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環保社團的宣傳!!
可回收的主要的加工處理、回收利用的方法有:
1.垃圾再生法:垃圾經分類後,對其中可直接利用的物質進行再回用。如:廢棄的玻璃、塑料、金屬、紙張書報、木材廢布、廢油等。
2.垃圾焚燒發電法:這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方法,既能徹底消毒除害,又使垃圾變成了能源。
3.垃圾堆肥法:依據傳統的農業積肥原理,利用有機垃圾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將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用於改良土壤。
4.垃圾生物降解法:運用具有多功能高降解能力的多種菌群,對垃圾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加快分解,使其變費為寶、物盡其用。按菌種不同,又分為厭氧降解和氧化降解兩種。
一般情況下,生活下的可回收資源主要有: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我們都知道廢紙是可以買錢的,經常還有人到我們小區里叫著收廢紙呢。)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我們生活中用的很多塑料製品其實就是廢棄塑料重新加工而成的。)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生活中像酒類的瓶子很大部分就是回收重利用的)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等。(小子現在還記得家裡有把勺子是用這些廢鋁重鑄的)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等。
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煙頭、果皮、菜葉、雞毛、煤渣、建築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需要注意的,像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筒、葯品、化妝品等。這些都是有毒垃圾,需要特別的處理
這些資料夠不夠?
B. 不要亂扔垃圾的宣傳標語,最好是婉轉的
我美麗整潔的外表,是您高雅文明的舉止。
花草憐人愛,行人多珍惜。請給它們一片凈土!
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優美社區環境。
不要讓手中的廢棄物,斑駁了你來時的路。
送你一抺綠,還我一片凈。
茵草雖美,保護不易,望君手下留情,且觀且珍惜。
眼前美麗的風景,掌控在你我手中。
一紙一屑煞風景,一舉一動顯文明。
您文明的呵護會讓我更美。
垃圾進箱 心留余香 舉手之勞盡顯素養。
用你的愛心保持這片鮮綠,讓我的美給你帶來好心情。
謝謝您的配合,我為您的風度而贊美。
垃圾手中有,到「家」才分手。
舉手之勞,資源永續的源泉。
清新的空氣是多麼的芳香,綠色的呼吸是我的夢想。
C. 可堆肥垃圾有什麼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後,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於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例如澱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澱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澱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而這個家園正在被垃圾所包圍。作為21世紀的主人,我們不能只是擔憂與抱怨,而是要有行動,要有綠色行動。垃圾並非一無是處,廢品也不是廢不可用。垃圾資源化和再循環在技術上並不難,困難在於廢物隨手拋棄、混合堆積就成為垃圾;因此作為有教養的新世紀的文明人,我們應該參與「舉手之勞」的垃圾源頭分類活動,為凈化我們的生存空間做一點奉獻,獻一片愛心。
生活垃圾是人類生活的副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產量正在逐步增加。一般生活垃圾可分為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生物垃圾等五類。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佔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現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產垃圾440公斤,全市年產400萬噸左右,相當於兩個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場地已有4500餘處,佔地超過1萬多畝。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經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龍織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為此,我們既要少製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類,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飯盒等製品,多用可重復使用的製品,減少寶貴的森林資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購物布袋,減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購買無氟冰箱、空調等環保電器,保護大氣臭氧層;少用高濃度洗滌劑,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並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污染源產生的滲出液經土壤滲透會進入地下水體;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您看:頤和園、北海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香山、八大處林間山路上散落著和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麵包紙等,一些遊客只圖自己方便,造成旅遊環境污染。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導致死亡。
第四、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於農田,或僅經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會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理化性質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別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農田內,莊稼的根就不能生長,農田就會減產,可供人們食用的糧食就會減少。
第五、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隨著城市垃圾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而在長期堆存中只採用簡單覆蓋致使垃圾產生沼氣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也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綜上所述,對於城市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顯而易見。要讓這些垃圾變廢為寶,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嗎?回收1噸廢紙可生產好紙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樹,可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廢玻璃再造玻璃,不僅可以節約石英砂、純鹼等原料,還可節電;用廢金屬冶煉金屬可節約大量的能源消耗,還可減少空氣污染;而一些果皮、蛋殼、菜葉、剩飯等廚房垃圾,可用堆肥發酵的方法處理,變成綠色肥料等。
因此,我們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和信息網路等多種大眾媒體,大力進行垃圾源頭分類收集的宣傳教育;抓緊制定適合國情有關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法規,並嚴格執行;可考慮在一些單位深入細致地進行垃圾源頭分類收集的試點工作;並與大家進一步討論完善管理辦法,使垃圾源頭分類收集盡快普遍開展。讓我們共同努力,用舉手之勞,推動垃圾分類回收,清除垃圾污染,變廢為寶,節約資源。使北京能以嶄新的面貌奪得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同時也給我們自己提供一個優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間。
D. 如何宣傳和推廣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准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幾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於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後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准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後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多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等來進行分類的。
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減少土地侵蝕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減少污染
中國的垃圾處理多採用衛生填埋甚至簡易填埋的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污染環境。
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還可以減少危害。
變廢為寶
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能轉化為資源,如食品、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垃圾焚燒可以發電、供熱或製冷;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蘊含的資源潛力。可見,消費環節產生的垃圾如果及時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
總結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
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E. 關於生活垃圾處理與回收利用研究報告
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研究性學習報告
《關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調查研究》
指導老師:張慧寧
組 長:溫俊成
組 員:溫俊成、楊成偉、陳漢卿
導航目錄
結題報告
附錄一:開題報告
附錄二:活動記錄
附錄三:自我總結表
附錄四:組員互評
附錄五:心得體會
附錄六:導師指導
附錄七:評價表
附錄八:結束語
結題報告
摘要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多元化,逐步向小康生活邁進。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出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近年來,我國在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仍存在著許多環境問題,特別是生活垃圾產量日益增加,其成份變得日益龐雜。這些垃圾不僅佔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壞了城市景觀,而且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持續性的污染,進而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
關鍵詞:生活、利用、垃圾、回收、調查問卷
一、生活垃圾的分類及危害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一)生活垃圾的分類
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並根據不同處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1)紙類:未嚴重玷污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2)塑料: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製品。比如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2、廚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3、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4、醫療廢物分類。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不論是否剪除針頭,是否被病人體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屬於醫療廢物,均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管理。使用後的各種玻璃(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屬於醫療廢物,不必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但這類廢物回收利用時不能用於原用途,用於其他用途時應符合不危害人體健康的原則。
5、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二)生活垃圾的危害
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佔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並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麵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死亡。
第四、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也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的影響。一些持續性有機污染物在環境中難以降解,這類廢棄物進入水體或滲入土壤中,將會嚴重影響當代人和後代人的健康,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長期的不可低估的影響。殘留毒害物質在動植物體內積蓄,嚴重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當人食用含有有毒物質積累的動植物時,又使毒害物質積存在人體內,對人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誘發癌症和導致胎兒畸形等。
二、生活垃圾的處理與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處理專指垃圾中由居民排棄的各種廢棄物(不包括市政設施與修建垃圾)的處理,包括為了運輸、回收利用所進行的加工過程。處理的目的是使垃圾的形態和組成更適於處置要求。例如為了便於運輸和減少費用,常進行壓縮處理;為了回收有用物質,常需加以破碎處理和分選處理。如果採用焚燒或土地填埋作最終處置方法,也需對垃圾先作適當的破碎、分選等處理,使處置更為有效。
生活垃圾的處理應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燒三種處理方法。
1、填埋處理法。填埋法是指利用天然地形或人工構造,形成一定空間,將垃圾填充、壓實、覆蓋達到儲存的目的。垃圾填埋處理具有投資小、運行費用低、操作設備簡單、可以處理多種類型的垃圾等特點。目前垃圾填埋處理的比例超過85%。但由於目前的生活垃圾仍然未實行分類分揀,填埋處理的對象多為混合垃圾,因此填埋法存在以下問題:混合垃圾中的大部分可回收物、可焚燒物或可堆肥物等被一並填埋,不能再生利用,資源利用率低;混合垃圾滲出液會污染地下水及土壤,處理成本高;垃圾堆放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周邊環境的空氣質量,大多數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體直接排入大氣,即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又造成安全隱患,目前能夠對填埋氣體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填埋場不足3%;混合垃圾大量佔用填埋場的空間資源,導致填埋場佔地面積大,消耗大量土地資源;填埋場處理能力有限,服務期滿後仍需投資建設新的填埋場。
2、堆肥處理法。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廣泛分布的細菌、真菌和放射菌等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在適宜的水分、通氣條件下,進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從而將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向穩定的腐殖質轉化。目前堆肥處理主要採用靜態通風好氧發酵技術。堆肥技術適合於易腐爛、有機物質含量較高的垃圾處理,具有工藝簡單,使用機械設備少,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等特點。利用生活垃圾堆肥在我國已有較長時期,但存在如下問題:不能處理不可腐爛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垃圾中石塊、金屬、玻璃、塑料等不可降解部分必須分揀出來,另行處理,分選工藝復雜,費用高,因此減容、減量及無害化程度低;堆肥周期長,衛生條件差;堆肥處理後產生的肥料肥效低、成本高,與化肥比,銷售困難、經濟效益差;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會進入堆肥,農田長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會造成潛在污染。
3、焚燒處理法。焚燒法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剩空氣量與被處理的有機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廢物中的有毒物質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是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焚燒法具有廠址選擇靈活,佔地面積小,處理量大,處理速度快。減容減量性好(減重一般達70%,減容一般達90%。)無害化徹底,可回收能源等特點,因此是世界各發達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垃圾處理技術。近年來焚燒法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用並不普遍,主要存在如下問題:建設焚燒廠投資大,建成後運行成本高;混合生活垃圾成分復雜,燃燒的效率低,焚燒尾氣污染嚴重;混合垃圾中餐廚類垃圾含鹽量較高,煙氣中的氯化氫會腐蝕焚燒爐,增加煙氣處理的難度和污染控製成本。
三、生活垃圾的處理與回收利用的對策
如何有效地對其進行處理和回收利用,已成為各級政府和普通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1、大力進行科普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盡管江蘇近年來經濟發展相對較為迅速,人民素質有了一定提高,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受傳統生活方式的影響,思想觀念的更新遠未跟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程度,環境意識較為淡薄,價值觀念滯後,生態意識淡薄,是思想認識障礙的深層原因。群眾中「產品高價、資源低價、環境無價」的舊觀念仍然根深蒂固,許多地方政府在實踐中很難正確處理全局的、長遠的生態效益和局部的、短期的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要通過多種宣傳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環境科普知識,讓廣大人民認清生活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後果的嚴重性和長期性。同時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舉辦各種培訓、講習和輔導班,組織有關人員到生活垃圾處理典型示範點參觀學習,逐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環境與資源意識,讓農民自覺的避免產生廢棄物,拒絕使用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盡可能循環利用各種物資。使保護環境、拒絕污染成為領導和群眾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所以,目前加大科普宣傳力度,使農村幹部群眾對生活垃圾方面的知識及其污染的危害性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尤為重要。
2、全面推廣分類回收,實現廢物利用最大化
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遞增的垃圾多為可回收物,可以說有2/3以上的廢棄物是能回收利用的,即將垃圾相對集中,由專人將垃圾中可利用的塑料、玻璃、橡膠等揀出回收或利用,同時將廢舊電池、農葯瓶、發膠罐、摩絲罐等有毒有害的物品挑出來,交政府有關部門統一處理,其餘的有機垃圾,可以通過快速發酵的方式,轉化為肥料回歸農田。這樣做將大大降低垃圾總量和體積,減少垃圾轉運中耗費的人力和物力,及過多的垃圾堆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減少了相關部門清運和處理垃圾的負擔,延長了造價昂貴的垃圾處理場的使用壽命。實現垃圾從源頭分類,資源回收將大有可為。然而,實現垃圾從源頭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下定決心來組織領導,群眾的參與和企業的支持,三者結合才能辦成。
3、實行「排污者付費、治理者收費」的收費制度
目前我國尚沒有制訂關於生活垃圾的專門法律及行政法規,但一些條例中有相關的規定。例如,國家「十五」計劃綱要指出,要推行垃圾無害化處理與危險廢棄物集中處理,推行清潔生產,全面推行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收取生活垃圾處理費已有一部分意見出台,北京、天津等城市已經開始徵收生活垃圾處理費,實行垃圾計量制。在各單位及各家各戶交納一定數量的基本清潔費、衛生費的基礎上,按照每個單位或每戶垃圾產出量的多少來負擔垃圾處理費用。其好處就是打破了目前垃圾處理的「大鍋飯」,從而迫使人們認識到「多產垃圾就要多掏錢」。要想減少這方面的開支,就要想盡辦法減少垃圾量,進而達到保護環境,減少污染之目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垃圾量。雖然徵收垃圾處理費可能不能完全滿足處理投資,但至少能解決部分問題,這也是控制農民隨意排污的一種手段。這樣既能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又能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
由於對垃圾的處理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各地由於經濟發展的差別能夠對垃圾的處理程度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各地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垃圾處理方法,減少生活垃圾對社會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破壞。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人民的全面參與和支持,從源頭和末端全方位加以控制,最終使我們的社會有一個清潔的環境,從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表
( 2011 )屆( 6 )班
課題
名稱 關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及回收利用調查研究
開題
時間 2010年1月 擬結題時間 2010年5月
課題
團隊 組長 溫俊成 導師 張慧寧
組員 溫俊成、、楊成偉、陳漢卿
主導課程:綜合實踐活動 相關課程:化學與生活
研
究
背
景 在我國,近幾年常有企業和零售葯店開展過期葯品的回收活動。在一些社區,也曾定點設立了家庭過期葯品回收箱。但總體上看,我國過期葯品的回收工作缺乏持續性和普及性,回收過期葯品的網點較少,消費者不能及時把過期的葯送到回收網點。在過期葯品回收方面,國外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借鑒。如今,很多國家都十分重視過期葯的回收,以免隨意處置過期葯帶來不法分子「再次利用」或污染環境等嚴重後果。
研
究
意
義 我們大力發展校園垃圾分類處理,不僅是為了解決垃圾公害,更是由於它具有超越了垃圾處理本身最重大的意義,這就是: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周圍一片,不斷提高廣大群眾意識,號召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通過垃圾分類,廣大群眾容易理解自己與環保的關系,每個人都是垃圾公害的製造者,也同時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應樹立這樣的意識: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政府行為,也是一種廣大群眾個人行為,要保護民族的生存根基,必須從每個人做起。以「垃圾回收,保護地球,舉手之勞,參與環保」為口號,強調垃圾分類對於挽救耕地、減少污染、節約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最終達到 「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周圍一片」的目的
研
究
內
容
范
圍 1、中學生及家長最真實的的看法和實踐體會。
2、實地采訪和對學生以及社區家庭的問卷調查。
3、網路資料。
方
法
和
措
施 1、分發問卷
2、采訪身邊的中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
3、網上查閱資料
4、實地考察記錄
研究
所需
條件 社區及學校
電腦 手機 紙筆若干
計劃
訪問
的專
家 校內 身邊的同學們
校外 組員家附近社區的家長
預期
的成
果 1、切實了解目前中學生對於使用手機利弊的認知程度。
2、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能力,開拓眼界,增長知識。
課題
研究的計劃 活
動
安
排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活動方式
2010.1.8 確定研究課題 討論
2010.1.15 進行第一次的調查 調查問卷
2010.2.9 全體組員得出第一次調查問卷的結論 統計調查問卷
2010.2.20 各組員回家在家的附近的社區詢問調查居民對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看法 詢問登記
2010.3.5 收集他人看法 分發問卷
課題
研究的計劃 活
動
安
排 2010.3.10 收集他人看法 分發問卷
2010.3.15 收集他人看法 分發問卷
2010.3.20 收集資料 網路與書本及組員平時積累知識
2010.4.15 結束高一的研究性學習 統計
小
組
分
工 姓 名 主要負責事項
溫俊成 實地考察采訪及調查、分發問卷、記錄、報告的編排、整理歸納
楊成偉 分發問卷、記錄、結題報告的撰寫、調查結果分析
陳漢卿 記錄、製作問卷、收集資料整理並統計問卷
導
師
意
見 「關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及回收利用研究性報告」的課題研究立足校園,具有現實意義,因此在選題上是恰當的。
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能引導學生正確行為習慣,從我做起,了解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能力。
方案合理、安排細致、操作性強。同意按方案進行。
指導教師:張慧寧
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
研究性學習小組活動記錄表
(11)屆(6)班
課題題目 關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及回收利用調查研究 主持人 溫俊成
時間: 次數:
(5)次 地點:綠茵閣 記錄員 陳漢卿
參加成員 溫俊成、陳漢卿、楊成偉、劉楚彬
活
動
目
的 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周圍一片,不斷提高廣大群眾意識,號召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通過垃圾分類,廣大群眾容易理解自己與環保的關系,每個人都是垃圾公害的製造者,也同時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應樹立這樣的意識: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政府行為,也是一種廣大群眾個人行為,要保護民族的生存根基,必須從每個人做起。以「垃圾回收,保護地球,舉手之勞,參與環保」為口號,強調垃圾分類對於挽救耕地、減少污染、節約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最終達到 「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周圍一片」的目的
活
動
過
程 2010年1月8日:明確詳細的計劃,討論研究課題展開
2010年1月15日——2010年1月18日:開始采訪工作
2010年2月9日——2010年2月13日:開始問卷調查
2010年3月20日——2010年4月13日:上網調查及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理論知識
2010年4月15日 ——2010年5月25日 :對課題進行總結,匯總並寫成報告
活
動
評
價 實驗十分有趣,雖然平時在化學課上我們也做過很多實驗,但是這一次的十分有意義。雖然實驗的過程很簡單,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非常的開心,並且學到了很多關於實驗的知識。在實驗過後,我們對化學老師進行了訪問,她給我們的課題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並且對我們的研究性學習進行了總結。
我們的課題研究就這樣結束了,在這次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看著幾天努力的成果,雖然感到有些疲倦,
但是覺得很開心,很有意義
備註:
調 查 問 卷
同學:
你好!
我們是高二六班的學生。我們正在進行研究性學習,希望能就您對生活垃圾的回收及利用的看法和了解進行調查。以下列出的各題,請您發表一下看法。
謝謝您的合作!
高二(六)班
關於生活垃圾的回收及利用調查研究小組
1.請問您家裡的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多選):( )
A.塑料、橡膠類
B.金屬類
C.剩飯、菜類
D.玻璃瓶、罐類
E.木質、紙張類
F.其它
2.請問你家裡常用一次性餐具嗎?( )
A.是
B.不常用
C.根本不用
3.請問你家裡處理垃圾的方式有:( )
A.全部扔掉
B.部分回收賣出,部分扔掉
C.分類裝袋不同處理
4.有沒有聽說將垃圾分類裝入分類箱的措施? ( )
A.理解
B.了解一點
C.聽說過
D.不知道
5.如果有關部門對家庭日常垃圾進行適當收費,你認為合理嗎?( )
A.積極支持合理收費
B.可以
C.不贊成也不反對
D.完全不合理
6.你(或你的家人)有回收一些廢品保存,留待備用的習慣嗎?( )
A.有
B.有時候有
C.沒有
7.你認為你所居住的社區衛生環境如何?( )
A、好
B、一般
C、差
8.你認為造成衛生環境差的原因是什麼?( )(可多選)
A、居民亂扔垃圾
B、管理部門沒到位
C、設施不完善
9.你所在的社區垃圾一天清理幾次?(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不知道
10.你認為社區衛生環境的生活垃圾污染會對居民的身體造成傷害嗎?
A、會
B、不會
11.你周圍的人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如何?( )
A.一定要保護環境
B.盡力吧
C.看情況
D.不管我的事
采訪記錄
活動地點: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高中宿舍
學:研究性學習的組員
甲:高中的一位老師
乙:學校垃圾回收站管理員
(1)
學:老師你好,我現在正在調查垃圾分類回收管理的報告,可以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甲:當然可以。
學:老師你知道垃圾分為哪些種類嗎?
甲:我只知道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街道上只有這兩類。
學:那平常扔垃圾有分類嗎?
甲:沒有,都是包在一起丟的。
學:好的,謝謝!
(2)
學:阿姨你好,我現在正在調查垃圾分類回收管理的報告,可以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乙:可以。
學:平常學校的垃圾都是送來這里嗎?
乙:是的。
學:送過來的垃圾有分類放么?
乙:沒有,都是一袋一袋送來的。
學:那你們是怎麼處理的呢?
乙:我們把紙和紙殼揀出來,其餘的垃圾全部都裝進垃圾筐,等待垃圾車來裝載,統一送到垃圾填埋場填埋。
學:那麼學校食堂的垃圾呢?
乙:不是的。是由農場專門承包拿來作為牲畜的飼料。
學:好的,非常感謝!
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
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自我總結表
( 2011 )屆( 6 )班 姓名: 溫俊成
教科室製表
課題
名稱 關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及回收利用調查研究 指導老師 張慧寧
總結陳述
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我的貢獻情況如何?
制定計劃,總結和撰寫報告
沒能完成或完成不好的是什麼?哪些同學值得我學習?為什麼? 查找資料的部分不是很好。
我覺得劉楚彬同學值得我學習,在這過程中他常努力,也非常積極,不怕辛苦,不怕累,還能提出些非常好的建議,一直堅持到最後,表現得非常好。
我提出哪些意見和建議?(其中,哪些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贊同?哪些引起了同學們的討論?)
我從其他同學的發言中受到哪些啟發? 提出了尋找各國成功垃圾分類的案例,也被採用了。其他組員也非常贊同,因為這是一個有力的論證對我們的報告來說。其他同學提出的一些細節的建議也非常的好,而且大家提出的采訪建議都非常的好。
學習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產生這些困難的原因有哪些? 課題的研究、調查、撰寫猶如大工程一般,特別是課題報告的撰寫需要大量的資料及調查數據。獲取大量的實時數據對我們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學習過程中,我有哪些感受和體會? 這次的研究讓我學到了很多,使我一生受益匪淺,和大家在一起的辛苦和微笑也將永遠記在我
心裡。
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
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自我總結表
( 2011 )屆( 6 )班 姓名: 陳漢卿
教科室製表
課題
名稱 關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調查研究 指導老師 張慧寧
總結陳述
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我的貢獻情況如何? 問卷調查,發放以及統計任務
組織策劃工作
沒能完成或完成不好的是什麼?哪些同學值得我學習?為什麼? 在問卷發放過程中,調查對象不積極配合完成調查時有沮喪現象,不能正確調整心態,應與改善。但在組織策劃方面能分工明確,有計劃,有目的的完成任務。
我提出哪些意見和建議?(其中,哪些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贊同?哪些引起了同學們的討論?)我從其他同學的發言中受到哪些啟發? 我提出了分隊調查(2人為1小隊),明確作
業目標,構成效率小隊的調查方案。
學習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產生這些困難的原因有
哪些? 在學習過程中,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不能分散開來平均調查全市的數據,數據單一集中在某一區域。這樣很可能導致數據不準,造成這種困難的原因是缺乏金錢跟交通工具。
學習過程中,我有哪些感受和體會? 在這次活動中,鍛煉了自己的實踐活動能力,學到了許多關於環境保護的知識,真正體會到「世上本無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環境,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
共築我們的美好未來。
F. 垃圾分類宣傳內容簡述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分門別類的投放,並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2、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的原因:
1)經濟方面:進行垃圾分類可以將可回收垃圾變廢為寶,使之變成能夠重新使用的新資源。例如:我們喝剩下的易拉罐就屬於可回收垃圾,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
2)佔地方面:垃圾分類有利於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3)環境污染方面:垃圾隨處亂扔會造成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有的垃圾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嚴重地污染環境。合理地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理量。例如:
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1)首先應清楚什麼是可回收垃圾什麼是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餐廚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
2)垃圾投放時的注意事項:
①垃圾分類投放前紙類應盡量疊放整齊,避免揉團;
②瓶罐類物品應盡可能將容器內產品用盡後,清理干凈後投放;
③廚余垃圾應做到袋裝、密閉投放。
④玻璃類物品應小心輕放,以免破損。
⑤投放後應注意蓋好垃圾桶上蓋,以免垃圾污染周圍環境,蚊蠅滋生。
G. 環保宣傳語有那些
環保宣傳語主要是針對民眾和大眾的,一個是水污染防治,還有空氣污染的防治是跟居民生活息息相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