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魯山具縣志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北依洛陽、南臨南陽、東接平頂山,總面積2432平方公里,轄五鎮17鄉,人口83萬。
魯山縣歷史悠久。古代魯陽,漢置縣,唐始名魯山,現屬河南省平頂山市。是春秋戰國之際偉大的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學家元結、宋代抗金名將牛皋的故鄉。先賢的許多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親書之元次山碑至今仍保存完好,佇立於魯山一高院內,是河南省重點保護文物。魯山眾多的文物古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B. 魯山縣現任的縣委領班子
書記:楊英鋒
副書記縣長:李會良
副書記:王衛鋒
組織部長:文小凡
C. 陳章發在魯山縣老幹部促進會是什麼職務
有魯山縣老幹部促進會嗎?值得懷疑。
中共魯山縣委宣傳部長陳章發
D. 魯山縣有多少個鄉鎮
魯山縣轄4個街道、5個鎮、15個鄉
2012年,魯山縣轄20個鄉鎮,四個街道辦事處,32個社區居委會,527個村委會,383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3.27萬人,總面積2432.32平方千米。
一:4個街道包括:露峰街道辦事處,琴台街辦事處,魯陽街道辦事處,匯源街道辦事處 。
(1)露峰街道辦事處下轄七個社區居委會:東關,曙光,上窪,下窪,葉茂,新華,後營。
(2)琴台街辦事處下轄十二個社區居委會:健康,向陽,愛民,建設,友誼,宗庄,劉營,余堂,馬窪,賈王莊 ,八里倉,米章。
(3)魯陽街道辦事處下轄十一個社區居委會:新峰,城廂,大同,前進,黌學,陽光,河濱,七里,五里,小賈庄,望城崗。
(4)匯源街道辦事處下轄六個村委會:趙庄,申庄,詹營,軍王,大王莊,王瓜營。
二、5個鎮包括: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堯山鎮。
(1)下湯鎮下轄二十個村委會:尹和庄,和尚嶺,龍潭溝,社樓,竹園溝,林樓,王畫庄,紅義嶺,亂石盤,袁庄,岳庄,西許庄,王莊,松垛溝,葉庄,西張庄,紅石寺,楊家莊,松樹庄,十畝地窪。
(2)梁窪鎮下轄十七個村委會:張相公,段店,楝樹庄,泉上,南郎店,郎墳,八里坪,北郎店 ,鵓鴿吳,連溝,保障,梁窪西街,梁窪南街,梁窪北街,梁窪東街,許坊,半坡陽。
(3)張良鎮下轄四十一個村委會:張北、張南、姚吳程、李法河、三間房、芹菜溝、王崗、麥川、朱馬溝、老莊、黃五常、郭溝、楊李溝、盆堯、范庄、張西、張東、東營、前營、王營、辛庄、東留庄、陶庄、石廟、余庄、段庄、李庄、周樓、福林、賈寨、閆窪、黃庄、杜庄、灣張、營東、營西、營南、紀營、袁寨、賀塘、劉庄。
(4)張官營鎮下轄四十五個村委會:營東、營西、營南、營北、營中、大賈庄、前城、後城、紫金城、小營、楊孫庄、耿堂、安寨、韭菜里、李柴庄、劉寨、吳營、南閆庄村、東張庄村、東土樓、魏寨、陳營、西施寨、洪營、梁官營、梁朱庄、南王莊、肖營、黃庵、白杜孫、胡樓、臨河、棠樹、李樂庄、小常、惠堂、亢庄、坡寺、楝樹、南丁庄、榆樹灣、康莊、玉皇店、大吳營、南楊庄。
(5)堯山鎮下轄二十二個村委會:堯山、霍庄、西竹園、下坪、四道河、桃林、上坪、下溝、賈店、新莊、木廟、想馬河、下河、關帝廟、坡根、馬公店、涼水泉、灶君廟、大庄、東竹園、營盤溝、鐵匠爐 。
三、15個鄉包括:張店鄉、辛集鄉、熊背鄉、瀼河鄉、趙村鄉、瓦屋鄉,董周鄉、倉頭鄉、馬樓鄉、團城鄉、背孜鄉、磙子營鄉、觀音寺鄉、四棵樹鄉、昭平台庫區鄉。
(1)張店鄉下轄十六個村委會:刑溝,雷趴,白庄,郭庄,馬村,李村,界板溝,崔溝,張窯,劉灣,林王莊,王灣,白象店,袁家溝,宋村,張店。
(2)辛集鄉下轄三十六個村委會:四山,程東,范店,程西,張庄,清水營,郝村,鄧寨,馬庄,柴庄,三街東,小河李,蜂李,廟王,石廟王,白村,徐營,貫劉,盆郭,三街西,黃村,荊圪壋,伏嶺村,桃園,史庄,肖老莊,湖裡王,辛集,西羊石,高村,漫流,核桃園,孫義,東肖樓,尚王,河扒移民新村。
(3)熊背鄉下轄二十個村委會:寶山,交口,雁鳴庄,月明石李溝,宿王店,黃土嶺,熊背,南子營,大麥王,老廟庄,孤山茶庵,草店,曬衣山,寺前,桃園溝,葛庄,橫梁河,大年溝。
(4)瀼河鄉下轄二十六個村委會:余流,馬圪壋,瀼河東,尹村,紅崗,石佛寺,江寨,稻穀,田北溝,賒溝,江河村,陳樓,鹼場,袁寨,老莊西,方山,瀼河西,鄧寨東,老莊東,東新莊,陳圪壋,鄧寨西,頭道廟,黑石頭,趙樓,平高城。
(5)趙村鄉下轄二十九個村委會:朱樓溝,朱家墳,大豐溝,大杷,土峰溝,中湯,三岔口,溫湯廟,堂溝,寬步口,李子峪,小爾城,國貝石,閆庄,雷偏,三道庵,關岈,南陰,白草坪,寨子溝,河南,桑盤,下寺,火神廟,後山,趙村,東坪,柳樹溝,上湯。
(6)瓦屋鄉下轄十九個村委會:馬老莊,白土窯,樓子河,紅石崖,長畛地,大潺寺,上竹園寺,卧羊坪,太平,水滴溝,刺坡嶺,瓦屋,石門,李老莊,耐庄,土橋,湯河,劉相公庄,馬停。
(7)董周鄉下轄三十四個村委會:西馬樓,興龍崗,汪家莊,雙廟,龔庄,楊樹溝,黃背窪,石峽溝,閆河,場房溝,郝溝,蔡庄,鐵家莊,西高,焦庄,何家莊,董村,群虎嶺,沈溝,南張庄,沈庄,西盆窯,和庄,十里頭,土樓王,常庄,平安,小集,大元庄,尹庄,喬店,武庄,楊樹底,孔庄。
(8)倉頭鄉下轄十九個村委會:上倉頭、軍王、李窯、劉芳庄、黃楝樹、薄坪、劉河、孫灣、下倉頭、青古寺、魏庄、白窯、堂上、潘窯、趙窯、趙竹園、井庄、白河、小寺溝。
(9)馬樓鄉下轄五十八個村委會:馬樓、賈集、釋寺、梁庄、商峪口、庹村、堯場、彭泉、南坡、丁樓、吳窪、宋口、麥庄、大程庄、大趙樓、小程庄、良西庄、冢留、楊庄、官莊、陳庄、倉房庄、蘇庄村、雙柳樹村、高岸頭村、虎營村、老將庄、郝樓村、周庄、鐵寨垣、宋庄村、牛蘭庄、新韓庄村、關廟杜村、永樂庄、薛寨、綽樓村、孫庄村、湖泉店、娘娘廟、沙渚汪村、官店、樓張東村、樓張西、小庄、馬塘庄、甘樹里村、何寨、燕樓、丁庄、山岔口村、園盤村、許庄、沙庄、小石門、碾盤庄、里王莊、董庄 。
(10)團城鄉下轄十一個村委會:泰山廟,雞冢,牛王廟,五道廟,花園溝,玉皇廟,棗庄,應山,寺溝,辣菜溝,小團城。
(11)背孜鄉下轄十九個村委會:井河口,葛花園,柳樹嶺,東山村,背孜,鹽店,郜溝,石板河,上孤山,長河,虎盤河,武家,庄村,構樹庄,葉坪,廟庄,土門,老林,焦山,侯家莊。
(12)磙子營鄉下轄四十八個村委會:滾子營、關西、徐庄、譚庄、沽沱、韓南、韓東、韓西、韓北、渠庄、窪陳、高庄、劉八庄、白煉堂、寶林、孫街、田莊、新孔庄、馬頭趙、小杜庄、三官廟、蕭河村、朴實頭、東崗埠、程趙庄、柳林、古塘庄、白廟、郭胡橋村、孫溝、山劉庄、石嶺、魏沖、里溝、三山村、馬場、楊南、楊東、楊北、井泉、韓庄村、董庄村、雙龍店、平庄、大尹庄、東葛庄村、楊林、新崗薛。
(13)觀音寺鄉下轄十一個村委會:觀音寺、魯窯、北三間房、岳村、西陳庄、馬三庄、下孤山、西桐樹庄、竹園村、石坡頭、太平堡 。
(14)四棵樹鄉下轄十二個村委會:街西、黃溝、張溝、南營、彭庄、沃溝、土樓、柴溝、代坪、合庄、車場、平溝 。
(15)昭平台庫區鄉下轄十八個村委會:婆娑街、西溝、金溝、明山、曹樓、搬走嶺、權村、紙坊、白溝、王、許庄、韓灣、黑虎石、鐵溝、桐樹庄、栗村、張灣、火石岈 。
(4)魯山宣傳部擴展閱讀: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市、南臨南陽市、東接平頂山。
2005年,魯山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土門鄉,並入背孜鄉管轄,背孜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魯山縣轄6個鎮、15個鄉。
2006年,魯山縣政府決定撤銷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周鄉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琴台、魯陽、匯源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魯陽鎮所轄區域以及張店鄉的詹營、董周鄉的五里頭等22個行政村劃入城區。
E. 魯山縣國土資源局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北三面環山,東與黃淮平原相連,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縣區土地總面積2432.32平方公里,總人口83.9萬人,全縣轄5鎮、15鄉、5個辦事處、558個行政村。
唐海燕 局長
王方 黨組書記
郭新平 黨組成員、副局長
高占濤 黨組成員、副局長
孟憲明 黨組成員、副局長
蔡曉東 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凡 班子成員、副主任科員
陳建民 班子成員、副主任科員
寧曉東 班子成員、副主任科員
許延軍 班子成員、副主任科員
姬飛龍 班子成員、副主任科員
唐海燕簡介:現年43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歷任魯山縣張店鄉初中副校長,張店鄉信訪辦主任,魯山縣司法局紀檢組組長,魯山縣紀檢委審理室主任、優化辦主任,魯山縣下湯鎮鎮長,魯山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等職。
【機構設置】局內設8個科室、7個二級單位和25個國土資源所。2010年底,全系統幹部職工433人,其中,行政人員25人,事業編制人員408人(幹部157人,職工276人;大專以上學歷210人,占隊伍總人數的48%,具有技術職稱的49人,占總人數的12%)。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總面積2409.2平方公里,其中城鎮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53807.16公頃,基本農田總面積41590.85公頃,園地393.51公頃,林地面積122942.57公頃,草地面積25769.71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5570.71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947.0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3312.13公頃,其他土地5178.03公頃。全縣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山區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
【耕地保護】2010年初魯山縣政府與各鄉(鎮)、辦事處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把耕地保護納入政府綜合目標考核體系。2010年共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7個,新增耕地212公頃。全年實現了建設用地徵用和新增耕地佔補有餘,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7900公頃以上、基本農田面積在41589公頃以上。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完成了縣、鄉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基本上實現了與城市建設規劃、產業集聚區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對接。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招拍掛」出讓土地28宗,面積3448.28畝,收取土地出讓金3.26億元。
【地籍管理】第二次土地調查通過省廳驗收;2010年共辦證267宗,其中國有土地128宗,集體土地139宗。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上報省、市各批次建設用地4000多畝,其中產業聚集區2000畝、中心村建設1500畝、縣重點項目建設用地500餘畝,批回2000餘畝。
【產業集聚區】魯山縣產業集聚區為河南省確定的首批175個產業集聚區之一,於2009年4月啟動,規劃總用地面積8.637平方公里,分為兩個片區。五里堡片區位於魯山縣城北部,焦枝鐵路兩側,南接縣城,北鄰北環路,東至新興路,西至西北路。規劃面積363.7公頃,功能定位為旅遊產品(紀念品)加工和農副產品加工及其他輕工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匯源片區位於魯山縣城東北部,東至連溝,西至梁張路,南至鄭堯高速北500米,北至八里坪。規劃總面積500公頃,功能定位為建材、冶金、配套輕工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
【礦產資源】縣轄區內已發現的各類礦產有42種,礦產地近200處,其中已探明儲量及探明部分儲量的礦產有19種。在42個礦產中,煤、鐵、鋁土、耐火粘土、石膏、水泥灰岩、磷礦、石墨、硅灰石、建築用沙為該縣的優勢礦產。其中石膏(3.1億噸)、硅灰石(987萬噸)、辛集磷礦(2266.17萬噸)的儲量居全省之首。
【礦產資源管理】積極培育采礦權、探礦權市場。2010年通過「招拍掛」,出讓礦權8宗,收繳礦權價款1400餘萬元。規劃設置礦權21宗,完成13座煤礦兼並重組初審上報工作。建立了儲量核查台賬。協同有資質的地質單位與全縣持證礦山企業簽訂了2010年度儲量動態檢測合同,檢測率達100%。進一步整頓和規范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完善了礦山巡查、違法采礦案件受理、聯席辦公會議、聯絡員信息交流、責任追究等有關制度,建立了聯合執法機制。對違法現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使安全隱患及時消滅於萌芽狀態,通過動態巡查和專項治理整頓,年初以來共制止無證采礦180餘起,以采代探5起,制止越層越界開采苗頭2起,填封井筒80餘個,有力地打擊了無證采礦、超層越界采礦和以采代探等礦業違法行為的發生。
【溫泉資源勘查開發】魯山縣溫泉資源豐富,有上湯、中湯、下湯、溫湯、神湯五大溫泉群,自縣城到石人山腳下形成百里溫泉帶,是大自然賦予魯山人民的寶貴財富。溫泉水平均溫度為61℃~63℃,水中含有硼、鋰、氟、鐳、氡等十餘種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洗浴價值。2010年,「中國溫泉之鄉」創建工作完成了溫泉資源勘查開發總體規劃,並報省廳審批。
【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結合縣委、縣政府「旅遊立縣」的指導思想,魯山縣國土資源局積極協調河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和省地礦局等資質單位,對堯山地質遺跡資源進行合理規劃與保護。2010年,省級地質公園申報經國家批准。同時,爭取配套資金400餘萬元。
【執法監察】以服務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建立和規范用地秩序為目標,建立和完善了系統內聯合執法機制、網格化管理機制,突出執法檢查、案件查處和強化管理三個重點,積極開展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用地工作,對全縣土地實行拉網式巡查,通過增加巡查力量,加大巡查層次和密度,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地段的巡查,及時發現並制止土地違法行為的發生。2010年以來,立案115宗;移送縣法院87宗,受理7宗;移交公安機關立案6宗,拘留6人,逮捕1人,刑拘1人。
【信訪工作】2010年以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完善了信訪穩定工作的各項長效機制。同時,採取多種方法,狠抓信訪落實,堅持「五個到位」,即領導認識到位,制度落實到位,辦法措施到位,解決問題到位,督查督辦到位,在處理各種信訪穩定案件上積極主動、不等不靠、認真負責,全年共接待群眾來訪98起、398人,共處理來信87件,處理市長熱線和12336熱線舉報43件,上報調查處理報告228宗。
(王亞坤)
F. 魯山公安局領導簡介
1、黨委書記、局長張冠軍主持全局全面工作。
2、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孫前進協助局長抓全局隊伍建設、內務管理和外部事務工作。
3、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郭大興協助局長抓全局業務工作;
4、黨委委員、副局長葉春生分管刑偵大隊、禁毒大隊、網監大隊。
5、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泓旻分管經偵大隊、國保大隊、消防大隊;
6、黨委委員、副局長祝全智分管治安警察大隊、巡警大隊、保安公司;分包梁窪、辛集兩個派出所。
7、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高長山分管紀委、監察室、督察科、控申科;分包董周、瓦屋、倉頭、背孜、觀音寺、土門六個派出所。
8、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春陽分管警令處、看守所、拘留所、武警中隊。
9、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姚錦分包張官營、磙子營兩個派出所。
10、黨委委員李保國分包馬樓、張良、公路三個派出所。
(6)魯山宣傳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魯山縣公安交警大隊長李保國。他先後40多次榮獲省、市、縣及政法部門的各項殊榮;2004年8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先進個人」榮譽;2005年1月25日,他又被河南省公安交通警察總隊評為「2004年度全省交通管理工作先進個人」,從而使他成為該縣公安交警史上第一個榮譽最多、級別也最高的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山縣公安局
G. 魯山有歷史嗎
魯山縣歷史悠久,夏商時,魯山縣初稱魯縣,後改稱魯陽,春秋時屬鄭,後來隸楚。
楚肅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魏伐楚取魯陽,魯陽屬魏,西漢置魯陽縣,歸南陽郡。
三國時,屬魏,晉代,屬南陽國,南北朝永初年間,屬南朝宋。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南巡,改名山北縣,並置魯陽鎮。太和十八年(公元495年),為荊州治所,又為廣州治所。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9年),兼魯陽郡治所。
隋大業初(公元617年),改名魯縣。唐武德四年(621),為魯州治所。貞觀元年(627),廢州,改魯縣為魯山縣,隸屬伊州。貞觀八年(634),屬汝州。
明洪武初,屬南陽府汝州。成化十二年汝州升為直隸州,魯山縣直至清末民初仍隸屬汝州直隸州。
民國三年(1914),屬河南河洛道,民國二十一(1932)年到三十六年(1947),屬河南省第五行政區。1949年後隸屬許昌專區(後改地區),1983年歸平頂山市轄,至今未變。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市、南臨南陽市、東接平頂山。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年均氣溫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縣域面積2432.32平方公里,全縣轄25個鄉(鎮、辦事處),559個行政村,總人口92.7萬。
鄭堯高速、太澳高速、311國道、207國道及省道S242線、S231線縱橫全縣。堯山—中原大佛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畫眉谷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古建築有文廟及明代清真寺。
1947年11月23日,魯山縣解放。屬平頂山市。位於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在河南省中部偏西,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北三面環山,東與黃淮平原相連,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
2017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71.1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2%,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2.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102.4%。
年末總人口94.81萬人,常住人口77.98萬人。出生率13.6‰;死亡率6.71‰;自然增長率6.89‰。城鎮化率達到36.72%。
詳見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