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爭做中國好網民的內容300字
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權威。依法管網、依法治網,對網路違法行為嚴格執法,對以身試法者施以重處,為個人信息、公民權益等提供法律保護,為網路維權行為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給那些「黑手」套上法制的「鐐銬」,用法律構築起清朗網路的堅固屏障,堅定法治思維,這是引領和規范網路行為的主導性抓手。「為數眾多的中國網民正是網路空間法治化不可或缺的建設者和參與者,是互聯網法治建設落地生根、保持活力的根本所在和力量源泉。」因此,廣大網民還需恪守法治精神,自律為上、依法上網,爭當「中國好網民」,這是網路空間法治化對每個網民的現實要求。
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實際上,一些網民在網路世界不守規矩,非不懂法、不知法,而是缺乏自律意識。所以,要實現依法、文明上網,法律約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在於每個網民加強自律,對法律有所畏懼,時刻保持應有的理性和警惕性,堅守「七條底線」,明白什麼可為,做到不能為的堅決不為,規范自己的言行、約束自己的表達,不信謠、不傳謠,言不越規、行不逾矩,不去觸碰法律和制度紅線。
「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一個網要想在網路世界中暢游,必須通過自律先征服自身。嚴格自律是一個好網民的必備條件。「我們不能形成一個守法的現實社會和不守法的網路空間,要把網路空間與現實社會的法治化統一起來。」依法治國步入快車道,「中國好網民」不應落後,每個網民當自律為上、遵法守法,共享清朗網路空間,讓網路健康、文明發展,駛入安全港灣。
『貳』 如何做好四有好網民文明上網 徵文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它在給人們生活生產帶來便捷,豐富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猶如虛假信息、網路詐騙、淫穢色情等負能量,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網路生態,擾亂了安定團結的社會秩序,損害了廣大網民的根本利益。
為此中國好網民活動,充分發揮了網路文化活動在網路社會治理中滋養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通過倡導文明健康的網路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網路行為規范,讓網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網上正能量,在互聯網上爭做「四有」中國好網民,推動網路空間進一步清朗起來。
當然,要做一個「四有」網民絕非很簡單。我國目前有超過6.4億的網民包括超過5億的移動端網友,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四有」?
從教育做起,建立健全全社會網路安全宣傳教育體系,促進網路安全宣傳教育機制化、常態化、長效化。推動網路安全知識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開展網路安全技能培訓、安全知識競賽、公益活動等,逐步使青少年重視網路安全、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培養良好素質,養成良好的網路行為習慣。青少年是互聯網的未來,從青少年開始,讓網路原住民擁有「四有」,讓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從我們自身做起,推動全社會參與。政府相關部門要完善政策、健全法制、強化執法、打擊犯罪,推動網路空間法治化;互聯網企業要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保護用戶隱私,保障數據安全,維護網民權益;網路社會組織要加強行業自律,推動網上誠信體系建設,有力懲戒違法失信行為;專家學者、新媒體代表人士、網路從業人員要發揮積極作用,增強網民「四有」意識,引導網民從自身做起、從生活點滴做起。在自己做「四有」好網民的同時,還要帶動家人、同事、朋友等,共同做到網路「四有」。
開創網路的美好空間,共同維護整個網路的安全,是每一位網友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就讓我們從培養客觀理性的上網心態開始,從培養更加獨立的價值判斷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