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汝州怪坡現在知名度如何
門票30元,屬旅遊局管理,收入還可以。
Ⅱ 汝州市廟下鎮綜合形象宣傳片,背景音樂很好聽,是什麼音樂呢
你所需要的在網路上恐怕不好尋找,但是你自己可以把宣傳片下載下來然後通過一內些轉換軟體容轉換成MP3或你需要的音樂格式,網路上也有很多傻瓜式的音樂剪輯軟體,很容易上手。自己再剪輯所需要的那個音樂片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Ⅲ 汝州旅遊導點有
下面列的是簡介,具體的圖片和路線介紹請點擊以下鏈接:
http://www.377bbs.com/thread-229722-1-1.html
汝州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臨古都洛陽,東望黃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總人口97萬,轄11個鄉、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453個行政村。汝州市地處鄭州、洛陽、平頂山三市交界地帶,焦枝鐵路、洛界公路、洛上(洛陽—上海)高速橫穿東西,207國道縱貫南北;縣鄉公路和「村村通」公路覆蓋城鄉,交通非常便利。
汝州位於鄭州、洛陽、平頂山、許昌、南陽五市的交叉輻射地帶,太澳高速、207國道、焦枝鐵路縱貫南北,南洛高速、洛界公路、侯飯公路、廟洪公路橫貫東西,轄區內公路縱橫交織、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路。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50公里,高於河南省平均水平;全市80%的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干支結合,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汝州境內文物古跡和人文景觀眾多。千年古剎風穴寺,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白馬寺、少林寺、大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萬古神湯溫泉,富含50多種微量元素,漢唐九帝三後及文人騷客爭相前往沐浴,武則天曾在此沐浴,留有一座武則天像,武則天洗澡的地方被後人稱為「武則天洗澡池」,是有名的療養勝地。別具一格的連環姊妹怪坡和風光旖旎的紫雲山等景點,都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汝瓷、汝石和被稱為宋石之鴻寶的汝貼並稱汝州三寶。
汝州粉皮是河南汝州市的傳統特產,以其色澤嫩白透明,質薄如紙,韌強味鮮,營養豐富,利口消膩,食用方便而頗負盛名。
粉皮一直是汝州的傳統食品,清道光二十(公元1840年)年間,當時汝州城內西街水坑沿有個商販叫田家有,遠到南陽的社旗販鹽,曾見那裡有人用雜豆製作「粉皮」,每斤八到九張,厚似烙餅,計斤稱賣。食用時需要用沸水煮制,很不方便。田家有回來後改用綠豆澱粉製作,苦心探求,反復試做。他涮出的粉皮較之南陽社旗所做粉皮薄了許多,每斤約三十張左右,質地勝於雜豆。但食用時仍需開水泡發,不能現時食用。至光緒年間,該製作工藝傳至二代田九思之手。他繼續探索改進,粉皮又薄了些,由原來的每斤三十張增至四十張,用溫開水泡發即可食用,世人為之稱道。1929年前,粉皮製作工藝傳至三代傳人田清渠之手。歲月更遞,傳人幾易,但田家傳人追求粉皮生產工藝的改革與創新的志向不變,實踐不斷,苦苦求索。在田清渠的研製下,又做到每斤四十八張,技藝已達上乘,名聲愈彰。1942年,至第四代傳人田新光、田新正兄弟之手,又研製到每斤五十多張。這時的「汝州粉皮」已遠近聞名,形成了市場品牌,陝州、三門峽、西安的商販趕牲口前來汝州馱購粉皮。解放後,該工藝經田新光之手又進一步得到提高,達到了現在的每斤六十張的水平。1985年至1987年先後多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展銷中,得到眾人好評,展銷的粉皮被搶購一空。田家粉皮生產工藝歷經一百多年鑽研探索,五代人的相繼真傳,始得上乘手藝,其製作秘訣是:「七分旋,八分揭,九分攤,十分搬。」即「銅旋快慢看水溫,溜邊揭起能囫圇;收補窟窿攤圓整,水油刷曬看陰晴。」只有這樣,才能涮成一張不大不小、重量相等、厚薄一致的粉皮。
汝州粉皮以優質綠豆為原料,純手工藝水磨綠豆澱粉精製而成,其製作工藝考究,它薄如蟬翼,明若窗綾,潔如白璧。每張直徑三十公分,每葤三十張,約半斤重。粉皮可長期存放,且不易變質,關鍵是食用方便,可立煮立食。食前先將乾粉皮放入溫水浸泡2~3分鍾,待變柔軟後撕成碎片,用牛、羊、豬、雞、鴨、鵝等肉絲、肉片,均可搭配拌和,做成涼葷菜;或拌黃瓜、西紅柿、芹菜等菜蔬,用芥末、麻醬、香油等為佐料,可配成葷素冷盤,味美可口。並具有下鍋不粘,柔軟可口,熱吃涼拌均可的特點。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酸等多種元素,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益氣潤肺之功效。因此,一百多年來,汝州粉皮作為汝州傳統特產的「新三寶」(粉皮、粉條、粉絲)而名聞遐爾,並且飄洋過海,登上了異國它鄉的宴席。
Ⅳ 汝州有什麼特色美食以及旅遊景點
第一道美食就是白吉饃,這種白吉饃他的樣子就像是它的名字一般,它的外皮看上去就是非常白嫩的,而且還會透著一點焦黃,散發出來的肉香是非常吸引人的,而且嘗起來也沒有人能夠拒絕,他這種饃的外邊有著焦香的美味,而且入口也是非常松軟的,其中這個饃跟肉餡搭配起來更是非常的鮮美,吃上一個都還想要吃第二個。
第二道美食就是當地的鍋盔饃夾鹵豬肉,這一道美食雖然它的名字非常的長,但是它卻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美食,你吃了之後感覺會讓你的嘴裡邊留下非常濃厚的香氣,讓你一直都沒有辦法忘記,這種鍋盔吃起來確實是乾脆爽口的,其中的芝麻香氣也是十分的誘人,里邊的鹵豬肉更是做得非常的精緻咸香美味鮮嫩可口確實是恰到好處,而且這種美食里邊的肉質也非常的有彈性,確實是值得大家去品嘗。
第三道美食就是燜面,相信大家對於這道美食是覺得非常普通的,但是當地的人卻有他們當地人的一些做法,而且其中這個門面裡面的材料也是用的非常的豐富,不過要吃一碗比較正宗的當地燜面,那麼它的面條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吃起來比較有韌勁,這樣的話才會覺得非常的美味。
第四道美食就是胡辣湯,從名字大家就可以想像的到它里邊所加入的一些配料一般有青菜和牛肉,當然還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肉類,不過這個湯吃起來確實是酸中帶辣特別的過癮,湯汁鮮美咸香特別的可口,拿來下飯是最佳合適的。第五道美食就是砂鍋面,這是汝州砂鍋面當地一道非常有名的美食,也是深受當地人喜歡,這道美食他最重要的就是用砂鍋去製作的,其中會加入一些青菜蝦仁雞蛋等等的配料,確實是相當的豐富,而且吃起來也可以給你巨大的滿足感。
第六大美食就是瀘州的擀麵皮,這道擀麵皮的外表看起來就非常的有食慾,因為非常的油亮有光澤,而且其中還會散發出比較濃郁的香氣,香氣當中還含著有一點辣辣的感覺特別的誘人,而且這種味道也不會特別的差,這種麵皮入口特別的爽滑,而且吸到嘴裡邊也是相當的過癮,這種麵皮它的軟硬程度是我們不可以想像的,咀嚼起來也是相當的有感覺,其中香辣的味道更是刺激著我們的味蕾,對於一些吃貨來說是非常幸福的。
Ⅳ 汝州一日游必去的地方
1 奇妙之旅——怪坡
怪坡景區是國家AAA級景區,景區由怪坡、竹林廟、玉皇山三個單元組成,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景區內寶塔高聳,殿閣巍巍,四周群山環抱,蒼柏疊翠,清泉側流,風光如畫,集雄、秀、奇於一體,攬山、林、水、洞、寺於一身,是一個集休閑、觀光、度假、尋奇為一體的多功能旅遊景區。
2 月季八卦陣
月季花卉園建設規劃面積3200平方米,種植各類月季32000多株,其中月季八卦陣建設面積2000平方米,月季八卦陣是根據諸葛亮的八卦陣和藤本月季的特性做成的迷宮,裡面一共栽植藤本月季23000多株,品種110多個,總長度1100米,採用一步一景,一段路一個品種建造,人們在觀賞花色各異,姿態優美的藤本月季的同時,還可充分感受到遊玩迷宮的樂趣。
3 杜鵑園
杜鵑花卉園建設面積6000平方米,園內共栽植西洋杜鵑、品種杜鵑、春鵑、杜鵑球、木芙蓉、杜鵑樁景等規模大、 品質純、樹齡高的名優杜鵑品種200多個,21000餘株。這些杜鵑花朵大、花色艷,花色包括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系。每逢春季開花,園內各類杜鵑競相開放、爭奇斗艷,花海如潮、蔚為壯觀,十分美麗。杜鵑花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能喚起人們對美好熱烈生活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Ⅵ 汝州旅遊景點大全排名
1、峴山
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西南寄料鎮,距河南省汝州市區約50千米處。海拔1165.8米,為汝州眾山之冠。遠望峴山,山相連,峰相疊,雲纏霧繞,優雅神秘,植被茂密,蓊鬱蒼翠,山泉奔騰跳躍,「地河」時隱時現,清逸秀麗,美不勝收。
2、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河南汝州市東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景區以風穴山為中心,總面積達48平方公里,主要由風穴寺及其周圍的風穴山。
3、汝州學宮
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城區望嵩路上。又稱文廟,坐北面南,地勢北高南低。南北長300餘米,東西寬50多米 ,總面積20870平方米。
4、漢唐皇家神湯溫泉
位於汝州市區西部25公里處,因有溫泉自然溢出而得名,也因溫湯神泉而聞名,史稱漢唐皇家溫泉。被譽為「萬古神湯」的汝州溫泉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溫泉自然溢出的記載及軒轅黃帝沐浴的傳記。
5、法行寺
塔為長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30米;外形略呈拋物線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體,上為9層八角形澀檐,每層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龕。頂部於塔剎座上立寶珠形銅座;塔身南壁辟圓券門,門內設方形塔心室,可達第二層
Ⅶ 河南省平頂山汝州市的旅遊景點
1、法行寺塔為長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30米;外形略呈拋物線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體,上為9層八角形澀檐,每層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龕。頂部於塔剎座上立寶珠形銅座;塔身南壁辟圓券門,門內設方形塔心室,可達第二層;室頂用迭澀磚層砌,造型奇特。九層迭澀密檐頗具宋、金特點,似為宋、金時加築,但塔身的壁面磚雖經多次抽換,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風格。該塔敬有三皇姑。傳說上古時期,汝州有蛟龍作崇,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鐵鏈把蛟龍鎖了起來,並挖一深井,囚於其中,井口上壓一巨石,鎖鏈系於石上,在上邊建寶塔一座鎮壓,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此塔就是法行寺塔。法行寺也因有此塔而俗稱塔寺廟,寺前街道也取名叫塔寺街。2006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法行寺塔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風穴寺
風穴寺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北8公里處的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內,距怪坡景區2公里。該寺始建於北魏,原名香積寺,隋代改名千峰寺,是佛教天台宗勝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風穴志略》載,龍山陽側有大小二風穴洞,洞深數十里,天變時,洞內出風,猛不可擋,故名風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風穴寺」。風穴寺雖是北方寺院,卻不沿中軸線布局,而是依山就勢而建,具有江南園林風光。周圍景觀星羅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稱。更重要的是風穴寺保存了祖國燦爛的文化遺產,現存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建築140餘間,被專家稱為「古建築博物館」。其中唐代七祖塔、宋代懸鍾閣和金代中佛殿被稱作是風穴寺的三大國寶。唐開元二十六年所建的「七祖塔」為全國現存七座唐代高塔之一;宋代懸鍾閣內懸掛一口宋宣和七年鐵鑄大鍾,重9999斤,被譽為「中原第一鍾」;中佛殿為金代建築,為單檐歇山式,梁架結構科學嚴謹;風穴寺塔林是我國三大塔林之一。寺內碑碣林立,或記事、或題詠,楷、草、隸、篆風格迥異,存有唐代的尼陀羅咒、宋代的經幢、元代的塔銘。風穴寺及塔林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穴寺的四大特點:1、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2、九龍朝風穴,蓮台建古剎;3、真山真水,四時皆宜;4、依山就勢,錯落有致。
乘車路線:
1、從汝州市區出發乘7路車可直達
2、自駕車從汝州市區出發經風穴路向北9公里
紫雲山景區位於汝州市區東北25公里處,山勢險峻,水怪石奇,植被茂密,景象萬千,極富奇趣、險趣、幽趣、絕趣.突出特色在於"山、寺、湖、石、峽"景點俱全,湖水與群山相映,落日與紫雲同在,讓人望峰息心,窺谷忘返,是理想的旅遊度假勝地。清道光《直隸汝州志》記載:「紫雲山,形如圍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鬱,有水環抱,其前如玉帶,山麓有觀音堂,內有八景。」紫雲山是一佛教名山,稱作「小南海」。傳說,觀音菩薩在選修練之所時,曾駕紫雲至此山,但見山青水美,便按落雲頭,停了下來,在此修行,此山也就叫紫雲山了。 紫雲山自紫雲口至觀音堂約5公里,有紫雲湖、紫雲峽、駱駝峰、青石崖、擂鼓台、黑龍潭、將軍石、蒼山積雪、觀音堂、聚仙堂、雲錦柏、紫雲洞、登天梯等幾十個景點。
紫雲山還是一個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地層均有出露;褶皺、斷裂、節理構造發育復雜;嵩陽運動、中條運動、王屋運動、晉寧運動、少林運動等古老構造運動形跡都有顯示,這些構造遺跡是本區滄桑巨變的見證,也是造就紫雲山瑰麗多姿、琳琅滿目自然景觀的基礎和動力,它賦予了紫雲山更深奧的科學內涵。。風景區內山勢奇絕、怪石林立、古寺寧靜,湖水秀雅,風景如畫,
交通條件:紫雲山位於汝州市焦村鄉東北,距汝州市區約20公里。省道侯飯線、縣道靳馬線均從附近通過,通過公路可與風穴寺、怪坡、少林寺、郟縣三蘇墳等旅遊景區相聯。
4蔣姑山屬伏牛山系,主峰海拔787.4米,因主峰頂建有蔣姑神廟,故此得名。清道光《直隸汝州志》記載:"蔣姑山(又名焦古山),形如翠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鬱,有水環抱,山巔座蔣姑廟,山角藏羅圈寺。"蔣姑山地層發育完整,岩石出露明顯,在蔣姑山的生成過程中,形成了奇特的地表地貌,奇峰林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深潭、深洞怪石、植被繁茂、雲蒸霞蔚,自然景觀旖旎誘人。
蔣姑山旅遊區由三部分組成:(一)羅圈冰磧地層。羅圈冰磧地層是世界四大冰川遺址之一,屬元古代震旦系,為地質學中一個獨立的地層單元。羅圈冰磧地層厚度大,總厚度達306米,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2公里,出露較完整。冰磧地層自50年代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地質學界的關注。1958年地質學家在這里考察後,首先提出了冰磧成因的觀點;1959年中科院地質學家劉長安、林尉興對該處冰磧地層進行了專題研究,將其命名為羅圈層;之後,英、美、加等國專家先後前來考察;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曾親臨考察此處遺址;1976年河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將其所屬時代劃歸震旦系。(二)石人溝。石人溝是蔣姑山深處的一道山溝,山溝右側半山坡處有二石人,遠遠望去,一男一女,一高一矮。男的身材高大,目視前方;女的身材嬌小,略微前傾,兩個石人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故溝名夫妻石。石人溝植被茂密,景色秀麗,附近有羅圈寺、蔣姑廟等景點。(三)蝙蝠洞。蝙蝠洞是一個經過數百萬年天然神工造化逐漸形成的大型群體溶洞,是北方罕見的喀斯特地貌現象。因此洞長年棲息有蝙蝠,故名蝙蝠洞。洞口位於西10米高的崖壁上,只能容1人進入,入洞後攀援而下5米處有一大廳,大廳內可容納100多人,洞內各種類型的石筍、石花、石柱、石瀑、石龜、石鍾等錯落有致,妙趣橫生。特別是玉柱擎天、神龜探寶、天壇蓋頂和眾多正在生成中的各種鍾乳柱造型,令人驚嘆不已,拍手叫絕。溶洞內向四周橫向延伸幾個小洞,洞中泉水潺潺,奇石鱗次櫛比,真可謂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既是觀光勝地,又是探險樂園。木廠村80多歲的李銀濤老人當年穿越此洞,探知深度在3000米以上,由蟒川鄉木廠村向南延伸至魯山縣境內。正如一地質工程師所言,蝙蝠洞堪稱中原第一洞。附近有石門峽谷、天子墳寺、月牙湖、老婆寨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