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保護大自然策劃書

保護大自然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6-16 05:26:50

『壹』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B9%D8%D3%DA%D2%BB%B7%DD%A1%B0%C4%E2%B6%A8%B1%A3%BB%A4%C9%FA%CC%AC%BB%B7%BE%B3%B5%C4%BC%C6%BB%AE%A1%B1%B5%C4%C9%FA%CE%EF%B5%F7%B2%E9%B1%A8%B8%E6&sr=&z=&cl=3&f=8&wd=%A1%B0%C4%E2%B6%A8%B1%A3%BB%A4%C9%FA%CC%AC%BB%B7%BE%B3%B5%C4%BC%C6%BB%AE%A1%B1%B5%C4%C9%FA%CE%EF%B5%F7%B2%E9%B1%A8%B8%E6

示範教案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並能在實踐中應用。

2.嘗試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3.能夠獨立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處理信息及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

2.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養接觸社會、並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的能力。

4.通過在班級內做交流報告和討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

1.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

2.結合退耕還林還草的事例,初步形成這種觀念: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應當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

1.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2.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教學難點

完成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教學方法

調查法、分析討論法。

●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1)到當地環保部門咨詢有關生態環境狀況。

(2)通過多媒體收集一些相關資料。

(3)幫助學生分組,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調查題目,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調查方案。

2.學生准備:(1)筆記本、筆。

(2)確定調查方案。

(3)調查工具:如鐵鍬、塑料袋、集氣瓶、污水取樣瓶、手套、照相機、錄像機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兩節課我們通過分析和探究活動對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有了較明確的認識,這節課,我們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對校園周圍或家庭所在社區、鄉鎮的生態環境進行實地調查,了解一下我們生活地區的各項生態指標是否符合標准,並擬定一個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講授新課〕

教師:通過近一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調查方法,我們今天將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調查的方法及如何撰寫調查報告(也即小論文)。

同學們先閱讀課本120頁的「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和121頁的「退耕還林還草」兩部分內容。

學生:閱讀課文。

教師:我國西部地區最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麼?

學生: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塵暴。

教師: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學生:毀林毀草開荒和陡坡種糧。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書上寫的,電視里看到的。

教師:書上和電視里的信息又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的?

學生:實地調查得來的。

教師:如何改善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學生:退耕還林還草。

教師:提出這項措施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得來的。

教師:很好。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如果我們想調查本地區生態環境的狀況應該怎麼做,基本步驟有哪些?大家按小組進行討論,制定各自的調查方案。

學生:以小組展開討論,制定調查方案。

教師:巡視學生活動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應包括以下內容:①選擇適宜的調查題目。所選題目宜小不宜大,調查就是要「小題大做」,每個小組以一個題目(或內容)進行調查為宜,每小組之間的調查題目如能錯開最為理想。教師可投影事先經過咨詢准備的題目供學生選擇。城市學生可以側重調查大氣污染(如餐飲業、冬季取暖燒煤產生的廢氣和汽車排放尾氣、工廠排放的廢氣等)、水污染(如居民生活污水、化工廠、造紙廠、色織廠排放的廢水和賓館、飯店排放的污水等),固體廢棄物污染(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及飯盒、玻璃、金屬、廢電池、灰渣土、紙張等),雜訊污染(建築工地的機器聲、歌舞廳的音樂聲等)。農村學生可以側重調查水污染(如禽畜糞尿的排放、魚類飼料等)、土壤污染(如農葯、化肥的使用等)、水土流失和森林面積減少等。

②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可採用實地調查法、社會調查法(到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咨詢)、文獻調查法(通過圖書館、報刊雜志社、電視台或互聯網站收集資料)、或三者相結合的方法。

③制定可行性的調查方案。調查方案一般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等。調查方案一定要切實可行,才能有助於調查行動的順利進行。

學生活動:各組組長匯報自己的調查方案(投影展示),各小組之間互相交流、討論,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調查方案。

教師:各小組的調查計劃基本符合要求。現在請看第二組的調查計劃,他們准備到郊區調查回民化工廠污水排放的情況,卻只寫了調查目的、調查方法和調查結果,大家思考一下,還應包括什麼呢?

學生:第二組是實地調查,必須寫明調查時間、調查路線、結果分析、結論等內容。

教師:同學們外出活動時,應注意什麼?

學生:要特別注意安全,定時與老師、家長進行聯系。

學生乙:不能什麼事都讓組長一個人干。調查時全組成員要集體行動,服從組長指揮,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合作。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希望大家以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對待調查工作,相信大家通過調查活動會有許多收獲的。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就外出調查活動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探討,初步學會了制定外出調查方案。調查方案一般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等。如採用實地調查法,還應包括調查時間、調查路線、結果分析、結論等。外出調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全組同學要集體行動,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合作。

調查活動的類型

一般地說,多數人根據「調查方式」的不同,把調查活動分為下列三類:

(1)將要調查的內容,改變成許多可以回答的問題,印成卷子,發給被調查對象作答,然後收回卷子做分析和統計,這就是「問卷調查」。

(2)自己到實際地點去考察、測量,並向當地有關人員詢問,然後根據所得到的材料分析、總結,這就是「實地調查」。

(3)通過查閱互聯網、報刊、雜志、圖書等,收集所要調查問題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這就是「文獻調查」。

●活動與探究

各小組外出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並提交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辛苦了,經過大家一段時間的努力,各小組都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圓滿結束了外出調查活動並寫好了調查報告。我在這里向大家表示祝賀。

這節課,我們就來個匯報演出。每小組選派兩名代表把你們組的活動情況、調查報告向大家匯報。其他同學做評委,對他們的匯報進行了評價,重點放在報告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上,我們看看哪組能被評上優秀報告。

〔講授新課〕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匯報活動。大家要有信心,不要緊張,自信源於雄厚的實力,你只要把你們的成果告訴大家就行啦。我們先請班裡語言表達能力最強的同學進行匯報演講。

學生:我是第五組的。我們的調查題目是:本市城區生活固體廢棄物抽樣調查。調查目的是:為了了解本市目前生活固體廢棄物的成分及今後如何利用生活垃圾等問題。調查方法採用了實地調查法,調查時間為一個月。

學生活動:接著其他小組輪流進行匯報演講。

教師:大家的匯報都很成功,我們現在開始進行評比。請大家說說哪組的調查報告最好?

學生:第五組。

教師:為什麼?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生:第五組的調查報告寫得最詳細。他們採用的是實地調查法,報告中把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時間、調查地點、調查工具、具體操作過程及調查結果都寫明了。

教師:這說明第五組的小組成員做了大量細致而周密的工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學生:第五組的調查報告對調查結果採用表格表示很好。我自己認為這樣做調查數據可以一目瞭然,還有利於進行比較。

學生:第五組還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討論,並且提出了他們自己的建議和設想。

教師:要完成這項工作,難度不亞於去實地調查。請五組同學介紹一下你們的做法。

學生:擬定計劃中要求結合當地近年來人口數量變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和經濟發展等,分析當地生態環境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所以我們跑了很多圖書館,查閱了大量圖書資料,還上網查詢了資料。我們參考的資料有《城市垃圾處理與處置》《中國環境年鑒1991》《中國人口資料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市縣人口資料》等。我們是依據這些資料進行結果分析的。其他同學嘖嘖贊嘆,連說了不起。

教師:讓我們大家為五組成員鼓掌致謝。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僅對問題進行調查,而不進一步分析討論,那麼,這個調查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對問題的認識也就不能上升到一個較高層次,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出較好的建議和設想。

現在,請各組以五組的調查報告為例,重新審視自己的調查報告,尋找不足之處,並且思考如何去完善它。

學生:重新整理,認真總結。

教師:現在,各小組以調查報告為基礎,擬定一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注意事項:

1.計劃要抓住關鍵問題,不能主次不分。

2.計劃要切實可行,不要胡編亂造。

3.要涉及到政府有關部門和公民應盡的責任。

學生:按要求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教師:關注學生活動,及時給予指導、幫助。

請各小組展示你們的計劃(投影),其餘同學對計劃進行討論評價。

學生:集資投影各組計劃,討論評價後,選出最貼切實際、可行性高的計劃。

教師:大家的調查報告和保護計劃融匯了每個學生的心血和精力,也確實發現了本地生態環境存在的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單靠我們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全社會共同合作化來完成。那麼,大家想想看,是否需要將我們的調查報告和保護計劃遞交本地政府有關部門。

學生:議論紛紛。最後決定把寫得好的報告和計劃每次給政府有關部門。

〔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各小組完成的調查報告和保護計劃進行了匯報、交流、評價和匯總,並且選出了有價值的、切實可行的優秀報告和保護計劃准備遞交上級部門。這是值得同學們驕傲和自豪的。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也可以實實在在地為保護生態環境作一份貢獻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再接再厲,為保護生態環境盡自己的責任。

〔鞏固練習〕

1.下列詩句都描述了當時的自然景觀,從中可以看出,生態環境最差的是( )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B.探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D.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答案:C

2.某小組同學們通過調查活動,提出了若干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措施。其中一條是把人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以便回收再利用。能夠比較好地達到這種目的的做法是把垃圾分成( )

A.可回收類,不可回收類

B.動物類,植物類,非生物類

C.食品類,外包裝類,玩具類,建材類,其他類

D.金屬類,玻璃類,塑料類,紙張、竹木類,廚余(廢棄食物)類,土石類,其他類

答案:D

3.請你對下列做法作出評價。對於有利於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在其後面的括弧中打「√」號;對於不利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在其後面的括弧中打「×」號。

(1)建立沼氣池,把人糞尿收集起來生產沼氣,供人們使用,沼氣渣做肥料。 ( )

(2)實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樹木。 ( )

(3)禁止一切捕撈活動,好讓江河、湖泊中的魚長得又肥又大。 ( )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禁止使用劇毒、殘留期長的農葯;禁止使用氟利昂作電冰箱、空氣調節機等電器的製冷劑。 ( )

(5)建立污水處理廠,把污水處理後再循環利用。 ( )

答案:(1)√ (2)× (3)× (4)√ (5)√

4.以舊報紙或用過的紙製造再生紙,在做紙漿時要加一些澱粉,澱粉在其中起什麼作用?

答案:粘合作用。

〔布置作業〕

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用廢舊紙張製成作再生紙」,在「校園生物角」進行展示和評比。
參考資料:http://blog.163.com/woderyh/blog/static/1816056200692992157312/

『貳』 <<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計劃書

谷琴吧!
這是我搜集到的,分享一下吧!
我們與周圍的環境
在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給我們布置了這樣一篇作文——我們與周圍的環境,我想著文章的內容,不知不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到小區里散步,當入過演武池時,一股刺鼻的臭喂迎面撲來,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副景象:生活垃圾、死魚全漂在池面上;水裡的魚正吃著那些生活垃圾;有人把臟水往池子里倒……「媽媽,好惡心啊!」我捏著鼻子、板著一張臉對媽媽說。「是啊,這種『大肚子』魚賣到市場上,會讓多少人生病,甚至死亡。」媽媽意味深長地說。
這時,我想起在去外婆家路上看到的情景。
外婆家在城鄉結合部,那兒的工廠不斷地大量排放著廢氣、廢水,路上隨處可見生活垃圾,工地不斷地發出些噪音,使附近的居民不得安寧等等,都使得這里的環境變差。我們周圍環境的污染,是人類在物質文明發展過程中,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時所產生的問題。
我們做過的問卷調查中,許多廈門市民認為廈門市區的環保工作做好了,卻忽略了城鄉結合部。還提出垃圾分類沒做好,應對市民加強宣傳力度,對市民亂丟垃圾的現象引起重視等意見。
我們只有正視現實、正視危機。除此之外,任何消極退避都於事無補。只要人人都為環保獻出一份力,我深信,總有一天我們與周圍環境又會和諧起來,而且將更持久,更完美。

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報告

香洲區僑光小學五(1)班鄧偉霞

我們周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那樣,密不可分,誰也離不開誰。

珠海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海上雲天,天下珠海」就是最好的概括。珠海是美麗的,但是美麗中隱藏著一種「奇特的色彩」。因為個別市民不注意衛生,給美麗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諧的「污點」。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我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調查。

白色污染,可怕!

紙張的發明使到人類的發明迅速地發展。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張張潔白無暇的紙張讓人類的周圍環境遭到了極大的污染。

浪費紙張:在我們班級里和學校的垃圾池裡,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紙張在垃圾池裡。黃的、白的、綠的……眼花繚亂。一張張色彩艷麗的作業紙揉成一團。

紙張回收:我在調查中,發現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塊。「混」,原來這就是紙張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們把垃圾分開來,分門別類進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對自然環境就會大大減少,並且我們生活環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紙杯: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視

的問題出現了。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應該怎樣選擇呢?市民為了貪圖方便,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一次性紙杯。人們說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的產生,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度的破壞。市民們使用了一次性紙杯,就隨地亂扔,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當心!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的什麼生物都會無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魚在游」再也不見了,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也許你會說,不是有桶裝飲用水嗎?但喝桶裝水不是解決水污染的最好辦法,喝桶裝水一樣要用到水資源。而且喝桶裝飲用水對人們的身體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經到前山河進行調查,發現前山河的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河水混濁,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塑料垃圾,並且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難聞的味道。原來在昌盛大橋下,居住著許多「三無」人員。他們的行為給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創傷。白天,他們吃喝拉撒,隨地大小便……任由他們這樣持久的持續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會被他們給糟蹋。如今,雖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還是渾濁的。我還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邊還有一座座工業廢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的飲用水不是總會覺得有一股鹹味嗎?這是珠海的咸潮。

在調查中,我深受啟發: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我們組織了環保小分隊,開展環保在行動的活動,爭做環保小衛士。

環保在行動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里,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過一個環保的長假。我們走進社會,用鏡頭去展現「環保」世界中的「精彩」。我們在使用數碼相機有一定的難度:一般的相機都會有開關鍵。開是ON,關是OFF。我們的數碼相機也一樣,把鍵移到ON處。接著,我們要調好焦距,最後,輕輕一按就可以了。在按快門的同時,手不要顫抖,要拿穩相機,這樣拍出的效果才會好。拍攝好以後,發送照片也有難度:首先要進入免費郵箱,點擊寫信,在框內打上主題,寫上發給誰。由於是發送相片,所以要點擊添加附件,粘貼照片,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點擊「發送」便可。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終於掌握了現代的通信技巧。

我們拍攝的照片刊登在10月14日的《珠海特區報》的《生活周刊》上。首頁的相片是我們學校的朱晨緯同學的作品,編輯還特地放大了呢!顯得十分顯眼。一棵棵鬱郁蔥蔥。咦!是一個塑料罐做成的。真是別有用心!再看這一副:電話廳到處貼滿了廣告紙,花花綠綠的。我們的目光又被一張照片吸引住了,這是一張人們破壞環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畫花的牆壁,照片旁邊還寫著一句話:「還牆壁一張的臉。」它提醒我們無時無刻都要愛護環境。

我在活動中,嘗到了現代科技的甜頭,用數碼相機更加清晰;電郵讓溝通更加舒暢。

環境你我他,環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愛環保,我們的周圍環境就更美好!

參考資料:珠海星樂網

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報告
我們周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那樣,密不可分,誰也離不開誰。
珠海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海上雲天,天下珠海」就是最好的概括。珠海是美麗的,但是美麗中隱藏著一種「奇特的色彩」。因為個別市民不注意衛生,給美麗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諧的「污點」。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我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調查。
白色污染,可怕!
紙張的發明使到人類的發明迅速地發展。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張張潔白無暇的紙張讓人類的周圍環境遭到了極大的污染。
浪費紙張:在我們班級里和學校的垃圾池裡,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紙張在垃圾池裡。黃的、白的、綠的……眼花繚亂。一張張色彩艷麗的作業紙揉成一團。
紙張回收:我在調查中,發現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塊。「混」,原來這就是紙張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們把垃圾分開來,分門別類進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對自然環境就會大大減少,並且我們生活環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紙杯: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視
的問題出現了。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應該怎樣選擇呢?市民為了貪圖方便,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一次性紙杯。人們說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的產生,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度的破壞。市民們使用了一次性紙杯,就隨地亂扔,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當心!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的什麼生物都會無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魚在游」再也不見了,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也許你會說,不是有桶裝飲用水嗎?但喝桶裝水不是解決水污染的最好辦法,喝桶裝水一樣要用到水資源。而且喝桶裝飲用水對人們的身體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經到前山河進行調查,發現前山河的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河水混濁,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塑料垃圾,並且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難聞的味道。原來在昌盛大橋下,居住著許多「三無」人員。他們的行為給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創傷。白天,他們吃喝拉撒,隨地大小便……任由他們這樣持久的持續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會被他們給糟蹋。如今,雖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還是渾濁的。我還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邊還有一座座工業廢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的飲用水不是總會覺得有一股鹹味嗎?這是珠海的咸潮。
在調查中,我深受啟發: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我們組織了環保小分隊,開展環保在行動的活動,爭做環保小衛士。
環保在行動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里,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過一個環保的長假。我們走進社會,用鏡頭去展現「環保」世界中的「精彩」。我們在使用數碼相機有一定的難度:一般的相機都會有開關鍵。開是ON,關是OFF。我們的數碼相機也一樣,把鍵移到ON處。接著,我們要調好焦距,最後,輕輕一按就可以了。在按快門的同時,手不要顫抖,要拿穩相機,這樣拍出的效果才會好。拍攝好以後,發送照片也有難度:首先要進入免費郵箱,點擊寫信,在框內打上主題,寫上發給誰。由於是發送相片,所以要點擊添加附件,粘貼照片,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點擊「發送」便可。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終於掌握了現代的通信技巧。
我們拍攝的照片刊登在10月14日的《珠海特區報》的《生活周刊》上。首頁的相片是我們學校的朱晨緯同學的作品,編輯還特地放大了呢!顯得十分顯眼。一棵棵鬱郁蔥蔥。咦!是一個塑料罐做成的。真是別有用心!再看這一副:電話廳到處貼滿了廣告紙,花花綠綠的。我們的目光又被一張照片吸引住了,這是一張人們破壞環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畫花的牆壁,照片旁邊還寫著一句話:「還牆壁一張的臉。」它提醒我們無時無刻都要愛護環境。
我在活動中,嘗到了現代科技的甜頭,用數碼相機更加清晰;電郵讓溝通更加舒暢。
環境你我他,環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愛環保,我們的周圍環境就更美好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後,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於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例如澱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澱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澱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污染

垃圾侵佔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製品等等。在城市,由於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食品污染

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兩大類。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生產、運輸、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本,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土地卻遭受到空前的破壞。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軟刀子,正在剝奪大片肥田沃土的生產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質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影響的現象。嚴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減退甚至枯萎死亡,這些污染後果是可以及時發現的。更多的土壤污染並無明顯表現,卻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特別是通過農作物對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裡危害牲畜和人體健康,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化肥和農葯。生活污水和人畜糞尿中含有許多植物需要的養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糞肥一般會使農作物增產。但這些廢水、廢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蟲及蟲卵等則進入農田,沉積於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觸了污染的土壤和農產品,會引起破傷風、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

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等無機物大量殘留在土壤中。它們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從而使農作物減產。使用農葯則使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有機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動植物和人。

大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塵埃等有害物質會自然地或隨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煉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中的鎘、鉛等有害物也會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因此在工廠周圍和公路兩側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鉻、錳、鎳等還能在人體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屬含量過高也會使植物受害。據實驗,每公斤土壤含銅20毫克時,小麥就會枯死,達到250毫克時,水稻也會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鋅超過50毫克,就會影響作物的生長。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響很難被消除。有機農葯分解很慢,重金屬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繼續污染的情況下,三五年內仍含較高的有害物質,並可通過食物鏈富集危害人類。所以,受到嚴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飼料或肥料。

『叄』 作文對保護森林做計劃書

森林賜予了人類生存的空間,土地,能源以及食物.從而發展了人類文明,森林與人類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
但是,人類認為森林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所以取之不盡.可是人類的活動往往忽視了森林的承受能力並沒有那麼強大.只是對森林一味的索取,森林遭受了無盡的災難.
人類在重新認識森林之前,曾經像兒童玩積木一樣,隨心所欲擺弄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在人們眼裡,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結構最復雜的森林生態系統,變成了木材生產基地,單一的索取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類出現近 300
萬年以來,地球上沒有人類干預和影響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不多了.特別是開始用火和農業的興起,人類砍伐森林開辟農田,燒山驅獸,獲得燃料,興建城鎮以及近
幾個世紀以來工業的發展,工業用材和薪材的大量需求,使森林遭到極大的破壞.這是一個悲劇.據有關資料估算,在人類大規模開發前的百萬年間,因自然和人為
作用森林消失了 1/3 左右;在最近一二百年內,因耗竭性開發又消失了 1/3 左右;現在全世界森林面積仍以每年 3 億畝的速度銳減.
本世
紀初,非洲 60%的土地上覆蓋著森林,由於放牧、森林火災、砍燒柴、刀耕火種,毀掉了大片森林,現在這個大陸的森林覆蓋率已低於 20%.美國建國
200 多年,短短的兩個世紀,美國森林的減少超過整個歐洲 1000年減少的數量,歐洲人移居美國時,森林面積為 3.84 億公頃,到 20
世紀初,森林面積為 2.03 億公頃.歐洲破壞森林的時間最為漫長.到 20 世紀初,英國毀滅了 95%的森林.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和義大利毀滅了
80%~90%的森林.近 30 年來,中美洲熱帶雨林的覆蓋率已下降到 38%.目前,世界森林和林地面積約 41 億公頃,占陸地總面積的
30%左右.

閱讀全文

與保護大自然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旅遊開發策劃方案 瀏覽:812
山東中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5
藝術學校文藝匯演策劃方案 瀏覽:106
社區兒童室內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8
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簡答 瀏覽:482
社區文化周策劃方案 瀏覽:165
小學教師學科遠程培訓方案 瀏覽:249
潔凈工程售後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892
介於淘寶同學課程的推廣方案 瀏覽:918
電子商務法律定義 瀏覽:487
電子商務訓練平台 瀏覽:264
培訓中心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779
體育賽事商業贊助策劃方案 瀏覽:589
物業公司內刊策劃方案 瀏覽:552
幼兒園元旦游園方案策劃 瀏覽:77
建材促銷活動簡訊 瀏覽:58
電子商務進農村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41
圍棋培訓班招生方案 瀏覽:317
四月份踏青策劃方案 瀏覽:811
項目成本策劃方案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