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寫管理計劃書啊包含哪些內容
古人雲:寧靜致遠,虛懷若谷。區域銷售的管理者只有擺脫繁瑣的事務,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從正確地權衡區域銷售管理上的利弊得失,更好的規劃區域銷售管理,更輕松搞定客戶、員工的管理。 當然,區域經理要輕松、高效地進行銷售管理,實現某種程度上的「無為而治」,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或基礎。那這些條件和基礎是什麼呢?
一、完整的目標管理系統
企業只有制定了明確的管理目標,並且在組織內部形成緊密合作的團隊才能取得成功。作為一個營銷片區的區域經理,若想輕松的搞定本區域的各項事務,也必須有一套自己的目標管理系統。下面談談目標管理幾項注意點:
1.目標設定與實施:區域經理在銷售目標的設定時要把握如下幾點關鍵部分。
⑴ 目標設定的實際性
⑵ 達成此目標所得到的好處
⑶ 達成此目標所面臨的阻礙
⑷ 達成此目標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⑸ 必須共同協力達成目標的個人、團體及組織
⑹ 達成銷售目標所需時間、資源
⑺ 達成目標過程的授權把握
⑻ 達成目標中的資源分配把握
我們知道:銷售目標設定是區域經理銷售管理過程的起點。它對銷售組織、銷售區域設計及銷售定額的制定起著指導作用。這些工作完成之後,銷售經理開始培訓和激勵、指揮銷售人員、輔助人員,促使他們朝著銷售目標方向努力。同時,銷售經理還應當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關計劃執行情況的信息。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對計劃的不合理處進行修改,另一方面則有利於發現實際情況與計劃的差異,以便找出原因並尋求對策,來保證銷售隊伍實現銷售目標。
2、目標完成的績效評估
在銷售管理過程中,區域經理必須分階段的對銷售人員進行考評。有了考評,各銷售區域的業務活動目標執行就更有節奏、更有質量,銷售活動的效率也會提高。績效評估會讓銷售業務員謹慎思考及行動,他們會按照目標設定的原則用較明智的方式做事。績效考評也是讓區域經理監控銷售人員的行動計劃,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做調整。通常區域經理對業務的績效評估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銷售業績的完成率考評。
⑵銷售費用控制比率的考評
⑶新客戶開發數量的考評。
⑷銷售計劃、銷售文件的記錄和處理的正確性、及時性的考評
⑸客戶的關系處理的正確性考評。
6個人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突出性的考評。
二、樹立標桿瞄準管理
作為一個區域經理若想快速的發展自己。必須樹立學習與追趕的目標,通過資料收集、座談交流、分析比較、跟蹤模仿等方式,快速提高自己的銷售管理能力、人事管理能力、市場策劃能力等。最大范圍內的學習和總結自己的、別人的方方面面的優勢,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如何進行標桿瞄準管理呢?現從三個方面分析。
1、 內部標桿管理法:從自身團隊挖掘、培養標桿人物 。即在自己管理的人員中挖掘、培養優秀人才,讓其在整個銷售團隊中做到模範、帶頭作用,成為其他成員學習、模仿的榜樣;培育典型的樣板市場,讓其他市場以此為參照物,找尋差距、差別,分析、歸納各種影響市場起色的因素,制訂適合該區域銷售的策略、縮小與樣板標桿市場的差距。
2、 對手標桿管理法:通過向競爭對手學習,瞄準競爭對手所佔據的優勢位置,分析所支持其優勢地位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如產品優勢、品牌優勢、銷售支持優勢等優勢,這些往往是一個區域經理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模仿、顛覆、超越的對手內在優勢。而對手的客情關系、促銷思路、 品牌在經銷商中的口碑、經銷商主推信心、銷售團隊的競爭力等,這些都是容易在短期內學習、顛覆、超越競爭對手的外在因素。
一個出色的區域經理在執行標桿瞄準管理時,必須形成一套適合自己團隊、適合自身產品、適合自己市場的管理標准和市場運作策略。否則,總是徘徊在模仿、學習的 營銷、管理中,也是容易失去自主方向或者永遠處在跟風的位置。
三、建立制度、流程標准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便責任模糊、便分工混亂;沒有流程,便缺少標准、層次,大家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或認識執行工作。這樣不說會造成工作結果的南轅北轍,起碼會出現想像中的結果和實際的結果出入太大。所以一個出色區域經理手中,都會制定一套適合自己區域和人員管理科的手冊(根據總部管理手冊母板,結合自己區域特色修訂),讓每個員工人手一冊,作為參考、學習、執行的標准。一定要切忌制度、流程得管理中,一定關系、分工明確。許多很好制度、流程執行不下去就是因為人與制度、流程的關系沒有明確,如果制度、流程在執行中管不了某一個人,那麼它將慢慢的管不了任何一個人。所以一個區域經理在修訂區域管理手冊時必須明確人與制度、流程的關系:確定了執行的制度、流程是任何人都不能逾越的,誰逾越就要拿誰開刀!
四、領導者魅力
有著這樣一句爭議頗多的議題,就是員工的執行力。我的理解就是衡量一個員工執行制度的能力、執行領導指示的能力,其它的說法都是空話。說白了,執行力就是體現領導者的領導力的部分。只有先有讓人信服的領導力,才會有百折不撓的執行力。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就是一個典型的具有超強領導力的領導。在他的手中,無論多麼蹩腳的隊伍都能被打造成嗷嗷直叫的狼一般的軍隊。一個區域經理如果缺少領導魅力,隊伍中將會發生陽奉陰違、人心渙散的現象,對領導的指示多是一聽二看三通過:用耳朵聽聽領導的指示,要看看領導的指示是否要求必須執行或者看看有沒有這個必要、值不值得去執行,然後才是具體的落實和執行。一個區域經理的領導力如果落到了這種地步,就必須使用強勢的管理手段或者獨特的交流手段,讓他們服從命令,沒有任何理由。
作為一個出色區域經理,必須狠狠地修煉這四個管理方面的能力,才會讓自己「運籌帷幄」遂心如意的操作著本區域的銷售管理。
㈡ 公司項目運營管理方案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啊 跪求!!急!!謝謝!!
1、階段化管理
階段化管理指的是從立項之初直到系統運行維護的全過程。根據目前工程項目的特點,我們可將項目管理分為諾干個小的階段。
1)市場信息方面可分為:信息採集、信息分析、工程項目立項及項目申請書的編寫。
①信息採集:可分為工程項目信息與常規設備與器材的市場信息的採集。這些信息通過業務員或其它通道獲得,一旦獲得後,信息提供者應以書面形式向公司有關部門予以報告。
②信息分析:公司在這方面應該設立專門的部門對各種信息進行分類、編輯、管理、核實、分析與論證,在考慮項目時不但要看社會是否需要,而且還要研究目前個人、組織或社會是否有能力投入足夠的資源將其實現,實現之後能否為資源投入者和社會真正帶來利益。通過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為信息的確定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並監督業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其績效評價。
③工程項目立項:根據信息分析部門所提供的分析與認證報告,確定信息的處理方式,並上報公司決策層予以決策。公司決策層通過信息分析部門的信息分析報告結合公司的經營狀況,對信息進行確定是否立項,一旦立項,就要分析會有哪些承約商參加投標,各自的優勢以及他們同客戶的關系。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自身的技術能力、項目風險、資源配置能力及其它因素。同時也可對信息分析部門的工作效率以及其績效評價。
④項目申請書:當決定參加投標競爭的時候上,就需要完成一份項目的申請書或稱為投標書,一份完整的申請書一般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即技術、管理、成本三個方面。如果是一份較復雜的申請書,這三部分可能是三個獨立的冊子:
技術部分的目的是讓客戶認識到:承約商對其需求和問題的理解,並且能夠提供風險最低且收益最大的解決方案。
管理部分的目的是使客戶確信,承約商能夠做好項目所提出的工作,並且收到預期的結果。
成本部分的目的是使客戶確信,承約商申請項目所提出的價格是現實的、合理的。
這一部分任務將由公司的技術支持部門根據市場信息部門的有關報告完成,同樣也可以通過其工作效率及質量對其進行績效評價。
在項目申請書完成的同時,市場信息部門的所有部門都應密切注視該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更新項目的最新狀況,並通報各有關部門特別是技術支持部門,使該部門能根據項目的最新情況調整項目申請書。以增大我們在項目中的競爭能力。
2)在合同的簽訂即項目確定之後,項目管理又可劃分為項目准備階段、項目實施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及系統運行維護階段等。各階段的工作內容的不同,其實施與管理也應各異。
①項目准備階段:其項目實施管理方式的確定(即項目組織),各種資源的配備與落實,以及具體項目實施方案的進一步確定。即根據項目的特點,對項目作業進行分解,確定其階段性成果驗收,以及必要的監督反饋,這樣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項目組織與客戶的分歧,增加項目風險的可控性。
② 項目實施階段:根據項目實施的具體方案,並以各階段性成果按其技術要求、質量保證進行驗收。這樣,在每個階段完成後,客戶和項目組織負責人都能夠比較清楚地了解項目的進展、完成情況,以及客戶對項目完成部分的滿意程度。同時,也方便對項目組成人員的績效評價。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與解決。如發現有利於項目管理的方法,應及時通報各部門加以應用,以提高項目管理的整體水平。
③ 竣工驗收階段:在完成各階段性成果之後。總體項目基本完成,就應該進行竣工驗收和竣工決算。竣工驗收主要是根據合同所規定的范圍及有關標准對項目進行系統驗收。並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文檔、技術資料等進行整理與編輯,根據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的有益經驗和教訓的記錄,編制工程總結報告,並由項目經理發布。證明該項目達到竣工驗收標准,各項指標達到合同要求,並可交付使用。進行最後的項目竣工決算。同時對整個項目實施過程及項目本身進行總體的績效評價。以積累項目管理的經驗。
④系統運行維護階段:主要是項目的後續服務,可由專門的部門負責,對於每一次服務都有要公司的派遣與使用方的確認。以確定其服務績效評價。
2、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也很重要,在公司的運作方面,應盡可能的進行數量化,做到責任清楚。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時常會碰到這種問題,客戶對前一階段內的工作成果認為符合要求;另一階段內的成果就不對或存在嚴重的問題;再就是雖然存在問題通過改進後還能使用等等。那麼這其中的問題出在那裡,責任該由誰負,責任又有多大呢,為此必須把各種目標、投入、成果等分類量化,比如:用明確的模塊或子系統表達客戶的需求,精確計算到每階段所需的人工、物力、財力等等。把各種量化指標存入資料庫,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上述的問題了。每個階段都有清晰的量化管理,也非常有利於整個項目進程的推進。
3、優化管理
優化管理就是分析項目每部分所蘊涵的知識、經驗和教訓,更好地發揚項目進程中的經驗,吸取教訓,在全公司傳播有益的知識。再如前面例子,前一階段的工作,由於管理得好,工作能順利完成並符合要求,就應該使這一階段內的管理經驗和知識更好地發揮成效。後面部分的工作為什麼不成功?是客戶的需求沒提清楚;是理解的錯誤;還是設計的問題。通過這些分析後,有利於進一步優化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的關系
在一個項目的執行過程中還同時需要兩種方法: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
項目實施方法指的是在項目實施中為完成確定的目標如某個應用軟體的開發而採用的技術方法。項目實施方法所能適用的項目范圍會更窄些,通常只能適用於某一類具有共同屬性的項目。而在有的企業里,常常把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結合在一起,因為他們做的項目基本是屬於同一種類型的。
實際上,只要願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方法,項目實施也是一樣。以IT行業的各種項目為例,常見的IT項目按照其屬性可以分成系統集成、應用軟體開發和應用軟體客戶化等,當然,也可以把系統集成和應用軟體開發再分解成一些具備不同特性的項目。系統集成和應用軟體開發的方法很顯然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系統集成的生命周期可能會分解為了解需求、確定系統組成、簽訂合同、購買設備、准備環境、安裝設備、調試設備、驗收等階段;而應用軟體的開發可能會因為採用的方法不同而分解成不同的階段,比如說採用傳統開發方法、原型法和增量法就有所區別,傳統的應用軟體開發的生命周期可能分解成:了解需求、分析需求、設計、編碼、測試、發布等階段。
至於項目管理,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起始階段,執行階段和結束階段。其中,起始階段是為整個項目准備資源和制定各種計劃,執行階段是監督和指導項目的實施、完善各種計劃並最終完成項目的目標,而結束階段是對項目進行總結及各種善後工作。
那麼,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的關系是什麼呢?簡單的說,項目管理方法是為項目實施方法得到有效執行提供保障的。如果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項目實施的生命周期則是在項目管理的起始階段和執行階段,至於項目實施生命周期中的階段分布是如何對應項目管理的這兩個階段,則視不同項目實施方法而不同。
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對項目的成功都是有重要意義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就如管理人員和業務技術人員對於企業經營的意義一樣。從IT企業的角度看,任何一個IT企業如果要生產高質量的軟體產品或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都應該對自身的項目業務流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總結,並逐步歸納出自己的項目管理方法及項目實施方法,其中項目實施方法尤其重要,因為大部分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范圍,其項目實施方法會比較單一,在這種情況下,項目管理方法可能會弱化,而項目實施方法會得到強化,兩者會較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只有總結出並貫徹實施符合企業自身業務的方法,項目的成功才不會嚴重依賴於某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㈢ 項目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項目計劃要列出軟體開發要做的主要工作和任務清單,要回答「軟體工程項目做什麼」。 在工作和任務清單中要清楚地描述出:
1、項目劃分的各個實施階段;
2、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和任務是什麼;
3、完成本階段工作和任務的人力、資源需求,時間期限;
4、階段工作和任務的成果形式;
5、項目實施過程中對風險、疑難、其他不可預見因素等的處理機制;
6、各任務組及開發人員之間的組織、協調關系等。
(3)項目管理策劃書應包含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特點
1、彈性和可調性:即能夠根據預測到的變化和實際存在的差異,及時作出調整。
2、創造性:充分發揮和利用想像力和抽象思維的能力,滿足項目發展的需要。
3、分析性:也就是要探索研究項目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因素,確定各種變數和分析不確定的原因。
4、響應性:即能及時地確定存在的問題,提供計劃的多種可行方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項目計劃
㈣ 項目管理計劃的項目管理計劃的內容
項目管理計劃記述了如下內容:
l 所使用的項目管理過程
l 每個特定項目管理過程的實施程度
l 完成這些過程的工具和技術的描述
l 選擇的項目的生命周期和相關的項目階段
l 如何用選定的過程來管理具體的項目。包括過程之間的依賴於交互關系和基本的輸入輸出等
l 如何執行工作來完成項目目標
l 如何監督和控制變更
l 如何實施配置管理
l 如何維護項目績效基線的完整性
l 與項目干係人進行溝通的要求和技術
l 為項目選擇的生命周期模型。對於多階段項目,要包括所定義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l 為了解決某些遺留問題和未來的決策,對於其內容、嚴重程度和緊迫程度進行的關鍵管理評審
項目基準包括:
進度基準;
成本績效基準;
范圍基準。
通常將范圍、進度和成本基準合並為一個績效測量基準,作為項目的整體基準,以便據此測量項目的整體績效。
子計劃包括(但不限於):
范圍管理計劃;
需求管理計劃;
進度管理計劃;
成本管理計劃;
質量管理計劃;
過程改進計劃;
人力資源計劃;
溝通管理計劃;
風險管理計劃;
采購管理計劃。
項目管理計劃的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計劃
2、人員組織計劃
3、設備采購供應計劃
4、其他資源供應計劃
5、變更控制計劃
6、進度計劃
7、成本投資計劃
8、文件控制計劃
9、支持計劃
㈤ 什麼是項目管理計劃書
項目管理計劃書就是對項目工作的設想和安排,如提出任務、指標、完成時間和專步驟方法等。為屬了達到其發展目標之目的,在經過前期對項目科學地調研、分析、搜集與整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格式和內容的具體要求而編輯整理的書面材料。
㈥ 一個項目管理計劃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這是一個完整的IT項目的項目管理計劃所有的文檔:
2.1 IT項目綜合計劃模板(1)—項目整體介紹
2.10 工期類比估算表
2.11 項目活動計劃表
2.12 項目進度計劃表
2.13 里程碑計劃及其跟蹤表
2.14 所需資源清單及費用估算表
2.15 成本類比估算表
2.16 按模塊估計的成本估算表
2.17 基於費用科目的成本估算表
2.18 項目年度用款計劃表
2.19 IT項目質量指標框架模板
2.2 IT項目綜合計劃模板(2)—項目管理過程
2.20 IT項目質量保證計劃模板
2.21 關鍵質量活動一覽表
2.22 項目人員需求申請表
2.22 附表一:項目人員需求一覽表
2.23 面試記錄表
2.23 附表一:面試人員一覽表
2.24 項目成員審核表
2.25 項目組工作說明書
2.26 項目成員崗位工作說明書
2.27 崗位說明書一覽表
2.28 IT項目團隊知識地圖
2.28 附表一:項目成員開發知識地圖
2.29 項目成員責任分配矩陣
2.3 IT項目綜合計劃模板(3)—項目組織介紹
2.30 項目成員培訓需求調查表
2.31 項目培訓計劃表
2.31 附表一:培訓課程安排一覽表
2.32 項目文檔分類表
2.33 項目干係人的溝通需求分析表
2.34 項目信息接收責任明細表
2.34 附表一:項目信息收集責任明細表
2.35 項目成員聯絡表
2.36 單個風險損失值評估表
2.36 附表一:一個具體風險對項目主要目標的風險影響對照表
2.37 項目所有識別風險一覽表
2.38 單個風險應對計劃表
2.39 風險應對計劃一覽表
2.4 IT項目綜合計劃模板(4)—工作包、進度和預算
2.40 硬體產品請購單
2.41 軟體產品請購單
2.42 項目采購計劃明細表
2.43 采購招標書模板
2.44 采購投標書模板
2.45 供應商財務狀況調查表
2.46 供應商評估表
2.46 附表一:供應商選擇標准示意表
2.47 采購中標通知書
2.48 采購落標通知書
2.5 IT項目綜合計劃模板(5)—技術過程介紹
2.6 項目范圍說明書
2.7 軟體需求調查表
2.8 需求分析說明書
2.9 系統設計任務書
㈦ 項目管理知識問答——項目文件應包含哪些文件
項目章程
項目范圍說明書
項目計劃(人、財、物、成本、時間、質量、范圍都可能涉及到)
項目風險跟蹤記錄
項目驗收標准
項目溝通計劃
項目收尾報告
㈧ 項目管理計劃書要寫哪些項目比較好
1、項目背景介紹
2、項目目標
3、項目成員
4、項目階段:步驟和時間
5、項目成本
6、項目收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