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專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屬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1)復工疫情防疫宣傳資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公廁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容易藏污納垢,加上人員流動較大,若消毒不及時,環境中容易殘留病毒。進入公共廁所時應先戴好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密閉場所時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的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密閉、空氣不流通,更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戴口罩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正確佩戴口罩除了能預防新冠肺炎,還能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㈡ 防疫小貼士,做好復工防疫,靜待春暖花開
三月份,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因為一場突然的疫情,我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近幾天,回到了久違的廠企,我們迅速調整狀態,依舊鬥志昂揚,這場「戰疫」還未結束,復工的准備工作不可輕慢,下面分享下我們在防疫方面做的那些事。開工前,我們首先做好廠企所有區域的消毒工作,空氣中隱隱約約的消毒水味道,是為了給每位職工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辦公環境。每天早上一踏入廠企大門,迎接我們的就是「當頭一槍」,在駐企防疫人員的指引下,大家自覺排隊測量體溫,並做好各項身份登記,噴灑酒精、規范洗手之後才給予放行。為確保就餐環境的安全性,餐廳每日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廚工在每日崗前,做好體溫測量等工作,工作期間統一佩戴防護用具,員工實行打包分散的就餐模式,避免聚集性用餐。我們深知,只有我們一起做好防護,一起期待疫情散去之時摘下口罩,就能和小夥伴相約逛街、聚餐,再去踏足祖國的大好河山。
㈢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一、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養成隨身攜帶口罩的好習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空間,前往醫院就診、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從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等高風險暴露人員,應正確佩戴口罩。年老及體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到人多密集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客流較多時,有序排隊等候,避免人員擁擠。
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清潔雙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垃圾箱內。
四、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居室和辦公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避免空氣污濁。冬季使用空調前應進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氣流動和自然通風。
五、注意飲食安全衛生
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口罩。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處理食材應生熟分開、煮熟煮透。購物、處理食材、飯前飯後應保持手衛生。
六、自覺堅持安全出行
杜絕帶病上班上學。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盡量避免外出,特別是近期與發熱、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過密切接觸人員,盡量不搭乘公共交通。
乘坐公共交通時,盡量選擇刷卡、掃碼等非接觸方式充值、購票。遵守公交、地鐵等部門防疫規定,如戴口罩、測體溫等。
㈣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護防疫工作指南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末,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是一億零四百七十一萬人。其中有一些行業,比如箱包、製鞋、制帽、紡織和機械等流水線作業的一些企業,工作人員是相對密集,還有一些企業,如電子、制葯等這些企業,需要在密閉的廠房裡作業。這些企業應該重點落實以下防控措施:
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做好工作場所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特別是對操作的按鈕、把手等人員接觸頻率高的物體,還有部件的表面要定時的消毒。同時對會議室、食堂,還有文體活動室等公共區域以及有關的物品,也要由專人負責定期消毒和衛生清潔。
加強工作場所的通風換氣。首先應該選擇自然通風,如果自然通風滿足不了,要輔以機械通風。採用機械通風的廠房,要確保新風入口設置在清潔的區域,新風量應該滿足相關標准和規范要求。使用中央空調的企業,做好空調系統的清洗,空調回風口過濾網的消毒,全新風模式時關閉回風系統。
對從事接觸粉塵、化學毒物等有職業病危害的員工,企業要按照職業健康管理的相關要求,提供符合防護要求的口罩、面罩、防護眼罩、防護服,還有防護手套等等這些個人防護用品,同時要指導和督促員工正確地佩戴和使用。在允許佩戴手套的操作崗位,員工要盡量佩戴手套進行操作。
㈤ 宣傳防疫知識內容是什麼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呼吸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和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應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每次20-30分鍾。當室外空氣質量較差時,應適當減少換氣的次數和時間。
(5)復工疫情防疫宣傳資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共廁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往往有灰塵和污物,人流量大。如果不及時消毒,病毒可能會留在環境中。進入公共廁所時要戴上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封閉場所要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更有利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是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道重要防線。除了COVID-19,正確佩戴口罩還可以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㈥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合易認為:疫情之下,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控。
1)關心員工的健康。企業專在屬疫情發生時,應做好對員工、客戶的保護工作,體現出非常時期的人性關懷。鑒於此次肺炎疫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各企業應把員工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對員工進行傳染病預防及治療知識教育的同時,在內部採取嚴格的衛生防範措施,定期對辦公區域、生產區域進行全面消毒。
2)成立專門機構,安排專項資金。疫情來臨時,企業應成立應急應變指揮小組,並安排應對疫情的專項資金,解決非常時刻的臨時緊急問題。
3)保持企業內部的穩定,努力練好「內功」。受疫情影響,企業的部分業務可能難以正常開展。此時,企業不妨將目光內轉,在系統戰略思考的同時,將以往沒有精力顧及和放鬆了的基礎管理工作抓起來,練好內功,為疫情過後的發展積蓄力量。
4)建立健全危機預防機制。我國大部分企業目前還沒有建立危機管理機制,有的盡管有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一些要素,但並沒有制度化。肺炎疫情的爆發再一次給中國企業界上了一堂沉重而有價值的危機管理課,中國企業應當以此為契機,建立完備的危機預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