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贊美萊陽的作文農
我愛我的家鄉萊陽,她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才輩出的千年古邑,是一處風光秀美、資源豐富、物華天寶的人間勝地,更是一座熱情開放、充滿活力、生機無限的現代新城.她是中國山東省東部煙台市的縣級市,以盛產皇家貢果「萊陽梨」聞名於世,素有「梨鄉」之美譽.特產有著名的萊陽梨、萊陽沙參和花生油等,著名企業有龍大、魯花和春雪等,名人有清初一代詩宗宋琬,明兵部右侍郎左懋第和辛亥革命老人、詩人百歲書法家孫墨佛等.榮獲中國綠色食品城、中國綠色名市、中國梨鄉、中國恐龍之鄉、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綠色農業示範區、國家食品安全示範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㈡ 貢梨的宣傳單怎樣寫
答--驚蟄要吃梨清肺有解渴,大家嘗一嘗准能相中它。
㈢ 為什麼萊陽梨好吃
萊陽梨,亦稱茌梨。相傳是清時邑人張鳳清在茌平縣任督學,查學時嘗到一種梨:皮薄、肉細、味道鮮美, 便帶回梨芽與當地杜梨嫁接培育而成的。但據新的考證,茌平歷史上並無茌梨栽培。專家們在研究探索茌梨的原祖時,發現了山東省茌梨的「五姐妹」,即青島恩梨、諸城冰糖子梨、騰縣槎子梨、曹縣歪把糙梨和平原縣金香梨。它們都有萊陽梨的某些屬性,「血緣」親近,但都不及萊陽梨,萊陽梨獨居各色梨果之上。
萊陽梨之所以成為梨果之中的佼佼者,是與它生長的自然環境分不開的。「桔生淮南則為桔, 生於淮北則為枳。」萊陽梨主要產地在五龍河流域, 那是一片神土寶地。 原來,萊陽境內有五條大河,即清水河、 墨水河、 富水河、蜆河和白龍河。 這五條河在照旺庄五龍河口匯流。相傳古時候那裡匯成一個巨澤,現在已淤積成一片廣闊的油沙地。 這種細沙土壤里腐植質特別多,含雲母也多, 土質鬆散,通透性好,對光的反射性強。因此這里栽培的梨樹能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並且由於這種沙土升溫急,散熱快,晝夜溫差大, 梨樹白天在光合作用中獲得糖分,晚上低溫不易消耗, 從而加快了梨果糖分的積累。因此,萊陽梨含糖量特別高,達百分之十四左右。比一般梨含糖量高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萊陽梨皮呈綠黃色, 粗糙而有黑斑, 果形頭粗尾細, 表面上並不美觀, 但去皮後擎著粗硬的果梗, 宛如一支乳白色的雪糕, 其肉質細嫩,甘甜如飴,清脆可口,有獨特的風味。歷史上曾列為皇家貢品,早已馳名南北。據縣志記載:「每熟時,商販--集,分運青島、煙台、濟南、遠及平津、遼沈、滬粵等處, 咸呼為『萊梨'。 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萊陽梨遠銷國內外。
萊陽梨是甘美的時鮮果品,但不易長久保藏。使用冷風庫,萊陽梨保鮮貯存可達二百天以上。萊陽梨已製成梨汁、罐頭、梨糕、梨乾等, 常年食用可以延年益壽。萊陽梨還有清肺, 化痰止咳的功能, 用它製作的萊陽梨糕, 止咳糖漿是治療支氣管炎, 傷風咳嗽的良葯。
萊陽梨在萊陽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岸和蜆河東岸的河濱沙灘上, 尤以紅土崖下前後發坊、蘆兒港、肖格庄、照旺庄、大小陶漳最為著名,其中在蘆兒港還有一棵400多年樹齡的老梨王每年依舊開花結果。每當萬木復甦之際, 梨花盛開, 如同一片皚皚白雪, 把山川、田園、村舍,點染得光輝耀眼, 美如仙境 。清朝, 當地詩人趙蜚聲在這里寫下了「千樹梨花千樹雪, 一溪楊柳一溪煙」的著名詩句。到了秋季, 梨園里更有一番景緻: 龍曲蛇盤的梨枝, 碩果累累, 香味四溢。
萊陽梨的栽培面積建國前只有兩千多畝。最高年產量不過二十萬斤。如今梨園已擴大到二萬五千多畝, 平均年產在五千萬斤以上
㈣ 煙台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的蘿卜皮
濰坊蘿卜,實際上就是青皮蘿卜,可以生吃,口感較好。鄭板橋曾在濰坊做過知縣,曾用蘿卜進貢:「東北人參鳳陽梨,難及濰縣蘿卜皮。」這也許是濰坊蘿卜聞名天下的一個原因吧
不過個人認為,煙台蘋果和萊陽梨也是很好吃的額
㈤ 詳細寫採摘萊陽梨的作文
家鄉的特產——萊陽梨
我的家鄉在萊陽,大家都知道,萊陽的特產就是梨。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萊陽梨。
梨的外表並沒有紅彤彤的蘋果那麼好看,而是外皮黃黃的,上面還有黑色的斑點,好像長了許多麻子在臉上。別看它長得不怎麼好看,可它的味道很甜呢!
梨的營養也很豐富,含有許多維生素,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能,歷史上曾列為皇家貢品,早已馳名天下。一口咬下去,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在口中彌漫開來,讓你忍不住再咬下一口。我們家如果買了梨,我肯定吃得最多。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我想吃梨了,就纏著爸爸媽媽給我買來吃!梨的味道比香蕉呀、芒果呀等熱帶水果還要好吃得多。
除了普通的吃法,梨還可以怎麼吃呢?告訴你,還可以做水果沙拉!就是把梨和蘋果、香蕉等水果切成小塊,用沙拉醬拌在一起,十分好吃。也可以蒸著吃,把梨里的糖分都蒸了出來,又香又甜,我特別愛吃。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產——萊陽梨。它是我最喜歡的水果,大家也來嘗一嘗吧!
東營靈芝教育培訓學校五年級
㈥ 貢梨和雪梨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摸起來手感不同
雪梨摸起來比較粗糙,而貢梨摸起來就比較細膩了。
挑選梨子方法
1、看梨子底部的凹凸
底部凹進去的是母梨,底部凸出來的是公梨。而母梨比公梨甜,公梨相對而言更酸。因此喜歡吃甜一點的梨子就選購母梨,喜歡吃酸一點的梨子就選購公梨。
2、看梨子的大小
成熟的梨子個頭比較大,吃起來比較甜。
3、看梨子的顏色
成熟的梨子的是金黃色的,而不成熟的梨子是淡淡的青色。根據這一點很容易區分出梨子成熟與否。
㈦ 萊陽梨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個姓董的書生,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突然病了。走到萊陽境地,但覺渾身無力,不思飲食,一天到晚咳嗽不止,行動則虛汗淋漓,頭重腳輕。雖有書童細心照顧,看來也難以走到京城長安了,主僕二人只好在山前小店下榻。請醫服葯,可是病情總不見好轉。
且說,這一天,清晨起來,書童去倒痰盂,忽覺一股腥膻之味鑽進他的鼻孔。低頭一看,原來痰盂中有一些暗紅色的血絲。他嚇了一跳,悄悄將痰倒了,走到店主人跟前說:「掌櫃的,我家少爺的病一天重似一天,你看如何是好?附近可還有名醫嗎?」店主人思索了一會兒說:「聽說五龍村有個姓王的太醫,最近回家省親,不妨求他看看。」
書童聽了非常高興,先與主人說了,然後賃了一乘小轎,告辭店主人,便與公子一起向五龍村奔去。走了半天,來到五龍村。這五龍村,著落在五龍河畔,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主僕二人進村下轎,來到村中一打聽,果有一位在家省親的太醫。書童先封了十兩紋銀,送到太醫家中,請求給少爺看病。太醫叫管家傳出話來說:「十兩紋銀求醫,豈不有失身份,要想親手試脈,最少也得紋銀二十兩。」書童扶著少爺,進入太醫書房。只見那太醫留著兩撇八字小胡,雙目如鼠,鷹鼻如鉤,他先讓書生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依次把脈切完,又看了書生舌頭。然後沉默不語。書生問道:「請問老先生,可有良葯驅病?」那太醫頭不抬眼不睜地說:「你已病入膏盲,應斷絕功名之念,速速回家,一月不歸,必死他鄉。」書生和書童聽了,一齊雙膝跪地,求太醫救命。太醫站起來,搖了搖頭,指著桌上那二十兩紋銀對書生說:「請把銀子拿走,如有郎中能治好公子的病,我寧願再奉送紋銀二十兩給他。」
書生那裡肯拿那二十兩銀子,想到自己將是就木之人,不僅潸然淚下,只覺眼前一片漆黑。書童攙扶著他離開太醫的家,尋那橋夫都已無影無蹤。書生說:「罷了!慢慢往回走吧!」
主僕二人,行至五龍河畔,一股濃郁的芳香,沁人肺腑,頓覺心頭清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抬頭一看,只見一片茂密的梨園,棵棵梨樹,碩果滿枝,在夕陽的照射下,金光燦燦。書生忽覺口乾舌燥,想吃個梨子,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影,向誰討個梨呢。他們走到一棵老梨樹下,只見那老梨樹干粗可合抱,支幹盤曲如蒼龍行空,枝葉繁茂,果滿枝頭。
書生看了這老梨樹高壽而不枯,蒼勁挺拔,不禁油然而生敬意。他朝這棵老梨樹深深作了一揖,自言自語說道:「老梨樹呀,老梨樹!你雖為草木,壽命卻如此之高。人雖為萬物之靈,卻無長壽秘訣,可憐我青春少年,就要與世長辭,悲夫,哀哉!」這時忽聽「嗯吠」一聲,書生抬頭一看,只見從樹後走出一位長者,鶴發童顏,雙眸黑亮,炯炯有神。手中托著一個金黃黃的大梨,對書生說:「我勸公子莫悲傷,你每日飯後食 此梨一枚,一月後病必痊癒。」說罷,將手中之梨給了書生。書生正想吃個梨解渴,從長者手中接過梨來,拱手道謝後,張嘴咬了一口,誰知那梨到了口裡並未細嚼,如酥如飴,化為蜜汁。只覺口中生津五臟滋潤,六腑清爽。書生高興地說:「妙哉此梨,莫非神乎?」長者捋齊胸的銀須,笑道:「我看公子福相,前程無量,必是翰苑之才。大比之年,秋試不可錯過也。我送你萊陽名梨一筐,你可邊走邊吃,既可驅汝之疾,又可增汝陽壽。」書生十分感激,與書童一起跪下給長者叩頭表謝。禮罷起身,長者飄然而去,只有一筐大梨放在樹下。
書生依了長者的話,主僕二人,曉行夜宿向京城奔赴。一路上,每頓飯後食梨一枚,病情果然一天比一天見好,行至長安,病體康復。這時筐內尚剩下四枚好梨,書生也捨不得吃了,囑咐書童妥善保管好。
秋試日期到了,書生想起老人的話,信心十足地進了考場,結果中了頭名狀元。天子愛才,見董生英俊不凡,又將公主下嫁書生。洞房花燭之夜,董生命書童將剩下的四枚萊陽梨拿來與公主共同品嘗。雖然公主在宮中什麼稀珍佳果都嘗到了,但她覺得萊陽梨的滋味卻沒有一種果子能比得上,因此只吃了兩枚,把剩下的兩枚,獻給皇上和皇後了。皇上皇後吃了之後,贊不絕口。皇帝說:「梨乃萬果之宗,此梨堪為梨中之優,美哉此梨!」皇後說:「真乃天生甘露,不可多得!」自此,萊陽梨便列為皇家貢品,名揚天下了。
且說董生衣錦還鄉之時,特地到五龍河畔尋找那位長者,那知找遍了周圍所有的梨園,也沒有找到。當地人告訴他說,他見到的那長者是「梨仙老人」。這位新科狀元聽了,似有所悟,命人在那棵老梨樹下焚了三柱香,三拜九叩而去。
傳說董大人回京城,還召見了那位太醫。王太醫認出董大人是當年的那位找他看病的書生之後,嚇得面如死灰,六神出竅。董大人對他說:「你身為御醫,醫術理應高人一籌,誰知你卻是個白吃皇糧的庸醫!」當即向皇帝奏了一本,革了王太醫的職。王太醫回鄉之後,潛心於萊陽梨入葯的研究,其後代幾世均為當地名醫。
㈧ 萊陽的地理環境
萊陽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因受膠東脊背地形影響,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北部、東部、中部、東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連接的低山丘陵群,屬低山丘陵地貌類型。
沿河地帶及山群之間,形成互不連片的河谷平原和山間盆地平原。山地佔總面積的21.5%,丘陵佔47.06%,平原佔31.43%。丘陵區分布於低山周圍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之間。其頁岩及火山岩,山丘頂部渾圓,山坡坡度—般在5°~15°之間,溝谷斷面呈「U」型,溝底縱坡平緩,坡沖積物較發育,有的厚達5~8米。
境內平原、窪地層剝蝕堆積地形,按其成因,可分為三類平原。一是準平原地,分布於沐浴店、柏林庄、五龍村斷層以北(除萊陽盆地以外)和南部大夼至團旺以南地區。多呈帶狀分布於丘陵前緣;二是山間河谷沖積平原,成帶狀分布於五龍河兩側;三是山間盆地沖積平原,此種平原亦稱窪地,分布於萊陽市北斷層與五龍村斷層之間。 2009年年末,萊陽市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體育館1個。萊陽市擁有廣播電台1座,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為100%。
中國書法之鄉
萊陽素有「翰墨之鄉」美譽。書畫家有明代畫家崔子忠、清初詩人、書法家宋琬、近現代書法家孫墨佛、明末書畫家董其昌、清末書畫家王景崧,還有京城「有匾皆書」的書法大家王垿,《聊齋》一書的首刊者、書家趙起杲,以及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大家崔子范。
萊陽市擁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4人,省書協會員44人,煙台市書法家協會會員62人,萊陽市書協會員216人,其他書法團體會員500餘人。
2011年4月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中國書法之鄉」稱號。
中國螳螂拳發源地
螳螂拳是首批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列入系統研究整理的傳統武術九大流派之一。
2008年萊陽螳螂拳被列入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5月,該市成立了萊陽螳螂拳文化研究會。
中國恐龍之鄉
萊陽市境內白堊紀地層發育齊全,蘊藏有豐富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並擁有諸多古生物學之最。
2010年1月省國土資源廳以魯國土資字(2010)86號文批復設立山東萊陽金崗口恐龍遺跡省級地質公園。2010年11月19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正式授予萊陽「中國恐龍之鄉」稱號。2011年3月金崗口恐龍遺跡地質公園被授予「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1月「山東萊陽白堊紀地質公園」成功通過第六批國家級地質公園資格評審,正式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中國梨鄉
萊陽以盛產萊陽梨而聞名於世,素有「梨鄉」之美譽。萊陽梨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明代栽植的「梨樹王」、「貢梨樹」仍然枝繁葉茂。
1998年10月,「萊陽梨」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注冊證明商標,是山東省獲得的第一個水果方面的注冊商標。2009年9月,萊陽梨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0年6月,萊陽市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梨鄉」。2011年9月,萊陽梨被中國果菜專家委員會評為「中國果菜十大馳名品牌」。2012年7月28日,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正式批准同意在萊陽貢梨園設立「中國文化遺產標志」,萊陽梨成為省內首個正式獲得「中國文化遺產標志」認可的農產品,也是全國第二個正式獲得「中國文化遺產標志」認可的農產品。
2009年9開始舉辦萊陽梨文化節。2010年5月,萊陽市成立了萊陽梨文化研究會。 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321元,增長8.3%,其中工薪收入12979元,增長8.8%。人均消費支出為9479元,增長5.4%。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即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8.8%。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8.1平方米。
2009年年末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6輛、電冰箱116台、空調器40台、微波爐52台、家用電腦58台、行動電話150部、健身器材6套、鋼琴2架、照相機60架。
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00元,增長6%,其中來自第一產業的純收入3702元,增長9.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246元,增長2.2%。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2%,萊陽市農民人均居住面積為28.9平方米。
2009年年末萊陽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參保人數9.2萬人,比2008年凈增1.4萬人;農村養老保險投保的農民40.2萬人,凈增1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62萬人,參保率達到95.7%。
㈨ 萊陽梨的傳說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個姓董的書生,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突然病了。走到萊陽境地,但覺渾身無力,不思飲食,一天到晚咳嗽不止,行動則虛汗淋漓,頭重腳輕。雖有書童細心照顧,看來也難以走到京城長安了,主僕二人只好在山前小店下榻。請醫服葯,可是病情總不見好轉。
且說,這一天,清晨起來,書童去倒痰盂,忽覺一股腥膻之味鑽進他的鼻孔。低頭一看,原來痰盂中有一些暗紅色的血絲。他嚇了一跳,悄悄將痰倒了,走到店主人跟前說:「掌櫃的,我家少爺的病一天重似一天,你看如何是好?附近可還有名醫嗎?」店主人思索了一會兒說:「聽說五龍村有個姓王的太醫,最近回家省親,不妨求他看看。」
書童聽了非常高興,先與主人說了,然後賃了一乘小轎,告辭店主人,便與公子一起向五龍村奔去。走了半天,來到五龍村。這五龍村,著落在五龍河畔,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主僕二人進村下轎,來到村中一打聽,果有一位在家省親的太醫。書童先封了十兩紋銀,送到太醫家中,請求給少爺看病。太醫叫管家傳出話來說:「十兩紋銀求醫,豈不有失身份,要想親手試脈,最少也得紋銀二十兩。」書童扶著少爺,進入太醫書房。只見那太醫留著兩撇八字小胡,雙目如鼠,鷹鼻如鉤,他先讓書生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依次把脈切完,又看了書生舌頭。然後沉默不語。書生問道:「請問老先生,可有良葯驅病?」那太醫頭不抬眼不睜地說:「你已病入膏肓,應斷絕功名之念,速速回家,一月不歸,必死他鄉。」書生和書童聽了,一齊雙膝跪地,求太醫救命。太醫站起來,搖了搖頭,指著桌上那二十兩紋銀對書生說:「請把銀子拿走,如有郎中能治好公子的病,我寧願再奉送紋銀二十兩給他。」
書生那裡肯拿那二十兩銀子,想到自己將是就木之人,不僅潸然淚下,只覺眼前一片漆黑。書童攙扶著他離開太醫的家,尋那橋夫都已無影無蹤。書生說:「罷了!慢慢往回走吧!」
主僕二人,行至五龍河畔,一股濃郁的芳香,沁人肺腑,頓覺心頭清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抬頭一看,只見一片茂密的梨園,棵棵梨樹,碩果滿枝,在夕陽的照射下,金光燦燦。書生忽覺口乾舌燥,想吃個梨子,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影,向誰討個梨呢。他們走到一棵老梨樹下,只見那老梨樹干粗可合抱,支幹盤曲如蒼龍行空,枝葉繁茂,果滿枝頭。
書生看了這老梨樹高壽而不枯,蒼勁挺拔,不禁油然而生敬意。他朝這棵老梨樹深深作了一揖,自言自語說道:「老梨樹呀,老梨樹!你雖為草木,壽命卻如此之高。人雖為萬物之靈,卻無長壽秘訣,可憐我青春少年,就要與世長辭,悲夫,哀哉!」這時忽聽「嗯吠」一聲,書生抬頭一看,只見從樹後走出一位長者,鶴發童顏,雙眸黑亮,炯炯有神。手中托著一個金黃黃的大梨,對書生說:「我勸公子莫悲傷,你每日飯後食 此梨一枚,一月後病必痊癒。」說罷,將手中之梨給了書生。書生正想吃個梨解渴,從長者手中接過梨來,拱手道謝後,張嘴咬了一口,誰知那梨到了口裡並未細嚼,如酥如飴,化為蜜汁。只覺口中生津五臟滋潤,六腑清爽。書生高興地說:「妙哉此梨,莫非神乎?」長者捋齊胸的銀須,笑道:「我看公子福相,前程無量,必是翰苑之才。大比之年,秋試不可錯過也。我送你萊陽名梨一筐,你可邊走邊吃,既可驅汝之疾,又可增汝陽壽。」書生十分感激,與書童一起跪下給長者叩頭表謝。禮罷起身,長者飄然而去,只有一筐大梨放在樹下。
書生依了長者的話,主僕二人,曉行夜宿向京城奔赴。一路上,每頓飯後食梨一枚,病情果然一天比一天見好,行至長安,病體康復。這時筐內尚剩下四枚好梨,書生也捨不得吃了,囑咐書童妥善保管好。
秋試日期到了,書生想起老人的話,信心十足地進了考場,結果中了頭名狀元。天子愛才,見董生英俊不凡,又將公主下嫁書生。洞房花燭之夜,董生命書童將剩下的四枚萊陽梨拿來與公主共同品嘗。雖然公主在宮中什麼稀珍佳果都嘗到了,但她覺得萊陽梨的滋味卻沒有一種果子能比得上,因此只吃了兩枚,把剩下的兩枚,獻給皇上和皇後了。皇上皇後吃了之後,贊不絕口。皇帝說:「梨乃萬果之宗,此梨堪為梨中之優,美哉此梨!」皇後說:「真乃天生甘露,不可多得!」自此,萊陽梨便列為皇家貢品,名揚天下了。且說董生衣錦還鄉之時,特地到五龍河畔尋找那位長者,那知找遍了周圍所有的梨園,也沒有找到。當地人告訴他說,他見到的那長者是「梨仙老人」。這位新科狀元聽了,似有所悟,命人在那棵老梨樹下焚了三柱香,三拜九叩而去。
傳說董大人回京城,還召見了那位太醫。王太醫認出董大人是當年的那位找他看病的書生之後,嚇得面如死灰,六神出竅。董大人對他說:「你身為御醫,醫術理應高人一籌,誰知你卻是個白吃皇糧的庸醫!」當即向皇帝奏了一本,革了王太醫的職。王太醫回鄉之後,潛心於萊陽梨入葯的研究,其後代幾世均為當地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