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澠池宣傳

澠池宣傳

發布時間:2021-09-17 19:35:12

Ⅰ 廉頗藺相如列傳之澠池相會的知識點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質」通「鑕」,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3.臣願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雙手托著。 4.拜送書於庭。「庭」通「廷」,朝廷,國君聽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查、察看。 6.設九賓禮於廷。「賓」通「儐」,古代指接引賓客的人,也指贊禮的人。 7.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8.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9.為一擊缶。「缶」通「缻」,盛酒漿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為唱歌時的節拍。
二、一詞多義
負 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②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使 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宴請)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這里引申為調轉) ④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 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徒以吾兩人在也(只,只不過)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於趙王(被...寵幸) ③則幸得脫矣 (僥幸) 以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今以秦之強先割十五都予趙(憑借) 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來,連詞) 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以,用來)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徒以吾兩人在也(因為) ⑥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連詞,連接「傳」與「示」) ⑦趙王以為賢大夫(把……) 歡 ①逆強秦之歡 (歡心) ②絕秦趙之歡(交情) 顧 ①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 (回頭) ②顧吾念之 (只是)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卻立 (於是就)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通過)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④秦王因曰(於是就) 傳 ①廉頗藺相如列傳(一種文體) ②舍相如廣成傳(傳舍,賓館) ③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傳遞)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傳頌) 書 (1)拜書送於庭----國書 (2)秦御史前書曰---寫 乃 (1)今君乃亡趙走燕-----卻,竟然 (2)臣乃敢上璧------才 (3)乃使其從者衣褐----就
三、古今異義
①拜為上卿(拜:古義指授予官職;任命。今義指下跪叩頭;祝賀)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患:古義指慮,擔心。今義指 害病;災禍) ③請以咸陽為趙王壽(壽:古義指向人獻物以祝人長壽。今義指年歲,生命;生日) ④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去:古義指離開。今義指除掉,減掉,已過的,特指剛過去的一年) (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今義指與自己有血緣或婚姻關系的人) ⑤請指示王(指示:古義指給……看。今義指上對下指導、命令) ⑥於是相如前進缶(前進:古義指上前進獻。今義指向前發展進步) ⑦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宣言:古義指揚言,到處說。今義指國家、政黨、團體或領導人對重大問題公開表態以進行宣傳號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義指平民。今義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義指左右的侍從。今義指左和右兩方面) ⑩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鄙賤:古義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謙詞。今義指鄙視,輕視) ①①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古義為名詞,約定、契約。今義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圍。) ①②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 今義:美女) ①③明年復攻趙(明年:古義指第二年 今義指(將來的)明年) ①④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往:古義從這里到那裡 今義指以前) ①⑤竊計欲亡走燕 (竊:古義私下裡 今義指偷東西 走:古義指逃走 今義指走路)
四、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①舍相如廣成傳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 ③乃使從者衣褐(衣,穿) ④懷其璧 (懷,懷揣著) ⑤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 (上,獻上) ⑦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壽,向人敬酒或獻禮) ⑧ 臣語曰(語,告訴) ⑨於是相如前進缻(前:走上前) ⑩趙王鼓瑟(鼓:彈奏) ①①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嘻:苦笑聲) b.名詞作狀語: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間,表示"至"的方式,從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詞狀語,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詞做狀語,向前) ⑤怒發上沖冠(上:向上) ⑥乃辭謝 (辭:用委婉的言辭) c.使動用法: ①完璧歸趙(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寧許以負秦曲(負,使……承擔) ④畢禮而歸之(歸,使……回去) ⑤歸璧與趙(歸:使……歸) d.意動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為羞恥) ②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先,以……為先;後,以……為後) ③吾羞,不忍為之下(羞:以……為羞恥) e.形容詞作動詞: ①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寬,寬容) ③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f.形容詞作名詞: ①而絕秦趙之歡(歡,友好關系) ②寧許以負秦曲 (曲,理虧之責) g.動詞作名詞: ①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盟約)
五、特殊句式
a.判斷句:(常見句型:……者……也, ……也)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翻譯: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②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 ③藺相如者,趙人也 ④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⑤我為趙將 ⑥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⑦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⑧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⑨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b.被動句: ①而君幸於趙王 「於」字表被動 (翻譯:而您被趙王寵幸)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見」字表被動 ③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見……於」被動 ④使不辱於諸侯 「於」字表被動 c.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1、何以知之 (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語後置:1、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求可使報秦者人) ③介賓結構後置:1、拜送書於庭 (於庭拜送書) 2、以勇氣聞於諸侯 (以勇氣於諸侯聞) 3、故燕王欲結於君 (故燕王欲於君結) 4、 臣頭今與壁俱碎於柱矣( 臣頭今與壁於柱俱碎矣) 5、設九賓於廷 (於廷設九賓) 6、會於西河外澠池 (於西河外澠池會) d.省略句 1:傳(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於)趙走(於)燕。 3:遂與秦王會(於)澠池。 4:(繆賢)對曰:「臣嘗有罪……」 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歸趙 6:相如既歸,趙王以(之)為賢大夫

Ⅱ 澠池縣韶州中學好還是容一國際好

澠池縣邵州中學和容一國際,如果相比較的話,澠池縣的邵州中學不錯的。容一國際中學。教室環境還可以,但是設備設施不齊全,永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前期宣傳的名師,國家營養師等等沒有證明文件。這些都是口碑不好的原因。

所以建議你,不要過於聽信宣傳,不管哪個學校都有好評和差評。建議你實地去考察,然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Ⅲ 河南大象影視製片有限公司的部分作品介紹

1、《重讀大黃河》
十二集生態倫理電視專題片《重讀大黃河》是中國第一部生態倫理電視專題片。由河南省文學院院長孫蓀、河南省文學院研究員王鴻生和黃河水利出版社編輯郎毛總撰稿。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
2、《凝望河南》
電視紀錄片《凝望河南》由河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台聯合組織拍攝,是河南省對外形象宣傳的重要項目。在河南電視台衛星頻道播出。
3、《品牌的故事》
大型電視系列片《品牌的故事》為中國第一部區域品牌系列專題片,該片以平實的視角、講故事的語言, 把河南品牌企業的發展歷程、品牌創建的故事,娓娓道來,融趣味性、輕松性和可讀性為一爐。是河南省以集束形式向全國及海外強力推介河南本地知名品牌的電視專題片。在河南電視台衛星頻道和公共頻道播出,
4、《文化河南-中原列傳》
50集大型人文電視系列片《中原列傳——文化河南》,該片用精緻的畫面、優美的解說首次真實而全面地再現了中原河南的歷史文化風貌,揭示了中原文化在中華古代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興衰的歷史過程,是近年來製作最精良的紀錄片之一。在中央電視台、河南電視台和陽光衛視播出。
5、《江與河的對話》
《江與河的對話》是中國首部以長江和黃河為文化載體,以改革開放為時代背景審視兩大地域經濟發展形態的大型電視系列片。本片在「江、浙、滬、豫」等地聯合製作,在河南、浙江、上海等電視台播出。
6、《中原大發現》
3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原大發現》是由中央電視台、河南省委宣傳部和河南大象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攝制。該片是河南省委宣傳部2006年的一項重要文化工程,被譽為「用現代電視手法為河南書寫了一部立體通史。」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國際頻道和法制頻道播出。
7、《發現豫商》
紀錄片《發現豫商》站在21世紀人類文明的制高點上,梳理了中原數千年的商業文明史,集中闡釋了中原商人「履約留余、勇於創新、負重前行、惠濟蒼生」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品格。該片是一次為河南商人「正名」,更是為河南商人「命名」的文化創舉。
總撰稿:郭燦金(河南大學文學博士,中國著名文化學者,歷史解讀派代表作家、雜文家)
總導演:劉周全(中國著名電視製作人)
導演:朱蘭亭
主辦:河南省工商業聯合會、鄭州市委、市政府
聯合攝制:中央電視台、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大象影視製片有限公司。首輪將於2011年在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特別節目播出。 1、《墨子》
導演:賈剛
編劇:樊城
演員:張立、董晴、王志剛、常曉凌、錢衛東等
電影《墨子》截取墨子一生中的兩個重要時期,展示其兼愛、非攻、節用、尚賢等基本思想的形成、演變、發展過程,塑造墨翟勇於任事、為拯救萬千民眾不惜犧牲自己,自苦利人、委屈行義的可貴藝術形象。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2、《野茱萸》
導演:伍保國
編劇:李 佐
演員:付瑤、丁充、董晴、葦青等
全劇通過一位平凡的中國女性身處險境時的機智勇敢,演繹出了一群善良朴實的山村女人,在特定環境中的多重境遇。這部以抗日戰爭為歷史背景的電影故事,旨在深層意義上來思考戰爭和人之間的關系,探索在戰爭狀態中人性本質的表現和嬗變,揭示戰爭對人類所帶來的戕害,表達出中華民族反對戰爭、追求人類和平的強烈願望。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3、《鍾繇》
導演:伍保國
編劇:樊城 南飛雁 林柯
演員:廖京生、吳廣林、潘菲菲、張藍兮、常小菱、王志剛、賈致鋼、伍 迪、王文山
電影《鍾繇》截取了鍾繇經歷的不同歷史時期政治、軍事、生活片段,表現了鍾繇匡助漢獻帝逃脫叛軍追殺的大忠大勇,堅守危城、伺機反攻、克敵制勝的智慧冷靜,與曹操相約分別以筆和劍統一天下、平定紛亂的遠大抱負。導演還用藝術的手法描述了鍾繇復雜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展現其豐富多彩的一生。
4、《義馬》
導演:馬戈
編劇:李濟民
演員:王藝禪、張亞坤、王鑫、Georg Anton 喬治、蓋吉利James Lee Guy、王曉
電影《義馬》描述的是上世紀初期一個發生在義馬境內的故事,故事講述的物質內核是「煤」,展示的精神力量是「義」。愛恨情仇的內容曲折動人,峰迴路轉的情節扣人心弦。
5、《地坑院》
導演:王建偉
編劇:陳紅旭
劇本改編:陳少華
演員:萬弘傑、張冰、張藍兮、臧苗苗、錢衛東、郎小磊、姜守志
電影《地坑院》講述善良朴實的豫西人用永不言敗的民族精神和中國農民獨有的智慧,利用地坑院的獨特地理環境和鬼子鬥智斗勇,最終用悲壯的結局展示了中國人不甘做亡國奴,從心理對抗到奮起斗爭的故事。
6、《函谷關》
導演:劉桐生
編劇:樊 城
演員:萬弘傑、張冰、翟文斌、栗思涵、邵思涵
該劇要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秦昭襄王傾慕齊國孟嘗君賢能,兩度邀請,最後拜其為相國。後來,秦王聽信讒言,擔心孟嘗君「先齊而後秦」,危及秦國社稷安全,於是罷免了孟嘗君,並把孟嘗君囚禁起來,圖謀殺掉孟嘗君。孟嘗君趁夜色逃離秦國,到函谷關正是半夜。按當時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孟嘗君憑借「雞鳴狗盜」才得以順利逃離函谷關。《函谷關》主要突出體現愛國、親情、人才觀和青年人成長經歷。
7、《澠池會》
導演:李永民
編劇:樊 城
演員:牟鳳彬、王曉、於彤雲、蔚萱、霍衛民
主要講述了秦趙兩國國君澠池之會,以及互相爭斗的過程。其中,在澠池會中,趙國大臣藺相如不卑不亢、維護國家尊嚴、機智勇敢、不辱使命的行為和表現千古傳頌。通過澠池之會,藺相如對外為趙國爭取了最大利益,對內團結了武將廉頗,最終使趙國走向強大。數字電影《澠池會》中,共講述了和藺相如相關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將相和》等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和故事。使人們在欣賞電影的同時,再次重溫春秋戰國群雄逐鹿宏大的戰爭場面,以及文臣武將鬥智斗勇的細節,真實體味到當時古人的睿智和勇敢,以及忠君愛國、為國奉獻甚至犧牲的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
8、《湯河浴》
導演:李海峰
編劇:常 青
演員:劉芳毓、張凱、曹征、李宜璇、王文山
《湯河浴》講述了青年畫家葉子從意外得到的母親日記而開始了調查母親死亡之謎來到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繼而了解到一段令人刻骨銘心、唯美感人的愛情故事,後幾經努力從而完成親人未了心願的完美邂逅。
9、《天鵝城之戀》
導演:喬戈里
編劇:常 青
演員:劉華鑫、王樂君、郭宏傑、王文山
電影《天鵝城之戀》的男主角劉思遠是當年一萬多名支援三門峽大壩建設的水利工作者之一。一次偶然,在三門峽黃河灘地與戀人救治了一隻白天鵝,以此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天鵝情緣。戀人病逝後,他回到大壩,用一生的堅守來詮釋對愛情對事業的忠誠。 1、《河洛康家》
導演:潘軍
編劇:李佩甫
演員:陶紅、巍子、胡海峰、施京明等
該劇為河南省著名作家李佩甫先生編劇、中國先鋒派導演潘軍執導。以奉為「中原活財神」的河洛康家為故事原型,以康秀才、周若蘭、康悔文祖孫三代傳奇勵志故事為主線,揭示了幾百年來一直被奉為「中原活財神」的鞏義康家,延續明、清、民國三個時代長盛不衰之謎:「仁愛」與「留余」。
2、《三國歸晉》
總 策 劃:劉 恆
文學顧問:劉慶邦
藝術顧問:徐小斌
編 劇:翟 平
導 演:張蒲安
制 片 人:王 謙
該劇為知名學者翟平先生,歷經四年時間創作完成,大型原創歷史電視劇《三國歸晉》是繼《三國》之後又一電視力作。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合而為一,從來都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故事梗概:
三國末年,曹馬之爭日趨激烈。曹操子孫主宰的大魏盤踞中原。伴隨著曹芳、曹髦和曹奐三屆傀儡少帝,郭太後實際形同大魏朝廷的攝政女皇。但軍政大權卻掌握在司馬一黨手中。勢單力薄的郭太後與司馬一門明爭暗鬥,始終進行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
太傅司馬懿以柔克剛,阻止了兒子司馬師推翻曹魏,建立大晉的陰謀。苦思冥想結束戰亂,與民休息的途徑,確定了司馬家族迥異於魏、蜀、吳三國的和平至上的政治綱領。
司馬懿去世,司馬師軍管洛陽,以武力篡權。司馬昭為使政權和平更替,與太後一起,按照司馬懿的遺囑,瓦解了兄長的圖謀。而被司馬懿安插在曹氏內部的卧底賈充,卻在此時知道了司馬懿為控制自己,在其失去生育能力之後,將其兩個兒子殺害的內幕,賈充立誓報仇,刺殺司馬師未遂,在司馬師征剿毌丘儉的過程中,假傳聖旨,要殺掉司馬師准備過繼為子的潘安,潘氏族長用自己的孫子李代桃僵,大戰在即的司馬師受到刺激,被毋丘儉射死。司馬昭臨危受命,滅掉毌丘儉,穩定了大局。
司馬昭掌權,開始停戰息爭,並將其子司馬炎和潘安一起送到竹林,拜政敵嵇康為師。嵇康傳授了司馬炎和潘安「和而不同」的理念,使潘安成為文武全才,聞名天下的美男,受到天下女性的追捧;其中司馬昭之女司馬茵、賈充之女賈南風尤為痴情。此時,司馬昭軟硬兼施控制了賈充,賈充唆使少帝曹髦,勾結鎮南將軍諸葛誕,私下與吳國簽訂割地借兵的賣國條款。司馬昭把潘安帶到征剿諸葛誕的前線歷練,用攻心為上的戰略,滅掉諸葛誕,俘虜東吳十萬大軍。司馬昭為了天下和解,下令釋放全部戰俘;卻又想讓潘安接受生死考驗,便假傳命令坑殺吳軍,潘安盜虎符私放吳軍,司馬昭揚言要滅潘安九族,楊肇為救潘安自刎身亡,司馬昭痛不欲生,又受到嵇康的痛斥,留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千古名言。
蜀漢連年戰爭,民不聊生,皇帝阿斗決心棄戰言和;曹髦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派潘安入川和談。盡管此時潘安已和楊肇之女結婚,司馬茵、賈南風仍然窮追不舍,同時,司馬炎對賈南風的迷戀,鬧的洛陽城雞犬不寧。司馬昭為了統一天下,在潘安入川的同時,派鄧艾和鍾會率軍滅蜀;蜀漢太子劉諶和大將軍姜維與阿斗意見不一,要刺殺潘安,潘安險象環生。潘安和阿斗的和談接近成功,鄧艾卻偷渡陰平,直逼成都,迫降蜀漢。曹髦受賈充操縱,在刺殺司馬昭途中被人殺死,賈充又用計除掉忠於太後的鍾會、鄧艾,離間了潘安和司馬昭的關系;潘安趕回洛陽,在司馬昭稱王的大典上,與嵇康一起揭穿了司馬昭的陰謀;司馬昭殺掉嵇康,逼瘋潘安,司馬茵為救潘安與司馬昭以死相爭;太後為了挽救曹氏一門的生命,與司馬昭交換條件,用自己的死使潘安清醒;就在司馬昭萬事俱備,准備用和平手段統一中國之際,一直詐病的賈充利用司馬炎爭儲之心,弒父登基,建立大晉王朝。
東吳孫皓暴虐、迷信,被司馬炎不戰而勝;一統天下的司馬炎縱欲而死,權力被皇後賈南風掌控;摯愛潘安的賈南風,把辭官奉母的潘安的兒子偷走,當做太子養在宮中;潘安聽從歸隱林泉的阿斗勸告,當上長安縣令,為解救飢民開倉放糧,得罪了朝野權貴;潘安的妻子死後,潘安與苦苦追求自己一生,窮途末路已經瘋癲的司馬茵結婚,新婚之夜,司馬茵撒手人寰;實際上因苦戀潘安、獨守空幃的賈南風為了佔有潘安,用潘安的兒子威脅利誘,潘安不為所動,賈南風因此瘋狂,朝政為之動盪;此時趙王司馬倫利用潘安之子發動政變,在情人相鬥,父子相殘的腥風血雨中,大晉王朝陷入八王之亂。
原創歷史電視連續劇《三國歸晉》,嚴格地以正史的時間為經,地點為緯,事件為中心,精心編織了一個「螳螂撲蟬,黃雀在後,而黃雀又因慾望膨脹自我毀滅」的故事;闡釋了在人類的慾望和理想之間,必須平衡和諧的道理。

Ⅳ 中侶在澠池縣仁村發科嶺3礦拖欠農民工資怎麼辦

用人單位存在拖欠工資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或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Ⅳ 三門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代表人物

1.文學
李清聯又名馬遵生,男,1934年出生於河南省沁陽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香港銀河出版社特約編審。曾任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作家協會理事、三門峽市文聯副主席。主要從事詩歌、散文寫作及編輯業務,發表各類作品1000餘篇,出版《李清聯短詩選》(中英文對照本),《我們沸騰的工廠》等專著5部,部分作品被選入《朗誦詩選》、《中國三十年詩選》等多種選本並翻譯成英、德、日文。《短詩三首》獲河南省優秀文藝作品獎,詩集《綠雲彩》獲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頒發的首屆龍文化金獎。編輯的作品有長篇歷史小說《沙陀帝王傳》,長篇小說《西部壯歌》,詩集《雪浴》、《內陸河》等30多種,其文化事跡被載入《中國文學家辭典》、《中國作家大辭典》、《詩學大辭典》等12.種辭書、辭典。
趙團欣男,1956年3月出生,河南宜陽縣人,漢族,中共黨員,現任三門峽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家協會主席、《洛神》雜志主編、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省作家協會理事。自1979年發表小說處女作以來,已有近200萬字的小說作品在全國報刊公開發表,其中《啊,黑犍子……》被《小說月報》選載,後又被多家大型圖書收錄,小說《鳥王》獲江蘇省國際青年節「金鴿獎」,另有小說被改編為電視劇,有的被改編為廣播劇,多篇被《小小說選刊》、 《微型小說選刊》選載,2000年被省委宣傳部授予省「十佳文化名人」稱號,2001年被省文聯授予「河南省文聯系統先進工作者」,已出版小說集《白魚》。
劉安璋男,生於1940年10月,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大營村人,大專文化。1972年參加工作後,先後擔任陝縣劇目工作組副組長,縣劇團領導成員、縣文化館副館長、縣文化局局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教委主任、縣人大常委會財經委主任。自幼酷愛文學,青年時就從事業余文藝創作,在省、地、縣級刊物上發表各種作品100餘篇,1965年光榮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業余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獎勵。後來在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創作有各種體裁的作品2000餘篇,在國家、省、地、市、縣報刊上發表和排演,同時參加了《陝縣志》、《陝縣文化志》、《陝縣土地誌》、《陝縣戲曲志》、《陝縣大營村志》、《陝縣曲藝志》、《陝縣民間文學集成》等的編寫,擔任過《陝州報》、《三門峽文化報》的副主編,還被吸收為河南省戲曲學會、省群文學會、三門峽市詩詞學會會員;曾被推選為三門峽市群文學會,三門峽詩詞學會副會長。2000年退休後,又擔任第二屆《陝縣志》總編。歷年來,在國家、省、市報刊發表數百篇文章,編著出版有《崤陵芳華》一書,2003年擔任《甘棠苑》一書主編。
兀好民男,1953年10月生。陝縣原店村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陝縣文聯主席、三門峽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發表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共300餘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紅指甲黑指甲》、《花事以外》、《兀好民小說集》等,作品先後獲「芳草」文學獎、中外文學作品大展一等獎、全國青年佳作、北方六省一市文學獎、河南報刊優秀作品獎等。全國數十家報刊撰文評論他的文學作品。
孫振軍男,1963年11月出生。1980年入伍,榮立三等功兩次。1986年復員後,先後在洛陽地區廣播電視局、三門峽人民廣播電台、三門峽廣播電視報從事新聞工作,曾被授予河南省優秀記者稱號,其作品多次獲得省級和國家級政府大獎,被評為市級勞動模範和跨世紀學術帶頭人,三門峽第四屆人大代表。1997年至今,任《三門峽廣播電視報》總編輯,2000年11月,被推選為三門峽市雜文學會會長。孫振軍同志的雜文創作始於1995年在《三門峽廣播電視報》上開辟的雜文專欄《孫氏摸象》。幾年來,孫振軍先後撰寫了近200篇雜文,這些雜文由於針砭時弊、一針見血、文筆犀利、一語中的,因此贏得了讀者的共鳴和同行的廣泛認同,其中有近百篇佳作先後被《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羊城晚報》、《雜文月刊》、《雜文報》等國內各大媒體轉載。
茹秋明男,1962年生,河南澠池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洛陽師專中文系。曾任高中語文教師,後調縣文聯從事文藝創作,1995年任縣文聯主席,加入河南作家協會。期間有各類文學作品百餘篇(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似水流年》、主編報告文學集《仰韶之光》(省「五個一工程獎」三等獎)、電視劇《仰韶情》、廣播劇《希望的田野》(三門峽市「五個一工程獎」二等獎)等,2001年調任澠池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兼政研室主任。2002年任澠池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至今。2003年防「非典」期間,被省委表彰為「河南省防非工作優秀黨員領導幹部」。
張志玉1940年6月生。1966年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1975年起,先後任靈寶市電影公司、文化館黨支部副書記,文化館副主任,市劇目組長。1984年任靈寶市文化局副局長,1985年任靈寶市文聯副主席,1986年任主席,1995年任靈寶晚報社黨支部書記、總編輯。曾多屆任靈寶市人大代表、政協常委、三門峽市人大代表。5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以詩、民歌、劇目為主,先後在《河南日報》、《文匯報》、《奔流》、《詩刊》、《人民文學》等60餘家報刊上發表作品近千首(篇),作品入選《河南民歌選》、《河南三十年優秀詩歌選》等多種選本。著有詩集《天籟足音》,劇本《社花》、《追蛋》等。作品先後獲《洛神》文學獎,《河南農民報》、 《河南日報》等一、二、三等獎。其中詩《賣香椿》獲河南省優秀文學作品獎。現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三門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多次被評為三門峽市、河南省優秀文藝工作者。
楊凡女,中共黨員。1955年出生,河南省靈寶川口鄉人,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三門峽市文聯副編審、《洛神》編輯部主任。三門峽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三門峽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理事,三門峽電影電視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湖濱區八屆人大代表。自1983年發表處女作以來筆耕不止,先後在《河南日報》、《大河報》、《婦女生活》、 《活著》、《時代青年》、《河南青年》、《奔流》及省內外報刊雜志上發表小說、散文、劇本、報告文學等作品數十萬字,其中獲國家級獎l次,省級獎兩次。多次獲三門峽市文聯先進個人,河南省文聯先進個人。供職的《洛神》雜志多次獲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獎勵,獲河南省文聯先進集體稱號。
2.戲劇
張新秋男,1933年出生,河南省開封市人,中共黨員。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部隊歷任文工團員、文化教員、炮校教師等職。轉業到地方後歷任陝縣文化局副局長、文聯主席、三門峽市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學會會員。從事戲劇創作50年,創作話劇、戲曲、電視劇數十部。其中11部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20部作品被搬上舞台或熒屏。曾獲國家、省級各類獎勵9次。其代表作有:《粉黛冤家》晉京演出並在《劇本》月刊發表;《風流才子》獲第3屆「文華新劇目獎」、文化部金三角戲劇會演一等獎,河南省十年藝術成果獎;《縣長的家政》獲文化部全國蒲劇會演金獎。其作品曾有豫劇、京劇、呂劇、評劇、瓊劇、川劇等近二十個劇種在北京、天津、台灣、香港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上演。並在《文藝報》等國家級或省級報刊上發表其他形式的作品多篇。
姚夢松男,漢族,生於1952年,曾任河南省澠池縣劇目創作組組長、文化館館長,三門峽市戲劇家協會主席、省戲劇家協會理事。1986年從事戲劇創作,曾創作大型現代戲《一男半女》、《不是冤家不碰頭》、《山村風流事》、《果山戀情》、《遠山鍾聲》,大型歷史劇《深宮血案》、《曹氏兄弟》,大型神話劇《三土地與三公主》、《月魂》及小戲小品23個等。參加省、市戲劇大賽並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另外,他主編的《澠池縣文化志》、《澠池縣曲藝志》、《澠池縣戲曲志》也多次獲省文化廳獎勵。
張懷奇男,漢族,1944年3月出生,河南省陝縣人,中共黨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藝術創作中心特約導演、三門峽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三門峽市文化局藝術科科長,他九歲從藝、十歲登台。1961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河南省戲曲學校表演專業。1961年至1985年他在三門峽市豫劇團工作期間,曾先後在20多部劇中擔任主角,在我省戲劇界有一定的影響,任市豫劇團團長、藝委會主任、導演多年。從70年代開始,他步入導演工作,頗有建樹。歷年來,先後導演了50餘部劇目,在報刊發表導演闡述文章數篇。多次榮獲國家、省級的表彰,他導演的一批優秀劇(節)目走出河南,蜚聲全國,三次應邀晉京演出,有的被錄成電視在國內外多次播放,還被聘請到台灣導演新劇目。先後當選為市青聯常委,湖濱區第四、五屆人大代表,三門峽市一屆人大代表。1998年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授予「三門峽市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1999年市政府授予「三門峽市勞動模範」稱號。
史茹女,生於1969年2月3日,河南省駐馬店正陽縣人,本科文化,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學會會員、國家二級演員、湖濱區政協委員、三門峽市人大代表,現在三門峽市豫劇團工作。1991年於洛陽文化藝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三門峽市豫劇團工作。1998年7月到河南大學聲樂系學習兩年。1997年以來先後獲河南省第六、七、八屆戲劇大賽表演一、二等獎,「香玉杯」獲得者、青年戲曲演員大賽二等獎。參加演出的大型現代戲《試夫》獲國家文化部「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她主演的摺子戲《失子驚瘋》、《活捉三郎》被中央電視台錄制經常播放,大型古裝戲《清風亭》被河南文化音像出版社錄製成光碟。1998年被授予三門峽市「三八紅旗手」。
王建業男,生於1949年2月,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曲學會會員,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會員。三門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靈寶市劇目工作室二級編劇,三門峽市級勞動模範,靈寶市政協第九屆、十屆委員。創作的現代、古代題材包括蒲劇、眉戶、豫劇、曲劇、揚高、話劇、廣播劇等劇種的大小劇本中,有50多個由省、地、縣級專業藝術團體和鄉村業余劇團上演,還創作歌曲數十首。先後獲國家級獎2個,省級一等獎和金獎3個,省級二等獎9 個及多個省級三等獎,在中央和省級電台、電視台播放作品約20個。代表作大戲《老縣長說媒》、小戲《追首長》、歌曲《盪鞦韆》等。現已成為靈寶市各類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的核心策劃、編導、撰稿、創作、組織人之一。
3.音樂
焦光民男,1940年7月15日生於靈寶市馮佐村,畢業於鄭州藝術學院。歷任陝縣文藝宣傳隊業務負責人、豫劇團副團長、蒲劇團團長、戲校黨支部書記、文化局副局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化局局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音協理事,曾任三門峽市音樂舞蹈家協會主席。從事音樂工作40餘年,創作歌曲200餘首,在省以上媒體發表、播放,有20餘首獲獎。另有《剪花花》由大營兒童文化團赴京匯報演出。在劇團戲校工作20年,培養演員、伴奏員等各類藝術人才300餘名。在文化局曾參與組織編寫《陝縣文化志》、《陝縣戲曲志》、《陝縣曲藝志》、《揚高戲音樂初探》在省戲劇專輯上發表。1990、1991年參與組織陝縣參加全國群眾歌詠大賽並獲大獎,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與頒獎,本人兩次獲先進個人獎。現主要致力於鋼琴教學,所教的學生在省市鋼琴比賽中多次獲獎,1991年被省音協評為優秀鋼琴教師。歷年來,不少學生考入省內外各類藝術院校或已成為國家、省、市、縣的文藝骨幹。
南振民男,漢族,1958年生於河南省靈寶市,音樂本科文化。現就職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文聯,任創作聯絡部副主任,三門峽市文聯委員。自六歲起,他就開始學習音樂,曾在專業文藝團體擔任小號、圓號、二胡演奏員,1986年調入河南省陝縣文化館工作,歷任音樂專干、文藝部主任、副館長等職,2002年調三門峽市文聯工作。多年來,他創作了各種題材和類別的音樂作品(如歌曲、器樂曲、舞蹈音樂、音樂論文等)共400多件,有近200件在各種演出活動中被使用,有40多件在省級以上的音樂比賽中獲獎,並多次獲得大獎。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音樂家協會主席。
楊善式1948年11月生。1992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理論專業。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史學會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三門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靈寶市文化館副館員。他長期在地方文藝團體和文化館從事音樂創作、民間音樂收集整理等工作,歌曲作品曾在國家與省級刊物發表並獲獎,先後兩次被評為省民歌、民器集成先進工作者。1990年開始音樂學術研究,1998年確立以傳統宮調理論與樂學規律研究為方向,已在國家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30多萬字。主要論文有《關於「同均三宮」的論證問題》、《苦音研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理論課題》、《調式辨別的根本依據——樂學規律性》、《西北苦音與音樂文化交流》、《傳統實踐與「同均三宮」》、《黎英海的民族調式研究》、《解決「同均三宮」問題,推動我國音樂學術的創新發展》等。著名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應時先生評價:「這些論文體現了作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修養,篇篇都是佳作。將對我國的傳統音樂理論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4.書法
張高山男,1955年出生,河南靈寶人,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現為中國書協會員、河南省書協常務理事,河南省書協篆刻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三門峽市書協主席、市文聯副主席。其作品曾入選:首屆國際篆刻藝術展覽,中韓國際書法交流展,中國國際篆刻交流展,第五、六屆全國書展,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書展,第一、二、三屆全國楹聯展,第二、四屆全國篆刻展。《中南海珍藏書法集》、《中國書法全集》作品被國內外十餘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在北京、江西、常德、開封、泰山等多家石碑林有作品刻石。曾在《書法》等幾十種專業報刊發表論文、書法、篆刻作品。作品曾獲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第三屆全國楹聯展銅獎。 』95華人書法大賽銀獎,「奧斯卡」杯全國書法大賽金獎。
樊貴敏男,1956年出生,河南輝縣人。1986年河北大學專科畢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餘年來,樊貴敏先生筆耕不輟,潛心研究書法藝術,其作品以章草見長。近年來作品先後入選全國六屆、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七屆、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作品曾獲中央三十部委聯合大展一等獎、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中華文化精粹博覽會大獎賽一等獎、八卦杯國際書畫大賽一等獎、第三屆國際金鵝獎書畫大賽銀獎。作品曾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地展出,其名錄被收入《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
王忠勇男,1972年出生,陝縣人,大專文化,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三門峽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民盟盟員。書法作品曾入選第七屆全國中青年書展,第七屆全國書展,第二、三屆全國楹聯展,第二屆全國正書展,首屆全國扇面書法展,西泠印社首屆國際書展,世界華人書畫展。曾獲第七屆全國書展全國獎,第三屆全國楹聯展金獎,世界華人書畫展銅獎。
5.攝影
賈鐵男,主任記者,漢族,1938年8月出生,河南省欒川縣人,中共黨員。1960年畢業於欒川高中。歷任欒川縣委宣傳部、洛陽地委宣傳部新聞攝影專干,《豫西日報》、《三門峽日報》編委、黨委委員、攝影部主任,三門峽市文聯委員,攝影家協會主席,國家、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新聞攝影學會會員。1980年以來,從事攝協的組織工作,撰寫《攝影基礎知識講座》教材3萬多字,主辦地、市級攝影藝術展覽8次,展出作品700餘幅(組),組織攝影作者異地學習創作80餘次,培養了一批攝影工作者。在地、市以上報刊發表新聞、藝術照片3200餘幅(組),有200幅作品參加地、市以上影展和攝影比賽,50多幅作品獲獎,並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論文多篇。業績被錄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攝影家全集》、《中國攝影家大辭典》、《中國報界知名編輯記者詞典》、《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多部辭書。
馬合福男,1949年10月出生,原籍河南武陟縣人,1986年轉業到中共三門峽市委宣傳部,歷任助理調研員,河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三門峽市攝影家協會主席。1976年在部隊工作期間,開始發表攝影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日報》、《人民畫報》、《民族畫報》、《河南畫報》等報刊發表作品2000餘幅,並多次獲獎。1988年以來,多次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覽,其白天鵝攝影藝術展覽,在三門峽市展出3次,並於2002年1月到省會鄭州展出,還編輯出版了《三門峽畫冊》三部,白天鵝掛歷一幅,三門峽風光白天鵝明信片一套。2002年4月,其個人專著《仙客麗影——三門峽白天鵝》大型畫冊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並獲河南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作品獎,受到省政府的嘉獎。
6.美術
張海信男,1938年3月生,山東菏澤人,副研究館員。歷任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河南省文化館學會理事、三門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陝縣文化館館長等職。少年時代受母親剪紙花的影響,開始走上繪畫藝術的道路。50年代末中師畢業留校任教,並被著名畫家賀志伊教授收為入室弟子達5年之久。後入河南省文化廳美術研習班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深造。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軍事博物館、深圳紅荔書畫館及加拿大、溫哥華、日本三重縣、越南等國內外參加美術大展並多次獲獎。百餘幅作品被中外美術館和友好人士收藏。作品和傳略被收入《河南文苑英華·美術卷》、《山東書畫家》、 《中國現代牡丹畫精品集》、《河南書畫名人錄》等大型書典。1996年被中國現代文學會授予國際文化交流獎和銅獎藝術家稱號。

Ⅵ 我心中的紅色澠池作文點面結合

清晨的秋雨有些清涼,滴滴嗒嗒,滴滴嗒嗒的雨聲,依然在輕扣著人們的心。前些日子乾旱嚴重,田裡的莊稼眼看就要絕收,人們終於盼來了這場遲到的雨。推開窗門,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小城內車水馬龍,大街小巷的人們正高興地忙碌著,早出晚歸早已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茫茫細雨在不停地沖涮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房屋、街道、樹木……到處變得清新了許多,這場遲到的秋雨讓這座城市又充滿了生機。雨中這座的古老名城就是我的家鄉的澠池縣城。
澠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瀕黃河與山西省的垣曲、夏縣、平陸隔河相望,南與洛寧、宜陽相連,東裹義馬與新安為鄰,西界崤函與陝縣接壤。縣城距省會鄭州190公里,距西安300多公里。澠池縣域轄城關、英豪、張村、洪陽、天池5鎮和 仰韶、仁村、果園、陳村、坡頭、段村、南村等7個鄉。是個人口有33萬的縣級小城。國內最長的隴海鐵路從縣城東西穿過,城南有鄭州通往陝西省會西安的高鐵;城北有連霍高速公路與310國道東、西並行而過,若是你能走進澠池,你會定感受到我們澠池交通便利的優越條件。

澠池的仰韶文化舉世聞名。仰韶文化是人類新石器時代的見證,是中國人的智慧像征,也是澠池人的驕傲。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著名的文化遺址之一。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這是當作同系統文化的代表名稱。遺址坐落在仰韶村南邊的緩坡台地上,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東北到西南長900餘米,西北到東南寬300餘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土層堆積存度2一4米。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發掘,發現這里有四層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仰韶文化遺址從發現至今七十餘年間,共經過三次有計劃的發掘。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於農耕的石器有斧、鏟、鑿、錛等工具;用於狩獵的石鏃、彈丸、石餅等;用於紡織的有線墜、紡輪、骨針、骨錐等。當時人們的生活用具均為陶質,出土器中物有鼎、罐、碗、盆、缽、杯、瓮、缸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裝飾圖案,其紋飾有寬頻紋、網紋、花瓣紋、魚紋、弦紋和幾何圖形紋等。這些紋飾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對生活美的追求。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獨具的特徵。為了宣傳仰韶文化,提高澠池縣在全國各地的知名度。澠池人在仰韶博物館周圍種植了大面積的薰衣草和秋菊花。每年四五月份這里是一片迷人的景像,微風吹過,薰衣草的波浪連綿起伏,無比壯觀,可與日本的北海道風光相媲美。同時更吸引了周邊地區的人們前來留影、觀賞、遊玩。待到八月過後,這里的秋菊盛開時,到此旅遊的人們會有步入花海的感受。金黃色的菊花在陽光下顯得十分耀眼。花香四溢,蜂忙蝶舞,陶醉在鳥語花香的人們總是留連忘返。在這里你還會看到勤勞撲實的澠池人,那一張張熱情好客的笑臉,讓您永遠難忘。當您與他交上朋友時,他便會帶著憨厚的笑臉,用家鄉最好的「仰韶美酒」設宴款待您,那淳厚甘甜的美酒定會使您心動。朋友、若是您有時間的話,我建議您親自前來體驗一番哦。
來吧,來吧,我的朋友;澠池的美景遠不止這些,澠池縣遍地是寶。我們澠池有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您若是生意人來到澠池,定會讓您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獲。例澠池當地的優質煤炭、鋁礬土、鐵礦石、石英石、重晶石、鉀長石、玄武岩、硅砂岩等等,質量上乘在國內各地廠家深受信賴,對您們生意人來說,豈不是一個很好的致富機遇嗎?近年來澠池的工業形勢一片大好,全縣人民正在加快工農業建設步伐,在西陽鄉新開發擴建了天壇工業園區、蘇門家用電器輕工業園區、東方希望集團、仰韶水泥廠、洛玻浮法玻璃廠、仰韶酒廠、中色韶星氟化鹽有限公司、長城金剛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神龍實業有限公司、張村鎮義翔鋁業等大中型企業,把澠池的經濟發展推向了新的高潮;全縣人民在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還新開發了仰韶大峽谷、夏日玫瑰谷漂流、黃河丹霞、韶山地質森林公園等旅遊景區,每一處都會有迷人的風景。另外:澠池當地還有獨特的鄉土產品,如仰韶大杏、牛心柿餅、土蜂蜜、抵塢小米、南村玫瑰花、聞名全國的仰韶酒、民族特色的農家樂飯庄等。全縣廣大人民在學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上是越干越有勁。今日的澠池縣可真是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做為一名現代人不到澠池來看看,你會終身遺憾。若是您能到澠池來看看,澠池人定會以誠相待讓你玩的愉快而開心、體驗和諧與美好,大開您的視界;同時澠池人還會讓您對千年文明的仰韶文化有個更深刻的認識。

Ⅶ 介紹澠池的風景名勝作文150字

我的家鄉---澠池

作者:雲之南

清晨的秋雨有些清涼,滴滴嗒嗒,滴滴嗒嗒的雨聲,依然在輕扣著人們的心。前些日子乾旱嚴重,田裡的莊稼眼看就要絕收,人們終於盼來了這場遲到的雨。推開窗門,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小城內車水馬龍,大街小巷的人們正高興地忙碌著,早出晚歸早已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茫茫細雨在不停地沖涮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房屋、街道、樹木……到處變得清新了許多,這場遲到的秋雨讓這座城市又充滿了生機。雨中這座的古老名城就是我的家鄉的澠池縣城。

澠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瀕黃河與山西省的垣曲、夏縣、平陸隔河相望,南與洛寧、宜陽相連,東裹義馬與新安為鄰,西界崤函與陝縣接壤。縣城距省會鄭州190公里,距西安300多公里。澠池縣域轄城關、英豪、張村、洪陽、天池5鎮和 仰韶、仁村、果園、陳村、坡頭、段村、南村等7個鄉。是個人口有33萬的縣級小城。國內最長的隴海鐵路從縣城東西穿過,城南有鄭州通往陝西省會西安的高鐵;城北有連霍高速公路與310國道東、西並行而過,若是你能走進澠池,你會定感受到我們澠池交通便利的優越條件。

澠池的仰韶文化舉世聞名。仰韶文化是人類新石器時代的見證,是中國人的智慧像征,也是澠池人的驕傲。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著名的文化遺址之一。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這是當作同系統文化的代表名稱。遺址坐落在仰韶村南邊的緩坡台地上,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東北到西南長900餘米,西北到東南寬300餘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土層堆積存度2一4米。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發掘,發現這里有四層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仰韶文化遺址從發現至今七十餘年間,共經過三次有計劃的發掘。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於農耕的石器有斧、鏟、鑿、錛等工具;用於狩獵的石鏃、彈丸、石餅等;用於紡織的有線墜、紡輪、骨針、骨錐等。當時人們的生活用具均為陶質,出土器中物有鼎、罐、碗、盆、缽、杯、瓮、缸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裝飾圖案,其紋飾有寬頻紋、網紋、花瓣紋、魚紋、弦紋和幾何圖形紋等。這些紋飾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對生活美的追求。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獨具的特徵。為了宣傳仰韶文化,提高澠池縣在全國各地的知名度。澠池人在仰韶博物館周圍種植了大面積的薰衣草和秋菊花。每年四五月份這里是一片迷人的景像,微風吹過,薰衣草的波浪連綿起伏,無比壯觀,可與日本的北海道風光相媲美。同時更吸引了周邊地區的人們前來留影、觀賞、遊玩。待到八月過後,這里的秋菊盛開時,到此旅遊的人們會有步入花海的感受。金黃色的菊花在陽光下顯得十分耀眼。花香四溢,蜂忙蝶舞,陶醉在鳥語花香的人們總是留連忘返。在這里你還會看到勤勞撲實的澠池人,那一張張熱情好客的笑臉,讓您永遠難忘。當您與他交上朋友時,他便會帶著憨厚的笑臉,用家鄉最好的「仰韶美酒」設宴款待您,那淳厚甘甜的美酒定會使您心動。朋友、若是您有時間的話,我建議您親自前來體驗一番哦。

來吧,來吧,我的朋友;澠池的美景遠不止這些,澠池縣遍地是寶。我們澠池有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您若是生意人來到澠池,定會讓您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獲。例澠池當地的優質煤炭、鋁礬土、鐵礦石、石英石、重晶石、鉀長石、玄武岩、硅砂岩等等,質量上乘在國內各地廠家深受信賴,對您們生意人來說,豈不是一個很好的致富機遇嗎?近年來澠池的工業形勢一片大好,全縣人民正在加快工農業建設步伐,在西陽鄉新開發擴建了天壇工業園區、蘇門家用電器輕工業園區、東方希望集團、仰韶水泥廠、洛玻浮法玻璃廠、仰韶酒廠、中色韶星氟化鹽有限公司、長城金剛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神龍實業有限公司、張村鎮義翔鋁業等大中型企業,把澠池的經濟發展推向了新的高潮;全縣人民在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還新開發了仰韶大峽谷、夏日玫瑰谷漂流、黃河丹霞、韶山地質森林公園等旅遊景區,每一處都會有迷人的風景。另外:澠池當地還有獨特的鄉土產品,如仰韶大杏、牛心柿餅、土蜂蜜、抵塢小米、南村玫瑰花、聞名全國的仰韶酒、民族特色的農家樂飯庄等。全縣廣大人民在學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上是越干越有勁。今日的澠池縣可真是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做為一名現代人不到澠池來看看,你會終身遺憾。若是您能到澠池來看看,澠池人定會以誠相待讓你玩的愉快而開心、體驗和諧與美好,大開您的視界;同時澠池人還會讓您對千年文明的仰韶文化有個更深刻的認識。( 文

Ⅷ 關於澠池劉少奇故居的景色描寫

從澠池火車站向西不到一公里,坐落在粼次櫛比的商鋪間的劉少奇故居顯得很不起眼。澠池劉少奇故居是澠池兵站的一部分。澠池兵站由兵站站部、劉少奇故居、豫西特委會議舊址組成。1938年11月經十八集團軍司令朱德簽署文件,委派劉向三與國民黨談判後建立的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公開機構。澠池兵站,向西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可通往延安;向東經洛陽八路軍辦事處可到達中原局所在地-竹溝(在南陽);向北經黃河利津渡口直通太行山十八集團軍總部,是重要的戰略樞紐。兵站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共產黨和八路軍向八路軍總部、抗日前線輸送了大批的軍需物資,護送過往的革命幹部和進步學生。
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後,劉少奇(化名為胡服)由延安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到澠池,於12月20日在澠池兵站召開了中共豫西特委擴大幹部會議傳達貫徹了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會後還舉辦了兩期黨訓班,參加黨訓班學習的有八十餘人,劉少奇在黨訓班上首次對黨內宣講了彪炳史冊的政治名著《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他在此居住了近兩個月。走進故居,一條甬道直通深處,兩廊就是展廳。左邊的牆上用花崗岩大理石楷體雕刻著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提綱)》。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發光。
再進去是第一展室:黨性考驗。展室分兵站建立、戰略樞紐、奔赴中原、澠池會議四部分圖文並茂地講述了從兵站建立、發展以及其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在一角的玻璃櫃里存放著當年用的電台和槍支復製品。
再往裡走是站長室和第三展室:黨性展示。走進站長室首先看到的是兵站創立人劉向三的相片和他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七年兩次來澠池的題詞:發展革命傳統。書法剛勁而古樸,處處的彰顯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剛毅品質。劉向三於一九一零生於河南鄧州。早年參加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了江西寧都起義,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受毛主席的派遣建立澠池兵站。第三展室分走向革命道路、從事革命活動、進入中央核心、擘劃開國建國、擔任國家主席、緬懷光輝業績等六個方面講述了劉少奇從參加革命、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光輝一生及人民對他的緬懷。下面的玻璃櫃里存放著劉少奇宣傳資料。
正對著第三展室的是第四展室和秘書室。第四展室:黨性鍛煉。展示了紅色修養對共產黨人的激勵。在劉少奇光輝思想的照耀下,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先進模範和先進精神。如靈寶市檢察院獲得全國檢察官模範榮譽稱號的白潔、陝縣支建煤礦7.29抗災救援英雄群體。秘書室的牆壁上掛有栗在山的簡介和照片,還存列著當年用過的兩張床和一桌一椅。
再往裡是一堵影壁牆橫在中央。正面刻有劉少奇的雕刻畫像,背面是用花崗岩雕刻成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提綱)》手跡。
正對著影壁牆的是第二展室:黨性考驗。展室的左面一間偏房:澹寧居。它是當年劉少奇的住室(1938.11-1939.1)。室內存列著當年劉少奇所用過的桌子、椅子、火盆和床。椅子上存放這硯台和茶壺。牆壁上貼著中原局書記任命書、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全圖》及《中日形勢圖》。劉少奇就是在這里寫下了彪炳史冊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正面的牆壁上從殫精竭慮、創立理論、首次宣講、播撒火種、燎原豫西、偉人風范、黨性論述等四個方面講述了劉少奇對黨員修養理論的貢獻及理論的發展。在牆壁下面的玻璃櫃中存放著白婧收藏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提綱手稿、各個時期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讀本、黨建文獻、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入黨自願書、豫鄂邊區建設銀行發行的紙幣等。
睹物思情,遙想當年的烽火歲月,感慨良久。

閱讀全文

與澠池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灸館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745
貧因勞動力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87
2014情人節商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68
梅山保稅港區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724
酒店微信公眾號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676
國慶群發促銷活動 瀏覽:517
文藝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951
暑期師德培訓方案 瀏覽:959
網路推廣方案代寫 瀏覽:786
生鮮策劃方案設計 瀏覽:43
電子商務創業培訓試卷 瀏覽:591
電子商務崗位的四層能力要求 瀏覽:767
幼兒園教師語言文字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22
杭州鹿源電子商務 瀏覽:647
北京市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瀏覽:416
健身房活動推廣方案 瀏覽:999
電影營銷宣傳方案 瀏覽:385
某市安全生產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25
培訓方案表格模板 瀏覽:631
醫院營銷方案100個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