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詢 天水市秦安縣有哪些DM單。宣傳廣告製作的公司或能夠做DM宣傳單的個體工商店鋪
一般的列印部都製作,供電局門口、郵政局附近較多
❷ 秦安縣辦理營業執照在哪裡辦理
當地的工商管理局或者服務大廳
❸ 甘肅省秦安縣旱坪路的兩辦樓近兩年能拆遷嗎
這個好像還不能拆遷吧,近兩年時間,因為也沒聽到消息,有拆遷呀
❹ 秦安縣委楊全明百度百科
自從七月份之後,網路審核升級,非常嚴格,像人物,公司,品牌等具有商業目的的詞,現在都非常的難通過。現在非常嚴格的一點就是必須有關注度,必須經過媒體的報道。
創建網路必須注意的地方:
1、詞條名稱必須是專有名詞。
2、內容必須是客觀事實,不能虛假。
3、必須添加權威參考資料。
4、參考資料必須是內容的直接來源。
5、全文必須至少有2個二級目錄。
6、內容中不能出現宣傳內容。
❺ 描寫秦安文化風景的作文1000字
秦安縣鳳山村:故鄉原風景的美麗誘惑
鳳山村位居於鳳山腳下,也就是秦安泰山廟的山根、南小河北岸,因坐北朝南,光照充足而又稱鳳陽城。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有隴上小鄒魯之稱。走進鳳山村,那幽深厚重的巷道、滄桑古樸的故居民宅,景色怡人的景點勝跡,處處向人們訴說著鳳山村幽古的歷史、璀璨的文化。
2006年,鳳山村以它特有的歷史沉澱和文化財富被評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村。
每次夏季去天水,路過秦安境內時,我的心情都會極為愉悅。
公路兩邊的桃林結滿了繁若晨星的蜜桃,而果農早把成箱成垛的鮮桃碼放在沿線,讓路過的車流總是在這里不知不覺地把速度放慢下來。但在我眼裡,覺得比這更具有誘惑力的是不時就躍入的宣傳地域文化的大幅廣告:「甘肅省歷史文化名村邵店歡迎你!」、「隴上小鄒魯,鳳山別有天。」
邵店有名聞天下的大地灣文化遺址,被評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村自然名至實歸,那麼鳳山村呢?留給我心中一個很大的謎題。
其實早在三年前,記者去秦安縣城探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在寺院的般若殿門上懸掛著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書寫的匾額「般若」已經揭示了其中的玄機,只是我當時未能詳查。
6月11日,記者向秦安縣宣傳部的胡長順先生了解鳳山村的情況時,他說鳳山村就在縣城東南角的興國鎮,城郊,不遠。
我有點失望,擔心過多的現代化的氣息會影響到它的鄉村生活情態。
直至胡長順再次提到胡纘宗的名字,他說這位先輩當年就居住在鳳山村。
胡纘宗(1480年-1560年),,明代傑出政治人物、文學家、書法家。曾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河南。為仇家陷害,革職歸鄉。
胡纘宗罷官回鄉後在鳳山村築可泉寺著書,刻有《藝文類聚》一百卷。善作詩,其詩朴質、深沉而情感摯烈。他的墨跡,在江蘇鎮江有「海不揚波」、曲阜孔廟有「金聲玉振」坊,天水伏羲廟有「與天地准」牌匾,又有「趵突泉」石碑。《四庫全書總目》收六種胡纘宗著述提要。
就要到胡纘宗的出生和歸養之地看看究竟,自然興致很高。
鳳山村因鳳山而得名。
能成為幾百年的人文昌盛之地,鳳山村離不開它的呵護和滋養。胡纘宗在《秦安志》中這樣形容鳳山村背靠的鳳山:「秦安縣城城東百步為廟山,其山之高峰趨赴縣東。」
鳳山是從大地灣附近的九龍山向西延伸的余脈,它猶如鳳頭雄峙秦安縣城,其上由泰山廟古建築群、太平堡遺址、行宮及春場園四大部分組成。山上廟宇鱗次櫛比,始建於明代,後經多次維修和擴充。現存殿宇31座,分一閣、一宮、二廳、三廈、二十四殿宇,是天水市范圍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
鳳山村實際上已經和縣城完全連成一片,繁華而喧鬧的市井氣息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地方。村黨委王書記聽說我們的來意,也不多話,抬腳就走,指引我們來到著名的旗桿巷。他指著巷口的兩根電桿,傳說這個位置最早立的是兩根旗桿,至於為什麼要立旗桿,我猜那可能與胡纘宗在地方上的超卓地位有關吧。除了胡纘宗出生在這里之外,這里還出生過一個叫權德輿的歷史文化名人,他是唐憲宗時期的名相。
他的官做得比胡纘宗大,但在精神層面,胡纘宗離今人更近:胡纘宗留給秦安人豐厚的遺澤,在離鳳山村不遠的邢泉村,在他幼年讀書、晚年著書立說的可泉寺,還建有胡纘宗紀念館,裡面收藏著與胡纘宗有關的歷史和書法墨寶,其中以胡纘宗清明上河圖和鳳凰千仞的牌匾尤為著名,成為後人紀念和研究胡纘宗的重要歷史文獻之一。
望旗桿巷裡看,不到百米的距離,並沒有我想見的「流水桃花西塞隱,茂林修竹山陰路」的景象,但在普通民居里,我看見了有老宅子雕梁畫棟的門樓混雜其間。
果然,大名鼎鼎的「李氏民居」就在其中。
「李氏民居」比起其他古民居來講,保存得更為完整。在建築方面來說更為講究和氣派。在進院子的第一道大門頂部,有兩個如同女人發髻的東西,被稱作「門纘」,而且要想進入該宅院必須得經過三道門,這每道門上都有巧雕細鏤的雕花圖案,十分考究。
進入院落之中,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個風格考究的四合院,房子建造獨特氣派,院落寬敞大方。「李氏民居」最具文物價值的應該是上房正中擺放的叫做「神柱亭」的木雕作品,是李氏家族專門用來供奉祖先和神靈的。這樣的木雕存世很少,是很精美的藝術珍品。
我問主人,是否請文物專家估過它的價值,他連說,沒想過,只想把這件寶貝一代代傳下去。
他講,李氏民居修建於民國元年,如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了。原來房子最初的主人是一位大富商,當時家業繁榮昌盛,人丁興旺,所以在今天,我們才能看到這樣氣派非凡的古民宅。
「5·12」大地震使得李氏民居受損,他頗有心,花了四五萬元進行了「修舊如舊」的保護。
在另外一個巷子,我們參觀了丁氏民居。據說它建立於清代末年,是陝西靖邊、韓城縣知縣丁錫奎的住宅。該民居布局呈四合院,西面為上房,面闊三間,南北兩面為廂房,都是單坡布瓦頂,結構為雙步梁載單步梁。在上房外面的圍牆上,有精美奇異的雕花圖案。
除了「丁氏民居」和「李氏民居」之外,還有「侯氏民居」和「蔡氏民居」等等,這些民居共同的特點是大多屬於清代建築,呈四合院狀,整個院落布局對稱,錯落有致,寬敞宏偉。房屋素牆黛瓦,獸脊鱗次櫛比,磚雕、木雕內容豐富,尤其上房特別高大,頗具氣象。
說完民居,再對鳳山村裡和周邊的歷史遺存做個梳理:
創建於元至順(公元1330-1332)年間的興國寺,明代時被列為秦安八景之一,由明胡纘宗題寫匾名的主體建築般若殿保留明顯的元代建築特徵,為甘肅省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之一,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鳳山村西面的文廟大成殿更是風格獨特,始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主體建築大成殿,是甘肅省保存較完好的明代木構建築之一,2006年也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鳳山村相連的還有名列全省百家文物收藏單位前十位的秦安縣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從距今1億年的魚化石,2500萬年前的鏟齒象化石,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用具到明清時期的文物及革命文物均有收藏,沒有斷代和缺環。秦安縣博物館與興國寺、文廟大成殿、鳳山相互映襯,融為一體。
人文上的價值讓鳳山村熠熠生輝,在那些即將消失在城市裡的「城中村」里,越發顯得珍貴和不可復制,希望它能更長時間地保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❻ 秦安縣縣長留言板
尊敬的秦安縣熱力公司的領導們:
你們好!
你們冷嗎?首先要感謝你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給我們提供的更寒冷的每個晝夜,由於有你們,讓我們感覺到冬天的
[圖片]
嚴寒。由於冬天,讓我們深深領悟到什麼叫無能。每個夜晚,摸著冰涼的供熱管,我們感激得淚流滿面,腦海中不時浮現出你們工作忙碌的身影。
有人不理解地說你們貴為大企,不管居民冷暖。我很是憤慨,你們真的很努力了,一年有365天,除去雨天、雪天不方便施工外,你們幾乎每年都要等到供暖期的時候施工、搶修,其他時間很仔細的做著收費工作。
轉眼間,分外寒冷的冬天來了,貴公司又開始了緊張而又繁忙的搶修工作,往年供熱以來,三天兩頭不是這兒跑水,就是那兒滲漏,再不就是壓力不行熱水上不來。看起來似乎都是理由,但這是你們不熱的借口嗎?這些原因與我們老百姓有什麼關系?老百姓的供暖費不會由於壓力不夠而少交一分錢!一個堂堂大企,提前收著取暖費,不辦取暖事,傳到外地讓別人怎麼看。這幾天以來,無論是從新聞報道上所見,還是從朋友圈、微信群大傢伙所發關於供熱的心聲,全部是說供暖不好的問題。
不想再說太多,只是希望看到這條信息的人,假如您的家中不熱,那麼請把這條信息轉發出去,為自己吶喊一次;假如您的家裡很熱,那麼祝賀您,也請轉發給朋友們這個消息,以便讓您家中的溫度能夠持續熱下去。這條微信只是希望引起關注,希望供熱公司有一絲憐憫之心,可憐一下那些有老人、有孩子、有患者、有孕媽媽等的家庭。很多小區的溫度只有十幾攝氏度,錢交了就漠不關心,這怎麼能行?沒有人過問過,老百姓奈何不了,因為你們是壟斷企業,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初裝費交了,暖氣開口費也交了,暖氣至今不熱!我們小區業主該向哪裡訴苦呢?
一群挨凍的兄弟爺們姊妹們
2018年12月
❼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公安局掃黑辦電話號碼
根據我在互聯網查詢的情況:
秦安縣公安局舉報電話:0938-4994047。
❽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
秦安小曲
00原系牌子曲類的民間曲藝。相傳早期形成於明代萬曆年間,清末已達興盛時期,主要流行於天水的秦安、清水一帶。
00小曲主要分花腔與老腔兩大類。花腔的詞曲格式、演唱與演奏形式以及調式與陝西眉戶十分相近,老腔明顯地保留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小曲以當地民間方言演唱,只唱無白;器樂主要以水子敲擊節奏,以三弦隨腔伴奏,既可演唱情節簡單的散曲小段,又能演唱內容比較復雜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
00小曲在秦安已經走過了500多年的滄桑歲月,500多年來,它記載和傳唱著成紀人的情懷和心聲,見證著高原小城的喜怒哀樂和今昔變遷.可以說小曲造就了秦安溫文爾雅的獨特性格,提升了小城的文化品位,它是秦安人的一部心靈史.
00小曲的誕生,與一個曾是三甲進士的秦安文人休戚相關,這個人就是官至山東,河南巡撫副都御史,墨傳四海的胡纘宗。《甘肅新通志》載,明弘治二年(1499年),胡纘宗在他19歲時首創「四六越調」《玉腕托帕》,成為秦安小曲的開山鼻祖.
00文士秀才的垂青,讓秦安小曲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出盡了風頭。清代張思誠創作的《小登科》,《昭君出番》,李文贊創作的《閨怨》、《想情郎》等,都是當時紅了又紅的劇目。秦安小曲還有一種不同於上面所述這些「老調」的流派,叫「花調」,是清末由陝西傳人秦安的,俗稱「土眉戶」。它融進了秦安方言和當地民歌的曲調,適宜抒情,不強調劇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頭道口,是普通老百姓抒唱悲歡,傳情達意的喉嗓.
00文藝專家們也認為秦安小曲「音調高而不炸,節奏緊而不急,變化多而不亂,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迴,一波三嘆,色彩明朗,極盡靈巧。
00解放後,小曲作為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的搶救、保護和挖掘。許多秦安藝人嘗試著創新小曲,1979年成功移植《梁山伯與祝英台》,使秦安小曲搬上了蘭州、天水的戲曲舞台,此後陸續移植的《樓台會》,《雙蜀記》等,進一步提升了秦安小曲的藝術品味。2003年11月,由曹銳等人編導的現代小曲劇《鶯鶯拷紅》,《村官浪漫曲》,《生曰》,《情系學子》等在蘭州;天水、秦安巡迴演出,在全省的小戲小品調演中不斷奪魁拆桂,在特色文化大省宣傳周中唱了主角,唱出了秦安小曲與時俱進,嘔歌主旋律的時代強音,如今,秦安小曲已經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劇作家,編導和演職人員隊伍,實現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成功積累,並出版發行了《秦安小曲集成》.
00天水鄉村婚俗
00天水舊時婚姻有男女合八字、看親、定婚、謝恩、追節、討茶、拜堂、鬧房、回門、轉三之俗套。
00建國後,鄉村男女到法定歲數,一般是自願找對象。經介紹人說合,雙方同意後擇日定婚。男方送女方簡單的成雙的禮物和衣服,並在女方家舉行宴會商定結婚吉日。再辦結婚證,辦置結婚用品,收拾新房,牆上貼喜字,門口貼喜聯。個別縣鄉請來民樂吹打助興。給介紹人送煙酒以示道謝。女方准備陪嫁,男方則給女方送一定的彩禮。
00結婚之日,男方來人接新娘,還要給守新娘者給小費。娘家人和邀請參加婚禮之親友,從女方處車載至男方家,看新房。家宴多為自設,儀式由司儀主持,新郎新娘穿禮服待客,給客人斟敬喜酒。偶有惡作劇者在酒席上取鬧,將兩親家臉用黑墨塗如包公,引賓客發笑。夜晚還要鬧新房,待客人散盡,撒帳圖喜慶之物。結婚第三天女方要轉娘家,續度蜜月。操辦結婚喜事總稱「紅幹事」。
00武山旋鼓
00俗稱「羊皮鼓」、「點高山」,流傳於武山一帶。鼓面以鐵圈蒙上羊皮而成,形如團扇,皮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敲擊鼓面,並震動鐵環作響。表演時,由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鼓鞭,或擊打鼓心,或環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旋轉自如。表演隊伍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旋鼓表演每年農歷四月開始,以村為單位,匯集四鄉八村進行賽鼓聯歡,直到五月端陽節方結束,現已成為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它曾在西交會和中國藝術節等大型藝術表演中屢展西部風姿。
00天水的朝山會與打夾板
00天水古有的朝山會實質上形同民間慶典,而打夾板是祭神古樂的延續。清嘉慶年間,因為祭羅玉河水神,朝山會才於每年正月初九確定下來,規模越來越大。
00打夾板是今天伏羲文化藝術節活動的傳統節目,成為一組全省乃至全國古老又獨特的舞樂。夾板用紅椿或槐木製成。天水朝山會所用的夾板約有一尺五寸長。正月初九這天,打夾板人一身古趣服裝,頭戴「一把抓」的小帽,身穿青色大襟長布衫,腰系藍布帶,壓著一面揭起的衫角,褲腿扎綁,腳登青布鞋。打夾板過程中,附有旋轉的舞技,具有剛勁的秦風,噼啪作響的夾板諧伴鼓、鈸、鑼、簫、嗩吶等民族吹打,更顯得粗獷肅穆,表現出深遂悠遠的古風。
❾ 秦安各局領導
你想知道誰,,,一、以「情」顯「實」,樂於做群眾工作
群眾工作是一門藝術,也是每個公安邊防民警的基本功。每一名公安邊防民警都應在發揚黨的群眾工作好傳統好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溫暖群眾」,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
一是始終站穩正確的群眾立場。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是全體邊防民警必須堅持的政治立場。為此,派出所堅決做到「兩要、兩不要」。一是要深入到群眾中去,而不要高高在上,漠視群眾疾苦。決不能看不起群眾,甚至耍特權、抖威風。二是要站在群眾的立場思考問題,不能成為群眾的對立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階層多元化,群體利益多元化,利益沖突增多,解決難度增大。我們公安邊防部隊要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決不能因一時沖動或蠅頭利益,站到群眾的對立面。
11二是時刻懷有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邊防官兵來自人民,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的天職。所以必須要懷著對人民群眾深厚的感情去執法、去開展群眾工作、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准。洋浦經濟開發區近年來因大開發,社會矛盾多導致治安及刑事案件高發。為滿足人民群眾對轄區社會治安穩定的期待,新英灣邊防派出所的民警積極作為,通過努力,2013年1-8月份,洋浦支隊新英灣所刑事案件發案數由去年同期的22起下降為11起,同比減少刑事案件起,2013年破獲刑事案件12起(其中2起為2012年積案),刑事案件破案率90.9%;受理治安(行政)案件77起,破獲75起,治安(行政)案件破案率97.4%。查處販毒案件一起,繳獲K粉、搖頭丸等毒品1779克,有力打擊了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保障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三是逐步提高便民利民服務的水平。當前派出所轄區建築工地較多,外來務工人員數量也逐年增加,隨之案件糾紛呈上升趨勢。為確保轄區建設單位順利生產,洋浦支隊新英灣所積極主動作為,聯合轄區12個建築工地負責人召開了「創建模範工地」治安聯席會議,確定了「模範工地」示範點,並與施工單位簽訂了安全責任狀,指導工地內部安全保衛工作。還通過開展走訪談心、現場咨詢等方式,對暫住人口管理、安全防護、權益維護等與外來務工人員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了講解宣傳,同時對用工單位外來人口信息進行全面登記核查,切實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
二、以「學」促「管」,易於做群眾工作
公安邊防部隊一般駐地在偏遠地區,當地群眾方言是公安邊防民警最難攻克的一關。不能熟悉掌握當地群眾語言,就無法與當地群眾面對面、心貼心。所以每位公安邊防民警要通過學方言、學土話來更好的為邊境人群眾服務。一是要認真「學」。派出所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組織大家收聽當地方言的廣播及觀看方言視頻,寓教於樂,克服民警「不願學、不想學、不去學」的畏難情緒,並要求民警從日常基本交流開始反復練習,逐步達到能聽能說的目標。二是要細心「帶」。派出所按照新老同志搭配的原則合理編排「三互小組」成員,在生活工作中,注重發揮本地幹部的「傳幫帶」作用,通過傳授學習本地方言經驗技巧,幫助外地幹部學聽、學說本地方言,增強溝通能力,切實解決民警和群眾溝通交流難的問題。三是要嚴格「考」。派出所每月、支隊每季度組織每名基層民警進行儋州方言考核,堅持主官帶頭,組織參與考核,將儋州方言熟悉程度作為幹部量化考核的一把尺子,增強基層民警學習方言的積極性。
三、以「疏」變「治」, 敢於做群眾工作
海南西線地區,民風比較彪悍,宗族觀念較強。在各姓氏、房族、風俗習慣的影響下,極易誘發村與村之間、宗族與宗族之間的矛盾糾紛,進而引發群體性械鬥,嚴重影響邊境地區社會治安穩定。派出所按照「尊重民俗、積極引導、維護團結、確保穩定」的原則,大力加強村風民俗活動的管理引導,有效預防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一是樹立尊重疏導村風民俗活動的觀念。「鯨治水於堵則潰,禹治水於疏則利」。通過認真梳理總結歷年來在儋州風俗活動中成功經驗和教訓,認真聽取群眾在舉行民俗活動時對派出所的意見和建議,逐步實現了從「堵」村風民俗活動防事故到「管」村風民俗活動保平安的轉變。二是堅持深入群眾開展宣傳教育。在舉辦民俗活動前,組織民警深入群眾,開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中,要講究方式方法,讓人民群眾聽得懂、想的通,使政策法規深入民心。三是嚴密民俗活動的勤務組織。派出所要在活動現場設立執勤點,並組織民警和聯防隊員組成現場封控組和治安巡邏組,對活動現場秩序進行維護,對活動場地外圍、重要地段、部位進行治安巡邏和交通疏導,確保活動安全有序,活動現場治安穩定。
四、以「點」帶「面」,善於做群眾工作
「趕羊要趕領頭羊」,做群眾工作也要注意到人民群眾「頭領」的示範帶動效果。一般來說,「頭人」是村中威信較高的村長或者群眾代表,他們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