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醫院非典宣傳

醫院非典宣傳

發布時間:2021-09-17 01:51:53

⑴ 「非典」醫護人員的故事

鄧練賢:廣東首位殉職醫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除夕晚上9點鍾.鄧練賢在家接到醫院電話.稱由外院轉入兩個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於正值春假.發生突發事件人員配置相對緊張.處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鄧練賢以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地挑起傳染病科人員調配.組織協調的擔子.作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這個工作的風險性.但他沒有推脫而在每一個救治過程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與科室醫務人員.共同戰斗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時卻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鄧練賢在與病魔堅強戰鬥了兩個多月後離開了人世. 鄧練賢曾說過的話: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著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
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畢上了她美麗的雙眼. 今年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這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當一批批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時.持續作戰的葉欣卻倒在了她最熱愛的崗位上. 在葉欣的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記錄.那是用廢棄的化驗單背面寫的工作記錄.點點滴滴.記載著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拼搏的足跡.凝聚著她一生對護士職業永恆的熱愛與追求. 葉欣曾說過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
衛保周:洛陽花開非典戰 奮戰在非典防治一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5月23日.衛保周主動請纓參加洛陽市駐鄉鎮衛生院防治非典醫療隊.勞累過度並帶病工作.一直戰斗到倒下的一刻. 衛保周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我不能當逃兵.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現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 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忠實履行著一名白衣天使應盡的職責.由於過度勞累和緊張的工作壓力.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她病重期間.來自廣東.北京的著名專家多次對王晶進行了會診.雖然經過全力搶救.還是沒有能夠挽留住她年輕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委員會決定授予王晶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王晶曾說過的話:我是一名護士.作為護士我就是要把病人護理好.
謝婉雯:愛心傳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職的首位香港女醫生謝婉雯.於5月13日逝世以來.一直為各界敬仰.並被視為香港的「南丁格爾」.其逝世喚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團結求生的精神.謝婉雯的生命永遠的凝固在年輕的35歲. 5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以最高規格儀式為無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職的謝婉雯舉行葬禮.並稱頌她是[香港的女兒".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發表聲明說:[謝婉雯醫生在幫助他人時表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和勇氣.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會忘記她無私的奉獻." 謝婉雯曾說過的話:我要快點出院.回病房幫忙.
李曉紅: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一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的生命絕唱. 中央組織部追授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警北京總隊為她追記一等功.並批准她為革命烈士. 李曉紅曾說過的話:現在治療上是否找到新的辦法.如需要試驗.就拿我做試驗吧.
梁世奎:用生命銘刻的豐碑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梁世奎.與那些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職的醫務人員一樣.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後時光留在了他一生摯愛的手術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後搶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復.即將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學習的決定.一個抗擊[非典".實踐[三個代表".學習時代勇士的熱潮.在三晉大地開展起來. 梁世奎曾說過的話:我是黨培養的.關鍵時候我要為黨分憂為民解愁
劉永和:用生命譜寫忠誠 在舉國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擊非典時.山東省膠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劉永和卻離開了他曾經奮斗過的戰線. 5月8日下午4時.本來是劉永和與同事們交班的時間.雖然已經緊張工作了近10個小時.多病的身體早已發出抗議.但是看著較往日增多的待檢車輛和人員.劉永和實在放心不下.為了加快檢疫速度.防止車輛阻塞.他毅然決定放棄按時換班.繼續奮戰在檢疫點上. 正當劉永和站在路邊對箱式貨車進行例常登記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讓年僅39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隕落. 這是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犧牲在抗非一線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劉永和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 劉永和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是我們人民警察的責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線去.
額爾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陽 額爾敦陶格陶是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長.旗牧區防控非典工作組組長.自今年4月22日內蒙出現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來.他就開始夜以繼日實施布控方案.帶領衛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單位的領導.深入牧區.將1.2萬份蒙文宣傳資料發放到牧戶.部署春季生產及[圍封轉移"工作.終因過度勞累.腦溢血突發.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線. 年僅51歲的額爾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國抗擊非典戰役中因公殉職的第一位副處級黨政幹部. 額爾敦陶格陶曾說過的話:人這一輩子光陰不多.要抓緊每一天.辦好每件事.
范信德:人民健康好衛士 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戰斗中.醫療戰線的英雄前仆後繼地用汗水和生命築起了一道血肉堤防.這當中.運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司機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這是一位普通的司機.平實的廣東漢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錚錚誓言. 范信德曾說過的話:讓我去送病人.
張積慧:護土長的[前線"日記 4月15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土長張積慧的<護土長日記>後.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張積慧也因此榮獲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成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張積慧走進了抗非第一線.在與她的戰友們朝夕相處.並肩作戰的同時.不僅盡心盡職完成本職工作.還在短暫的休息時間里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實的語言記錄下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臨時病區的醫務人員走過的心路歷程. 透過她真實的記錄.我們看到.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的斗爭中.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這個團結一致.樂於奉獻的集體.而張積慧細膩的觀察.我們更看到.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廣東省全體醫務人員忘我的犧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質. 歷史不會忘記.2003年春天.勇敢.無私的醫務工作者們! 張積慧曾說過的話:在這些日子裡.所看.所聽.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願把夕陽化烈火 北京三O二醫院姜素椿教授為抗擊[非典"譜寫了一首動人樂章.這位古稀專家的英雄壯舉感動了中央領導同志.他在搶救[非典"患者時不幸感染.又以無私無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注射[非典"患者康復後的血清.患病僅23天就康復了.胡錦濤總書記對他的高尚醫德.醫術和救死扶傷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姜素椿這種以生命挑戰SARS的行動給戰斗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以極大的鼓舞.並在這場抗擊[非典"的特殊戰斗中作出大貢獻. 姜素椿曾說過的話:我年齡大了.能夠趕上這次抗擊非典的斗爭.為降伏疫魔做點貢獻.是我的幸運.
鍾南山:抗非最前沿的科學家 今年66歲的鍾南山.有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智慧與剛毅.說到他.廣東幾乎無人不曉. 出身醫學世家的鍾南山是廣東醫療衛生界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病的診治方面獨樹一幟.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把鍾南山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線.[醫德的內涵是什麼?我以為主要體現於`想方設法為病人看好病`."鍾南山如此平和地詮釋他的職業. 出身醫學世家的鍾南山.是位屢創醫學奇跡的呼吸病專家.作為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和同事們一道沖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線. 歷史也不會忘記為防治[非典"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白衣戰士.不會忘記鍾南山--這位中國醫療界的傑出代表.站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學家. 鍾南山曾說過的話:我們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掃雷班`.當遇到非典型肺炎這片`雷區`時.你不`掃雷`誰`掃雷`?

⑵ 非典醫護人員事跡

鄧練賢:廣東首位殉職醫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除夕晚上9點鍾.鄧練賢在家接到醫院電話.稱由外院轉入兩個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於正值春假.發生突發事件人員配置相對緊張.處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鄧練賢以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地挑起傳染病科人員調配.組織協調的擔子.作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這個工作的風險性.但他沒有推脫而在每一個救治過程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與科室醫務人員.共同戰斗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時卻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鄧練賢在與病魔堅強戰鬥了兩個多月後離開了人世. 鄧練賢曾說過的話: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著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
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畢上了她美麗的雙眼. 今年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這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當一批批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時.持續作戰的葉欣卻倒在了她最熱愛的崗位上. 在葉欣的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記錄.那是用廢棄的化驗單背面寫的工作記錄.點點滴滴.記載著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拼搏的足跡.凝聚著她一生對護士職業永恆的熱愛與追求. 葉欣曾說過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
衛保周:洛陽花開非典戰 奮戰在非典防治一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5月23日.衛保周主動請纓參加洛陽市駐鄉鎮衛生院防治非典醫療隊.勞累過度並帶病工作.一直戰斗到倒下的一刻. 衛保周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我不能當逃兵.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現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 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

⑶ 抗擊非典醫護人員的事跡

鄧練賢,漢族,1949年12月9日出生,台山市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山三院黨委委員,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傳染病教研室副主任,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2003年4月21日光榮殉職。 鄧練賢是廣東抗非典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身後被廣東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被中組部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葉欣,抗擊非典英雄模範,原是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是該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另外有其他幾位同名人物的信息。

⑷ 有關抗爭非典醫護人員的故事

戴兩個12層口罩工作 皮膚因頻繁使用肥皂而乾裂

轉自搜狐

本報訊 北京地壇醫院的蔣榮猛醫生自3月26日醫院接收第一批「非典」病人時,就進入「非典」病房工作,如今依然奮戰在第一線。那麼在面對這種感染性非常強的疾病時,醫生是如何為病人治療,又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呢?蔣醫生昨晚走出病房後,向記者講述了他每天的工作狀態。

轉自搜狐

■上班頭件事———換衣服

轉自搜狐

7點30分蔣醫生進入「非典」病房的通過間,也就是更衣室,更換工作服。他要把在外邊穿的所有衣服,包括內衣褲、襪子、鞋脫掉,換上專門用來進入病房穿的內衣褲、襪子、鞋和一套襯衣、褲子,並在外面穿上連體的防護服。這種防護服是用一種化纖材料製成的,手腕、腳腕處都用松緊帶勒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禦病毒滲透。防護服在腰部還有一條松緊帶,這樣可以讓寬大的服裝貼身,不妨礙工作。戴上一個普通的醫院用白帽子,再戴上連在防護服上的帽子,戴上一個12層厚的紗布口罩,這樣就可以進入設在「非典」病房區的辦公室。

轉自搜狐

8點准時上班。進入辦公室與夜班醫生交接班,主要交待病人的病情進展,哪些病人需要特別觀察、哪些病人接受了怎樣的治療等情況。

轉自搜狐

■進病房———要戴兩個12層口罩

轉自搜狐

8點10分做進入病房的准備。蔣醫生要在原來這身裝束的基礎上,再套上鞋套、橡膠手套,穿上到

轉自搜狐

腳面的布質隔離衣,再加戴一個12層厚的紗布口罩,並且要戴上四周與臉密合的塑料眼罩,這樣才能進入「非典」病房。

轉自搜狐

■查房———體力消耗非常大

轉自搜狐

8點20分進入病房開始查房。蔣醫生先要和病人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感受,發燒是否好些,胸悶的感覺是怎樣的,咳嗽、大小便、體力等方面都要了解,與前一天的情況做比較。再看看病人的嗓子、聽聽心肺,用一個儀器夾在病人的手指上測血氧飽和度,了解病人是否缺氧。檢查都進行完了,還要給病人講他的病情變化情況,對病人進行心理安慰。蔣醫生說病人大多比較緊張,醫生有責任反復給病人做工作,讓他們放下包袱、安心治療,而且要讓病人充分理解心態平和對治療的重要。「這樣的心理安慰我們每天都要反復說,要幫助病人放鬆心情,積極治療。」

轉自搜狐

這樣的一套查房程序每位病人都要完整進行。因為防護服不透氣,幾分鍾後汗就開始順著身體往下流,襯衣褲都會濕透。戴著兩個12層的口罩會讓人感到呼吸很困難,心跳每分鍾得有90多次,「體力消耗非常大。」

轉自搜狐

11點查房結束,給病人寫醫囑、治療方案、調整用葯。蔣醫生從病房出來進入辦公室之前,還要做一次消毒。摘掉外面的一層口罩、鞋套、手套、眼罩放進消毒液中浸泡消毒,脫掉隔離衣。閉上眼睛,用注滿消毒液的噴壺從頭到腳噴2至3遍,進行消毒。用肥皂洗2至3遍手,用紙巾擦乾。

轉自搜狐

■中午———惟一一次上衛生間

轉自搜狐

12點吃飯。吃飯之前先要把口罩扔掉,因為12層的口罩只能戴4個小時,下午要換上新的。再用特製的消毒液清潔鼻腔,「消毒液味道很刺激,而且對皮膚有很大傷害,鼻毛都脫落了。」然後再用消毒劑漱口2至3遍,這是為了防止在病房內呼吸時,有病毒進入鼻腔、口腔。用肥皂洗3遍手。穿著防護服在專門的餐廳吃午飯,午飯是醫院專門送來的。

轉自搜狐

吃完飯後蔣醫生要抓緊時間上衛生間,這也是他一整天中惟一一次上衛生間。「根本沒時間,」蔣醫生告訴記者,因為要穿著連體的防護服,而且每次都要有嚴格的消毒措施,為了多給病人做些治療護理,「非典」病房的醫生護士不願把時間浪費在上廁所上,所以都不喝水、喝湯,甚至水分大的水果都不敢吃。蔣醫生說,「非典」病房中的女醫生、護士穿著連體的防護服上廁所更困難,所以她們中很多人一天都不敢吃喝,不去廁所。

轉自搜狐

■下午———工作和上午一樣多

轉自搜狐

下午1點上班。這時病人上午進行的檢查,化驗結果都出來了,醫生要將這些結果一一做分析,從而對病人的情況有個全面了解,判斷是加重還是減輕,再對症制訂治療方案。

轉自搜狐

3點要再進入病房查房。與上午一樣,同樣需要穿戴隔離衣、鞋套、手套、眼罩等。

轉自搜狐

4點30分是下班時間,但這時醫生一般還在病房中查房。

轉自搜狐

5點查房完成。與夜班大夫交接工作,包括白天查房的情況,哪些病人需要重點觀察等。

轉自搜狐

5點15分進入通過間,更換服裝。口罩、防護服、帽子、手套等都要扔掉,並按規定銷毀,還要清潔鼻腔、口腔,最後是洗澡,「每天頻繁使用肥皂是很難受的,皮膚都乾裂了。」

轉自搜狐

■危險———每天都要面對

轉自搜狐

換上來時的衣服,一天的工作結束了。蔣醫生說,這是最普通的一天,而往往很難有一天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比如病人出院要填寫大量的表格、報告,還要詳細交待病人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再如有些病人病情加重,需要進行氣管插管,護士要從病人鼻腔或口腔中插入一根管子,幫助病人呼吸。插管時醫護人員與病人幾乎是臉貼臉,而且插管後病人的氣道開放,大量的分泌物會從管子中出來,其中會攜帶大量病毒,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轉自搜狐

在完全結束工作後,一般蔣醫生都會住在醫院宿舍,一是為了病人有突發情況可以及時投入治療,二是為了保護家人。第二天一早,就又投入到「非典」治療工作中。

⑸ 寫一句抗擊非典宣傳活動擬一則廣告至少用上2個成語

眾志成城,抗擊非典.同心協力,共創未來.

⑹ 誰知道白衣天使抗非典的光榮事跡

4月22日下午,在上海市新收犯監獄,年輕的毛警官接待了一對從安徽趕來探望兒子的老年夫婦。在被告知為嚴防「非典」疫情,監獄暫停會見後,這對老人仍不死心,再三懇求。毛警官微笑著,卻堅定地拒絕了。同時,他又耐心解釋了監獄之所以採取暫停會見措施的理由。「那我們給他帶的東西怎麼辦?」大爺兩眼盯著毛警官。毛警官當即表示:請放心,物品消毒後,一定親手交給他。老倆口盡管沒見到兒子,多少有些遺憾,但還是放心地踏上了歸途。

為防止「非典」入侵,上海市新收犯監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三天中,監區共向18個省、市先後掛通了254隻電話,不少電話是打了多次才通的。10多名罪犯的親屬因電話實在聯系不上,或者有些親朋好友沒有及時傳遞信息以致來監探望的,經監獄方說服解釋,也都充分理解,爽快地回家了。

新收犯監獄及時組織罪犯收看有關「非典」的疫情通報、發放宣傳資料,開展知識講座,利用廣播、牆報、黑板報宣傳介紹「非典」的流行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法和治療措施。警官們充實一線,一日三餐吃在會議室,睡在地鋪上,實施極其嚴格的封閉式管理。

這一時期,監獄採取的各種措施可以歸納為八個字,即:拖———打掃衛生拖地面,開———勤開窗子通空氣,洗———經常洗手用肥皂,噴———噴灑葯液消毒好,照———紫外燈照不忘掉,曬———太陽高照曬被褥,量———測量體溫不漏人,煉———鍛煉身體能免疫。每天,監區警官都這樣認真地組織、督促服刑人員操作,決不放過任何疑點,不留任何死角。

監獄警官的細致關懷,使罪犯中一度存在的莫名恐懼、焦躁不安的情緒慢慢得到緩解。不少服刑人員也漸漸養成了重視個人保潔、愛護環境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許多服刑人員給家裡寫信,把監獄里發生的這一切轉告親人:在監獄里有安全感!
東方網5月10日消息:北京佑安醫院的大門口曾經舉行過一個特別的贈旗儀式。那天北京佑安醫院有3名非典患者病癒出院,他們將兩面鮮紅的錦旗和熱情洋溢的感謝信送到了曾經挽救他們生命的醫護人員手裡。

在這些醫護人員中,一位有著一雙明亮大眼睛的中年大夫特別引人注目,她就是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孟慶華大夫。同成千上萬醫務工作者一樣,她一直戰斗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

北京佑安醫院作為非典定點醫院,現有床位90多張,3月11日收治第一例非典患者。

4月10日孟慶華大夫接受任務,加入到救治非典患者的隊伍之中,從此就沒有回過家。作為感染科主任,她負責三個病區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始終堅持為病人負責、為同事負責、為同事的家庭負責的工作原則,運用全部的醫學手段同冠狀病毒做斗爭,從實踐中摸索經驗,果斷決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從北京佑安醫院治癒出院的患者已有60多人。

20歲的女大學生楊靜是這次出院的患者之一,住院期間得到了孟慶華大夫的細心治療和精神鼓勵。正是孟大夫及其戰友們的精湛技術和無私關愛給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得以新生。她父母用一首詩來表達感激之情:「非典肆虐如暴雪,神州霜降春意絕。幸喜白衣天使在,嚴守一線不退歇。蒼松翠柏立荒野,冰天雪地顯高節。待到冰消雪化時,醫護美名傳世界。」

在這個簡短的歡送會上,當楊靜第一次見到摘掉口罩、給了自己那麼多照顧的孟慶華大夫時,激動地流下了淚水。

孟慶華大夫已在第一線戰鬥了近30天。作為一名專業醫務工作者,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工作壓力。但工作的每一天,她都從容不迫,通過自己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將微笑傳達給患者,把責任帶到治療中。

她知道,對於非典患者來說,除葯物治療外,重要的還是增加患者與疾病斗爭的信心,信心給人力量,愛心給人希望。

這,正是抗擊非典時期,我們所需要的精神。

⑺ 非典時北京曾用一萬多人,用時7天7夜蓋起一座醫院是真的嗎

是真的,在原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療養院北部建起醫院院區佔地8公頃多,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非典病房。用時7天7夜。不過施工人員沒有一萬多,大概有7000人。

小湯山非典醫院2003年4月24號起建,4月30日工程通過驗收交付使用。5月1日小湯山非典收治定點醫院正式啟用,23時,救護車從小湯山非典醫院開出,接入首批156名患者。5月5日,全國各地114所軍隊醫院的1200名醫護人員分三批全部抵達。

這是北京非典疫情由嚴峻走向緩和的轉折點。這座佔地2.5萬平方米的臨時建築,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的醫院曾被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稱之為:「世界醫療史上的奇跡」。

(7)醫院非典宣傳擴展閱讀:

醫院規模:

醫院非典病房區佔地122畝,其中建設用地60畝,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 建成東、西區兩部分,兩區各包含6排可快速搭建的復合輕鋼板材料建造的病房,均為搭建的臨時建築。

非典病房區總體劃分為22個病區,508間病房,其中東區216間病房,西區292間病房。小湯山非典醫院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傳染病防治醫院。

整個醫院病房區劃分為東區(疑似SARS感染者)和西區(SARS感染者)兩個治療區,中間有條馬路隔開,尤其為了防止醫護人員被傳染,治療區內設有醫護人員專用通道,將醫護人員與患者徹底隔離。

非典病房設施:

小湯山非典醫院病房東西兩區又各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南側是X光室、CT室、手術室,北側為重病監護室、接診室和檢驗科,必須配備全套的治療設施。而每間病房也有特殊要求:大約15平方米的病房必須設有獨立衛生間及浴室。

除氧氣、呼叫和照明外,還有預留了電話、電視、空調等介面界面。此外,小湯山非典醫院也按照一級傳染病醫院的要求,安裝各項配套防護設施。比如,雙層玻璃送飯口、空氣過濾處理設施、氧氣和真空吸引集中供應設施、紫外線消毒燈等。

小湯山非典醫院甚至還專門設置了氧氣站、停屍房、焚燒爐、化糞池,消毒系統、呼叫系統、吸引系統、氧氣管線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生活供應中心、液化氣供應站、雨罩、隔離等設施。

⑻ 抗擊非典的宣傳語 用2個成語的 急用 !

你好!
抗擊非典,你死我亡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⑼ 抗擊非典醫護人員的事跡30字數限制

鄧練賢:廣東首位殉職醫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除夕晚上9點鍾.鄧練賢在家接到醫院電話.稱由外院轉入兩個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於正值春假.發生突發事件人員配置相對緊張.處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鄧練賢以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地挑起傳染病科人員調配.組織協調的擔子.作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這個工作的風險性.但他沒有推脫而在每一個救治過程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與科室醫務人員.共同戰斗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時卻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鄧練賢在與病魔堅強戰鬥了兩個多月後離開了人世. 鄧練賢曾說過的話: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著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
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畢上了她美麗的雙眼. 今年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這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當一批批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時.持續作戰的葉欣卻倒在了她最熱愛的崗位上. 在葉欣的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記錄.那是用廢棄的化驗單背面寫的工作記錄.點點滴滴.記載著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拼搏的足跡.凝聚著她一生對護士職業永恆的熱愛與追求. 葉欣曾說過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
衛保周:洛陽花開非典戰 奮戰在非典防治一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5月23日.衛保周主動請纓參加洛陽市駐鄉鎮衛生院防治非典醫療隊.勞累過度並帶病工作.一直戰斗到倒下的一刻. 衛保周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我不能當逃兵.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現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 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忠實履行著一名白衣天使應盡的職責.由於過度勞累和緊張的工作壓力.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她病重期間.來自廣東.北京的著名專家多次對王晶進行了會診.雖然經過全力搶救.還是沒有能夠挽留住她年輕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委員會決定授予王晶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王晶曾說過的話:我是一名護士.作為護士我就是要把病人護理好.
謝婉雯:愛心傳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職的首位香港女醫生謝婉雯.於5月13日逝世以來.一直為各界敬仰.並被視為香港的「南丁格爾」.其逝世喚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團結求生的精神.謝婉雯的生命永遠的凝固在年輕的35歲. 5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以最高規格儀式為無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職的謝婉雯舉行葬禮.並稱頌她是[香港的女兒".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發表聲明說:[謝婉雯醫生在幫助他人時表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和勇氣.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會忘記她無私的奉獻." 謝婉雯曾說過的話:我要快點出院.回病房幫忙.
李曉紅: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一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的生命絕唱. 中央組織部追授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警北京總隊為她追記一等功.並批准她為革命烈士. 李曉紅曾說過的話:現在治療上是否找到新的辦法.如需要試驗.就拿我做試驗吧.
梁世奎:用生命銘刻的豐碑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梁世奎.與那些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職的醫務人員一樣.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後時光留在了他一生摯愛的手術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後搶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復.即將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學習的決定.一個抗擊[非典".實踐[三個代表".學習時代勇士的熱潮.在三晉大地開展起來. 梁世奎曾說過的話:我是黨培養的.關鍵時候我要為黨分憂為民解愁
劉永和:用生命譜寫忠誠 在舉國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擊非典時.山東省膠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劉永和卻離開了他曾經奮斗過的戰線. 5月8日下午4時.本來是劉永和與同事們交班的時間.雖然已經緊張工作了近10個小時.多病的身體早已發出抗議.但是看著較往日增多的待檢車輛和人員.劉永和實在放心不下.為了加快檢疫速度.防止車輛阻塞.他毅然決定放棄按時換班.繼續奮戰在檢疫點上. 正當劉永和站在路邊對箱式貨車進行例常登記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讓年僅39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隕落. 這是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犧牲在抗非一線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劉永和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 劉永和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是我們人民警察的責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線去.
額爾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陽 額爾敦陶格陶是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長.旗牧區防控非典工作組組長.自今年4月22日內蒙出現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來.他就開始夜以繼日實施布控方案.帶領衛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單位的領導.深入牧區.將1.2萬份蒙文宣傳資料發放到牧戶.部署春季生產及[圍封轉移"工作.終因過度勞累.腦溢血突發.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線. 年僅51歲的額爾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國抗擊非典戰役中因公殉職的第一位副處級黨政幹部. 額爾敦陶格陶曾說過的話:人這一輩子光陰不多.要抓緊每一天.辦好每件事.
范信德:人民健康好衛士 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戰斗中.醫療戰線的英雄前仆後繼地用汗水和生命築起了一道血肉堤防.這當中.運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司機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這是一位普通的司機.平實的廣東漢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錚錚誓言. 范信德曾說過的話:讓我去送病人.
張積慧:護土長的[前線"日記 4月15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土長張積慧的<護土長日記>後.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張積慧也因此榮獲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成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張積慧走進了抗非第一線.在與她的戰友們朝夕相處.並肩作戰的同時.不僅盡心盡職完成本職工作.還在短暫的休息時間里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實的語言記錄下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臨時病區的醫務人員走過的心路歷程. 透過她真實的記錄.我們看到.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的斗爭中.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這個團結一致.樂於奉獻的集體.而張積慧細膩的觀察.我們更看到.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廣東省全體醫務人員忘我的犧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質. 歷史不會忘記.2003年春天.勇敢.無私的醫務工作者們! 張積慧曾說過的話:在這些日子裡.所看.所聽.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願把夕陽化烈火 北京三O二醫院姜素椿教授為抗擊[非典"譜寫了一首動人樂章.這位古稀專家的英雄壯舉感動了中央領導同志.他在搶救[非典"患者時不幸感染.又以無私無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注射[非典"患者康復後的血清.患病僅23天就康復了.胡錦濤總書記對他的高尚醫德.醫術和救死扶傷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姜素椿這種以生命挑戰SARS的行動給戰斗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以極大的鼓舞.並在這場抗擊[非典"的特殊戰斗中作出大貢獻. 姜素椿曾說過的話:我年齡大了.能夠趕上這次抗擊非典的斗爭.為降伏疫魔做點貢獻.是我的幸運.
鍾南山:抗非最前沿的科學家 今年66歲的鍾南山.有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智慧與剛毅.說到他.廣東幾乎無人不曉. 出身醫學世家的鍾南山是廣東醫療衛生界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病的診治方面獨樹一幟.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把鍾南山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線.[醫德的內涵是什麼?我以為主要體現於`想方設法為病人看好病`."鍾南山如此平和地詮釋他的職業. 出身醫學世家的鍾南山.是位屢創醫學奇跡的呼吸病專家.作為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和同事們一道沖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線. 歷史也不會忘記為防治[非典"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白衣戰士.不會忘記鍾南山--這位中國醫療界的傑出代表.站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學家. 鍾南山曾說過的話:我們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掃雷班`.當遇到非典型肺炎這片`雷區`時.你不`掃雷`誰`掃雷`?

⑽ 非典犧牲中的白衣天使的故事

鄧練賢:廣東首位殉職醫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畢上了她美麗的雙眼。

衛保周:洛陽花開非典戰

奮戰在非典防治一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時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

謝婉雯:愛心傳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職的首位香港女醫生謝婉雯,於5月13日逝世以來,一直為各界敬仰,並被視為香港的「南丁格爾」。其逝世喚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團結求生的精神。謝婉雯的生命永遠的凝固在年輕的35歲。

李曉紅: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一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的生命絕唱。

梁世奎:用生命銘刻的豐碑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梁世奎,與那些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職的醫務人員一樣,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後時光留在了他一生摯愛的手術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後搶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復,即將健康出院。

劉永和:用生命譜寫忠誠

在舉國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擊非典時,山東省膠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劉永和卻離開了他曾經奮斗過的戰線。

5月8日下午4時,本來是劉永和與同事們交班的時間。雖然已經緊張工作了近10個小時,多病的身體早已發出抗議,但是看著較往日增多的待檢車輛和人員,劉永和實在放心不下。為了加快檢疫速度,防止車輛阻塞,他毅然決定放棄按時換班,繼續奮戰在檢疫點上。

正當劉永和站在路邊對箱式貨車進行例常登記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讓年僅39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隕落。

這是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犧牲在抗非一線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劉永和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

額爾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陽

額爾敦陶格陶是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長,旗牧區防控非典工作組組長。自今年4月22日內蒙出現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來,他就開始夜以繼日實施布控方案,帶領衛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單位的領導,深入牧區,將1.2萬份蒙文宣傳資料發放到牧戶,部署春季生產及「圍封轉移」工作。終因過度勞累,腦溢血突發,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線。

年僅51歲的額爾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國抗擊非典戰役中因公殉職的第一位副處級黨政幹部。

范信德:人民健康好衛士

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戰斗中,醫療戰線的英雄前仆後繼地用汗水和生命築起了一道血肉堤防。這當中,運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司機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這是一位普通的司機,平實的廣東漢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錚錚誓言。

閱讀全文

與醫院非典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觀影策劃方案 瀏覽:935
銀行公益慈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73
幼兒園預防食物中毒培訓方案 瀏覽:72
2016暑假眼鏡活動方案策劃大全 瀏覽:147
策劃書培訓班活動方案 瀏覽:388
培訓讀書活動培訓方案 瀏覽:839
企業組建培訓機構方案 瀏覽:425
銀行與樓盤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91
學校反恐怖宣傳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587
長沙萬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30
網路推廣最好方案 瀏覽:735
上海比商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381
艾灸館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745
貧因勞動力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87
2014情人節商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68
梅山保稅港區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724
酒店微信公眾號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676
國慶群發促銷活動 瀏覽:517
文藝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951
暑期師德培訓方案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