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禮文化觀點600字作文
中國乃禮儀之邦,從古至今仍有不少優秀的道德禮儀流傳至今。例如成語方面就有許多關於禮儀的,如彬彬有禮,禮尚往來等,成語是我國文化的精華,可見得「禮」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禮」也有分門類,
在《中庸》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說。而《尚書·堯典》說堯東巡守,到達岱宗時,曾經"修五禮",《尚書·皋陶謨》也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所以禮可以大致分為五種。《周禮·春官·大宗伯》將五禮坐實為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這也是古代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代,「禮」卻大有不同。
現代的禮,大致就是禮貌,見人待客要禮貌,公共場合要禮貌,可這禮貌里也大有學問。
一般我們都能聽到「講文明懂禮貌」的口號,要做到真正懂禮,基本要做到三點。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等。其次,要做到尊重師長,長輩,父母,不冒犯他們,在公共場合要遵守公共秩序,不大聲喧嘩。
最後,要做到
謙恭禮讓。要有謙虛的態度,對人恭敬,要做到尊重他人,不做冒犯他人尊嚴。
如果,你還對「禮」不太了解,不知道怎樣才叫講禮儀,那麼,我有個關於禮的小故事,聽了你就會明白。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曾子知道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請教。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這是謙讓及對老師,父母的尊敬之禮。
關於禮的故事還有許多,可創作這些故事的人大都是為了教育子孫後代,如果我們人人懂禮,那麼這些故事將不知是從書上看到,而是親身做到或感受到。
「禮」我以說完,可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親身去做,哪怕給老人讓座等一系列小事,都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充實,想禮儀之邦更邁一步。
Ⅱ 關於禮儀的作文1000字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後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瞭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埋怨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讓我們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不要讓文明只出現在紙上,要讓它活躍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要讓文明無處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我們告別不文明的行為。讓文明禮儀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裡出現!
Ⅲ 有關禮的作文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范,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夏、殷、周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范,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在封建時代,禮維持社會、政治秩序,鞏固等級制度,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和權利義務的規范和准則。禮既是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見孔丘)說,殷因於夏禮,而有所損益,周因於殷禮,而有所損益。由此可知夏、殷時代已有禮。孔子又說,他能講述夏禮和殷禮,但由於文獻不足,他雖能言之,卻不能「征之」。也就是說禮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的,不能當作絕對不變的僵化的內容而一味復古。
周公制禮,典章制度較前代更為完備,發展到了「鬱郁乎文哉」(《論語·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贊嘆不已,宣稱「吾從周」。周人本以「尊禮」著稱,到了春秋時代,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陪臣執國命,等級制度破壞,統治者內部對於禮任意僭用,禮崩樂壞,所以司馬遷說,「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史記·孔子世家》)。但由於周代禮制非常完善、周密,仍為士大夫所嚮往,力圖予以恢復。春秋時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師服、內史過等,與孔子同時的人,如叔向、晏嬰、游吉等,論禮的很多。但論禮最多,並自成體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論語》中有34處記載孔子論禮。他從理論上說明禮的重要性,立身治國都非有禮不可。禮與仁義是儒家學說的核心。
Ⅳ 以禮為話題的作文800記敘文
禮包括了修養和品德,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重視的.
古人有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意思是:禮的作用,是處事和諧為貴.古代先王治國之道,也以次為美好,大小事情都遵循禮而行之.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那就是只知道和諧可貴而一味追求和諧,卻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亦不可行啊.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意為:林放請問禮的本質.孔子說,「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呀!在禮儀上,與其奢侈,寧可儉朴;在喪事上,與其樊如,寧可悲痛.」
但如果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認真地去觀察人們的舉動,我們會發現,一些行為非常不文明的行為經常出現,比如:隨地吐痰、從高空扔垃圾下來、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或吵架,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最看不過的就是,在公交車上,一些青年與年幼的小孩,孕婦或年長的老人為座位而爭吵,看到這些,你是否會感到非常的悲憤,在公交車上,為小孩、孕婦和老人讓座,是一種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德的行為,很顯然這些青年沒多大的修養,而且品德敗壞,但我覺得很奇怪,在公交車上的其它乘客為什麼就沒有一個能出來說一句公道的話呢?是不敢還是不想,不知道,不清楚也不明白.
中國的禮儀是世界聞名的,但現在為什麼會發展到這種地步,是因為現在人民的生活富裕的關系嗎?還是因為中國已經開始腐敗了?,還是……
我想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索、去思考和去反思.
Ⅳ 根據「文明禮儀」活動主題,完成一篇作文(至少500字)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中間,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那怎樣才能成為 一個文明人呢?
1.我們先要做好個人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不說粗話,不亂扔垃圾,著裝整齊。這些都是一些細小的事情,我們為什麼做不好呢?我們要勤用文明用語如:做錯事了要說「對不起」,見到熟人要說「你好或您好」,當遲到是要說: 「抱歉」。還要知錯就改,不偷竊他人的物品。2.我們還要做好公共禮儀。在圖書館、閱覽室:圖書館、閱覽室 時,要注意整潔,遵守規則。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內。就座時,不要為別人預佔位置。查閱目錄卡片時,不可把卡片翻亂或撕壞,或用筆在卡片上塗抹劃線。 要保持安靜和衛生。走動時腳步要輕,不要高聲談話,不要吃零食。圖書館、閱覽室的圖書桌椅板凳等都屬於公共財產,應該注意愛護,不要隨意刻畫,破壞。 在影劇院時觀眾應盡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請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相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著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應注意衣著整潔,即使天氣炎熱,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觀的。在影劇院萬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嘩,也不可把影院當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結束後觀眾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它不但形成了燦爛的文化,而且還擁有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禮儀的歷史。在儒家學說中,禮為天下先,強調以禮治國、以禮治家。從古至今,涌現出不少文明禮儀、素養極高的人,像孔融、周恩來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更需要文明禮儀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在當今迎奧運,開展講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中,應該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養成文明禮儀規范,爭做文明的北京市民,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風尚。 禮儀就是禮節和儀式,它有三大要素:語言、行為表情、服飾器物。一般地說,任何重大典禮活動都需要同時具備這三種要素才能完成。禮儀的分類很多,可以分為個人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商務禮儀等,還有外事禮儀、習俗禮儀、禮儀文書等等。 禮儀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 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每個人的言談舉止都體現出他的行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禮儀。講得輕一點,人們之間在相互交往中,特別是在與外國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禮儀,會被人家恥笑。講得重一點,不同民族之間,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風俗習慣或禮儀),有可能會挑起民族仇恨和爭斗。
Ⅵ 以書信的形式寫一篇作文,主題向身邊人宣傳文明禮儀,喜迎青運會
自己改改吧
你們好!
我是活潑可愛、福態可掬的萌寶寶——榕榕!身為青運會的吉祥物我感到十分榮幸。眼看著全國首屆青年運動會馬上就要到來,我的心情無比激動與自豪。作為東道主,我真誠歡迎各位朋友來福州參加這場體育盛會。福州是有福之州,她別名榕城,我的兄弟姐妹——榕樹無處不在,「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一棵就是一片森林,為人們遮陰擋雨,成為鳥的天堂。
喜歡拳擊和游泳的朋友,青口分賽場可不能錯過哦!青口體育館位於美麗的千家山公園腳下,它依山伴城,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6768.98平方米,內有籃球館、游泳館,外有籃球場、網球場,被譽為福州的「水立方」。為了迎接青運會,多少運動健兒在四年前就開始訓練備戰,可想而知,比賽時的場面將是多麼扣人心弦!屆時在這兒,您可以欣賞到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拳擊和游泳比賽。
在觀賽之餘,榕榕我還可以與朋友們一起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享受美麗的田園風光。我帶大夥兒先到可以與美國曼哈頓島中央公園相媲美的青口中央公園玩賞。從體育館緩步不到七分鍾就來到青口中央公園。這里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造型獨特的拱橋、步行棧道,有清澈見底的人工湖,也有夢幻美麗的音樂噴泉和造型別致的霓虹燈,園內綠樹成蔭,白色的鳥兒在湖邊散步,各色小魚兒在水中嬉戲……漫步中央公園,一派和諧景象將在你眼前展現:有打羽毛球的健美身姿;有騎雙人自行車曼妙身影;有悠閑散步的怡然自得;有跳廣場舞的投入陶醉;有放飛箏的奔走嬉笑……嬉鬧聲、攀談聲、笑聲、音樂聲、吆喝聲……匯成了一曲動人的田園迎賓曲。
假如您想登高一望,榕榕就帶您一起攀登離體育館不足200米的千家山。由山頂向東望去,數以千計的汽車整整齊齊地排放在一個大型的廣場上,氣勢磅礴——那就是聞名遐邇的東南汽車城;向西望去一座座嶄新的廠房鱗次櫛比,甚至可以隱約地聽到車間里機器轟鳴的聲音,這就是賓士汽車城;遠望閩江畔的五虎山正在夕陽的余暉中守望著……真讓人流連忘返!
記得哦,榕榕在福州青口水立方等著您!
滿懷期待的:榕榕2015年4月3日
點評:按照空間順序,作者依次描寫了福州水立方、中央公園、千家山公園等景觀,突出了不同景觀的特點,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家鄉的愛和參加青運會客人們的由衷歡迎。
Ⅶ 文明禮儀宣傳稿100~150字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長期以來被人們作為衡量為人處世的道德標准之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
文明禮儀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它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發芽、開花、結果,指導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讓把文明之花播撒到生活中!
禮儀是一種修養、一種氣質、一種文明、一種親和力,它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談吐文雅、舉止大方、彬彬有禮、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構建人生大廈的基石。你想點亮靚麗青春的火炬嗎?你想走進千姿百態的人際交往世界嗎?那麼我們就開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吧!
Ⅷ 寫一篇關於宣傳活動的作文
我是初()班的學生,性格開朗,學習刻苦,知識面廣泛,愛好繪畫,書法等。今天我希望在這里表達自己由來已久的願望:我希望參加學生會宣傳部。我在這里鄭重承諾:「我將盡全力完成學校領導和同學們交給我的任務,使宣傳部成為一個積極的團體,成為一個凝聚力強、工作氛圍濃厚的團體,成為學校的得力助手,學生會的得力部門和同學們信賴的組織。」
進入初中以來,我一直擔任班級的宣傳委員工作,時時要求自己"待人正直、公正辦事";要求自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也使我累積了不少的工作經驗。組織過多次各種形式的班隊活動。在工作中,我學會了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學會忍耐,怎樣解決一些矛盾,怎樣協調好同學之間的關系,怎樣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怎樣動員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怎樣提拔和運用良才,怎樣處理好學習與工作之間的矛盾,從而使沒一次活動都能取得圓滿成功。這一切證明:我有能力勝任學生會宣傳部部長一職,並且有能力把學生會發揚光大。
宣傳部作為初二學生會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是學生會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窗口,本著服務學校和同學的宗旨,在學校和學校、商家、媒體、同學之間起著一種橋梁紐帶的作用。負責對學生會活動的宣傳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宣傳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配合各部門活動,對學生會的活動進行全程實時宣傳,從而使宣傳部起到了學院窗口的作用。抓住宣傳工作中的重點,及時宣傳我院工作動態。通過各種宣傳方式促進同學與學院及其他部門的聯系,提高學生會的影響力。
從初二以來,我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任務。擔任宣傳委員一年的工作經驗和能力的積累,使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加入宣傳部,調整好老師與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把各項工作做到最好。宣傳部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出海報,做好各個部門,協會的宣傳工作,說實話,一年的忙碌使我學到很多。當然,在工作中我也犯過錯,但是我敢於面對,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能力,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本人在書法、繪畫、版面設計上有濃厚的興趣愛好,相信加入宣傳部後更能發揮自已的特長。同時,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已熟練掌握了各種宣傳方法,能在物力、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做成、做好每次宣傳。如果我能夠成功當選為宣傳部副部長,我將遵守有關學生會的章程,履行學生會成員的相關義務,積極參加學生會組織的活動。爭取使宣傳部的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作為一名學生會幹部,各個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當然也包括學習。所以在學習上,我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我學習的時間比其他同學少,常常要在別人復習功課的時候為興趣愛好花時間,但我合理的安排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各科作業,並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搞其他活動,這樣一來,我的學習不但落下,還提高了辦事效率。
假如我能順利加入宣傳部,我將認真完成自己的各項本職工作,配合學生會搞好我院的宣傳工作。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全方位宣傳學生會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時我會在其中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包括組織能力,思維能力,辦事能力,創造能力和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