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曾國潘家譜策劃書

曾國潘家譜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6-15 22:22:24

❶ 做了一輩子明白人的曾國藩為後代留下了什麼樣的家訓

了解歷史是為了讓我們知道曾經的路是多麼的沉重。如果不能了解過去的艱辛,就不知道未來的路該何去何從?曾國藩作為我們近代文化的一個歷史代表人物,他個人的道德主義深刻的影響了我們世人的思想觀。


結語:

作為萬聖之師表的孔子就曾經告訴我們,我們遇到聖賢之人非常的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持之以恆的人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曾國藩恰恰是以自己的持之以恆造就了自身的才學和一身正氣。

我們現實當中的人也許會有很多聰明的人和天賦異稟的人。但他們卻不一定是持之以恆能為夢想堅持到最後的人,所以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取得勝利,持之以恆的人能扛得住生活的磨練,更能在學術上擁有自身的成就。 所以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學會磨練好自己的意志,堅持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將夢想與現實。

❷ 急需:曾氏的名人、家譜、曾氏起原

大界曾氏名人錄
大界曾氏名人輩出。曾元吉公六個兒子都讀了書。至第六十七派後不僅代代有讀書之士而且房房有人在朝中做官:以下資料錄輯[大界曾氏五修族譜]曾國藩、曾國荃、曾國葆、曾國華、曾紀澤、曾紀鴻、曾昭燏、曾昭掄。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曾憲傑、等在論壇已有專述。下列名錄不再重復。末入譜的名人當有遺漏。
曾尚榜:曾元吉第三子。名文炳字興榜、號靜軒。清從九品。
曾尚懷:曾元吉第四子。字興懷、號明德。清誥封建威將軍。配賀氏,誥贈一品夫人。
曾尚烈:曾元吉第六子。字興烈。號戌若。清誥封建威將軍。配龍氏,誥贈一品夫人。
曾衍勝:尚庭長子。字儒勝。號竟希。清誥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候一等義勇伯。配彭氏。清誥贈一品夫人一品伯太夫人。
曾衍寀:尚庭次子。字儒,號同寅,別號桂亭。清誥贈奉政大夫。配彭氏。誥贈宜人。
曾衍霖:尚榜長子,字儒霖,號瓊芳。清貤贈通奉大夫。配彭氏,清貤贈夫人。
曾衍雅:尚榜次子。字儒雅、號仲醇。清誥贈建威將軍。配高氏。清誥贈一品夫人。
曾衍達:尚懷六子。字儒達、號尊三。清誥贈建威將軍。配左氏。清誥贈一品夫人。
曾衍才:尚烈長子。字儒才,號際盛。清誥贈建威將軍。配左氏。清誥贈一品夫人。
曾衍鐸:尚烈次子。字儒鐸。號金聲。清誥贈中議大夫、武翼都尉、建威將軍。配賀氏。清誥淑人一品夫人。
曾興仁:衍政長子。字於心。清誥贈武義都尉、晉贈建威將軍。配劉氏。清誥贈淑人晉贈一品夫人。[衍政系尚梁長子]
曾興教:竟希長子。名民升。字為教。號重五。清太學生,貤光祿大夫。配彭氏。清貤贈一品夫人。
曾興致:字為致。號中和。清貤贈榮祿大夫。誥贈振威將軍。配肖氏。清貤贈一品夫人、誥贈一品夫人。
曾星岡:名玉屏。號星岡。清太學生。誥封中憲大夫榮祿大夫、誥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候一等毅勇伯。配王氏。清誥封一品夫人、誥贈一品候太夫人、一品伯太夫人。
曾興旭:衍寀長子。字東陽、號陽谷。清誥封奉政大夫。配聶氏。清誥封宜人。
曾興晟:衍寀次子。字日成。號紫雲。清太學生。
曾興國:衍霖長子。字民惠。清誥贈奉政大夫貤贈通奉大夫。配唐氏。清誥贈宜人她贈夫人。
曾興渠:衍雅子。清誥贈建威將軍。配彭氏。清誥封一品夫人。
曾興渤:衍魁次子、清誥贈奉直大夫。配胡氏。清貤封宜人。
曾興炬:衍達次子,清誥封武顯將軍。配趙氏。清誥封夫人。
曾興松:衍才子。清太學生,誥封武義都尉,誥贈建威將軍。配劉氏。清誥封淑人誥贈一品夫人。
曾興蚊:衍鐸次子。清武庠生誥封奉政大夫。晉封中憲大夫。配楊氏。清誥封宜人晉封淑人。
曾興甲:衍鐸四子:清誥封建威將軍。配劉氏。清誥贈一品夫人。
曾興楚:衍鐸五子:清誥封武又義都尉、晉封武顯將軍。配劉氏。清誥封淑人晉封夫人。
曾毓岱:興仁次子:字瞻岳、清誥封武義都尉、晉贈建威將軍。配彭氏。清誥贈一品夫人。
[尚梁曾孫]
曾毓裔:興教次子,清敕授文林郎誥贈奉政大夫晉贈中憲大夫。配彭氏。清例封孺人、誥贈宜人、晉贈恭人。
曾敏羔:興教四子。清五品銜侯選訓導誥授奉直大夫誥贈資政大夫。配朱氏。清誥封宜人誥贈夫人。
曾毓公:清誥贈武顯將軍誥贈振威將軍。配朱氏,清誥封夫人誥贈一品夫人。
曾毓圭:清誥贈昭武都尉。配彭氏。清誥封恭人。
曾毓壁:清誥贈武顯將軍。配彭氏。清誥贈夫。
曾毓濟:名麟書。號竹亭。清邑庠生。誥封中憲大夫榮祿大夫光祿大夫誥贈建威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候一等威毅伯。配江氏。清誥封恭人一品夫人誥贈一品候太夫人一品伯太夫人。
曾毓駟:名驥雲。字高軒。清太學生貤封榮祿大夫光祿大夫。特旨誥封通奉大夫。配羅氏。
清誥封一品夫人特封夫人。
曾毓龍:清從九品。
曾毓玟;清從九品。誥封奉政大夫晉封通奉大夫。配王氏。清誥贈宜人晉贈夫人。
曾毓璋:清誥贈武功將軍。配高氏。清誥封夫人。
曾毓官:清由軍功五品保外委把總賞戴藍翎加守備都司游擊賞換花翎升參將副將總兵記名提
督剛勇巴圖魯御賜獎武銀牌賞穿黃馬褂誥贈建威將軍。配王氏。清誥封一品夫人。
曾毓華:清軍功五品。
曾毓聘:清從九品以軍功保縣丞府經歷加同知銜即選知縣由藍翎賞穿花翎加三品封典奏留兩江補用同知直隸州知州。浩授中議大夫。配周氏。誥封淑人。
曾毓衢:清六品軍功。誥授振威將軍。晉授建威將軍。配歐陽氏。清誥封一品夫人。
曾傳家:毓岱長子。原名嘉。號進賢。清誥贈武義都尉晉贈建威將軍。配陳氏。清誥封淑人晉封一品夫人。
曾傳芹;清六品軍功加五品頂戴。配王氏。
曾傳薰:清誥授通議大夫。配李氏。清封淑人。
曾傳芳;清太學生誥封昭武都尉。
曾傳唐:清賞給二品封典,誥授武顯將軍。
曾傳盛:清太學生加同知銜,候選知縣升用直隸知州,賞戴藍翎。
曾傳黃:清由軍功保外委把總。千總守備,都司尉游擊賞戴花翎。
曾傳俊:賞給一品封典。誥授振威將軍。。賞騎都尉世職。追贈建威將軍。
曾傳巨;清五品頂戴。世襲騎都尉。
曾傳里:清由軍功保至都司。貤封武義都尉。
曾傳純:清以軍功,歷保至參將,浩授武義都尉、建威將軍。
曾傳寵:清賞五品功牌,歷任江蘇太湖水師哨長。
曾紀輝:傳冢次子。清由軍功保外委把總千總守備賞戴藍翎升都司游擊賞換花翎。補授江南孟河營都司加參將副將總兵記名過缺簡換提督敢勇巴圖魯。誥授建威將軍。配李氏。清誥封淑人晉封一品夫人。
曾紀綱:傳家三子:字趾祥原字禎祥。清由軍功保外委把總千總守備加都司銜賞戴藍翎。二十六歲,同治六年丁卯二月十八日午時在湖北蘄水縣陣亡。
曾紀麟:傳家四子。清太學生。
曾紀蘭;清五品頂戴。
曾紀鐸:清五品頂戴。
曾紀梁:曾國潢長子。清縣學附生、貤封中憲大夫。
曾紀湘:曾國潢三子。清縣學附生。誥贈奉政大夫。
曾紀渠:曾國潢次子[撫曾國葆]清二品蔭生。奉旨記名出使大臣。誥授中憲大夫。累贈光祿大夫。
曾紀壽;曾國華次子。欽加三品銜、二品頂戴,誥授昭武都尉、奉政大夫、晉封資政大夫。
曾紀瑞:曾國荃長子。一品蔭生。兵部員外郎,欽加三品銜、誥授奉直大夫。通議大夫、誥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
曾紀官:曾國荃次子。正一品蔭生,戶部員外郎,雲南司兼廣東司行走,欽加三品銜,誥授奉直大夫。通議大夫。貤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
曾紀祿:誥授奉政大夫。晉封中憲官夫。
曾紀福;清從九品。
曾紀和:清貢生、遵例納捐中書科中書。
曾紀策:誥授武顯將軍、振威將軍、建威將軍。
曾紀范:例授武顯將軍。
曾紀笏:賞給正四品封典。誥授昭武都尉。
曾紀典:清太學生加同知銜。誥封奉政大夫。
曾廣勛:清誥封奉政大夫,太學生藍翎五品銜,安徵候補知縣。
曾廣祺:清五品頂戴。
曾廣祜;國民黨中央陸軍講武堂畢業、歷任連長、營長、高級參謀、江蘇句容縣公安局長。
曾廣俊:清太學生。德國陸軍大學畢業,囝國民黨陸軍部航空署上校科長。保定軍校上校教官。
曾廣壇: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陸軍少將。
曾廣鑾:紀澤三子。清正一品蔭生。花翎郎中銜,誥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
曾廣鎔:紀鴻三子。花翎二品銜湖北侯補道,湖北牙厘局總辦。簡授湖北施鶴兵備道、署理湖北按察使。
曾廣祚;紀梁四子。江蘇侯補道,誥授中憲大夫。
曾廣漢:紀瑞長子:誥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承襲一等威毅伯。欽派留京師大臣。
曾廣河:紀瑞三子:特賞員外郎,邢部奉天司行走。誥授中憲大夫。
曾廣江;紀官長子:特賞舉人,一體會試花翎郎中。欽加三品銜、二品頂戴。安徵候補道。誥授通議大夫,晉授資政大夫。
曾廣敷:紀渠長子。誥授通議大夫。
曾廣泰:清太學生,國民黨陸軍少將。
曾廣鎮:西南聯大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後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系學習,獲碩士學位。中國科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曾廣澤: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陸軍少校。
曾廣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步科畢業,陸軍中校。
曾昭懿:廣祚第四女。南京金陵大學理科學士。北平協和醫院博士。
曾昭繗:廣祚第五女。西南聯大經濟系學士。
曾昭楣:廣祚第六女。長沙藝芳女校高中畢業,西南聯大生物糸學士。
曾昭佑;廣榮三子。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陸軍中校。
曾昭粟: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陸軍中校。
曾昭敦;廣泳三子。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班十三期畢業,陸軍第四十九師軍需處主任。陸軍上校

曾昭垂:字啟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16期畢業。新疆建設兵團離休幹部。著有[評說曾國藩]。入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和世界名人錄。
曾昭諫:廣鎔六子:交通大學公務管理科經濟學士。
曾昭杭:廣鈞鈞子,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畢業。華東美術學校校長、湖南省政府參議。
曾昭樺:廣鈞三子。香港大學文學士。廣西省高級顧問、
曾昭柯:廣鈞四子。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畢業。軍政部外事局少校參謀。
曾昭億:廣鎔次子:國立南洋大學鐵路管理科學士。北平鐵路管理學院交通博物館主任。
曾昭建:廣鎔三子:湖南大學商科學士。川滇公路局宣威段會計主任。
曾昭明。中央陸軍官學校畢業。囝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參謀班畢業。陸軍少校。
曾昭棉:廣鎔五子:上海無線電專門學校畢業、漢口公路局無線電台台長。新中國建立後任湖南常德無線電廠高級工程師。
曾昭權:廣鍾長子: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北平電燈公司西山新廠主任工程師。新中國建立後任湖南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主任。
曾昭桓:廣鍾次子。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畢業。美國意利諾大學鐵路土木工程學士。復旦大學教授、廣西大學教授、交通大學教授。
曾昭承:廣祚長子。美國威斯科康新大學經濟碩士。國民政府會計處科長。
曾昭拯:廣祚五子。大夏大學商科學士。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財務科科長。國民政府交通部秘書。
曾昭六:廣漢九子。上海復旦大學商科學士。歷任國民政府兵工署科長。
曾昭籛:廣河長子:國民政府郵傳部員外郎路政司行走。
曾昭南:廣漢次子:清太學生、花翎同知銜。湖南私立第一法政專門學校畢業。
曾昭河:廣江長子。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
曾昭義:廣江四子:日夲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學士。國民黨中央考試院檢定高考及格會計師。
曾昭祁:廣江五子:日夲東京大學商科學士。國民黨中央銓敘部甄審合格經濟部特許會計師。
曾昭茂:廣敷次子。清太學生。花翎三品銜。日夲法政大學畢業。國民黨政府河南省鹿邑縣縣長。
曾憲惠:國民黨中央政治大學第一期畢業。陸軍中校。交通部人事處審查委員。
曾憲模:湖南私立明德中學畢業。遼寧鐵道管理學校畢業。
曾憲棟:國立湖南大學理工科學士。全國運輸總司令部上校電信主任。
曾憲朴:昭和長子。國立中央大學農科學士。英國倫敦大學理科碩士。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辦公廳主任。
曾憲柱:昭和次子。湖南私立明德學校高中部畢業。華西大學畢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曾憲楷:昭和長女。曾憲植之姐。湖南大學文學士,私立燕京大學文科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終身未嫁。
曾憲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校區畢業。美國聯合大學碩士,台灣國防部電視製作中心主任。國大代表。
曾憲援:立軍軍官學校氣象科第十二期畢業。台灣民航氣象中心簡任主任。少將銜。
曾憲衡:湖南醫學院畢業。歷任湖南醫學院教授。衛生部外醫學雜志社編審。
曾憲枚:湖南私立明德中學初中畢業。廣雅中學高中部畢業。
曾憲樞:國立湖南大學商科學士 。
曾憲根:湖南私立明德中學初中畢業。岳雲中學高中部畢業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廣西分校畢業。
曾憲滌:昭承次子,字雅恂、號子靜、行二。著名導演(代表作: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大界曾氏名人錄中:曾興仁、曾毓岱、曾傳家、曾紀綱、曾紀輝、曾紀麟、系夲人直系長輩。
家譜
曾姓的最早家譜修於何時,已無從可考,《宋史·藝文志》記載的曾肇的《曾氏譜圖》一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譜了,該譜已佚。
現存族譜大都是明以後所修;從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山東、四川、湖北、江蘇、江西、香港、台灣等地區,尤以福建、廣東、四川、江西為多。
其體例大多採用前序、後跋、中正文的體例,分別闡述修譜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譜系、族規家法、宗祠祭祀等內容,其中尤以譜序最具影響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譜往往都要請學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明代刑部尚書何喬新都曾為曾姓族譜作序。
曾姓家譜文獻目錄
曾姓家譜一:
《溫陵曾氏族譜》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興寧曾氏族譜》
廣東梅縣《曾氏族譜》
香港新界《曾氏歷代宗親譜》
晉江《武城曾氏族譜》
《清源曾氏族譜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譜》
《江陰曾氏續修宗譜》
《海虞曾氏家譜》
漢壽《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譜》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頭江房譜》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譜》
四川富順《西湖曾氏祠族譜》
福建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安海《武城曾氏族譜》
曾姓家譜二:
曾氏宗譜口口卷 明隆慶活字印本 北京大學卷
安徽旌德·旌陽曾氏宗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昌期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崇本堂活字本四冊北圖
湖南湘潭·石蓮曾氏六修族譜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追遠堂活字本 十六冊 北圖、河北大學
曾氏(族譜)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 1976年鉛印本 精裝一冊 北文獻會附註在台曾氏裔孫譜系
曾氏族譜人事編、譜系編不分卷 游有財 民國1971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 精裝一冊 北文獻會 附註在台曾氏裔孫譜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間刊本 福建師大 註:譜始修於清嘉慶十一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譜續修 (清)曾新修四年(1907年)稿本 一冊 福建圖
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曾達文 清光緒—一冊 哥倫比亞大學
海虞曾氏家譜六卷 曾達文民國十三年清光緒三十十年活字本鉛印本
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附 曾傳著 清光緒二十六年活字本 十四、十六冊 哥倫比亞大學
廣東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冊 (清)光緒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刊本 廣東汕頭市檔
廣東興寧·曾氏族譜不分卷 曾慶良 民國十三年油印本 一冊 廣東興寧、日本靜嘉堂
廣東·蕉嶺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郯重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廣東中山圖 註: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廣東·梅縣曾氏祠不分卷 (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序刻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註:封簽作《梅城鳳尾閣曾氏大宗祠譜》
廣東·南海曾氏家譜不分卷緒三年(1877年)鈔本 廣東中山圖
廣東·南海曾氏族譜不分卷緒五年(1879年)刻本 廣東中山圖 (清)曾夢鴻等編 清光 (清)曾毓郯重修 清光註: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廣東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曾清河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廣西容縣文管 註:殘存本載有山東嘉祥、湖南寧鄉、廣西容縣三地曾氏
曾氏族譜不分卷 曾氏族譜編委會 1971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 精裝一冊 國史館 附註曾氏裔孫譜系
福建·長樂縣感恩村曾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尊椿等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長樂曾氏石印本 四冊 哈爾濱師大、福建圖 註: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曾達文 清光緒二十年木活本 一冊 哈佛大學
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 曾傳著 1967年影印本 哈佛大學
曾氏族譜不分卷 游有財、曾氏族譜編輯委員會年鉛印本 一冊 哈佛大學
安徽黃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譜二十九卷首一卷 (清)曾書之,曾高望纂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守約堂木刻本 三十九冊 河北大學
安徽黃山·曾氏文獻存征五卷 曾士璋輯 清木刻本 二冊 河北大學 註:版心作《太平曾氏通介房譜》
湖南衡陽·曾氏六修族譜 (清)曾育才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宗聖堂木刻本 二冊 河北大學
山東歷城·曾氏家乘略二卷 (清)曾自尚增輯 清乾隆二十年(1755)鈔本 一冊 河北大學
四川成都·曾氏通譜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民國三年(1914年)重鐫本 一冊 河北大學(二部)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曾百容等續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大渡鄉 註:清光緒三十一年曾少衡創修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一卷 (民國)曾毓南、曾廣發重修 民國十九年(1930)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紅旗鄉曾寨村 註:清咸豐十一年曾毓楷、曾紅萬等首修(湖北新洲)武城曾氏宗譜八卷 (民國)曾志益重修民國十二年 (1923)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徐古鎮萬崗村
武城曾氏族譜二卷 木刻本 湖南來鳳縣志辦 註:該族散居湖南龍山、湖北來鳳等地
湖南·湘鄉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嘉言、曾大型等修,曾林書、曾克能等纂修 清嘉慶四年(1799年)刻本 一冊 湖南圖
湖南·曾氏支譜齒錄不分卷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寫本 湖南圖 註:該族散居衡山、湘鄉等地
湖南湘鄉·武城曾氏續修族譜口口卷首一卷 (清)曾貫之、曾得宗修,曾志堅、曾紀英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湖南圖 存八卷
湖南湘鄉·曾氏田宅族譜口口卷 (清)曾瀛、曾尚錄等纂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湖南圖 存卷1、2、3
湖南·武城曾氏七修族譜四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活字本 二冊 湖南圖(存卷1、2,又一部存卷首)
湖南湘鄉·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首四卷 (清)曾傳著、曾懷柳等修,曾毓緒、曾廣鎔等纂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9)、美國
湖南·湘鄉田田曾氏續修族譜口口卷首二卷 (民國)曾芸閣、曾茂才纂修 民國六年(1917年)武城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
湖南益陽·曾氏四修族譜口口卷首四卷 (清)曾昊繼纂序清光緒十八年(1892) 活字本 湖南圖(存七卷)
湖南湘鄉)武城曾氏衍湖南湘鄉大界五修族族譜十九卷首一卷 (民國)曾廣傑纂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活字本 湖南圖(存十七卷)
湖南湘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四卷首一卷 (清)曾心德、曾連勝修,曾連峰、曾禎祥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活字本 十二冊 湖南圖(又一部存二冊,又一部存三冊)
湖南衡陽·衡西曾氏五修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祉續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養志堂活字本 七冊 吉林大學
曾氏宗譜不分卷 曾星炳等續修 民國五年(1916年)活字本 一冊 吉林大學
江蘇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 (清)曾彬文輯 民國鈔本 一冊 江蘇常熟市圖 註:曾彬文卒於清咸豐十年,後人增輯記事至宣統間
江蘇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譜口口卷蘇南京市檔(存卷3、4)
江西吉安·梅山曾氏重修族譜 木刻本記事至清光緒十六年
江西·曾氏宗譜四卷 江西銅鼓縣豐田木刻本江西檔 (江西)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三十三(1907年)木活字本一冊 江西圖 殘
江西·袁郡曾致昌祠譜口口卷 (民國)曾大方等纂修民國四年(1915)魯國堂木活字本 江西圖
江西吉安·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世珍等纂修慶三年(1798年)木活字本 一冊 江西圖
江西萍鄉·萍邑曾氏祠冊一卷 (清)曾元善等纂緒間木活字本一冊 江西圖清喜清光
江西修水·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照臨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木活字本 二十八冊 江西圖
江西·袁祠曾氏族譜四十三卷前編二卷後編一卷 (清)曾挺森等纂修 清同治元年(1875年)魯國堂木活字本 江西圖(存七卷)
江蘇常熟·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清)曾達文纂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常熟曾氏義庄活字本 一冊 歷博、上海圖、江蘇常熟市圖、江蘇蘇州市圖、日本、美國 註:首修於明曾玉梁
四川成都·曾氏通譜蜀支譜不分卷 (民國)曾啟濂、曾爾楷等修民國三年(1914年)成都曾氏墓祠刻本 歷史所、河北大學(二部)、南京大亨、四川圖 註:清乾隆五十八年曾痴園始修
曾氏族譜不分卷 游有財1967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精裝一冊 林添福 附註在台曾氏裔孫譜系
湖南·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容光等重修影印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刊本 四冊 美國
香港·新界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寫本 一冊 美國
香港新界·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譜不分卷 寫本 一冊 美國
武城曾氏家乘一卷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木活字本 美國
武城曾氏譜原殘口口卷 (清)曾文王撰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 美國(存卷1)
武城曾氏家乘十卷 編修者不詳清乾隆四十六年木活本六冊美國國會
武城曾氏續修家譜不分卷 清刻本 一冊 南京大學
江西吉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蹲、曾衍詠同修 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刻本 南開大學、南京大學
江蘇常熟·海虞曾氏家譜六卷 (民國)曾達文等纂修民國十三年(1924)常熟曾氏義庄排印本 三冊 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江麻蘇州市圖、江蘇常熟市圖、美國
山東嘉祥·武城(曾氏)家乘八卷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刊本 六冊 日本
廣東興寧·曾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慶良等重修 民國十三年(1924年)油印本 一冊 日本、美國
武城曾氏譜原殘一卷 曾文玉 清光緒二十二年刊本日本東京帝大
曾氏家訓八卷 曾克專 民國鉛印本 一冊 日本東京帝大
山東嘉祥)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四卷(清)曾憲柘主修 清官統二年(1910年)木刻本 山東嘉祥縣滿洞鄉南武山村
江西吉安·廬陵曾氏家乘口口卷 (明)曾孔化輯 明嘉靖刻本 上海圖 存五卷
江西吉安·廬陵曾氏家乘六種三十二卷 (明)曾孔化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刻本 上海圖、天一閣
富順·曾氏宗聖支譜 曾昭煌等編修 民國石印本 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綿竹·曾氏家譜不分卷 (清)曾文生續修 清咸豐間刻本 一冊 四川圖 註:此譜首修於清乾隆年間曾仁山
四川·富順曾氏宗聖支譜不分卷 (民國)曾昭煌編纂民國間石印本 四川圖(存一冊)
四川簡陽)曾氏宗譜不分卷 清刻本 四川圖(存一冊)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鈔本 四川圖(存一冊)註:記事迄同洽年間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忠謀堂刻本 四川圖 (存一冊)
武城曾氏全國通譜七卷 (民國)曾貢三、曾介圭重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 四川宣漢縣檔(缺卷7)
湖南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郯等纂
民國間湖南寧鄉曾氏南宗總局活字本 四冊 四川重慶市圖 註:清嘉慶十一年修,此為四修
四川內江·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十二卷 (清)曾錫光、曾傳谷纂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內江曾氏宗祠刻本 十二冊 四川重慶市圖 註:清嘉慶十一年曾毓樽初修
福建晉江·三峽瑞峰公派下族譜 (清)曾濠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鈔本 一冊 台灣
福建晉江·曾氏族譜龍山部份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鈔本一冊 台灣
福建南安·台灣曾氏族譜 (清)曾慶雲序,曾永和題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鈔本 一冊 台灣
福建寧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譜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鈔本 一冊 台灣
福建寧化·曾氏世系譜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鈔本 一冊 台灣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譜 (清)霞山氏修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鈔本 一冊 台灣
福建同安·頂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鈔本 一冊 台灣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譜 (清)曾玉音原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鈔本 一冊 台灣 註:記事補止清光緒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題名譜 (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續修,曾庄、曾文鰲三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鈔本 一冊 台灣
廣東梅縣·曾氏家譜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鈔本 一冊 台灣
武城曾氏重修宗譜口口卷 (清)曾紀湖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 十一冊 台灣
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玉音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鈔本 一冊 台灣
廣澤尊王譜系紀略不分卷 曾天爵 1968年油印本平裝一冊 萬萬齋 附註五代閩南安郭忠福後受封廣澤尊王之譜傳、附土庫鳳山寺尊王版畫像
曾氏先賢史略特輯不分卷(美國紐約)曾純利 1958年紐約曾三省堂鉛印本 平裝一冊 萬萬齋
台北市曾氏宗親會會訊不分卷 曾氏會訊編委會 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親會、曾紀華鉛印本 平裝一冊 萬萬齋、北文獻會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譜不分卷 (清朝)曾廣祚 1967年台灣學生書局景印本 精裝一冊 萬萬齋、北文獻會、國史館附註湘鄉曾氏文獻、曾約農、曾寶蓀等在台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譜
宗聖志不分卷(明朝)曾承業宗聖奉祀官府、1968年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本 精裝一冊 萬萬齋、北文獻會、國史館 附註曾憲口等在台灣重印宗聖傳記事略

❸ 曾國藩是哪個輩

是「國」字輩,他的弟弟曾國荃也是

曾姓字輩
輩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關系,又稱輩、輩行。字輩是輩分的代表字,中國古代每個家族的字輩譜是十分講究、嚴肅的,族譜中字輩譜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統治者還專門為曾顏孔孟四姓御賜統一的名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 63派(「派」與「傳」、「代」、「世」同義)起使用聖祖仁帝所賜的3句、15字名派:
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後宣宗成皇帝續賜名派2句、10個字: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賢揚。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剛建立時,大總統袁世凱(一說是孫中山,又說為孔子七十六代孫令貽所續)又為曾氏賜名派4句、20個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曾氏家族在統一輩序之前,各地曾氏沒統一的輩序,龍山派語為:
奎璧呈雲瑞,人文煥國華;召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
一貫書紳永,千秋錫福遐;眙謀資燕翼,世業仰清嘉。

❹ 做了一輩子明白人的曾國藩,他留下的家訓是哪些內容

了解歷史是為了讓我們知道曾經的路是多麼的沉重。如果不能了解過去的艱辛,就不知道未來的路該何去何從?曾國藩作為我們近代文化的一個歷史代表人物,他個人的道德主義深刻的影響了我們世人的思想觀。


結語:

作為萬聖之師表的孔子就曾經告訴我們,我們遇到聖賢之人非常的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持之以恆的人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曾國藩恰恰是以自己的持之以恆造就了自身的才學和一身正氣。

我們現實當中的人也許會有很多聰明的人和天賦異稟的人。但他們卻不一定是持之以恆能為夢想堅持到最後的人,所以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取得勝利,持之以恆的人能扛得住生活的磨練,更能在學術上擁有自身的成就。 所以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學會磨練好自己的意志,堅持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將夢想與現實。

❺ 家譜編修的八大步驟

一、擬定家譜編修計劃
首先是確定版本,是編訂紙質家譜還是網路譜,紙質家譜中又有精裝、平裝等不同類型;其次,要確定
修譜的開始、結束時限;第三步,要成立修譜委員會,確定修譜團隊。第三步,確定家譜中入譜成員的
范圍
二、確定組織章程
組織章程主要包括修譜大綱、責任分配、發凡起例。這一部分的工作任務應由成立好的修譜委員會共同
商議,確定細節。
三、修譜資金的湊集
由於家譜編修是一件耗時耗力的工作,所以在人員以及工作進行中的經費保障非常重要。
四、資料分析
資料包括了參考所用的本族舊譜、族譜的研究資料、研究與過濾資料、請教族譜專家等。
五、譜書編輯
將前期的准備工作完成後,即可開始組織內容大綱、製作世圖表、填寫行實履歷、撰寫名人家傳、考訂
姓氏淵源、記錄遷徙過程、著錄文藝著作、附錄照片圖版、其它次要內容。
六、審訂內容
當所有內容編輯完成後,須由修譜人員或請專家進行三審三校,多次審核以確定譜書的正確性。
七、印刷出版
許多家譜一般會將家譜中前邊的重要內容印刷為彩色,再將後邊繁多的核心內容印刷為黑白,當然也有其它多重印刷出版的方式。
八、領譜典藏
在譜書印刷完成後,還會有專門的頒譜儀式,這時會在家族所在地舉行隆重的頒譜儀式,由族人領譜。

❻ 曾國藩為啥沒按照 曾氏的族譜派姓——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來取名字

孔、孟、曾、冉、顏 大多使用歷代帝王賜給衍聖公(孔)家的字輩,自孔子第56代起至105代字輩如下:
希言公彥承 弘(宏)聞貞尚胤(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❼ 曾國藩做了一輩子明白人,他為後代留了下什麼家訓

了解歷史是為了讓我們知道曾經的路是多麼的沉重。如果不能了解過去的艱辛,就不知道未來的路該何去何從?曾國藩作為我們近代文化的一個歷史代表人物,他個人的道德主義深刻的影響了我們世人的思想觀。


結語:

作為萬聖之師表的孔子就曾經告訴我們,我們遇到聖賢之人非常的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持之以恆的人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曾國藩恰恰是以自己的持之以恆造就了自身的才學和一身正氣。

我們現實當中的人也許會有很多聰明的人和天賦異稟的人。但他們卻不一定是持之以恆能為夢想堅持到最後的人,所以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取得勝利,持之以恆的人能扛得住生活的磨練,更能在學術上擁有自身的成就。 所以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學會磨練好自己的意志,堅持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將夢想與現實。

閱讀全文

與曾國潘家譜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一家外貿零售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140
最新幼兒園推廣普通話方案 瀏覽:56
農村旅遊開發策劃方案 瀏覽:812
山東中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5
藝術學校文藝匯演策劃方案 瀏覽:106
社區兒童室內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8
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簡答 瀏覽:482
社區文化周策劃方案 瀏覽:165
小學教師學科遠程培訓方案 瀏覽:249
潔凈工程售後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892
介於淘寶同學課程的推廣方案 瀏覽:918
電子商務法律定義 瀏覽:487
電子商務訓練平台 瀏覽:264
培訓中心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779
體育賽事商業贊助策劃方案 瀏覽:589
物業公司內刊策劃方案 瀏覽:552
幼兒園元旦游園方案策劃 瀏覽:77
建材促銷活動簡訊 瀏覽:58
電子商務進農村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41
圍棋培訓班招生方案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