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記錄遼代墓葬的文獻資料是什麼
惟一的文獻資料是清人徐松所著《西域水道記》一書中,曾在新疆沙車附近的西遼王墓地見有石人馬的記載。西遼是遼國滅亡後,其後裔在西域建立的國家,延續了七十多年,歷經五世。如果西遼王陵墓前真建置石人馬,也足以說明遼國是有此制度的。
⑵ 遼王墓游記
今天是我們初一年級所有同學春遊的日子。春遊的目的地是八嶺山遼王墓。
9:30分,我們出發了,在車上我們看到了金黃的油菜花和一畝畝田地,清新的空氣使我們心情愉悅。在車上,我們說說鬧鬧,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10:27分,我們到達目的地,走過一段石橋,我們來到了景區的大門口,跨進門內,是兩個木質的櫃子放在兩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石門,上面有4隻栩栩如生的獅子的獅子立在門上,彷彿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接著我們向右走去,看到一條長廊,雕刻精細。一會兒平坦,一會上坡,我們爬得氣喘吁吁,何老師發現長廊的上方有很多名人名言,便把他們的第一句念了出來,對我們有些啟迪。接著,我們又回到了原點,從石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型博物館,裡面有許多石頭工藝品,小巧靈活,十分精緻。有的同學在照相,有的同學議論紛紛,有的同學則在看簡介,總之,大家都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我們接著往裡走,很快就看大咯一個大洞穴,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遼王墓,我們排著隊進去,看到的是一間間小石屋,圍著一個放著一個木製棺材的大房間,我們都毛骨悚然。小房間里有很多東西,有一個石桌上有很多瓷器,同學們紛紛去照相了。過了一會兒,老師說集合了,原來已經到中午,要吃午飯了。同學們紛紛從書包里拿出大袋子的食物,可是有很多組的同學都沒有墊在草坪上的東西,於是我們就都去借報紙,好不容易找到了,邊伸個懶腰直接躺下,暖洋洋的陽光照著我們,心中也暖暖的。大家各自拿出自己藏匿已久的零食,你一口我一口的分享著。「呵呵!」大家的笑聲不絕於耳。無意中,我們發現在高處有一個建築,邊上去看了看,哇,裡面是很多不同樣子的貝殼,還有一個像魚似得貝殼,真可愛!
2:00,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老師讓我們集合了,我們紛紛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有的同學還和門口的石人握了手、照了相,真好玩!坐上車後,我們的心情都是不捨得。有的同學唱起了歌,雖然不怎麼好聽,但是還是把氣氛渲染得很快樂。
這次春遊真好,既開闊了眼界,曾長了知識,也愉快了心境,緩解了學習壓力,同學們也更團結了,真是有意義的一次活動!
⑶ 如何從荊州市到遼王墓景區
我就住在遼王墓附近,你到荊州小北門轉盤的楚都車站搭到八嶺山的車,坐到終點站,回來也是坐同樣的車。我覺得遼王墓其實真沒什麼好逛的,值得看的東西很少。
⑷ 承包遼王墓返修 工程是哪個單位
在工程竣工驗收後還會前一份工程保修書,是施工單位。
⑸ 遼東王的介紹
遼東王」為楚漢之際封王,名韓廣。
⑹ 「遼王墓室」是按什麼方式修築的
在荊州古城西北的八嶺山上有一處規模龐大的古墓群「遼王墓室」,至今保存極為完好,現有的墓院牆,是八嶺山古墓群按土築方式修築的。院牆上部用帶卷草的花紋圖案磚出檐,上蓋大型筒瓦。墓室的前、中、正殿還裝有大型石門和兩道木門,石門上有9排9行石制門釘。墓道蓋面上刻有「故遼簡王之墓」6個大字,底面上刻有遼簡王的生平。整個墓誌銘全被城磚密封。該墓在歷史上雖多次被盜掘,仍出土了100多件珍貴文物。荊州城古老且歷經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異彩。
⑺ 遼王墓春遊作文
添加一些去的經過和之後的感受就OK
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春秋戰國時期,20代楚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
楚先民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整套石磬編鍾,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
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鳴驚人」的政治家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吳國名將伍子胥、楚國名士申包胥、元末起義首領陳友諒、唐代著名詩人岑參、著名文學家「三袁」等等,都是從荊州這塊土地上走上歷史舞台。
荊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120回的《三國演義》,有72回寫到荊州。
「市內三國勝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長達10.5公里的荊州古城牆,被譽為「 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文公遺址,經考古界鑒定為「中國第一,世界罕見」。
荊州還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⑻ 北京 西山 有遼代帝王陵墓嗎
遼金時期,北京還未做都城,那時候西山地區主要以道觀寺廟為主,清朝是才開始建行宮!但從未有過陵墓!不過植物園內卧佛寺方向有一座陵墓,我記不太清楚是不是遼代的,但可能性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