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容川菜的句子有哪些
1.油光可鑒,清純可人。
2.有民族味的川菜,就是不一樣。
3.驛路川菜香,千味入旺池。
4.夠勁夠爽夠火辣,有滋有味有旺池。
5.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6.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入饌來。
7.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
㈡ 外賣川菜廣告語
您好,外賣的時候如果是川菜的話,它的廣告語其實還是比較多的,可以針對川菜的特點來寫。
㈢ 你幫我想一句廣告詞,以川菜為主
1、舌尖上的川菜,心尖上的旺池。
2、吃旺池美食,品川藏風情。
3、旺池川菜,地道家鄉風,飄入您心中。
4、正宗川菜,領鮮食界。
5、風情美味,旺池川菜。
6、旺池川菜,與月光同在。
7、古老的風情,熟悉的口味。
8、好味道,共分享。
9、古道川滇韻,藏地蜀味風。滬上品珍味,如臨錦官城。
10、天下美食源於旺池,旺池川菜我的最愛。
11、香飄古道遠,馬幫旺池盼。
12、千年古道,西南川香。
13、川之味,旺池最。
14、百年川味,食尚尊貴。
15、幽幽旺池月,淳淳川菜香。
16、驛路飄香,味入旺池。
17、風情美味,旺池川菜。
18、做出來的品牌,吃出來的口碑。
19、旺池川菜,地道川味。
20、旺池盛宴,天府一絕。
21、真川菜,享旺池。
22、旺池先得月,川菜味最真。
23、夠勁夠爽夠火辣,有滋有味有旺池。
24、旺池川菜——來自茶馬古道上的味道。
25、千年旺池美,壹品川菜香。
26、豪情至真,川味至純。
27、訪古驛旺池,得西南真味。
28、自然風情,美味驛站。
29、西南風景無限美,因有旺池川菜餚。
30、百年川味,時(食)尚菜品。
31、經典古風,舌尖美味。
32、融合最炫民族風味,給您「飛」一般的味覺享受。
33、源於那時的風味。
34、旺池川菜味至純,西南民族情至真。
35、悠悠民族風,濃濃川菜情。
36、正宗風味,辣的夠勁。
37、天府珍饈,健康永久。
38、品味尊貴,食尚川味。
39、百年旺池,時尚川味。
40、旺池好味道,生活不可少。
41、川香典範,味在旺池。
42、走馬踏四方,川餚聚旺池。
43、千年旺池,壹品川菜。
44、點一份美味,品一份真情。
45、勇「往」直前,「持」之以恆;「旺池」川菜,您的味覺盛宴。
46、驛路川菜香,千味入旺池。
47、馬幫行天下,川菜進萬家。
48、月光之城,馬幫美食。
49、川香味,好滋味,旺池味。
50、川味天下,旺池當先。
51、品味獨特,引領食尚。
52、融情西南,品悅天下。
53、舌尖上的西南風味。
54、有旺池,更簡單。
55、旺池川菜,享受快與美的味道。
56、一樣的風情,不一樣的品味。
57、古城驛站情義真,西域川餚品味純。
58、川人川味,旺池川菜。
59、一道好菜,馬幫歸來。
60、聞香下馬,一嘗至佳。
61、訪古驛旺池,得至真川味。
62、旺池川菜,多一些人情味。
63、川菜食尚,旺池領航。
64、異域風味,盡顯與眾不同的你。
65、旺池精神,西南情味。
66、川越,從味覺到感覺,從民族到世界。
67、古老的風情,熟悉的味道。
68、尋川藏古道,品旺池佳餚。
69、融多民族川菜風味,品真英雄馬幫豪情。
70、油光可鑒,清純可人。
71、舌頭帶你游西南。
72、靜心享受,獨有口味。
73、有民族味的川菜,就是不一樣。
㈣ 怎麼宣傳我們的川菜發微信朋友圈該怎麼寫
不用特意寫,就爆照,照片一定要干凈美味,然後大略的寫一下做法,重要的地方省略一下版。最重要的是有一權張能勾引胃的照片,語言不重要,輕松自然一點,比如今天的某某菜還不錯,發張圖,你如果說什麼這道菜如何如何這道菜如何如何的,看著就沒食慾了
㈤ 新開川菜館,應如何宣傳
傳單、大減價、海報、哎呀我餓了。 說起都想吃川菜了、。
㈥ 特色川菜連鎖店的宣傳技巧有哪些
川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一定要把這個核心加入進去讓消費者明白這才是正宗的川菜
望採納
㈦ 成都火鍋川菜宣傳短文
火鍋,由重慶傳到成都後,風格和內容又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成都火鍋,火源清潔,底料配方多樣,口味由單一的麻辣味演化出鴛鴦火鍋,三味、四味火鍋,以及具有滋補功能的葯膳火鍋、魚頭火鍋等。最近幾年,又在火鍋的基礎上派生了「串串香」。「串串香」經濟、方便,也受到成都百姓的歡迎。
成都人吃火鍋的歷史悠久。西晉文學家左思在《蜀都賦》中描寫的「金壘中坐,餚鬲四陳,觴以清漂,鮮以紫鱗」,實際上就是一種家庭小火鍋。
成都火鍋過去多在家庭中使用,發展到社會上,則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的事。成都火鍋從被稱為「熱盆景」的單純麻湯一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羊肉火鍋、啤酒鴨、蘸水魚、菊花等10多個花色品種,其勢頭不亞於川菜館,可以說是遍布大街小巷,無所不在,其裝飾的豪華程度也完全可以同其他高級餐廳媲美。火鍋店的菜譜從過去的幾十種發展到數百種,可以說,凡是川菜原料幾乎都成了火鍋店的湯料,不同飲食習慣和偏食的食客都可以在火鍋店內找到自己喜歡的食品。
川味火鍋大體可分為重慶火鍋和成都火鍋。如按鍋底分,又可分為全紅油、鴛鴦、酸菜魚、滋補、燒雞公等火鍋。成都火鍋的湯汁中以雞、魚、牛棒骨為主要原料,有香料,是五香味和豆瓣味,口感上香辣,但辣不過重慶火鍋。重慶火鍋起源較早,口味濃厚,以麻辣見長,吃辣不吃麻屬醬香味。在湯汁中無論紅湯、清湯都以雞、魚、豬棒骨為主要原料。雖然多年來一直在發展,也有上好的牛骨、活雞、鯽魚、鴨、蛇等制湯,但它與成都火鍋的區別主要還是在湯料上,其他的涮食,如毛肚、黃喉、鴨血、鱔魚、牛肉等沒有太大的區別。在調料上,真正的川味火鍋沒有麻醬料,都是香油加蒜泥。吃重慶火鍋,通常還要配地道的老鷹茶,這樣可減少油膩和刺激性。
火鍋是成都人的至愛,街頭川館最多的是火鍋店,到當地人家裡,招待你的還是火鍋。
吃辣不吃麻是重慶火鍋的一個特點。重慶是一座火爐城市,夏天最高氣溫可達四十一二攝氏度,讓南來北往的異鄉人很不可思議的是,即便酷熱得像烘房一樣的盛夏,火鍋卻仍然大行其道。據說,火鍋最早起源於川江上的船家,那時長江邊古城門的石板坡下有一間屠宰場,每天都宰殺大量的肥牛胖豬,餘下的牛肚豬雜基本上是沒人要的,冬天雨雪交加僵手僵腳的寒冷天氣,江邊的船家便上岸來將牛肚豬雜揀回船上洗凈切片,生一個紅泥小火爐,熬一鍋麻辣紅油湯,招呼勞作了一天的左鄰右舍圍著溫暖的火爐,邊煮邊吃,吃一片毛肚,喝一口小酒,再擺兩句龍門陣(聊天之意),倒也苦中有樂。此後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火鍋這種船工挑夫、販夫走卒們上不了大雅之堂的飲食也開始在大宅門里登堂入室,每到陰冷潮濕的冬天,家家戶戶都能聞到火鍋四溢的香氣。
到今天,火鍋已成為成都的一個代名詞,一年四季常吃不厭,隔個三五天沒吃火鍋,成都人的嘴裡便要淡出鳥來。
和成都的火鍋相比,重慶火鍋更有陽剛之氣。如果成都火鍋是「小橋流水」,那麼重慶火鍋就是「大江東去」。成都人吃火鍋原料很精細。重慶人沒有如此講究,豬、牛肉都是大張的薄片,白菜用手撕成整張,鱔魚根本不要洗,連著血水就倒進鍋里。近來重慶的老灶火鍋重新出現,土灶加粗瓷大碗,更顯豪放!
重慶的火鍋名店不少,如橋頭、小天鵝、露凝香、蘇大姐等,我喜歡橋頭。在南坪的總店,地方較大,氛圍較好,點菜計價,可以吃到江團等高檔菜,席間有歌舞時裝表演。
不過,重慶火鍋比成都火鍋更麻更辣,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備!
㈧ 如何形容川菜活動主題
可以從麻 辣 熱 方面去拓展一下
㈨ 特色川菜店應該如何吸引消費者上門
一、打造特色味道。
我們都知道川菜主要的就是麻和辣,因此很多川菜店都陷於不好吃也不難的尷尬境地,這樣一家川菜店對顧客來說自然是吃也可不吃也可,因此想要抓住顧客的心,一定要抓住顧客的胃,要不斷對市場進行調研,研發出更適合當代消費者的味道,迅速佔領市場。
二、其他附加特色。
這里的附加特色是指除味道外的其他特色,比如推出特色菜品,讓某個爆款菜品成為川菜店的代名詞,又或者推出特色服務,比如為顧客提供洗頭服務,畢竟吃完川菜後頭發全是川菜味,這一舉動往往會讓顧客覺得新奇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