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萬聖節英語角策劃書

萬聖節英語角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8-23 19:40:52

Ⅰ 英語協會萬聖節策劃 急

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10月31日夜晚,又稱「鬼怪夜」和「鬼怪節」。因鬼怪節的第二天是西方世界的萬聖節(或聖人節),故鬼怪之夜便被稱為萬聖節前夜。

萬聖節前夜是兒童們縱情玩鬧的好時候。當夜幕降臨時,孩子們便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各種妖怪式的面具。不少孩子還手提一盞「傑克燈」。傑克燈的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內插一支小臘燭,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的眼睛和大嘴巴。蠟燭點燃後,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可看到刻在瓜上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在月光照耀下,孩子們來到鄰居前,威嚇般地喊著:「TRICK-OR-TREAT」。意思是「耍惡作劇還是給予款待。」如得不到款待,調皮的孩子就會把人家門上的拉手塗上肥皂,或者把別人和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們啼笑皆非。大多數人家則早早備好糖果,以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許多成年人則把自已打扮成孩子或動物或各種各樣的模樣,聚集於廣場,或群游於街頭,載歌載舞,互開玩笑。

「耍惡作劇還是給予款待」的習俗則起源於愛爾蘭。幾百年前,愛爾蘭農民就在萬聖節前挨家挨戶去討取食物,為節日做准備。對慷慨解囊的人,他們誠心誠意地為他們祝福;對吝嗇的人,他們則施以恐嚇和詛咒。

萬聖節前夜在愛爾蘭、蘇格蘭曾經是最重要的節日。19世紀末,愛爾蘭移民把萬聖節前夜的習俗帶到了美國,後來又傳入哥侖比亞及其它拉丁美洲國家。今天,萬聖節前夜在美國比英國還要熱鬧得多。屆時,不少學校和家庭要為孩子們組織豐富多採的晚會和娛樂活動。孩子們自已動手布置會場,裝飾環境,然後在桔黃色燈光的映照下,裝扮成女巫和海盜,表演各種節目,或者做游戲。其中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要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trick or treat」的傳說: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於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南瓜燈的由來

至於南瓜燈也至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而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傳說因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愛爾蘭人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回答者: 愛情LOVE乖乖 - 魔法學徒 一級 10-31 17:10
查看用戶評論(10)>>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100% (3) 不好
0% (0)
相關內容
• 萬聖節活動安排,急求!!!
• 萬聖節搞活動可以做什麼游戲?在線等,急
• 好看的英語電影 推薦下 謝謝 越多越好哦
• 短語漢譯英 越快越好
• 有什麼恐怖片推薦一下啊!!!越恐怖越好!
查看同主題問題:萬聖節
其他回答 共 4 條
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盪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萬聖節的習俗——不請吃就搗亂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游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就搗亂」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

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 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2004年10月30日,一名手持氣球的羅馬尼亞
兒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參加萬聖節活動。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孩子們喜愛的節日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24/content_1140829.htm
回答者: 愛多久才擁有 - 經理 五級 10-28 19:43
裝扮,舞會
回答者: 冰馨香睿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8 20:35
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 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2004年10月30日,一名手持氣球的羅馬尼亞
兒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參加萬聖節活動。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孩子們喜愛的節日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回答者: 兩只蝴蝶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9 15:22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
關於萬聖節,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認知:知道萬聖節期 間,許多公共場所乃至居家院落,都會布置上很多裝璜,諸如各式鬼怪 呀、南瓜燈呀、還有黑貓以及巫婆的掃帚之類;孩子們會穿上每年不一 樣的萬聖節服裝,拎著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戶地討糖,說是「trick or treak」。除此之外,你還想多知道一點嗎?我們在此簡單介紹一下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

一、萬聖節的由來: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二、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傳說: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於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於南瓜燈也至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而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傳說因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愛爾蘭人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四、現在的萬聖節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目。
社會對節日的活動也一直做著正面的引導:要求大人教育孩子們不做恐嚇性的惡作劇,也要求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架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去打擾。另外討糖過程的始終必須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檢查後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製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公共場合以及居家周圍的節日布置都是自願的。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等,都是節日的裝點,已全然沒有駭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學生還端端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來佩帶。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過分恐怖了,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制止,媒體也會令其暴光,讓公眾指責。

萬聖節的服裝,也是萬人萬相,不是單調的大鬼小鬼了。有許多渠道教授人們如何製作萬聖節服裝。比如說製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別忘了扣兩個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並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隻絨毛小兔備用;還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褲,再從背後怎麼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當然服裝、道具業的商人們,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學校在萬聖節是不放假的。有時學校出面組織晚會,有時不甘寂寞的學生們也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則成為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如今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送萬聖卡更為方便經濟,有的網站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各種具有聲響動畫效果的萬聖卡,如:www.cardmaster.com等,免費讓大家使用。

總之,萬聖節已成為西方人一個很普通的季節性節日。有很多人將此看作秋的結束以及冬的到來。萬聖節一過,人們就開始期盼感恩節、聖誕節乃至新年了。

Ⅱ 英語角的主題!!

我以前就是英語角的負責人。

英語角的主題可以有很多。學校里可以選取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比如:電影(可以通過活動讓參與者了解和學習到各種電影的英文說法等關於電影的英語)、音樂(最喜歡的歌手,曲風等)、文學作品、旅遊趣事(要是有PPT呈現的話,活動會很精彩)、童年、交友派對、英語學習經驗交流會、四六級專場等,太多了,而且每個話題都可以引申出很多可以聊的問題來,上面我只是列舉了一兩個而已。現在想必你也能想出許多了吧~

也可以針對最近的時事新聞,進行深入的探討。

還可以請英語老師來做講座或交流。有外教請外教。一般外教都會很熱情樂意的,有他們在,現場一向都會很火。

不僅如此,還可以做一些特別的主題英語角。比如就要萬聖節了,做一個萬聖節主題英語角。我以前就做過。用PPT呈現,讓大家了解萬聖節的文化、起源,我們還買來南瓜做了南瓜燈烘托氣氛。還把燈閉了,點上蠟燭,把來的同學分成好幾個組,放上恐布陰森的音樂,大家一起玩殺人游戲。特別有氛圍!那期非常成功,大家都玩得很盡興!不過,中間的組織環節,作為Leader,就要注意安排好,工作人員都要到位,各項工作要做好。主持人要厲害。不然,再好的點子都會給你毀了。

每次活動至少提前三四天通知到各位英語角成員,讓他們有所准備,這樣才好。不然很容易冷場。每次活動都要有宣傳單,上面寫上這次活動的主題和相關的探討問題供大家參考和准備。

我就說這么多,相信對你會有幫助。詳細的,如果需要,再聊~!

你也可以網路一下(眾里尋他千網路~呵呵),有很多相關的網站,也非常有幫助。
想要組織舉辦好成功的英語角,很多東西都要注意,要了解參與者的心理,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來到這是為了什麼?然後你把他們想要的呈現給他們。要做到不容易。

Ⅲ 求一篇英語角的策劃書!!!!

下面是我自己寫的一個策劃案,基本上就是這個格式
「愛心捐贈」活動方案
褪下一抹綠,塵封的是一段記憶。把珍貴的記憶深埋心底,用綠色換取一片紅……

一、 活動主題:青青子襟,悠悠愛心
二、 活動時間:9月25、26、27
三、 活動地點:25日安苑食堂門口、26日銀苑食堂門口、27後勤食堂門口
四、 活動形式:現場捐贈
五、 活動籌備:
1、 活動策劃。
2、 召開部長會議,說明活動具體安排。
六、 活動宣傳:
1、 張貼海報,面向全校進行宣傳。
2、 利用飛信群,在社團內部通知宣傳。
3、 通知大一各班負責人,在班級進行宣傳。
七、 活動流程:
1、 值班工作人員每天提前到場,負責布置活動現場。
2、 做好捐贈物品登記工作(包括捐贈人員姓名、院校、聯系方式、物品數目)
3、 每二十套軍訓服打包成一份,便於活動之後的數目清點。
4、 做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員需提前十分鍾到場。
5、 每天活動結束之後,需清點數目,做好登記。
6、 當天活動結束後,工作人員要清理現場。
7、 三天活動全部結束之後,由社長帶領將愛心捐贈服裝送至百華、桃源、永林、總鋪四個村莊。
8、 召開總結大會。
八、 活動注意事項:
1、 海報內容需以愛心捐贈為主,宣揚皖江文化為輔。
2、 工作人員務必保持端正友好的態度。
3、 若遇天氣等不利因素,則活動延遲,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 所有人員統一聽從安排,不得擅自活動。
九、 活動意義: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使我校大學生更加深刻地體味到生活不易。更好地發揚社會主義艱苦發奮斗的精神,有力地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努力創建和諧校園做出一定貢獻。
十、 未見事項,另行通知。

大學生皖江學社
二零零九年九月十七日

Ⅳ 英語角策劃書

1 英語角策劃書 活動目的:為提高同學學習興趣,促進社會與國際接軌的模式形成,鍛煉大家的英語口語及實際交流應用能力,豐富同學的文化生活,擴大英語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突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大家走出「啞巴英語」的困影,提供給同學一個互動交流的平台,促使廣大同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活動時間:每晚7:00~9:00 活動地點:教學樓408室 活動對象:我校所有學生 人員安排:我校的英語老師或英語水平傑出的同學 活動具體安排: 1. 活動分表演和互動交流兩個部分,每次活動歷時2小時左右 2. 首先由一個開場表演拉開活動帷幕 3. 主持人(能說流利英語的老師或同學)上場,介紹活動相關內容,如活動方式活動進程等等 4. 主持人給定一個主題(主題事先由英語老師策劃准備完成),引導在場所有參加活動的群眾就該主題進行英語自由交流,其間主持人可以下台以訪問形式與同學交談,以達到示範目的 5. 自由交流一段時間後,主持人可以適時穿插一些小游戲,提高活動的互動性,吸引更多同學前來交流互動 6. 邀請外教、高校英語教師給大家介紹一些日常英語的應用,小知識,學習方法或者是表演他們自備的節目 7. 英語老師可以准備一些西方文化相關的節目,帶動同學學唱英語歌,學跳外國風情舞蹈、英文小短劇、即興英文小演講或者是即時准備一場小規模的演講比賽

Ⅳ 如何寫英語角策劃書

一個一個內容來吧,因為我大學時做過。

1,主題。

每期都要有一個主題,為什麼我就不說了。
通常是一句話,可以是一個兩個或多個字母。
如:Olympic Games, April's Day, The Super Girls,等等。

2,時間地點人物。

時間通常是每周既定的。(如我校為周五晚),地點也是。人物你就要注意了。首先肯定是策劃該次活動的班級或是社團,這表示你們的策劃團隊很強大;然後是老師和外教,因為同學們說英語是需要肯定的,你一定要保證至少一到兩個老師的到場;最後是請幾個英語比較厲害的同學,如廣播站或校英文電台或歷屆英語演講辯論高手。

3,場地布置。

買一些特殊道具如綵帶,蠟燭(如果是露天的話),還有剪紙或各類符合主題的裝飾,可以把環境營造的很溫馨。這樣就算不想說英語的人也會去看看。

4,節目。

如果你是想搞成一個持續兩個小時左右的活動。那你就肯定要有節目。這些就包括在一些游戲內,因為英語角和正式的比賽是不一樣的,和上課說英語也不一樣。常用的有猜單詞啊,故事接龍啊,猜謎語啊,英文單詞對歌啊什麼的,最好是有自己內部備用的牽頭人,這樣游戲開展時不至於沒人參與,冷場。

5,主持人。

一個好的主持是不可少的。一個boring的主持會讓觀眾沒有呆下去的興趣。要保證主持人的發音標准和善於帶動群眾。其他自戀型的不管說的多溜都別考慮他!!

呵呵,僅供參考哦。

Ⅵ 跪求一份公司舉辦英語角活動的策劃書

英語角活動策劃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新一學期的學習又迎來了第一輪英語角活動,經過寒假的修整,每個同學對於大學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也更適應了大學的生活。同時,也相信新一輪的英語角活動能夠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學習心得及生活體會。
一 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英語角活動,使同學們將平時的英語學習運用到生活以及娛樂中。同時,也在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感受學習的快樂。

二 活動時間:

三 活動地點:

四 活動對象:

五 主持人

六 活動內容:
1歌曲串燒:以寢室為單位,每個寢室選擇一首英文歌曲,由全寢室成員輪流接唱。既一個同學唱完後,另一個同學跟在後面接著唱,一直不停歌,直到歌曲結束。根據銜接與唱的程度評出一個優秀寢室,發給預先准備的獎品。
2英語饒口令:隨機選出三個人為一組,從預先准備的英語繞口令中抽取一段。三個人各念一遍,根據讀音準備與速度評出一個優秀選手。優秀選手可以問其他兩個選手每人一個必答問題。如此進行4~5輪。
3雙簧:由兩位選手錶演,一位選手在後面念一段故事,另一位選手在前面用肢體語言形象地表達出來。體現語言與肢體的完美結合。
4Free talk:在Free talk環節中,由主持人提議一到兩個主題,然後同學們圍繞主題進行討論。也可自擬主題進行討論。最後,選出2—3個同學交流討論的經驗與結果。
5Drawing Fove:三個人一組,先到黑板上畫一個圈,再原地轉圈4~5次,轉完後 在黑板上原來畫的圈內將人的五官畫出,並用英語單詞標示出來。

七 注意事項:
1保持教室干凈,整潔。
2維護活動秩序。
3顧及全體同學,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
4讓活動起到強化學習英語的目的,活動中用英語交流。

閱讀全文

與萬聖節英語角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學年度致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0
電子商務運營管理自考試題 瀏覽:554
汗蒸館推廣方案 瀏覽:752
區監察委員會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06
存款營銷與考核方案 瀏覽:530
團建活動費用申請策劃方案 瀏覽:126
酒店線上促銷活動方案ppt 瀏覽:908
中秋節活動促銷策劃方案淘寶 瀏覽:941
藍月亮營銷方案匯報PPT 瀏覽:467
禮品行業商會策劃方案 瀏覽:295
生產商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465
電子商務部年終總結 瀏覽:880
浙江潔麗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0
護士分層級培訓與考評方案 瀏覽:581
工程新聞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929
合肥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瀏覽:387
商業地產營銷方案ppt 瀏覽:718
校級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0
健康管理方案策劃書 瀏覽:884
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方案及總結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