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銀行的調查報告
用戶了解和使用程度最高的仍然是自助銀行,「了解並用過」的比例高達68%,僅有7%的人表示「不了解」。受訪者對電話銀行的熟悉了解程度緊隨其後,了解這一業務的被調查者佔67%,使用者有37%。而網上銀行雖然已有較多的人了解(64%),但使用的比例還不高,只有27%,這與網上銀行仍存在的安全隱憂和操作的相對復雜不無關系。相對而言,由於開辦時間較短,目前許多銀行的手機銀行業務所能提供的業務功能不多,而且受手機型號和功能的限制,所以手機銀行的「知名度」最低,只有38%的被調查者了解這一業務,使用者更是僅占被調查人數的10%。 在調查中還發現,對於新銀行業務的功能,用戶了解最多的是代繳費用,有7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這一項,其次是存取款和匯款,比例分別為51%、55%和42%。而只有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知道通過新銀行業務可以進行外匯和證券的交易。一方面是因為存取款、繳費等業務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自然會受到更多的注意;另一方面對於電子銀行渠道的安全缺乏信任,也會使一部分用戶更願意選擇櫃台服務進行證券外匯等交易。 通過對這些問卷的答案進行匯總分析,我們發現在對新銀行業務了解程度和此類業務使用優勢的調查中得到的結果與在線調查的結果基本一致。 安全便捷最受關注 在享受新銀行業務服務的過程中,被調查者關注度最高的兩個因素同樣是安全和便捷。「經濟」因素的關注度不高。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多數銀行的新銀行業務與傳統業務相比,在收費標准上並無優惠,網上銀行和銀行卡等可能還要加收工本費,所以對於用戶的吸引力不夠;另外有些銀行雖然對新銀行業務實行了優惠政策或有階段性的促銷活動,但由於宣傳力度不夠而沒有引起更多用戶的注意。目前有不少用戶認為各銀行之間的收費標准沒有什麼差異,所以在選擇時也就不太關注這一因素了。而「品牌」因素的關注度最低則說明對於新銀行的用戶來說,品牌觀念還遠遠沒有深入人心。目前新銀行業務市場上的品牌屈指可數,而且從內容到形式也都不夠成熟。然而隨著國內銀行業開放和改革的深入,競爭將更加激烈,品牌必將成為銀行吸引一個忠實客戶群的法寶。現在國內的多家銀行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並作出了嘗試。 新銀行業務存在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被調查者對新銀行業務缺陷的反饋。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新銀行業務目前還存在種種不足。從滿意度來看,所佔比率最高的是電話銀行,而自助銀行、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的同一指標值較低。 其中首先是銀行的服務不盡如人意。對自助銀行的意見則集中於「網點設置較少」和「經常出現機器故障」兩個問題。其次,對於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安全隱患的擔憂較為突出。這主要是頻繁出現的「假網站」事件和「木馬」等給用戶帶來的不安全感。由於手機的丟失幾率較高,保存在手機內的信息容易被盜用。另外,還分別有一些被調查者認為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操作比較復雜」,可見操作是否簡便易行也是關繫到業務拓展的一大問題。因此,銀行今後除了設計更為簡便的操作方式之外,還應通過各種方式,讓更多的用戶輕松的了解和掌握新銀行業務的操作方法,以消除一部分潛在客戶對高科技交易渠道「望而卻步」的心理。此外,有30%的被調查者認為手機銀行「對手機型號和功能的限制」也是一大缺陷,影響了業務的推廣;而對於電話銀行,則分別有25%和15%的被調查者認為「菜單層次設置不合理」和「語音提示不夠清晰明了」,這些都是需要銀行繼續改進的方面。 調查結論:通過對這次銀行網點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認為消費者對於新銀行業務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並以其方便快捷等優勢得到用戶的認可。同時由於新銀行業務開辦時間不長,銀行在服務、技術及硬體設施等方面還都需要繼續努力完善,以解決用戶普遍擔心的安全問題及改善服務中的不足。而在管理和營銷方面,還應加強對新銀行業務優越性及操作方法的宣傳力度,並將業務進行整合包裝,形成各具特色的銀行品牌,以此贏得更多客戶的青睞,並使新銀行業務繼續健康蓬勃地發展下去。 追問: 我想向個性銀行卡方面研究,你有資料嗎?呵呵 回答: 呵呵!這個真沒有!
② 怎樣寫信用卡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為了了解京滬兩地人民幣信用卡顧客對於相關使用和服務的滿意程度 ,益普索(IPSOS) 市場研究公司在分別在京滬作了針對信用卡的定點訪問調查, 調查的對象為18歲至50歲的信用卡持有和使用者, 共調查1013人(其中上海502人,北京511人)。 調查的結果顯示: 信用卡持有者並無性別區分,總體偏成熟消費群。即平均30歲, 個人月收入平均在3000元以上,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為主, 主要為白領。 上海的信用卡用戶群比北京更普及,表現在: 年齡分布較均勻 平均收入、教育程度和職業相對低些 日常消費場所/頻次相對低些 現狀:絕大多數是把信用卡當普通銀行卡使用。 目前,信用消費的額度大小對於滿意度的影響不大( 即便有六成以上對此是有認知), 除了可能的對信用消費形式的接受問題, 缺少相關的推廣政策也是原因之一。 信用卡的持有狀況 從信用卡消費的人群看,20歲與40歲之間的人為主要的顧客, 佔60%以上(上海為69%,北京為64%)。 在消費的人群之中,信用卡的持有者並無明顯的性別區分, 大致各佔50%(上海為男性48%女性52%, 而北京則均為50%)。 從人群的人均每月收入看,平均在3000元以上( 上海人均月收入3024.9元,北京人均月收入3781.7元) 。而每月的支出上海為1948元,北京為2477.8元, 每月的支出均超過了每月收入的一半。同時可以看到,在上海, 主要群體的支出為2000元以下, 而北京主要群體的每月支出則為1000元至3000元。 在被調查者當中,擁有的銀行信用卡明顯比擁有的銀行借記卡要多。 上海人均擁有信用卡1.49個,人均擁有借記卡僅0.55個; 而在北京,人均擁有的信用卡和借記卡基本差不多,信用卡人均1. 36個,借記卡人均1.30個。 更為明顯的是,信用卡分發卡銀行比較集中, 基本上是四大國有銀行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廣發銀行和深發行; 而借記卡的發卡銀行就遠為普遍了, 基本上所有的銀行都分得一杯羹。 中國工商銀行的信用卡持有率獨占鰲頭,無論在上海還是北京, 其持有率均超過一半,上海58%,北京57%。而在借記卡方面, 招商銀行的一卡通則可以與中國工商銀行的牡丹靈通卡相抗衡: 一卡通的持有率為上海13%北京31%; 牡丹靈通卡的持有率為上海11%北京30%。 信用卡的消費狀況 根據調查統計的結果,信用卡消費的主要場所分別為:百貨商店、 餐廳、賓館、酒吧、運動場和網上購物。 幾乎所有的信用卡持有者會在百貨商店使用信用卡消費, 上海的被調查者中97%的人在百貨商店消費, 而北京更是佔到了99%, 看來在百貨商店中的信用卡消費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習慣。 這種趨勢也正在向餐廳和賓館蔓延,在北京餐廳和賓館, 信用卡持有者的一半以上會選擇用信用卡支付消費,分別佔89% 和62%;在上海這些比率低一些,分別為76%和36%。 在酒吧里,上海的被調查者中有27%的人用信用卡支付, 北京則為38%;在運動場中,上海的被調查者中有23% 的人用信用卡支付,北京則為37%;而對於漸漸流行的網上購物, 上海的被調查者中有17%的人用信用卡支付,北京則為26%。 從消費的頻率上看,除了網上購物和賓館以外, 在其他給定的場所中消費頻率均達到2次以上。在上海, 信用卡使用次數最多的就是百貨商店、餐廳和運動場, 分別達到了2.7次、2.5次和2.4次;在北京, 信用卡使用次數最多的依次為餐廳、百貨商店和運動場, 分別達到了3.1次、2.9次和2.4次。 人們還不是很習慣於在賓館使用信用卡,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北京, 在賓館的信用卡消費都是頻率最低的,只達到上海0.9次北京1. 2次。 國外,以信用卡消費支付旅遊費用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消費方式。 而國內還尚待培養,比如在上海,人均每月旅遊的次數僅為0. 4次,更多的人是每2、3個月旅遊一次或者更少(各佔26% 和48%,)。同樣,在北京,人均每月旅遊的次數僅為0.5次, 更多的人也是每2、3個月旅遊一次或者更少(各佔27%和42% ,)。出國旅遊的次數則相當的少,無論在上海還是北京, 次數均小於每月0.1次。 此外,我們看到,在最近過去的三個月里,透支消費依然只是少數, 上海有16%人透支,而北京則有42%。更多的是普通的消費, 即不透支的消費。 信用卡的滿意度狀況 從圖10中可以看出,收入越高的人群其滿意度越低, 而教育程度也與其滿意度成反比。收入少於1000元的群體, 滿意度89%;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的群體, 滿意度為84%;收入在2000元到3000元的群體, 滿意度為77%;收入在3000元到4000元的群體, 滿意度為72%;收入高於4000元的群體,滿意度僅為65%。 從整體的滿意度上看,信用卡持有者基本滿意的佔到21%(上海) 、35%(北京);滿意的佔了73%(上海)、51%(北京)。
③ 派出所能否通過身份證查詢某個人的銀行卡使用情況
公安機關根據調查需要,可以查詢個人銀行卡使用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2002年1月15日發布的《金融機構協助查詢、凍結、扣劃工作管理規定》,有權查詢、凍結、扣劃單位、個人存款的執法機關為人民法院、稅務機關、海關、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部門、監獄和走私犯罪偵查機關。
④ 最終調查銀行卡的目標是什麼
方法一:可以通過銀行的公眾號
1、查找銀行的公眾號,可通過銀行的網站、可以網路查詢,也可以通過朋友的公眾號分享名片,也可以到銀行櫃台詢問工作人員。關注後,然後點擊」進入公眾號。以中信銀行為例:
2、進入公眾號後,點擊「我的錢包」→「我的帳戶」。
方法二:通過電話查詢
1、首先要確定銀行卡上面的客服電話。在卡上都有寫明客服電話。
2、打電話到客服,要求客服幫著查詢,即可。
⑤ 銀行卡營銷策劃方案
這是每間銀行系統內部運作問題,每間銀行營銷計劃方案都是不同的,如果對於消費者有吸引力就要把優惠政策或者以其它物品捆邦一起搞個促銷
⑥ 大學生使用銀行卡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信用卡與理財觀念」調查報告發布
萬事達卡組織校園信用理財行動「將信用教育進行到底」
「每一次刷卡消費,磁條從刷卡機的縫隙中劃過時,我可以感受到一種責任,那是對自己的行為所承擔的責任」,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信用卡與理財」校園信用理財知識普及行動廿日於北京大學進行了總結,一位參加活動的同學的看法表達了青年族群對於信用卡的深刻體驗,而透過實際的刷卡體驗,同學們也提出了對於受理環境的觀察。
此次校園理財知識普及行動歷時五個月, 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針對大學生的系統性的信用卡及理財知識的普及行動,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數百名大學生的積極參與。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表示,有鑒於本次活動的成功,未來希望能持續於校園進行信用教育的推廣,通過實際的營銷活動企劃評比和用卡體驗,讓中國的下一代充分運用信用卡帶來的便利,也能了解相應的社會責任。
通過活動初期的調查,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發現, 盡管現金依然是學生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但有超過80%的受訪大學生擁有信用卡或認為有必要申請自己的個人信用卡, 同時超過60%的被訪者認為學校不能提供足夠的理財知識和咨詢。在接受了一系列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提供的信用教育和經歷了為期一個月的信用卡使用體驗結束之後, 這些大學生從他們的角度分析了信用卡使用的利弊:
首先, 對於大學生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 信用卡消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便捷的支付方式、時尚的支付感覺、輔助理財的特性、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較高的服務質量等五大因素,是大學生青睞信用卡的最重要原因。
同時,通過此次與信用卡近距離的接觸,大學生們也敏銳地觀察到了使用信用卡的一些問題和障礙。 主要包括: 商戶安全意識薄弱, 如「商戶很少檢查簽名」、學校附近的用卡場所有限導致出現「有卡無處刷」的尷尬、商戶對於刷卡消費製造的障礙,以及實際操作不便等。由此可見, 大學生們對當前中國用卡環境的安全性、普及性和便捷性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大部分學生也在他們的使用報告中指出, 相對於其他人群, 大學生收入不穩定,消費心理不成熟,容易造成透支,因而非常有必要在辦理信用卡時接受相關信用教育。
應該說, 藉助這次包括校園調查、校園講座、信用卡體驗和信用卡產業分析報告比賽等四個主要階段的大學生信用教育行動, 萬事達卡欣慰地看到, 這些學生已經對於信用卡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於理財也有了更為成熟的看法。
針對此次校園信用理財知識普及行動,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資深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馮煒權先生說到, 「作為世界領先的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一直十分重視對年輕人的信用教育。 大學生是促進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讓他們熟知理財知識, 以保護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信用和資產,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學生需要明白如何做預算並根據預算進行支出,如何負責任的使用信用卡,如何讀信用報告以及如何防止身份盜竊或盜用。此次一系列活動的成功,將激勵我們將此類信用教育活動繼續和拓展下去,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年度行動!」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大學生理財和信用卡觀念調查的重點包括:
· 被調查者平均收入水平為608元,大約50%的學生收入在500元-800元之間。大約90%的學生收入主要來源是父母支持;
· 大學生近半的月收入用於飲食消費,學習、購書、娛樂、時尚用品比例均在15%左右;
· 現金是大學生主要的付款方式,占總被選比例的94.7%;
· 僅有30.3%的被訪者擁有信用卡,約有38.7%的持卡者擁有2000元以上信用額度,24.5%信用額度為1000元至2000元;
· 47.5%的大學生持卡者月平均消費低於300元,75.3%低於500元;
· 46%的大學生認為學校和學校周邊的信用卡使用環境較為方便,但是最多使用信用卡的地點仍是校外商店(47.8%)和校外餐廳(22.8%);
· 58%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信用卡服務,5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申請自己的個人信用卡,申請的主要目的前三位為理財、應急和提前消費;
· 萬事達卡在大學生中擁有較高知名度,被提及頻率53.5%;
· 79%的被調查者認為信用卡將更好的幫助自己理財,62%的被調查者對理財資訊感興趣,被訪者對理財知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理財基本概念,最新理財資訊、理財工具等基本知識的普及,對信用卡基本知識的及針對大學生收入與消費特徵的特色理財方案;
· 盡管有超過62%的被訪者表示出了對於理財咨詢的興趣,但是同時超過60%的被訪者認為學校不能提供足夠的理財知識和咨詢
· 消費水平是大學生選用信用卡的首要影響因素,月消費水平越高,信用卡的申請與使用意願越強;周邊信用卡使用環境的便利性是其次的影響因素,環境越便利則大學生的申請與使用意願越強,其它因素與信用卡申請與使用意向相關度不明顯;
· 具有信用卡申請意願的人兼職比例高,使用銀行卡支付的比例更高,現金支付比例更低,並且,習慣使用借記卡的學生更傾向於申請信用卡。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大學生用卡報告要點:
吸引大學生使用信用卡五大原因
· 方便的支付,再也不用為零錢和現金而煩惱
· 時尚的支付感覺
· 提前消費,幫助理財
· 貼切的電話跟蹤服務,確保安全
· 配套服務質量好
大學生使用信用卡遇到的五大問題:
· 商戶安全意識薄弱,很少有商戶檢查簽名
· 用卡場所有限等問題,學生消費的場所基本上不能夠刷卡
· 大學生收入不穩定,消費心理不成熟,容易造成透支,需要在辦理信用卡時接受相關教育。
· 部分商戶在接受信用卡時需要加收手續費
· 網上商戶不能直接使用信用卡,或手續繁雜。
⑦ 關於( )的調查方案
關於(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活動目的:了解家鄉愛國主義典型人物梅蘭芳的典型事跡,激發、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制定活動計劃,確定參觀地點、采訪對象,聯絡、邀請有關人員
活動步驟:1、圍繞梅蘭芳,上網搜尋資料,了解他的身世及典型的愛國行為
2、參觀梅蘭芳紀念館
3、請梅蘭芳紀念館解說人員介紹情況
活動總結:1、以「梅先生在我心中」為主題寫一份活動小結
2、交流活動感受
2、參加了愛國主義活動後的收獲
(1)了解一些愛國人士的光輝事跡 (2)懂得了愛國主義是一種最高尚的情操
(3)深切體會到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來之不易的
(4)堅定了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壯志
3、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周活動,請你對這次活動進行策劃(寫出活動內容)
五個一:會唱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會講一則愛國主義人士的故事、參觀一處愛國主義紀念館、舉行一次愛國主義圖片展、寫一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文章。
4、其他
(1)泰州地區愛國人士的傑出代表:梅蘭芳(京劇大師,為了不給日本人表演而故意蓄起了鬍子)、楊根思(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戰斗到最後,背起炸葯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2)泰州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梅蘭芳紀念館、楊根思烈士陵園、黃橋東進紀念館(紀念黃橋決戰,黃橋決戰指揮者是陳毅)、白馬廟海軍誕生基地(位於姜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誕生地,第一任司令張愛萍)
(二)宣傳現代科技演講大會
1、當前科技熱點:基因組計劃、生物克隆、航天技術、納米技術、生態農業、網路技術
2、你感興趣的話題是生物克隆。請你根據了解到的知識就該項技術作一個簡要介紹:克隆是人工誘導下的無性繁殖,就是「復制」「拷貝」生物。英國某研究所克隆的綿羊「多利」是該項技術的集中體現。發展克隆技術有什麼益處:繁殖優良家畜、搶救瀕臨動物、大量生產供人使用的內臟器官。
[如果用來復制人,可能會帶來倫理道德問題]
3、這次活動的收獲:了解當前科技前沿的知識,掌握了演講的一些注意點和技巧,增強了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的意識。
(三)市場新產品調查
1、主要步驟:調查銷售人員、調查用戶、整理信息完成調查報告
1、詢問銷售人員:稱呼+自我介紹+要了解得商品名+提問(商品的主要功能+銷售情況、顧客群+顧客的反饋意見)
詢問某一顧客:自我介紹+購買此商品的目的+對此商品價格和功能的看法
2、活動收獲:了解了商品的功能及銷售情況,增強交際能力,增強了分析信息的能力。
(示例)
活動目的:
1、 了解所要調查的新商品的功能及市場前景
2、 增強社會活動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對事物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准備:
1、 確定所要調查的新商品
2、 制定調查計劃,確定調查的地點、時間、調查對象、調查內容
活動過程:
1、 詢問銷售人員,請他談這種商品的功能、銷售情況
2、 閱讀「e百分」的功能及使用說明書
3、 詢問顧客、使用者,請他們談對這種新商品的使用印象。
活動總結:
1、 寫一份活動總結
2、 小組交流活動感受
其它:
1、 請給你調查的商品寫一份廣告:
e百分:使用e百分,考試拿滿分
好記星:好記星,好記性
MP4:MP4隨身帶,你的生活更精彩
2、 簡述你所調查的新商品的主要功能
我調查的新商品是e百分,我了解的情況是:這類商品體積不大,便於攜帶;內容豐富,功能復雜,集詞典、記事、備忘錄、計算器、游戲等多種功能於一身;既是學習的好夥伴,又是生活的好助手。
3、 你所調查的商品主要消費群是什麼人?
我所調查的新商品是e百分,其主要消費群是學生,尤以初中生居多。
(四)設計一個完整的活動方案,通常包括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活動准備通常包括資料的准備、人員的准備、場地的准備;活動總結的方式通常有:寫一份活動小結,出一期手抄報或黑板報,舉辦一次活動感受交流會等。
如果所舉辦的是一個階段性的活動,如文化周、藝術節、讀書節;這時候,如果讓你策劃活動的主要內容,那麼你所寫的就是統攝於這一階段性活動內的具體活動內容。以「讀書節」為例,我們策劃的活動內容可以是:每人讀一本名著,舉辦一次讀書感受演講會,舉行一次「我與名著」的徵文比賽,出一期「書香」文學手抄報或出一期黑板報,請一名作家做一次講座,等等。
活動目的:了解家鄉愛國主義典型人物梅蘭芳的典型事跡,激發、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這只是參考資料,其餘的你可以自己變通
⑧ 調研策劃書怎麼寫
你也沒說明是什麼項目,給你舉例說吧。 包括這幾點1 在市場地位處於劣勢的時候百事應該怎麼做?2調研與世博會期間百事可樂市場調研 一.市場分析
◆ 1.消費者分析
廣東省開啟飲料市場已有幾十年的歷史,開始主要是以國內的飲料
品牌佔主要地位,人民也鍾愛著國品,可到了1981年隨著百事可樂進軍中國,就開始改變中國的各品牌的飲料佔有率。到了1984年,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佔了約16%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在短短4年的時間內,能有這樣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時至今日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成為了廣東地區甚至中國飲料業的熬頭。
年輕人,他們熱愛運動,追求時尚,他們經常飲用的產品主要是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第五季、果汁、與冰紅茶。他們喜歡購買有時尚感的飲料。經過統計分析調查問卷所獲的資料表明: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比較鍾情於百事可樂(佔34%),可是可口可樂的也不上上下也(佔20%),形勢有點逼迫。還有其他的飲料的忠實者。
從消費者購買心理的角度來看,消費者購買飲料的心理主要有:
買味道:從之前我們調查顯示(見輕怡可樂調查報告),41%的人認為口感好重要,所以味道是飲品商生產首先顧及的重點。
買名氣:在同一檔次的產品中,那個品牌響就購買那個品牌的產品,在公共場所群體消費更是如此,消費者購買的主要是心理滿足感,與自豪感。我們的調查顯示,有21%的人認為品牌是主導他們購買產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買情節:飲料是集會的主要消費品,消費時講究情調與氣氛。
買功能:飲料的功能多種多樣,可樂與茶能清腸胃,果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蒸餾水更體貼人的身體,給人吸收大量的水分,幫助人體的內部循環。
附:影響消費者的主要購買因素
◆ 2.競爭對手分析
【1】是由可口可樂為代表的國際品牌,營銷特徵:有品牌效應,有人員促銷,促銷手段非常豐富;形成了以某個地區為主而向外映射的優勢,並建立了全國性的營銷渠道,生產管理先進,企業資本雄厚,有實力成為全國的強勢品牌。
可口可樂的健怡可樂,在中國市場有絕對的優勝,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早12年進入中國,在中國受眾心目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象.它是百事可樂的頭號對手,所以可口可樂推出的健怡可樂,和百事可樂的輕怡可樂在低熱量的市場上所佔分額相當。
【2】是以第五季可樂和非常可樂為代表的國內品牌。其營銷特徵是:有較好的品牌效應,較多的人員促銷;形成了以某個地區為主而向外映射的優勢,並建立了大范圍的營銷渠道,生產管理較先進,可成為區域性強勢品牌,並有實力向全國進軍。
【3】是城市內小型企業生產的產品他們沒有品牌效應,以較低的市場價格吸引顧客,生產管理落後,主要面對的是農村市場。
可樂類產品市場已形成了以,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為領導品牌的市場領導者,而其他的包括百事在內的三個市場主流品牌形成「三追一」局面。一些小企業數量眾多但影響力小,但會長期共存。
◆ 3.市場前景預測
可樂在我國有著一個相對成熟是市場,消費心理消費模式也基本上形成,但高層容量仍有潛力可挖. 輕怡可樂是以「無糖、不影響體形」,並且走品牌路線進入市場的,而現在市場上無糖可樂只有輕怡可樂與可口可樂的健怡可樂。而兩個品牌的市場銷售分額也不高。所以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近幾個季度以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不含卡路里的輕怡可樂作為提神飲料,從而帶動了輕怡可樂的銷量。
二. 產品分析
◆ 1.百事可樂洞悉青年消費者在可樂市場上占的重要地位,於是採用「明星」策略贏取了青年消費者對百事品牌的高忠誠度;為了進一步開發青年消費者市場,百事推出「輕怡百事可樂」,以「無糖,不影響體形」的特點進入市場。
◆ 2.產品策略
在產品的口感上,要努力去迎合廣東消費者的口味,盡量清甜爽口一點。認為只有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才有市場。
加大輕怡可樂的個性化,百事獨特、創新、積極人生的品牌個性。
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的的不止是產品本身,而是一種整體滿足感。產品質量的優劣是衡量產品的重要標志,價格的高度在障礙著人們的購買欲。
輕怡百事可樂在三個層次與消費者形象溝通:
產品因素:低熱量。好味道。
情感因素:健康的。運動的,自信的。
個性魅力:有魅力的,好交際的,有活力。
◆3.產品的問題點與機會點
問題點:
【1】廣東市場競爭激烈,知名的飲料品牌很多,也有了固定的消費群體。
【2】消費者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消費習慣。
【3】百事輕怡可樂知名度還是一般,很多受眾還不知道與不了解。
【4】競爭對手實力相當。要在廣告宣傳上下工夫。
【5】據調查顯示,輕怡可樂的口感與味道有待改善。
【6】百事的輕怡可樂在在它本國市場銷售分額是46%。而在中國只有4%利潤就不高,分額太小
⑨ 銀行卡怎麼調查進出紀錄
若需查詢招行一卡通,可通過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大眾版和專業版)回,自助設備等渠道答查詢,網銀大眾版流程:登陸招行主頁www.cmbchina.com,點擊右側「個人銀行大眾版」選擇一卡通,輸入卡號、查詢密碼登錄,點擊橫排菜單「賬戶管理」-「賬戶查詢」,「歷史交易查詢」或「當天交易查詢」,根據提示操作(若查詢的是外幣賬戶,請注意選擇對應的幣種)。【溫馨提示:①通過大眾版可查詢到交易記錄的具體時間;②通過大眾版只能查詢一卡通13個月以內的的交易明細,超過13個月之前的交易需要您本人帶一卡通和身份證件在我行任一網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