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 黃埔軍人 片源 要能用迅雷下載的啊 謝謝
試試這個 http://data.movie.xunlei.com/movie/34849
採納哦
⑵ 上海的黃浦江介紹
黃浦江(簡稱黃浦、浦江),舊稱黃歇浦(簡稱歇浦)、春申江(簡稱申江),是上海市界內最大河流,被稱為「上海的母親河」。
黃浦江將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東,兩岸分別形成了舉世知名的外灘以及陸家嘴金融中心等上海重要地標。
黃浦江全長約114千米,河寬300-70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它始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澱山湖,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
黃浦江上游接納太湖流出的諸河,是太湖向東海泄水的主要通道,現時78%的太湖入海徑流通過黃浦江排入東海,主要有澱山湖、太浦河、紅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水系。
主要支流包括吳淞江、薀藻浜、川楊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園泄涇、大泖港。浦東、浦南地區臨海,以川楊河、大治河、金匯糖、紫竹塘等河道引黃浦江水灌溉當地土地。
黃浦江市區段水深10米左右,最深處17米左右,曾是上海航運業的核心水道,有著名的十六鋪碼頭。如今其航運地位逐漸被深水海港取代,不過巨潮港至吳淞口段航道深度仍維持8.2米以上,松浦大橋以下常年通行3000噸級海輪,5000噸級海輪可直達閔行,2萬噸級海輪可抵吳涇,5萬噸級海輪可通過徐浦大橋。
(2)黃浦宣傳片擴展閱讀:
歷史——
明代以前,吳淞江(蘇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黃浦江(鴉片戰爭前名「黃浦」)是其支流。當時的吳淞江下游大致從北新涇經今曹楊新村至潭子灣向東北接虯江路至虯江碼頭,再沿今復興島以北段黃浦江出大蹌浦口(後改稱吳淞口)匯入長江。
而當時的黃浦原經上海浦在今嘉興路橋附近流入吳淞江。明初時,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元吉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又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范家浜,使黃浦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
據清同治《上海縣治》記載,明永樂中戶部尚書夏原吉疏浚大黃浦,匯合吳淞江,通范家浜至吳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東江(時通稱橫潦涇)金匯港口東側修壩建閘港,使上游來水大多北折改走黃浦,沖刷了吳淞江下遊河床,使吳淞江淤積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而「三江」之一的吳淞江也成為黃浦的支流。橫潦涇水北流後始成今日的黃浦江,同時僅有少量來水過閘港走舊水道直接入海,使古東江下遊河道不斷淤積,以後這段河道也通稱閘港。
⑶ 黃埔歷史
黃埔軍校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國第一所新型軍事幹部學校,名為「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6月16日軍校在廣州開學,因校址設在黃埔長洲島,故通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誕生於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軍校創辦後,國共兩黨都選派重要幹部到校任職。孫中山先生親自兼任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國民黨黨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熊雄先後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
軍校以孫中山提出的「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採取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針,為國共兩黨培養、造就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在國民黨方面,黃埔師生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有近40人。在共產黨方面,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有5人出自黃埔、十名大將中黃埔出身的佔了3位、1955年授銜的57名上將中有黃埔師生9人。
黃埔軍校作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見證,在中國現代史和軍事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共兩黨的黃埔師生在平定商團叛亂和東征、北伐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所向披靡,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抗日戰爭爆發後,黃埔師生再度攜手,並肩作戰,無役不從,為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埔軍校在廣州創辦後,歷經南京、成都時期,共開辦了23期。蔣介石敗退台灣後在高雄鳳山恢復開辦「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早期是紅色的黃埔
莫斯科一家檔案館收藏的一部珍貴黑白膠片,記錄的是中國廣州黃埔的1926年3月1日,這一天被稱為黃埔軍校歷史上最"紅"的一天。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李玉貞有幸目睹了膠片記錄的珍貴歷史瞬間:這一天,黃埔長洲島旗幟飛揚,軍校易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儀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校章鑄有'鐮刀斧頭和步槍'的標志。李玉貞說:"1927年以前,黃埔軍校是一所地道的'紅色'學校。"
1924年6月16日,就在陳炯明炮轟觀音山、逼走孫中山兩年後的同一天,"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在廣州黃埔成立,又稱黃埔軍校。事實上,這所軍校就是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建議下開始籌辦的,並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共產國際和蘇聯紅軍的支持。並完全以蘇聯紅軍為楷模開始建設。--共產國際和蘇聯顧問參與教學計劃和內容的討論,指定授課人。
--中共黨員何叔衡、毛澤東直接參加了招生工作,周恩來、熊雄、惲代英、葉劍英、聶榮臻等先後到校擔任領導和教員職務。--學校學習蘇聯設立黨代表、明確為主義而戰的宗旨、軍事與政治並重和建立工農軍隊……
毛澤東也說:"在1927年蔣介石反革命以前,這是國共合作的軍校。"
毛澤東也說過,共產黨人真正"懂得直接准備戰爭和組織軍隊的重要性……是從1924年參加黃埔軍事學校開始"的。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的領導者周恩來、惲代英、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等,都是黃埔師生,他們成了中國工農紅軍與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創始人。在北京市趙公口一幢小樓里,黃埔軍校同學會宣傳處處長屈錦娟拿出了厚厚一摞檔案,檔案中有這樣的記錄:黃埔一期645名畢業學生中共產黨員88人;包括教職員工在內,黃埔前六期共有共產黨員429人。到1955年授銜時,黃埔畢業生林彪、陳毅、聶榮臻、徐向前、葉劍英5人被授予元帥軍銜,羅瑞卿、許光達、陳賡3人被授予大將軍銜,張宗遜、周士第、宋時輪等8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另有9人被授予中將軍銜,8人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外,還有周恩來、李富春、陶鑄、程子華等十多名黃埔軍校出身者,在新中國中央機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擔任重要領導職務。1949年,敗退到台灣的蔣介石在鳳山重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黃埔軍校的期數。
共產黨方面,毛澤東1936年在抗日紅軍大學成立典禮上說:"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有一個黃埔,它的學生成為當時革命的主導力量,領導了北伐的成功。我們的紅大就要繼承黃埔的精神,要完成黃埔未完成的任務,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為主導力量。"而在土地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黃埔師生又在戰場上捉對廝殺。林彪打敗了黃埔名將鄭洞國、打跑了杜聿銘、陳明仁,趕走了陳誠。蔣介石在丟了東北後,怒斥手下大將:"林彪是黃埔四期的,可你們是一期的"。歷史已遠去,黃埔精神尤在。海峽兩岸的黃埔同學又走在了一起。黃埔軍校舊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海峽兩岸健在的黃埔老兵經常到這兒來看一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祖國早日統一。"
1925年4月4日,《密勒氏評論報》認為軍校學生在黃埔六個月,所受的是"軍事及布爾什維克訓練"。
1925年4月6日,英國駐華公使武官在參觀完黃埔軍校後評論:"這個學校將來必能在中國造成巨大的影響。"
1990年春節,徐向前、聶榮臻兩位元帥發表談話指出:"和平奮斗,統一祖國,是黃埔師生歷史使命","深切期望海峽兩岸和旅居海外師生,煥發愛國、革命精神,同心戮力,為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恪盡職責"。
追尋黃埔軍校留下的紅色記憶
並非結束語
走出黃埔軍校舊址大門,對面十米外相隔就是珠江。清風徐來,撩開江面的沉沉霧靄,也慢慢撥散了歷史的煙雲。數十年間,一代代黃埔師生曾經一起聞雞起舞,也曾一度反目成仇;曾經一度並肩作戰,也曾屢屢劍拔弩張。在歷史的浪涌中,他們合而又分,分而復合。時代潮流,浩浩盪盪,重敘同學之情、戰友之情、骨肉之情如今成為黃埔人的心聲;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包括黃埔同學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黃埔軍校如同一條特殊的精神紐帶,將中國人聯系在一起。發揚「愛國革命、團結合作」的黃埔精神,在今天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統一而努力奮斗!」黃埔軍校創始人孫中山先生的話語如黃鍾大呂,至今仍彷彿響徹在軍校的禮堂里,回盪在神州上空、海峽兩岸。
附錄:黃埔軍校走出的共和國將帥
元帥(5人):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
大將(3人):陳賡、羅瑞卿、許光達
上將(8人):張宗遜、周士第、郭天民、楊至誠、陳奇涵、陳伯鈞、宋時輪、陳明仁
中將(9人):閻揆要、唐天際、譚希林、郭化若、王諍、倪志亮、彭明治、常乾坤、曾澤生
1955授銜的少將(8人):曹廣化、洪水、袁也烈、廖運周、李逸民、周文在、方之中、張開荊
此外,還有1955年未授予軍銜或授銜以前已經犧牲的我黨軍職以上黃埔師生53人:
周恩來、熊雄、魯易、惲代英、雷經天、徐成章、楊林、胡公冕、李之龍、李漢藩、許繼慎、黃敖、董朗、彭干臣、蔡升熙、唐澍、馮達飛、孫德清、劉疇西、左權、宣俠父、袁仲賢、周逸群、熊受暄、肖人鵠、吳光浩、朱雲卿、段德昌、李天柱、伍中豪、何昆、李鳴珂、劉志丹、曾中生、王世英、袁國平、李運昌、趙尚志、潘中汝、陶鑄、黃公略、李青雲、項英、李富春、王良、李超時、徐彥剛、鄧萍、劉型、張友清、程子華、夏曦(此外,張國燾也曾在黃埔任教)。
⑷ 黃埔軍人的影片信息
主演: 何政軍 王強 劉之冰 顏丹晨 盧奇 郭偉華
攝制出品:廣東華之傑影視傳播有限公司、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⑸ TVB電視劇《黃浦傾情》中一段很感人的背景音樂(不是張智霖唱的主題曲和片尾曲)是純音樂
我比較喜歡收藏TVB的電視劇背景音樂,有各種時裝劇及武俠劇的,你找我,我傳給你,很多很經典的,好像94笑傲江湖的昔情難追、天地孤影任我行;95神鵰俠侶的故鄉原風景、幽靈公主、英雄的黎明;97天龍八部的The Soong Sisters、孫文與慶鈴等等……遇到知音人,希望我的收藏能幫到你,具體詳聊。
⑹ 請問《再見黃浦灘》這部片子拍攝於哪一年
1993年04月12《中國教父之再見黃埔灘》(20集)陳庭威--杜國笙.秦沛.吳毅將.尹天照--黃源海.劉玉婷.歐陽佩珊.蔡曉儀.陳綺明.曾瑋明.楊澤霖.洪詠森.王艷娜.郭耀明.夏春秋.李香琴;監制:楊紹鴻
1994年01月10《再見黃埔灘II之再起風雲》(又名《江湖再見》)(20集)陳庭威.徐少強.尹天照--田浩義.盧海鵬.李香琴.王薇.文頌嫻.宗揚.麥麗紅.胡渭康.吳毅將.陳綺明;監制:楊紹鴻 (本劇不惜斥巨資赴廣州拍攝外景)
⑺ 黃浦傾情片尾曲叫什麼名字
叫《傾情》歌手:張智霖
歌詞:
情因你傾 投身火里 一分也沒余剩
無視世上 秋霜跟冬雪 滂沱雷雨勁
願傾出生命里所有 獻出一生中最豐盛
情因你傾 情不死 似那片片風難靜
漫天煙雨內 以戀火點起滿天星
在烽煙中這段情 經過了百世未孤清
情因你傾 明知飄泊 一生散聚難定
仍為你夢 天空跟海闊 柔情仍唱詠
願傾出生命里的愛 至真的祝福與安定
情因你傾 情不死 愛意似那海狂勁
漫天煙雨內 以戀火點起滿天星
或許光陰會暫停 不間歇半秒是心聲
⑻ 誰有鄧麗君的視頻<永遠的黃埔>啊想看
問閻王要啊!!!
⑼ 有關黃浦軍校的電影或電視劇有哪些
《雪豹》中就有幾集講的是文章他們在黃埔軍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