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生在校園內,應該如何避免電信詐騙
近年來,電信網路詐騙現象層出不窮,我們都會被動或主動地接收、了解相關的詐騙信息。
特別是當代活躍在互聯網空間的90後、00後們,每天都可以便捷地了解過許多碎片化的關於電信網路詐騙的知識,對相關詐騙手法有所耳聞。但是,這種了解大多數是浮於表面的,認識不夠深刻、全面;再者,電信網路詐騙技術和手段更新頻繁,團隊分工專業化,加之個人信息泄露嚴重等原因,電信網路詐騙嚴重危害廣大市民的財產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嚴重影響了金融市場 。
在網上購物時,一定要通過正規的平台進行交易,下單一定要按照正規的下單渠道,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電話或簡訊,仔細甄別,謹防上當。任何索要銀行交易驗證碼的行為,一定要高度警惕。
⑵ 學生群體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案件有哪些類型,主要的防範手段有哪些
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案件:
1、冒充社保、醫保、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
2、冒充公檢法、郵政工作人員。
3、以銷售廉價飛機票、火車票及違禁物品為誘餌進行詐騙。
4、盜取QQ號等冒充熟人進行詐騙。
5、利用中大獎進行詐騙。
6、利用匯款信息進行詐騙。
7、QQ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詐騙。
8、誘使掃描二維碼圖形實則木馬病毒詐騙。
9、虛構消費退稅詐騙。
10、以提供低息貸款為誘餌詐騙。
電信詐騙的防範措施:
1、簡訊內鏈接都別點
雖然手機簡訊中也有銀行等機構發來的安全鏈接,但不少用戶難以通過對方簡訊號碼、簡訊內容、鏈接形式等辨別真偽,所以建議用戶盡量不要點擊簡訊中自帶的任何鏈接。特別是Android手機用戶,更要防止中木馬病毒。
2、「驗證碼」誰都別給
銀行、支付寶等發來的「簡訊驗證碼」是極其隱秘的隱私信息,且通常幾分鍾之後即自動過期,所以不要向任何人和機構透露該信息。
3、手機不顯號碼
目前,除極少數特殊部門還擁有「無顯示號碼」電話之外,任何政府、企業、銀行、運營商等機構均沒有「無顯示號碼」的電話,所以今後再見到「無顯示號碼」來電,直接掛斷就好。
4、閉口不談卡號和密碼
無論電話、簡訊、QQ聊天、微信對話中都絕不提及銀行卡號、密碼、身份證號碼、醫保卡號碼等信息,以免被詐騙分子利用。
5、有些號不能接但能打
為了防止遇上詐騙分子模擬銀行等客服號碼行騙,遇上不明來電可選擇掛斷後,再主動撥打相關電話切勿使用回撥功能,這樣可以保證號碼的准確性。
6、錢財只能進不能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匯錢的行為都得長心眼,警方建議如需打款可至線下銀行櫃台辦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銀行櫃台工作人員咨詢。
7、陌生證據莫輕信
由於個人隱私泄露泛濫,詐騙分子常常會掌握用戶的一些個人信息,並以此作為證據,騙取用戶信任,此時切記要多長個心眼——絕不輕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僅僅是在網上,也不可輕信。
8、釣魚網站要提防
切不可輕易信任那些看上去與官方網站長得一模一樣的釣魚網站,中病毒不說,還可能被直接騙走錢財,所以在登錄銀行等重要網站時,養成核實網站域名、網址的習慣。
9、新鮮事要注意
詐騙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時事熱點設計騙局內容,如房產退稅、熱播電視節目等都常常被騙子利用。如果不明電話中提及一些你從未接觸過的新鮮事,也切莫輕易當真。
10、拿不準就打110
如果真有拿不準的事,撥打110無疑是最可靠的咨詢手段,雖然麻煩了警察,但必要時候仍可以採取這種手段。
⑶ 講解校園電信詐騙應該圍繞哪幾個方面
防範電信詐騙小貼士
三問:遇到情況,主動問本地警察,主動問銀行、主動問當事人。
四不:不匯款、不輕信、不泄密、不鏈接。
七個好習慣:1.保護好個人身份證和銀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復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2.網上銀行操作時,最好手工輸入銀行官方網址,防止登錄釣魚網站。3.輸入密碼時,用手遮擋。4.密碼要設置得相對復雜、獨立,避免過於簡單,避免與其他密碼相同,定期更換。5.開通賬戶動賬通知簡訊,一旦發現賬戶資金有異常變動,立刻凍結或掛失。6.不隨意鏈接不明公共wifi進行網上銀行、支付賬戶操作。7.單獨設立小額獨立銀行賬戶,用於日常網上購物、消費。
八個「凡是」:請謹記,這「八個凡是」都是詐騙,切勿上當!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3.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5.凡是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簡訊驗證碼的;6.凡是讓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7.凡是自稱領導(老闆)要求打款的;8.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⑷ 校園電信網路詐騙專題防範宣傳500字
遇到詐騙,首先應該做的應該是馬上撥打110報警。
關於題述的詐騙案,內建議以當地公安局容公布結果為准。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範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更多詳情,請您登錄(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查看,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