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莫高窟宣傳片

莫高窟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6-07 17:29:59

❶ 敦煌莫高窟的傳說

你好,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和尚師徒三人,欲往西天尋覓極樂世界,那天傍晚行至敦煌,宿營前,師傅請倆徒弟出去化緣。兩人一東一西,各走一方。

向西的和尚法名樂樽,走到一處,見風景極美——朗朗大漠上,有一條蜿蜒小溪潺潺流過,溪北是戈壁無邊,黃沙迷漫,寸草不生,荒涼凄厲;溪南是一條延綿無盡的低矮山脈,山腳下白楊成林,綠草茵茵,百鳥爭鳴,生機勃勃。樂樽面對美景,感嘆唏唏,樂而忘返,時辰一久,略感疲倦,便坐地小憩。突然,一道金光閃過,晃得樂樽困意全消,站起睜大雙眼,只見金光出自溪南的山脈,而且不止一道,赤橙黃綠青藍紫,由山頂發出,射向天空,一陣又一陣,照得天際流光溢彩,照得雲朵五光十色,照得大漠瑞氣升騰,照得樂樽滿面彤紅。樂樽原本就悟性極高修行極深,見此情景,頓然感悟,泓靜的出家人之心也忍不住激情迸發,一陣狂奔至師傅跟前,高呼:「找到了!找到了!」。師傅面露會意笑容,也不問什麼,輕聲而鄭重地對樂樽說:「那你就留下來吧。」。

於是,不久,第一個洞窟便在發光山脈面溪的山坡上誕生了。很快又有了第二個、第三個、……樂樽一心一意化緣建窟,造神供佛,將自己的才情、志趣、寄託、期盼,全都融入到大漠上這個山脈之中,洞窟之內。

從此,樂樽的奇遇廣為轉播,樂樽的佛洞更是引來無數商賈僧侶,文官武仕的極大關注,紛紛前來觀摩朝拜,其中不乏出錢出力出策者,使之愈發規模宏大,靈氣聚集。

樂樽之後,築窟之風更是經久不衰,一浪高過一浪,一朝勝似一朝。高峰時,洞窟逾千。至今歷一千六百餘年,期間雖經時光磨難,戰亂摧殘,仍保有完整的洞窟492個,裡面珍藏著歷史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還有唐宋木構建築五座。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集佛教藝術、建築、彩塑、壁畫之大成的曠世奇葩。

莫高窟之輝煌頂峰雖不在樂樽之時,但所有後來者均公認:樂樽的人品修行最高,所有後人,莫高與彼。為表對樂樽的崇敬之意,便將此處命名為「莫高窟」。這便是莫高窟有趣的傳說之一。

❷ 敦煌講述莫高窟的演出有哪些

敦煌三大特色演藝:《絲路花雨》《又見敦煌》《敦煌盛典》。

到敦煌,除了游景點,逛夜市,大概還有一個項目是大多數人都會去體驗的——看演出。由於敦煌的歷史背景和特殊的文化地位,敦煌給予了藝術家們巨大的構思和創作空間。
《絲路花雨》、《又見敦煌》和《敦煌盛典》,便是三個極具代表性的以敦煌為故事核心的特色演藝。但是,對於2-3天的敦煌之旅,看完3場演出不大現實。所以三選一或三選二,一般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了。

《絲路花雨》首創於1979年,被新聞媒介贊譽為「活的敦煌壁畫,美的藝術享受」,「此舞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看幾回」。(外界贊譽確實非常高)

《又見敦煌》是於2016年正式開演的。演出以敦煌壁畫及敦煌歷史為主要內容,以情景體驗的獨特方式,讓觀演者與古人對話,完成古今穿越。

1、敦煌盛典是首台大型沙漠實景演出:漢唐建築群為背景,牆體秀、燈光秀;利用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等景點特色,真的是身臨其境(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和敦煌有關的演出,所以當時真心很震撼)。

2、360度旋轉且前後移動觀眾席:邊旋轉邊體驗,不同於傳統劇場舞台表演模式和觀看形式,用官方的話說——這種奇妙的創意和前沿的設計在目前旅遊演藝市場也是唯一的。而且有裸眼3D牆體投影,所以視覺效果上還不錯。

❸ 莫高窟簡介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敦煌的盛名來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簏的崖壁上,南北長約有1600米。周圍都是戈壁荒漠,進入了莫高窟反而是綠樹成蔭,經過一個大牌坊,左邊是一個飛天雕像,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
十六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而河西成為相對穩定的地區。中原大批碩學宿儒和百姓紛紛背井離鄉,逃往河西避難,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尤其漢魏傳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興盛。敦煌是佛教東傳的通道和門戶,也是河西地區的佛教中心。河西各地的佛門弟子多來此地研習。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誕生了。之後,開窟造佛之舉延續了千百年,創造了聞名於世的敦煌藝術。

❹ 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共有石窟600餘個,敦煌藝術是佛教題材的藝術。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彩塑近三千身,內容非常豐富。敦煌石窟藝術是產生和積存在敦煌的多門類的藝術綜合體,它包括了敦煌建築、敦煌壁畫和敦煌彩塑。以莫高窟為中心的敦煌石窟,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我國的民族藝術瑰寶,它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稀世之珍,為我國的民族藝術珍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明珠。
敦煌莫高窟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敦煌石窟的建築尤以莫高窟保存的五座唐宋木構窟檐為稀世之珍和一些宋元土木古塔;壁畫中也出現不少代表時代的古建築圖樣,可說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不可缺的第一手資料,具有研究歷史和藝術的價值。莫高窟的石窟建築,由於時代不同,石窟形制呈現不同的特色,主要有5種:1.禪窟(即僧房)。2.塔廟窟(即中心窟)。3.殿堂窟。4.佛壇窟。5.大佛窟(及涅盤窟)。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與莫高窟隔河相望。主體建築為二層平頂樓房,該建築約一半隱蔽在丘陵中,外部只露出上層窗戶及寬闊的屋檐。與莫高窟的環境相協調。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五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分為佛像畫、經變畫、民族傳統神話題材、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畫、故事畫和山水畫。
敦煌飛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主要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

❺ 描寫敦煌莫高窟的「飛天」的片段,要原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浮,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❻ 莫高窟簡介莫高窟的簡介要少點哦200——300個字

莫高窟簡介
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簏的崖壁上,南北長約有1600米。周圍都是戈壁荒漠,進入了莫高窟反而是綠樹成蔭,經過一個大牌坊,左邊是一個飛天雕像,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

❼ 敦煌莫高窟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連,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庄嚴神秘,令人屏聲斂息。

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碧天黃沙的絲路貫通著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而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以藝術形象宣傳思想的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

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飛天40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二十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像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歷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制度、古代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面,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的壁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供參觀的洞窟較有影響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西文學者將敦煌壁畫稱作是「牆壁上的圖書館」。

莫高窟的開鑿始於公元366年。據記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從十六國到元朝,石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1500年,至今,樂樽的那個石窟早已無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經過風沙侵蝕仍保存著十個朝代的750多個洞窟,窟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餘身和唐宋窟檐木構建築五座。此外,還有藏經洞發現的四、五萬件手寫本文獻及各種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綉和大量書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藝術作品一件件陣列起來,便是一座超過二十五公里長的世界大畫廊。

莫高窟的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盤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岩質疏鬆,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莫高窟作為藝術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里匯集成斑斕景觀。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璨爛的時代,外來的藝術與中國的民族藝術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藝術空前豐富多彩。那雄偉渾厚高達十幾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緻僅有十餘厘米的小菩薩;場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單幅人物畫無都使人印象深刻。

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她既不像希臘插翅的天使,也不象古代印度騰雲駕霧的天女,中國藝術家用綿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捷的女性身軀漫天飛舞。飛天是民族藝術的一個絢麗形象。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在敦煌壁畫中所描繪的當時的一些社會生活場景,反映了我國古代狩獵、耕作、紡織、交通、作戰以及音樂舞蹈等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各個方面的內容。壁畫中各類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歷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飾資料。壁畫中所繪的大量的亭台、樓閣、寺塔、宮殿、城池、橋梁和現存的五座唐宋木結構檐,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形象圖樣和寶貴資料。我國的雕塑和繪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美術史上記載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多已失傳,敦煌藝術的大量壁畫和彩塑為研究我國美術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後,又受到人們的注意。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中國從四十年代起成立了莫高窟的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六十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加固;八十年代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

❽ 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的影片介紹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循環播放介紹敦煌莫高窟歷史文化背景的主題電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精美石窟藝術的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兩部電影片長均為20分鍾。《夢幻佛宮》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藝術為表現題材的超高清8k數字球幕電影,影片對莫高窟最具藝術價值的7個經典洞窟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
莫高窟已經歷千餘年的歲月,它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那一段塵封的歷史。電影《千年莫高》用總有感染力的電影藝術語言,史詩般高度凝練的為觀眾呈現出敦煌莫高窟延續至今1600餘年的歷史文化背景,展示出一副波瀾壯闊、恢宏壯觀的歷史畫卷,使觀眾在參觀洞窟之前對絲綢之路的形成、佛教東傳、敦煌莫高窟的營建等內容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還能使觀眾認識和領悟敦煌莫高窟巨大的歷史和人文價值,帶給觀眾穿越時空的心靈碰撞。
《夢幻佛宮》球幕電影是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最大的看點,這種特殊的球幕技術常被天文館、科技館用來播放天文科普片。用球幕電影手法展示璀璨絢麗的莫高窟佛教藝術,在全球范圍內尚屬首次。18米直徑,500平方米超大球形熒幕、魚眼鏡頭拍攝的180度超視角逼真畫面以及全方位立體聲的音響效果使觀眾恍若置身於一個個異彩紛呈、如夢如幻的洞窟之中。精美的塑像觸手可及,絢麗的壁畫近在咫尺,細節纖毫畢現!美輪美奐的佛國世界和嘆為觀止的精彩景象將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震撼和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❾ 有關敦煌莫高窟的電影有哪些

1、有關敦煌莫高窟的電影有:《黃石的孩子》、《天脈傳奇》、《大漠紫禁令》等影片。
2、《黃石的孩子》是由中國、澳大利亞、德國聯合拍攝的一部抗戰期間的影片。由羅傑·斯波蒂伍德執導,喬納森·萊斯·梅耶斯、周潤發、拉達·米契爾和楊紫瓊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04月0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天脈傳奇》是由鮑德熹執導,楊紫瓊、本·卓別林、理查德·勞斯伯格主演的動作片,於2002年8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七百年前西藏一位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引起覬覦,因而引發一連串爭奪與保衛的故事。
4、《大漠紫禁令》是一部有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電影作品。1986年,台灣導演方翔將李準的劇本搬上銀幕,率領劇組奔赴絲綢之路,克服惡劣環境的影響,將大唐使節出使吐蕃,促進吐蕃和平的宏大歷史事件,真實而藝術的奉獻給觀眾。
敦煌石窟營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的悠久歷史,當地有影響的世族與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圍民族與西域的關系,在歷史中沒有或很少記載。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個供養人畫像,其中有一千多條還保存題名結銜。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狀況和歷史線索。

❿ 有關敦煌莫高窟的電影有哪些

有關敦煌莫高窟的電影有:《黃石的孩子》、《天脈傳奇》、《大漠紫禁令》等影片。《黃石的孩子》是由中國、澳大利亞、德國聯合拍攝的一部抗戰期間的影片。由羅傑·斯波蒂伍德執導,喬納森·萊斯·梅耶斯、周潤發、拉達·米契爾和楊紫瓊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04月0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天脈傳奇》是由鮑德熹執導,楊紫瓊、本·卓別林、理查德·勞斯伯格主演的動作片,於2002年8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七百年前西藏一位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引起覬覦,因而引發一連串爭奪與保衛的故事。

《大漠紫禁令》是一部有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電影作品。1986年,台灣導演方翔將李準的劇本搬上銀幕,率領劇組奔赴絲綢之路,克服惡劣環境的影響,將大唐使節出使吐蕃,促進吐蕃和平的宏大歷史事件,真實而藝術的奉獻給觀眾。

閱讀全文

與莫高窟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茅台醇電子商務是傳銷 瀏覽:656
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知識 瀏覽:451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
跑步賽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90
教師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147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