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南通市長韓立明的出生地
韓立明出生於江蘇常州。
韓立明,女,漢族,1964年9月生,江蘇常州人,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8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政工師。2018年4月,江蘇省委決定:韓立明同志任泰州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人物履歷
2002.04——2002.10,常州市鍾樓區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
2002.10——2004.02,常州市武進區委副書記(其間:2001.09——2002.12,江蘇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
2004.02——2005.12,常州市武進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常務副區長、黨組副書記
2005.12——2009.01,溧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市長、黨組書記
2009.01——2011.05,溧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其間:2010.05——2010.07,江蘇省第12期高級管理人才經濟研究班赴法國培訓)
2011.05——2012.06,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12.06——2016.01,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16.01——2018.04,南通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❷ 徐纓的簡歷
1989.07——1991.08,常州絕緣材料總廠工作。
1991.08——1998.04,共青團武進縣委青工部幹事、副部長,組織部副部長,副書記(1996.04兼任武進市人大常委會社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1997.09—1999.07在河海大學應用經濟學專業研究生進修班學習)。
1998.04——1999.06,共青團武進市委書記、黨組書記。
1999.06——2001.03,中共武進市安家鎮委書記。
2001.03——2002.04,中共武進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2.04——2002.10,中共武進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湖塘鎮委書記。
2002.10——2003.01,中共常州市鍾樓區委副書記、代區長。
2003.01——2005.08,中共常州市鍾樓區委副書記、區長(其間:2003年9月至2003年12月省第7期高級管理人才經濟研究班赴美國馬里蘭大學學習)。
2005.08——2005.09,中共常州市鍾樓區委書記、區長。
2005.09——2005.10,中共常州市鍾樓區委書記。
2005.10——2006.01,中共常州市鍾樓區委書記、區人民武裝部黨委第一書記。
2006.01——2008.03,中共常州市鍾樓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
2008.03——2009.06,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代部長。
2009.06——,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❸ 常州三傑有什麼歷史事件
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都是江蘇常州共產黨員,故被稱為「常州三傑」。
瞿秋白(1899-1935),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重要奠基者之一。1923年底,瞿秋白參與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新三民主義政策。
張太雷(1898-1927),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卓越領導人,廣州起義主要領導人。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廣州起義戰斗中被敵人槍擊身亡,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獻出了29 歲年輕的生命,成為中共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斗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惲代英(1895-1931),我黨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和革命青年的領袖,中共創建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同年8月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創辦和主編《中國青年》,它培養和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
(3)常州宣傳部擴展閱讀
常州三傑精神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是中國近現代革命時期江蘇常州4000多名英烈中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人稱「常州三傑」。為了紀念他們,常州市政府修建了「三傑」紀念館,「常州三傑」是常州人民的驕傲,他們的光輝業績、崇高風范,為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是知難而進的奮斗精神。「常州三傑」正是在革命處於危急關頭,以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執著追求,挺立在險風惡浪的潮頭的。
二是銳意創新的開拓勇氣。以瞿秋白為首的臨時中央政治局將黨的工作重心逐步由中心城市轉到廣大農村,爾後又發展成從農村局部割據到「威脅與包圍」城市的決策,無不體現了他們銳意創新的開拓勇氣。
三是尊重實踐的科學態度。包括「常州三傑」在內的拓路者們,在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過程中能尊重實踐,不斷地總結各地黨組織進行實踐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逐步形成比較正確的觀點和指導方針,組織和領導各地的革命群眾繼續進行探索,終於成功開辟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❹ 蘇湖熟,天下足,說的是什麼地方的什麼事
(2014·宜昌)唐朝中後期以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最終形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局面,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的時代是宋朝。
(2015·宜昌)「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折射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最後完成是在南宋時期。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終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
❺ 常州市被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環保廳命名為江蘇省環境教育基地的是那三個地方
——水俁事件。日本一家生產氮肥的工廠從1908年起在日本九州南部水俁市建廠專,該廠生產流程中產生的甲基汞屬化合物直接排人水俁灣。從1950年開始,先是發現「自殺貓」,後是有人生怪病,因醫生無法確診而稱之為「水俁病」。經過多年調查才發現,此病是由於食用水俁灣的魚而引起。水俁灣因排入大量甲基汞化合物,在魚的體內形成高濃度的積累,貓和人食用了這種被污染的魚類就會中毒生病。
❻ 常州的名氣為什麼沒無錫蘇州什麼的高,市宣傳部整啥呢
蘇州: 縣域經來濟超強,市自區經濟一般 (就三個城市而言)
無錫: 縣域經濟超強,市區也是超強(就三個城市而言)
常州: 縣域經濟較差,市區經濟較強 (就三個城市而言)
總結:這三個城市都是江蘇經濟的支柱
同時,從文化角度:
1,無錫方言的輻射力很弱。無錫以外的范圍沒有一個說無錫話的,無錫以內的范圍有不說無錫話的。
2,無錫的文化中心感很弱。常州是毗陵文化的中心,蘇州是姑蘇文化的中心。而無錫市常州分離出來的,以前的無錫縣隸屬於常州府。
3,無錫的中心城市感主要依靠級別和實力。在蘇南這個群雄逐鹿,各地經濟差距越來越小的時代,無錫的首位度也越來越低。(而常州至少對丹金溧,蘇州對吳江擁有絕對的首位度)
❼ 朝廷在故都(東京)時,實仰東南財斌,而吳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北宋經濟的繁榮為經濟重心的南移,促使南方的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宋,
經濟中心完全南移,後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蘇湖熟,天下足」此諺語自南宋開始流傳,出處見高斯得《恥堂存稿·寧國府勸農文》等書。蘇指蘇州,今江蘇吳縣一帶,太湖以東。湖指湖州,今浙江吳興一帶,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眾瀆(dú,水道),曲折縈繞」,稱「水鄉澤國」。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時期(1127—1189),興修太湖地區水利,在崑山、常熟以北,開河口導湖水入江海。孝宗時,於太湖出口處,設置閘門調節水量。濱湖低田,高築圩岸,以御風濤。由於水利浚通,排除了嚴重水災,使低田與高田盡得灌溉。加上此地農業生產技術先進,農民深耕細作,「耕無廢圩(墟),刈(收割)無遺壟」,使用最新農具「連枷」脫粒,遂使蘇湖一帶成為南宋農業高產區,農作物一年兩熟,上田畝產達五六石,故有「蘇湖熟,天下足」之稱。http://fairy.chow.blogbus.com/logs/1689432.html
「蘇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來,官方正統的說法,是有典故出處的,而那個「蘇湖熟」是盜版的,是沒有出處的,只是民間俗語的訛傳而已。蘇湖熟這一說法,只是到後來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學作品之中。但不知為何現在多見的是後者,這足可以看出包括政府和民間的文化缺失。老百姓們,包括一些專家們(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關於江南的評價,引用的竟然是「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真的要去補補課了。特別是奉勸那些專家們,你們在文革時薄弱的歷史和文化基礎,現在惡補或許還能挽救!更讓人氣憤的是,堂堂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第557期第14頁,左下角關於明代江南的概念,居然發生了學術性的錯誤,原文:到了明代,江南的概念有行政區劃中的江南五府,也就是現在太湖流域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所承載。正確的江南五府應該是蘇松常嘉湖(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所以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不能無知和無恥到這種地步,堂而黃知的篡改歷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常州宣傳部和文化部的無能!如果一個真正負責任的政府——常州市宣傳部,一定會去起訴《中國國家地理》。
陸游之《常州奔牛閘記》:
方朝廷在故都,實仰東南財賦,而中吳尤為東南根柢,諺曰蘇常熟,天下足!
「蘇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來,官方正統的說法,是有典故出處的,而那個「蘇湖熟」是盜版的,是沒有出處的,只是民間俗語的訛傳而已。蘇湖熟這一說法,只是到後來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學作品之中。但不知為何現在多見的是後者,這足可以看出包括政府和民間的文化缺失。老百姓們,包括一些專家們(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關於江南的評價,引用的竟然是「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真的要去補補課了。特別是奉勸那些專家們,你們在文革時薄弱的歷史和文化基礎,現在惡補或許還能挽救!更讓人氣憤的是,堂堂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第557期第14頁,左下角關於明代江南的概念,居然發生了學術性的錯誤,原文:到了明代,江南的概念有行政區劃中的江南五府,也就是現在太湖流域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所承載。正確的江南五府應該是蘇松常嘉湖(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所以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不能無知和無恥到這種地步,堂而黃知的篡改歷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常州宣傳部和文化部的無能!如果一個真正負責任的政府——常州市宣傳部,一定會去起訴《中國國家地理》。
請看真正的典故——北宋陸游在《常州奔牛閘記》中記載:蘇常熟、天下足!
「蘇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來,官方正統的說法,是有典故出處的,而那個「蘇湖熟」是盜版的,是沒有出處的,只是民間俗語的訛傳而已。蘇湖熟這一說法,只是到後來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學作品之中。但不知為何現在多見的是後者,這足可以看出包括政府和民間的文化缺失。老百姓們,包括一些專家們(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關於江南的評價,引用的竟然是「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真的要去補補課了。特別是奉勸那些專家們,你們在文革時薄弱的歷史和文化基礎,現在惡補或許還能挽救!更讓人氣憤的是,堂堂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第557期第14頁,左下角關於明代江南的概念,居然發生了學術性的錯誤,原文:到了明代,江南的概念有行政區劃中的江南五府,也就是現在太湖流域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所承載。正確的江南五府應該是蘇松常嘉湖(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所以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不能無知和無恥到這種地步,堂而黃知的篡改歷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常州宣傳部和文化部的無能!如果一個真正有學問和愛家鄉的宣傳部門,一定會去起訴《中國國家地理》。
請看真正的典故——北宋陸游在《常州奔牛閘記》中記載:蘇常熟、天下足!
「蘇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來,官方正統的說法,是有典故出處的,而那個「蘇湖熟」是盜版的,是沒有出處的,只是民間俗語的訛傳而已。蘇湖熟這一說法,只是到後來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學作品之中。但不知為何現在多見的是後者,這足可以看出包括政府和民間的文化缺失。老百姓們,包括一些專家們(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關於江南的評價,引用的竟然是「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真的要去補補課了。特別是奉勸那些專家們,你們在文革時薄弱的歷史和文化基礎,現在惡補或許還能挽救!更讓人氣憤的是,堂堂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第557期第14頁,左下角關於明代江南的概念,居然發生了學術性的錯誤,原文:到了明代,江南的概念有行政區劃中的江南五府,也就是現在太湖流域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所承載。正確的江南五府應該是蘇松常嘉湖,所以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不能無知和無恥到這種地步,堂而黃知的篡改歷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常州宣傳部和文化部的無能!如果一個真正有學問和愛家鄉的宣傳部門,一定會去起訴《中國國家地理》。
請看真正的典故——北宋陸游在《常州奔牛閘記》中記載:蘇常熟、天下足!
「蘇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來,官方正統的說法,是有典故出處的,而那個「蘇湖熟」是盜版的,是沒有出處的,只是民間俗語的訛傳而已。蘇湖熟這一說法,只是到後來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學作品之中。但不知為何現在多見的是後者,這足可以看出包括政府和民間的文化缺失。老百姓們,包括一些專家們(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關於江南的評價,引用的竟然是「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真的要去補補課了。特別是奉勸那些專家們,你們在文革時薄弱的歷史和文化基礎,現在惡補或許還能挽救!更讓人氣憤的是,堂堂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國家地理》第557期第14頁,左下角關於明代江南的概念,居然發生了學術性的錯誤,原文:到了明代,江南的概念有行政區劃中的江南五府,也就是現在太湖流域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所承載。正確的江南五府應該是蘇松常嘉湖,所以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不能無知和無恥到這種地步,堂而黃知的篡改歷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常州宣傳部和文化部的無能!如果一個真正有學問和愛家鄉的宣傳部門,一定會去起訴《中國國家地理》。
http://www.hiyoo.com.cn/news/view/187426/
❽ 張曉霞的履歷
1968——1972年宜興豐義公社插隊知青;
1972——1974年常州衛生學校工礦醫療班學習;
1974——1975年宜興豐義衛生院助產士;
1975——1978年常州燈芯絨廠工人、團委負責人;
1978——1980年常州燈芯絨廠宣傳科副科長、辦公室副主任;
1980——1983年常州紡織工業學校染整專業幹部班學習;
1983——1984年常州燈芯絨廠生產技術科副科長;
1984——1986年常州市紡織工業公司經理助理,同年9月市委黨校黨政專業幹部進修班學習;
1986——1990年常州市總工會副主席;
1990——1992年常州市總工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1991年3月至7月省委黨校學習);
1992——1995年常州市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
1995年至今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同年10月兼市社科聯主席(至1997年6月,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學習)。
省第九次、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政協市八屆常委。2012.1辭去江蘇省十屆政協委員職務。
❾ 常州市新北區宣傳委宣傳部詳細地址 能坐哪些公交車到達 急找。。
0-哦了交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