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出黑板報,或者用口頭進行交流.
⑵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資料有哪些
一、什麼是孤獨?
所謂的孤獨,是由人與人的往來體會中產生出來的。當人認為自己是孤獨時,那就是他處在想和他人接觸、交往的狀態中。
頑固的人、自我主張強烈的人、反抗的人,和陰晴不定的人、不滿的人、插嘴的人、過於溺愛寵物的人,都是具有容易成為孤獨的危險的類型。
我們必須能耐得住孤獨,才能完成重大的工作,才有某種成就的希望。
打入團體,或是非得生活在團體中才能安心的人,都不能稱之為獨立自主的人。
個人進入了群體中,自己的姓名、地位、職業,一切都成為無關緊要的東西了。個人完全成為無色透明的存在,以群體的一分子而行動著。雖然沒有不安和焦慮,但是自主性也喪失了。
為了考慮估計到自由和獨立,無論如何必須要有不能敗於團體性的想法的強烈概念,以及不可動搖的精神之支柱。在孤獨中,才能誕生真正的自由。
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如果沒有忍耐孤獨的精神,和缺乏控制孤獨的創造力,則無法存在於社會。
二、如何掙脫孤獨?
1、伸出友誼的手
(1)克服孤獨的兩種方式
一個是自己積極地打破這種孤獨狀況;另一個是等待周圍環境向你接近。自我極端地忍受著孤獨,絕緣於向人招呼、微笑。預期渴求著交談對象,不如在多向人打招呼、親切交往上下功夫。
(2)待人親切
渴求談心對象的,大多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又強烈依賴心的人。在許多場合,無法充分被愛的人,經常是到了成年仍殘留著自戀成分。依賴心強大人士渴求著愛。
對別人親切是免除自己本身孤獨的第一步。但是,我們往往吝嗇於對別人表示親切。表示親切所需要的勇氣,事實上正式治療自己孤獨的特效葯。
我們要注意避免對方拒絕我們近似做作的親切,使自己的善意能確實為人所接受。這樣做的首要秘訣,是悄悄地,不使當事人覺察出我們的表現是出自善意。
(3)己所欲施於人
自己辛苦收集的資料,如果對別人也有用處,不妨提供出來,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善意表現方法。像這種利人又利己的事情,我們應該當一個習慣來培養。有了這樣的好習慣,往往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獲,這些收獲正是孤獨的特效葯。
(4)善意的謊言
未能受到真誠相待的人,不久亦對撒謊者不可捉摸的心態感到失望,而相繼離去。唯有幫助他人的謊言,才會使人感到愉快。
(5)熟記他人姓名
人只有在被呼喚時,才會去思索對方是何人。希望自己的名字為別人所牢記,邊應該先去記熟別人的姓名。嫌惡感可以憑直覺來感受,同樣的,善意也可以藉助直覺來交流。人有多比自己所厭惡的人的本能,但如此一來,只有使雙方的關系更加疏遠,更強烈地注意對方的缺點。為了避免惡性循環下去,你不能等待對方來與你接近,必須主動去接近對方,一味地等待,可能使你失去得益友的機會。「我未曾遇見有我不喜歡的人。」這正是人與人交往的真諦,不要去嫌惡他人。
⑶ 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 內容是什麼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
⑷ 世界精神衛生日資料(詳細,謝謝)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提出。為了提高政府部門、社 會各界,廣大群眾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計劃10月10日前後在全國開展「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入,社會競爭不斷加劇,勞動力的重新組合,人口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原有社會支持網路的削弱,導致了各種心理應激因素急劇增加,精神衛生問題日益突出。兒童的行為問題、大中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老年期精神障礙、酒精與麻醉葯品濫用以及自殺等問題明顯增多。
根據預測,進入21世紀後我國各類精神衛生問題將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總負擔預測值中,精神衛生問題仍將排名第一。所以,積極預防不良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生,也是當前精神衛生工作應該立即採取的行動。
⑸ 求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的資料..
世界精神衛生日
在1991年,尼泊爾提交了第一份關於「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的報告,這一報告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重視。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發起、由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隨後的十多年裡,許多國家參與進來,將每年的10月10日作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分享科學有效的疾病知識,消除公眾的偏見。至今為至,已先後舉辦了10多屆活動,結合現實情況和精神衛生的需要,確定每年的活動主題。
歷年主題
·1996年的主題是:「積極的形象,積極的行動」
·1997年的主題是:「女性和精神衛生」
·1999年的主題是:「精神衛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創傷和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2003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抑鬱影響每個人
·200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
精神衛生日在中國
2000年,我國開始大規模開展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在隨後的幾年中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2004年,為了宣傳「世界精神衛生日」,向社會大眾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在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支持下,成立了「世界精神衛生日紀念網站」,並與北京市科協合作,針對一般成年人、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家長,分別編寫了《解讀心靈——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讀本》、《解讀心靈——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讀本》、《解讀心靈——家庭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讀本》,印刷了7萬多份,免費發往北京市18區縣。同時,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還組織有關專家到北京市女子勞教所和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並進行面對面的答疑和咨詢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心理健康的標准
我們都知道,健康不僅僅包括身體的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並且因為心理問題到心理診所尋求心理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所謂心理健康,其實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當事人能夠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並能發揮本身的能力和潛力。心理健康具有下面7個具體的標准。
⑹ 2007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資料
我也是來找這方面資料的,呵呵
橫幅可以打出:
「提倡心理咨詢、促進精神健康」
綠色絲帶映陽光,攜手追求心健康
社區人人伸雙手,和諧溫暖處處有
醫患握手共同行,堅持科學勝疾病
大手小手手牽手,快樂成長無憂愁
城鄉拉手心溝通,共享陽光和天空
宣傳資料可以有對精神衛生日的介紹,對心理咨詢的介紹,對心身疾病的介紹,對心理健康的介紹等等不就夠了嗎?我們不但要在學校還要在醫院,社區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