告訴後面的廚師:「兩份牛扒,兩碟青菜,青菜一定要『死』(洗)干凈。」外國朋友聽了,表情怪怪的,他一定在想:青菜怎樣才算死干凈呢?不要吃出毛病來。結果他飯也沒吃,轉身就走了。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話有多麼重要,所以同學們應該積極開展「推廣普通話,寫好規範字」活動。首先在家庭中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每個同學都建議自己的家長堅持講普通話;在參加各項活動中,同學們不僅做到自己講普通話,還勸說別人講普通話;作業寫規範字,同學之間互相督促,共同進步。同學們還應該開展「捉拿」錯別字活動搜索店牌和店面廣告牌,發現錯別字立刻「捉拿」,並向店主提出了「寫好規範字」的建議。搞這樣的活動活動不僅提高了同學們講好普通話的意識,同時還起到了推廣普通話,寫好規範字的作用。
身為一個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更加是我們的祖國 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普通話寫好規範字 做好國家的小主人。
小知識:
★ 推廣普通話宣傳周:自1998年開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
★ 普通話的定義: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
講普通話、寫規範字的重要性:
普通話,之所以這么稱它,因為它是大眾語言,它能使中華五十六個民族的兒女融洽地交流。如果沒有它,後果不堪設想。
一個南方婦女到北方旅遊,由於不小心,她的鞋子掉到了河裡,而她又不習水性,她大叫,「我的孩(鞋)子掉進河裡了!」立即有許多善游的北方人為此跳入河中,因為南方方言中的「鞋子」在北方人聽來就是「孩子」。
再如,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在一起喝酒,北方人豪爽的一句「這個酒賊烈」,南方人當場愣住,因為北方人口中的「賊」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E. 幼兒園文字規范專欄
幼兒園教師規范用字工作制度
1.
幼兒園的校牌、標志牌、警示牌用字禁止使用繁體字、異體字或錯別字。
2.
幼兒園專欄、公示欄用字禁用繁體字、異體字或錯別字。
3.
各班宣傳欄、標語、作息時間表等均得使用規範字。
4.
定期組織語言文字工作小組成員對上述公共場所進行檢查,
發現有錯誤之
處,即責成有關人員進行整改。
5.
通過語言活動及其他活動載體,對幼兒進行用語規范化教育。
6.
由語言文字工作小組牽頭,
對幼兒園所買的各種印刷品,
嚴格進行用字檢
查,不規范予以退回。
7.
規范教師課堂用語、評語規范,使普通話成為教師的教學語言。
8.
人人講文明、講禮貌,正確使用普通話進行正常交流,抽檢教師教案、規
范教學用字。
9.
督查小組成員必須定期巡視,對園內宣傳櫥窗、標志牌、標語、指示牌、
各班的黑板報的規范用字用語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嚴格把關。
一旦發現問題要如
實填寫在情況登記表中,並立刻通知整改。
10.
幼兒園張貼於公共場所的標語須經語言文字工作組審核,確系沒有用語
用字毛病後方能付之實施。
11.
各成員要不定期進行聽課,把教師講普通話、用規範字作為評課的重要
標准。如發現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者,應在評課中予以指出。
12.
各成員要深入各班級及公共活動場所,注意糾正幼兒園用語的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