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守賢有關資料
牛守賢1937年11月生,河南內鄉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6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先後在新疆人民廣播電台、內鄉縣縣委宣傳部、經濟日報河南記者站工作,1993年1月調入河南省體改委,2004年1月調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歷任記者站站長、河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調研員、河南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理事、《經濟日報》原主任記者。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1月加入河南省作家協會。發表有議論文《思考的威力》(曾選入全國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雜文《學者與卡片》,報告文學《太行不老松》等。報告文學《沈發啟》、《今日七里營》分別獲1984年、1987年《經濟日報》報社內部獎,新聞評淪《何必辨中心核心》1990年被評為徵文全國一等獎。
B. 怎樣全面介紹河南的旅遊,哪些最值得向外宣傳
咱有的是文化底蘊,有的是風景名勝,有的是歷史名人,主要是將這些結合起來。內比容如說介紹某個景點時,可以加上曾在那發生的戰役,事件,抑或某某名人游後有何感慨等,這樣,可以顯出河南幾千年文化的積淀,也可以引起人崇拜和神往!
C. 南陽特產的宣傳語
南 陽 油 茶
喝一口漂著嫩綠的蔥花、焦黃的芝麻的咸香可口的油茶,仔細品味那細小的芝麻,那香就在舌尖,那味含的口中。慢慢咀嚼那碾成碎塊、炒成焦黃的花生,齒香盈餘……南陽油茶的魅力不知傾倒多少食客。舊時,南陽城裡賣壺裝油茶的小販那「喝———油茶」粗聲怪氣的叫賣聲,更是古城南陽飲食文化的一道風景。
南陽的油茶,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解放前賣油茶的小販賣的大都是壺裝油茶。壺是銅制長脖壺,壺嘴長長的,外套棉套保溫。往外倒油茶也是一道「景觀」:小販以腳頂起壺尾,油茶順壺嘴呈弧狀噴出,頓時香氣四溢,令食客垂涎。南陽人還為賣油茶的小販編了一個順口溜,生動形象:「賣油茶的生得苦,黑了(晚上)白天背夜壺,屁股一撅頭一點,傾刻就是一大碗。」
南陽油茶配料為麵粉、花生、芝麻、香油、核桃仁、蔥等,味道濃郁,咸香適口。
南陽油茶為泊來品,其起源與佛教文化有一定有淵源。
佛教的傳入,對我國的飲食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佛教禁戒宰殺動物,食素(佛教徒食素始由梁武帝提倡),促進了凈素烹飪流派的興起和發展。
清朝是我國飲食文化大盛的朝代,開創了前所未有的飲食文化新局面,研製出了一大批新型食品,油茶就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是典型的佛教文化產物。清朝雍正帝信佛教,喜歡素食。相傳雍正皇帝為治黃河水患帶著大批人馬親臨河南,視察黃河。一天來到武陡縣,知縣吳世碌深知雍正喜愛素食,便召來縣內名廚。當時有一廚師姓牛,祖居南陽,在武陡當差,煞費苦心地想出了一個討好雍正的辦法:把花生炒黃去掉外皮和內衣,把嫩黃的花生仁再分成兩片;把核桃仁也稍炒出香味,切成豆子大小的塊狀,再把芝麻也炒出香味;還有麵粉加入適量鹽放入鍋內炒出香味。最後把這些花生仁、核桃仁、芝麻、麵粉加一小勺香油,同時放在一容器內攪勻,加上水調成糊狀,倒入沸水中做成湯。湯做好了,頓時香味撲鼻,令人垂涎,盛了一碗,敬獻給皇上。雍正食後大加贊賞,問是什麼食品,牛師傅跪下回奏道:「皇上,這是小民家祖傳食品油茶」。雍正吃得高興,立即指令油茶為朝廷貢品,並傳旨開油茶館。油茶因雍正而聲譽鵲起。雍正走後,吳縣令依法廣為製作,並開油茶店大賺油茶錢,將上好的油茶進貢朝廷,中等的賣給來往客商,下等的賣給普通百姓。南陽的油茶大約就是在此之後興盛的。
油茶,不僅在河南在南陽有名,在國外也享有一定的聲譽。解放前留學歐洲的學生常有背著長脖壺,沿街叫賣油茶勤工儉學的。據資料記載,現在巴黎街頭的華人餐館仍以油茶為上等湯食。(張文華)
南 陽 黃 牛
南陽黃牛是全國五大優良品種之一,居全國黃牛品種之首。南陽黃牛體軀高大,肌肉發達,結構緊湊,皮薄毛細,口大方正,眼大有神,香甲較高,肩部寬厚,胸骨突出,肋張而圓,背膘平直,薦尾略高,尾巴較細,四肢端正,筋健明顯,蹄大堅實。其毛色分黃、紅、草白三種,黃色為上。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適應性能均好。黃牛皮緻密柔軟,是製革的好原料。南陽黃牛主產於南陽盆地唐、白河流域。國家在鄧州市設有黃牛良種繁育場,研究、改良、發展黃牛。南陽黃牛不但為農業生產提供畜力,而且還提供大量肉類、皮張等畜產品及一批良種種牛。
山 茱 萸
山茱萸,是名貴葯用植物,果肉入葯能使人容光煥發,益壽延年。南陽所產山萊莫為這一中葯材佳品,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主要分布於西峽、內鄉、南召三縣。建國前多系自然繁殖,現在人工種植越來越多。全市有樹600多萬株,年產量50多萬公斤。
辛 夷 花
辛夷花,又名望春花,其花蕾是名貴的中葯材。入葯可祛風、通竅、治頭疼、鼻塞、齒痛等病。產於伏牛、桐柏山區,以南召縣產量為最,不僅滿足國內需要,還暢銷東南亞各國。
桔 梗
桔梗,主產於桐柏山,質地上乘,亦稱桐桔梗。入葯可祛痰排濃、除邪避濕瘟、補內漏及喉痹。原為野生,現已能人工種植。廣交會上,桐桔梗被行家譽為「桐參」,外銷日、美、東南亞各國。
玄 妙 觀 齋 菜
南陽玄妙觀為道教廟院,建於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清朝、民國香火旺盛,與當時的北京白雲觀、山西長清觀、西安八仙庵並稱全國道教四大叢林。
觀中道人按教規吃齋茹素,遇重大節日或觀內名花盛開之日,還請地方名流到觀游園賞花,並設素宴招待。觀中素菜製作考究,選料嚴謹、廣泛,主、輔料都必須是真素,既選天南海北之珍品,又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種土特產。蔬菜。對這些素料經扒、溜、炒、炸、燴、蒸等方法精心製作,做出的餚撰悅目香口,色香味形俱佳,又質素形葷,非常逼真。如:「素火腿」、「扒素雞」、「素魚翅」等,都是形葷實素,調制奧妙,引人入勝的玄妙觀齋菜佳品。
玄妙觀齋菜經歷代廚師、道眾、食客的切磋、創新,烹調技法不斷提高,名菜佳餚逐步增加。曾為玄妙觀廚師的南陽飯店一級廚師尹德明,經其琢磨、總結,整理出了「玄妙觀素齋」譜55個。1984年,北京電視中心將玄妙觀齋菜拍成電視,以饗全國觀眾。河南省烹調協會也將它作為傳統名菜列入史冊。
鎮 平 燒 雞
鎮平燒雞,也稱鎮平侯氏燒雞。其燒雞色澤鮮艷,斷筋離骨,皮香肉爛,肥而不膩。創制者侯稀山,原籍山東臨沂,1928年從德州名師學做燒雞。1942年日本侵華,他攜妻兒遷居鎮平,繼續做、賣燒雞。此後,侯氏燒雞聲名大振,經久不衰。
博 望 鍋 盔
博望鍋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種特色食品。外形似鍋,又類頭盔,通體白色,如生面曬干一般,直徑一尺余,厚二寸,每個重達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飢,且久放不壞。博望鍋盔始創傳說是在三國時期,劉備火燒博望後,留關羽把守,時值天旱缺水,將士飢渴難耐,關羽上書諸葛亮懇請退兵。諸葛亮回書關羽,要求其堅守,並教以「用乾麵,摻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盔」,以此「響將士,放軍心」。這種炕餅方法後來就一直流傳下來。
中 華 獼 猴 桃
中華獼猴桃俗稱「陽桃」。是一種落葉藤木果樹。產於南陽的伏牛山、桐柏山區的西峽、內鄉、南召、桐柏等縣。中華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D、脂肪、蛋白質及鐵、鎂、鈣、磷等礦物質和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是高空、海底、礦井。高山特殊工作人員及老、弱、病、殘者的優良滋補品。獼猴桃的果籽含油量高,能榨乾性油,可供工業使用。其中,西峽所產獼猴桃品質更佳,並開展了人工栽植,培育出了7951和華生2號優良品種,受到國內外有關專家的好評,西峽縣成為全國中華獼猴桃商品生產基地縣。
界 中 米 醋
界中米醋產於宛城區瓦店鎮界中街。界中米醋呈深褐色,酸中帶香,烹調開湯,久存不腐。不僅是調味佳品,且具有健胃。殺菌、降血壓、消腫毒等醫療功效。適量噴灑米醋溶液於農作物、蔬菜葉面,還有一定增產效果。界中米醋創始於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高平人到界中,發現當地井泉水極適宜造醋,於是以小米作原料,利用這里井泉水,開辦了第一個生產酷的作坊,以後生產一直延續不斷,產品不僅暢銷南陽各地,三十年代還以武漢為基地銷往全國許多地方。解放後,這一產品產量不斷增加,現界中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界中米醋的年產量達5000噸,銷售市場擴展到國外東南亞等地,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卧龍玉液十年陳釀、卧龍玉液東方明珠酒
卧龍玉液十年陳釀系以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博採傳統工藝精華,並結合現代最新科研成果,老窖發酵,分級摘酒,所摘特優級酒,經十年以上貯存,精心勾調而成。卧龍玉液十年陳釀,以其「害香濃郁,綿甜爽凈,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倍受消費者厚愛,被譽為「酒中珍品」。
卧龍玉液東方明珠,是進入21世紀奉獻給消費者的又一精美之作。它系採用優質高梁、小麥為原料,按照傳統工藝,採用現代釀造技術之精華,精心釀制勾調而成,窖香突出,綿甜爽凈,回味悠長。以上兩種酒都是天冠集團有限公司近年新研製生產的優質酒,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鎮 平 黃 酒
鎮平黃酒以小米、糯米、林米為原料,小麥作曲,按特定的工藝流程釀制而成。酒色褐而透明,酒味醇厚可口,濃郁芳香,甜苦適宜,回味悠久。飲之,夏季防暑降溫,冬季禦寒強身,還有生津開胃,增進食慾之功效。入葯,對治療跌打損傷、活血化淤、產婦催乳均有療效。鎮平黃酒生產歷史久遠,1981年興建了鎮平黃酒廠,1983年在青島召開的北方黃酒技術協會上,被與會專家評價此酒色味俱佳,質量優異。目前,鎮平黃酒暢銷河南、湖北、江蘇、遼寧等11個省。
社 旗 三 粉
社旗三粉為社旗縣盛產的粉條、粉皮、粉面的合稱,素有「三粉之鄉」的稱譽。這里生產的粉條如絲,粉皮如紙,粉面細白光滑,受到廣泛的歡迎。社旗縣耕地面積大,崗丘起伏,是紅薯的集中產地。每到冬季,鄉村磨粉、做粉條的很多,近些年,這項生產更成為農村的一項主要農產品加工業。「三粉」產品除南陽食用外,還大量銷往湖北、四川、陝西等省,部分出口國外。
「仲景牌」濃縮型六味地黃丸
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依據張仲景方劑「金匾腎氣丸」,由此衍生、完善,生產出「仲景牌」濃縮型六味地黃九。此葯中的一味重要中葯山茉英,取材於這一中葯質量最好的產地——地處伏牛山的西峽縣。因此,這一中葯質地優良,對腎陰虛病療效顯著,葯品銷往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患者歡迎,一直暢銷不衰。
D. 內鄉縣國土資源局
內鄉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2°49′~336°36′,東經110°34′~112°09′。東連鎮平縣,西鄰淅川縣、西峽縣,南接鄧州市,北依嵩縣、南召縣。全縣共轄10鎮6鄉289個行政村和8個居民委員會,38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0萬人。地形呈南北條狀,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54公里,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萬畝。
聶興宗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范保定 黨委委員、副局長
王炳華 黨委委員、副局長
劉光旭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張懷江 黨委委員、主任科員
岳義磊 黨委委員、主任科員
李國志 正科級幹部
陶貴法 正科級幹部
郭同先 主任科員
馬桂麗 副主任科員(女)
聶興宗簡介:內鄉縣趙店鄉人,1956年11月出生,漢族,1976年2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程度。1984年4月~1986年5月,任解放軍內鄉縣武裝部軍事科參謀;1986年6月~1990年3月,任內鄉縣人民武裝部軍事科參謀;1990年4月~1991年3月,任內鄉縣城關鎮人武部副部長;1991年4月~1999年3月,任內鄉縣城關鎮人武部部長;1999年4月~2002年4月,內鄉縣湍東鎮副鎮長;2002年5月~2007年8月,任內鄉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2007年9月至今,任內鄉縣國土資源局黨委副書記。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信訪股)、法規監察股、規劃調控股、財務審計股、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股、用地審批管理股、地籍地政管理股、測繪管理股、地質環境與勘查儲量股、礦產開發管理股10個股室。下屬1個正科級事業單位,即地質公園管理處;8個股級事業單位,即土地監察大隊、地價評估事務所、地產交易所、土地測繪隊、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年租金徵收管理辦公室、土地儲備中心、礦產資源開發服務中心;轄16個國土資源所和8個地礦管理所。局系統現有幹部職工254人,其中離退休人員22人,在職工作人員232人。現有171個行政和事業編制,其中,行政編制18個,事業編制153個(鄉國土資源所財政全供編制48個,定補事業編制5個,自收自支事業編制100個)。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年底,內鄉縣土地總面積230483.85公頃。其中耕地60321.22公頃,園地5748.52公頃,林地125355.16公頃,草地9037.92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896.12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239.43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856.14公頃,其他土地5029.34公頃。農用地207487.38公頃,建設用地21086.72公頃,未利用地1909.75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縣政府出台了內政〔2010〕20號文件,將補充耕地項目財政補助標准,從2005年的1000/元畝提高到2000~4000/元畝,調動了鄉鎮、村組、民間投入項目的積極性。2010年組織實施補充耕地項目兩批235公頃,通過省市驗收批復203公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合理布局調整36.75公頃,為內鄉縣耕地補占平衡工作奠定了基礎。簽訂了縣鄉兩級耕地保護目標年度責任書64份,更新了縣級耕地保護宣傳標志,組織申報了內鄉縣2010年災毀復耕項目763公頃,爭取省級投資1140餘萬元項目批復,為加大農業基礎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做出了新的努力。2010年,內鄉縣耕地保有量65011公頃,其中耕地60321公頃,按耕地管理的可調整地類4690公頃;基本農田面積55428公頃(其中,水田366公頃、水澆地4908公頃,旱地48681公頃,其他1743公頃),保護率達85.26%。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截至2010年底,縣轄十五個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全面完成,同時獲南陽市人民政府批准;《礦產資源規劃》也已經南陽市國土資源局初審通過。2010年,共完成寶天曼國際養生谷項目、華興礦業項目等建設用地預審51宗,為內鄉縣項目用地提供保障。認真落實建設用地執行規劃情況認定,2010年共出具各類規劃執行情況認定83宗,包括衛片執法檢查地塊的認定等,為內鄉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依法處理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奠定了基礎。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依法收回閑置國有建設用地4宗,共計50.29畝,並納入縣土地儲備庫,為今後面向社會公開出讓打下基礎。
積極加大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力度。2010年,共掛牌出讓土地33宗,面積703536.03平方米。其中:工業用地8宗,面積217367.71平方米;住宅用地13宗,面積221771.49平方米;商業用地9宗,面積169520.67平方米;商住用地1宗,面積61545.46平方米;娛樂用地2宗,面積33330.7平方米。
【地籍管理】2010年,嚴格按照省、市土地調查決戰年的要求,積極組織,認真開展好二次土地調查工作。2010年底,農村部分調查工作包括基本農田調查工作、資料庫建設工作等已全部完成,並通過了省、市專家組的預檢。城鎮地籍調查部分,已完成縣城30平方公里的布點埋石以及控制測量工作,權屬及細部測量工作也全部結束,鄉鎮政府所在地行政村、自然村地籍調查工作已全部結束,資料庫已建設完畢,行政村、自然村地籍調查外業工作已完成80%。
2010年,為改變以往在發證中出現的慢、亂現象,內鄉縣國土資源局專門報請內鄉縣人民政府下發了內政(2010)23號文件,進一步規范土地登記工作,積極為企業、為群眾服務。全年共頒發土地使用證305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證127本,集體土地使用證160本,他項權利證書18本。
截至2010年底,共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案件3宗,依法確權4宗;受理注銷登記案件1宗,事實均已查清,已報縣政府審查;參加行政訴訟案件5宗,行政復議7宗。
【建設用地管理】截止2010年底,共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210.2315畝,保障了內鄉縣重點項目用地的需求;積極組織建設用地審批報件,全年先後編制8個批次的城市和鄉鎮用地報件,共計徵收土地4044.375畝,涉及用地項目18個。同時,為13個違規違法用地建設項目補辦了徵收土地報批手續,實現了內鄉縣在2010年度違規違法用地檢查中不被約談不被問責的工作目標。積極領取2009年度兩個城市批次用地批復,保障重點項目順利實現招拍掛供地;全年共劃撥國有建設用地3宗69.98畝。
【礦產資源概況】截至2010年底,全縣已發現有用礦產三十一種。其中金屬礦產有金、銀、銅、鉛、鋅、釩、鐵、錳礦等8種;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頁岩、矽線石、石墨、硅灰石、方解石、白雲岩、大理岩、花崗岩、玄武岩、石灰岩、陶粒頁岩、鉀長石、海泡石、藍石棉、高嶺土、石英岩、建築用砂、磚瓦用粘土、石煤、磷礦等23種。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產15種,已部分探明或初步查明礦產8種,大致查明的礦產15種,礦產地達110餘處。查明資源儲量較大,而且在礦產開發利用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優勢礦產有:多金屬、水泥灰岩、飾面大理石、石墨、飾面花崗石、建築石料等。查明資源儲量大,品種與質量在省內比較少見的特色礦產為:玄武岩、陶粒頁(泥)岩、矽線石、釩礦等。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按照國務院、省、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強力開展礦業秩序整頓工作,嚴厲打擊無證開采、以采代探、越界勘查開采和非法轉讓礦業權等違法行為。先後共組織專項治理活動3次,參加人員近300人次,動用大型機械30多台次,拆卸非法采礦機械20多台,查處無證采礦22起,炸毀充填井(坑)3處,關閉取締污染環境、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礦點12個。
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和《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自查和糾正,大幅度提高礦業權准入條件,嚴格審查采礦申請人的資質要件,凡不符合國家規劃、產業政策、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不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地質災害評估報告等法定要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對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經濟效益低下的礦點逐步進行了關閉、取締,逐步實現全縣礦業權審批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
加強對資源開發行為的日常監督管理,2010年,結合年檢工作對違規采礦行為的礦山企業進行了查處,查處越界采礦1起,追繳資源補償費、采礦權價款7.5萬元。通過年檢,使礦山企業遵守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自覺性進一步得到提高,詳細掌握了各礦山企業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進一步提高了礦政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以及工作經驗,為今後的資源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信訪工作】2010年,共受案121起,其中人訪202人次,64件,涉及違法佔地47件、非法交易4件、非法采礦3件、破壞耕地1件、政策咨詢5件、權屬糾紛4件;信件57件,其中省轉10件,市局轉19件、縣信訪局轉16件、局受信件11件。截止2010年底已結案121件,結案率達100%,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以上。
【執法監察】2010年,共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153宗,查結146宗(其中礦產資源違法案件22宗),涉案土地面積847.36畝,拆除違法建築物5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90宗,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0宗,移送紀檢監察機關8宗,受到黨政紀處分4人,切實有效地打擊了國土資源違法行為。
【重大事件】2010年2月21日,被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服務十二大產業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2月23日,被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2010年3月20日,被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評為2009年度完成責任目標先進單位;2010年3月23日,為了加強全縣國土資源的管理,以縣政府文件出台了《關於加強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中心城區土地儲備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用地管理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范土地登記工作的通知》、《關於轉發南陽市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及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印發內鄉縣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警示約談辦法的通知(試行)》;2010年3月25日,被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3月26日,經縣局黨委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國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排查整治工作;2010年3月30日,為了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加強對采礦權人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監督管理,維護持續穩定的礦產資源開展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決定進一步加強礦山企業礦產開發年度檢查工作;2010年4月,被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評為2009年度政風行風建設優秀單位;2010年4月20日,被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維護社會穩定先進單位;2010年4月26日被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5月5日局系統黨員幹部廉潔從政集中教育活動全面啟動。2010年5月5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2010年5月6日,全面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活動;2010年5月12日,內鄉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成立;2010年6月9日,被內鄉縣人大常委會授予2009年度「人民滿意單位」榮譽稱號;2010年6月28日,縣局黨委被內鄉縣委評為先進「五好」基層黨組織;2010年9月15日,根據市局安排部署,突出重點,嚴厲打擊,標本兼治,注重實效,集中開展嚴厲打擊礦業非法違法行為專項行動;2010年10月10日,根據市局統一安排,組織開展2010年度探礦權檢查,加強了探礦權的監督管理,依法規范了探礦權人的地質勘查行為,鞏固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成果;2010年11月11日,縣局成立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2010年11月16日,被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
(王麗)
E. 大概十年前吧,南陽電視台1中午的時候總會播放的一個宣傳片
應該是這首歌吧! 《青春南陽歡您》 歌詞:北來的及時雨,南來的強勁版風 吹醒了南陽人,吹綠了權南陽城 古老的南陽 物華天寶 留下了多少軼聞傳說、風土和人情 學天文必到南陽看看漢張衡求名醫先到南陽看看張仲景 ,說軍事就來南陽求求諸葛亮,練丹青學漢畫也在南陽城,遊仙境去到桐柏瞧瞧水簾洞,研究佛教香嚴寺里拜拜老彌僧,學經商社旗訪訪山陝會館,論刑法到內鄉縣衙全都解釋清啦啦啦啦.........北來的及時雨,南來的強勁風吹醒了南陽人,吹綠了南陽城古老的南陽物華天寶留下了多少軼聞傳說、風土和人情白河游覽區已變成西湖美景風味小吃集貿市場如今更繁榮南陽的玉雕節名揚國內外西峽縣的恐龍蛋全世界都震驚講文筆你去訪訪南陽作家群看交通寧西鐵路即將要開通游罷了丹江鴨河若還不過癮請到茶社欣賞三弦大調鼓兒哼啦啦啦啦.........北來的及時雨,南來的強勁風吹醒了南陽人,吹綠了南陽城古老的南陽物華天寶留下了多少軼聞傳說、風土和人情啦啦啦啦.........紅紅火火的南陽城舒適潔凈四季長青青春的南陽在成長南陽人真誠地歡迎四海賓朋
F. 內鄉東福陶藝工資如何是否有拖欠
正規企業都不會拖欠工資的,因為拖欠工資違法,會面臨相應處罰。存在拖欠的,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G. 請介紹一下內鄉烈士陵園里主要有哪些烈士
內鄉縣烈士陵園始建於1969年,位於縣城五龍廟坡西,佔地面積45畝,是內鄉縣為了紀念各個革命歷史時期曾為人民和民族解放事業英勇奮斗而犧牲的馬華敏、齊玉坦、袁永福、彭虎成、時光銀、黃喜良等350多名烈士而興建,是中小學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馬華敏(1911-1931年),今內鄉城關鎮柏樹井人,華敏6歲入私塾讀書,勤學時間,成績優異。民國14年(1925年)考入內鄉蠶桑學校,在校受進步教師胡公陳的贊賞和栽培。民國16年(1927年)春,又以優異成績考入南陽省立第五中學,經學校中共組織的培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華民國17年(1928年)元月,華敏受中共南陽特別支部指派,和同學楊連榮(西峽人,中共黨員)利用寒假,一起回到內鄉,開展建黨活動。他們首先在內鄉私立師范學校發展了學生兼校工龐和鈞入黨,建立中共內鄉縣第一個支部,華敏任支部書記,楊、龐二人任委員。同年秋,華敏在南陽省立第五中學上學期間,由於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引起校方注意,學校以「不守校規」為名開除了他的學籍。同年9年,華敏根據中共南陽特委指示,考入內鄉縣立師范學校,以上學為掩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華敏在內鄉縣立師范學校上學期間,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宣傳,並團結校長胡公陳,改革舊的教學方式,開設中外歷史、地理課程,這一行動觸犯了別廷芳的統治。同年11月,馬華敏等人根據中共豫西南特委的指示,通過各種關系,取得縣教育局的批准和縣長的支持,成立了中共外圍組織--鄧、鎮、淅、內四縣學生聯合會,馬華敏被推選為主席。是年冬,別以籌辦師范經費為名,把胡公陳等三人誘之大橋小寨村殺害。別即派親信劉士銘接任內鄉縣立師范學校校長,並指示暗中窺探馬華敏等進步學生的活動。針對當時不利形勢,華敏發動學生開展一次「悼胡驅劉」活動,為胡公陳開了追悼會,又給劉士銘寫了一封公開信,揭露劉到校後的倒行逆施罪行。劉對此大為惱火,開除了積極參加「悼胡驅劉」活動的龐和鈞等四名進步學生。華敏立即召開會議,發動全校罷課,堅決要求收回被開除的四名學生,撤銷劉士銘的校長職務,師生們將劉的住室團團圍住。別廷芳聞訊後,雖極為生氣,但迫於學生壓力,不得不宣布恢復四名學生的學籍,並下令撤換劉士銘。
中華民國18年(1929年)秋,全縣先後建立6個黨支部,發展黨員52人。同年9月,遵照上級指示,成立了內鄉縣地下黨的武裝組織「宛西地下工作隊第二支隊」,華敏任隊長,並親自製定「麥子山暴動方案」。計劃先從內鄉民團第八團發動兵變,奪得槍支後攻打馬山口鎮區公所,在山區開展游擊活動,建立伏牛山革命根據地。10月初,經中共南陽中心縣委批准,建立中共內鄉縣委,馬華敏任書記。此後,華敏深入社會調查,先後向上級黨組織寫出了《河南內鄉----組織問題決議案》、《河南內鄉----第二號政治、軍事、經濟、黨務及民眾情形》、《河南內鄉----關於農民運動決議案》等報告。
「黌學事件」後,中共南陽中心縣委鑒於內鄉的不利形勢,於民國19年(1930年)1月,調華敏任中共唐河縣委書記,華敏以《宛南日報》記者身份作掩護,斗爭經驗更加豐富,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同年5月,華敏在唐河縣城不幸被捕,被押送到南陽國民黨軍部軍法處,華敏在獄中受盡酷刑,沒供出地下黨的一點情況,無奈,軍法處決定將華敏交給別廷芳。
民國20年(1931年)2月16日,在西峽口,被別廷芳殺害,當地群眾不顧別廷芳「不許收屍」的禁令,暗將烈士的零散屍骨葬在灌河岸邊。1956年,中共內鄉縣委決定將馬華敏的遺骨遷葬於縣烈士陵園,立碑刻文。
別的需要在文史資料館才可以查出來。
H. 記錄內鄉板場鄉紀委書記王學緒的專題片《群山作證》是河南韻石文化傳媒拍的嗎好感人!
南陽韻石傳媒拍攝的電視專題片《群山作證》,近日在河南電視台播出。中共河南省紀委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全省紀檢監察系統組織幹部職工集體收看這部專題片,並把這部專題片作為全省紀檢監察系統隊伍建設的重要學習內容。
抗洪救災精神可歌可泣
英雄事跡引起國家領導人關注
王學緒的先進事跡通過報紙及內鄉縣紀委的工作簡報,被更多人所關注,並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賀國強的關注。賀國強同志對此作出批示,要求認真學習宣傳王學緒同志這種抗洪救災精神。中紀委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把能夠代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精神風貌的先進人物匯編成《忠誠衛士群英譜》,並製作成光碟,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發行。王學緒是河南省紀檢監察系統惟一入選《群英譜》的代表。
拍攝方攻堅克難完成任務
為了更真實地展現英雄王學緒的感人事跡,2010年9月,南陽市紀檢監察部門委託南陽韻石文化傳媒對此拍攝電視專題片,並要求拍攝技術、製作手段、文字水平均需達到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水平。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韻石傳媒立即聚集精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工作中。拍攝團隊分別於2010年9月18日、9月22日、9月27日三次奔赴位於伏牛山腹地的內鄉縣板場鄉,行程近2000公里,走訪了十餘個分布在不同山溝里的村莊,采訪了40餘人次,拍攝素材,時長達400多分鍾。該公司先後三易其稿,最終創作出《群山作證——內鄉縣板場鄉紀委書記王學緒抗洪救災紀實》電視腳本,該腳本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把王學緒抗洪救災過程中的英勇事跡娓娓道來,結合朴實無華的拍攝風格,自然質朴的編輯手段,以及王宏敏同志深情且富有感染力的配音,使得整部專題片結構嚴謹、文采斐然、畫面優美、人物真實自然、張弛有度、渾然天成。該專題片也得到了中央、省、市紀檢監察機關的充分肯定。
電視專題片《群山作證》,完全達到了預期目的,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王學緒身上那種公而無私、捨身救人、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抗洪救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