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以走近孔孟為主題擬一條宣傳標語
1.保護動物吧,不然世界的動物就只剩人類!
2.保護動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動物,人類的好朋友,保護它們,我們將不再孤單。
4.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5.請保護我們最親密的朋友!
6.生活在同一地球村的我們,為什麼要傷害我們我們唯一的鄰居?我們的生命是平等的!
② 濟寧市孔孟書畫院怎麼樣
簡介:濟寧市孔孟書畫院位於山東省濟寧市紅星中路2號,1989年10月 經濟寧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專門從事書畫創作與研究、獨立法人資格的市級全額事業單位。具有參賽並組織承辦書畫藝術作品展覽;參加相關的社會各種文化宣傳活動及社會服務與指導;收藏、保管古今中外名人書畫,進行專業性探討;開展藝術交流與傳播的功能。
注冊資本:27萬人民幣
③ 孔孟,孔指,叫什麼,孟指,叫什麼
孔指孔子,孟指孟子。
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既有《論語》,則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
④ 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背景與簡介。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兩人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在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
⑤ 孔孟經典語錄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⑥ 孔孟顏曾卜五姓的關系
據原商丘縣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孟憲柱講,其實,孔、孟、顏、曾、卜、閔、冉7個姓全部是一個通天譜。封建時期,一般由皇帝賜封字輩到山東曲阜孔府,然後,其他6個姓氏的族人就到曲阜領家譜,所以,7個姓全部是用一個家譜。
⑦ 孔子的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7)孔孟宣傳圖片擴展閱讀:
孔子的出身:
孔子為魯國人,遠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後,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國。其十六世祖是殷商帝乙,十五世祖為宋國第二任國君宋公仲,十二世祖是宋前閔公,十一世祖弗父何讓位給弟宋厲公,拜為宋國上卿。七世祖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鄒邑定居,作魯國的大夫。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鄒邑,為鄒邑大夫。叔梁紇與原配施氏連出九個女兒,他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卻腳有殘疾。叔梁紇在七十二歲時三度娶妻,娶了十八歲的顏征在[來源請求],由於婚姻不合禮制,被史書稱為野合,約在魯襄公廿二年(前551年)生下孔丘。顏征在曾私下至尼丘山祭祀尼丘山神以求子,故取名丘,字仲尼。
⑧ 為何孔孟思想在現在的影響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廣呢
孔孟思想之所以會在現在影響越來越重要,同時也越來越廣,就是因為孔孟思想符合社會思想的發展潮流,孔孟思想中好的東西是有利於塑造人們的價值觀的。從古至今,其實總的來說,孔孟思想都是越來越受歡迎的,也是影響的人越來越多的。除卻秦朝時的焚書坑儒,你會發現其實儒家思想一直都在發展,進步著,流傳著,並且還作為各個朝代的文化思想來統一百姓,安撫百姓。
不過小編在上面還說了,並不是全部的孔孟思想都是好的,我們都要追求,它是有精華,也有糟粕的。我們要學習的是其精華部分,而它的糟粕部分就是肯定不要去學習的。像孔孟思想講究的三綱五常,講究愚忠等等這些我們都是不要去學習的,因為這些並不是正確的,同時呢,也是不符合社會主流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