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稿借閱

宣傳稿借閱

發布時間:2021-06-08 18:55:28

⑴ 今天我組織了一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送書下鄉這類的,現在需要向一些新聞平台投稿宣傳一下。

送書下鄉工程是文化部、財政部為解決基層群眾看書難問題而實施的文化工程,由中央財政撥款統一購置圖書,配送到全國592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鄉鎮。
工程第一期為2003至2005年,文化部、財政部向300個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圖書館和3000個鄉鎮圖書館(室),贈送農村適用圖書390萬冊。財政部每年為送書下鄉工程安排專項經費2000萬元,3年共安排6000萬元。第二期從2006年到2008年,每年投入2000萬元,繼續向全國592個國貧縣中的其餘292個開展贈送圖書的工作。2003-2006年已累計安排資金8000萬元,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鄉鎮配送圖書總數612萬冊,為農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工程採取專家選書、集中采購、統一裝幀、直接配送的實施辦法。配送圖書將使用統一設計的封面,印有「文化部、財政部送書下鄉工程」字樣及專有標識。配送圖書的選書原則為內容健康、實用性、可讀性強、適合農村讀者需要,內容包括政治理論、思想道德建設、市場經濟、法律知識、科普知識、農業科技、實用技術、醫葯保健、生活網路、文學藝術、歷史知識、體育娛樂,如:《中國農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百姓法律一點通叢書》、《中國科普文選》、《農民快速致富叢書》、《家庭醫學網路全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精選》等。為了保證書盡其用,送書下鄉工程對受贈圖書館(室)條件進行了特別規定。縣級圖書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圖書館館舍面積500平方米以上;
3.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48小時。
鄉鎮圖書館(室)必須具備五個條件:
1.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所轄的鄉鎮;
2.有保存圖書、提供借閱的場地,不低於50平方米;
3.有接受過縣以上圖書館業務培訓的專(兼)職工作人員;
4.有圖書借閱、保管等規章制度;
5.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20小時。
從送書下鄉工程實施效果看,一是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圖書館的條件。各地基層圖書館陸續接收到獲贈新書,豐富了圖書館的館藏,吸引了讀者,基層圖書館煥發了活力。二是帶動地方及社會各界建設基層圖書館的積極性。中西部22個省(市、區)在接受國家贈書的同時,拿出專項資金用於基層圖書館建設,並發動社會各界捐書,帶動了基層圖書館建設,效果明顯。三是帶動了科技致富,為農民脫貧致富架起了信息橋梁。四是提高了農村幹部素質,豐富了農村群眾文化生活。

⑵ 通訊報道範文

責任心·上進心

北侖中學 詹芳

為了使北侖中學的通訊報道工作與學校的其他各類工作一起協調發展,改變當時我們學校通訊報道工作相對比較薄弱的現狀,全方位、迅速、及時地報道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先進事例,2004年2月14日,北侖中學建立了一個通訊報道小組,該小組以校辦主任樂納紅老師為組長,各年級組、各處室相關負責人為報道組成員,並規定了相應的考核獎勵制度,其完成落實指標情況與各處室、年級組評優掛鉤。從那以後,我們學校的通訊報道工作開始逐漸擺脫以往的滯後現象,並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但由於報道組成員比較分散,且人員較多,無法責任到人,故有時難免出現遺漏現象,故2004年12月底,校辦更改我們學校的信息報道方案,決定由我來主要負責學校的各類通訊報道工作。

自從我接手這項工作後,除了上課時間外,我盡力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項活動、每一場會議,盡可能及時的報道相關事例,個別實在無法參加的,就以詢問相關參加活動人員或做簡單的電話采訪的方法,來了解其中的相關情況,並組織成稿。

當然,作為一名通訊報道員,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強的責任心。我擔任校信息通訊報道員之後,一方面要承擔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負責校圖書館圖書借閱系統維護和圖書館日常借閱管理工作以及一萬多冊圖書的編碼入庫工作,再加上我出身理科,駕馭文字的能力不是很強,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壓力和工作量,這半年來,我基本上是在業余時間完成這項工作的。雖然信息報道工作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工作壓力,但是每當看到自己寫的文章在各個網站發表之後,就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滿足感。

在完成校各類新聞的報道工作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每次發完新聞,我都會將教科網上發表出來的文章和自己所寫的進行對照,仔細分析自己可能沒有處理好的相關環節,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半年來,我雖然在信息報道工作方面做出了較好成績,但是還不能很及時很全面很准確的報道我們學校的各類先進事例,還不能很好地挖掘一些潛在性的新聞。為了更好的宣傳好我們北侖中學,使全社會更快更好地了解北侖中學,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還得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報道上,爭取在2005年下半年做得更好。

敬業·奉獻

紫石中學 胡俊傑

很高興今天能坐在這兒和大家一起交流。以前聽其他通訊員們介紹寫通訊的方法技巧,寫報道的各種策略,今天我在這兒只想和大家說說自己的心裡話,聊聊關於通訊員的敬業、奉獻精神。

我做學校通訊員的工作今年是第三年了,兼職,做學校團委書記的時候,學校順便把這個工作也交給了我。我相信台下的很多通訊員都有和我一樣的身份。可是,因為我所在的農村中學是現在全區所有中學中規模最小的,條件也相對比較艱苦,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讀中學的時候,試卷是蠟紙刻的,可是如果現在你去各個學校看看,還有刻蠟紙的嗎?有!我們學校就是,因此其他硬體軟體的設施就不必我多說了。我兼通訊員的職務是我多種兼職之一,教學任務就不必說,我是專職的語文老師,現在又是學校唯一的電腦老師,更是唯一的網站負責老師,因為去年我們學校原來的電腦老師碰上生孩子,以後又去支教了,其他擔任的工作還有學校文書,主要是校長室、教導處、政教處的一些文書工作,還包括協助會計做一些與電腦相關事務工作,其他只要是學校和電腦打交道的一些重要事情,也幾乎都有我的份,加上檔案整理和衛生保健的工作,所以我自己也覺得,在去年瑣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在這樣一個相對艱苦的學校,我的通訊報道工作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是付出了自己太多的心血和精力,而且這些工作幾乎都是我利用休息的時間在家裡完成的,因為在去年上半年之前,學校里沒有接通網路,同時我在校很少有空的時候能寫通訊報道。因此要做到這一點,不得不有一點奉獻精神。

而下面我要說的這點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但卻是真的,我知道很多學校寫稿件都是有「報酬」的,或者說叫稿費吧,但是在我們學校,我寫了三年,一分錢都沒有!校長的意思是既然做了這個職務,幹得好是應該的,是份內的事情。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條件好的學校,至少還勞有所得吧,可我沒有!我也曾經屢次不想再做下去,可學校里要再找一個能發電子郵件的年輕老師都找不出!我沒有辦法,我後來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而且能夠做得越來越出色,我只能解釋為是慢慢對這份通訊員工作的敬重和熱愛吧!我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做了這個,就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它做的最好!我是這樣想,後來也一直是這樣做的。沒有報酬,我就把稿件的發表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現在是一個經濟社會,有錢賺的事誰都會做,但不賺錢的事情呢,甚至賠錢的事情呢?!你是不是還會甘之如飴地把它做好?至少我會!

去年有一件事我記憶很深刻,說出來也許會讓大家笑話。那是去年的六一節,我剛好前兩天結婚,學校六一搞慶祝活動的時候我正休息在家。那天早上,對於要不要去學校拍活動的照片,我著實猶豫了好一陣子,按照我平時工作的慣例,像禮拜天都是風雨無阻騎著自行車去村裡拍學生出的宣傳黑板報的,那天情況比較特殊,可我心裡總惦記著那檔子事,可能通訊員做久了,責任心比較強吧。也因為自己反反復復在考慮,最後到九點多了,我也不知怎麼的就自己騎著車往學校跑。快到學校門口了,碰到活動結束出來的學生,我總算噓了一口氣,雖然白跑了一趟,還好總算沒被學校的老師看到,自己心裡還在暗自得意。那次活動我最終沒有報道,但那天下午我寫了一個徵文,後來倒是獲得了區里的三等獎。而我之所以那麼在意學校的一次普通活動,實在是因為我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太少了,平時除了教學值得報道的內容需要自己挖空心思地去「挖掘」,去開發,一旦抓住機會,就決不輕易放過。我想,這需要所謂的敬業精神吧,包括對事業的那份責任心。

也因為源於這份責任心,我平時看到教科網的網站上有什麼問題或想法,也會及時和簡老師聯系。比如說去年區運會的時候,我看到網上發的男子110M欄的跨欄成績比劉翔都好,就及時向簡老師反映;比如說關於圖片新聞的更新,關於稿件的統計,我自己想到的、覺得有利於網站建設的,也隨時和辦公室溝通。我覺得,如果我們每個通訊員能多一份責任心,多一點敬業精神,就可以把我們教育系統的通訊工作搞得更好!記得一年來有好幾次我寫了不是本校、而自己參與事件的新聞報道,像中考閱卷工作、教研信息、團代會等等。

最後還有一點體會和大家分享,我覺得寫報道及時性很重要,當天發生的事情最好能當天就寫好,馬上就發,因為時間越短,感受越真切,也最有寫作的慾望。這是我寫報道的原則,不管當天如何晚,甚至深夜,我都一定要把它寫出來,我才睡得安穩。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很苛求自己是吧,何必呢?輕松一點不好嗎?可我覺得,一旦隔了夜,寫的激情消失了,寫出來的東西可能與第一時間的報道相比,效果會差很多,更不用說過幾天了。我知道我們都不是專業的通訊報道員,但只要可以,我們為什麼不能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呢?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事實上,去年的一年,我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很多的優秀!

小結是一句話:帶著一顆敬業的心,加上一點奉獻的精神,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通訊報道工作如此,其他事情也一樣!

謝謝大家!

⑶ 關於世界讀書日的新聞稿怎麼寫

品書香,悟人生

閱讀,使我們睿智。截止昨日,2014 年為期一個星期的湖北工業大學「世界讀書日」系列 活動圓滿結束。4 月 21-27 日,我校圖書館與校讀者協會共同舉辦了該系列活動。4 月 23 日,是第 19 個世界讀書日來臨的日子。為了迎接世界讀書日的到來,我校圖書館舉辦了以 「相約圖書館,放飛夢想,悅揚青春」為主題系列活動。此次活動宣傳持續時間長,就是為了 喚醒在校學生的閱讀激情。

此次活動開展的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有評選優秀讀者,喚醒沉睡的借閱證,新館新相 約,移動閱讀體驗,好書推薦,讀者調研等諸多方面,內容十分豐富,精彩。其中優秀讀 者評選,表揚了那些在學校里熱愛書籍,樂於閱讀的同學,並對這些優秀讀者的名單進行 了公示,以示表彰。而優秀志願者的表彰則是對那些默默為圖書館建設做貢獻的人們由衷 的感謝。而喚醒沉睡的借閱證是指可於 4 月 23 日在圖書館辦理超期免罰。此舉正式為了激 起大家的閱讀興趣,放鬆學校圖書的借閱要求,讓更多的人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次活 動為了讓大家都知曉都參與其中,分別在圖書館,校園中區農行,實訓中心,東區草莓園 擺點宣傳,真正的達到了讓大家知曉參與的目的。 在此次活動中,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喚起了同學們激昂文字的熱情,也給 更多人交流與分享的平台。這樣的活動不只是在世界讀書日舉辦,平時也可以多多舉辦, 向更多的人展示閱讀的樂趣與魅力。

⑷ 通訊報道怎麼寫

為了使北侖中學的通訊報道工作與學校的其他各類工作一起協調發展,改變當時我們學校通訊報道工作相對比較薄弱的現狀,全方位、迅速、及時地報道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先進事例,2004年2月14日,北侖中學建立了一個通訊報道小組,該小組以校辦主任樂納紅老師為組長,各年級組、各處室相關負責人為報道組成員,並規定了相應的考核獎勵制度,其完成落實指標情況與各處室、年級組評優掛鉤。從那以後,我們學校的通訊報道工作開始逐漸擺脫以往的滯後現象,並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但由於報道組成員比較分散,且人員較多,無法責任到人,故有時難免出現遺漏現象,故2004年12月底,校辦更改我們學校的信息報道方案,決定由我來主要負責學校的各類通訊報道工作。

自從我接手這項工作後,除了上課時間外,我盡力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項活動、每一場會議,盡可能及時的報道相關事例,個別實在無法參加的,就以詢問相關參加活動人員或做簡單的電話采訪的方法,來了解其中的相關情況,並組織成稿。

當然,作為一名通訊報道員,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強的責任心。我擔任校信息通訊報道員之後,一方面要承擔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負責校圖書館圖書借閱系統維護和圖書館日常借閱管理工作以及一萬多冊圖書的編碼入庫工作,再加上我出身理科,駕馭文字的能力不是很強,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壓力和工作量,這半年來,我基本上是在業余時間完成這項工作的。雖然信息報道工作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工作壓力,但是每當看到自己寫的文章在各個網站發表之後,就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滿足感。

在完成校各類新聞的報道工作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每次發完新聞,我都會將教科網上發表出來的文章和自己所寫的進行對照,仔細分析自己可能沒有處理好的相關環節,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半年來,我雖然在信息報道工作方面做出了較好成績,但是還不能很及時很全面很准確的報道我們學校的各類先進事例,還不能很好地挖掘一些潛在性的新聞。為了更好的宣傳好我們北侖中學,使全社會更快更好地了解北侖中學,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還得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報道上,爭取在2005年下半年做得更好。

敬業·奉獻

紫石中學 胡俊傑

很高興今天能坐在這兒和大家一起交流。以前聽其他通訊員們介紹寫通訊的方法技巧,寫報道的各種策略,今天我在這兒只想和大家說說自己的心裡話,聊聊關於通訊員的敬業、奉獻精神。

我做學校通訊員的工作今年是第三年了,兼職,做學校團委書記的時候,學校順便把這個工作也交給了我。我相信台下的很多通訊員都有和我一樣的身份。可是,因為我所在的農村中學是現在全區所有中學中規模最小的,條件也相對比較艱苦,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讀中學的時候,試卷是蠟紙刻的,可是如果現在你去各個學校看看,還有刻蠟紙的嗎?有!我們學校就是,因此其他硬體軟體的設施就不必我多說了。我兼通訊員的職務是我多種兼職之一,教學任務就不必說,我是專職的語文老師,現在又是學校唯一的電腦老師,更是唯一的網站負責老師,因為去年我們學校原來的電腦老師碰上生孩子,以後又去支教了,其他擔任的工作還有學校文書,主要是校長室、教導處、政教處的一些文書工作,還包括協助會計做一些與電腦相關事務工作,其他只要是學校和電腦打交道的一些重要事情,也幾乎都有我的份,加上檔案整理和衛生保健的工作,所以我自己也覺得,在去年瑣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在這樣一個相對艱苦的學校,我的通訊報道工作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是付出了自己太多的心血和精力,而且這些工作幾乎都是我利用休息的時間在家裡完成的,因為在去年上半年之前,學校里沒有接通網路,同時我在校很少有空的時候能寫通訊報道。因此要做到這一點,不得不有一點奉獻精神。

而下面我要說的這點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但卻是真的,我知道很多學校寫稿件都是有「報酬」的,或者說叫稿費吧,但是在我們學校,我寫了三年,一分錢都沒有!校長的意思是既然做了這個職務,幹得好是應該的,是份內的事情。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條件好的學校,至少還勞有所得吧,可我沒有!我也曾經屢次不想再做下去,可學校里要再找一個能發電子郵件的年輕老師都找不出!我沒有辦法,我後來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而且能夠做得越來越出色,我只能解釋為是慢慢對這份通訊員工作的敬重和熱愛吧!我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做了這個,就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它做的最好!我是這樣想,後來也一直是這樣做的。沒有報酬,我就把稿件的發表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現在是一個經濟社會,有錢賺的事誰都會做,但不賺錢的事情呢,甚至賠錢的事情呢?!你是不是還會甘之如飴地把它做好?至少我會!

去年有一件事我記憶很深刻,說出來也許會讓大家笑話。那是去年的六一節,我剛好前兩天結婚,學校六一搞慶祝活動的時候我正休息在家。那天早上,對於要不要去學校拍活動的照片,我著實猶豫了好一陣子,按照我平時工作的慣例,像禮拜天都是風雨無阻騎著自行車去村裡拍學生出的宣傳黑板報的,那天情況比較特殊,可我心裡總惦記著那檔子事,可能通訊員做久了,責任心比較強吧。也因為自己反反復復在考慮,最後到九點多了,我也不知怎麼的就自己騎著車往學校跑。快到學校門口了,碰到活動結束出來的學生,我總算噓了一口氣,雖然白跑了一趟,還好總算沒被學校的老師看到,自己心裡還在暗自得意。那次活動我最終沒有報道,但那天下午我寫了一個徵文,後來倒是獲得了區里的三等獎。而我之所以那麼在意學校的一次普通活動,實在是因為我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太少了,平時除了教學值得報道的內容需要自己挖空心思地去「挖掘」,去開發,一旦抓住機會,就決不輕易放過。我想,這需要所謂的敬業精神吧,包括對事業的那份責任心。

也因為源於這份責任心,我平時看到教科網的網站上有什麼問題或想法,也會及時和簡老師聯系。比如說去年區運會的時候,我看到網上發的男子110M欄的跨欄成績比劉翔都好,就及時向簡老師反映;比如說關於圖片新聞的更新,關於稿件的統計,我自己想到的、覺得有利於網站建設的,也隨時和辦公室溝通。我覺得,如果我們每個通訊員能多一份責任心,多一點敬業精神,就可以把我們教育系統的通訊工作搞得更好!記得一年來有好幾次我寫了不是本校、而自己參與事件的新聞報道,像中考閱卷工作、教研信息、團代會等等。

最後還有一點體會和大家分享,我覺得寫報道及時性很重要,當天發生的事情最好能當天就寫好,馬上就發,因為時間越短,感受越真切,也最有寫作的慾望。這是我寫報道的原則,不管當天如何晚,甚至深夜,我都一定要把它寫出來,我才睡得安穩。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很苛求自己是吧,何必呢?輕松一點不好嗎?可我覺得,一旦隔了夜,寫的激情消失了,寫出來的東西可能與第一時間的報道相比,效果會差很多,更不用說過幾天了。我知道我們都不是專業的通訊報道員,但只要可以,我們為什麼不能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呢?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事實上,去年的一年,我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很多的優秀!

小結是一句話:帶著一顆敬業的心,加上一點奉獻的精神,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通訊報道工作如此,其他事情也一樣!

謝謝大家!

⑸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是有關借書的,誰有全篇文字

余秋雨:藏書憂

余秋雨

近年來我搬了好幾次家,每次搬的時候都引來許多圍觀的人。傢具沒有什麼好看的,就看那一捆捆遞接不完的書。搬前幾星期就得請幾位學生幫忙,把架子上的書按次序拿下來,紮成一捆捆的。這是個勞累活,有兩位學生手上還磨出了水泡。搬的時候採用流水作業,一排人站在樓梯上,一捆捆傳遞下去。書不像西瓜,可以甩著來,一捆書太重,甩接幾次就沒有手勁了。摔破一個西瓜不要緊,摔壞了書卻叫人心疼。因此,這支小心翼翼的傳送隊伍確實是很有趣的,難怪人們要圍觀。

我當然稱不上什麼藏書家。好書自然也有不少,卻沒有版本學意義上的珍本和善本。我所滿意的是書房裡那種以書為壁的庄嚴氣氛。書架直達壁頂,一架架連過去、圍起來,造成了一種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壓。走進書房,就像走進了漫長的歷史,鳥瞰著遼闊的世界,游弋於無數閃閃爍爍的智能星痤之間。我突然變得瑣小,又突然變得宏大,書房成了一個典儀,操持著生命的盈虧縮脹。

一位外國旅遊公司的經理來到我的書房,睜大眼睛慢慢地巡視一遍,然後又站在中間凝思良久,終於誠懇地對我說,「真的,我也想搞學問了。」我以為他是說著玩玩的,後來另一位朋友告訴我,這位經理現在果真熱心於跑書店,已張羅起了一個很像樣子的書房。我想,他也算是一位閱盡世間美景的人了,何以我簡陋書房中的雜亂景況,竟能對他產生如此大的沖撞?答案也許是,他突然聞到了由人類的群體才智結晶成的生命芳香。

羅曼·羅蘭說,任何作家都需要為自己築造一個心理的單間。書房,正與這個心理單間相對應。一個文人的其他生活環境、日用器物,都比不上書房能傳達他的心理風貌。書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床。

我的家一度在這個城市的東北部,一度在喧鬧的市中心,現在則搬到了西南郊。屋外的情景時時變換,而我則依然故我,因為有這些書的圍繞。有時,窗外朔風呼嘯,暴雨如注,我便拉上窗簾,坐擁書城,享受人生的大安詳。是的,有時我確實想到了古代的隱士和老僧,在石窟和禪房中吞吐著一個精神道場。

然而我終究不是隱士和老僧,來訪的友人每天絡繹不絕。友人中多的是放達之士,一進書房便爬上蹲下,隨意翻閱。有的友人一進門就宣布,不是來看我,而是來看書的,要我別理他們,照樣工作。這種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就像自己的財富受到了人們的鑒賞。但是,擔憂也隱隱在心頭升起,怕終於聽到那句耳熟的話。那句話還是來了:「這幾本我借去了!」

我沒有學別人,在書房裡貼上「恕不借書」的布告。這種防範密守,與我的人生態度相悻。我也並不是一個吝嗇的人,朋友間若有錢物的需要,我一向樂於傾囊。但對於書,我雖口頭答應,心中卻在囁嚅。這種心情,大概一切藏書的學人都能體諒。

我怕人借書,出於以下三方面的擔憂。

其一,怕急用的時候遍找無著。

自己的書,總或多或少有內容上的潛在記憶。寫文章時想起某條資料需要引證,會不由自主地站起走向某個書架,把手伸到第幾層。然而那本書卻不在,這下就慌了手腳,前後左右翻了個遍,直鬧得臉紅心跳、汗流浹背。文章一旦阻斷,遠比其他事情的暫停麻煩,因為文思的梳理、文氣的醞釀,需要有一個復雜的過程,有時甚至稍縱即逝,以後再也連貫不上。有的文章非常緊迫,很可能因幾條資料的失落,耽誤了刊物的發稿,打亂了出版社的計劃。於是只好定下心來,細細回想是誰借走了這幾本書。想出來也沒有用,因為這種事大多發生在深夜。

借書的朋友有時也很周到,經過反復掂量,拿走幾本我「也許用不到」的書。其實文章一旦展開,誰知道用到用不到呢。有時我只好暗自祈禱:但願最近真的用不到。即如我寫這篇文章,幾次想起周作人幾本文集中有幾條關於藏書的材料,可惜這幾本文集不知被誰借去了,剛才還找得心急火燎。

其二,怕歸還時書籍被弄「熟」弄臟。

這雖是外在形態的問題,對藏書的人來說卻顯得相當重要。藏書藏到一定地步,就會對書的整體形式重視起來,不僅封面設計,有時連墨色紙質也會斤斤計較。捧著一本挺展潔凈的書,自己的心情也立即變得舒朗。讀這樣的書,就像與一位頭面干凈、衣衫整齊的朋友對話,整個氣氛回盪著雅潔和高尚。但是,借去還來的書,常常變成卷角彎脊,一派衰相。有時看上去還算干凈,卻沒有了原先的那份挺拔,拿在手上軟綿綿、熟沓沓,像被抽去了筋骨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書店裡還有這本書賣,我准會再去買一本,把「熟」了的那本隨手送掉。

或問:「你不是也購置遠年舊書嗎,舊書還講究得了什麼挺拔?」我的回答是:那是歷史風塵,舊得有味,舊得合乎章法。我們不能因為古銅鼎綠銹斑剝,把日常器皿也都搞臟。

其三,怕借去後彼此忘掉。

我有好些書,多年不見歸還,也忘了是誰借的,肯定永遠也不會回來了。我堅信借書的朋友不想故意吞沒,而是借去後看看放放,或幾度轉借,連他們也完全遺忘。3年前我去一位朋友家,見他書架上一套《閱微草堂筆記》十分眼熟,取下一看,正是我的書,忘了是什麼時候被他借去的。朋友見我看得入神,爽朗地說:「你要看就借去吧,我沒什麼用。」這位朋友是位極其豁達大方的人,平生絕無占他人便宜的嫌疑;他顯然是忘了。那天在場友人不少,包括他的妻子兒女,我怕他尷尬,就笑了一下,把書放回書架。那是一個20年代印的版本,沒有大大的價值,我已有了新出的版本,就算默默地送給這位朋友了吧。好在他不在文化界工作,不會看到我的這篇文章。

但是,有些失落不歸的書是無法補購的了。有人說,身外之物,何必頂真?倡這些書曾經參加了我的精神構建,失落了它們,我精神領域的一些角落就推動了參證。既有約約綽綽的印象,又空虛飄浮得無可憑依,讓人好不煩悶。不是個中人很難知道:失書和丟錢完全是兩回事。

由此我想到了已故的趙景深教授。他藏書甚富,樂於借人,但不管如何親密,借書必須登記。記得那是一個中學生用的練習本,一一記下何人何時借何書,一目瞭然。借了一段時間未還,或他自己臨時要用,借書者就會收到他的一封信。字跡娟小,言詞大方,信封下端一律蓋著一個長條藍色橡皮章,印著他的地址和姓名。

還想到了毛澤東警衛員尹荊山的一則回憶。50年代末,毛澤東向黃炎培借取王羲之書貼一本,借期一個月。黃炎培借出後心中忐忑,才一星期就接連不斷打電話催問,問是否看完,什麼時候還。毛澤東有點生氣,整整看了一個月,在最後一天如期歸還。黃炎培也真夠大膽的,但文人對自己的藏書痴迷若此,並不奇怪。

又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半年前,他竟在報上發表告示,要求借了他書的人能及時歸還。我知道他的苦衷,他借書給別人十分慷慨,卻是個不記事的馬大哈,久而久之突然發現自己的書少了那麼多,不知向誰追討,除了登報別無良策。我見報後不久來到他家,向他表白,我沒有借過。他疑惑的目光穿過厚厚的鏡片打量著我,問了一聲「真的?」我不無惶恐,盡管我確實沒有借過。

我生性怯懦,不知如何向人催書。黃炎培式的勇氣,更是一絲無存。有時我也想學學趙景深教授,設一個登記簿,但趙先生是藏書名家,又德高望重,有資格把事情辦得如此認真。我算什麼呢,區區那一點書,面對親朋好友,也敢把登記簿遞過去?

藏書者就這樣自得其樂,又擔驚受怕地過著日子。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更大的擔憂漸漸從心底升起:我死了之後,這一屋子書將何去何從?

這種擔憂本來只應屬於垂垂老者,但事實是,我身邊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學術界朋友已在一個個離去。

早在讀大學時,我的一個同學就因患尿毒症死去。他本也是個買書迷,身邊錢不多,見有好書即便節衣縮食也要弄到手。學校課程安排緊張,夜間書店又不開門,等到星期天又怕書賣完,因此,他總在午休時間冒著炎暑、寒風趕到書店,買回一本就引起全宿舍的羨慕。他死時,家裡的一個書架已經相當充盈,但他長年守寡的母親並不識字,他也沒有兄弟姐妹。當時,全班沒有一個同學有足夠的錢能把這些書買下來,即使有,也不想讓那位可憐的母親傷心。我估計這位母親會永遠地守護著這些書,直至自己生命的終了。照年歲計算,這位母親已離開人世,那麼這一架書到哪裡去了呢,這些並不珍貴卻讓一個青年學子耗盡了心血的書?假設這架書還在,我敢斷言,當年同宿舍的同學大多還能記起,哪一本書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買來的,當時引起過何等樣的欣喜。這是一截截生命的組接,當買書者的自然生命消逝之後,這些書就成了一種死灰般的存在,或者成了一群可憐的流浪漢。

如果說這一架書不足為道,那末,許多博學的老學者逝世的時候,如何處置豐富的藏書確實成了一個苦澀的難題。學問不會遺傳,老學者或因受盡了本專業的風波險阻,或伯父子同在一個行當諸多不便,大多沒有讓自己的子女承襲己業。有的子女在專業上與父親比較靠近,但在鑽研深度上往往不能望其父親之項背。總而言之,老學者的豐富藏書,對子女未必有用。學者死後,他原來所在大學的圖書館很想把藏書全數購入,但這是圖書館預算外的開支,經費當然不足,派往談判者既要以行家的姿態向家屬說明這些藏書價值不大,又要以同仁的身份勸家屬不要讓藏書隨便流散,以保存永久性的紀念。家屬對這些言詞大多抱有警惕,背地裡悄悄地請了舊書店的收購員前來估價。舊書店收購了他們所需要的書,學校圖書館也就因惱怒而不再登門接洽,餘下的書籍最後當作廢紙論斤賣掉,學者的遺槁也折騰得不知去向……

有的學者因此而下了決心,事先立下遺囑,死後把藏書全部獻給圖書館。但是這些學者並非海內大儒,圖書館不會開設專室集中存放。個人藏書散入大庫,嘩啦一下就什麼蹤跡也找不到了。學者無私的情懷十分讓人感動,但無可否認,這是學者的第二次死亡。

有位教授對著書房反復思量,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最後忽發奇想,決定以自己的余年尋找一個能夠完整繼承藏書的女婿。這種尋找十分艱苦,同專業的研究生是有的,但人品合意、女兒滿意的又是鳳毛麟角。教授尋找的,其實是自己第二生命的延續,經歷了一系列的悲劇和滑稽,他終於領悟,能談得上延續的至多是自己寫的書;至於藏書,管不得那麼多了。

寫藏書寫出如許悲涼,這是我始料所未及的。但我覺得,這種悲涼中蘊涵著某種文化品嘗。

中國文化有著強硬的前後承襲關系,但由於個體精神的稀薄,個性化的文化承傳常常隨著生命的終止而終止。一個學者,為了構建自我,需要吐納多少前人的知識,需要耗費多少精力和時間。苦苦匯聚,死死鑽研,篩選爬剔,孜孜??。這個過程,與買書、讀書、藏書的艱辛經歷密切對應。書房的形成,其實是一種雙向佔有:讓你佔領世間已有的精神成果,又讓這些精神成果佔領你。當你漸漸在書房裡感到舒心愜意了。也就意味著你在前人和他人面前開始取得了個體自由。越是成熟,書房的精神結構越帶有個性,越對社會歷史文化具有選擇性。再宏大的網路全書、圖書集成也代替不了一個成熟學者的書房,原因就在這里。但是,越是如此,這個書房也就越是與學者的生命帶有不可離異性。書房的完滿構建總在學者的晚年,因此,書房的生命十分短暫。

新的一代起來了,他們必須從頭來起,先是一本本地購讀,一點點地匯聚,然後再一步步地自我構建。單單繼承一個書房,就像貼近一個異己的生命,怎麼也溶不成一體。歷史上有多少人能最終構建起自己的書房呢?社會上多的是隨手翻翻的借書者。而少數好不容易走向相對完整的靈魂,隨著須發皓然的軀體,快速地在書房中殞滅。歷史文化的大浪費,莫過於此了。

嗜書如命的中國文人啊,你們的光榮和悲哀,該怎樣裁割呢?

⑹ 優秀個人宣傳稿標題

可以參考 標語114

⑺ 哪個網站有大量新聞稿可以查閱參考啊

http://www.chinanews.com.cn/

⑻ 每周通迅報導是怎麼寫,

為了使北侖中學的通訊報道工作與學校的其他各類工作一起協調發展,改變當時我們學校通訊報道工作相對比較薄弱的現狀,全方位、迅速、及時地報道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先進事例,2004年2月14日,北侖中學建立了一個通訊報道小組,該小組以校辦主任樂納紅老師為組長,各年級組、各處室相關負責人為報道組成員,並規定了相應的考核獎勵制度,其完成落實指標情況與各處室、年級組評優掛鉤。從那以後,我們學校的通訊報道工作開始逐漸擺脫以往的滯後現象,並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但由於報道組成員比較分散,且人員較多,無法責任到人,故有時難免出現遺漏現象,故2004年12月底,校辦更改我們學校的信息報道方案,決定由我來主要負責學校的各類通訊報道工作。 自從我接手這項工作後,除了上課時間外,我盡力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項活動、每一場會議,盡可能及時的報道相關事例,個別實在無法參加的,就以詢問相關參加活動人員或做簡單的電話采訪的方法,來了解其中的相關情況,並組織成稿。 當然,作為一名通訊報道員,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強的責任心。我擔任校信息通訊報道員之後,一方面要承擔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負責校圖書館圖書借閱系統維護和圖書館日常借閱管理工作以及一萬多冊圖書的編碼入庫工作,再加上我出身理科,駕馭文字的能力不是很強,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壓力和工作量,這半年來,我基本上是在業余時間完成這項工作的。雖然信息報道工作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工作壓力,但是每當看到自己寫的文章在各個網站發表之後,就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滿足感。 在完成校各類新聞的報道工作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每次發完新聞,我都會將教科網上發表出來的文章和自己所寫的進行對照,仔細分析自己可能沒有處理好的相關環節,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半年來,我雖然在信息報道工作方面做出了較好成績,但是還不能很及時很全面很准確的報道我們學校的各類先進事例,還不能很好地挖掘一些潛在性的新聞。為了更好的宣傳好我們北侖中學,使全社會更快更好地了解北侖中學,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還得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報道上,爭取在2005年下半年做得更好。 敬業·奉獻 紫石中學 胡俊傑 很高興今天能坐在這兒和大家一起交流。以前聽其他通訊員們介紹寫通訊的方法技巧,寫報道的各種策略,今天我在這兒只想和大家說說自己的心裡話,聊聊關於通訊員的敬業、奉獻精神。 我做學校通訊員的工作今年是第三年了,兼職,做學校團委書記的時候,學校順便把這個工作也交給了我。我相信台下的很多通訊員都有和我一樣的身份。可是,因為我所在的農村中學是現在全區所有中學中規模最小的,條件也相對比較艱苦,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讀中學的時候,試卷是蠟紙刻的,可是如果現在你去各個學校看看,還有刻蠟紙的嗎?有!我們學校就是,因此其他硬體軟體的設施就不必我多說了。我兼通訊員的職務是我多種兼職之一,教學任務就不必說,我是專職的語文老師,現在又是學校唯一的電腦老師,更是唯一的網站負責老師,因為去年我們學校原來的電腦老師碰上生孩子,以後又去支教了,其他擔任的工作還有學校文書,主要是校長室、教導處、政教處的一些文書工作,還包括協助會計做一些與電腦相關事務工作,其他只要是學校和電腦打交道的一些重要事情,也幾乎都有我的份,加上檔案整理和衛生保健的工作,所以我自己也覺得,在去年瑣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在這樣一個相對艱苦的學校,我的通訊報道工作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是付出了自己太多的心血和精力,而且這些工作幾乎都是我利用休息的時間在家裡完成的,因為在去年上半年之前,學校里沒有接通網路,同時我在校很少有空的時候能寫通訊報道。因此要做到這一點,不得不有一點奉獻精神。 而下面我要說的這點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但卻是真的,我知道很多學校寫稿件都是有「報酬」的,或者說叫稿費吧,但是在我們學校,我寫了三年,一分錢都沒有!校長的意思是既然做了這個職務,幹得好是應該的,是份內的事情。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條件好的學校,至少還勞有所得吧,可我沒有!我也曾經屢次不想再做下去,可學校里要再找一個能發電子郵件的年輕老師都找不出!我沒有辦法,我後來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而且能夠做得越來越出色,我只能解釋為是慢慢對這份通訊員工作的敬重和熱愛吧!我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做了這個,就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它做的最好!我是這樣想,後來也一直是這樣做的。沒有報酬,我就把稿件的發表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現在是一個經濟社會,有錢賺的事誰都會做,但不賺錢的事情呢,甚至賠錢的事情呢?!你是不是還會甘之如飴地把它做好?至少我會! 去年有一件事我記憶很深刻,說出來也許會讓大家笑話。那是去年的六一節,我剛好前兩天結婚,學校六一搞慶祝活動的時候我正休息在家。那天早上,對於要不要去學校拍活動的照片,我著實猶豫了好一陣子,按照我平時工作的慣例,像禮拜天都是風雨無阻騎著自行車去村裡拍學生出的宣傳黑板報的,那天情況比較特殊,可我心裡總惦記著那檔子事,可能通訊員做久了,責任心比較強吧。也因為自己反反復復在考慮,最後到九點多了,我也不知怎麼的就自己騎著車往學校跑。快到學校門口了,碰到活動結束出來的學生,我總算噓了一口氣,雖然白跑了一趟,還好總算沒被學校的老師看到,自己心裡還在暗自得意。那次活動我最終沒有報道,但那天下午我寫了一個徵文,後來倒是獲得了區里的三等獎。而我之所以那麼在意學校的一次普通活動,實在是因為我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太少了,平時除了教學值得報道的內容需要自己挖空心思地去「挖掘」,去開發,一旦抓住機會,就決不輕易放過。我想,這需要所謂的敬業精神吧,包括對事業的那份責任心。 也因為源於這份責任心,我平時看到教科網的網站上有什麼問題或想法,也會及時和簡老師聯系。比如說去年區運會的時候,我看到網上發的男子110M欄的跨欄成績比劉翔都好,就及時向簡老師反映;比如說關於圖片新聞的更新,關於稿件的統計,我自己想到的、覺得有利於網站建設的,也隨時和辦公室溝通。我覺得,如果我們每個通訊員能多一份責任心,多一點敬業精神,就可以把我們教育系統的通訊工作搞得更好!記得一年來有好幾次我寫了不是本校、而自己參與事件的新聞報道,像中考閱卷工作、教研信息、團代會等等。 最後還有一點體會和大家分享,我覺得寫報道及時性很重要,當天發生的事情最好能當天就寫好,馬上就發,因為時間越短,感受越真切,也最有寫作的慾望。這是我寫報道的原則,不管當天如何晚,甚至深夜,我都一定要把它寫出來,我才睡得安穩。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很苛求自己是吧,何必呢?輕松一點不好嗎?可我覺得,一旦隔了夜,寫的激情消失了,寫出來的東西可能與第一時間的報道相比,效果會差很多,更不用說過幾天了。我知道我們都不是專業的通訊報道員,但只要可以,我們為什麼不能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呢?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事實上,去年的一年,我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很多的優秀! 小結是一句話:帶著一顆敬業的心,加上一點奉獻的精神,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通訊報道工作如此,其他事情也一樣! 謝謝大家!

⑼ 讀書交流活動學生的發言稿怎麼寫啊!謝謝

收到你的求助,為你解答。
讀書交流活動學生的發言稿,相當於寫一本書的讀後感。
你可以選一本讀過的最受感動或是最有感觸的書,把感動你的原因或是你的感觸具體描述出來就可以了。
先自己寫寫看,不管寫得怎樣,我意發給我,我幫你修改修改。

閱讀全文

與宣傳稿借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
跑步賽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90
教師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147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