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營養餐宣傳

營養餐宣傳

發布時間:2021-08-13 16:16:30

A. 為什麼到處都有牛蒡雙蛋白營養餐的宣傳廣告

尚赫和牛蒡雙蛋白營養餐都沒聽說過!都是營養餐而已!

B. 什麼是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
國辦發[2011]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學習生活條件。自2006年起,國務院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書本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中小學生營養不良間題仍然存在,貧困地區尤為突出。
以貧困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維護社會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按照國務院的有關決策部署,扎實做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工作。
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主要內容
按照「政府主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 的原則,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不斷提高農村學生營養健康水平。
(一)啟動國家試點。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以下簡稱連片特困地區)啟動農村 (不含縣城,下同)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連片特困地區的具體范圍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 (2011--2020年)》和有關文件規定確定。
試點內容包括:中央財政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准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學生在校時間200天計算),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試點地區和學校要在營養食譜、原料供應、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等方面積極探索,為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積累經驗。試點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市、縣級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確定試點縣(市)並分縣(市)制訂試點工作方案,報教育部、財政部備案後實施。
(二)支持地方試點。對連片特困地區以外的地區,各地應以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等為重點,因地制宜地開展營養改善試點工作,逐步改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對工作開展較好並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中央財政給予獎勵性補助。
(三)改善就餐條件。各地要統籌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和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資金,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使其達到餐飲服務許可的標准和要求。中央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中專門安排食堂建設資金,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學校改善就餐條件進行補助,並向國家試點地區適當傾斜。食堂建設要本著節儉、安全、衛生、實用的原則,嚴禁搞超標准、豪華建設,加強建設改造工作監管。規模較小的農村學校,可根據實際改造、配備伙房和相關設施,為學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條件。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實際為農村學校食堂配備合格工作人員並妥善解決待遇和專業培訓等問題。
(四)鼓勵社會參與。鼓勵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有關基層組織,以及企業、基金會、慈善機構,在地方人民政府統籌下,積極參與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工作,在改善就餐條件、創新供餐方式、加強社會監督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五)完善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實際,對補助發放范圍和標准等進行動態調整。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將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標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達到每生每天小學4元、初中5元。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落實基本標准所需資金按照50%的比例給予獎勵性補助。
三、把食品安全擺在首要位置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指導和協調。農業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督檢查。工商部門負責供餐企業主體資格的登記和管理。質檢部門負責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監管,查處生產加工中的質量問題及違法行為。衛生部門負責指導做好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監測評估,對學生營養改善提出指導意見。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學校食堂以及供餐單位、個人食品安全監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辦法,切實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學校食堂食品日常安全自查以及購買供餐服務、個人或家庭托餐等食品安全檢查。食品安全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要加強綜合協調。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首要位置,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確保采購、貯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環節的食品安全。縣 (市)級人民政府要指定專門機構、落實專門人員負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工作。
各級餐飲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會同教育、農業等部門與學校、供餐企業(單位)和托餐的個人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並安排專人負責,加強對食品原料采購、餐具消毒、設備清潔等環節監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樣監測制度。堅持食堂從業人員體檢制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四、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工作落實
學生營養改善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安全風險高,同時農村學校現有基礎條件和管理力量還很薄弱,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情況復雜,任務繁重。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統籌安排,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一)明確工作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負責人分工負責。省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訂本地區學生營養改善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市級人民政府負責指導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縣級人民政府是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行動主體和責任主體,負責制訂本地區學生營養改善工作實施方案和配餐指南,因地制宜地推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教育、財政、發展改革、衛生、食品葯品監管、農業、質檢、工商、宣傳、監察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有關學校要把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實行校長負責制,切實承擔起具體組織實施和相關管理責任。要充分發揮學生家長在本地區、本學校確定供餐模式、配餐食譜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二)創新供餐機制。各地應從實際出發,多途徑、多形式地開展學生營養改善工作。供餐模式包括學校食堂供餐,向具備資質的餐飲企業、單位集體食堂購買供餐服務,偏遠地區在嚴格規范准入的前提下可實行個人或家庭托餐等。供餐內容包括完整的午餐,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課間餐。鼓勵食品原料采購本地化,通過集中采購、與農戶簽訂食品原料供應協議等方式,妥善解決學校食堂副食品、蔬菜供應問題。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學校適度開展勤工儉學,補充食品原料供應,地方人民政府應為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提供土地、經費和技術等支持。
(三)嚴格規范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中小學食堂供餐規范,明確數量、質量和操作標准。制定原料采購、食品配送、招標投標和經費管理辦法,確保規范化操作,精細化管理。採取多種方式,及時將工作方案、實施進展、運行結果向社會公示。市、縣級人民政府要將財政補助資金納入國庫管理,實行分賬核算,集中支付,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補助資金應足額用於為學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發放給學生個人和家長。督促供餐單位和個人定期公布配餐食譜、數量和價格,嚴禁剋扣和浪費。加強運營監督管理,確保相關食品采購、保管等環節不出現漏洞。建立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防止套取和冒領國家補助資金的行為。建立學生營養狀況監測評估制度,及時跟蹤了解學生營養改善情況,為營養改善工作績效評估提供科學依據。有關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依法健全學校財務機構,配備專 (兼)職財會人員,切實加強食堂會計核算,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定期全面公開學生營養改善經費賬目,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和有效。
(四)加強營養教育。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教育形式,向學生、家長、教師和供餐人員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和飲食習慣。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教學計劃規定的健康教育時間,對學生進行營養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飲食行為模式,使廣大學生能夠利用營養知識終身受益。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地區和有關學校要建立專家工作組,加強營養配餐、科學飲食方面的指導和服務。
(五)強化監督檢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問責制度,制定專門的監督檢查辦法,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監察、審計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促進計劃實施公開透明、廉潔運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計劃實施情況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定期督導。要主動將計劃實施情況向同級人大、政協報告,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督促農村學校成立家長、學生、教師代表共同參加的營養改善計劃監督小組。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和公眾意見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六)做好宣傳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宣傳工作,制訂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要及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准確、深入宣傳這項惠民政策。高度注重輿情分析,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時改進工作。要認真總結、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和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使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真正成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陽光工程。

C. 關於如何保證學生營養餐質量和安全研究的目的意義

一、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體質健康水平顯著改善,營養問題依然普遍存在 我國曾是世界上營養不良兒童人數最多的國家。1949年時,學齡兒童少年中的中重度營養不良患者高達35%~40%,其中1/3是缺乏熱量--蛋白質導致的惡性營養不良(「誇希奧科氏病」);營養不良和急性傳染病是導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當時的嬰兒死亡率高達250‰,5歲以下小兒死亡率達300‰,6~14歲兒童死亡率超過110‰(20世紀末已分別下降為34‰、43‰和9.4‰);當時流傳的民謠「只見娘懷胎,不見兒走路」,就是該悲慘狀況的真實寫照。解放50多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兒童營養工作,將其列為「國家營養計劃」核心內容;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制定干預措施,使兒童營養顯著改善。各種干預措施的力度,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國民經濟的發展,都市化、工業化、生活現代化等重大社會變革,使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大幅提高,出現普遍而強勁的生長長期變化(secular growth changes),突出表現在體格發育上。但是,傳統的學生常見病依然存在,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且這些疾病和問題大多和營養狀況有關。綜合分析表明,目前我國中小學生中,常見營養性疾病的患病率約為25%~40%,按發生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二)營養不良 按國際通行標准,兒童營養不良可分兩類:一類是以「消瘦」(wasting)為主要表現的現時性營養不良,原因是膳食熱量-蛋白質攝入不足,依據BMI篩查標准檢出;另一類見於小學生,由自幼開始的長期性營養不良引起,主要表現為身高發育不足,也稱「生長發育遲滯」(stunting),依據同性別-年齡身高百分位數標准(低於P3)檢出。 第一類營養不良在我國學生中依然普遍存在。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該患病率在我國大城市中小學生中約為13%~15%;中小城市為14%~20%;一般鄉村為18%~24%;中下水平鄉村為20%~30%,西部貧困農村多數仍在30%~35%左右。須說明的是:(1)上述標准參照國際標准、根據國情制定;略高於以往標准,但實踐證明對提高營養不良防治力度有利。(2)尤其城市,多數患兒(70%以上)屬輕度,但依然表明營養不良問題的普遍性。(3)農村地區,尤其西部貧困農村地區,依然是影響我國學生體質全面提高的主要瓶頸制約。 2000年全國調研還顯示,在我國北京、上海等沿海經濟發達大城市,小學生生長遲滯檢出率已從1985年的3.2%降到1%以下,不再構成威脅。但在其他城市(包括多數省會市),7~12歲檢出率依然為2%~3%,一般鄉村為4%~6%,而西部貧困地區仍高達10%(男)和12%(女)。這一現象給人以兩點重要提示:一,改善我國學生營養不良的任務依然艱巨,重點應放在西部貧困農村地區。二,及早發現小學生中長期性營養不良導致的身高發育遲滯,及早採取積極干預措施(如學生營養餐),通過青春期階段的趕上生長而獲得徹底改善。
(三)缺鐵性貧血 兒童缺鐵性貧血因缺乏蛋白質和鐵引起,是世界范圍的公共營養問題。目前我國多數中小學生群體中,貧血檢出率已從原來的40%以上降為20%~30%左右。盡管其中大多數屬輕度貧血(甚至可能只是血紅蛋白濃度略低於正常界值的「邊緣性貧血」),但就普遍性而言,仍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中度流行區」(--WHO貧血公共衛生標准:低血紅蛋白檢出率≥40%,「重度貧血地區「;20%~39.9%,」中度流行區「;5.0~19.9,「輕度流行區」;≤4.9,「正常地區」),提示我國學生的貧血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對學生貧血的長期研究帶來三點重要啟示: 首先, 即使輕度貧血也會對兒童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如:(1)導致細胞呼吸障礙,耐力和勞動能力下降;(2)輸氧功能減弱,腦組織慢性缺氧,影響學習效率;(3)干擾神經遞質代謝,損害智力發展,引發行為問題;(4)免疫功能下降,疾病(尤其呼吸性疾病)抵抗能力降低;(5)體溫調節功能活動受阻;(5)增加對有害重金屬(鉛、鎘等)吸收;因此,各國學者都將缺鐵性貧血納入兒童重要的營養性疾病范疇。 其次,我國城鄉不同群體間的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差異並不顯著,僅主要表現為農村(尤其西部貧困農村)的程度更為嚴重。原因是貧血的原因發生變化:在貧困農村地區,主要原因依然是膳食蛋白質攝入不足,蛔蟲、鉤蟲等寄生蟲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而大城市則主要與學生的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膳食結構不合理等有關。全面加強學校營養教育,提高家長和學生的營養知識水平,日益成為改善學生貧血的關鍵性措施。 第三,兒童膳食中一般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增加不能滿足鐵需求,必需相應增加含鐵量多、吸收率高的富鐵食物攝入。除瘦肉外,這些食物(如豬肝、雞鴨血湯、魚肉等)中有不少可能因偏食、挑食等原因而攝入不足;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顯著增加膳食鐵的吸收和利用。這些措施,在一般家庭膳食中常難以做到。 綜上可見,提供營養豐富的午餐,配合膳食結構調整,增加富鐵食物攝入,加之在午餐中進行營養知識技能教育,是消除學生缺鐵性貧血的最有效途徑。
(四)城市兒童為主體的肥胖、超重流行趨勢 近15年來,在我國城市地區中小學生營養大幅度改善的同時,超重、肥胖開始大幅度流行。在北京、上海等沿海特大都市,兒童肥胖、超重正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長,目前已達到超重檢出率16%~20%,肥胖檢出率10%~15%的水平,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北京每5~6個男小學生中即有一名肥胖兒。在這些發達城市,肥胖正逐步取代營養不良,成為小學生首要的健康危險因素之一。制定營養改善策略和措施,一定要充分注意對這些群體的針對性,將干預重點逐步向肥胖、超重防治轉移。 在一般城市群體(包括中小城市、中西部省會市)中,營養不良的改善幅度明顯低於上述大城市,但群體中營養分布的「雙峰現象「十分明顯,即:一方面繼續存在著較多的營養不良和貧血現象,另一方面超重、肥胖(目前主要為超重)也在迅速增長。因此,制定營養改善策略和措施要兩頭兼顧。 肥胖、超重主要因膳食熱量攝入過多、體力活動消耗減少、「以靜代動」的生活方式、不良飲食行為等綜合因素導致。因此,應同樣將肥胖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營養性疾病來對待。在學生營養午餐中給予高度重視。應針對肥胖、超重的發生原因,研究制定一系列「對因治療」的膳食防治「處方」,進行有針對性的膳食防治。
(五)特殊類型的營養缺乏症 目前,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開始將兒童營養性疾病的防治重點,從單純的熱量-蛋白質營養不良,向多種不同類型的、因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缺乏而導致的營養缺乏症的方向轉移。我國學生中以往這些缺乏症就很普遍,只是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例如:大樣本人群測試結果表明,我國多數兒童膳食鈣的攝入達不到中國營養學會頒布的「膳食營養素攝入標准」,其中約1/3攝入量達不到標準的一半;缺鈣不僅導致生長潛力不能充分發揮,身高矮小,而且對肌肉力量、耐力、各種生理機能等的正常發育也有嚴重影響。目前,尤其城市中小學生的食物有越來越趨向精細化的趨向,糧食加工太細,精米白面,蔬菜燒煮時間太長,都造成B族維生素、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食物加工過程即損失過半。我國尤其農村學生,主食單一、副食品種欠豐富,以致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E等的攝入量距供給標准還相差甚遠,由此產生的夜盲症、壞血病、賴皮病等,依然普遍存在。為防治這些營養缺乏症,日本營養學家曾在學校午餐的指導手冊中明確規定,中小學生每天至少要吃30種以上的食物類別,以避免鈣、鋅、鉻、硒等元素的缺乏;美國政府白皮書也規定,中小學生每天應吃4~5種原糧,以克服食物品種單調對兒童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國營養學會也特別強調主食要粗細搭配,以保證B族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素的需要。
(六)其他學生常見病和營養缺乏 一些學生中常見的疾病和問題,表面上各有明確的病因,但就其誘因和嚴重程度上,也與營養素缺乏、膳食結構不合理,存在密切的相互關系。例如:學生中常見的脊柱彎曲異常,重要的病因之一是膳食缺乏優良蛋白質和鈣。視力不良和近視的主要原因是學習負擔過重、視近工作時間過長、視近工作環境不良;但過於精細的膳食,加之鈣、鋅、硒、鉻等長期攝入不足的不良影響作用也很大。浙江醫科大學曾為解決該問題專門設計營養餐食譜,實行一段時間後做暗適應測定證明對視力改善的幫助很大,受到我國學生營養餐創始人、著名營養學家於(若木)老的贊揚。齲齒的直接病因是致齲菌、菌斑和不清潔的口腔環境,但因缺鈣、氟、鉻、鎂等導致的牙齒發育鈣化不良,牙釉質抗齲力低下,對齲齒的發生、齲患的嚴重程度等也有直接影響。此外,學生中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症狀,如頭痛、頭暈、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直立性暈厥等,有的病因未明,有的則屬器質性病症的先兆癥候群表現,其主要影響因素也大多與他們日常的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失衡等有關,應該認真探索通過學生營養餐等干預途徑,對這些疾病和健康問題的平衡膳食性的「對因」治療方法。
一定要把學生營養餐這一新生事物扶植好,要正面對待營養餐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群策群力,認真地逐條予以解決,以便真正把學校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為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營養工作的認識,把學生營養餐工作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民族素質的措施納入教育工作,統籌安排。要真正理解: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最終實現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目標。要把學生營養工作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的「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具體行動,並將其納入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工作規劃。
2.加強法制建設 我國現行的學生營養餐工作大都在適應市場經濟的特定環境下,按學校後勤社會化模式來運作,因而對過去多年中所暴露的問題,只有通過制定相應法規,依法行政,才能真正解決,由此推動學生營養餐事業的穩步發展。日本、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都有實施學校營養餐法的幾十年成功經驗,而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學校午餐立法。這是一個明顯的缺陷,但不等於什麼都不能做。根據目前的現實狀況,我們建議分以下三步走:(1)充分利用現有法律、法規的積極作用。例如:1991 年,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制定了《中國學生營養「護苗系統工程」方案》,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在全國推行學生營養用餐。1996 年以來衛生部先後頒發的《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學生營養午餐營養素供給量》、《學生營養餐生產企業衛生規范》,2001 年國家經貿委、衛生部、教育部聯合下達的《關於推廣學生營養餐的指導意見》等,都就學生營養餐的管理方案、辦法和標准等,做出明確的規定,是強化我國學生營養餐的科學規范管理的重要基礎。各地學生營養餐領導小組,都應會同有關部門和組織,根據以上文件、規范、標准,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共同推進我國學生營養餐工作的快速、穩步發展。(2)高度重視地方立法。北京、上海、長春、哈爾濱等許多城市,在試點推廣營養餐的工作中都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各地管理部門應充分運用這些地方法規,應嚴格依法行政,規范學生營養餐生產企業的行為。(3)條件成熟時由人大立法。多年實踐表明,我國學生營養午餐不僅勢在必行,而且應加快速度,有計劃、有領導地進行,使學生營養餐逐步由民間行為向政府行為過渡,最終形成以政府行為為主,民間行為為輔的工作格局。條件成熟時,應盡早制定兒童營養法、學生營養午餐法。也可首先考慮國務院頒發有關條例,逐步完善後再正式立法。對營養餐等營養干預措施,法律的保障非常重要。對學校營養午餐的推廣,生產者的規范生產,教育部門的積極組織,社會各有關部門的配合,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後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要重視明確各方面的責、權、利,保障營養午餐的有序發展。
3.要進一步加大對學生營養工作的宣傳力度。向全社會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和科學引導,營造一個全社會重視學生營養工作的大環境。當前,學生營養工作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但要使學生營養工作真正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變成社會、學校、家長的自覺行動,還遠遠不夠。必須利用當前的有利時機,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宣傳,讓全社會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了解學生營養工作的重要意義,了解必要的營養科普知識,建立科學的營養觀念,自覺、主動地支持和參與學生營養工作,形成有利於學生營養工作開展的大環境。
4.重視學校的營養健康教育,將其作為對全體學生實施健康教育、培養科學營養觀和飲食習慣的重要途徑。尤其要做好廣大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校的營養健康教育。各級中小學校都必須落實國家教學計劃規定的每周0. 5 課時的健康教育時間,其中安排必要的營養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活動(如班隊、課外、讀書等),廣播、板報及張貼營養宣傳掛圖、印發營養科學知識小折頁等多種教育形式,傳授營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
5.加強對學生食堂的營養指導。應以營養午餐工作為契機,科學指導營養配餐。飲用牛奶和豆奶是改善學生營養狀況的有效措施。在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沿海地區及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在安排營養餐時引導學生飲用牛奶和豆奶是完全可行的。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沿海及其他有條件的地區,應將營養餐、 「學生飲用奶計劃」和「學生豆奶計劃」等統一進行研究和部署,抓一批示範點; 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推進在營養餐中實施學生飲用奶和豆奶。營養午餐不僅要滿足就餐學生基本的營養需要,還要努力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種,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要對學校食堂炊管人員進行營養知識方面的培訓,使之逐步按照營養配餐方案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膳食。農村地區的學校食堂,要充分利用農村地區豐富的大豆資源,加工成豆腐、豆漿及其他豆製品等,做到學生每人都能吃到一定數量的豆製品。要結合勞動技術教育,發展校園經濟,養豬(雞、魚)、種菜,使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能吃到一定量的肉類食品,經常吃到多種類的新鮮蔬菜。
6.提高學校營養午餐的科技含量 (1)建立營養師制度。合格的營養專業人員是提高午餐營養質量必備的人力資源。我國尚未建立營養師制度,對他們的教育、編制、工作、待遇等必須有明確的規定和法律保證,促使該隊伍穩定發展。營養餐供餐單位的飲食服務人員必須接受經常性的規范化培訓;為提高營養餐的口味,還應加強廚師的技術培訓。 (2)加強營養餐科研工作。午餐生產相關管理措施、生產技術有待完善,口味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一味向學生講解「營養午餐不是美味大餐」不是長久之計,關鍵要解決營養和口味之間的矛盾,縮短送餐距離,進行營養宣傳,方法有待我來發明、創造。 (3)制定我國學生營養餐生產加工技術規范。近10 年來,為規范學生營養午餐生產加工的特殊技術要求,確保食物營養與食品衛生安全,一些城市制定了學生營養午餐生產操作技術規范,如《杭州市學生營養配餐管理辦法》、《長春市中小學生營養餐配送操作規程》、《平湖市學生營養午餐工作規范》等。北京市還制定頒發了《北京市學生營養午餐審批管理辦法》、《北京市學生營養午餐原料進貨標准》、《北京市學生營養午餐產品技術標准》等。這些操作規程或標准,均是為了確保營養午餐質量與食品安全,穩步推進學生營養午餐工作發展,並起到積極作用。還應認真借鑒近年來全國各地成功的經驗,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結合衛生部頒布的《學生營養午餐生產企業衛生規范》以及現有食品衛生有關規范標准,參考目前國際通用的《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 》、《食品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 》等質量管理體系,制定適合現有國情且易於推廣應用的《全國學生營養午餐生產加工技術規范》,以提高學生營養午餐的綜合質量,確保學生集體用餐的食品衛生與安全,促進我國學生營養餐事業的穩步發展。

D. 關於推廣學生營養餐的指導意見的介紹

《關於推廣學生營養餐的指導意見》是國家經貿委、教育部、衛生部聯合發布的一份關於學生營養餐推廣的文件。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城市試點的初步經驗表明,推廣學生營養餐應遵循「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學校組織、家長自願」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作用,動員各有關部門、生產企業、中小學校、民間團體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各地經貿、教育、衛生部門要組織有關方面的力量,採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動學生營養餐工作由點到面、由城區到近郊、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乃至發達鄉鎮,積極穩步地開展,防止一哄而起、放任自流和無序競爭。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做好學生營養餐工作的模式和做法,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E. 完美營養餐主要的作用是什麼

1、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完美營養餐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功能性油脂和膳食纖維。

2、清潔血液,排除宿便:營養餐能夠補充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八種必需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對血液和體液的清潔功能。全麥、糙米粉、玉蜀黍和黃豆都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特別是「高纖維」,)還添加了低聚果糖(活力多)能促進腸蠕動,並對大腸壁有清掃作用,能有效排除大腸中「宿便」這個萬病的起源。

3、降血脂、降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豆含有皂角苷、卵磷脂和亞油酸,螺旋藻中富含的亞油酸和γ-亞麻酸、糙米、全麥、玉米、大豆、燕麥所富含的纖維素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營養餐中豐富的維生素C、鋅、鈣都有降血壓的作用。

(5)營養餐宣傳擴展閱讀:

完美營養餐選用多種穀物等原料精製而成,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營養豐富,食用方便,是現代人不可多得的美味食品。

完美營養餐的配料主要有:植脂末(葡萄糖漿、食用植物油、酪蛋白、穩定劑、乳化劑、抗結劑)、大豆蛋白粉、麥片、玉米、麥精、南瓜粉、低聚果糖、螺旋藻、薏仁、小麥、黑米、蓮子、糙米胚芽粉、多種礦物質(碳酸鈣、乳酸鋅)、復合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

F. 全國學生營養餐宣傳教育日活動方案

歷屆主題
1991年:營養、健康、好學、向上
1992年:營養、版健康、好學、向上
1993年:營養主要來權自日常膳食
1994年:營養貴在全面、均衡、適量
1995年:營養給你健康、智慧和力量
1996年:大家來學營養知識,人人學會自我保健
1997年:大家來學營養知識,人人學會自我保健
1998年:營養給你健康、智慧和力量
1999年:建設護苗系統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陽
2000年:營養午餐配合素質教育,為國育英才
2001年:喝牛奶,保健康
2002年:保證食品安全,促進學生營養餐發展
2003年:營養、食品安全與健康
2004年:營養、食品安全與健康
2005年:均衡營養、適量運動
2006年:均衡營養、適量運動——預防慢性病,從青少年抓起
2007年:均衡營養、適量運動——營養、健康,和諧同行

G. 學生營養餐宣傳標語

1、要素食不要速食,要健康不要賤康
2、嘴巴暴飲暴食,健康暴起暴落
3、口味淡一點,壽命長一點
4、綠色生活享健康,自然蔬菜零負擔
5、科學膳食 合理營養 健康生活 和諧共享

H. 求學生營養餐宣傳標語

黨的政策好,學生營養高
愛心營養餐,情暖千萬家

閱讀全文

與營養餐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家為什麼要搞促銷活動 瀏覽:732
行業聯盟的策劃方案 瀏覽:178
天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03
三八促銷活動及裝飾 瀏覽:748
億贊普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974
2016年黨員培訓內容方案 瀏覽:418
中介型電子商務 瀏覽:113
什麼是電子商務的靈魂 瀏覽:800
大連鼎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63
培訓班開學准備工作方案 瀏覽:667
網路促銷方案設計中的背景分析 瀏覽:456
義烏市電子商務龍頭 瀏覽:800
2020年警銜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670
葯店好的營銷方案 瀏覽:531
個人公眾號推廣方案 瀏覽:41
電子商務發展扶持獎勵 瀏覽:919
2015年家裝公司優惠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950
電子商務大作業 瀏覽:999
關於職業培訓的實施方案 瀏覽:555
電子商務法調整對象是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