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舉措,談談如何更好地堅定「四個自信」。(20分
四個自信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正是由於四個自信,四個意識等等,戰勝了疫情
② 抗擊新冠疫情如何體現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抗擊新冠疫情當中,中國共產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③ 標題 3.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體現在哪些方面
從武漢封城建立雷神山火神山兩大醫院還有政府免費治療體會到黨中央的疫情防控要求與最大關切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最大關心相一致、相契合,這種契合充分展現了中國疫情治理的基本價值立場——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體現。因此,此次中國疫情防控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展現出了「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貫徹與落實。
④ 請用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帶給世人的思考和啟示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復充分說明,制我們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定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發展局面和越來越多難以預判的重大危機。
一方面,洪水災害、地震災害、氣候災害、重大疫情等突發危機不見諸刀光劍影,沒有真實的敵人,但其造成的嚴重後果卻堪比傳統戰爭。
另一方面,盡管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是戰爭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頭頂高懸,從未走遠。
(4)抗擊新冠疫情的宣傳教育擴展閱讀:
縱觀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流程,可以充分肯定的是:
一個完善而又靈敏的疫情預警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重大危機第一時間預警,往往成為總體戰指揮鏈條上的初始關鍵,而整個指揮鏈條上每一處關口的過分繁雜、任何一個節點上的信息延誤或滯後,都有可能帶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從而嚴重影響打贏總體戰的全局。
只有牢牢樹立以最壞打算進行最萬全准備的底線思維,才能贏得總體戰的主動權,也才能使預警機制真正發揮關鍵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完善符合現代總體戰要求的國家綜合安全預警體系。
⑤ 抗擊新冠疫情的體會與感悟分別是
寫作思路:以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為主體,但是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贏得這次大考,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放眼長遠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
可以說,這也為我們更深入地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機,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示。
正文:
2020,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年份,在人們還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對稱日的浪漫時,卻傳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歲的鍾南山院士再次掛帥出征,在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立下請戰書,按下手印,緊急馳援。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全力以赴,將希望傳遞給每一個中國人。
這不禁讓我想到,在2019年,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的森林火災。涼山州消防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海拔4000餘米的原始森林展開撲救,卻未曾料到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捲整個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失聯。
也許我們無法將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訴說,但不管是醫務工作者還是消防官兵,他們本同我們一樣,也為人子、為人母,有著自己的家庭和幸福。
⑥ 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有哪些感人瞬間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於9月8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感人的瞬間有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和身患漸凍症的「人民英雄」張定宇進入人民大會堂,鍾南山被授予國家勛章、張定宇、張伯禮、陳薇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的瞬間,還有看到了許多戰斗在普通一線,為了國家抗疫奮斗的個人和集體。
1、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
今天上午8時許,人民大會堂北門外,高擎紅旗的禮兵分列道路兩側,肩槍禮兵在台階上庄嚴佇立,青少年熱情歡呼致意,靜候四位國家功臣的到來。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代表專家組發出新冠肺炎「人傳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的警示。他在疫情不同時期的發聲,對疫情防控的指導、疫情走向的研判,成為國人心中的「風向標」和「定海神針」。
已8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獲頒「共和國勛章」。這枚以「共和國」名義頒發、代表著最高榮譽的獎章,鍾南山受之無愧。
2、張定宇「步履蹣跚」進入大會堂
張定宇所在的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唯一一家傳染病專科醫院,被稱為此次疫情的「風暴之眼」。在這里,身患漸凍症的他帶領團隊以近乎極限的工作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時,也詮釋了自身生命的無限可能。
9月8日上午,「人民英雄」張定宇步入人民大會堂,身患漸凍症的他步履蹣跚但腳步堅定。一旁是「歡迎歡迎,向您致敬」的歡呼聲。
張定宇曾說:「我這樣奮力地工作就是因為我熱愛生活!」正是這份熱愛,當他遇到肆虐的病毒時,擁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3、「人民英雄」—72歲的張伯禮
今年72歲生日,張伯禮是在武漢的醫院里度過的。他已到古稀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鑠,戴一副方形眼鏡,兩道濃眉襯出他的精氣神。口齒清晰,步伐穩健。
張伯禮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葯大學校長。今年2月,他帶領團隊前往武漢參與抗疫工作。在武漢抗疫的82天里,他採取中醫葯為主的綜合治療,截至「休艙」時,564名患者零轉重症、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4、疫苗先行者—陳薇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54歲的陳薇在武漢「封城」第三天即前往一線。1月30日,陳薇團隊的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已經開始運行。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
再後來,陳薇率領科研人員建立了一套「核酸檢測—抗體篩查—多重病原檢測」的鑒定鏈條,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等3家醫院推廣應用,為臨床診斷准確率和治癒率發揮了作用。
3月16日,陳薇團隊研製的人腺病毒載體疫苗,成為國內第一個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這也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疫苗。4月12日,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啟動。
8月11日,陳薇團隊的人腺病毒載體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目前,該疫苗已經獲得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批准,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9月7日,陳薇介紹,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對已經發生變異的新冠病毒能夠完全覆蓋。從目前來看,年產3億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他們正在努力擴大產能。
5、眾多的一線工作者
在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一批醫務人員、幹部職工、社區工作者等因公殉職,許多患者不幸逝世,人民大會堂里,全場肅立,向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在這次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國家領導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頒獎。這些奮斗在一線的抗疫工作者,同樣值得人民尊重。
⑦ 中國抗擊新冠疫情對世界的意義
中國抗擊疫情的策略給世界提供了一套優秀的中國方案,中國內防輸出,外防輸入,也是對其他國家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負責。
⑧ 抗擊新冠疫情專題展覽武漢開展,展會也具備紀念意義嗎
新冠肺炎作為近十年最為嚴重的一次疫情,不但造成了一部分患者的感染身亡,還造成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近日在武漢開展了一個關於抗擊新冠疫情的專題展覽,這個展覽中不僅有著千餘張照片,還有著大量的實物展品,嚴格來說這次展覽不但具備紀念意義,還有著警示的作用。紀念的是眾多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以及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戰,警示的則是此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反思。
綜上所述,我認為此次武漢的抗疫專題展會是具有紀念意義的,在展會的各地都存放了大量的照片以及實物,這些東西不但紀念了醫護人員的精神還傳播了抗疫故事,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相信全國人民都能在這次疫情之後對病毒有一定的防護意識。
⑨ 抗擊新冠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錶彰會的主題是什麼
9月29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表彰雲發布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唱響新時代頌歌」為主題,發布了800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和200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活動開始,全場肅立,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現場還通過短片致敬犧牲的抗疫全國三八紅旗手英模。
全國婦聯、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表彰鮑琳琳等500名同志和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功能科等100個集體,均為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務人員;全國婦聯表彰顏葵等300名同志和北京市豐台區新村街道風格與林社區居委會等100個集體,都是在群防群治、聯防聯控中挺身而出的各行各業優秀女性。
(9)抗擊新冠疫情的宣傳教育擴展閱讀
薇婭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昨天(9月29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表彰雲發布活動在京舉行,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和各條戰線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的榮譽。全國青聯委員、電商主播薇婭因公益直播助力包括湖北在內各省復工復產,也在其列。
在人民大會堂表彰現場,女性之聲記者對她進行了專訪,當問到:你覺得什麼樣的女性「很中國」,有家國情懷?
薇婭這樣回答:我覺得「很中國」的女性自古以來就有善良、堅強、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這樣的美德。在今年抗擊疫情的前線和保障支援的後方,有許多女性奮戰的身影,像陳薇將軍、李蘭娟院士、喬傑院士,還有可能我們不知道名字的女醫生、女護士、女警察、女志願者……她們都是中國女性力量的縮影。
在我們身邊,不管職場還是家庭,扮演各種社會角色的女性,她們都是在實現自我的價值,在平凡的生活中體現著家國情懷。
⑩ 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第一復,中國抗擊新冠病毒制肺炎疫情中體現出的國家和人民的仁愛精神學生有目共睹,這為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能讓大學生認識到儒家文化的精神內涵不是空洞的,而是真真切切存在於我們身邊的,從而提升學生對仁愛思想的理解,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第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抗疫政策及決策部署充分展示了儒家「仁政」思想的精神內核。將課堂內外充分聯系、相互補充,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本質是愛國、愛黨和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的高度統一,立下愛國之志,激發學習動力。
第三,此次疫情爆發,很多群眾毅然決然投入戰疫隊伍,其中也不乏新時代中國青年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是個人價值置於集體和國家價值中的突出體現,也是儒家家國情懷的現實縮影。通過抗疫實踐讓學生體悟儒家文化,依託家國情懷厚植愛國主義,讓學生認識到新時代中國青年不能囿於個人利益,而應牢牢地把個人發展與祖國前途聯系起來,自覺為中華復興而讀書,並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