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紅軍長征的書
1、《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篇》
作者:埃德加·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一本記述20世紀30年代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面臨絕境,被迫轉移,歷經艱難險阻,終於脫離險境的紀實性文學作品。由美國作家、全美作家協會主席哈里森·埃文斯·索爾茲伯里於1986年寫成,三年後被譯成中文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
這本關於長征的書自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國出版以來,在很短時間里就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該書還在歐洲和亞洲的主要國家及許多小國翻印出版。那些從未閱讀過紅軍壯麗史詩的人們,現在可以從這本書中開始了解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不惜犧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質。
他們將從這里開始知道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一場生存大博弈。他們僅僅從統計數值中就可以明白紅軍所作出的犧牲有多麼重大—一九三四年十月,八萬六千名男女從江西出發,到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澤東率領的第一方面軍抵達陝北時,其麾下只剩下大約六千人。
3、《長征風雲》
作者:趙蔚
這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它將對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這一偉大壯舉進行正面的全景式的描寫,以展現長征的歷史風貌。
歷史背景為一九三四年夏秋之際,國民黨南京政權對中央蘇區發動空前規模的第五次「圍剿」,在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統治下,紅軍失利,被迫放棄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作品以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派信使歸國傳達國際指示為序幕,真實生動地反映出長征前國際國內的風雲變化和黨內軍內復雜激烈的斗爭。
4、《長征行》
作者:石仲泉
紅軍長征是中華民族史和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著名學者石仲泉的《長征行》告訴您:歷史,不能遺忘,也不容遺忘。70年前長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沒有隨著長征結束而熄滅,它一直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熾烈地燃燒著,隨著歷史的發展將會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書記述了沿途的民風習俗、禮儀服飾、飲食特產等,匯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貴圖片。
5、《金沙江的記憶:紅軍長征過雲南紀實 》
作者:史石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為重溫長征歷史、弘揚長征精神,雲南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了《金沙江的記憶——紅軍長征過雲南紀實》一書。
以實錄筆法逼真地再現長征這段歷史是該書特色,作戰雙方將領的回憶文章、作戰指示及電文,外國記者的實地報道等,都能讓我們以親歷者的視角充分領略戰爭的全景和細節,感受戰爭的緊迫和真實。穿插全書的60多幅圖片,不僅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也讓讀者更形象地了解歷史。
以圖文並茂形式重現了紅軍長征過雲南這一史實,並由五個相關的附錄從不同側面豐富、補充了這一偉大行動的史料。
該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紅軍將領回憶長征過雲南的文章;第二部分為5個附錄,包括外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有關紅軍長征過雲南的報道,當年紅軍所過之地民眾對紅軍的回憶,當時在雲南圍堵紅軍的國民黨將領的記述資料等。
『貳』 關於紅軍長征的作文,600字,
還記得毛澤東寫的那首氣勢磅礴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閑……」是啊,整整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漫長的征途,我們的紅軍戰士又要經歷何等的艱難困苦呢?誠然,廣大紅軍基層指戰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用自己的血和淚譜寫了這二萬五千里的動人篇章。
面對山高鄰禿,朔風凜冽,冰雪覆蓋的高山,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超乎想像的毅力和艱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磨煉意志的艱難之路,也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本以為有了希望,誰又能想到裡面蘊藏著意想不到的困難。很多戰士就這樣倒下了,沒有一句怨言。當他們把自己交給黨的時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對糧食的短缺,環境的惡劣,戰士們又何嘗不是風雨前進,風餐露宿呢?
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階級友愛。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同學們,我們要卧薪嘗膽,急起直追,用民族的偉大智慧迎接挑戰,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為祖國的強盛奮斗不息。我們絲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這需要頑強拼搏的精神。
頑強拼搏的精神並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具備的。而是需要經過持久的刻苦磨煉,才能逐步形成。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好:勇敢產生在斗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都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我們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
我們的祖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那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許多國家對我們國家虎視眈眈,想把我們擠兌下去,害怕我們的強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獨立。在他們進行這種丑惡行經的同時,我們更要勇敢面對。以極大的信心和毅力來面對挑戰。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同時,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用長征精神充實自己。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國防,提高國家的實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顯示中國的世界地位,讓世界人看看-中-國的強大,不讓外敵有機可乘。
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麼,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於祖國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國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
(希望能幫到你,純手工,請批為滿意答案!謝謝了!)
『叄』 關於紅軍長征70周年的策劃怎麼寫
《紅色之旅》是一部歷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英勇奮斗的艱苦歷程;
《紅色之旅》是一部畫卷,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波瀾壯闊的壯麗畫卷;
《紅色之旅》是一部部凱歌,傳承著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紅色之旅》是一座座豐碑,記載了成千上萬的革命英烈的奮斗足跡。
《紅色之旅》又一次把我們帶回到上個世紀那腥風血雨的年代:硝煙彌漫於整個中國大地,中華民族深陷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而無法自拔,國家四分五裂,國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時世造英雄,無數仁人志士懷著一顆赤忱的愛國心,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艱苦探索……在此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帶著歷史的必然應運而生,登上歷史舞台,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創業,從此,中國的面貌渙然一新!
在這段跨越時空的旅行中,我們看到,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二十八年間,黨克服重重困難,在逆境中謀求發展,由五十三人的小黨派一躍成為勞動中國革命勝利的中堅力量,創造出萬里長征等無數震驚萬世的奇跡,成為指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忠實代表,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閃爍出璀璨的光芒。
我們還清晰的記得,從嘉興南湖的迷朦煙雨到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從力挽狂瀾的遵義城頭霞光到運籌帷幄的陝北窯洞,從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決戰到黎明前的歌樂山的紅岩英尋,從彩旗飄揚的天安門城樓到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從響徹雲霄的東方紅到震撼太空的神舟飛船,這正是我們堅強的黨??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引領中國人民,用生命 、用鮮血,用智慧,用科學譜寫的振興中華的壯麗史詩;實踐證明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他們是先鋒的標志,是中國人民的忠實代表 ,是引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奪目旗幟。
一幕幕;一幅幅;一個個;一處處;一件件……
漫步在大渡河畔,時空引領我們回到1935年5月,面對咆哮奔騰的大渡河,面對十三條光溜溜的鐵索,面對敵軍猛烈火力攻擊,22名勇士手持沖鋒槍,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彈,腳踩鐵索,踏上了不歸路,在槍林彈雨中,向河對岸沖去……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紅軍創造了「飛躍」大渡河的奇跡,敵軍妄想以天險阻擋紅軍的迷夢被徹底打破!試想如果親身立於大渡河畔,望著萬馬奔騰的河水,恐怕無不膽戰心驚,更何況要在槍林彈雨中沿著光禿禿的鐵索跨越橫河,同時發起猛烈攻擊!但這看似不可能的壯舉,革命先烈們卻做到了,因為他們在參加革命的那一刻,就已經把畢生傾注於民族解放事業,即使面對在所難免的犧牲,他們任然坦然,任然視死如歸!至此,我們似乎已經明白紅色之旅為何如此振奮人心,我們不能不被先烈們磐石無轉移的赤誠之心震撼和感動!
在書中我們住足在劉胡蘭紀念館時,劉胡蘭氣宇軒昂、正氣凜然的雕像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又一次使我們想起這位正值妙齡的少女悲慘而悲壯的命運。時年不足十五歲的共產黨員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毅然選擇死亡,坦然躺在刀坐上,迎接死亡的到來。在臨刑前她大呼:「怕死不當共產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一身駭然正氣!她犧牲了,然而革命勝利了,劉胡蘭永活在我們心中!
經歷《紅色之旅》使我體驗了先輩們的革命經歷;
閱讀《紅色之旅》使我接受了一次紅色洗禮;
感受《紅色之旅》使我心靈受到一次次強烈震撼;
銘記《紅色之旅》使我更加堅定了振興中華的信念。
在這《紅色之旅》即將結束之時,我不禁思緒騰飛: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們用血肉和氣魄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將永遠在後世子孫身上延伸,祖國也將因此繁榮昌盛,奔向美好的未來!
『肆』 有關「長征精神代代傳」的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1934年~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用了兩年的時間縱橫十一省,沖出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爬雪山、過草地,勝利地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的長征是世界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為了繼承、發揚長征精神,讓我們策劃、組織一次「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
二、活動安排
1、時間: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上午第四節課。
2、內容:「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
3、參與人員:萬老師和142班全體同學。
4、地點:142班教室。
5、組織者:萬老師。
三、活動過程
1、《長征》朗誦者:舒悅、劉青霞
2、《七律·長征》 朗誦者:······
3、《清平樂·六盤山》 朗誦者:······
4、《十六字令三首》朗誦、表演者:顏妤冰、梅雪諾、塗子雯
5、《飛奪瀘定橋》表演、演講者:塗子雯、敖飛揚、張超雄、廖焦晗
6、《過雪山草地》朗誦者:······
四、主持
(1)、主持人:張超雄、敖飛揚、游嵐彬、雷思媛。
(2)、串台詞:
1、 齊頌《長征精神代代傳》詩歌
一部兩萬五千里的浩瀚史詩
獨版在二十世紀的中華大地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抄在了斯諾的美式筆記里
讓全人類的讀者
為之顫栗
史詩因圍剿的抑窒奮然起筆
幾萬雙草鞋的靈感奔涌如鐵流決堤
七百二十個日日夜夜
展開了萬水千山立體交*的磅礴運思
艱難險阻多項輻合驚心動魄
力挽狂瀾伏筆照應百感交集
聲東擊西運籌帷幄回腸盪氣
霞光曙色綵線穿珠升華妙筆
風瀟瀟馬嘶嘶穿越雪山
天蒼蒼地茫茫爬過草地
路迢迢人急急意志如鋼
詩浩浩歌漫漫創造壯舉
造就了一種精神
震驚了兩個世紀
把瀕臨絕境的舊中國
走出了柳暗花明翻天覆地
這條英雄的路啊
還要我們繼續
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2、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這是毛澤東對長征的重大意義給予了詩話般的高度評價。 「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現在開始!
3、1935年10月2日,紅軍歷經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到了陝北。毛澤東曾經親自為戰士們朗誦過一首詞, 請聽《七律·長征》。
4、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千古獨步的偉大詩人。毛澤東詩詞思想內容博大精深,藝術形式豐富多彩。毛澤東詩詞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這永世流芳的精神食糧! 請欣賞《清平樂·六盤山》。朗誦者:XXX。
5、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瀘定橋是鐵索橋,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兩岸是懸崖絕壁。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二十二個紅軍戰士組成的敢死隊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最猛烈的攻擊。請欣賞表演《飛奪瀘定橋》。
6、紅軍長征時翻過一座座險峻的山,涉過一條條湍急的河流,十分不容易,下面請欣賞由顏妤冰、梅雪諾、塗子雯帶來的《十六字令三首》。 雷:「XXX,朗誦完這首詩後,你有什麼感想?」 XXX:「……」
7、長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紅軍們翻山越嶺,度過不少艱難險阻終於取得了勝利,請欣賞由舒悅、劉青霞帶來的《長征》。
五、宣讀長征的精神
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我們要發揚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把長征精神用到學習上。做一個文明少年。
六、比賽要求
1、朗誦內容可相同,可使用道具或音樂。
2、盡量脫稿,且熟練。
3、表演內容大膽、創新。
七、評獎
根據表演效果,由萬老師評選出一、二、三等獎,於5月11日後頒發獎狀。
『伍』 請寫一個「長征主題班會」的策劃
1.介紹一下當年紅軍長征的緣由.(有條件的話也還可以播放當年紅軍長征時的圖片)
2.可以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前幾日央視熱播的"我的長征",並告訴同學們參加"我的長征"的人員在長征途中的艱辛(有條件的話還不妨上網將曾經參加過長征的老戰士的話摘錄下來)
3.可以再介紹一至兩個的長征中的戰例:如四渡赤水,強過鐵索橋等(這些事例最好能表現出紅軍指站員的機智和英勇無畏)
4.做一個小比賽,請同學背誦七律<<長征>>等寫長征的詩,看誰最厲害.
5.班長做一個總結,從對長征精神的理解這一層面上到學習長征精神的層面上,鼓舞同學們好好學習,不辜負先輩們的鮮血,建設祖國.
『陸』 長征代代傳的策劃書怎莫寫
一、活動目的:1934年~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用了兩年的時間縱橫十一省,沖出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爬雪山、過草地,勝利地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的長征是世界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為了繼承、發揚長征精神,讓我們策劃、組織一次「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
二、活動安排
1、時間: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上午第四節課。
2、內容:「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
3、參與人員:x老師和x班全體同學。
4、地點:x班教室。
5、組織者:x老師。
三、活動過程
1、《長征》朗誦者:舒悅、劉青霞
2、《七律·長征》 朗誦者:······
3、《清平樂·六盤山》 朗誦者:······
4、《十六字令三首》朗誦、表演者:顏妤冰、梅雪諾、塗子雯
5、《飛奪瀘定橋》表演、演講者:塗子雯、敖飛揚、張超雄、廖焦晗
6、《過雪山草地》朗誦者:······
四、主持
(1)、主持人:xxxxxxxx
(2)、串台詞:
1、 齊頌《長征精神代代傳》詩歌
一部兩萬五千里的浩瀚史詩
獨版在二十世紀的中華大地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抄在了斯諾的美式筆記里
讓全人類的讀者
為之顫栗
史詩因圍剿的抑窒奮然起筆
幾萬雙草鞋的靈感奔涌如鐵流決堤
七百二十個日日夜夜
展開了萬水千山立體交*的磅礴運思
艱難險阻多項輻合驚心動魄
力挽狂瀾伏筆照應百感交集
聲東擊西運籌帷幄回腸盪氣
霞光曙色綵線穿珠升華妙筆
風瀟瀟馬嘶嘶穿越雪山
天蒼蒼地茫茫爬過草地
路迢迢人急急意志如鋼
詩浩浩歌漫漫創造壯舉
造就了一種精神
震驚了兩個世紀
把瀕臨絕境的舊中國
走出了柳暗花明翻天覆地
這條英雄的路啊
還要我們繼續
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2、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這是毛澤東對長征的重大意義給予了詩話般的高度評價。 「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現在開始!
3、1935年10月2日,紅軍歷經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到了陝北。毛澤東曾經親自為戰士們朗誦過一首詞, 請聽《七律·長征》。
4、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千古獨步的偉大詩人。毛澤東詩詞思想內容博大精深,藝術形式豐富多彩。毛澤東詩詞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這永世流芳的精神食糧! 請欣賞《清平樂·六盤山》。朗誦者:XXX。
5、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瀘定橋是鐵索橋,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兩岸是懸崖絕壁。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二十二個紅軍戰士組成的敢死隊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最猛烈的攻擊。請欣賞表演《飛奪瀘定橋》。
6、紅軍長征時翻過一座座險峻的山,涉過一條條湍急的河流,十分不容易,下面請欣賞由顏妤冰、梅雪諾、塗子雯帶來的《十六字令三首》。 雷:「XXX,朗誦完這首詩後,你有什麼感想?」 XXX:「……」
7、長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紅軍們翻山越嶺,度過不少艱難險阻終於取得了勝利,請欣賞由舒悅、劉青霞帶來的《長征》。
五、宣讀長征的精神
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我們要發揚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把長征精神用到學習上。做一個文明少年。
六、比賽要求
1、朗誦內容可相同,可使用道具或音樂。
2、盡量脫稿,且熟練。
3、表演內容大膽、創新。
七、評獎
根據表演效果,由萬老師評選出一、二、三等獎,於5月11日後頒發獎狀。
『柒』 「長征精神代代傳」的活動策劃書怎麼寫
可寫小標題然後,再介紹。
『捌』 關於長征精神代代傳的活動策劃書
http://..com/question/150643838.html
『玖』 長征精神代代傳策劃書
134班「長征精神代代傳」朗誦會方案
目的意義:1、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2周年。2、緬懷革命烈士。3、繼承革命遺志,發揚革命精神。4、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活動准備:1、電視機、音樂播放器、話筒。2、演紅軍長征時的光碟。3、關於紅軍的散文或詩歌。4、主持人及各節目訓練。
活動主持人:羅知雨(羅)、劉雨晴(劉)
活動時間:5月10日
活動地點:本班教室
參加人員:全班同學
策劃人:羅知雨
活動過程:
(一)隊會儀式
全體起立、奏樂、敬禮、齊唱隊歌。
(二)活動正式開始
主持人(合):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豪邁的聲音彷彿使我們又回到了70多年前血與火洗禮的難忘歲月。長征精神鞭策華夏兒女,將長征精神代代傳下去。下面宣布,「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朗誦會現在開始!
羅:巍巍雪山。
劉:茫茫草地。
合:長征的路途是無比的艱辛又無比的輝煌。接下來請欣賞由袁璐瑤同學朗誦《飛奪瀘定橋》,去體會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
羅:長征是文化。
劉:長征是精神。
合:正因為紅軍戰士們有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最後才取得了勝利!請欣賞由田沖和周斯航深情並茂的朗讀《延安》。
…………
羅:雪山低頭迎遠客,
劉:草毯泥氈扎營盤。
羅:風雨侵衣骨更硬,
劉:野菜充飢志越堅。
羅:官兵一致同甘苦,
合:革命理想高於天!
劉:毛主席曾經說過,自盤古開天以來,三皇五帝,歷史上有過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請欣賞集體朗誦《六月雪》。
…………
羅:長征是史上的偉大壯舉,是以弱勝強,挑戰極限的奇跡,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四面八方的紅軍戰士跋山涉水,血戰湘江、四渡赤水、皮帶充飢、轉戰烏蒙山……十萬紅軍匯成一股不可阻擋的鐵流。
(三)觀看長征影碟,談自己的想法。
同學A:我深深的被紅軍頑強的精神所打動。
同學B:我被紅軍戰士的精神所折服了,我覺得我們學生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努力學習,長大後為自己的祖國多做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掌聲)
合:讓我們將長征精神代代傳下去吧。最後,全體起立,再次深情的朗誦《延安》,再次去體會革命勝利後的喜悅。(音樂響起)
(四)語文老師總結
…………
(五)在《國歌》的歌聲中朗誦會結束。
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