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植樹造林的片段,以及植植樹後的景色的片段。最好再提供些詞語和成語。
植樹造林,造福人類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大樹底下好乘涼
2. 關於植樹的片段
關於植樹的小片段有很多: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花兒競相開放。春風一吹,柳樹姑娘垂下她那柔軟如絲的秀發。燕子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在說:「我們一起植樹吧,讓大地更加美麗。」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兒向我們點頭,向我們微笑。我們先挖了一個大大的坑,把小樹苗放進坑裡,然後培上土,用腳踩緊,最後澆上水。小樹苗大口大口地喝著水,露出開心的笑容,顯得更加生機勃勃。我們高興地笑了。我們對小樹說:「小樹苗呀!小樹苗,你要快點長大,這樣我們的祖國就更加美麗了。」小樹苗點了點頭,好像在說:「好!好!我一定把祖國打扮得更加美麗!」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又到了。學校團委響應鄉政府的號召組織團員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植樹活動。我們班被分配到植樹區是校廁前的小三角地帶。這塊地方因緊靠廁所,就差不多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每當暑假過後,這里便雜草灌木叢生,倒成了老鼠們的樂園。有的時候,有些學生偷懶把垃圾也清掃到這里來。學校領導覺得這里有損校園形象,不利於校園清潔,就決定在此地植樹。我們班的團員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手裡提著勞動工具和小柏樹苗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植樹區。我們三四人一組,組內分好工後就積極行動起來了。首先是挖樹坑,幸好樹苗小,不用挖多大的坑。這里的土結成了塊顯得有點緊。我們挖起坑來便有點費勁。可這難不倒我們。我們使勁地挖呀挖。沒過多久,水桶大的樹坑就被我們挖成了。接下來是墊土。我們把一些松軟的土壤墊在了最底層,然後邊扶正放進坑裡的小樹苗,邊往裡邊埋土。為了不使樹根蜷曲在一起,我們拎著樹莖輕輕地往上提了提。後來我們是邊埋土邊把土搗緊。培好土後,我們便給栽種好的小柏樹苗澆水。一節課的工夫,十幾棵小柏樹苗就被我們栽種好了。此時的我們額上早已滲出了晶亮的汗珠,頭頂直冒著熱氣。小柏樹苗在春風的吹拂下,似乎在搖頭晃腦地說:「同學們!你們辛苦了!」看著這栽種好的小柏樹苗,我們欣慰地笑了。
「今天是植樹節,我們一家一起去郊外植樹吧!」爸爸大生宣布。聽了爸爸的話,我一蹦三尺高。下了樓,媽媽攔了一輛計程車。上了車,爸爸像變戲法似的,「變」出了早已買好的小樹苗放在了車上。一路上窗外美景不斷,有茂盛的樹木,有鮮艷的花朵,還有潔白的雲朵...我的眼睛都應接不暇了。隨著司機叔叔的急剎車,我們一家便來到了風景如畫的郊外。我們拿起小樹苗,就下了車。我們先找了一個適合小樹生長的地方,分好工,便開始分頭行動了。爸爸力氣大,拿起鐵鍬一下一下地挖坑。看著爸爸輕松的樣子,我的手直癢癢,也想親自試一下。可是,鐵鍬到了我手中卻不聽話了。過了一會兒,我就累得氣喘吁吁了。坑挖好了,我把小樹苗放進坑裡,扶直,爸爸埋土。又過了一會兒,通過我和爸爸的努力,小樹苗地根牢牢地扎進泥土裡了。這時,媽媽也把水挑回來了。看著媽媽笨手笨腳,像一隻企鵝似的,一歪一斜地走路,我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來。我給小樹苗交了水,小樹苗就中好了。我圍著小樹苗開心地轉著圈,心裡默默地祈禱,希望小樹苗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給人們留下絲絲新鮮的空氣,留下一片夏日的清涼。傍晚,我們戀戀不捨得離開了黑暗而寧靜的郊外,回到了燈火輝煌的都市。這次植樹真有趣,明年的3月12日,我再來植樹!
3. 中國沙漠植樹紀錄片
《撒哈拉沙漠》《沙漠奇觀》《阿布扎比之路360度》《行者》《埃及之行》荒野求生穿越沙漠里也有些片段
4. 關於植樹節的幻燈片
下一個
5. 植樹後的美麗景色片段200字
今天是3月1日,再過幾天就是植樹節了,老師組織我們一起去植樹。我們十分激動,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花匠王師傅給我們做示範,他先把小樹苗放到坑裡,蓋上一層土,用腳輕輕地踩幾下,把土踩緊了,再在上面填一層比較松的土,用手輕輕拍一下,確定樹苗已經固定好後,在它周圍澆上水,一棵樹就栽好了。我們見栽樹這么容易,都迫不及待地幹了起來。我和莫承勛分工合作,他扶著樹苗,我培土,最後一起給小樹苗澆水。我們五(7)班的隊員們個個幹得熱火朝天,一會兒就把一大捆樹苗栽完了。
栽樹很簡單,只需要用一點兒時間,但是從一棵小樹苗長成大樹卻要經過許多年,而且有些人亂砍濫伐,據統計世界上一天被砍伐的樹木足以形成一片森林,這真讓人痛心!如果人人每年都植一棵樹,那世界將綠樹成蔭,充滿生機和希望,人類生存的環境將變得更加美好。
6. 植樹節的兒童詩
關於植樹節的兒童詩一:種下一顆樹苗
種下一顆樹苗,
在那山水佳地。
越長越高越大,
但願越長越美。
那一個星期天,
急跑來看樹。
眼淚嘩嘩不停,
小樹被人折斷。
我准備埋了它,
但總那麼不舍。
我輕輕撫摸它,
它是我的朋友。
關於植樹節的兒童詩二:留一片綠蔭
就在三月,
就在今天,
風是綠的,
笑聲是綠的,
歌聲是綠的,
用心植一片草,
就會翠綠一片大地,
用愛種一棵樹,
就會留下一片綠蔭。
關於植樹節的兒童詩三:寫在植樹節
我是一棵樹,
植在你的坡上,
本以為可以青山不老,
而一陣雪,白了頭,
那泉,那溪,
還有那涓涓的相思,
匯成深潭,
本以為可以靜靜的,
投映花開花落,
而你一陣風的飄過,
吹皺一池哀愁。
關於植樹節的兒童詩四:種一棵樹
在目所能及的地方種一棵樹吧,
首望著它,
在春風中發芽,
在夏雨中成長,
在金秋中碩果累累,
在寒冬中孕育希望,
春華秋實,樹長輪,人添歲,
在必經的路旁種一棵樹吧,
不為別人,只為你自己。
你需要暢快地呼吸,
你需要歇腳納涼,
你需要藍色天空,
你需要綠色靈感。
沒有索取,只有回報,
這就是綠色的精靈。
關於植樹節的兒童詩五:樹
如果我是一棵樹,
媽媽再不會責罵我弄臟衣服了,
小麻雀會柔順地在我臂上,
掛一串音符,
頑皮的蝴蝶啊,
悄悄滑一線塵光,
松鼠則在我身上左右跳躍,
編一網樹陰,
嘻!還有可惡的啄木鳥,
用他的尖嘴咯咯向我搔癢。
7. 植樹300字短片日記
初一的吧!一方面說的是爸爸已經去世了
另一方面說爸爸種的花已經落了.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
古人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愛猶如於春天裡燦爛的陽光,帶給我溫暖,帶給我光明;母親的愛,猶如於狂風中的一把穩定而沉著的大傘,為我遮風擋雨;母親的愛,總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動力。那股如絲般連綿不斷的愛意成為我堅強的後盾,讓我時時刻刻不再有空虛的感覺。
而父親的愛,是博大精深的,是不拘小節的。父親的愛,總在我犯錯誤時,給予我正確的指導;父親的愛,總是在我遇到難題時,給予我正確的教導……如果說,母親的愛如水一般深遠,那麼,父親的愛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了。
說起了我父母,我的心頭就湧起無限的感激。父母為了我的成長,嘔心瀝血,這份恩情該如何報答呢?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他們給我講二萬五千里長征,給我講毛澤東、周恩來,給我講雷鋒的故事、董存瑞炸暗堡……他們告訴我,做事要小心謹慎、對人要誠懇、不可以說謊、要學會寬容、學會尊老愛幼,要懂得知恩圖報、懂得無功不受祿……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以前的我總很天真的認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兒女是很應該的,很自然的事。現在回頭想想,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有時,我總在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著他們呢,我也很不明白,但這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孩子的愛,是無私還是愛憐,但不容置疑的是:他們確實對我們很好,確實精心的照顧著我們。就拿每一天來說吧!
每一天的上午,媽媽為我做早餐,每一天的中午,又為我做午餐,每一天晚上,又為我料理晚餐,但每一次在吃飯時,她依然在幹活。到了晚上學習時,父親又來輔導著我,教我要做每一道題的時候都要認真,不能馬虎,父母每天都為了我教育著我。
這樣的每一天,構成了幸福的我們,這樣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每一天的是都是小事,有是大事,面對著父母的這分恩情,我應該以感激的心化為孝敬的實際行動,讓我們都來愛護我們的父母吧!
父母的愛
這個世界上,誰沒有沐浴過父母的愛,誰沒有體會過父母的關懷?我也擁有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我,關心著我的爸爸和媽媽。
我的爸爸用「嚴父」形容最恰當不過了。他對我的學習、生活要求很嚴。他給我制定作息時間表,督促我認真完成家庭作業。除此之外,爸爸還經常讓我閱讀一些課外書,讓我了解課本之外的科學知識。我的玩耍時間因此也大大減少。有時,別的家長問我:「你爸爸對你要求嚴嗎?」幼稚的我用力地點頭,以示「特別特別嚴厲,還不是一般的嚴厲!」現在,每當我每次考試後面對著全班第一、第二名的好名次時,我漸漸懂得了爸爸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好。為此,我對他真是感激不盡啊!
我的媽媽是典型的「慈母」。她對我的吃、穿十分關心,對我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為了讓我吃好,她絞盡腦汁地做一些好吃的,給我解饞。每周周末她顧不上休息,就開始洗我換下的臟衣服,第二天早上又把干凈的衣服放在我的床頭。特別是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又是倒水,又是遞葯,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看看我的被子是否蓋好……
現在我與爸爸媽媽雖然身處兩國,當我在他們的來信中看到「學習一切可好?」的字眼,在電話里聽到「記著要多穿點衣服」那熟悉而又溫和的語氣,我立刻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牽掛和疼愛。的確,父母的愛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可我卻能夠時時刻刻感覺到它的存在。
父母的愛
每個人都有父母,可他們未必會把他們的愛都奉獻給我們。
但是我的父母把他們全部的熱情和愛都給了我,所以我十分愛他們。
一九九四年三月七日凌晨四點三十五分我誕生在這個可愛美麗的世界上。那時父母歡喜得不得了。隨後,父母開始對我進行教育,教我怎樣做人,那親切、溫柔的話語使我彷彿進入了神秘仙境。之後,父親又開始教我寫字,他對我要求很嚴格,以下弄不好就打我。所以,那一天我被打了十幾個巴掌,臉都被老爸打得有紅又腫。在我眼中是一種無窮的父愛。有些家長從來沒有給過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愛。老爸叫我背作文也是一種愛。當我不想背或者正為背作文沒有時間而擔憂時,我就害怕見到老爸那個熟悉的笑臉,覺得自己無顏面對他。為什麼說老爸叫我背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8. 跪求一個植樹節為主題的flash短片 2分鍾左右 有的發我郵箱謝謝 [email protected]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1979年2月23日,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我國古代就有植樹的意識,清明節有植樹的傳統,但植樹節還不是法定意義上的植樹節。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滿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現代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爾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爾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中國植樹節
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清明也有植樹的傳統,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 全民義務植樹節。植樹節日則是現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創辦人斐義理先生,曾將美國植樹節的推行辦法,建議當時的農林部希望中國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國政府規定每年農歷清明節時為植樹節,屆時全國各地舉行植樹典禮,組織造林活動,後來因故沒有正式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次會議於1979年2月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 義務植樹
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中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著農業現代化的遠景。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後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1979年2月,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1981年夏天,四川、陝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為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被付諸實施,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 三北 」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至2000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
廣東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並親手栽種在這里的。贊同7| 評論
9. 求一部以前在中央少兒頻道播過的有關植樹的動畫片
環保劍?我猜的,一看到環境污染就想起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