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防控面臨新風險,學校如何做好防疫防控工作
學校也算是一個聚集性的場所,在疫情期間學校應該每天做好消毒,要求學生只要在校園內就要時刻戴口罩。
現在有很多學校為了保護學生們的安全,已經開始採用封閉式的學校,不管是學生和老師都不允許出入校園,這樣對於學生們來說才是最負責任的,因為大家只有在安全的圈子裡才能持續的安全,不受外面任何的打擾。現在天氣比較炎熱,學生在學校里活動的比較多,他們就會偶爾摘下自己的口罩放鬆一下,所以學校應該提高這方面的警惕,保證學生們在校內帶好口罩。
Ⅱ 如何做好班級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階段 | 師生返校(開學)前
1.學校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家庭均進行日常體溫檢測,如出現呼吸道症狀、發熱、畏寒、乏力、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要就醫排查,成為確診(疑似)病例的,同時報告學校。
全體家長根據學校的隨時通知,報告其他相關情況。
2.做好防疫宣傳教育。學校轉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轉發時注意:轉官方權威媒體信息;可使用學校公眾號轉發;無必要時,不必轉發防控知識以外的其他信息。
3.學校全體教職工、家長、學生要主動、仔細、深入地學習防控知識,尤其是新冠肺炎症狀表現、日常防護等內容。
相關知識有一定的專業性,細分性,如果粗淺的泛泛而讀,難以掌握。我們為孩子安全,對自己要求要高些。
4.學校準備防疫場所和物資。
①設置規范的觀察室,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
②准備紅外體溫測量儀、水銀體溫計、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洗滌用品、消毒液、消毒設施等物品。
③有條件的每班級配備紅外體溫測量儀,衛生間必須放置香皂或洗手液,及時補充。
④設置專門的口罩回收垃圾桶,套袋加蓋,張貼標識;每日至少進行1次回收口罩銷毀處理,或交給當地專門機構集中處理。
5.在允許人員流動後,異地居住的教職工應盡快返回學校所在地,居家避免外出,為返校做好准備。
6.開學前,學校應繼續堅持校級領導在校,控制教職工在校人數;開會通過網路視頻形式;工作需要的到校人員,相互間保持安全距離。
7.學校要制定和完善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現在大家都說「兩案八制」(還有說「兩案九制」)。
「兩案」是指:開學准備工作方案(本文內容可列入方案)、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八制」是指: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學生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等。當然,不一定受這個局限,可以根據實情增減。
方案和制度要以學校正式文件發布(即使學校很小),別弄張紙隨意列印,格式字體都很亂。
相應的報表也要設計好,既要素全面,又簡明扼要。
8.向教職工和學生明確「五個一律」: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9.嚴格中小學和幼兒園封閉管理,明確校門口更嚴格的人員管控制度。高校也要實施校園劃區劃片管理,學生公寓封閉管理。
10.校車維護保養和消毒,校車司機和照管員及家庭同樣要確保健康才能上崗。
11.對教師、家長、員工(餐廳人員、物業人員、保安、校車司機、校車照管員)等,可將其職責和注意事項做成告知書(責任書),由其簽字確認。
第三階段 | 開學之初
開學之初事務較多,但防疫仍是開學之初的重點工作。各項措施不光是防控新冠肺炎,同時也是防控其他傳染病。
在防疫和安全方面,做好4點:
1.可優化分批錯時開學辦法,入校人數與體溫檢測能力相匹配,在校門口對每一名入校者進行體溫檢測,檢測人員要做好自我防護。
發現未按照要求居家隔離,對發熱者(≥37.3℃)拒絕入校,要求其進一步觀察和就醫,決不允許帶病返校。
2.落實防疫的方案和制度,落實中發現有漏洞和障礙的,及時優化完善。
3.開學之初及開學後一個月,學生比較興奮,對校園環境和紀律屬於重新認識和強化階段,是安全事故高發時段,學生磕碰受傷很多,這既導致學生傷亡,也易引起矛盾糾紛。
所以,開學第一課是防疫知識教育、安全教育。如果可能,可以開學第一天全部是防疫知識和安全教育,因為相關知識內容多。
必要的話可以進行相應考試。
4.給學生發放新學期安全責任書,防控疫情告知書,家長簽字確認。在家庭成員(學生)身體有新冠肺炎等疑似症狀時,一定要報告學校並就醫檢查,不得帶病入校。對故意隱瞞情況導致師生傳染的,向上級報告並計入學生綜合評價。
第四階段 | 開學後的日常
1.根據專門的消毒規范做好場所環境的消毒,做好室內通風和各處衛生清理。
2.測量體溫(晨午檢),對異常情況及處理情況做好記錄。
3.統計教職工及學生家庭情況信息,做好缺課登記,核查。
4.教師日常觀察學生狀況,不光是及時發現身體狀況,還能及時發現學生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態,從事及時發現學生遭遇的傷害。
5.有餐廳的學校,嚴格人員衛生、采購、消毒、留樣等各項制度落實。
6.學校門口繼續嚴格管理,這是外來人員拒絕入內,家長如果給學生送東西,可放校門處,進行消毒後交學生領走。
7.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學校還是要謝絕來訪、參觀和交流事項。確需入校的,進行體溫檢測、消毒、登記等,由相關聯系人接入學校,要求其不在校園內到處走動。
8.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不外出仍是必要的,包括:住校生不外出;高校學生不外出;教職工和學生及家長放學下班後不外出。
第五階段 | 後疫情時代
疫情徹底結束後,學校回歸常規的傳染病預防機制即可,不用那麼緊張了。
我們原來的傳染病防控制度、飲用水衛生制度、環境衛生、消毒制度、傳染病知識教育制度等等,都有。因為這次疫情,我們對這些制度措施更重視了。
疫情終將過去,但疫情防控的很多做法不能放棄,需要總結完善到學校的各項制度中,也要形成教職工和學生(還有家長)的日常衛生習慣。
包括不限於以下方面:
1.消毒通風。不需要很頻繁,但定期的學校環境消毒制度、通風制度要強化。
2.日常防護。例如,戴口罩,這是防止很多傳染病人傳人的基本措施。尤其是在流感高發季節,有時到班級,很多學生咳咳咳,是因為防護沒做好。
3.環境衛生。有的學校管理不好,學校里有衛生死角,垃圾不及時處理,既不符合學校教書育人環境要求,又導致傳染病,還誘導師生不良的衛生習慣,所以,學校日常的環境衛生要做好,自我要求要「苛刻」。
4.個人衛生。疫情過去,用俗話活「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打噴嚏、咳嗽要捂住口鼻,要勤洗手,衣物身體要整潔干凈,這些事要進一步強化,強化一段時間,就形成了習慣。
5.體育鍛煉。健身不僅是提高免疫力,而且是積極上進的生活方式,學生一定要養成健身鍛煉的習慣,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
6.拒絕野味。學生家長從事各種行業,通過這次疫情要汲取教訓,如果有從事野生動物捕獵、販賣、烹制等行業及關聯行業的,應進行行業調整。這事跟學校沒直接關系,只是事關社會文明和大家安全,協助進行宣傳教育。
Ⅲ 如何學校開展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宣傳教育活動
你好
希望以下對你有幫助
一、領導重視,措施有力,責任到位。
學校成立由校長任內組長的容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領導小組,並組織學習文件法規、明確方向,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工作,了解突發的公共衛生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措施。在具體工作上,明確思路和目標,制定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具體可行,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為確保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學校制定並完善了《學校宿舍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管理制度》、《食堂衛生管理制度》、層層簽訂責任書等方式,實行責任追究制。堅持每天對校園周邊、教室、宿舍、食堂、廁所、水電等公共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排除隱患,確保安全。學校定期對學生進行衛生常識和防病知識宣傳把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當前,我校重點做好食品衛生、預防傳染病、防交通事故、防擁擠踩踏等學生安全管理工作。 在責任目標上我校基本形成了「分級管理、責任到人、崗位明確、措施到位」的運行機制,確保校園突發公共衛生安全工作的持續運行。
Ⅳ 學校防控疫情宣傳語
1、祖國加油,祈禱早日戰勝病毒!
2、希望早日戰勝疫情,天佑中華!
3、中國人內民早日戰勝容疫情有堅強信心
4、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早日戰勝疫情。
5、願早日戰勝疫情,城市早日正常運轉。
6、民之生計,國之大事,各司其早日戰勝病毒。
7、我願武漢能早日戰勝所遇的困難!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8、祝願全國早日戰勝疫情,大家都可以走出家門,加油武漢。
9、做好分內之事,希望早日戰勝疫情!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10、團結一致,萬眾一心,早日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11、祈福武漢,早日徹底戰勝病毒!讓勇敢大愛的逆行者早日平安回家。
12、願我們早日戰勝病毒,恢復正常生活,在家憋的都快長霉了,中國加油。
13、祝願祖國和民眾早日戰勝疫情,更期望未來全民健康之中國早日實現。
14、我相信經歷了這一次洗禮,人類已經醒悟了!祈禱早日戰勝這場災難!
15、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大家出門一定要帶口罩。願早日戰勝疫情!
16、願早日戰勝疫情,再看不了生離死別的.故事,中國加油!祝願國人平安順遂!
Ⅳ 作為大學生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宣傳工作
郭欣指出:「防控秋冬季傳染病,首先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在防控疫情期間,學生、家長、老師等人群的健康素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除佩戴好口罩、外出時做好手衛生外,我們還提倡飯前、便前便後都要洗手,咳嗽、打噴嚏時要用上臂或紙巾、毛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口鼻等。
其次要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空氣良好的情況下,家庭也需要保持通風,每天至少通風一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盡量減少到密集場所活動。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居家休息、及早就醫。
再次是在上下學途中,學生盡量做到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最好採取步行、自行車、私家車等方式上下學。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車時,既應注意個人防護,也要注意與他人保持合理間距,途中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
最後是師生要注意一日三餐的規律性進食,主食、蔬果和禽肉蛋保持3∶2∶1的比例。同時,要根據溫度適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加強鍛煉。剛開學時,學生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更要合理安排作息,這些方式可增強體質和機體免疫力。」
(5)學校做好防控宣傳擴展閱讀:
在秋冬季節,除要防控疫情外,常見的傳染病不止流感,還有例如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這些呼吸道傳染病在防控方法上有一些類似。另外,如諾如等其他感染性腹瀉,也是秋冬季節需防控的傳染病。
學校由於人群密集,出現這些傳染病的機會較高,防控傳染病是維持正常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健康的必要,對全社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是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