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愛家鄉愛祖國為主題的觀摩活動計劃
活動目標 1、知道家鄉的主要土特產。 2、初步培養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准備 1、收集祖國各地特產等圖片。 2、有關家鄉特產的課件。 3、中國地圖一幅,蔬菜玩偶,各種水果。 4、事先讓幼兒了解盛產特產的各城市的地理位置。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出,激發情感。 師:「你們了解我們的家鄉嗎?」 幼:「我們的家鄉很美,有高樓大廈,寬敞的街道------」;「美麗的黃河------」。 師:「那你們的家鄉在哪裡呢?」 幼:「鄒平」、「明集」、「不對,在山東------」。 經過討論後,教師以兒歌的形式告訴幼兒我們的家鄉。 (兒歌:黃河黃河長又長,山東是個好地方。誰不說咱家鄉好,幸福生活萬年長。) 二、操作課件,粘貼特產。 (一)看地圖,找城市,粘貼水果特產。 1、教師出示實物蘋果、梨,讓幼兒說一說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是哪個城市的特產?(在討論中學習。) 2、教師一邊演示課件——農民伯伯摘果子的喜樂畫面,一邊講解。(煙台蘋果、萊陽梨——名揚四海。) 3、在地圖上找城市——煙台市、萊陽市,將相應的特產圖片粘貼在城市旁邊。 4、用布將一名幼兒的眼睛蒙上,摸一摸實物桃和棗,並說出感受。 5、演示課件:猴子摘桃,小白兔撿棗的快樂畫面,教師講解——樂陵小棗,肥城的桃,小朋友們莫忘掉。 6、在地圖上找到肥城市、樂陵市,並將桃、棗的圖片粘貼在旁邊。 小結:教師自編兒歌:我們家鄉特產真不少,樂陵市的金絲小棗,煙台的蘋果萊陽梨,品嘗了肥城的桃,你會把大拇指翹。 評析:課件中畫面非常清晰優美,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其中水果的色彩、形態給人以美的享受,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看地圖,找城市,粘貼蔬菜特產。 1、出示用姜、蔥製作的蔬菜玩偶,讓幼兒仔細觀察,啟發幼兒說出這是蔬菜特產。 2、演示課件:農民伯伯在田地里收獲姜、蔥的喜樂畫面。 3、讓幼兒在地圖上找到萊蕪市、章丘市,並粘貼姜、蔥的圖片。 教師自編兒歌小結:我們愛家鄉,我們愛山東。萊蕪的姜,章丘的蔥,勤勞的農民伯伯種,我愛辛苦的老民農。
B. 策劃一次活動作文思念家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把醞釀已久的思念交給秋風,讓明月演繹相思的旋律,將期待團圓的心放飛到天空,在異鄉斑駁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東仰綠春。如似小橋流水人家,環境優美,民風純朴。那裡有我心愛的外婆外公和兒時的夥伴。
為了求學,我遠離家鄉來到城市,每個星期最多回一次家,不離鄉不知思鄉何滋味,每到周末看到朋友們一個個高高興興地回家,我很是羨慕,周末空盪盪的毫無生氣,夜晚一個人在空寂的燈光下里連個講話的人都沒有,唯一可做的就是給家裡人打電話來緩解心中的落寂,或打給朋友聊一聊近況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兒。夜很漫長,思鄉的情緒也正在滋長,我沒有任何的一絲睡意,我的思緒會去追逐家鄉亘古燦爛的太陽,淚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每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是最令我嚮往的時候。通常在放假前的一周我就按奈不住情感。,這一周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學年中最漫長也是最幸福的一周,我沉浸在回家的幸福之中,別提好好復習功課了。這也是我最煩悶的一點,意念總是戰勝理志,每每我拿起書要好好復習,臨時抱一下佛腳時,那種高興勁又湧上心頭,課本當然也是丟在一邊,去收拾行李,即使我的行李已被我收了好多遍……
故鄉,多少個夜裡我面向西躺在床上,仰望夜空,思念向故鄉生長,遙想每一顆繁星上都藏有一個笑臉,讓人望眼欲穿,心動欲摘。
C. 誰都說我的家鄉美了解家鄉活動策劃書怎麼寫
外婆家住在復四川省的一個小制山村,也是我的第二故鄉。那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外婆家前面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河水碧綠,群山環繞。周圍的風景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河水中。偶爾一隻打漁船經過打破了平靜的河面。
那裡盛產各個季節的水果。三月小小的櫻桃掛滿了枝頭。四月大大的水蜜桃笑紅了臉。五月清脆可口的李子使人愛不釋手。六,七月有梨子,橘子。香蕉,石榴……那裡最有名的是六月的豐水梨。
豐水梨栽在山坡上,枝葉茂盛向四周張開就像一把天然大傘。到了六月一個個黃黃的豐水梨掛滿了枝頭。就像一個個黃燈籠隨風晃動著。散發出一陣陣蜂蜜的清香誘人極了。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豐水梨。它帶著農民伯伯走向致富之路。
D. 我為家鄉獻良策或為春節添喜慶,任選其一制定活動方案計劃。謝了
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要做好市民,使我們居住的城市變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在這個美麗「大花園」里,到處充滿了歡歌笑語,鳥語花香的場景,每天總能看見一幕幕讓人心曠神怡的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要市民,使我們居住的城市變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在這個美麗「大花園」里,到處充滿了歡歌笑語,鳥語花香的場景,每天總能看見一幕幕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象。這就要我從自己做求更好的生活。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要追求精神文明。我們要爭當文明的小起,從身邊做起。
在學校的時候,不打架、不罵人,對老師要有禮貌。這些簡單的道理,我們都明白,可是我們怎麼樣去行動起來呢? 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打架。有時,對方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並向你賠禮道歉。你卻大打出手。那就是你的不對了,再說對方又不是故意的。還有,我們走在大街上,不要亂扔紙屑,保護環境,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們的職責。 其次,要管住自己的口,不罵人。外出,對方不小心把你的東西碰到地上,可是人家小心撿起來交給你,可是你卻惡言惡語罵人,傷害別人。讓「芝麻粒」大的事變大。也許你得意洋洋的時候,你卻給大家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認為你素質低,沒有涵養,受到大家的譴責。管住你的腳,不踐踏草坪,我們的濟南是個美麗的地方,可你卻隨意踩上去,不愛惜環境,不尊重別人的勞動。讓外來的遊客們肯定會慕名而來,失望而歸。這不是代表你個人,而是城市文明的情況。我們做到這些還不夠,還有很多很多。要想我們的圖強更美麗,我們就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市民。
人類是講文明的。不文明的人和事,將會因為我們的百分百多起來,而把他們擠出地球。請記住一句話,愛心永遠都比金錢重要。世界會因為我們的文明而變得更加美好!
E. 以我愛家鄉寫一篇不少於三百字的幼兒園活動設計
把根留住 ——《我愛家鄉》預案設計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背景及設計思路 生活在21世紀的小學生,他們今天的生活是無比的幸福和快樂。然而幸福的一代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現代信息社會的小公民不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誰不說俺家鄉美」這一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從上述的初衷出發。通過引領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觀察家鄉的今天,了解家鄉的過去,切身感受到家鄉的變化,祖國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新社會的情感,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本次主題活動就是以「誰不說俺家鄉好」為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讓孩子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關於家鄉變化的若干研究課題,通過對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工業經濟等方面的合作調查、采訪、訪問、信息收集與處理等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鄉土情,培養學生的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 二、活動目標的定位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發現中,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發展,感受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知識能力目標: (1)引領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資料,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之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實踐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這個實踐活動,學習制定活動計劃、自覺參於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 加強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聯系與溝通,讓學生在「大語文」觀的活動實踐中,充分發展其整合知識、大膽創新的能力,從而獲得基本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三、活動重點 (1)引領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資料,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之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實踐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這個實踐活動,學習制定活動計劃、自覺參於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四、活動難點 1、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發現中,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發展,感受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加強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聯系與溝通,讓學生在「大語文」觀的活動實踐中,充分發展其整合知識、大膽創新的能力,從而獲得基本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五、活動前的准備 教師准備:照相機、錄像機等。 學生准備:調查用具的准備、事先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協作、與有關人員事先取得采訪聯系。 六、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准備、實施、總結、拓展四個階段。准備階段側重於設計、製作,主要過程為主題生成,方案設計,調查表的製作;實施階段突出社會性調查和體驗性學習,主要過程為調查、訪問,改進調查方案、數據整理;總結階段側重於匯報、展示、交流、總結評價;拓展階段主要側重於活動的提升與實際應用。 第一階段課題的計劃與准備階段 (一)活動時間:課內1~2課時 (二)教師指導過程: 1、創設情景,生成主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不說俺家鄉好(播放《誰不說俺家鄉好》音樂),我們的家鄉——石橋鎮(贛榆縣)你了解嗎?家鄉的天,家鄉的地,家鄉的人,家鄉的昨天、今天,你注意觀察過嗎?家鄉的變化,你認真思考過嗎?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讓大家「睜大」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家鄉的美,去感受家鄉的變化! (2)交流引導,確立主題: 看來我們的同學雖然生活在農村,但如何加深對家鄉的理解呢?家鄉可以是贛榆也可以是石橋,你覺得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可行嗎?(學生討論、交流) 師與學生大家共同協商生成主題:「誰不說俺家鄉好」。(板書課題) 2、提出問題,確立調查對象 師: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對家鄉進行調查研究呢? 孩子們各抒已見後加以歸納,確定了如下調查著眼點:對家鄉工業農業調查、對家鄉自然風光的調查、對家鄉風俗民情的調查等方面這幾個調查范圍。 3、采訪調查的方法指導 (1)師:要調查主要考慮什麼呢? 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出向誰調查?調查什麼?怎麼調查?三個關鍵問題。 本環節教師指導要點:注意安全,想好問題,聯系好采訪人,禮貌交談,帶好工具…… (2)現場模擬調查,老師扮演調查對象讓學生調查,從中發現問題,並指導應對策略。 (三)學生主要活動: 1、自主組合,調查分工,設計活動計劃。 (1)根據以上歸納,把班上的同學分成4個活動小組,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選擇適合自己的調查小組。 (2)任務分配:第一活動小組調查對家鄉工業農業的情況,第二活動小組對家鄉自然風光的調查的情況,第三活動小組對家鄉風俗民情的調查的情況,第四活動小組對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調查。 (3)各小組任務落實到人: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生活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設立:組長、記錄員、攝影員、采訪員、資料員整理員、調查報告執筆員、調查結果匯報員。 (4)設計小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2、設計調查表 學生共同討論設計調查表。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與探究階段 (一)活動時間:課外2~3周 (二)活動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采訪有關人員,也可個人實踐。 (三)學生活動過程: 1、開展實地調查活動 (1)對家鄉工業農業調查: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在家長的協作下,選取部分企業和種糧大戶走訪調查,到黨委辦進行統計,主要調查2008年度的工業農業的發展情況,如種企業、生態園、種糧大戶、招商引資等。 (2)對家鄉自然風光的調查: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就近家鄉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開展調查活動。 (3)對家鄉風俗民情的調查的情況: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事先和鎮文化站的輔導員及另外選取的村裡的藝人取得聯系,調查家鄉的風俗民情等。 (4)對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調查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就近隨機選取幾個村中青老三層次的農戶開展調查活動,主要也是調查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生活情況。 2、搜集信息 1、師生討論,明確收集的目的和途徑。 根據途徑的不同,分成五大組:采訪組、考察組、調查組、查閱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組建小組。 2、分組搜集,確定搜集的內容。 采訪組:深入工廠、郵局等單位采訪,了解產業規模的變化及通信設施、手段等方面的變遷。 考察組:走街串巷,實地參觀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變化。 調查組:以一個有代表性的家庭為例,調查他們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革。 查閱組:到閱覽室、圖書室、社區、檔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閱有關家鄉變化的資料。 3、時間:兩周。 4、整理材料,製作小報。 學生多種渠道多種方法收集來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學生學會對材料進行選擇、整理,要為我所用。 (1)、圍繞主題,確定重點。 反映家鄉的變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時不能面
F. 誰不說俺家鄉美校園微博營銷大賽從策劃書
每當聽到「家鄉美,最美是那家鄉的水,清晨太陽照蓮花水中睡……」我就會想起我那可愛的家鄉攀枝花。
我的家鄉風景美。其中第一莫屬「格薩拉」了,它位於攀枝花市鹽邊縣,景區景觀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觀、彝家風情等組成。這里群山環抱,峰迴路轉間,時而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時而又是一個臉色嚴肅的「包公」,這里常年盛開茶花,地貌變化極大。美的讓人窒息。其次就是「二灘水電站」了,他總裝機容量33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70億千瓦時,2000年被譽為「國內第一大型水電站」。
我的家鄉環境美。這里有著碧綠的田野,清澈見底的湖水,蔚藍的天空,可愛的白雲。你可以輕輕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也可以感受春得幽雅,夏的狂熱,秋的清涼,冬的暢爽。家鄉還有著良好的生活環境。自從提倡「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近幾年舉辦的「雙創」活動,人們也增強了環保意識。街道上,到處一塵不染,乾乾凈凈,到處可見綠的身影,到處都可見人們愛護環境。大家都為著一個目標前進,拼搏!!!
家鄉的人情美。假如你到我的家鄉來,攀枝花的人民都會熱情的迎接你。假如你不知道旅館的方向,可以問問周圍的人;假如你的錢包丟了,人們一定會積極的幫你尋找,假如下雨了,你沒有帶傘,附近的商店會提供免費的「便利傘」…………
這就是我的家鄉,這里不僅風景美,而且環境美,人情更美。我愛我的家鄉,愛她的一切,一切……
G. 誰不說俺家家鄉好 活動 展示交流教案
把根留住
——《誰不說俺家鄉好》預案設計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背景及設計思路
生活在21世紀的小學生,他們今天的生活是無比的幸福和快樂。然而幸福的一代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現代信息社會的小公民不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誰不說俺家鄉美」這一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從上述的初衷出發。通過引領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觀察家鄉的今天,了解家鄉的過去,切身感受到家鄉的變化,祖國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新社會的情感,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本次主題活動就是以「誰不說俺家鄉好」為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讓孩子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關於家鄉變化的若干研究課題,通過對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工業經濟等方面的合作調查、采訪、訪問、信息收集與處理等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鄉土情,培養學生的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
二、活動目標的定位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發現中,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發展,感受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知識能力目標:
(1)引領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資料,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之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實踐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這個實踐活動,學習制定活動計劃、自覺參於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
加強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聯系與溝通,讓學生在「大語文」觀的活動實踐中,充分發展其整合知識、大膽創新的能力,從而獲得基本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三、活動重點
(1)引領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資料,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之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實踐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這個實踐活動,學習制定活動計劃、自覺參於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四、活動難點
1、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發現中,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發展,感受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加強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聯系與溝通,讓學生在「大語文」觀的活動實踐中,充分發展其整合知識、大膽創新的能力,從而獲得基本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五、活動前的准備
教師准備:照相機、錄像機等。
學生准備:調查用具的准備、事先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協作、與有關人員事先取得采訪聯系。
六、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准備、實施、總結、拓展四個階段。准備階段側重於設計、製作,主要過程為主題生成,方案設計,調查表的製作;實施階段突出社會性調查和體驗性學習,主要過程為調查、訪問,改進調查方案、數據整理;總結階段側重於匯報、展示、交流、總結評價;拓展階段主要側重於活動的提升與實際應用。
第一階段課題的計劃與准備階段
(一)活動時間:課內1~2課時
(二)教師指導過程:
1、創設情景,生成主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不說俺家鄉好(播放《誰不說俺家鄉好》音樂),我們的家鄉——石橋鎮(贛榆縣)你了解嗎?家鄉的天,家鄉的地,家鄉的人,家鄉的昨天、今天,你注意觀察過嗎?家鄉的變化,你認真思考過嗎?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讓大家「睜大」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家鄉的美,去感受家鄉的變化!
(2)交流引導,確立主題:
看來我們的同學雖然生活在農村,但如何加深對家鄉的理解呢?家鄉可以是贛榆也可以是石橋,你覺得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可行嗎?(學生討論、交流)
師與學生大家共同協商生成主題:「誰不說俺家鄉好」。(板書課題)
2、提出問題,確立調查對象
師: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對家鄉進行調查研究呢?
孩子們各抒已見後加以歸納,確定了如下調查著眼點:對家鄉工業農業調查、對家鄉自然風光的調查、對家鄉風俗民情的調查等方面這幾個調查范圍。
3、采訪調查的方法指導
(1)師:要調查主要考慮什麼呢?
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出向誰調查?調查什麼?怎麼調查?三個關鍵問題。
本環節教師指導要點:注意安全,想好問題,聯系好采訪人,禮貌交談,帶好工具……
(2)現場模擬調查,老師扮演調查對象讓學生調查,從中發現問題,並指導應對策略。
(三)學生主要活動:
1、自主組合,調查分工,設計活動計劃。
(1)根據以上歸納,把班上的同學分成4個活動小組,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選擇適合自己的調查小組。
(2)任務分配:第一活動小組調查對家鄉工業農業的情況,第二活動小組對家鄉自然風光的調查的情況,第三活動小組對家鄉風俗民情的調查的情況,第四活動小組對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調查。
(3)各小組任務落實到人: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生活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設立:組長、記錄員、攝影員、采訪員、資料員整理員、調查報告執筆員、調查結果匯報員。
(4)設計小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2、設計調查表
學生共同討論設計調查表。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與探究階段
(一)活動時間:課外2~3周
(二)活動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采訪有關人員,也可個人實踐。
(三)學生活動過程:
1、開展實地調查活動
(1)對家鄉工業農業調查: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在家長的協作下,選取部分企業和種糧大戶走訪調查,到黨委辦進行統計,主要調查2008年度的工業農業的發展情況,如種企業、生態園、種糧大戶、招商引資等。
(2)對家鄉自然風光的調查: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就近家鄉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開展調查活動。
(3)對家鄉風俗民情的調查的情況: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事先和鎮文化站的輔導員及另外選取的村裡的藝人取得聯系,調查家鄉的風俗民情等。
(4)對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調查
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就近隨機選取幾個村中青老三層次的農戶開展調查活動,主要也是調查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生活情況。
2、搜集信息
1、師生討論,明確收集的目的和途徑。
根據途徑的不同,分成五大組:采訪組、考察組、調查組、查閱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組建小組。
2、分組搜集,確定搜集的內容。
采訪組:深入工廠、郵局等單位采訪,了解產業規模的變化及通信設施、手段等方面的變遷。
考察組:走街串巷,實地參觀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變化。
調查組:以一個有代表性的家庭為例,調查他們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革。
查閱組:到閱覽室、圖書室、社區、檔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閱有關家鄉變化的資料。
3、時間:兩周。
4、整理材料,製作小報。
學生多種渠道多種方法收集來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學生學會對材料進行選擇、整理,要為我所用。
(1)、圍繞主題,確定重點。
反映家鄉的變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時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時首先要根據收集的內容來確定重點;其次,要圍繞重點篩選材料,與重點有關的整理得多一些、細一些、詳一些,其餘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據重點,確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確定了重點,就要考慮以什麼形式來匯報,形式的選擇,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以是圖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攝影、攝像等,當然也可以多種形式兼而有之。
(四)教師指導重點:
強調調查中的要求:
(1)注意安全問題,帶好調查工具,包括調查表、訪談記錄本、攝影工具等。
(2)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所提問題要簡潔明了,注意禮貌用語,給人良好的印象。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與交流階段
(一)活動時間:課內2~3課時
(二)學生主要活動:
1、小組交流,討論各自的感受與收獲。
(1)在調查實踐活動中,採用了什麼樣的調查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難並怎樣克服?
(2)通過調查,了解了些什麼?
(3)認為自己在活動中有什麼優點和不足呢?在今後的活動中有什麼新的打算?
(4)評價自己所在小組的分工合作情況。
(5)每位學生分別寫出每次具體活動的收獲和活動反思。
2、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呈現方式由小組根據實際需要來選定,力求將收集信息的全過程或收獲、參與活動的體驗展現出來。
教師指導重點:
1、要求資料員整理員把小組成員在調查活動過程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展示。
2、做好學生的總結性評價工作: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表》中的要求,從家長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四個方面,實事求是地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
3、學生在匯報過程中,教師認真傾聽,及時捕捉生成性的問題,將主題活動拓展延伸下去。
4、指導學生在外出調查時要注意安全,善於發現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
5、教師評價小結。
(1)把授獎權交給每個學生,在他們討論和評議中產生獲獎者。頒發「最佳采訪員」、 「最佳攝影員」、 「最佳記錄員」、 「最佳資料整理員」等獎項。
(2)把調查成果合並起來製作一期學習園地。
(3)在學生評價時,教師指導學生要定好標准。
H. 我們有一個策劃一次活動可以詩詞和歌曲要濃濃的鄉情
開場白:(背景音樂《念故鄉》)
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美好的情感。
女:望著雲彩,思念故鄉。思念故鄉,望著雲彩。誰不愛故鄉,誰不戀故土。 這是一種兒女對母親般的關心思念。
男:通過第二組課文的學習,我們都感受到了漂泊在外的遊子那份濃濃的鄉情。
女:全體起立,一起背誦《古詩詞三首》(全班齊背誦)
男: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就讓我們在納蘭性德的詞中拉開今天活動的序幕吧。
女:我宣布:濃濃思鄉情主題班會
男女:現在開始!
第一部 濃濃鄉情 悠悠詩心
男: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源遠流長的古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
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
女: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發著馥郁的芳香。
男:那一曲曲動人心弦的詩詞,給了我們美好的藝術享受。
女: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給了我們無盡的教益。
男:今天,讓我們走進詩文的世界,去感受詩人們朴質、真切的情思。
女:今天,讓我們徜徉在詩文的長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男:請欣賞詩朗誦《月夜憶舍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兩位同學上台表演詩朗誦)
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女:短短的詩句,透著濃濃的親情。
男:淡淡的憂愁,遙寄深深的思念。
女:在思鄉的詩句中,以李白的《靜夜思》最為出名,
它以明白如話、
清新樸素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抒寫了豐富深沉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百讀不厭,耐人尋味。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讓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誦吧。(全班詩朗誦)
男:「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女:一幅生動的畫面,烘托出一個久別遊子的滄桑和喜悅,有請女同學為大家朗誦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女同學齊誦《回鄉偶書》) 男:這是思鄉遊子綿綿不斷的情思, 齊:那是古老深厚的鄉土故園之情, 男:那一行行自胸中流淌出的文字 女:那一顆顆跳動著的赤誠之心 合:震顫著我們的心靈。
男:那麼,在台灣詩人餘光中眼中,故鄉又是怎麼樣的?請欣賞《鄉愁》(一位同學上台表演詩朗誦)
女:故鄉啊故鄉,曾讓多少詩人魂牽夢縈。請全體起立,一起朗誦《故鄉》
第二部 濃濃鄉情 款款鄉音
男:中華詩文浩若煙海,
女:華夏文明光輝燦爛。
男:除了詩篇,海內外還流傳著大量優美動人的思鄉曲。
女: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一句思念家鄉的詞,深深地勾起了遊子濃濃的思鄉之情。你看,一片《故鄉的雲》,正向我們飄來。(獨唱《故鄉的雲》)
男: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一片浮雲勾起了遊子的思鄉之情。一杯酒,溢出了一條連綿不絕的河流,愈飲愈多。請男生齊唱《九月九的酒》。
女: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青青,風亮亮,鄉愁陣陣來。故鄉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請欣賞《彎彎的月亮》(女生合唱《彎彎的月亮》)
女:傲雪而立的梅花寄託著外祖父對祖國的無盡思念,也表達著一位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全班起立,齊唱《我的中國心》
結束語:
女:故鄉是一盞燈,晝與夜的呼喚點起明亮明亮的燈。這盞燈亮了許久許久,給遠征的遊子以光明,給疲憊的漢子們以一絲寬慰……
男:走過千山,涉過萬水,最美的是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還有故鄉的情。
女:在這難忘時刻,回顧第二組的課文和今天的活動,我們心中盪漾的是對故鄉的愛,盪漾的是對故鄉的思念和贊美。 男:請欣賞蘇軾的《水調歌頭》。
女:故鄉是火種,故鄉是源泉。讓我們在美妙的旋律中,用最深沉的愛大聲的誦讀《水調歌頭》吧!
男:愛的溪流從故鄉流出,走遍茫茫江海。
女:親愛的同學們,也許多年後的一天我們也會離開家鄉,就讓我們記住今天所吟所誦所唱的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吧,讓心靈回到可愛的故鄉,讓思想回到孕育我們成長的故鄉。
男女:我宣布,五(1)班「濃濃思鄉情」主題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