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博餅宣傳圖

博餅宣傳圖

發布時間:2021-06-30 20:49:15

❶ 廈門博餅文化

博餅
【博餅歷史來源】

博餅,是泉州安海和廈門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他們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安海和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兵士氣而發明的。於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安海和廈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起初,我一直以為博餅的「博」該是「搏」,有戰斗的意味,後來一查字典,方知道,用「博」字自有其道理,在古代,「博」是一種棋戲,後泛指賭博運動。當然,沿襲到現在,博餅不再有賭博的意味,而是成為安海和廈門人中秋聚會的保留節目。當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發出叮叮當當的清脆響聲,當歡聲笑語從人們的心地飄出,各個眼底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時,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總是特別溫馨。
中秋博餅,講究的就是一個開心,是博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這當然是因為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託。所以,廈門人總是對中秋節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很多外鄉人來廈門,都會被這種帶有濃厚節日色彩的風俗所打動。我的許多大學同學,也都在學習期間,喜歡上這項趣味性大、參與性強的活動。
一樣的月光,不一樣的中秋;一樣的中秋月,不一樣的月餅文化。歡迎大家到廈門來體驗這獨特的中秋文化,首屆廈門(鼓浪嶼)中秋博餅文化節即將在美麗的琴島拉開帷幕,但願更多的人了解廈門,了解中秋博餅文化!
月餅在廈門的博餅風俗中,有一個自己的名字,美曰:會餅。這是中秋博餅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傳統的會餅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餅匯聚而成的,一套會餅計有:狀元餅1個,對堂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士)餅8個,二舉(人)餅16個,一秀(才)餅32個。
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會餅中,「三紅」餅的味道最好,這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傳說:永樂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試,狀元名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於是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在廈門人的說法中,這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輩,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實學。因此,狀元餅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紅餅總是味道最好。
現在,博餅依然是安海和廈門人最鍾愛的中秋活動,也是最熱鬧的一個民俗節日形式,但「會餅」的形式也在發生著改變,出現了更多新的「會餅」,不再是月餅,而是由實用物品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發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凍、薯片、可樂什麼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做「會餅」,只要按照會餅規定的數量組合就成。這或許是因為大家就是想在節日中找個樂,而這個樂子變得更實際些吧。
【博餅的工具】:

會餅一套,骰子一副(6個),大碗一個(有點深度,而且要瓷碗才好,才能讓骰子在碗里跳起來)
【博餅的方法】:

大致是這樣的:每個人每次要把6個骰子一起投進大碗里(再強調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來),眾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點數得餅。
有1個「四點紅」的得一秀餅(圖 1 ),
有2個「四點紅」的得二舉餅(圖 2 ),
有4個相同點數的(紅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進餅(圖 3 ),
有3個「四點紅」的得三紅餅(圖 4 ),
若骰子點數分別為1至6順序排列著的得對堂餅(圖 5 ),再來,就是得狀元餅的情形,狀元有很多等級,圖6.1-6.4所示的狀元等級是從小到大排列,具體為:
若是有4個「四點紅」(圖 6.1),則可取狀元餅,若2個人都出現4個「四點紅」,則比較另外兩個骰子點數的大小,點數大者為勝。
有5個相同點數的(圖 6.2 ),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個「四點紅」的狀元要大。
若是4個「四點紅」加上2個「一點紅」(圖 6.3 ),則稱為「狀元插金花」,僅次於6個骰子點數全部相同者(圖 6.4)。
特殊情形:
六個「四點紅」(圖 7.1 ),稱「六抔紅」,所有的餅全歸投者所有。
六個「六點黑」(圖 7.2 ),稱「六抔黑」,要關燈搶餅。
【說明】:

1、同是五紅或五子所帶的點數多>點數少,即帶6最大,帶1最小。
2、同是四紅所帶的點數多>點數少,帶12最大,帶三最小。
3、狀元插金花及五紅、五子、四紅帶的點數相等則先博者>後博者。
4、博得紅六勃或黑六勃,博餅立即結束。紅六勃獲未被博取的餅,黑六勃則未被博取的餅大家吃。六抔紅、六抔黑是否採用,一般依照大家意願,很多時候,為了照顧玩家都能獲得獎品,這兩種情形就忽略。
5、如博到狀元插金花可兼得還未被博取的對堂,若該選手在以後的輪次中「祿骨」[注],對堂不被追回,只追回狀元。
6、在同一場比賽中,同一選手兩次或兩次以上博到狀元,取其最後一次的成績為最終成績。
7、如果骰子跳出大碗,則該選手本輪成績無效且要輪空一次。
再補充一點:一般來說,今年得狀元者,明年中秋要捐一塊餅供眾人玩。不過這條規定,現在的年輕人一般很少這樣做,還是大家一起AA制的多些。:
有的應某些原因用其他物品代替月餅。
現多用其它禮品來代替月餅,或者用紅包代替

❷ 博餅游戲規則是怎樣的

首先指定1人(一般是本桌年長位高者)取兩顆骰子扔出數點,如n點,由扔者開始逆時針方向數到第n個人,該人為本次博餅的起博者。

逆時針依次,每個人每次要把6個骰子一起投進大碗里,眾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點數得餅。如果骰子掉出大碗,本輪就作廢,到下輪繼續參與(傳統是下一輪不能投,要空一輪)。

有1個「四點」的得一秀餅(秀才),拿完為止, 共32個。

有2個「四點」的得二舉餅(舉人),拿完為止,共16個。

有4個相同點數的(紅四除外)得四進餅(進士),拿完為止,共8個。

有3個「四點」的得三紅餅,拿完為止,共4個。

若骰子點數分別為1至6順序排列著的得對堂餅(榜眼,探花),共2個。

(2)博餅宣傳圖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中秋博餅文化在閩南一帶十分盛行。在以前,中秋博餅,一般都是傳統的博餅玩法,比如,獎品一般都是用會餅。博餅純粹就是為了圖個開心。而且在時間上本地居民農歷八月初一之前,是不玩的,博餅的時間正常是在農歷的八月初一到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餅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游戲,後來工商界行會、店鋪也流行起來。為避免擲骰子有「賭」的嫌疑,有的商家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然後「卜信杯」博餅。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還有這種活動。

閩南博餅的規則源於「狀元籌」(又稱「狀元簽」)游戲。狀元籌大概在明代出現,清代盛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博餅

❸ 什麼是博餅

博餅:起源於廈門,是閩南地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對歷史的一種傳承。博餅活動的創始人是泉州南安人鄭成功。當年,鄭成功為了鼓舞思鄉將士們,命令其下屬發明此游戲。經過幾百年的變遷,成為一種獨特的中秋文化,如今在八閩大地蔚然成風。

拓展:

1、歷史

中秋博餅,起源於泉州府,傳說由泉州南安人鄭成功發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由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漢族民俗活動。博餅是中秋節時的一種大眾娛樂活動,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共計一會,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在閩南地區,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游戲[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志》記載:在泉州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台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以及台灣離島金門縣(隸屬泉州),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在金門,金城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每年慶祝中秋社區聯歡晚會,都有博狀元餅大賽。

2、文化淵源

中秋博餅文化在閩南一帶十分盛行。在以前,閩南中秋博餅,一般都是傳統的博餅玩法,比如,獎品一般都是用會餅。博餅純粹就是為了圖個開心。而且在時間上本地居民農歷八月初一之前,是不玩的,博餅的時間正常是在農歷的八月初一到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博餅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游戲,後來工商界行會、店鋪也流行起來。為避免擲骰子有"賭"的嫌疑,有的商家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然後"卜信杯"博餅,最大的中秋餅叫"龜頭"(即"鰲頭"),還是"博"第一的意思。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還有這種活動。

閩南博餅的規則源於"狀元籌"(又稱"狀元簽")游戲。狀元籌大概在明代出現,清代盛行。清人顧祿《清嘉錄》卷1《狀元籌》對此有記載。博餅一套會餅63個,與狀元籌游戲規則基本相同,即兩者科名相同、數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區別是,狀元籌玩的是籌不是餅,中秋博狀元玩的是餅不是籌。至於用骰子做工具,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種牌戲宣和牌,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點數,而博餅用的中秋會餅,可以追溯到清代宮廷的中秋禮俗,也是由大到小疊放,按等級高低對應大小月餅賞賜。台灣史書記載的擲狀元餅玩法與閩南博餅吻合。

❹ 什麼叫博餅

博餅(跋餅),是起源於福建廈門鼓浪嶼,始於清初,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

中秋博餅文化在閩南一帶十分盛行。在以前,中秋博餅,一般都是傳統的博餅玩法,比如,獎品一般都是用會餅。博餅純粹就是為了圖個開心。而且在時間上本地居民農歷八月初一之前,是不玩的,博餅的時間正常是在農歷的八月初一到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博餅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游戲,後來工商界行會、店鋪也流行起來。為避免擲骰子有「賭」的嫌疑,有的商家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然後「卜信杯」博餅,最大的中秋餅叫「龜頭」(即「鰲頭」),還是「博」第一的意思。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還有這種活動。

(4)博餅宣傳圖擴展閱讀:

博餅的規則

每會餅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全會有大小63塊餅,含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國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所用的數,八九七十二是千歲數,而鄭成功封過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數。 大小六十三塊餅,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用6顆骰放在大瓷碗內投擲。


❺ 博餅繪畫圖片怎麼畫

可以在博餅碗上方畫幾個塞子,然後畫三條線,就行

❻ 中秋節博餅習俗

博餅是閩南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每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廈門大街小巷都會擺起博餅的桌子,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紛紛參與其中,為博得一個好彩頭,以此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博餅活動中,最終博得狀元的人不僅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品,還要穿上狀元服,帶上狀元帽時,似乎真有一種「中狀元」榮歸故里的感覺。

(6)博餅宣傳圖擴展閱讀: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項目,博餅起源於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同安)。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命部將洪旭發明的,經過代代相傳,成為了如今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博餅作為中秋節時的一種大眾娛樂活動,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共計一會,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❼ 在手機里能製作中秋博餅的圖片嗎

這個當然是可以啦。你下載一個這樣的手機軟體就可以製作了,非常簡單的可以自動製成的。

❽ 關於廈門的博餅文化,要有新意一些的!

找到一些資料供你參考。。。

博餅
【博餅歷史來源】

博餅,是泉州安海和廈門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他們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安海和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兵士氣而發明的。於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安海和廈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起初,我一直以為博餅的「博」該是「搏」,有戰斗的意味,後來一查字典,方知道,用「博」字自有其道理,在古代,「博」是一種棋戲,後泛指賭博運動。當然,沿襲到現在,博餅不再有賭博的意味,而是成為安海和廈門人中秋聚會的保留節目。當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發出叮叮當當的清脆響聲,當歡聲笑語從人們的心地飄出,各個眼底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時,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總是特別溫馨。
中秋博餅,講究的就是一個開心,是博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這當然是因為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託。所以,廈門人總是對中秋節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很多外鄉人來廈門,都會被這種帶有濃厚節日色彩的風俗所打動。我的許多大學同學,也都在學習期間,喜歡上這項趣味性大、參與性強的活動。
一樣的月光,不一樣的中秋;一樣的中秋月,不一樣的月餅文化。歡迎大家到廈門來體驗這獨特的中秋文化,首屆廈門(鼓浪嶼)中秋博餅文化節即將在美麗的琴島拉開帷幕,但願更多的人了解廈門,了解中秋博餅文化!
月餅在廈門的博餅風俗中,有一個自己的名字,美曰:會餅。這是中秋博餅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傳統的會餅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餅匯聚而成的,一套會餅計有:狀元餅1個,對堂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士)餅8個,二舉(人)餅16個,一秀(才)餅32個。
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會餅中,「三紅」餅的味道最好,這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傳說:永樂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試,狀元名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於是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在廈門人的說法中,這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輩,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實學。因此,狀元餅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紅餅總是味道最好。
現在,博餅依然是安海和廈門人最鍾愛的中秋活動,也是最熱鬧的一個民俗節日形式,但「會餅」的形式也在發生著改變,出現了更多新的「會餅」,不再是月餅,而是由實用物品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發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凍、薯片、可樂什麼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做「會餅」,只要按照會餅規定的數量組合就成。這或許是因為大家就是想在節日中找個樂,而這個樂子變得更實際些吧。
【博餅的工具】:

會餅一套,骰子一副(6個),大碗一個(有點深度,而且要瓷碗才好,才能讓骰子在碗里跳起來)
【博餅的方法】:

大致是這樣的:每個人每次要把6個骰子一起投進大碗里(再強調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來),眾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點數得餅。
有1個「四點紅」的得一秀餅(圖 1 ),
有2個「四點紅」的得二舉餅(圖 2 ),
有4個相同點數的(紅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進餅(圖 3 ),
有3個「四點紅」的得三紅餅(圖 4 ),
若骰子點數分別為1至6順序排列著的得對堂餅(圖 5 ),再來,就是得狀元餅的情形,狀元有很多等級,圖6.1-6.4所示的狀元等級是從小到大排列,具體為:
若是有4個「四點紅」(圖 6.1),則可取狀元餅,若2個人都出現4個「四點紅」,則比較另外兩個骰子點數的大小,點數大者為勝。
有5個相同點數的(圖 6.2 ),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個「四點紅」的狀元要大。
若是4個「四點紅」加上2個「一點紅」(圖 6.3 ),則稱為「狀元插金花」,僅次於6個骰子點數全部相同者(圖 6.4)。
特殊情形:
六個「四點紅」(圖 7.1 ),稱「六抔紅」,所有的餅全歸投者所有。
六個「六點黑」(圖 7.2 ),稱「六抔黑」,要關燈搶餅。
【說明】:

1、同是五紅或五子所帶的點數多>點數少,即帶6最大,帶1最小。
2、同是四紅所帶的點數多>點數少,帶12最大,帶三最小。
3、狀元插金花及五紅、五子、四紅帶的點數相等則先博者>後博者。
4、博得紅六勃或黑六勃,博餅立即結束。紅六勃獲未被博取的餅,黑六勃則未被博取的餅大家吃。六抔紅、六抔黑是否採用,一般依照大家意願,很多時候,為了照顧玩家都能獲得獎品,這兩種情形就忽略。
5、如博到狀元插金花可兼得還未被博取的對堂,若該選手在以後的輪次中「祿骨」[注],對堂不被追回,只追回狀元。
6、在同一場比賽中,同一選手兩次或兩次以上博到狀元,取其最後一次的成績為最終成績。
7、如果骰子跳出大碗,則該選手本輪成績無效且要輪空一次。
再補充一點:一般來說,今年得狀元者,明年中秋要捐一塊餅供眾人玩。不過這條規定,現在的年輕人一般很少這樣做,還是大家一起AA制的多些。:
有的應某些原因用其他物品代替月餅。
現多用其它禮品來代替月餅,或者用紅包代替

❾ 求廈門中秋博餅規則及詳細圖解--最好有獎品設置建議

每會餅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全會有大小63塊餅,含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國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所用的數,八九七十二是千歲數,而鄭成功封過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數。

狀元有很多種情況

閱讀全文

與博餅宣傳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專員上班時間 瀏覽:948
中小企業外貿電子商務 瀏覽:577
幼兒園聖誕節策劃方案 瀏覽:992
美食節展覽會策劃方案 瀏覽:548
縣公司經理培訓方案 瀏覽:139
煙草局打假宣傳片策劃方案 瀏覽:390
野餐策劃方案 瀏覽:224
建材門店策劃方案 瀏覽:247
電子商務設計師視頻教程 瀏覽:164
企業合作網路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60
母嬰用品推廣方案 瀏覽:843
疫情期間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61
任我在線電子商務 瀏覽:751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風險有 瀏覽:730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 瀏覽:670
義務思遠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695
常州市愛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1
高技能人才培訓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837
美團平台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770
大學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