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川市2016年新農合報銷規定
新農合報銷范圍與比例
1、門診補償:(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補償(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3、大病補償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以下是不屬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1、自行就醫(未指定醫院就醫或不辦理轉診單)、自購葯品、公費醫療規定不能報銷的葯品和不符合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2、門診治療費、出診費、住院費、伙食費、陪客費、營養費、輸血費(有家庭儲血者除外,按有關規定報銷)、冷暖氣費、救護費、特別護理費等其他費用;
3、車禍、打架、自殺、酗酒、工傷事故和醫療事故的醫療費用;
4、矯形、整容、鑲牙、假肢、臟器移植、點名手術費、會診費等;
5、報銷范圍內,限額以外部分。
Ⅱ 漢川的美食作文五百字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是一個小鄉村,但哪兒風景十分迷人。這年初春,我回到了我的故鄉!下午,爸爸媽媽出去了。我按耐不住,便偷偷跑出去玩。走了不遠,便聽見淙淙的流水聲。那湍急的流水嘩嘩的流向遠方。那裡有個大台階,大人從來不允許我們去那兒玩!說容易溺水什麼的。我們小孩子也很聽話,從來不去那兒。那兩旁的石壁上長滿了植物,對面還有我叫不出名字的大樹。挺立在哪兒,像一個衛兵保護這條河流,保護這邊的生命。旁邊的田野地上長滿了雜草,走近一看還有一些小小的,嫩嫩的蔬菜。地嗖逗的一聲——我跳了下去。其實也不高。踩著田園的小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真是沁人心脾!我看了一會兒,旁邊有一大片油菜花田,微風吹來,隨風舞蹈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往前看,有一顆婀娜多姿的柳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春風中梳著她那柔順的頭發。玩累了,就在旁邊的一塊石頭上休息。嘿!這塊石頭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椅子。旁邊爬滿了植物,像綠色的靠背······我愛故鄉的田園風景!愛我的故鄉!更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Ⅲ 我的故鄉是漢川寫一篇400字作文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是一個小鄉村,但哪兒風景十分迷人。這年初春,我回到了我的故鄉!下午,爸爸媽媽出去了。我按耐不住,便偷偷跑出去玩。走了不遠,便聽見淙淙的流水聲。那湍急的流水嘩嘩的流向遠方。那裡有個大台階,大人從來不允許我們去那兒玩!說容易溺水什麼的。我們小孩子也很聽話,從來不去那兒。那兩旁的石壁上長滿了植物,對面還有我叫不出名字的大樹。挺立在哪兒,像一個衛兵保護這條河流,保護這邊的生命。旁邊的田野地上長滿了雜草,走近一看還有一些小小的,嫩嫩的蔬菜。」嗖「的一聲——我跳了下去。其實也不高。踩著田園的小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真是沁人心脾!我看了一會兒,旁邊有一大片油菜花田,微風吹來,隨風舞蹈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往前看,有一顆婀娜多姿的柳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春風中梳著她那柔順的頭發。玩累了,就在旁邊的一塊石頭上休息。嘿!這塊石頭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椅子。旁邊爬滿了植物,像綠色的靠背······我愛故鄉的田園風景!愛我的故鄉!更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Ⅳ 漢川市有什麼好玩的
:漢川市-著名景點漢川汈汊湖旅遊風景區
位於江漢平原東部,漢水之濱,漢川市西13公里,距武漢市63公里,距孝感市59公里。該湖是我國第一個封閉式湖泊,素有「江漢明珠」之稱。該湖長16公里, 寬6公里,水面約14萬畝。
汈汊湖汈汊湖是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清人曾希天曾賦詩盛贊:「小憩晴天倦眼開,菱菏香里雨聲摧,湖氣百里澄如鏡,唯見漁舟自往來。」漢川汈汊湖養殖基地位於漢川市境內,汈汊湖素有「江漢明珠」之美稱,是湖北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於江漢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989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唯一的淡水水域漁業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1997年列為全國水產品產業化示範區。汈汊湖水域遼闊,蘊藏有豐富的水生資源。水生動物中有各種淡水魚類和野禽類,如龜、鱉、蝦、蟹、螺、蚌、野鴨等,水生植物中有蓮、藕、芡實、菱角、茭白、蒿草、蒲草等,這些動植物有的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有的是優質的輕材料,都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1996年,汈汊湖依託湖區豐富的水資源,定位於生態觀光、魚類觀賞、休閑旅遊及民俗風情的開發思路,成立汈汊湖綠色生態旅遊公司。改造後的風景區一時荷花連片、廊亭水榭,蘆荷伴微風起舞,湖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景區現建有仿古門樓、湖心酒樓各一座、300米九曲長廊、湖心竹樓四座、假山一座,垂釣包廂10個,遊船50條,停車場兩處,年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年營業額達480萬元。
漢川仙女山的傳說 [ 漢 川 名 勝]
仙女山、座落在漢川縣城西南。它海拔雖然只有99.1米,佔地也只有14.4公頃,但它有著
美妙的傳說,吸引著遠方遊人.
仙女山原名采芝山.相傳很早以前,住在山麓馬家灣有一姓卞的人家,父子相依為命,靠種菜,
砍柴為生.兒子輔華為人忠厚,孝敬老父,深受鄉鄰喜歡.因家境貧寒,二十好幾尚未成家,老父為這
事著急.
有一年春天,輔華種了滿園絲瓜、日夜精心培育、不料只活了一顆瓜秧,第一年只長藤葉,
第二年只開了一朵花,第三年才結了一條五尺長的大絲瓜。這絲瓜晚上還能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老人
怕不吉利,總想把它摘掉,輔華卻捨不得去摘。
一天灣里來了一個雲游道人,到瓜園邊不住聲地唱道:「好地氣,好地氣!」父子倆
聞聲趕出門去來,再三詢問。道人才說:「中秋節夜子時,可將此瓜放到山上那一仗見方的
洞口就會見分曉,切記!切記!」說完人就不見了。父子二人很驚奇,明白是神仙下界點化,
就把道人的話牢記心裡。
中秋節夜,輔華於子時前往山上,一連繞山走了三圈,未見有洞。正猶豫間,突見前面
金光一閃,現出了一個大洞,輔華趕到洞口將絲瓜放進洞里。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洞口出現
一道台階直通洞底。輔華順著石階步入洞底,見洞內有一石床、床上坐著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
她見輔華就叫道:「這位大哥,快救我出洞!」輔華問:「大姐是那家閨秀?因何被關在洞中?」姑娘
含羞地答:「我家住在蓬萊,姓杜名媼,因與大哥有一段姻緣,便偷偷離開瑤池,
不料被王母娘娘發現,將我壓在這山內。太白金星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將開山鑰匙化作
絲瓜,讓你開洞救我。」輔華一聽,急忙扶著仙女出了洞。一聲巨響,洞門又關了。
第二天,仙女和輔華結婚了,杜媼教村裡的姑娘織布裁衣,為病人采葯治病,鄉親們沒有
哪一個不喜歡她的。
一年以後,王母娘娘發現杜媼私自與輔華成婚,惱羞成怒,便派天兵天將將杜媼拿回天庭
問罪,重新將她壓進采芝山底。
鄉親們思念杜媼,為了感謝她的功德,將「采芝山」改名為「仙女山」。
●城隍台遺址
城隍台遺址位於劉家隔西北一公里處,長1000米,寬800米。其文化內含為五代至元朝的遺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磚石瓦礫,整齊的街道,被燒過的紅土。1969年開挖漢北河時,在其遺址挖出幾口木井、磚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錢幣、銀塊、劍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磁片、綠磁片、土陶罐、大筒瓦等。
●龍門山
龍門山遺址位於南河鄉南河渡之西,與烏龜山毗鄰,高約80米,系石灰岩層小山,其山西南坡陡臨水,東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該地系一古代集鎮,由於地理變遷而淹沒,現為一自然村落。該遺址距地表80-100公分深處為文化層,厚達1.5米,文化內涵豐富,有紅燒土、人骨、獸骨。陶片較多,以紅陶夾砂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為細繩紋。遺址長200米,寬150米,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該遺址於1981年發現,從採集的標本分析,屬烏龜山遺址同時期文化類型。
●神靈台
神靈台遺址位於田二河鎮神靈台村,遺址高出地面約2.5米,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約為12000平方米。距地表50公分為文化層,厚約1.5米,上層灰土含陶片較多。下層褐黃土,土質較硬,含少量紅燒土和陶片。根據採集標本分析,屬於湖北龍山文化的陶器有陶罐口沿殘片,泥質灰陶和灰紅陶較多,白灰陶極少,一般為輪制、高領,口沿向外微卷,肩部飾有繩紋,灰高領罐則為素麵,陶紡輪一般也是素麵,紅底黑衣。該遺址從1976年以來出土了大量石器,有單孔石鏟、石斧、陶球,石鐲等40餘件。屬於西周時期的文物有陶鬲足殘片、紅灰陶、上飾繩紋,有的肩部飾細繩紋。同時還出土了唐宋時代的釉陶罐、高領瓷壺,上述釉陶可能為這一時期的墓內隨葬品。
●烏龜山
烏龜山遺址位於漢川市境的南河鄉,有座形如烏龜的小山。烏龜山為石灰岩石層的小山,高約50米,古代三面臨水,適於人群棲住。1972年冬,當地群眾在採石時,發現雙孔石鏟1件、方納馬象牙化石1枚以及劍齒虎牙和腫骨麓角化石等。1973年,湖北省考古隊在此調查發掘發現了古文化層。第一層厚一米左右,出土有素麵陶紡輪的灰陶片,陶鬲殘片多為附加堆紋、繩文等,此外還有銅魚針以及銅器殘片。第二層厚一米,出土紅陶較多,多為繩紋,手制,並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燒紅土、隔鬲足等計50餘件。根據以上器物的特徵,第一層為西周時期的文化層,第二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石器距今約4000餘年,化石距今約10萬年之久,屬更新世時。1973年,漢川縣人民政府將烏龜山公布為漢川文物保護單位。
Ⅳ 漢川有什麼著名的小吃
漢川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漢明珠"和江漢平原"魚米之鄉"之美譽。伴隨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自然資源,漢川孕生了許多出名的特產及小吃。如下:
1、漢川汈汊湖蓮籽為漢川特產,主產於漢川市汈汊湖一帶。汈汊湖蓮籽籽粒飽滿,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清香可口,具有補腎、養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葯用價值兼備。蓮籽心還可清心祛熱、滋陰解煩。汈汊湖蓮米行銷各地,還被稱之為"中國蓮"(籽)遠銷香港和出口東南亞等地。
2、二河三蒸
外地客來漢川,都愛吃"二河三蒸"。這也難怪,"二河三蒸"歷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必與漢川是水鄉澤國有關。
3、荷月
荷月酥是湖北漢川一帶的風味佳點,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要准備它。
4、麻糖和米酒
麻糖歷史悠久,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吃過並贊不絕口,從而一舉成為皇家貢品。後來各地也都仿製,但味道就是及不上本地的土產,只有用城關西門外城隍潭的"龍吐水"熬糖,才能制出上品的麻糖來。作為主要原料的麥芽糖兼有潤肺治喘之功能,對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減輕病情。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歷史承傳的風窩酒麴發酵釀制而成,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稀而不流,飲後生津暖胃,回味無窮。1958年,毛澤東在湖北視察時品嘗米酒,稱贊"味好酒美"。
Ⅵ 漢川有哪些特色民俗
漢川特色民俗:
1、做九朝
做九朝與送祝米是湖北漢川的生育習俗文化。孩子出世後第九天舉行的慶賀儀式謂之「做九朝」。從嬰兒出世的那一天算起,第九天為嬰兒做九朝,過去舊法接生,許多嬰兒生下就咸染破傷風(又名臍風),一般在出生一天發作,死亡率很高,到了第八天不發病說明小兒算過了「關」,所以做九朝,以示慶賀。相關的親朋好友會聞訊聚在一起,都來「看月母」,慶祝寶寶的誕生,也祈願寶寶能夠健康長壽,大富大貴。贈送面條、食糖、布料若其它營養品,這天,寶寶的外婆會將買到的衣物玩具還有床等送給寶寶,會給寶寶戴上長命鎖;而其他的親戚好友會紛紛送上見面禮。寶寶的奶奶於是就會請大傢伙兒吃長壽面,現在除了吃面外,還會大擺宴席表示感謝。這天,主要以女客為主。
這一天,外婆家要送「祝米」。舊時,大戶人家的祝米包括孩子一至十歲的全套衣帽鞋襪、十隻母雞、若干雞蛋、豬肚及豬肺各三個以及若干糯米、紅糖,此外,還有搖窩、被褥、木炭、供爐等用具。可謂一應俱全,格外豐富。所送祝米均以抬盒抬去,婆家則在門口放鞭炮迎接,並賞給抬盒人紅包喜錢。中午,婆家辦酒酬賓。這與後來的生日形成鮮明對照。做生日時,親朋送禮雖珍貴,但禮品數量並不多,有的甚至是象徵性饋贈,主人卻要大辦宴席款待客人,因此,當地流傳有「賺錢的『祝米』,蝕本的『生日」』之說。即使是窮苦人家,九朝這天也要送上少許食品、衣物或辦簡便酒宴。九朝時,有的人家舅舅、舅媽、始參、姑媽也到場。這天為新生兒取乳名,舉行大規模慶典,主人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親戚。其他親友則十幾天以後才前來賀喜送禮,這並不為怠慢,而是習俗如此。武漢人至今還有「死人情早送,活人情晚去」之說。親友送禮時,禮品上端放著寫有一XX先生弄璋之喜」或「弄瓦之喜」的紅字貼。對這些送禮者,主人並不款待用飯,只是給客人煮一碗糖水雞蛋或糖面條。不過「月母子不送月母子情」,即親友中同有產婦,則相互間免送禮物不為失禮,俗稱「兩免」。
2、開門爆仗
正月初一凌晨,當舊年的鍾聲響過十二響,漢川農村家家戶戶就爭先恐後放鞭炮,霎時,村莊院落處處是僻僻啪啪的鞭炮聲,火葯濃香,煙霧繞繞。天亮一看,燃放的鞭炮大紅紙片鋪滿地面,與大門的鮮紅春聯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鞭炮,也稱爆竹,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年」這種猛獸的抵禦。宗鎮《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放鞭炮慶祝春節,更是發揚先祖遺風。
3、祭祀祖先
春節祭祖,是人們必經的一項活動。新年將近,各家各戶打掃衛生,將祖宗的牌位撣得乾乾凈凈。祭祖時,先將香紙蠟燭,牲禮酒漿備齊,供奉於祖宗牌位前,然後上香跪拜,叩頭作揖。亦有的為家祖上墳,燃香紙鳴鞭炮,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4、 貼春聯
如果說門神的來歷與桃樹有關,那麼,春聯則直接來自於桃木。宋代王安石詩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詩中的桃符,就是當時的春聯。據《淮南子》一書說,桃符就是用桃木削成的兩塊一寸多寬、七八寸長的小木板,上面分別寫上「神茶」、「郁壘」的名字,釘在大門的左右兩側,這與門神的崇拜對象完全一樣,目的在於用來驅鬼避邪。後來,人們為了省事,不用桃木板,而是將它換成兩片紙,畫上神荼、郁壘的相貌或者乾脆寫上神茶、郁壘的名字,貼在大門兩邊就完事了。當然,這種桃符還算不上真正的春聯。
五代時期,西蜀的宮廷里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用以表達某種意願。《宋史·蜀世家》上說,公元965年初,後蜀皇帝盂昶命學士辛寅遜題寫聯語,「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原來,孟昶皇帝嫌辛寅遜題寫的聯語不工巧,缺乏文采,便自己親筆題寫了這兩句聯語,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春聯。
Ⅶ 湖北省漢川市徵兵條件
湖北省漢川市今天有2180人參與徵兵.要求是2008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18周歲的青年,高中以上的學歷,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年齡可以放寬到21歲,大專文化程度可以放寬到22歲,12月31日徵兵完畢.
Ⅷ 漢川市農村養老保險
養老金參保所需資料:身份證復印件兩張(驗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城鎮居民戶口本原件;《檔案委託管理卡》。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比例及金額:
(1)繳費基數:個人所在省份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2)繳納比例:按照當年相關規定執行(3)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納比例×12四、繳費方式及時限:
持《檔案委託管理卡》到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現金方式繳納。參保人員應一次性繳納全年養老保險金,並於每年6月20日前辦理,逾期加收利息,但最遲不得超過12月20日。繳費時間是當年基數出來後每月1—20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在湖北漢川市如何辦理健康證
辦理健康證應該到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去,在疾控中心體檢,體檢合格後帶照片和身份證去就可以辦了,一般在當天可以辦好。
Ⅹ 幸羅文 感動中國
1995年始,他歷時2年4個月,自行車環游全國;1999年,他用7個月時間騎摩托車走遍全國;19年來,他的足跡踏遍我國大江南北,他用鏡頭記錄下全國各地的生態環境現狀,並呼籲大家重視環境保護,提高環保意識。2008年、2009年,他曾連續兩年成為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候選人,他便是46歲的湖北孝感人幸羅文,事隔18年後,他再次來到寧德,將「保護母親河,將環保進行到底」宣傳活動帶到閩東。
第二次來寧德 稱閩東生態好
此次是幸羅文第二次來到寧德。「這次來寧德,我一路經過壽寧縣武曲、福安市上白石,也到了白雲山風景區,說真的,寧德的生態環境很不錯,不僅山好,水也好。我一路拍攝了許多寧德河流山川的照片。」幸羅文說,他於本月17日從浙江出發,經過壽寧、福安等縣(市、區),最終來到寧德市區。
其實早在1996年,他就曾到過寧德。「那時我騎自行車環游全國,途中曾經過寧德福鼎。由於只是經過,並沒有待太久,因此我對福鼎也只是模糊的印象,只記得當時這里的生態非常好,山清水秀。」幸羅文說,事隔18年重來寧德,發現這里的民風依舊朴實,當地人也很注重環保。「18日,我途經壽寧縣武曲鎮郊區,就看到有民眾在鎮郊一河流中清理雜物。當時我很感動,因為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保護母親河、保護環境中了。」幸羅文談到這里,十分高興。
而在走訪寧德城郊一鄉村時,他傾聽了不少百姓對環保的看法。「鄉里有位老大叔和我說,如今農田都施化肥,土地逐漸都板結了,土質也越來越貧瘠,還是懷念當初使用生態肥的日子啊,不僅污染小,種出來的糧食、水果更安全。他的話讓我想起,其實相當多百姓打心裡就愛護環境,傾向於環境保護,這讓我對來寧德做環保宣傳工作更加有信心。」幸羅文補充道。
宣傳環境保護 足跡遍全國2400個城市
幸羅文出生於湖北漢川市一戶農家,幼年時因患小兒麻痹症,左腿落下終身殘疾,但這些並沒有擊倒他堅韌不拔、敢於挑戰自我的性格。1995年,當他接觸到西方一些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書籍後,從未出過省的他便萌發了「萬里走單騎宣傳環保」的想法,並立即付諸實施。
當年8月15日,他騎自行車從家鄉出發,出發時他全身的裝備只有一輛自行車和一部相機。歷時兩年半時間,他行遍了除台灣、新疆外的全國所有省份,行程3萬多公里。「第一次暢游全國宣傳環保對我來說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許多地方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可謂觸目驚心。很多次,因為拍攝了企業排污的照片,遭到對方毆打,連相機都被砸碎了。」幸羅文說,痛心於日益受污染的環境,更加堅定了他宣傳環保尤其是保護水資源的決心。
1999年,幸羅文再次踏上征途,單人騎摩托車歷時7個月走遍祖國大陸。一路走來,他既震撼於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他也看到高樓大廈背後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而兩次行程,也讓幸羅文萌生了第三次「綠色環保行」的念頭。2005年3月,幸羅文再次進行「綠色環保行」。此次,他的出行工具變為汽車,出行速度、質量也有了質的變化,每到一處,他通過手中的鏡頭記錄下當地的環境狀況,並通過聯系各地媒體、作報告會、組織萬人簽名活動、開展攝影展等方式,向沿途的人們呼籲環保。「來到寧德的這幾天,我以河流、水庫等為主題拍了幾百張圖片,發出了幾十份環保宣傳單,希望能為寧德的環保工作盡綿薄之力。」幸羅文說道。
這么多年來,幸羅文的環保宣傳重點一直在保護水資源。此次來寧德宣傳的主題為「保護母親河,將環保進行到底」。他說,如今我們的母親河遭受嚴重的水體污染,人類的活動使大量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江南水鄉部分支流水域,一度成為三類至四類劣等水質。他說:「希望大家能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水資源,留一泓清水,造福子孫後代。」
據幸羅文介紹,19年來,他拍攝了十多萬張與環保有關的圖片、收藏了30本簽名冊4箱游記,騎壞4輛自行車和5輛摩托車,他的足跡踏遍我國2400多個城市及17個國家和地區,一路舉辦了數百場環保報告會。
將辦全國環保攝影展 建全國環保教育基地
回顧自己的環保行生涯,幸羅文直言:雖然艱辛,但他會一直堅持下去。「在宣傳環保的路途中,我曾被砸過相機,被打破耳膜,還被人誤解為『斂財』,也曾多次哭過,但這些艱辛挫折之後,我又無數次整裝重發。」談到這些,幸羅文感嘆不已。
他表示,這些年的全國行,已花去了他20多萬元的積蓄,這些經費全靠他自己的茶企和妻子經營的影樓賺的。「環保無小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既然決定要做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而且,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有一個支持我事業的妻子,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有識之士,不論再艱難,這條路我會堅持走下去。」
「接下來,我將用我這么多年拍攝的照片做宣傳材料,用鏡頭去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幸羅文表示,接下來他將整理出震撼人心的圖片,用這些資料舉辦全國環保攝影作品巡迴展,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人們展示水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用自己的行動發動更多的人加入到環境保護隊伍中來。「巡迴展一定會來寧德,展覽中,預計將有2~3張有關寧德水資源現狀的照片。」幸羅文慷慨激昂地說:「我還計劃用幾年時間,在家鄉建設一個全國最大的環保教育基地。」
在環保這條路上,他走了很久,付出了很多,也喚起了許多人的環保之心,這使得不少人稱幸羅文為「環保衛士」。對於這個稱謂,他卻覺得「言重」了。他說,他只願當一名普通的環保志願者,而保護環境是人人有責且功德無量的事。「人的一生彈指間就過去了,幾十年後,如果平平淡淡地過去了,一切如灰飛煙滅,但如果我的行為能為子孫後代、為社會留下一點有意義的事,那生命才更有意義。」他認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