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龜峰宣傳口號

龜峰宣傳口號

發布時間:2021-07-12 05:05:25

❶ 有關台灣香港澳門的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

有以下幾個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

①「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注音符號:ㄊㄞˊ ㄨㄢ)一名源於居於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台」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

右圖上方為「台灣」名稱的繁體漢字正式書寫,在台灣地區官方「國書」、文件和教科書等正式場合中使用。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 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

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39]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華台北」。

葡萄牙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Formosa),源於葡萄牙語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1950年代前是歐美對台灣的主要稱呼。 日本古代曾稱台灣為「高砂」、「高砂國」、「高山國」。

②香港歷史沿革:

在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境地就已經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先秦時期,嶺南(包括香港)為百越之地,《呂氏春秋》中稱「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 。

正史記載中,嶺南盡皆「南蠻之地」,至秦軍南下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學界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一觀點是「歷史的誤會」,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嶺南地區在秦朝之前已經存在過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③澳門:

澳門地區的考古發掘,特別是1995年在路環島黑沙的沙丘中發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經鑒定,證實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貴古文物,與其同時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幾年來在距離澳門不遠的珠海地區出土的同類文物,屬於同一文化系統,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門一帶的地區勞動、生息。

澳門、路環、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國大陸的原始居民足跡所到之處。在商周時期,古代居民已在這些地區居住活動,所以,澳門、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時期的簋、罐以及戰國時期的陶器等。

④望夫石:

望夫石位於沙田紅梅谷,外形恍似婦人背著孩子,矗立在山崗已經有百年之久。嶇石形態流露著盼望,加上流傳民間的夫妻別離悲慘故事,遂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勝地,也是公眾晨運的好地方,不少人皆認為攀登望夫山,細聽望夫謠,是何等的凄美動人。

相傳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妻子產下女嬰後,不幸因病逝世,留下女嬰,幸得鄰舍一婦人亦產下了麟兒,可憐該父女的遭遇,願意為女嬰哺乳。轉眼數年過去,兩孩已經6、7歲,青梅竹馬相處融洽。

不久女童的父親積勞成疾去世,孤女亦成為童養媳,長大結婚與夫育有一對兒子,一家樂也融融。可惜好景不常,某年天旱,稻穀失收,丈夫為求生計,被迫舍下妻兒與同鄉出洋謀生,誰知一去不返,音訊全無。

妻兒生活凄苦,但是仍然期望有朝一日能夠一家團圓,因此婦人每天手抱幼子背著長子,攀登山崗遙望遠海,冀盼夫君歸來,日日如是,風雨不改。母親悲哀地說,丈夫何時會回來。有一天,三母子如常登山守望時,突然遇上狂風大雨,雷電交加,三母子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於世上,但是他們站立的位置郤出現了一塊巨石,形態極似失蹤了的三母子。

有傳說是其深情感動蒼天,故此將他們化成石頭永守山崗,而這個哀怨動人傳說亦漸漸廣泛地流傳開去。

⑤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蚝(即牡蠣),蚝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蚝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後,她又名娘媽。 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1)龜峰宣傳口號擴展閱讀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澳門自被葡萄牙侵佔以來,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滿;從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殺總督亞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學校事件而觸發的「一二·三」事件,均顯示了民間對於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特權一直深感不滿。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

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

1987年4月13日,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1993年3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於北京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1999年前葡國管治下的一個中國領土,澳門的主權屬於中國。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自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同時廢

❷ 水漫龜山是成語嗎

「水漫龜山」不是成語,「水漫金山」才是成語。

水漫金山
shuǐ màn jīn shān
【解釋】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

【出處】《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水滿金山

【例句】福根《追老姚》:「暴風雨洗刷著河北平原,窯廠周圍像水漫金山,混濁的大水足有半人高。」

❸ 平潭駱駝峰導游詞

駱駝峰,為龜峰景區最高峰,海拔486.3米,以險峻、峭拔、雄偉、象形稱雄整個龜峰。
在通往駱駝峰極頂的主游道上有七道天險;
一是鯽魚背,東面是萬丈絕壁,西面是千丈懸崖;
二是登雲梯,此梯上下懸空架在絕壁上,是登駱駝峰的惟一通道;
三是「一線天」,此一線天比「天然三疊」處的一線天險峻數倍;
四是颶風峽,走過一線天,來到颶風峽,此處「山高月小」,「狂風如電」,雖風光無限,卻令人膽戰;
五是「壁虎崖」,這是駱駝峰極頂的最後一道難關,能通過的人少之又少,所謂「壁虎崖」,就是說無壁虎游牆無絕技,莫想上得去;
六是斷魂溝,上得駱駝峰,過不了這個天然裂縫,也難窺見駱駝峰極頂的無邊秀色;
七是絕勝坡,此處傾斜度達45°,要想看到整個龜峰及其周圍七八個縣市甚至更遠處的絕景非小心走過此處不可。
所以遊人們說,「無膽莫上駱駝峰,上得駝峰真英雄」。只有過了這七道難關,上得駱駝峰極頂,才能真正享受到龜峰千萬年積聚一來的靈氣,因為駱駝峰頂是整個龜峰景區的「龜頭」。

❹ 河源市恐龍博物館早上幾點開門

河源市博物館營業: 9:00 至 17:00
營業: 9:00 至 17:00
河源市博物館位於市區城南龜峰山下,東江之畔。館南端連接龜峰山,山上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龜峰塔及其附屬文物"龜峰廟"。全館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含龜峰塔保護范圍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停車場2500平方米。館內四季常綠,有"情侶樹"、"百子榕"、"恐龍雕塑"、"龜峰山歌台"、"碑廊"等奇樹異景。博物館於1994年正式開放,屬地方性博物館,主要業務負責市內外野外考古,文物徵集、鑒定、收藏、陳列展覽和研究。常設展覽有:《河源市出土恐龍化石展》、《河源市歷史文物展》、《阮嘯仙烈士圖片展》、《菊石化石展》、《鄧禹先生捐贈文物展》。 該館1995年6月被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人事廳授予"廣東省文化先進集體單位";1995年11月被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12月被河源市科學技術協會、河源市教育局、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授予"河源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6月被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2003年5月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命名"廣東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現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多為本市出土和徵集。自1996年3月在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6000多枚恐龍蛋化石。特別是1999年7月以來,市區北郊連續發現三處恐龍化石點,已初步修出七具以上的恐龍化石個體,還發現了恐龍足印化石六組100多個,使河源市成為集恐龍蛋、恐龍骨骼和恐龍足印化石"三位一體"的"恐龍之鄉"。 河源市博物館距市政府1500米,有10路旅遊專線公共汽車,每5分鍾開出一趟。進入景區沿途都是水泥公路,有路燈設施,通訊、旅遊環境良好,已成為市區旅遊的主要景點。

❺ 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歷史沿革

上世紀50年代初,圭峰山是一片荒山野嶺,窮鄉僻壤。
1952年,新會縣委、縣政府為了開發和改造圭峰山,在東南山麓成立了一個小型農場,始稱會城農場。
1953年改稱為火星農場,1957年再次易名為圭峰農場,隸屬於新會縣示範農場。為加快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荒山變果園,河流變魚塘,稻田變糧倉,農村變花園」的「四變」口號,組織新會縣各基層機關幹部下放到圭峰農場,一邊參加圭峰山建設,一邊學習文化理論知識。1958年7月2日,周恩來總理蒞臨圭峰農場視察,充分肯定了農場的做法,並親筆題名,將圭峰農場命名為「新會勞動大學」,並為之寫下「工農結合,城鄉結合,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題詞。根據周總理的題詞,新會縣委、縣政府配備幹部組成新會勞動大學的黨政領導班子,隸屬於縣委縣政府領導。60年代初,新會勞動大學艱苦創業,勤儉辦學,在治山與育人兩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58年至1960年,接收了縣委組織的三批機關幹部共570人學習和勞動,1961年至68年,先後舉辦5期青年幹部培訓班,共526人,林業班一期85人,省農中師訓班一期182人,地區農中校長培訓班一期60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基層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學校也多次獲得上級教育部門的表彰,1964年還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在改造自然方面,學員堅持半天勞動,半天學習,開荒山920公頃,修公路5公里,植樹林587公頃,築水庫12座,辦起水電站、機械廠、酒廠、磚廠、竹木器廠、茶廠 、運輸隊、豬場、奶牛場等廠場,還興建了教學大樓、課室、學生宿舍等,在玉湖湖畔建起了玉湖小苑、長橋、游泳池及亭、台、樓、榭等。
1989年,圭峰山被確定為廣東省風景名勝區。
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是五邑地區首個AAAA級旅遊區。
2004年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2005年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教育基地和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60年代,新會勞動大學一舉成為全國半工(農)半讀的一面旗幟,經濟自給有餘,農林牧副漁並舉,工農商學旅齊發展的「新型學校」。葉劍英元帥參觀視察圭峰山後曾寫下「江山歲歲添新境,如此圭峰寫不完」贊美的詩詞。不少國際友人、華僑同胞紛紛慕名前來參觀學習,新會勞動大學也就為當時廣東省對外宣傳接待的示範窗口。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新會勞動大學被污衊成「資本主義的黑窩」、「封、資、修」的樂園,學校陷於停滯狀態,長達10年之久。
80年代初,圭峰山從一個農場式的集體經營單位向農工商綜合經營全面發展。80年代後期,新會勞動大學通過擴大企業發展規模,從原來建築業、房地產業,迅速發展形成工業、貿易、旅遊、農林、園藝、建築六大支柱行業,在旅遊產業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建設開通了圭峰水泥路,興建玉湖賓館,增加玉湖旅遊設施,擴大玉湖面積。
1989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圭峰山為廣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90年代,勞動大學校辦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工業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校屬企業有29家,幹部職工人數達1000多人。商貿、建築、房地產、農林、園藝等支柱產業持續發展,固定資產投資逐步擴大,林業綠化工作成效顯著。
1996年,圭峰山被國家林業部評定為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1997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1999年轉型,圭峰山經歷了從一個幹部農場邁向農工商全面發展,再以發展旅遊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轉型。成立新會市圭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保留新會勞動大學牌子,同時掛新會市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牌子,實行三個牌子一套人馬。
2001年,為適應圭峰山的經濟社會轉型,確立圭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和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為市(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代表政府行使管理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職能。
2002年,圭峰山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2004年,在市、區兩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進一步被定為副處級單位。
2006年,經新會區委、區政府同意,圭峰區正式實行鎮級財政管理體制。新會勞動大學作為幹部培訓基地的使命已結束,原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全部劃轉。圭峰山作為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的行政管理職能得到突顯和加強,圭峰山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回歸到政府管理職能的正常軌道上來。
截至2009年,先後完成高標准道路骨幹工程圭峰路、東湖大道、擴建修建環山公路、龍潭景區大道、玉龍湖環湖道路、碧湖徑休閑健身道、大光明步行徑、綠護屏進山大道、體育運動公園道路、會木公路等景區主要道路共30多公里;建設玉台廣場、體育運動公園入口廣場、碧霞公園廣場、萬勝廣場、玉湖廣場、圭峰南入口廣場等市民休閑遊憩設施。投資建設高級商務、政務接待酒店圭峰山莊;興建具有新會地方特色的葵博園園區10公頃,展館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
2009年,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成了會木公路圭峰山路段改造工程,全長1034米,在2009年春節前全線竣工通車;完成了五和農場市政管道改造工程,全長3.65公里。區重點項目圭峰山南入口改造工程第一期順利完工,建成長500米,寬達16.5米的景區入口主幹道,面積7200平方米大型南入口主廣場和面積5200平方米演藝廣場。

❻ 江西最出名的旅遊景點有那些

1,廬山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



2,井岡山

井岡山風景旅遊區地處湘東贛西邊界,南嶺北支、羅霄山脈中段。距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州區約130公里,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

3,龍虎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4,三清山

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位於歐亞板塊東南部的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結合帶的懷玉山構造快體單元內。

5,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楓樹山蟠龍崗,佔地83公頃,是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旅遊景區。

❼ 龜山背金葫蘆打一成語

金龜子

基本解釋
昆蟲,有許多種,身體黑綠色或其他顏色,有光澤,前翅堅硬,後翅呈膜狀。幼蟲叫蠐螬,吃作物的根和莖,是農業害蟲。有的地區叫金殼郎。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簡介
[scarab] 昆蟲,身體大多黑綠色,有光澤,前翅堅硬。幼蟲吃作物的根和莖,是農作物的害蟲

引用解釋
蟲名。俗稱金蟲。種類頗多。 唐 段公路 《北戶錄·金龜子》:「金龜子,甲蟲也。五六月生於草蔓上,大於榆莢,細視之,真金帖龜子。行則成雙,類璧龜耳。其蟲死則金色隨滅,如螢光也。南人收以養粉。」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金龜子》:「金龜子,俗稱金蟲,體長六七分,金綠色,背有甲,六足,種類甚多。有一種害稻者,其幼蟲色白,是為蠐螬,棲稻根,嚙食之。及化為成蟲,仍食稻葉,旋產卵於葉鞘,農家苦之。」

❽ 河源市恐龍博物館什麼時候對外開放恐龍蛋化石

已經對外開放了哦,你可以直接去了。時間是早上 9:00 至下午17:00
河源市博物館位於市區城南龜峰山下,東江之畔。館南端連接龜峰山,山上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龜峰塔及其附屬文物"龜峰廟"。全館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含龜峰塔保護范圍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停車場2500平方米。館內四季常綠,有"情侶樹"、"百子榕"、"恐龍雕塑"、"龜峰山歌台"、"碑廊"等奇樹異景。博物館於1994年正式開放,屬地方性博物館,主要業務負責市內外野外考古,文物徵集、鑒定、收藏、陳列展覽和研究。常設展覽有:《河源市出土恐龍化石展》、《河源市歷史文物展》、《阮嘯仙烈士圖片展》、《菊石化石展》、《鄧禹先生捐贈文物展》。 該館1995年6月被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人事廳授予"廣東省文化先進集體單位";1995年11月被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12月被河源市科學技術協會、河源市教育局、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授予"河源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6月被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2003年5月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命名"廣東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現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多為本市出土和徵集。自1996年3月在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6000多枚恐龍蛋化石。特別是1999年7月以來,市區北郊連續發現三處恐龍化石點,已初步修出七具以上的恐龍化石個體,還發現了恐龍足印化石六組100多個,使河源市成為集恐龍蛋、恐龍骨骼和恐龍足印化石"三位一體"的"恐龍之鄉"。 河源市博物館距市政府1500米,有10路旅遊專線公共汽車,每5分鍾開出一趟。進入景區沿途都是水泥公路,有路燈設施,通訊、旅遊環境良好,已成為市區旅遊的主要景點。

❾ 江西有哪些旅遊景點

1、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2、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北瀕長江,南傍鄱陽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佔地面積500平方公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曾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3、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

4、江西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靖安縣境內,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總面積21333.3公頃,由況鍾園林景區、駱家坪景區、寶峰景區、盤龍湖景區、躁都景區、鐵門塹景區等組成百里風光帶。

5、廬山風景名勝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九江市南36公里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景區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龜峰宣傳口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
美麗隨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59
杭州森馬電子商務 瀏覽:921
醫院匯報片策劃方案 瀏覽:305
中秋佳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小米公司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367
簡答題電子商務系統的組成 瀏覽:450
旅遊宣傳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4
旅遊景區培訓方案 瀏覽:981
奶粉捐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77
酒店技能培訓考核方案 瀏覽:514
國企中高層培訓方案 瀏覽:13
公司二十周年慶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