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護湖泊的方法和措施
1、全面、系統地開展流域綜合治理。首先是確立科學、系統的綜合治理思路。堅持從湖內治理為主向全流域保護治理轉變,從專項治理向系統的綜合治理轉變,以專業部門為主向上下結合,各級各部門密切協同治理轉變,從工程治理為主向工程治理和生態修復相結合轉變。其次是堅持規劃引導。
2、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的方法治理面源污染。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全面監測和綜合分析,對主要入湖河道水質進行監測。
3、堅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體制機制的創新。創建了農村垃圾清運模式(農戶交費、政府補助、市場化運作),告別長期以來垃圾入湖的生活習慣。針對地方財政不足的現實情況,創新投融資體制,建立按財政增長比例增加對環保投入的機制。
(1)治理湖泊策劃書擴展閱讀:
要按照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綜合治理的原則保護和治理湖泊,恢復並發揮湖泊的功能。管理湖泊的有關部門如果只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忽視湖泊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將導致資源的衰減,並引起諸多矛盾。
如圍墾湖泊、截走入湖徑流、超量引用湖水、超標排放污水,勢必降低湖泊的總體功能,惡化生態環境。特別是乾旱地區的湖泊,換水周期長,如超量引用湖水,使湖水乾涸,後果將十分嚴重。
『貳』 保護水資源的計劃書作文200字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東西,我們應該珍惜地球上的水資源。
水,這可是大家平常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地球表面有2/3是被水覆蓋著,浩瀚的海洋,滔滔長河,星羅棋布的湖泊,把地球裝扮得秀麗多彩。對於生命來說,水是生命的成因,一個成年人身體中的2/3是水,血液中水佔90%,甚至連骨頭里也含有1/5的水份。一個正常人,如果沒有任何食物而有飲水的條件下,可以成活20-30天,但如果沒有了水,最多隻能活一個星期,所以人類離不開水。
可是大家知道嗎,水這一對我們人類最重要的東西卻在漸漸離我們遠去,據有關資料統計,地球上總水量為13.6-13.9億立方千米。其中海水占總水量的97.3%,淡水僅占可憐的2.7%,土壤、大氣、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在淡水中,77.2%是以冰川、冰帽和冰蓋的形式存在的,無法直接利用;另外有22.4%是深層的地下水,要開采使用所花費的任勞代價太高,地面上的河流、湖泊及淺層地下水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僅占總水量的0.32%,這個百分比雖然很小,可利用的而且水還可以再生,可是為什麼它卻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關注的話題,因為有一些水源受到污染,不宜使用,我國是一個貧水國,所以珍惜水資源更是勢在必行。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如:水龍頭未擰緊,滴漏;大手大腳的用水,任水嘩啦嘩啦地流;生活廢水和垃圾亂倒等等。
我們的水資源非常有限,污染又這么嚴重,發展下去會嚴重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所以,必須防止水污染,節約用水。每一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利用洗完菜、米的水來澆花,擰緊滴水的水龍頭,不把垃圾扔進河裡……
同學們,放假或雙休日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呢?我想可以從節約用水、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開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珍惜地球上的每一滴水!愛護大自然的每一滴水
『叄』 如何通過湖泊旅遊項目策劃對湖泊旅遊進行多層次打造
湖泊旅遊是指開發者利用湖泊富於變化的水文形態、生動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人文積淀和相關的游樂設備設施,向旅遊者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務產品。遊客以體驗湖 湖泊的特殊景觀環境和進行以湖泊為依託的各種活動為目的的旅遊經歷。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郊野休閑中心認為湖泊旅遊可以有以下內容:
1. 湖心游樂區
核心層次內容是指湖面旅遊或稱湖上旅遊,是在湖泊的核心水域上進行的旅遊活動,包括在湖中島嶼上的觀景活動,在水上進行的康樂體育活動(遊艇、帆板等)和水上農業觀光。
2. 湖濱休閑區
湖泊旅遊要打破核心的小范圍,而應將湖濱的豐富景觀充分利用,打造成為配合核心湖泊旅遊的第二亮點。湖邊旅遊可開發出豐富的旅遊產品:湖濱觀光和休閑運動,包括觀賞候鳥、水族館、湖濱浴場等。
3. 環湖度假區
這是更廣義上的湖泊旅遊,為湖泊旅遊綜合開發提供了基礎資源。在環湖觀光帶上,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空間開闊,遊客服務中心,多項遊客活動將再次展開。內容包括依託湖泊而存在的更大范圍內的所有觀光、休閑、療養、會議和考察活動等。
湖泊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成因、位置、水質等方面來區分不同類型的湖泊。從水質來區分,可以分為:淡水湖、鹹水湖、鹽湖。從湖泊所處的位置來說可分為:城市園林湖泊、平原湖泊和高原湖泊等。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郊野休閑中心認為,根據湖泊類型的不同,在內容的設置上,應根據自身的資源,打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湖泊旅遊內容。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郊野休閑中心根據多年時間經驗為您提供以下參考案例:
《「三個層級」解析湖泊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
《湖泊旅遊開發中的三種遊憩方式》
《依託湖泊資源開發康復療養項目都具有什麼優勢?》
更多詳情請參考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官網
『肆』 怎麼治理湖泊水底污染
三步走:
1、上游盡量截排:凡是流入湖泊上遊河道的污水必須通過沿河兩側管網進行認真的截留,以減少再進來的污水,如果實在有污水進來只能全部截留處理後再排湖中,這里在最下游的附近需要做一些帶有強力沉沙功能的水質凈化廠之類的設施。
2、清淤:盡量將底部淤泥以及污染河流底部淤泥清理干凈,第一次清淤湖泊很重要。日後河底泥清淤很重要,需要多清理,這個頻率需要自己確定,一般每年旱季可以清理一次。在湖泊與河道過渡區域種植必要的植物,如紅樹林、蘆葦、香蒲等植物,可以固定化河底泥且凈化底泥及水質,減緩流入湖泊速度。
3、加強湖泊水體流動性:需要讓水流動起來,或者增加必要的人工水生植物」浮島「,給湖水曝氣,讓溶解氧盡量多起來。
具體做法,已經很成熟了,2004年~2008年間深圳南山區西麗水庫、鐵崗水庫就是按照這些方法治理的,提高水質。
『伍』 黃崗水庫保護水資源活動策劃書範文
1. 引起社會對中國水問題和水危機的關注;
2. 提高公眾對水與健康、水與環境及水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3. 倡導人們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背景簡介:
我國人均淡水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飲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萬人正在飲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達400多億元。
宣傳重點:
1.呈現水之美,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好江、好河、好湖、好海;好山、好水、好景水美人才美。
2.認識水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世界上70%的疾病是通過水傳染的,水的清潔、飲用水的質量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
3.反映水資源的破壞與污染; 水量短缺;水質惡化、水體功能的降低和喪失; 水源環境的生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比如:草場退化、大漠荒化、湖泊退縮、水資源減少、乾旱、雪害等。
4.警醒依賴科學技術過度開發利用水資源。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有賴於科學技術的全面介入,包括充分發揮現有供水工程效益、調整地區用水不平衡、提高污水治理回用能力、建立良性的水能資源機制等。然而,人類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由於無止境地侵入自然而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醒的。
5.倡導人人參與節約水源: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廣告目標對象:
1. 廣大公眾;
2. 污染水資源的廠商、企業;
3. 對於水資源改善具有影響力的政府部門;
使用場合:
1. 電視、廣播、報刊、新聞事件等各方面媒體傳播
2. 網路傳播
3.戶外傳播
實施方案:
電視廣告:
1. 年久失修的水管滴答滴答地漏著水(鏡頭由遠到近,聲音為滴答聲)
2. 離水管不遠有一人正用水龍頭的水清洗著蔬菜,准備午餐,洗完後揚長而去還忘記了關水龍頭(鏡頭特寫是自來水擊打在人手上的動作還有水嘩嘩的背景聲音)
3. 水沿著下水道排入了一條已經嚴重污染的河道(運用剪輯把水流入下水道和排出到河道連接)
4. 河面上吹起了一股夾雜著臟東西的小龍卷風(鏡頭從河面往上推到天空,風聲)
5. 天空中依然還是一陣風,但是風的下面卻是一望無垠的荒漠(鏡頭是從上往下推,更加猛烈的風聲)
屏幕打出:為了你的明天,請節約用水(有旁白)
6. 已經維修一新的水管的不遠處,一隻手正把水龍頭緊緊地擰上(近景)
7. 順手把水龍頭邊上剛剛收集的淘米水拿去澆花(鏡頭由澆水的根部向上特寫美麗的花朵)(7.8的背景聲音均為和諧的鋼琴伴奏)
8. 花朵由實變虛到遠方青山相傍的湖泊(鳥鳴聲由強到弱,屏幕慢慢變黑)
『陸』 想了解湖泊水污染以及治理的知識,請問應該從哪些書籍
環境科學相關的書,或廢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排水工程等相關書籍都可以了解到,還有環保設備書籍等
『柒』 河道湖泊水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
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渣,避免因降水或徑流的沖刷、溶解而污染水體。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第三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第一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第二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7)治理湖泊策劃書擴展閱讀
進行污水防治,根本的原則是「防」「治」「管」三者結合起來。
1、「防」
對污染源的控制,通過有效控制和預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減到最小量。
對工業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資源能源利用量最小,污染排放量也最少的先進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採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有:改革原料選擇及產品設計,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採用循環用水系統,減少廢水排放量;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等。清潔生產提倡對產品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及管理,而不是只強調末端處理。
對生活污染源,可以通過有效措施減少其排放量。如推廣使用節水用具,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對農業污染源,為了有效地控制面污染源,更必須從「防」做起。提倡農田的科學施肥和農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減少農田中殘留的化肥和農葯,進而減少農田徑流中所含氮、磷和農葯的量。
2、「治」
通過各種措施治理污染源以及已被污染的水體,使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令水體環境達到相應的水質功能。
污染源要實現「零排放」是很困難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對污(廢)水進行妥善的處理,確保在排入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應十分注意工業廢水處理與城市污水處理的關系。
對於含有酸鹼、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或其他特殊污染物的工業污水,一般應在廠內就地進行局部處理,使其能滿足排放至水體的標准或排放至城市下水道的水質標准。
那些在性質上與城市生活污水相近的工業污水,則可優先考慮排入城市下水道與城市污水共同處理,單獨對其設置污水處理設施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不經濟。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廠的設計,不僅應考慮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同時應考慮到緩解水資源矛盾的需要。
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可以回用於農業、工業或市政,成為穩定的水資源。為了適應廢水回用的需要,其收集系統和處理廠不宜過分集中,而應與回用目標相接近。
另外,對於已經遭受污染的水體,應根據水體污染的特點積極採取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手段進行污染治理,使惡化的水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
3、「管」
加強對污染源、水體及水處理設施的監控管理,以管促治。「管」在水污染防治中也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的管理包括對污染源、水體處理設施以及污水處理廠進行經常監測和檢查,以及對水體環境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