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州公交車為什麼總是有短線呢
原因之一就是廣州人多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錯峰啊,上下班高峰一般的短線的多的
廣州有如下情況,很正常的
長短線發車規律難循
據了解,公共汽(電)車在營運生產中,按車輛行車組織方式可分為全程車、區間車、快車(直達、大站快車等)等。其中區間車俗稱「短線車」,是指車輛僅行駛線路上某一客流量較大路段的一種輔助調度形式;快車則是指為適應沿線長乘距乘客需求,採取的越站快速運行的一種輔助調度方式。
有公交企業解釋,區間車和快車是根據公交線路客流需求、運行狀況及道路交通情況所靈活採用的調度方式,其作用一是加快車輛周轉,提高車輛利用率,二是及時疏運高峰客流,解決大部分乘客出行需求。
不過,不少市民反映這種長短線發車的方式沒有規律,想坐長線車的乘客等候許久等來的都是短線車,尤其是高峰時間更為明顯。「有一次下班時間,我足足等了一個小時車。不是沒有車,而是來的都是短線,到不了我的目的地」,乘客林小姐一提起長短線發車無規律就一肚子氣。
標識隱蔽常常上錯車
還有市民抱怨,長短線車標識不明顯,多數線路的站牌上都只標出長線所有站點,短線車只能靠自己留神上車門附近的標示:「可趕上人多的時候,一看到車來大家都一窩蜂擠上去,根本來不及看標識,上錯車是常有的事。」
措施
9月1日起規范操作
根據市民的意見,交通部門根據廣州市目前公交線路運行的實際情況,對運用較多的「區間車」(「短線車」)、「快車」等調度操作方式作出規范。下月1日起,公交線路將不能再隨意開行短線。
規范一:核准備案
根據規范,區間車和快車線路的開行及開行後優化調整,實行核准備案制度。經營單位需將線路斷面客流數據、高峰期、平峰期調度計劃等資料報市客管處核准備案。
規范二:提前公示
區間車和快車經核准備案後,運營單位須在線路首末站及車輛宣傳欄公示區間車運行區段、發班時段及快車不停靠站點、固定發班時間(隨季節性變化可作調整)等信息。
規范三:短線車不能連續發
在發班要求方面,區間車和快車發班密度最高不得高於本線路總發班次的三分之一,不得連續發區間車或快車;區間車應固定其運行區段、停靠站點和發班時段及密度;快車應固定停靠站點、發班時點(定時發班);同一輛車不得同時採用區間車和快車兩種調度方式。
規范四:前擋風玻璃和上車門設導乘牌
針對市民反映導乘標識不明顯的問題,規范要求區間車和快車在運營期間要統一在車輛前擋風玻璃右下方和投幣箱正對車門一側分別設置「前導乘牌」和「中導乘牌」。「前導乘牌」和「中導乘牌」尺寸分別為50×30和20×15(單位cm),標識內容為「短線車」及折返站名或「快車」及不停靠站名。
規范五:突發情況方可臨時調度
遇道路交通事故、交通管制及市政設施搶修等突發情況,運營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臨時採用區間車或快車等調度方式,並及時告知市客管處。
Ⅱ 深圳公交汽車站台上的宣傳欄里張貼有許多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
愛人者,人恆愛之。最記得這句了。想要別人怎麼對待自己,自己就要怎內么對待別人,我們經常渴望容得到別人的(包括自己的愛人、親人和朋友)愛,但是自己卻吝於付出愛,所以呢,我們應該先付出自己對他們的那份愛。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樣,那會是很有愛的一個世界咯。
Ⅲ 公交車站廣告牌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一般這個是根據公交車站的尺寸來的,常規的話寬3.5m*高1.5m的樣子,當然很多定製類型的公交站台的話尺寸也不一樣的,可以問下像鴻鑫嘉和這種公司,做過很多案例,對設計尺寸這塊比較熟悉。
Ⅳ 母親在等公交車,突然一陣風把宣傳欄颳倒砸向老人頭部,經檢查為腦血管瘤,這個與砸有誘因嗎
腦血管瘤肯定不是砸的誘因!
Ⅳ 老人在公交站台等車,被一旁的宣傳欄砸到頭部,卻檢查為腦血管瘤,與被砸有誘因嗎能有賠償嗎
腦血管瘤應該跟被砸這一下無關吧。不過頭部被砸傷可以向有關單位要賠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