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宜興宣傳部

宜興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6-06 13:30:10

❶ 宜興竹海滑道事故最新消息8.15

哎!怎麼說了,出了這個事情其實大家都不想看見,兩邊都有一定的責任!
這個滑道項目還沒有正式在市場上開放,那天打雷下雨遊客確實受到了不少驚嚇,導致了這次事故,為那些失去生命的驢友默哀,向那些失去家人的朋友希望你們好好生活!

1.宜興竹海乘車路線

旅遊1線:市車站--貝斯特大酒店--國際飯店--宜興賓館--宜興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館--張公洞--玉女潭--靈谷洞--陶祖聖境風景區--竹海風景區。

2.宜興竹海自駕車路線

(1)南京到宜興竹海自駕車路線:走機場高速-杭州方向出口, 順著寧杭高速朝杭州方向跑, 在宜興附件可以看到明顯的紅色旅遊標記出口。

(2)無錫到宜興竹海自駕車路線:錫宜高速到宜興下,沿104國道到丁山,到丁山就可以看到去竹海的路牌出無錫沿太湖邊十八彎,上S342公路,一路直行,至G104國道右轉,呵呵,第一次去宜興,中間進入宜興邊界要過路費10塊。一進入宜興界內便有路牌指示,一路直行到有一個路牌指示右轉時,上面標著12公里,到一個教堂那裡要左手轉彎,哪裡標著到竹海有15公里,這里所標的路程是正確的,一路到底便是竹海。從無錫到竹海大概全程115公里,約1小時30分至2小時走完。

(3)張家港到宜興竹海:走錫張公路到無錫,經太湖大道穿過無錫市區,一直向前走沿環湖路往馬山方向,再轉到錢胡公路上,離宜興只有25公里了

❷ 宜興市宣傳部長許偉英現任什麼職務

無錫市計生委主任。

❸ 蔣洪亮的人物履歷

1980年1月--1982年9月 任江蘇省無錫市宜興縣新芳公社團委副書記(期間:1981年9月--1982年9月,鎮江市行政幹部學校學習);
1982年9月--1985年7月 任江蘇省無錫市宜興縣新芳公社組織委員兼團委書記(期間:1983年9月--1985年7月,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85年7月--1987年5月 任共青團江蘇省宜興縣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1987年5月--1990年1月 任江蘇省宜興縣豐義鄉黨委書記;
1990年1月--1993年4月 任江蘇省宜興市十里牌鄉黨委書記;
1993年4月--1995年4月 任江蘇省宜興市宜城鎮黨委書記;
1995年4月--1996年1月 任江蘇省宜興市委辦公室主任;
1996年1月--1997年2月 任江蘇省宜興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兼市委宣傳部部長;
1997年2月--1998年9月 任江蘇省宜興市委常委、丁蜀鎮黨委書記(期間:1995年8月--1997年12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8年9月--2001年3月 任中江蘇省宜興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2001年3月--2001年4月 任中共江蘇省宜興市委副書記、市委紀委書記(正縣級);
2001年4月--2003年4月 任江蘇省無錫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工辦主任;
2003年4月--2003年5月 任中共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
2003年5月--2006年1月 任中共江蘇省淮安市委常委、漣水縣委書記;
2006年1月--2008年4月 任中共江蘇省宜興市委書記(副市級);
2008年4月--2011年9月 任中共江蘇省無錫市委常委、宜興市委書記;
2011年9月--2012年5月 任中共江蘇省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中國江陰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12年5月--2014年3月 任中共江蘇省無錫市委副書記、江陰市委書記、中國江陰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14年3月--2015年3月 任中共無錫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

❹ 宜興竹海滑道事故介紹

中廣網宜興8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3日下午3點鍾受到強風暴雨的影響,江蘇省宜興市竹海風景區發生滑道傷亡事故,部分遊客乘坐的滑道小車相撞沖出軌道導致多人傷亡,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兩天。接下來連線江蘇台記者劉浩邦了解一下事故的最新進展。

主持人:介紹一下最新的傷亡情況,這個數字是否有變化?另外現在遊客跟家屬他們提出了什麼要求,善後救治工作在怎樣進行呢?
記者:昨天下午記者在宜興市得到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這次滑道事故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4人,另外有24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1人已經出院。我們在醫院和很多傷者家屬進行了溝通,目前大部分家屬的情緒還是穩定的,他們表示現是在等待著相關部門能夠盡快查明原因給他們一個結果,他們也等待著相關原因給傷者和逝者一個合理的說法。

從13日事故發生之後,宜興市的各級衛生部門就立即啟動了應急響應的機制,各醫院也是開通了綠色通道快速的收治傷員,宜興市也成立了指揮部,下設傷員救治善後處理事故調查工作組,所有人員都已經到位,工作正在有序展開,昨天記者也了解到,無錫市政府也成立了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主持人:現在這個事故已經過去兩天,據你了解到目前景區現場情況怎麼樣,這起事故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現在有沒有具體查清楚?

記者:從昨天開始宜興市竹海景區的門口就已經張貼出了公告,公告寫道,尊敬的遊客,因為8月13號龍卷風暴雨的影響,造成公園部分設施損壞,近期閉園敬請原諒,落款單位是寫的無錫市竹海公園服務有限公司。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竹海景區,景區的大門是禁閉的,門外有公安還有工作人員看守,並且拉起了黃色的警戒線,工作人員是以景區內剛剛發生事故不安全為理由,拒絕任何人的進入。至於事故的原因,根據宜興市委宣傳部的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這起事故主要是因為竹海公園受到短時強風暴雨的突襲,造成了部分設施損壞,導致了遊客傷亡。

不過我們在采訪當中很多的遊客包括家屬都有這樣的質疑,他們大都覺得,這起事故的產生和天氣有關,但是園方在管理上也是存在疏漏的,有相應的遊客就告訴記者,當時他們買了滑道票之後,天氣已經下雨了,他們和工作人員溝通想要退票但是被拒絕了。所以他們才會硬著頭皮上滑道結果出了事故,醫院有很多遊客也都證實了這位遊客的說法,不過最後的鑒定結果我們只能等待無錫市有關部門的調查,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盡快給出調查結果。

❺ 宜興有哪些名人他們有哪些故事偶有急用!!

徐悲鴻 ,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范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游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後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志。
徐悲鴻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許多已成為著名藝術家,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幹。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願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徐悲鴻故居被辟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
潘漢年 (1906—1977),宜興歸徑人。1925年入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機關報《國民軍日報》總編輯。1928年被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文化界的統戰工作,先後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左冀文化總同盟」黨組書記。1933年任中央局宣傳部長。1934年參加長征,任總政治部宣傳部長兼地方工作部長。

1935年起在香港、廣州、武漢、上海等地領導對敵斗爭和統一戰線工作。1949年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1955年因「內奸」問題被逮捕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指出:"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蔣南翔 (1913——1988),宜興高塍鎮人。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1933年入黨。曾任清華黨支部書記,領導了「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後長期從事青委領導工作。1949年籌備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52年任清華大學校長、黨委書記。

1960年至1965年任教育部副部長、高教部副部長、部長,主持起草了《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教60條」)等,為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建立作出了貢獻。「文革」期間被批鬥、下車間勞動。1977年任天津市委書記。1978年任國家科委常務副主任。1979年任教育部長兼黨組書記。1982年任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1982年9月當選為十二屆中央委員。1985年任中顧委委員。1988年在北京逝世。

❻ 潘漢年的簡介

潘漢年,1906年出生於江蘇宜興,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潘漢年是我黨歷史上隱蔽戰線、文化戰線和統一戰線的卓越領導人,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潘漢年忠實地執行並多次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艱巨任務。抗日戰爭時期,潘漢年在上海、香港等地領導對日偽的情報工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獲取了日偽軍事動向的重要戰略情報,並建立了從上海到淮南、蘇北解放區的地下交通線,在「皖南事變」後環境惡化的情況下,保證了上海與解放區的人員和物資往來。

1949年,潘漢年參與了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義。潘漢年在香港與中航總經理劉敬宜見面,對他們的行動給予積極評價,指出起義的光明前程,並就起義的細節進行了策劃。

(6)宜興宣傳部擴展閱讀

1982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向全黨鄭重宣布:把潘漢年同志定為『內奸』,並將其逮捕、判刑、開除黨籍,都是錯誤的。」

中共中央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指出:「潘漢年同志在長期革命斗爭中,他忠實執行並多次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對黨的文化工作,特別是在開展對敵隱蔽斗爭方面,是有很大功勞的」。

❼ 史祖能的前期經歷

1972.04-1973.08 江蘇省鎮江地區第二師范學校學習
1973.09-1974.04 宜興官林中學教師
1974.04-1976.08 宜興市官林中學校革會副主任
1976.08-1981.05 宜興市潘家壩中學副校長
1981.05-1981.09 宜興市潘家壩中學副書記
1981.09-1983.09 宜興市張渚中學副校長
1983.09-1985.07 宜興市人大辦公室主任
1985.07-1987.05 宜興市豐義鄉黨委書記
1985.09-1988.06 蘇州大學高等師范中文專業本科函授學習
1987.05-1987.11 宜興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1987.11-1990.06 宜興市政府調研室主任
1990.06-1994.02 宜興市委員會常委、宣傳部部長
1994.02-1996.12 宜興市委副書記
1996.12-1997.03 宜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1997.03-1999.08 宜興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9.08-2000.08 宜興市委書記、市長

❽ 周姓的來歷

周姓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傳周人的祖先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沙縣西南)。到商朝後期,游牧民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於是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當地百姓認為赧王是周家後代,因此稱為周氏。另外,還有一些改姓周的,如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據贛南歷代府縣志記載,周姓從唐朝起歷次大南遷都有移居贛南的。周姓是一個歷史悠久、姓源復雜的姓氏,一般認為,黃帝的後裔遷徙到陝西岐山下的周原,從此稱為周族。
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即北魏獻帝的兄長原來是少數民族姓氏,北魏遷都洛陽後改鮮卑族姓為漢姓,將其改為周姓。周被秦滅後,部分周族人遷往江蘇沛縣,成為當地大姓。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中原人民大批東移徐州,進而南渡,其中周姓遷居安徽廬江。
後周姓逐漸向南方發展,唐朝時遷往福建,四川、江西、廣東等地,清朝時周姓遷往台灣及海外謀生。周姓在24史中單獨列傳的有276人,可見周姓歷朝不泛英才。西漢時周勃、周亞夫父子名將;三國時名將周喻,曾大破曹軍於赤壁,且精通音樂;五代時有畫家周文矩;北宋有哲學家周敦(i)頤,詞人周邦彥;南宋有詞人周密,著有《武林舊事》;元代有音韻學家周德清;明代有畫家周臣;清代有詞人、詞論家周濟,編有《宋四家詞選》,象棋名手周廷梅,圍棋國手周小松,農民斗爭領袖周立春;近現代有湘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周飄群,,象棋名手周德裕;當代最著名的周姓人物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周恩來。
周姓不僅在國內廣泛分布於大江南北,而且還遠遷於歐美、東南亞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海外的周姓華人也有不少傑出人物,如美國著名華人律師周雅定,印尼有出版業大王周偉泰等等。據專家考證,周姓是當今中國第9大姓。

❾ 潘漢年是哪裡的人

http://ke..com/view/31690.htm
潘漢年[1],江蘇宜興歸徑鄉人。 1906年1月12日生於江蘇省宜興縣陸平村。 1924年,主編《洪水》。 1925年,加入中圖說潘漢年(13張)國共產黨。任《革命軍報》總編輯,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左翼文化總同盟中共黨組書記、中共江西蘇區中央局宣傳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地方工作部部長等。 1936年, 任中共與國民黨談判代表。 1937年9月,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主任。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在上海等地領導對敵地下斗爭和開展統戰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華東局社會部部長和統戰部部長、上海市委副書記和第三書記、上海市副市長。 潘漢年1955年4月3日, 因「內奸」判刑。 1977年含冤病逝。臨終前與愛妻董慧女士軟禁於湖南茶陵米江茶場(湖南省第三勞改場)。 1982年8月,被中共中央平反昭雪,公開恢復名譽。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最早從事黨文化的領袖

❿ 宜興市官林鎮培葬村

徐悲鴻 ,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范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游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後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志。
徐悲鴻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許多已成為著名藝術家,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幹。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願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徐悲鴻故居被辟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
潘漢年 (1906—1977),宜興歸徑人。1925年入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機關報《國民軍日報》總編輯。1928年被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文化界的統戰工作,先後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左冀文化總同盟」黨組書記。1933年任中央局宣傳部長。1934年參加長征,任總政治部宣傳部長兼地方工作部長。
1935年起在香港、廣州、武漢、上海等地領導對敵斗爭和統一戰線工作。1949年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1955年因「內奸」問題被逮捕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指出:"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蔣南翔 (1913——1988),宜興高塍鎮人。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1933年入黨。曾任清華黨支部書記,領導了「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後長期從事青委領導工作。1949年籌備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52年任清華大學校長、黨委書記。
1960年至1965年任教育部副部長、高教部副部長、部長,主持起草了《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教60條」)等,為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建立作出了貢獻。「文革」期間被批鬥、下車間勞動。1977年任天津市委書記。1978年任國家科委常務副主任。1979年任教育部長兼黨組書記。1982年任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1982年9月當選為十二屆中央委員。1985年任中顧委委員。1988年在北京逝世。

閱讀全文

與宜興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公司前置審批 瀏覽:17
茅台醇電子商務是傳銷 瀏覽:656
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知識 瀏覽:451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
跑步賽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90
教師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147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