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國衛生」宣傳標語50字
愛國衛生日宣傳標語
1、清潔環境,消滅四害,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2、全民參與,治理環境,建設村容整潔的新農村!
3、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4、創造優美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5、治理衛生環境,建設美麗、文明的新明光!
6、開展環境清理,美化凈化家園!
7、搞好愛國衛生運動,促進全市經濟健康發展!
8、預防手足口病:要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
9、衛生城市為人民,城市衛生靠大家!
10、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11、創建衛生鎮村,共建美好家園!
12、艾滋病通過性、血液、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13、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全民健康素質!
14、清潔明光,人人有責!
15、搞好愛國衛生是每個公民的職責!
16、人人動手,清潔單位,清潔家庭!
17、人人動手,清潔家園,創建文明!
18、人人動手,消滅四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9、普及健康知識,促進健康行為!
2. 愛國衛生運動宣傳標語有什麼
1、防疫有我,愛衛同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樹立健康生活新理念。
2、愛國衛生人人參專與,疫情屬防控人人有責,健康生活人人共享。
3、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堅持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全員參與、共建共享。
4、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
5、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讓「公筷公勺、聚餐分餐」成為生活新風尚。
6、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
7、預防冠肺炎,保持身體健康請您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多消毒、不吸煙、喝開水。
8、全民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共建潔凈興安,共享衛生健康。
9、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民共建共享健康生活。
10、環境清潔搞起來,衛生死角堵起來,防疫知識學起來,公筷公勺用起來。
11、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用正確方法刷牙,成人使用水平顫動拂刷法刷牙。吃東西、喝飲料後要漱口,及時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提倡使用牙線。
3. 「愛國衛生運動」口號是誰提出來的
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就把組織軍民開展群眾衛生運
愛國衛生運動
動,搞好衛生防病工作,當作關系革命成敗的一件大事來抓。1933年,毛澤東同志在《長岡鄉調查》一文中指出:「疾病是蘇區中一大仇敵,因為它減弱我們的力量。如長岡鄉一樣,發動廣大群眾的衛生運動,減少疾病以至消滅疾病,是每個鄉蘇維埃的責任」。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政府把開展全地區衛生運動列為施政綱領。1941年陝甘寧邊區成立了防疫委員會,開展以滅蠅、滅鼠,防止鼠疫、霍亂為中心的軍民衛生運動。
編輯本段運動進展1949年1949年,貫徹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繼續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1952年春,美帝國主義在侵朝戰爭中,對朝鮮和我國發動了細菌戰爭。在保家衛國的浪潮中,推動了群眾性衛生防疫運動的深入發展。人民群眾把這項偉大的運動稱之為「愛國衛生運動」。黨中央肯定了這
愛國衛生運動
個名稱並指示各級領導機構,以後統稱為「今後統稱為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在此同時,把「衛生工作與群眾性衛生運動相結合」定為衛生工作的一項原則。毛澤東同志號召:「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愛國衛生運動不僅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擁護和參與,而且受到國際上的贊譽。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顯示出它的「移風易俗,改造國家」的偉大作用,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49-1952年在1949-1952年,即國民經濟恢復期間,為了改變舊中國不衛生狀況和傳染病嚴重流行的現實,在全國普遍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運動。在抗美援朝,粉碎美帝細菌戰爭期間,在中央防疫委員會的領導下,各地迅速掀起了群眾性衛生運動的新高潮。運動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收效之顯著,都是空前的。僅半年裡,全國就清除垃圾1500多萬噸,疏通渠道28萬公里,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改建水井130萬眼。共撲鼠4400多萬只,消滅蚊、蠅、蚤共200多萬斤。還填平了一大批污水坑塘;廣大城鄉的衛生面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1953-1966年在1953-1966年,即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當時政務院發出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要求著重抓好城市廠礦,並把突擊活動與經常保潔結合起來。隨著工作的開展,不少廠礦建立了清潔對,衛生掃除日等各種制度;保持車間、居室、食堂、廁所的內、外環境清潔整齊,從而使職工患病率逐漸下降,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促進了生產任務的發展。
1955年冬,毛澤東同志起草的一個通知說:把愛國衛生運動和「除四害」講衛生結合起來,對防治人畜疾病,保障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1956年1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除四害》的社論,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將麻雀定為「害鳥」,是愛國衛生運動中走過的一段彎路,不過「除四害」活動對傳染病和流行病的防治,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1]
1960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把「除四害」講衛生列入「綱要」的內容。在黨中央及各級政府領導下,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加,同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許多城鄉清除了大量的垃圾、污物。「四害」大大減少,面貌煥然一新。
黨中央在1960年發出的《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中央現在提醒同志們,要重視這個問題,要把過去兩年放鬆了的愛國衛生運動重新發動起來。」並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口號:「以衛生為光榮,以不衛生為恥辱。」在1960年先後召開的全國農村和城市衛生工作現場會議上,又重點介紹、推廣了山西秸山縣、廣東佛山市兩個改造舊農村、舊城市衛生面貌的先進典型經驗。使各地愛國衛生運動有了新的發展。
1966-1976年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許多衛生防保,包括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和其辦事機構被撤並,人員有的被裁減,有的被改行;有些工作被迫處於停頓狀態,致使許多城鄉的衛生面貌開始惡化,疫情回升。此種現象反映到黨中央,當時,周恩來同志多次指示,要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並親自組織指導防疫隊和支援西北地區的巡迴醫療隊,控制傳染病流行,改善缺醫少葯和不衛生的狀況。這個時期,各地衛生防疫專業人員和愛國衛生運動工作者,深入實際,進行衛生科學知識宣傳,努力改善環境衛生面貌。在農村,解決好管水和糞這兩個基本問題,改造環境衛生條件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並概括為「兩管、五改」,即管水、管糞,改水井、改廁所、改畜圈、改爐灶、改造環境。「兩管、五改」已成為組織指導農村愛國衛生運動的具體要求和行動目標。
1978-1995年1978-1995年,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愛國衛生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78年4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要求各地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把衛生運動切實領導起來。同年8月在山東煙台召開的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現場經驗交流會議,以及其後在內蒙赤峰市、黑龍江哈爾濱市、山西晉城縣分別召開的城市和農村衛生現場會議,總結推廣他們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門前三包」(衛生、秩序、綠化)、「四自一聯」(自修門前路、自通門前水、自搞門前衛生、自搞門前綠化,統一規劃聯合集資)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對各地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1987年2月,中央愛衛會、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等9部門發出《在全國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的倡儀》,經中央領導同意,把每年3月定為全民文明禮貌月。主要內容是「五講四美」,即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衛生是突破口。各地區、各單位的愛國衛生運動,都做出新的成績。1989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要求各級政府要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切實加強領導,使衛生條件的改善及衛生水平的提高與四化建設同步發展。多年來,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廣大人民群眾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同社會不衛生習慣和環境作斗爭,為改善和提高生活、環境質量,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1990年,國務院批准對全國455個城市進行衛生大檢查,到1995年10月,共組織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檢查評比活動,共有155個城市被評為「衛生城市」,23個城市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城市的衛生質量有所提高,為勞動人民的生產、工作、學習、生活提供了清潔、優美、舒適的環境。
1980年我國政府決定參加由聯合國第35屆大會發起的《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活動。多年來,在「政府領導,部門支持,民辦公助,多方集資」的方針指導下,在國際組織的支持下,各地發動群眾開展農村改水,大力興建農村自來水。至1995年底全國改水受益人口達79873.92萬,占農村人口的97.03%;其中43.51%的農村人口吃上了自來水。對預防疾病,保障健康,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活質量都發樣了積極作用。
農村改廁,難度更大。當時確定改廁工作要抓試點,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逐步推進,同時要求,改廁要與改水相結合;和解決能源相結合;與血吸蟲病相結合;與扶貧奔小康相結合。以上幾個相結合,工作開展起來就相當有力。用這些辦法,在河南省1994年新增改廁122萬個,累計數突破500萬個湖北、江蘇等地農村改廁進展也很快。
4. 愛國衛生月和黨知識宣傳資料,200字
2012年4月是全國第24個愛國衛生月和我省第16個健康教育宣傳月。大慶社區圍繞「環境整潔,促進健康」的主題要求開展活動,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開展紀念愛國衛生運動六十周年宣傳活動,大力實施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著力提升城鄉環境衛生質量,大力推進「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為南通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服務我們全身心地開展了這次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社區大力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深入有效地開展愛國衛生月和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為落實城市長效管理機制進行廣泛宣傳。為此,我們組織社區里的黨員、居民代表與社區幹部一道在活動室召開座談培訓會,學習健康素養66條,大多數居民都一致認為從自身做起,愛護環境衛生,增強衛生意識,加強體育鍛煉。社區為此出了3期居民健康素養的黑板報,使社區全體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素養,形成人人講衛生,人人愛社區的良好氛圍。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和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努力提高了社區居民的衛生意識和健康行為形成率。2012年4月14日大慶社區愛衛月宣傳活動: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111的學生30人以及社區居干、居民群眾在社區任港路新村為社區居民發放愛衛月的宣傳資料和健康教育手冊,宣傳講文明講衛生從身邊做起,大學生們他們打掃了新村樓道,清理了新村花圃,用實際行動向居民朋友宣傳衛生意識,而後並為居民測量血壓,心理咨詢。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構建健康、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我社區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准及實施辦法」要求,結合整治活動,組織動員轄區單位、黨員積極分子、學生、義工以及社區居民宣傳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對任港支路進行集中整治,對物業撤走後的鴻運城市花苑環境面貌進行專項整治,累計清理建築垃圾、雜物30噸,人工20餘人次。
對城市牛皮廯等亂塗寫亂粘貼每日做到有專人清除,累計清除張貼塗寫800多處,對「五小行業」加大監督管理,對作業隊伍進行新一輪的考核,和轄區單位、物業管理及時溝通聯系,把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以愛衛月和健教月為契機,確保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的落實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