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生的美術術語
寫生是直接面對對象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基本有「風景寫生」、「靜物寫生」和「人像寫生」等多種根據描繪對象不同的分類。一般寫生不作為成品繪畫,只是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漸發展也有的畫家直接用寫生的方法創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畫家,經常利用風景寫生,直接描繪瞬間即逝的光影變化,所以有時也被稱為「外光派畫家」。
總結20世紀中期以來的「寫生」,也是各種各樣:有作為提高技法的寫生;有作為收集素材的寫生;有作為體驗生活的寫生;也有作為創作方法的寫生。可是,近年來出現的作為生活標榜的寫生,則反映出寫生的社會意義中的另外一方面的問題。這是一個現實中的問題,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種傾向。為了標榜藝術和生活的關系,一些機構和藝術家組織團隊,作一種旅遊觀光式的「寫生」,拍幾張照片,特別是拍幾張與鄉民或有鄉村景象背景的照片,以說明自己的藝術來源。 一方面是因為現代藝術教育中完全依靠寫生而獲得造型基礎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為了改造傳統的國畫,避免因為畫譜的臨摹而出現的陳陳相因的弊端,史無前例地通過政府的號召,讓畫家走出了畫室。
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的寫生運動中,畫家們上山下鄉,通過寫生而改變了中國畫面貌,表現出了時代之新的歷史發展。從此,寫生進入到中國畫的教學之中,成為藝術教育中「民族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時至今日,「寫生」已經固化成美術院校中教學的基本課程,因此,在網路上搜索關於「寫生」的資料,可以得出200多萬篇的結果,其中有28.1萬篇「寫生報告」和18.3萬篇「寫生總結」,有2.8萬篇「安徽寫生報告」,有2.1萬篇「安徽寫生日記」。由此,也可以從一個方面看出「寫生」已經和復古時代的「臨摹」一樣,成為一種不需要討論的必須。藝術家如何認識與把握世界,它與視覺藝術形式緊密相聯。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家藉助理性和科學,在繪畫領域中進行看的探索,盡力讓二維平面具有三維空間感,發現三維透視畫法原理及解剖學原理,使形與空間的關系獲得了高度的和諧,從而為再現性的美術確立了一種經典樣式,特別是文藝復興三傑都達到了超凡的技巧造詣和完美的心靈。眼與手的配合,使理性與情感、現實與理想在繪畫作品中獲得了完美的統一。後世無時無刻不再感受到它強大的影響力。
2. 美術寫生的意義是什麼
一方面是因為現代藝術教育中完全依靠寫生而獲得造型基礎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為了改造傳統的國畫,避免因為畫譜的臨摹而出現的陳陳相因的弊端,史無前例地通過政府的號召,讓畫家走出了畫室。
3. 求大理寫生考察計劃
可以到大理古城3天,住宿30*3加吃飯20*3大概200,然後劍川可以去8天,可以到滿賢林獅子山畫,拍,那些古漢到現代的石雕獅子,古今中外的都有,消費大概和大理古城差不多,滿賢林在2天,然後到石鍾山畫石窟,那裡的石窟也是出名的,北敦黃,南石鍾,在那裡有寺廟可以吃,住,畫4天的畫,然後2天到砂溪鎮逛逛,修養一哈,那裡也是茶馬古道的一個重要遺址,還有4天就到4大佛教勝地賓川雞足山呆2天,因為那裡貴,不過風景還可以,這個時候可能花消在1800到2000左右了,最後2天就是你們在路上的時間,錢多一些以免在外不夠用,不過節約點也就2500左右吧,如果不買旅遊產品的話,從昆明到大理做火車單邊38塊,300多公里,汽車80-90-120不等,人多的話就做火車不過要7小時,汽車4小時到,不過估計你們最多呆12天就回家了,因為我們上大學的時候也是3周的寫生課,最多11.3天就打道回府,其他地方就是騰沖的和順可以去去,感覺很好,還可以泡泡溫泉,畫哈畫,打個麻將,逛逛街,最後一句忠告,旅遊城市小心被訛,
4. 美術實習寫生的意義
一、寫生讓學生感受美術學習的特有樂趣
當前的美術新課程涉及多個學習領域,如繪畫中的素描、水彩、國畫等,造型表現學習內容,對繪畫技能的學習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范畫臨摹在今天的美術教學是普遍應用的最方便的教學手段,一般都是教師集中在課堂上進行畫法的示範講解,之後是臨摹學習,因為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以至於整個學期美術課都可以在教室里完成。臨摹雖然在繪畫技法的學習上能起到借鑒作用,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的知識技能缺少實踐和鍛煉,一貫的臨摹教學很容易把孩子的思維拘束到一種固定的模式中去,學生的畫就是前人作品的復製品,全無個性和創造。
因此,教師要積極的運用戶外寫生這美術學習特有的教學手段,把課堂知識和寫生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寫生中去體會大自然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的表現對象,通過觀察、概括等藝術手段進行自主的畫面處理。只有充分發揮視覺的直觀感受,才能使學生去發現自然之美,也只有置身於大自然的山石溪流林木之間,去看、去聽、去感受,才能激發繪畫的沖動,運用畫筆抒發自身的情感。也只有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交流和對話中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所特有的樂趣。
二、寫生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以發展
在美術教育中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及空間轉換能力是美術教育的目標之一。戶外寫生首先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繪畫大師馬蒂斯把「看」當做是一種「創造性的視覺能力」,這里的「看」就是觀察,是直接領悟事物本質特徵的直覺能力,即所謂在繪畫中的透視力和洞察力。在寫生中就是通過具有透視力和洞察力的觀察,把對象迅速准確的捕捉,將瞬間凝固在畫面使之成為永恆。
缺少深入的觀察,往往會形成對周圍事物的習慣和麻木,表現在繪畫中的是不假思索和想當然。在學生的寫生練習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這樣的問題,如寫生一棵樹,學生由於沒有做到深入的觀察,抓不住對象的特徵,畫面全然沒有表現出對象應有的姿態。藝術源於生活,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大自然里,才能有「風景如畫」的感受,使藝術表現的內容具有真情實感的動人魅力。否則作品就會流於程式化而缺少鮮活的生命力。會正確觀察是美術活動的必要前提,會觀察才會比較、分析、綜合、判斷等,如在水彩畫教學中經常需要學生通過對景物色彩的觀察比較色彩的冷暖,從而表現出畫面的空間和意境。所以必須把培養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美術寫生的首要任務。
三、寫生讓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得到提高
繪畫的構圖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景物在畫面上的位置安排,是在畫紙上落下第一筆時就會碰到的問題。初中學生的繪畫構圖意識不強,作畫時往往是隨手落筆,不太會在意景物的位置安排怎樣更好看,有時甚至把對象畫在畫面的邊角上。著名畫家毛文佐先生經常告誡說,要特別注意繪畫的構圖,構圖好了,作品已成功了大半。要培養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單靠課堂的臨摹和理論學習是不夠的,藝術美的形成絕不是關在教室里空想出來的,心靈與自然的脫節,勢必會造成畫意的扭曲,靈感的枯竭。只有面對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在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感受到繪畫構圖的奧密。
戶外寫生是對學生構圖的考驗,首先會遇到畫什麼,從哪個角度畫等問題,此時教師可以作適當的示範講解,指導學生取景時選擇自己認為景物中最美最動人的部分。可以用取景框來選擇景物,應該讓學生明確構圖中要有一個吸引觀眾最大注意力的視覺中心。但自然景物並非如靜物寫生可以自行擺設,景物中往往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就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構思進行一定的取捨,突出畫面的主題,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取景的過程是一個構圖的探索鍛煉過程,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滲透構圖的知識,如均衡與對稱、對比等基本法則,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
四、寫生提高學生對繪畫空間的處理能力
空間的表現是繪畫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繪畫的空間是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段追求自然深度的幻覺,表現形體的立體形態。繪畫的空間是通過焦點透視、明暗法等手段來實現的。
5. 美術寫生是什麼意思
美術寫生意思是從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素描。室外寫生的素描也可在畫室里完成,不過寫生素描不同於靜物畫,在靜物畫里即使無活力的對象仍會顯現出它的自然狀態。寫生素描以及其他像人體寫生、臨摹古此和臨摹平面作品等練習是藝術家課堂練習的一部分。
寫生素描作品除了可當作藝術作品之外,也可作為在畫室進一步繪畫的筆記或研究使用。
(5)畫家寫生策劃書擴展閱讀:
美術寫生的意義
1、寫生是畫家學藝和創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通過大量的寫生速寫,進一步不斷了解和掌握人體規律性的結構關系,尋找繪畫表現方法,逐漸從客觀的觀察到主觀的思考,探尋造型表現語言,形成獨特的寫生表現藝術風格。
2、寫生與創作是有直接關聯的,寫生和速寫既可以成為獨立的作品,又可以發展成大的創作作品。寫生為創作提供了大量鮮活、質朴的素材,寫生中有創作,創作中有寫生。
3、寫生是提高繪畫基本功的重要途徑,也是創作搜集素材的重要方法。過去數碼相機還未普及之時,寫生是畫家收集創作素材的主要手段之一。
隨著當下數碼相機廣泛普及與運用,網路圖像傳播便捷廣泛,原來寫生的途徑與功能逐漸弱化,許多畫家不重視寫生了,寫生對於畫家是重要的,繪畫功力的訓練對於畫家而言是伴其一生的。
6. 寫生畫什麼
是指素描還是速寫還是水粉之類
7. 如何評價畫家的繪畫藝術寫生能力
寫生,是畫家訓練繪畫基本功的必走之路,也是繪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因為,寫生才是美術理論知識與現實的真正結合,考驗個人寫生經驗與能力。
寫生是畫家拿起畫筆,背著畫夾,走出畫室去大自然中,面對現實景物一邊觀察,一邊進行創作。寫生的對象包羅萬象,可以是自然風景,如山水,農家田園風光,城市街景,也可以是形形色色的人物,當然還可以是動物以及其它花花草草。
如果不去寫生,依靠自己的想像來創作這些微妙變化,顯然很難達到形神兼備的高度。
大自然中的變化更加微妙和豐富,這是吸引畫家走出去寫生的根本原因。
繪畫被看作是視覺藝術,實際上也被看作是時間藝術,是展現某一刻固定時間的藝術樣式。大自然中的每一個場景,比如,一面山坡,上面有樹木,石塊、瀑布、流水,飛鳥等許多元素,由於觀察角度的不同,光線的不同,遠近的不同,甚至因為風的緣故,這些元素無時不刻在變化。
面對變化無常的大自然,要把它們的形態很好地展現出來,需要入木三分的觀察,以及突出的動手能力才行。比如一棵樹,大風吹過後,樹為了保持平衡,樹枝、樹葉,甚至樹干都會左右前後的擺動,形成一種抗爭的張力,看起來非常有氣勢,這樣的場景只有走出去認真觀察才能看得到,如果呆在畫室,是很難想像到的,這就是寫生的好處。
8. 關於山水畫寫生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是永遠不容懷疑的真理。古人雲:「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心源,即畫家的思想、意念、情感等。造化於外,心源為內,內外相融,發之於心,行之於筆,立之於象。黃賓虹先生說:「作畫當以大自然為師,若胸有丘壑,運筆便自然暢達矣。」黃賓虹先生還談到,古人論畫謂「造化入畫,畫奪造化」,「奪」字最難。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見取之容易;造化有神有韻,此中內美常人不可見。畫者能奪其神韻,才是真畫,徒取形影如案頭置盆景,非真畫也。所以中國山水寫生不是以簡單的再現為目的,而是強調作者與對象的互化而求心知。寫生實為一種天意與人意合一的再組、再造,是宏觀性的天人交合的跡化。中國藝術旨在表現人的主體精神,這種主體精神可稱之為心、情、意,所以在寫生時的心境是非常重要的。古人雲「萬物靜觀皆自得」,莊子雲「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我們在寫生時要排除雜念,真正投入到山水中去感受、去體驗,這樣才可能將心中的感受、情意表現出來。黃賓虹先生說:「作畫時須將心收起,勿使其如天馬騰空;落筆之際應留得住墨,勿使其信筆塗鴉;縱游山水間,既要有天馬騰空之勁,也要有老僧補衲之沉靜。」當今畫壇中存在的浮躁之氣與毫無情感的「製作」風氣,以及嘩眾取寵、低格調的追求,都是作者心境未靜所致。;古人在論造化與心源的關系時說到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的目的在於從自然中獲得你所需要的形象素材和陶冶性情、開闊胸襟;讀書則是為了在行萬里路的過程中,具備師造化的一定的心源基礎。
9. 畫家經常說什麼寫生,請問什麼叫"寫生"
寫生就是針對實際的景物或人或其他的東西進行創作,對於繪畫來說,寫生分為風景寫生,靜物寫生,人體寫生等等.通常說的寫生都是風景寫生,畫家隨身攜帶畫筆,顏料,畫紙或畫布到某一個地方選擇風景進行繪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