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工作
近年來,公安機關通過不斷完善辦案機制、強化執法監督等有力舉措,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但是,人民群眾對公安執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寄予了更大期望。
當前公安執法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一)執法效能尚不高;(二)執法程序還不夠規范;(三)執法手段仍顯簡單;(四)裁定執行力度不強等問題,無形中降低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公安機關公信力。
一、影響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加快,各類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不斷涌現,公安執法工作面臨的社會形勢日趨復雜,一些法律法規的滯後性更加凸顯。而且,由於不同規章制度出台的時間不同、背景不同,一些規定內容之間出現了不一致甚至相互沖突的現象,致使民警在執法時無所適從。
(二)民警素質有待提高。一些民警知識結構陳舊,對新修訂、新出台的法律法規了解不深、掌握不及時。少數基層單位大局意識不強,過於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在執法過程中較少考慮特定的社會背景和具體情況,影響了執法的社會效果。
(三)監督體系不夠健全。從監督過程上看,過程性監督體系還未完全形成,全程性動態執法監督平台仍在建設之中。從監督機制上看,執法監督機制還不健全,使得某些執法環節成為「監督空白」,容易導致權力失控。從監督手段上看,依然依賴案卷查閱、嫌疑人提審等傳統手段,在線監督、遠程監控等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尚不成熟,科技強警的優勢作用有待進一步挖掘。
(四)執法保障仍需加強。當前公安法制專業人才還比較缺乏,優秀法律人才脫穎而出的上升通道還不夠暢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的用人機制還不健全。執法裝備與實戰需要相比仍然相對滯後,經費不足依然是制約公安發展的重要瓶頸。
(五)執法環境有待改善。暴力抗法時有發生,給公安民警執法心理造成沖擊,導致少數民警執法時縮手縮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辦案質量。
二、有效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路徑分析:
對症下葯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要從完善規章制度、強化執法監督等方面入手,深入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強宣傳教育,強化法治意識。持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培育公安民警的大局意識和民本理念,增強對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政治認同、感情認同、理論認識,使規范、文明、理性、平和執法成為廣大公安民警的一種自覺行動和自發要求。加強公安機關法治文化建設,強化公安隊伍的法律信念和法治精神,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義在心中,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真正潛移默化地滲透進民警心底、融會於民警心靈、指導於民警行為,不斷增強民警自覺抵制各種誘惑的能力,有效提升民警公正嚴格規范執法的水平。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執法環節。堅持從民警日常執法最急需的方面入手,加快執法標准細化工作,嚴密執法程序,規范執法環節,增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確保民警每個執法動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接處警、現場取證、強制措施等每個執法環節上加以規范,切實為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
(三)藉助信息推力,加強執法監督。構建完善的執法監督體系,並以警務信息化建設為契機,盡快實現網上執法辦案、執法監控、執法問題研判和執法質量考評一體化流程,為監督指導工作提供依據。尤其要加快推進執法信息的採集、存儲、傳遞和辦理,實現法律文書網上製作、網上傳遞、網上審批,積極推進執法監督系統建設,探索網上執法質量考評工作。健全執法考評機制,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現的突出問題狠抓督促整改,有力推進公安執法質量的不斷提升。
(四)完善辦案機制,強化執法保障。轉變傳統執法模式,徹底擺脫「重審輕查」、「重口供輕證據」等思想影響,徹底杜絕採用刑訊逼供、精神折磨等非法方法獲取口供。強化辦案保障,加大投入,為執勤民警配備執法必需設備,全面落實訊問犯罪嫌疑人全程錄音錄像制度,堅決確保執法安全。強化執法維權,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抗法行為,堅決維護民警合法權益,遏制襲警案高發態勢,消除惡劣社會影響,切實恢復民警公正嚴格執法的信心。
(五)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及時更新民警知識結構,不斷提高隊伍執勤執法能力。積極推行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全面推行執法資格等級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主辦民警制,有效提高民警學法用法的積極性,督促民警主動開展法律學習,努力培養一批執法辦案的行家能手。緊緊圍繞公安實戰,主動加強對法律法規適用問題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基層感到困難、處理較為復雜的突出違法犯罪問題,適時為基層提供業務指導,提前介入指導辦案。
B. 遠程視頻會議適合用在哪些場合
應用場景和行業:
1、政府和企業:遠程視頻會議、智慧黨建;
2、醫療行業:遠程會診、遠程手術示教、遠程問診、遠程培訓、ICU遠程探視、醫療進客廳;
3、司法行業:遠程探視、遠程提審;
4、教育行業:雙師課堂、遠程培訓、教育進客廳;只要您的工作中會遇到遠程溝通的都可以使用視頻會議。
C. 數字法庭中庭審直播、遠程提訊是做什麼的
「遼寧高級人民法院數據可視化系統」詳細全是了數字法庭中庭審直播、遠程提訊的具體含義。
D. 廣東試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一年情形如何
不久前,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江某等人特大合同詐騙案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前,該院在細致審查案情之後,決定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最終,149名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並簽署具結書。由於大部分被告人認罪認罰,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均表示認可,原計劃安排45天的庭審只用14天就全部完成。
據悉,從2016年11月正式啟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以來,截至2017年12月,廣州、深圳兩級檢察機關共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處理案件18354件20465人,其中,提起公訴17280件19222人,占同期提起公訴數的49.61%。法院採納量刑建議13680人,量刑建議採納率為94.46%,已判決案件中共有99人上訴,上訴率僅為0.63%。
量刑建議精準客觀,採納率達到94.46%
廣東認罪認罰從寬案件量刑建議採納率達到94.46%,不僅在全國試點地區處於領先水平,也遠高於一般刑事案件量刑建議採納率。這得益於廣東檢察機關大力推進量刑建議精準化機制和智能化決策系統。
彭章波介紹說,試點中,廣州、深圳檢察機關堅持罪責刑適用原則具體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司法化、量刑建議決策智能化,重點防範量刑不當、量刑失衡等問題,探索量刑逐級激勵機制和量刑建議精準化機制,實行分級量刑建議,以精準化實現量刑公正。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檢察院運用大數據,破解量刑建議精準化難題,使用軟體程序整理、錄入轄區內的判決文書,通過機器學習和模糊檢索方式,初步建立裁判文書資料庫。承辦檢察官通過對罪名、情節的模糊檢索,可以輕易檢索到5年內相似判決作為量刑參考,做出相對合理的量刑建議,確保「同案同判」。
記者注意到,在量刑決策過程中引入人工智慧輔助系統軟體,是實現量刑客觀、精確目標的重要手段,是廣東目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的一項重要舉措。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專門建立量刑輔助系統,採用大數據提高量刑精準化;廣州、深圳要求有條件、有基礎的基層院通過開發量刑輔助軟體,逐步建立常見案例判決資料庫,利用軟體抓取和分析轄區內相關判決生效文書量刑情節數據,輔助檢察官提出符合案情、區域均衡的精準量刑建議。
E. 哈爾濱第二看守所現在能提審嗎
能,跨區無接觸辦案利用網路,松北區檢察院通過遠程提訊平台分別與通河縣看守所、哈爾濱市看守所、南崗區看守所、道里區看守所等多家單位進行了遠程提訊。期間在辦理一起涉惡案件中,高效完成對分別羈押於哈爾濱市第二看守所和通河縣看守所犯罪嫌疑人17人次的遠程提審。該院各部門和看守所密切配合、共建共享,嚴格按程序「隔空」開展權利義務告知、聽取犯罪嫌疑人意見、「面對面」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等工作,實現全程錄音錄像、宣讀、簽字、捺印,既確保了辦案工作順利開展,又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真正實現跨區域「無接觸辦案」。
尚志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涉嫌盜竊案的審查逮捕案件時,犯罪嫌疑人不予供述,且異地羈押於延壽看守所,而該看守所已處於封閉狀態。為保證案件及時辦理不超期,尚志市檢察院與延壽縣檢察院、延壽看守所溝通協調後,在法定期限內使用遠程提訊系統完成了犯罪嫌疑人提審工作,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看守所封閉無法提審的問題,又及時辦結案件,防止案件超期,為辦案帶來極大的便利。
五常市檢察院利用遠程提訊平台強化未檢監督職能,持續開展未成年人幫教工作。該院「人員」「設備」雙待機,積極探索通過視頻、遠程提審等技術方式靈活開展未成年人幫教、心理疏導、宣告不起訴、提審訊問等工作。通過遠程提審室的高清設備,順利完成多次未成年人案件遠程提審,讓檢察官可以和犯罪嫌疑人實現「零距離」溝通,在特殊時期保證案件辦理不拖沓,幫教工作跟得上。
疫情防控期間,哈爾濱市檢察機關遠程提換視訊一體化平台作用得到全面發揮,自2020年12月25日以來,共遠程視頻提換447次,其中跨區域提換56次,實現了全市兩級院遠程提換視訊系統全覆蓋。哈爾濱市檢察院還首次完成了對雞西市雞東縣看守所跨市域的遠程視頻提審工作,為後續打通全省平台工作體系、實現全省遠程提換視訊一體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F. 老河口看守所(在押人員汪輝)現在可以探視嗎
目前疫情期間,全國的監獄一律不允許探視。我們去提審都是司法所遠程提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