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雷鋒活動策劃書》怎麼寫
宏偉中學「學雷鋒活動月」活動策劃方案
東莞市寮步宏偉中學:於 超
雷鋒——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深深的烙印在人們的心底。雷鋒精神——這種孜孜以學、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高舉雷鋒精神的偉大旗幟,提倡「以德育人」。校團委根據上級要求和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需要,特製定如下學雷鋒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弘揚雷鋒精神,構建和諧校園
二、活動目的:
1、了解雷鋒精神的含義。
2、在實踐中體驗雷鋒精神的魅力。
3、通過「身邊的雷鋒」互助活動,增強集體凝聚力。
三、活動要求:
1、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提高團員們的認識,把集中開展學雷鋒主題活動作為當前德育工作的重點。
2、要注重從實際出發,突出本班特色,解決實際問題,避免形式主義。
3、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藉助攝相、黑板報、網站平台等各種媒介,掀起學雷鋒活動的新高潮。
四、活動內容:
1、3月14日——3月27日「雷鋒精神學習和行動周」。
(1)校團委進行「學雷鋒活動月」動員,向全校師生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倡議書。﹙時間:3月12日﹚
(2)各班組織一次學習和討論「今天我們怎樣學雷鋒」的主題班會。雷鋒精神可以概括為:生活上艱苦樸素,學習上刻苦鑽研,集體中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精神。各班在主題班會結束後把班會記錄和本班學習體會及時交到校團委。﹙時間:3月14日﹚
(3)各班組織人員出一期「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黑板報。板報要求主題分明,內容切合本班實際,大力宣傳班中的好人好事。﹙時間:3月17日下午評比﹚
(4)立足校園,走向社會,校團委組織學雷鋒活動。以學校為單位慰問「寮步敬老院」的老人,給老人帶去歡樂,為宏偉敬老院打掃衛生。(學校初定23號)
(5)立足學習,開展「一幫一」活動,各班組織學習互助小組,發揚雷鋒「釘子」精神和助人為樂精神,鼓勵成績好的,有特長的班幹部或同學與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結成學習互助小組,共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提高學習成績。學習互助小組可列入班級年度學雷鋒計劃並長期進行。
2、3月28日——3月31日,各班繼續開展學雷鋒活動,並進行自我總結與評比。
(1)各班收集本班的好人好事情況,對本班亮點的好人好事要有詳細記錄,要求撰寫好學雷鋒活動總結,並上交校團委。
(3)團委將對學雷鋒活動月中表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跡進行宣傳報道,並評選出 「學雷鋒先進集體」2個(評選時按全校各班級學雷鋒的實際效果來確定), 每班評出「學雷鋒標兵」1人。
宏偉中學團委
2011年3月9日
Ⅱ 要中學生校內義務勞動倡議書,200分懸賞(其中100分追加)
古語有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啟迪與教育.確實是這樣的,做為一個正在學習知識,尤其是做人的道理的中學生,我們不能故做瀟灑的"不拘小節",而是應當活出自己的風貌,自己的風采,所謂人靠衣衫馬靠鞍,我們的校園是我們生活學習的場所,我們在這里的時間比在家裡的時間都要長,我們有什麼理由,又何忍將她弄的臟亂不堪呢,既然這是我們的校園,我們就有責任,有義務讓她成為我們的衣衫,成為我們的形象代表,讓任何一個不知道我們的人 看到我們的校園後都能從精神上看到我們不俗的風采,從而理解我們的精神,從而知道我們,從而贊美我們,從而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新時代的中學生,是新時代的主人和潮流,我們要的就是這種美好,清潔,爽朗的新生活.
於是我倡議大家都行動起來,做一個真正的青年,做一個真正的中學生,做一個熱愛校園的全新的人.
倉促上陣,不好意思,獻丑拉
Ⅲ 義務勞動
這樣的義務勞動最好實際點。
我覺得到孤兒院或者是敬老院是個考慮點。
真正的幫助有需要的人,不要讓活動變成個形式。
Ⅳ 急求一份團組織生活策劃書,主題是尊老愛幼的!
建議您根據實際情況參考以下這份「策劃書」進行整理:
策劃書
活動背景:
尊老愛幼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今天這個經濟繁榮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續不滅的傳統美德。同時,為了培養我們青年志願者的服務技能和積極貫徹黨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們開展了這個主題為「愛駐夕陽,關愛老人」的活動。作為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我們身上盪漾著青春的氣息,是感染社會的最強力量之一。我們需要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快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綿薄之力,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群體更多的關注。
活動主題:「愛駐夕陽,關愛老人」
活動地點:南昌蛟橋鎮敬老院
活動時間:2008年11月17日
主辦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團委青年志願者協會
承辦單位:現代經濟管理學院******青協小組
活動目的:
1、給南昌蛟橋鎮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溫暖,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
2、讓本小組的青年志願者們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快樂和滿足,學會關心長輩、尊老敬老,培養堅強的心靈、頑強的意志、承擔社會責任的信念。
3、鍛煉本小組青年志願者的各項義務勞動技能,增長服務經驗。
4、為社會各界樹立尊老敬老的榜樣,弘揚尊老愛老的傳統,讓世界充滿無限的愛,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前期准備:
1、召開本小組青年志願者全體會議,討論並擬定活動計劃,明確項目內容和項目分工。
2、組織相關人員到蛟橋鎮敬老院熟悉路線、地形和環境。
3、聯系敬老院主要負責人,待其許可,協商本次活動的各項具體安排及相關細節。
4、取得學院團委的批准,並開出本次活動的許可證明。
5、確定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人數,向其再次補充介紹情況,積極動員他們到時候通力協作,圓滿完成既定服務項目。
6、活動宣傳(海報、橫幅等),並由生活委員負責采購禮物。
7、准備活動設備(相機、旗幟、橫幅、帽子、禮物、笤帚、抹布、桌椅等)
活動方案:
1、出發前集中志願者,清點人數,交代細節。
2、依據自願原則,志願者可以自己帶上禮物送給老人們。
3、11月17日下午1:30到達敬老院後,所有志願者與老人們舉辦一個小型見面會,組織人員介紹本次活動的來意,進行一段短小精悍的開場白,並請敬老院負責人致辭。
4、小型見面會結束後,各位志願者按照既定安排展開服務工作,主要負責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提水、擦窗戶、洗衣服、整理床鋪、陪老人做游戲、聊天等,全面融入到敬老院的生活和活動中去。
5、相關工作人員負責全程跟蹤拍攝,記錄下大家與老人們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
6、勞動完成之後,由文藝負責人組織志願者給老人們表演一兩個娛樂節目。
7、活動結束後,召集志願者並清點人數。
8、組織志願者與老人們及院方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9、向院方負責人表示感謝,並對活動的不當之處請求諒解。並祝老人們生活幸福,長命百歲。
10、活動後,各位志願者要及時完成文學稿,及時上交。
11、本小組青協委員負責及時完成並上交活動總結報告。
活動備註:
1、志願者要秉持「文明禮貌,優質服務」的原則,以平等親善的態度對待每位老人,不得與任何老人發生爭執。且與老人說話時要有愛心、信心和耐心。
2、所帶禮物必須要在安全范圍之內,不可以是易燃易爆,具有腐蝕性、放射性的危險物品。
3、進行勞動時,所有志願者必須認真負責,不可自行到處閑逛,開小差。全體參與者必須遵守學院的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
4、志願者要自覺遵照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完成工作,切不可不聽指揮,蠻干亂干,擾亂工作計劃,一切均需按照既定計劃嚴格執行。
5、參加活動的所有志願者都必須按規定佩戴志願者徽章。
後期延續:定期委派本小組志願者到學院各個寢室收集易拉罐、飲料瓶、廢舊書報等賣給廢品收購站,所得資金全額捐贈給蛟橋鎮敬老院,與敬老院的老人們保持長期聯系,不定期的前往探望。
文宣方式:
1、志願者旗幟一面。宣傳內容為「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2、宣傳橫幅一條。宣傳內容為本次活動主題「愛駐夕陽,關愛老人」
注意事項:
1、參加人員要注意安全,要有團隊意識,決不可單獨行動,不聽指揮。遇到突發問題要及時上報學院領導。
2、參加勞動時需要小心翼翼,切忌碰到老年人,且不允許對老年人有任何危險動作,以免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3、注意天氣變化,做好下雨、刮風等不利天氣的應對方案。
4、各活動項目在具體執行時可以根據情況實施靈活創新的做法,爭取在往年經驗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5、全體志願者要嚴格依照計劃履行好各自職責,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作為一個合格而優秀的青年志願者的光榮使命。
後期安排:
1、由本小組青協委員將活動材料匯總並寫出總結報告上交團委青年志願者協會。
2、由文娛委員負責將活動的各項材料加以篩選整理,製作成精美宣傳海報,力求具有可觀性和感染性。粘貼在寧廬、和廬的宣傳欄進行展示。
活動經費:由本小組所在班級的班費承擔。(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經費開支)
共青團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青年志願者協會
******青協小組
2008年11月11日
Ⅳ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策劃書
第一章 概況
招遠市齊山鎮嶺上王家村位於招遠市南部膠東山地,交通條件較差,農民以種植果樹為主,屬煙台市較不發達地區,農民亟需科技充實。近年來,通過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工作開展,已初步形成小型教育網路。
第二章 活動介紹
一 指導思想
大學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引導青年學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熏陶感情,充實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長知識才幹具有重要意義。同學應該把自己價值實現同祖國興衰聯系起來,以「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正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主題,全面宣傳落實黨的各項政策為主要活動內容。為實現全面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而作充分准備。
二、活動目的
本項志願服務項目是以網路教育、網路服務為主要內容,藉助計算機專業技術優勢,自帶網路設備、筆記本電腦。通過協調村黨支部藉助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路教室等現有條件,為當地農民開展科技服務;通過網上交易平台,宣傳當地果品特產,為農民初步樹立電子商務理念;同時配合村兩委開展力所能及的工作,為新農村建設作為應有貢獻。
三、活動內容
一是落實科學發展的實踐服務,深入調查農村發展情況,積極參加各項田間義務勞動。
二是宣傳當地果品特產,為農民初步樹立電子商務理念。
三是普法宣傳和農業知識宣傳,向農村宣傳先進文化,豐富廣大農村學生暑期生活,開展交流座談會。
四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宣傳,使村名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為當地經濟發展增磚添瓦。
活動成果
這次三下鄉活動在老師、同學及當地政府部門的互相配合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活動計劃性
在進行此項活動之前我們進行了頗為完整的計劃,在活動籌備之初,在人員確定的問題上,對此服務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精心准備及大力討論下大部分工作順利進行。
活動效果
為了讓農民充分接受我們帶來的知識,我們結合當地農民的生活習慣採用多種形式,以極大的熱情為農民服務,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是指切身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幫助。他們對我們的活動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配合我們做好每一項活動,為我們這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科技學習
農民的收入來自天地,這是他們幾乎沒有精力關注科技知識。根據現狀我們採取邊幹活邊聊天的宣傳方式向農民灌輸科技理念,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題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含義、了解現代科技知識、關注國家科技前沿,更好地認識現代社會。
2、科學致富
致富需要科學的方法,我們根據當地多位栽培果樹這一特點加大對果樹栽培的宣傳,使農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各種果樹的特點,使他們掌握根多的成功的種植經驗。由科學的道路走向富裕。
3、法魯宣傳
在獲得當地村委同意之後,我們藉助當地的集會時間藉助我們所帶電腦及當地提供的音響設備向農民宣傳法例知識,並通過網路查詢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與解答。通過這次和弄希望他們進一步關心法律、學習法律。
活動感悟
這次活動是我們所需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將平時所學知識用於實踐。在服務農村的過程中,我們又一次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在一周的時間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我們在知識和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大家共處一周,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使活動更加精彩。
活動策劃書
——化學系「三下鄉」活動
活動主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活動目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按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成長成才;為農村人民傳播先進文化,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接受先進文化的哺育;服務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新農村建設,我系組織開展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活動時間:2006年8月1日——8月7日
活動地點:山東德州市夏津縣蘇留庄鎮前屯村、王堤村、報效屯、宋樓村。
活動安排:
一、前期准備
跟當地村委會取得聯系,了解當地情況、便於開展的一些活動。
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和整理宣傳材料。
二、實施過程
1.調研:進行深入的調查,形成比較規范的調研報告。
2.宣傳工作:宣傳「中央一號文件」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八榮八恥」,對農民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
環境檢測:對當地水體開始出現富營養化污染趨勢進行檢測,宣傳環保知識,發放自己編印的農村環保宣傳手冊。
話劇表演:邀請系話劇團的演員們以生動的表演向村民們宣傳「八榮八恥」重要思想以及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環境污染的危害
三、實施過程時間安排
具體實踐和活動內容見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8月1日 8:30出發,中午與村領導見面,安排住宿。
下午各小組走訪當地農戶
8月2日 上午貼宣傳標語,下午組織農民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及環保知識,以黑板報形式展示環保圖片
8月3日 白天各小組開始按計劃開展活動,對土壤、水質(包括灌溉水、飲用水)、大氣、噪音進行檢測,晚上,各小組成員寫心得體會
8月4日 調研小組上午到集鎮聯系宣傳地點,中午到集鎮上組織環保知識宣傳及調查問卷(如當天不是趕集,則把當天的活動安排與其他天調換)晚上,各小組成員寫心得體會
8月5日 白天調研小組總結過去幾天的調查情況,以及當地土壤、水質(包括灌溉水、飲用水)、大氣、植被檢測情況,晚上,開總結會
8月6日 白天,在學校組織學生家長開交流會,主題: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教育的影響,晚上採用多媒體形式為當地的村民放映環保影片
8月7日 上午,整理調查問卷,布置表演會場,下午話劇演出,晚上返回
四、活動器材
帽子、喇叭、橫幅、系旗、膠卷、黑板、筆記本電腦一台、投影儀一套、溫度計、燥聲儀、COD測定儀、BOD測定儀、分光光度計、離子色譜、原子吸收光譜
五、活動預算
車費:12人×15元/次×2(往返)=360元
生活費:10元/人/天×7天×12人=840元
葯品:100元
橫幅:100元
帽子:10元×12人=120元
膠卷:15元×10個=150元
沖洗費:15元×10個=150元
宣傳資料(問卷調查復印):0.1元×3000份=300元
電腦費:30元/天×7天=210元
合計:2330元
六、管理制度
為保證我系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遵守紀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群策群力,激情與理性相結合,共同搞好本次活動,決不因為一個人的關系影響全隊的活動,時刻把安全問題放首位,加強安全防範措施,杜絕意外事故發生,請各隊員遵守以下的規范和要求:
所有成員必須服從帶隊老師的安排,不得私自行動
對自己的工作必須認真完成
注意交通安全,不乘坐違章車輛,行車注意安全,選擇方 便安全的交通工具,走安全道路,時刻保持警惕,決不能私自離開隊伍,單獨行動
活動過程中注意飲食衛生,不私吃東西,不喝不凈生水;遇到突發事件要沉著冷靜,尋求正當方式解決,避免沖突,第一時間與當地有關部門聯系,並速與帶隊老師聯系。
化學系
2006年6月28日
德州學院外語系
「心連心」支教服務團活動實施方案
為積極響應院團委號召,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外語系團總支經研究決定成立外語系「心連心」支教服務團,利用暑期時間繼續組織學生支援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榮辱記心間 共建新農村
二、活動內容
今年的活動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突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題,引導青年學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按照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根據外語系的專業特色廣泛開展以政策宣講、科技支農、文藝演出等形式的下鄉活動。
三、活動形式
A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道德觀念的集中體現,是全體公民為人處事的精神准則。我們將組織外語系志願者下鄉對村民進行圖片展覽,專題展覽,同時舉辦一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演講,使榮辱觀念深入人心,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知榮明恥,宏揚農村新風貌。
B 外語專業知識講座。組織外語系成績優秀的學生下鄉進行知識講座,結合本系專業特點,可以對村內中小學生以及家長進行英語、日語、俄語方面的知識傳播。並傳授學習的經驗、方法。積極推動農村人才培養以及知識文化傳播,建設科技發展、文化氛圍濃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C 組織文藝演出。通過歌唱、相聲、小品、朗誦的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將科技興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政策深入農民心中,同時豐富農民業余文化生活。
四、活動意義
在提高新農村村民政治、文化生活的同時,使學生積累一定的生活、實踐經驗。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活動經費預算:路費200元
宣傳材料、書籍500元
各項文體活動500元
其它生活費用 800元
共計2000元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德州學院(教育系)2006暑期
「三下鄉」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
為鼓勵大學生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實際行動踐行「八榮八恥」。經研究,我系將組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省情,奉獻社會,服務農村,提高素質。結合我系實際,制定了我院2006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今年我系「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緊扣「踐行『八榮八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堅持「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原則,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學生學習踐行「八榮八恥」,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服務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拓展自身素質,促進全社會牢固樹立和真正落實全面、協調、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二、活動內容
社會實踐活動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突出科學發展觀,通過社會實踐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倡導學習「八榮八恥」。同時,發揮我系學前教育專業優勢,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幼兒教育的社會服務活動。具體內容有:
與趙虎鄉政府、趙虎鄉幼兒園簽訂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
深入幼兒園開展獻愛心活動,捐贈一批學慣用品;
學前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經驗座談會;
學前教育觀摩課
與幼兒手拉手支教活動:講課和組織幼兒活動。
幼兒家庭教育問題咨詢。
三 活動步驟
1、組織發動與准備階段(6月中旬-6月下旬)
成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工作小組,招募人員。
2、策劃協調階段(6月下旬)
與服務地區聯系、進行調查,了解服務需求,確定服務項目,設計總體方案,組織培訓,落實物品准備責任。
3、活動實施階段(7月10日-13日)
10日上午7:00集合,7:10出發;8:10到達目的地,8:30舉行簽字儀式,9:00幼兒園活動;
11日-13日分組行動。
4、總結上報階段(9月)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後,進行認真全面的總結,通過座談會、網站、報紙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擴大社會實踐活動的影響和效果;總結在活動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對在社會實踐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典型事跡,形成書面材料向上級團委匯報。
四.人員安排:教師2人,學生6人
組長:楊愛民副書記
指導教師:陳瑛琪老師
成員:劉芳、徐坤、朱政等同學
組織與安全管理:劉芳
講課(或講故事):姚君、朱政、劉芳
學前教育咨詢:陳瑛琪、徐坤、
美術、音體活動:劉燕、梁楓
宣傳:朱政
策劃及後勤聯系:姚君
五、物品准備及財務預算
1、錄音機一台、磁帶(劉芳借)
2、電子琴一架(劉燕自備)
3、宣傳品100份(陳瑛琪)約50元
4、玩具、學慣用品、圖書價值300元(梁楓、姚君)
5、交通工具:座乘10人以上麵包車一輛。(爭取院辦支持)
6、礦泉水一箱,方便麵一箱(價值約50元)
7、其他機動:100元
預算總計:500元
教育系團總支
2006年6月28日
2006年服裝系暑期「三下鄉」活動策劃書
組織領導
帶隊老師:李敬華
隊長:王麗萌 副隊長:周志雲
隊員:楊秀偉 任強 王玲玲 李福佳 張麗麗 鄭穎 魏霞趙廷廣 彌寶玉 張楠楠 張雲 楊琛 呂新麗 李占州
活動介紹
一、社會實踐地點:德州市袁橋鄉李少槐村
二、社會實踐時間:7月9日
三、活動意義
1、積極響應院團委「三下鄉」活動號召,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思想,幫助村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2、給當地村民介紹德州學院,介紹有關服裝的知識。
3、給當地人帶去大學生多元化信息,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4、磨練隊員意志,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四、活動內容和形式
1、與當地村民進行座談,了解當地情況,通過展板、宣講、交流會等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
2、以調研和宣傳為主,倡導村民進一步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幫助群眾明是非,知榮辱,辯善惡,分美醜,弘揚農村文明新風。
3、給當地群眾帶去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五、活動宣傳方式
主要通過展板、橫幅、文藝演出等形式宣傳。
六、活動成果形式
完成一份活動總結匯報,並在服裝系主頁上發布。每位隊員完成一篇社會實踐感想。
日程安排
一、前期准備
時間:7月4日-8日
動員大會:召開動員大會,向同學們宣傳社會實踐的目的,號召大家積極參加暑期實踐活動。
宣傳展板:搜集資料,製作展板,准備出發儀式。
二、實施過程
時間:7月9日
早上8點左右從學校帶隊出發,到達指定地點後,稍做調整,布置場地,安放展板,發放傳單,同時進行文藝演出,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午休息,下午2點,走訪當地群眾,進行座談和思想交流。
三、總結工作
時間:7月10日至開學
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每位隊員完成一篇心得體會,反映自己的感受,總結活動的重要意義等;宣傳部負責整體活動的記錄,沖洗照片,上報有關資料;網路信息部負責製作專題網頁等。
任務分配
帶隊老師:負責特殊事件的應急處理;整體行程的指導。
隊長:負責整體活動的安排;各項活動的組織;經費的支出管理。
攝影攝像:楊秀偉
展板:呂新麗
宣傳資料:張楠楠
文藝節目:張雲
安全保衛:趙廷廣
外聯:李占州
預期效果
切實本著「給貧困地區人民帶去先進科技知識,並使自己得到人生意義」的信念,將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宣揚落到實處。
對於當地村民,通過我們的活動,能使其在思想、道德、意識、知識等方面有所改善,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對生活更充滿信心。
對於我們自己,其一,可以盡一份當代大學生對祖國和社會應盡的責任;其二,可以把書本的知識結合到實踐中去;其三,可以感受到地區之間的差距,感受到人生的意義,使自己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能使我們凝結深厚的友誼,最主要的是通過我們此次活動能讓大家更加關注「三下鄉」活動,深刻體會該活動的重要意義,倡導大家積極參與到該活動中來。
經費預算
交通費:200元 服裝費:200元
礦泉水:50元 攝影費:50元
展板:50元 傳單:50元
總計:600元
服 裝 系
2006年6月28日
Ⅵ 五四青年節怎麼策劃
做有意義的活動,青春快閃助人為樂,
青春有我義務勞動,最美青春志願幫扶等
Ⅶ 求一篇《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策劃書》
第一章 概況
招遠市齊山鎮嶺上王家村位於招遠市南部膠東山地,交通條件較差,農民以種植果樹為主,屬煙台市較不發達地區,農民亟需科技充實。近年來,通過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工作開展,已初步形成小型教育網路。
第二章 活動介紹
一 指導思想
大學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引導青年學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熏陶感情,充實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長知識才幹具有重要意義。同學應該把自己價值實現同祖國興衰聯系起來,以「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正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主題,全面宣傳落實黨的各項政策為主要活動內容。為實現全面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而作充分准備。
二、活動目的
本項志願服務項目是以網路教育、網路服務為主要內容,藉助計算機專業技術優勢,自帶網路設備、筆記本電腦。通過協調村黨支部藉助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路教室等現有條件,為當地農民開展科技服務;通過網上交易平台,宣傳當地果品特產,為農民初步樹立電子商務理念;同時配合村兩委開展力所能及的工作,為新農村建設作為應有貢獻。
三、活動內容
一是落實科學發展的實踐服務,深入調查農村發展情況,積極參加各項田間義務勞動。
二是宣傳當地果品特產,為農民初步樹立電子商務理念。
三是普法宣傳和農業知識宣傳,向農村宣傳先進文化,豐富廣大農村學生暑期生活,開展交流座談會。
四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宣傳,使村名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為當地經濟發展增磚添瓦。
活動成果
這次三下鄉活動在老師、同學及當地政府部門的互相配合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活動計劃性
在進行此項活動之前我們進行了頗為完整的計劃,在活動籌備之初,在人員確定的問題上,對此服務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精心准備及大力討論下大部分工作順利進行。
活動效果
為了讓農民充分接受我們帶來的知識,我們結合當地農民的生活習慣採用多種形式,以極大的熱情為農民服務,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是指切身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幫助。他們對我們的活動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配合我們做好每一項活動,為我們這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科技學習
農民的收入來自天地,這是他們幾乎沒有精力關注科技知識。根據現狀我們採取邊幹活邊聊天的宣傳方式向農民灌輸科技理念,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題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含義、了解現代科技知識、關注國家科技前沿,更好地認識現代社會。
2、科學致富
致富需要科學的方法,我們根據當地多位栽培果樹這一特點加大對果樹栽培的宣傳,使農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各種果樹的特點,使他們掌握根多的成功的種植經驗。由科學的道路走向富裕。
3、法魯宣傳
在獲得當地村委同意之後,我們藉助當地的集會時間藉助我們所帶電腦及當地提供的音響設備向農民宣傳法例知識,並通過網路查詢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與解答。通過這次和弄希望他們進一步關心法律、學習法律。
活動感悟
這次活動是我們所需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將平時所學知識用於實踐。在服務農村的過程中,我們又一次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在一周的時間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我們在知識和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大家共處一周,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使活動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