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納蘭性德盧氏詩詞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納蘭容若
此恨何時已。
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已。
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
清淚盡,紙灰起。
Ⅱ 納蘭容若的愛人盧氏去世後的詞作有什麼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後誥贈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後妻子亡故,繼娶官氏,賜淑人。其妾顏氏,後納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選夢詞》
納蘭性德《金縷曲》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作者生平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諱改,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父明珠,官大學士、太子太傅,母愛新覺羅氏。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一等侍衛。《清史稿》有傳。有《通志堂集》,附詞四卷,後人匯輯成《納蘭詞》,今存詞348首。詞風真摯自然而多凄惻哀艷,悼亡之作尤稱絕調。向有滿洲詞人第一之譽,為清詞大家。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悼亡詞中的代表作。性德妻盧氏18歲於歸,伉儷情深,惜三載而逝。「抗情塵表,則視若浮雲;撫操閨中,則志存流水。於其歿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周篤文、馮統《納蘭成德妻盧氏墓誌考略》,《詞學》第四輯)納蘭性德悼亡詞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淚交溢,語痴入骨。此詞尤稱絕唱。詞從空階滴雨,仲夏葬花寫來,引起傷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遠,音訊不通,以至來生難期,感情層層遞進,最後萬念俱灰。此生已矣,來世為期?全詞虛實相間,實景與虛擬,所見與所思,糅合為一,歷歷往事與冥冥玄想密合無間,而聯系這一切的,是痛覺「人間無味」的「知己」夫婦的真摯情懷,它能夠穿越死生,跨越時空。
納蘭詞「哀感頑艷」,「令人不能卒讀」,於此可見一斑。
嚴迪昌點評:納蘭性德虛年三十二歲就去世,他賦悼亡之年是二十四歲,作這闋《金縷曲》是三年祭,再過五年他自己也「埋憂地下」。盧氏卒後,他實際上是「續弦」了的,但「他生知己」之願,「人間無味」之感,幾乎緊攫他最後十年左右的心脈。詞人在《採桑子·塞上詠雪花》詞中有「不是人間富貴花」之句,這一令人驚悚的心音,可說是不自在、不安寧的靈魂的集中發露。盧氏這位幃內紅粉知己的逝去,加深著他對「人間」的厭棄和逆反感。三年祭的悼亡心曲的重心正落在「料也覺、人間無味」上。說「也覺」,是指亡妻認同自己的感受有共識,這絕對是「知己」感,從而益堅緣結「他生」的心願。納蘭的苦心驅筆,思路從「夢」與「醒」的對應點的轉化切入。三載魂杳,是「夢」還是「醒」?「是夢久應醒矣」!那麼不是夢,他此去正是「醒」,是解脫,是也醒悟到「人間無味」。如此說來,活著的轉是在「夢」中,逝去的倒是大清醒!痴語寫到如此程度,只覺沉痛之極,也深刻之極。上片從「不及夜台」起轉出對亡妻的憐愛,釵鈿約拋,自怨怨人,乃痴苦莫名難解語。於是啟起下片的心祭。「他生」「緣慳」句,語痴入骨,情傷腸斷,超時空的血淚交溢的內心獨白,誠屬驚心動魄又令人不忍卒讀。「清淚盡」時「紙灰起」,是否是亡婦「年年猶得向郎圓」的知己之心的暗示或顯靈?嘉慶年間詞人楊芳燦在《納蘭詞序》中說:其詞「韻淡疑仙,思幽近鬼」,這闋詞可謂是後一句範本。所謂「思幽」,實系詞人將追求與失落相交融而又毫不塗飾地痛楚抽理。(嚴迪昌編注《元明清詞》,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頁)
王步高鑒賞:這是一首悼亡詞,作於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三十日,這一天是其妻盧氏死亡三周年的忌日。這時納蘭性德二十六歲。據徐乾學所撰《納蘭君墓誌銘》載,性德之「配盧氏,兩廣總督、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興祖之女,贈淑人,先君卒。」據1977年出土的《皇清納臘氏盧氏墓誌銘》載:盧氏「年十八歸……成德。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卒,春秋二十有一,生一子海亮。」盧氏與納蘭性德結婚時,性德二十歲,婚後三年她便去世了,但其夫妻感情深厚,今存《飲水詞》,悼亡之作便占很大篇幅。納蘭性德生長富貴之家,為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喪妻使他嘗到人生的苦澀。這首《金縷曲》是諸悼亡之作中的代表作。
詞起得突兀:「此恨何時已?」此乃化用李之儀《卜運算元》詞「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成句,劈頭一個反問,道出詞人心中對盧氏之死深切綿長、無窮無盡的哀思。自盧氏死後,納蘭性德對她的思念一直沒有停止。他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訣,歡樂不終而哀思無限;又恨人天懸隔,相見無由,值此亡婦忌日,這種愁恨更有增無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句,更渲染出悼亡的環境氛圍。「滴空階」二句,化用溫庭筠《更漏子》下闋詞意,溫詞曰:「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能清晰聽到夜雨停歇之後,殘雨滴空階之聲的人,一定有著郁悶難排的心事,溫飛卿是為離情所苦,納蘭容若則為喪妻之痛,死別之傷痛自然遠過於生離,故其凄苦更甚。亡婦死於農歷五月三十日,此時已是夏天,爭奇斗艷的百花已大都凋謝,故稱「葬花天氣」。此處有兩措辭當注意:其一明屬夏夜,卻稱「寒更」,此非自然天氣所致,乃寂寞凄涼之心境感受使然;其二是詞人不謂「落花」,而稱「葬花」,「葬」與「落」平仄相同自非韻律所限。人死方謂「葬」,用「葬」字則更切合盧氏之死,如春花一樣美艷的嬌妻,卻如落花一樣「零落成泥碾作塵」。如今之「葬花天氣」,三年前卻曾是「葬人」天氣。妻死整整三年,彷彿大夢一場,但果真是夢也早該醒了。被噩耗震驚之人,常會在痛心疾首之餘,對現實產生某種懷疑,希望自己是在夢境中。夢中的情景無論多麼令人不快,夢醒則煙消雲散。可是那有一夢三年的呢?慘痛的現實使詞人不能不予以正視。妻子之死已無可懷疑,那是什麼原因使她不留戀人間的生活棄我而去的呢?詞人設想:「料也覺人間無味。」這句話給後世的讀者留下耐人尋味的疑問。盧氏因何而死?為何她會覺得「人間無味」?為什麼盧氏死後與她結婚僅三年的丈夫會留下如此之多的悼亡之作?而今日發掘出的盧氏墓誌又是那樣的小,(雖比較精緻,卻與她丞相的長媳身份不很相稱?)「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二句承上句來,人間無味,倒不如一抔黃土,與人世隔開,雖覺冷清,卻能將愁埋葬。夜台,即墓穴。埋愁地,亦指墓地。盧氏葬於玉河皂莢屯祖塋。「釵鈿約,竟拋棄」二句,再從自身痛苦生發,謂你因覺人間無味而撒手歸去,卻不顧我倆當年白頭到老的誓言,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間。古時夫婦常以釵鈿作為定情之物,表示對愛情的忠誠。釵為古代婦女的首飾之一,乃雙股笄,鈿,即金花,為珠寶鑲嵌的首飾,亦由兩片合成。上片寫詞人對亡婦的深切懷念。過片則馳騁想像,設想盧氏死後的生活,使對死者的追念更深一層。
下片開頭,詞人期望能了解盧氏亡故以後的情況。這當然是以人死後精神不死,還有一個幽冥的陰間世界為前提的。此亦時代局限使然,也未嘗不是詞人的精誠所致,自然無可厚非。「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依?」「重泉」,即黃泉,九泉,俗稱陰間。雙魚,指書信。古樂府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之詩,後世故以雙鯉魚指書信。倘能與九泉之下的亡妻通信,一定得問問她,這幾年生活是苦是樂,他和誰人伴。此乃由生前之恩愛聯想所及。詞人在另兩首題為《沁園春》的悼亡詞中也說:「記綉榻閑時,並吹紅雨;雕欄曲處,同倚斜陽。」又曰:「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由生前恩愛,而關心愛人死後的生活,鍾愛之情,可謂深入骨髓。詞人終夜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欲以重理湘琴消遣,又不忍聽這琴聲,因為這是亡妻的遺物,睹物思人,只會起到「舉杯消愁」「抽刀斷水」的作用,而於事無補。湘弦,原指湘妃之琴。顧貞觀有和性德《採桑子》雲:「分明抹麗開時候,琴靜東廂,……孤負新涼,淡月疏欞夢一場。」由此可以看出盧氏在日,夫婦常在東廂理琴。理琴,即彈琴。捎信既難達,彈琴又不忍,詞人只好盼望來生仍能與她結為知己。據葉舒崇所撰盧氏墓誌,性德於其妻死後,「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詞人不僅把盧氏當作親人,也當成摯友,在封建婚姻制度下,這是極難得的。詞人慾「結個他生知己」的願望,仍怕不能實現:「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詞人甚至擔心兩人依舊薄命,來生的夫妻仍不能長久。緣慳,指緣份少;剩月零風,好景不長之意。讀詞至此,不能不使人潸然淚下。新婚三年,便生死睽隔,已足以使人痛斷肝腸,而期望來生也不可得,這個現實不是太殘酷了嗎?在封建制度下,婚姻不以愛情為基礎,故很少美滿的,難得一兩對恩愛夫妻,也往往被天災人禍所拆散。許多痴情男女,只得以死殉情,以期能鬼魂相依。詞人期望來生再結知己,已是進了一步。但又自知無望,故結尾「清淚盡,紙灰起」二句,格外凄絕。
Ⅲ 關於盧氏的黑木耳廣告語
盧氏木耳,天然綠色,保健養生。健康長壽。
Ⅳ 納蘭悼念妻子盧氏的詩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
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紗》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夕如環,夕夕長如玦!
但似月輪終皎潔,
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奈鍾情容易絕,
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
春叢認取雙棲蝶。
菩薩蠻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余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又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又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又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又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又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
(下闕第二句納蘭手跡作「忍共」。)
又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鬢雲松令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又
鬢雲松,紅玉瑩。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半餉斜釵慵未整,暈入輕潮,剛愛微風醒。
露華清,人語靜。怕被郎窺,移卻青鸞鏡。羅襪凌波波不定,小扇單衣,可耐星前冷。
百字令 宿漢兒村
無情野火,趁西風燒遍、天涯芳草。榆塞重來冰雪裡,冷入鬢絲吹老。牧馬長嘶,征笳亂動,並入愁懷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損多少。
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何況文園憔悴後,非復酒壚風調。回樂峰寒,受降城遠,夢向家山繞。茫茫百感,憑高唯有清嘯。
又
人生能幾,總不如休惹、情條恨葉。剛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別離時節。燈灺挑殘,爐煙爇盡,無語空凝咽。一天涼露,芳魂此夜偷接。
怕見人去樓空,柳枝無恙,猶埽窗間月。無分暗香深處住,悔把蘭襟親結。尚暖檀痕,猶寒翠影,觸緒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誰說。
又
綠楊飛絮,嘆沉沉院落,春歸何許。盡日緇塵吹綺陌,迷卻夢游歸路。世事悠悠,生涯未是,醉眼斜陽暮。傷心怕問,斷魂何處金鼓。
夜來月色如銀,和衣獨擁,花影疏窗度。脈脈此情誰識得,又道故人別去。細數落花,更闌未睡,別是閑情緒。聞余長嘆,西廊惟有鸚鵡。
又
(廢園有感)
片紅飛減,甚東風不語,只催漂泊。石上胭脂花上露,誰與畫眉商略。碧甃瓶沉,紫錢釵掩,雀踏金鈴索。韶華如夢,為尋好夢擔閣。
又是金粉空梁,定巢燕子,一口香泥落。欲寫華箋憑寄與,多少心情難托。梅豆圓時,柳棉飄處,失記當時約。斜陽冉冉,斷魂分付殘角。
點絳唇 黃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又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又
(詠風蘭)
別樣幽芬,更無濃艷催開處。凌波欲去,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爭奈秋如許?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
又
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傷心早?
素壁斜輝,竹影衡窗掃。空房悄,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又
(寄南海梁葯亭)
一帽征塵,留君不住從君去。片帆何處,南浦沈香雨。
回首風流,紫竹村邊住。孤鴻語,三生定許,可是梁鴻侶?
茶瓶兒
楊花糝徑櫻桃落,綠陰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擔閣。鞦韆背倚,風態宛如昨。
可惜春來總蕭索,人瘦損、紙鳶風惡,多少芳箋約。青鸞去也,誰與勸孤酌?
採桑子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又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犁花月又西。
又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又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又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後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又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又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良宵總淚零。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剛作愁時又憶卿。
又
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又
涼生露氣湘弦潤,暗滴花梢。簾影誰搖,燕蹴風絲上柳條。
舞鵾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簫。
又
白衣裳憑朱闌立,涼月趖西。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
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准擬相看似舊時。
Ⅳ 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是什麼意思
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意思是世人都知道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女士的故事,卻沒有人知道盧慕貞夫人的悲傷。
講述的是孫中山先生原配盧夫人的故事。我沒法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你的所有決定。盧氏對孫中山的愛,不比別人少,是她的一個「可」字,成全了宋慶齡和孫中山的海誓山盟。
(5)盧氏宣傳語擴展閱讀: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後,國父孫中山流亡日本,宋耀如一家也遷避扶桑。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宋慶齡前往日本與家人會面,終於見到了她所敬仰已久的中山先生,於1914年9月起開始擔任中山先生的英文秘書。1915年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相愛。
同年9月1日,盧慕貞夫人應國父之請從澳門抵日本東京商談離婚事宜。當時中國同盟會元老紛紛反對孫中山先生與盧慕貞夫人離婚,
而盧慕貞當著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為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大家聽完盧慕貞都這樣表示意見,自然也就不好說什麼了。10月得知孫中山已與盧慕貞離婚的消息,二十二歲的宋慶齡立即赴東京與孫中山先生成婚。
Ⅵ 求納蘭容若為盧氏寫的詞,全部都要啊~!
鬢雲松令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青衫濕 悼亡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
沁園春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綉榻閑時,並吹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於中好 七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惟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
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Ⅶ 納蘭容若寫給妻子盧氏的詞
菩薩蠻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余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又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菩薩蠻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又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臨江仙
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
倦眼乍低緗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
又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又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技花樣畫羅裙。
又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琅玕影。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東風第一枝-桃花
薄劣東風,凄其夜雨,曉來依舊庭院。多情前度崔郎,應嘆去年人面。湘簾乍卷,早迷了、畫梁棲燕。最嬌人、清曉鶯啼,飛去一枝猶顫。
背山郭、黃昏開遍。想孤影、夕陽一片。是誰移向亭皋,伴取暈眉青眼。五更風雨,莫減卻、春光一線。傍荔牆、牽惹游絲,昨夜絳樓難辨。
望海潮-寶珠洞
漠陵風雨,寒煙衰草,江山滿目興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唄,算來別是凄涼。往事最堪傷,想銅駝巷陌,金谷風光。幾處離宮,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線,雪冷雕翔。一道炊煙,三分夢雨,忍看林表斜陽。歸雁兩三行,見亂雲低水,鐵騎荒岡。僧飯黃昏,松門涼月拂衣裳。
金菊對芙蓉-上元
金鴨消香,銀虯瀉水,誰家夜笛飛聲。正上林雪霽,鴛鴦晶瑩。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狂游似夢,而今空記,密約燒燈。
追念往事難憑。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但九逵煙月,依舊籠明。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情。
御帶花-重九夜
晚秋卻勝春天好,情在冷香深處。朱樓六扇小屏山,寂寞幾分塵土。虯尾煙銷,人夢覺、碎蟲零杵。便強說歡娛,總是無憀心緒。
轉憶當年,消受盡皓腕紅萸,嫣然一顧。如今何事,向禪榻茶煙,怕歌愁舞。玉粟寒生,且領略、月明清露。嘆此際凄涼,何必更滿城風雨。
風流子-秋郊紀事
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雲高。
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自與東君作別,剗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陽影里,倚馬揮毫。
金縷曲 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Ⅷ 大家好: 我一家門店新開張,起名為—— 「嘉禾盧氏門業」 特來邀請大家幫忙,以店名起一句廣告語!
「好到你不用頂」
Ⅸ 納蘭容若寫給盧氏的詩詞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納蘭容若
此恨何時已。
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已。
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
清淚盡,紙灰起。
Ⅹ 河南特產及宣傳語!
果
焦作-焦作山葯、油茶
洛陽-牡丹燕菜,牡丹餅
鄭州-新鄭大棗,登封少
開封-花生糕專桶子雞刺梨
平頂屬山-平頂山迪可牛肉
安陽-滑縣道口燒雞
南陽-臊子紅薯粉牛肉豆
商丘-民權縣豫貢麻花
信陽-潢川空心貢面
駐馬店-平輿芝麻、小磨
濟源-濟源土饃,蘆薈系
鶴壁-淇河鴨蛋,棗
新鄉-黑花生
周口-鄧城豬蹄,逍遙鎮
長葛-蜂蜜
商城-茶油
三門峽-盧氏核桃
新鄉-原陽大米
駐馬店-確山板栗、油栗
安陽-五穀雜糧,老倔廚
鄭州-中牟大蒜
開封-淇縣醬菜
信陽-固始雞蛋
南陽-菌類食品,辣椒
鶴壁-高鈣黃小米
周口-醬菜
許昌-腐竹
許昌-臘梅
開封-汴綉木板年畫單張
鄭州-虎頭鞋
焦作-枕頭,麥草畫
三門峽-福娃剪紙
鶴壁-浚縣泥咕咕
南陽-絲絹烙畫,南陽三
濮陽-特色童裝
周口—泥泥狗之泥質小
信陽-信陽毛尖
濟源-冬凌茶
洛陽-杜康酒
南陽-保健飲料
焦作-太極功夫茶,懷菊
滎陽-石榴酒
許昌-鈞瓷珍品/精品/正
南陽—南陽玉,工藝品
三門峽-盧氏鹿茸
焦作-鐵棍山葯,懷山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