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威尼斯城宣傳片

威尼斯城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6-04 00:10:47

⑴ 李建武的作品-執導

美式機艙情景喜劇《一號箭弦》
大型舞台情境劇《紅門紀事》
影視策劃《海兵一哨》、《戰斗歸來》
舞劇《話梅》、小品《看海》、相聲《牛年吉祥》、《我是一個兵》
話劇《你早晚是我的》《和氏璧》、《打虎上山》
數字電影《聲》副導演
膠片電影《喋血梟雄》
中意合資數字電影《威尼斯城裡的中國人》
中德合資膠片電影《月光之夜》
數字公路電影《走與不走》
中意膠片電影《愛華的男人》
中國首部消防情景劇《紅門紀事》
電影《幸福往事》
中法合資膠片電影《界線》
中意合資數字電影《億萬分之一》 中國北京城市奧運行宣傳
奧運會文化宣傳片《功夫》 紀念改革開放30年專宣傳片《紅星照我心》
上海世博會北京文化形象宣傳片
中國青島形象宣傳片
廣州亞運會城市形象宣傳片
中國漢陰-濟南-南通-長沙-西安城市形象片《魅力城市》 悉尼風雲宣傳片《從悉尼到北京》
香港電視台《南海之光》
台灣旅遊形象片《願景之邀》
澳門旅遊宣傳片
中國銀行奧運篇大眾汽車得力文具(國外版)
中建機械宣傳片神化集團宣傳片
雞西市宣傳片浦東旅遊宣傳片
北京冬奧會外宣片
國科產品三維動畫及宣傳片
紀錄片(部分執導作品)
建國60年„中華60人‟大型紀錄片
紀錄片國家電網《國電》
生態中國‟大型記錄片
德國黑協作片《阿爾卑斯山》《雪人》
尋找„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之「京劇臉譜」「飛天」「絲綢之路」「熊貓之鄉」
義大利華人電視台《地球之母親》(中意合拍)
幕尼黑紀錄片協作片《色彩》
慕尼黑紀錄片協作片《色彩2》
台灣紀實片《台灣風景篇》《生態篇》
NHK紀錄片《中國功夫》
國家地理《鳥的天堂》
世界地理《牡丹之江》《行遍中國》
中國國家地理《自然之光》
威尼斯協作片《最後的馬道》
澳大利亞華人電視台《心願》
中國氣功專題片
紀錄片《面道》《走在藏青》《茶園之緣》(籌拍中)
藝海視覺影視
電視MV(部分執導)
殘奧會閉幕式MV《北京歡頌你》
中華環保行之低碳公益歌曲《愛的呼喚》
悉尼風雲環保歌曲《FOR FORRSTEP》
軍旅歌曲《堅持到底》《我是一個兵》《選擇》《青春女兵》《當兵就是這樣的人》《當兵的故事》
軍旗歌曲《嚮往軍營》,徵兵歌曲《勇士》
廣告片(部分執導)
中國銀行廣告片中國大運會形象片匯豐銀行廣告形象
中國雲南形象電影廣告片
上海大眾汽車奧運廣告形象片三星手機廣告片NIKE中國奧運行廣告片
全球環保廣告片《水源》
中國消防公益廣告中國武術國外版廣告
中國禁煙公益廣告中國關愛空巢老人公益廣告
央視團圓公益廣告
貢酒廣告法國Chateau Ch Blanc 廣告中國酒之鄉 晚會類(部分作品執導)[1]
2007.8 慶祝八一建軍節80周年「我是一個兵」情景晚會
2007.8 北京奧運倒計時「世界大家庭」大型晚會
2007.11「紅色勁旅英雄贊」公安消防大型公益演出 (鳥巢[2])
2007.12中國經濟十大新聞暨經濟人物頒獎盛典
2007.12 中法情景舞劇(北京) 2008.3 第十二屆亞洲新秀模特頒獎晚會(曼谷)
2008. 宋祖英鳥巢演唱會
2008 香港百星慈善演唱會
2008 端午節詩歌朗誦會
2008 奧運會帆船賽「魅力青島」文藝晚會 (青島)
2008.11 「平安綻放」中國消防「平安」之夜音樂會(深圳)
2008.12 「經濟之星」改革開放30人暨十大新聞人物頒獎盛典
2009.北京市第七屆全民體育節暨千台萬人乒乓球活動文藝表演
2009.1 「為祖國喝彩」紀念建國60周年民族藝術精品集萃展演
2009.8『精彩軍營 慶·八一』軍民文藝晚會
2010.3 中國漢陰第五屆油菜花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
2010.8『博彩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民族文化文藝晚會
2010.10 世界音樂百年金杯情景音樂會
2010 亞洲話劇藝術節開幕式
2011.深圳世界大運會「走進深圳」之夜
2012. 江蘇銀行春節聯歡晚會
2012 廣州銀行聯歡會晚會
2012. 世界環球春節聯歡晚會(天津-德國)
2012. 亞洲汽車博覽會開幕式(昆明)
2012. 世界武術大會開幕式
2012. 舞劇《花勝梅》
2012. 歐洲孔文化節開幕式
2012 音樂劇《文成公主》(北京保利劇院)
2013. 中國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春節聯歡晚會
2013. 中央電視台環保春晚
2014. 大型海上情景表演《海南之風》
2014. 中國民生銀行春節聯歡晚會
2014. 歐洲華人春節聯歡晚會
2014.張紅英獨唱音樂會
2014.中法元旦音樂會
2015.歐洲華人春晚
2015. 中國華人情景音樂會
2015. 新年交響音樂會
2016. 新年多媒體交響音樂會
2016. 中歐春晚直播
2016. 中國民生銀行20周年行慶暨表彰典禮

⑵ 威尼斯城中最有特色的有哪些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漲水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那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豐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它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瀉湖 英文全稱:Venice and its Lagoon 威尼斯風光英文簡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編輯本段]【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7.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洲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編輯本段]【威尼斯的交通】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或「百島之城」的美稱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威尼斯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另外一資料:小運河和大運河共計177條)相通,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編輯本段]【鳳凰歌劇院】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風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遊人熙攘,鴿子與海鷗一齊飛,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眾多座橋梁中,以火車站為通往市中心的利亞德橋(Rialto)最為有名,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太陽型的橋洞中穿梭,里亞托橋建(Rialto)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橋頂有一浮亭,橋兩側是20多首飾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威尼斯城內古跡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另外,還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都隔河相臨,十分別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築風格各異,房屋的門窗、走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夜間泛舟威尼斯,獨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義大利威尼斯,來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 威尼斯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公元453年就開始了建築了威尼斯。[編輯本段]【貢多拉(Gondola)】 獨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剛朵拉」(義大利語"GONDOLA",又譯為「貢多拉」或「剛多拉」)。這種輕盈纖細、造形別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瀉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據1094年文獻記錄,其名來自7世紀時的第一任總督。 剛朵拉有十分悠久的歷史,11世紀是剛朵拉最盛行的時期,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只,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了幾百隻剛朵拉。雖然數目僅是18世紀的二十分之一,但讓人高興的是,象聖特洛瓦索這樣的小船廠仍舊在製造並修理這種小船,使這種古老的威尼斯傳統得以流傳。剛朵拉的外觀設計原本是各式各樣的,16世紀時的剛朵拉外表異常艷麗,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著緞子和絲綢、雕刻精美的剛朵拉炫耀自己的財富。為了遏制這種奢靡的風氣,威尼斯元老院頒布禁令:不準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門第的裝飾,已經安裝的必須拆除,所有的剛朵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來供裝飾用的只有船頭的嵌板。這一傳統一直被保持了下來,如今的剛朵拉也是統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被裝飾成花船。 這種小舟有兩個部位可體現工匠們的想像力,一個是自然奔放的船頭,很象15和16世紀用的六齒鉞戟。(每一個齒代表威尼斯的一個區),另一個是依奧尼亞式船尾。到了18世紀,這種威尼斯尖舟的形狀和大小會慢慢地固定到我們今天這個樣子. 今天這種小舟一般長為10.75米、寬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對稱型,這樣可以較好地保持只靠一側單槳劃的船的平衡。從前的剛朵拉的中間船艙還有一個可以活動的船篷,用來給旅客遮陽擋雨,有的船篷上面開有小窗和小拉門。後來這種船篷也消失了。 貢多拉船夫現在只穿著一件帶橫條的緊身針織上衣,戴著一項草帽。過去船夫們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劃船的時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擱在彎曲的槳架上長長的單槳劃。平日,剛朵拉主要作為旅遊船使用,乘坐剛朵拉費用較貴,平均每40分鍾約為70~120歐元.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運河上還會舉行歷史悠久的剛朵拉傳統劃船比賽,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 Storica)劃船比賽。威尼斯賽舟節據史料記載起源於1315年。[編輯本段]【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教堂】 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聖馬可廣場東西長170多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們造型的優美、和諧,石雕的生動、逼真,可以說是古羅馬建築中少有的傑作。廣場南、北、西三面被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環繞。這些建築和諧優美,建築物上的石雕生動逼真。東面聳立著高98.6米的聖馬可鍾樓和融東西方建築藝術為一體的聖馬可教堂。西面是總督宮和聖馬可圖書館。嚴整、華麗的總督宮,用粉紅色和白色的大理石砌成。總督宮是威尼斯國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議會和政府的所在地。 威尼斯長期是獨立的水上共和國,政權由總督和議會共同掌握,兼有專制政體和共和政體的特色。聖馬可大教堂據說是因埋葬了耶穌門徒(使徒)聖馬可而得名: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大教堂,威尼斯隨處可見這位顯赫的聖馬可。聖馬可是《新約•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難。828年,兩位威尼斯的富商在當時總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聖馬可的干屍從亞歷山大港偷將出來,運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聖馬可大教堂的大祭壇下。從此,聖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護神。他的標志是一隻帶翼的獅子。從此,威尼斯到處是獅子。聖馬可廣場的入口處,有兩根高大的圓柱,東側的圓柱上挺立著一隻展翅欲飛的青銅獅,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飛獅。飛獅左前爪扶著一本聖書,上面用拉丁文寫著天主教的聖諭:「我的使者馬可,你在那裡安息吧!」一眼望去,總督宮上也少不了聖馬可和他的獅子。 自古以來,聖馬可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1797年拿破崙進占威尼斯後,垂涎這里的景色,贊嘆聖馬可廣場是「世界上最美的廣場」,因此曾下令把廣場旁邊的總督府改為行宮,至今人們還把它叫做拿破崙宮。聖馬可廣場是每年嘉年華最主要的場景,但是在平常也熱鬧的像一座舞台,永遠不會冷場。這里人流如潮,廣場上有數不清的鴿子飛起飛落,遊人和它們和平共處。 和總督宮毗連的聖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驕傲。聖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威尼斯的榮耀,威尼斯的富足,當然,還有威尼斯的歷史和信仰,盡在於此。雄偉壯麗的聖馬可大教堂始建於829年,重建於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聖馬可大教堂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特色,它原為一座拜占庭式建築,15世紀加入了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加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如欄桿等。從外觀上,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而整座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這些建築上的特色讓人驚嘆不已。聖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內部牆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鑲嵌的壁畫;一是大門頂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賓士著的駿馬。大教堂是東方拜占庭藝術、古羅馬藝術、中世紀哥德式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多種藝術式樣的結合體,結合得和諧,結合得協調,美不勝收,無與倫比。大教堂有五個圓圓的大屋頂,這是典型的東方拜占庭藝術,但供奉的卻是一個西方的聖人。僅此一點,便是獨一無二。其次,大教堂內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內外有4000平米面積的馬賽克鑲嵌畫。每天從世界各地來瞻仰和欣賞大教堂的人成千上萬。在場上格外顯眼的鍾塔高達97米,建於15世紀。每到整點的時候,兩個機械人就會用槌自動敲鍾報時,整個城市都可以聽見鍾聲。登上大教堂邊上一座高近百米的高塔。縱目遠眺,威尼斯全城,盡收眼底,一片紅褐色的屋頂,一眼不見盡頭。諾大的聖馬可廣場上,遊人點點,幾近螻蟻。向海邊望去,一排排貢多拉,煞是好看。再望望那頭帶翼的獅子,似乎為自己能被遊人瞻仰而洋洋得意。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麗的時候是上潮的時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廣場鋪上一面巨大的鏡子,使所有建築像鑲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間,顯得更加玲瓏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圍咖啡館的露天陳設,遊人們鮮艷的衣著,五光十色,上下輝映,形成了一幅極其迷人的圖畫。廣場上,母親們帶著孩子在水中嬉戲,年輕人脫去鞋襪來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鴿子,時而簇擁在地上覓食,時而又帶著撲撲拉拉的振翅聲,飛滿整個廣場的上空。 【宮殿及府邸】 公爵府(又稱總督府) 總督宮(Palazzo Labia) 聖洛克大會堂(Scuola Grande di San Marco) 黃金宮(Ca' d'Oro) 葛拉喜館(Palazzo Grassi) 蝸牛府(Palazzo Contarini del Bovolo) 雷佐尼科宮(Ca'Rezzonico)[編輯本段]【嘆息橋】 連結著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嘆息橋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嘆息橋是一座拱廊橋,架設在總督宮和監獄之間的小河上,享有盛譽。它建於1600年(另一資料: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場時經過這里,常常會發出嘆息聲而得名: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之後,重罪犯被帶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別人世,過去臨刑死囚走向刑場時必須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死囚們只能透過小窗看看藍天,想到家人在橋下的船上等候訣別,百感交集湧上心頭,不由自主地發出嘆息之聲——再向前走便要告別世間的一切了。據說戀人們在橋下接吻就可以天長地久,電影「情定日落橋」就在這取景的。嘆息橋兩端連結著總督府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 嘆息橋【港口】 威尼斯港是義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長12千米,總面積達250公頃,伸展出去,寬闊廣大,每年進出港門的船隻在萬艘以上。威尼斯不僅風光奇特,而且還是文化名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就獨樹一幟。喬爾喬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羅內塞等都是畫壇著名大師。在義大利歌劇藝術發展史中,威尼斯也佔有重要地位。城內古跡繁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和眾多的海濱浴場。歌德和拜倫都曾對威尼斯城贊揚備至,拿破崙則稱其為「舉世罕見的奇城」。[編輯本段]【威尼斯的橋】 威尼斯有400多座橋,這些橋的造型千姿百態,風格各異。有的如游龍,有的似飛虹,有的莊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亞德橋,造型為單孔拱橋,用大理石砌成,建於1592年前後。橋長48米,寬22米。它曾出現在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文學巨著《威尼斯商人》記述的就是發生在這里的威尼斯的橋故事,幾個世紀以來,《威尼斯商人》不斷被後人搬上電影、電視,以話劇、歌劇等形式流傳於世。 威尼斯市內任何車輛都不能進入,因此城內的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像公交車一樣有固定的線路和船站,或者您可以像計程車一樣出租船。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是一種古老的游覽船,威尼斯人稱之為「貢多拉(Gondola)」,它是威尼斯特有的「TAXI」。「貢多拉」船身狹長,首尾翹起,最適宜在狹窄的水巷中行駛。艄公身著黑白相間的傳統服裝,頭戴有紅色帽箍的草帽,他們用單槳劃船,操作非常熟練。「貢多拉」製作嚴格而又講究:長11米,寬近1米半,以櫟木板為材料,用黑漆塗抹七遍始成。坐滿六人,加船夫一人。乘著「貢多拉」,在古老的手風琴和其他樂器的悠揚音樂聲中穿行於古色古香的古老的水城中,欣賞「街道」兩旁古老的建築,古時候威尼斯日常生活的情景依稀在腦海浮現。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如果再去廣場享受一次絕對正宗的義大利快餐,來份義大利面條或者來一份比薩餅和義大利啤酒,那種愜意、浪漫的感覺便油然而生,會令你更加陶醉![編輯本段]【威尼斯狂歡節】 威尼斯的狂歡節歷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經恢復,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歡節之一。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縱,這是很多人喜歡狂歡節的理由。據說,節日期間,彼此說:「你好,面具先生。」能趕上聖誕節時狂歡節的遊客畢竟是少數,買一個面具就方便多了,買幾個小面具紀念品,花費也不算很大。也有遊人買上一頂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搖過市,自得其樂。既然來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一年中的主要節日 1月:主顯聖容節 Epifania(1月6日) 在這一天威尼托區的小朋友會收到傳說是女巫Befania送的長襪子,裡面裝滿了禮物,這時的糕點店裡也會有很多女巫造型的裝飾和女巫狀的應景點心或蛋糕。 2月:結束的狂歡節 Carnevale(大齋節前10日到懺悔周二Shrove Tuesday) 為威尼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其本意是「與肉食作別」。始於11世紀時強盛的威尼斯,於18世紀式微:直到1979年又恢復舉辦。最精彩的莫過於滿街創意十足的裝扮與面具,現今威尼斯政府還會同時舉辦許多活動,這些資訊都可以在旅遊服務站或隨處可見的酒吧、餐館和 旅館取得免費的活動手冊。 3月:「上橋和下橋」馬拉松賽 Su e zo per i ponti (3月第2個星期日) 威尼斯一年一度的大型長跑比賽,只有在此時你可以看到所有市中心參賽者的行經的橋部鋪上了木板,橋上的台階全部消失了!也算是威尼斯奇景之一。 4月:聖周 Holly Week (復活節前一周) 悲慟的聖母巡遊,從棕櫚主日到復活節周日,全國各地有慶祝活動。 復活節(Pasqua)周日和復活節星期一(Lurledi dell'Angelo),為全國國定假日。 聖馬可節 San Marco(4月25日) 紀念聖馬可一威尼斯的守護神——聖馬可。 威尼斯風光民眾會在聖馬可廣場舉辦賽船,而威尼斯燴飯是這個節日的應景菜,此外這天男人會送女人玫瑰。同一天也是國定假日解放紀念日(ll Giorno della Liberazione) 5月:海親節 La Sensa(在復活節後的40天) 也稱「耶穌升天節」(La Festa dell'Ascensione)。 長途劃船賽 Vogalonga(海親節後的周日) 6月:威尼斯兩年一次藝術節 Biennale 每逢單數的公元年份舉行,是知名的大型國際藝術節。展期從6月延伸至將近10月。 7月:救世主節 Festa del Redenotore(7月第3周周日) 周末夜裡還有煙火活動,是當地一年一度的奇景之一。 8月:聖母升天日 Ferragosto(8月15日) 9月:威尼斯電影節(8月下旬—9月初) 在利多島(Lido)上舉行的國際性電影盛會,吸引許多世界各地的影星、名電影工作者和記者前來,魅力不輸好萊塢的奧斯卡金像獎。 歷史性賽船節 Regatta Storica(9月的第一個周日) 這天所有威尼斯最有特色的慶典用船和貢多拉全都會行駛在大運河,所有與會者都會穿著正式古裝,是繼狂歡節後,最受大家歡迎的傳統節日。 11月:拯救節 Festa della Salute(11月21日) 威尼斯當地人重視的節日,感謝聖母的拯救,屆時會在大運河之上搭起浮橋直到聖瑪利亞拯救大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12月:聖斯特凡諾節 Santo Stefano(12月26日)[編輯本段]【其它】 慕拉諾Murano是威尼斯的玻璃工業中心,這里所生產的玻璃製品就稱為「慕拉諾玻璃」。它以優美繁榮的古典裝飾風格,精細卓絕的手工製作工藝聞名於世。Burano島,最大的特色便是每一幢房子都有一種不同的顏色。黃色、藍色或者磚紅色,遠遠地看去有就像童話世界。Torcello 和 Lido島(所有的島都有方便的交通設施) 有著優雅海灘和威尼斯最清澈海水是旅遊度假的天堂。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威尼斯獨特的臉譜藝術和水晶加工工藝。這里做的臉譜個個手工精湛,幾乎每個到威尼斯的遊客都要帶回個臉譜作為紀念。威尼斯的水晶加工業也聞名世界,水晶工場大多是手工作坊,穿過水城迂迴曲折的小巷,才能進入工場。裡面古老的機械加工設備和當眾生產工藝品的工藝吸引了許多參觀者。 威尼斯風光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國的蘇州市結為「姐妹城」。因此在這里義大利人對中國客人顯得格外熱情。 威尼斯還是《寵物小精靈電影版:水都的守護神》中「水都」阿納托馬雷的原型;《水星領航員》也是以威尼斯原型為舞台,火星上稱為「新威尼斯」的城市仿造地球上威尼斯來建造的,歷史建築物也很多。同時,很多義大利威尼斯的傳統儀式也被傳承下來了。 2003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聚集在英國劍橋召開了一個大規模的國際性會議,據報道,這次會議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機構——「威尼斯危機基金會」組織的,會議討論如何挽救義大利水城威尼斯。與會科學家指出,從1950年到現在,威尼斯的人口已從當年的15萬人下降到5.8萬人(另兩資料:「大約有10萬人口」、「威尼斯人口37萬」數據相差很大)。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廣場——聖馬可廣場每年只會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聖馬可廣場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100次。與100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如果不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話,到2100年,威尼斯將完全被水淹沒,再也不適合人居住。 由於威尼斯有許多運河,所以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快艇。 【威尼斯電影節】 誕生1932年「開張」的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它比戛納電影節早14年,比柏林電影節早19年。每年的8月底到9月初的兩周里,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影壇的焦點。 獎項 一開始,電影節主要獎項分為「最佳外國片」、「最佳義大利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沒有固定的評審委員會,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結果千奇百怪,連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選票。

⑶ 威尼斯城堡

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⑷ 真想不通YY是怎麼能讓威尼斯城存活下來的

在開始-運行里鍵入msconfig--確認--跳出系統配置實用程序--選擇--啟動菜單--把您說的「YY」軟體前面的那個勾勾取消就可以了。如果有的話,可以通過--高級工具--開機加速--把YY禁止開機啟動就可以了。

⑸ 威尼斯的圖片和介紹。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漲水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那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

⑹ 求介紹義大利威尼斯風光的短片,最好沒有說話聲音,有背景音樂,5分鍾以內,謝謝拉!!!

世聞名的水城威尼斯(Venice)是中世紀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故鄉。公元13世紀之初,馬可·波羅不畏艱難險阻,沿著絲綢之路,走過波斯灣,阿富汗,翻越帕米爾高原,來到元朝大都,今日京城,元世祖還召見了他。後來他在中國做過20年的京官,並撰寫一本《馬可·波羅游記》,盛贊東方的文明和繁榮,為東西文化交流和西方航海家探索東方航線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水中 「橋街」

威尼斯位於亞得利亞海濱,四周為海洋所包圍,只有西北角的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故稱「水都」。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把全市分割為120多島嶼。各島之間,有400多座造型不同的石拱橋相連,其中通過市中心大運河的大理石拱橋最為著名。這座大理石砌築的單孔拱橋名「里阿托橋」,建於1592年,長 48米,寬22米,高7.5米,橋上有亭,亭中有高敞的拱廊,造型優美,雕塑精細。廊中有一個集市,其中擁有12間店鋪,分列兩側,供應工藝和生活用品和服裝,是舉世聞名的「橋街」,故又名「利可圖橋」。

聖·馬可廣場

午後2點旅遊車抵達威尼斯城後,我們乘大渡船去島上的市中心。威尼斯市內只有一條大馬路是陸路,其餘小街都被水路包圍,因此市內沒有汽車和機動車的嘈雜聲,市內交通依靠小船,以舟代步。上得岸後,我們便直奔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

威尼斯水城的風光旖旎,古跡繁多,擁有120座教堂,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和40多座宮殿建築。聖馬可廣場是古典建築藝術的典範,有富麗堂皇的皇宮,執政官府,拿破崙王宮,高達99米的鍾塔,聖·馬可墓和教堂等。

聖·馬可廣場既是威尼斯市的中心,也是遊人集中之處。廣場號稱是世界最大的無頂大理石客廳,四周遍布高檔商店和著名咖啡館。廣場一側是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是國家光榮與權力的象徵,始建於12世紀,外部裝飾華貴,全部採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鑲嵌牆面。廣場上成千上萬的和平鴿穿梭在人群中間,不時地在遊人頭頂盤旋飛翔,只要你手拿一點糧食,它便會親熱的停在你的肩上或手中,搶著啄食。在這里人與鴿子親密無間,人與大自然相處和諧,孩子們更是興高采烈,與鴿友逗樂無窮。

大廣場與教堂建於公元829年,是為紀念耶穌的門徒「馬可福音」的撰寫人馬可而興建的,故廣場與教堂均以馬可之名命名。

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的特點是集中了拜占庭、哥特、羅馬和文藝復興各時期的建築風格,集多種風格於一體而仍顯得那麼和諧協調,充分展現了建築師的聰睿和才華。據說大教堂內的牆壁,採用的是大理石和黃金點綴的鑲嵌畫,閃閃發光,金碧輝煌,顯示了威尼斯當年的富豪。

大教堂呈十字形,屋蓋有五座半圓形圓頂,正面寬51米,有五座拱形羅馬式大門,頂部有東方和哥特式尖塔,有多種大理石的塑像,浮雕與花形圖案。中部大門的尖塔頂部,聳立著手持《馬可福音》的聖·馬可塑像,6尊帶飛翅的天使簇擁在塑像之下。北面還有一座建於15世紀的馬可鍾樓,名叫「巴西尼加」鍾塔,塔頂吊著一口大鍾,鍾旁塑有兩個摩爾人,手握大錘,每逢報時,會自動舉錘擊鍾,鍾聲響及全城,當正午12點洪亮的鍾聲,驚動了正在廣場覓食的鴿群,翩翩起舞,勢若垂天之雲,極為壯觀。

威尼斯的建築深嵌水中,接近水面的牆長滿了綠苔,被海水沖刷得像岩石一樣。據介紹,最初城市建築是建在海邊的陸地島上,隨著時代的變遷,陸地下沉,海水逐漸沖刷,至今整個城市浸在水中,不少建築開始變形。據有關專家預測,並提出警告,威尼斯多少年後將會沉入大海,因此會使你遺憾地聯想到,可能真有一天,威尼斯的故事會成為歷史,這個城市也將被大海淹沒。

「貢多拉」

威尼斯河面交通,全靠木製小舟。輕巧別致的舟身兩頭高高翹起,像一彎虧月劃破水面,緩慢的向前搖去,漆成黑色的舟身,擦洗得精光明亮,舟弦之上鑲嵌一條銅邊,擦得閃閃發光,舟中放著兩張靠背椅,套上絲絨椅套,遊客可以相對而坐,觀景談心,這種水都獨特的別有風趣的小舟,本地人稱謂「貢多拉」 (Gondola)。

我們每人花了25歐元,排隊購買好船票,並乘坐上一條貢多拉後,船夫從容不迫地輕搖船櫓,離開了碼頭,向著撲朔迷離的河叉駛去。但見兩岸臨水人家,灰牆青瓦,屋後的高牆,把並不寬裕的河道緊緊夾在中央。沒有堤岸,沿途不能上岸瀏覽,陽光不輕易地照射在狹窄的河面上,頓感有些陰森,河水並不清澈,而顯混濁,只有不時經過的一座座小橋,才能給旅遊者增添一絲新鮮感。我不禁合上雙眼,閉目養神,恍惚之間,好似回到了我夢憶多年的家鄉南京秦淮河畔。

「嘆息橋」

當我猛抬頭睜眼之際,看見前面一座石拱橋橫跨小河之上,原來這就是導游曾多次介紹過的著名的「嘆息橋」了。

威尼斯有400多座小橋,其中有兩座橋你一定要看,值得一看,其一是「利可圖橋」,其次便是這座「嘆息橋」。據說這「嘆息橋」本無名份,只因關在右岸監獄里的犯人,在執行處決之時,要從此橋通過,走到行刑室去,犯人此時可通過橋上的護欄與親屬見最後一面,這時橋下親人常聞犯人嘆息之聲,後來詩人拜倫到此有感,為此橋定名為「嘆息橋」。這嘆息之聲是死囚的悔改之聲呢,還是怨憤之聲,那隻有犯人自己清楚了。

威尼斯旅遊貼士

交通:除了自己的雙腿外,威尼斯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有大巴船、出租船、專線船、還有特色旅遊船貢多拉,將遊客帶到各個站點。

飲食:比較經濟的就是三明治漢堡包和比薩餅。但是記住,坐下來吃和帶走吃價格是不一樣的。在最繁華的聖馬可區有兩家中餐館,不過價格是國內的10倍。聖馬可廣場上的咖啡座消費是最貴的,一杯可樂和橙汁相當於要200多元人民幣。當地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

住宿:機場和火車站有旅遊服務中心可以幫助預定旅館。另有一個網站可直接網上預定:http://venere.topchice.com,威尼斯常年遊客如織,去之前最好先預定好旅館。

營業時間:商店早9:00到12:30,中午休息3小時。下午從16:00到20:00,冬日則提前半小時。

用餐須知:義大利人的中餐通常在13:00開始,晚餐則在21:00以後。

貨幣:歐元。在當地有很多兌換點,無須擔心。

氣候:威尼斯終年都有強烈的海風吹拂,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多雨。

特別提示:

夏日旅遊須注意,有些重要景點是宗教性空間,不能穿著無袖、短褲或袒胸露背的衣服,否則會不得其門而入。

驢友提醒

關於威尼斯

威尼斯是歷史很長的城市,康有為曾經講過威尼斯是誕生於羅馬之後。其實威尼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53年。那個時候從帕多瓦因匈奴的侵略逃難到這里在威尼斯低窪地放下一塊石頭,表明自己在地理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建立起新居住地,現在這個城市建立起來比以前的城市大很多。威尼斯是知名的省城,去後感覺非常浪漫。但實際上威尼斯人給我的感覺是比較堅強和樂觀的。如果你每天生活在那裡會感覺生活很不方便,因為交通不便。

嘉年華是威尼斯的狂歡節,每年2月份舉行,是一個盛大的節日。那個時候大街小巷的威尼斯人以及外國的遊客都要帶上面具,在廣場上穿行,確實是不錯的景觀。

此外,威尼斯電影節也很有名,通常是每年9月份舉辦。威尼斯電影節的歷史很長。首屆是1932年,義大利應該是第一個發明電影節並第一個舉辦電影節的國家。第一屆電影節是在LIDO島舉行的,這是威尼斯第一大島。

關於自助游

義大利是一個旅遊資源很豐富的國家,如果想把義大利玩遍至少要在一個月以上,當然如果你時間不夠也可以走馬觀花地瞧一瞧,有一個初步的概念。費用方面往返機票大概是在1萬元左右,現在有航空公司降價,7000元也能拿下;住宿一天的預算是100歐元左右;如果吃得不是很復雜,一天在10歐元到20 歐元應該是沒有問題。午餐可以買一個簡單的三明治,晚上來一個義大利面。必去的地方還是羅馬,因為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稱為永恆的城市,裡面有很多景點,去了以後肯定不會讓你失望。其次威尼斯要看看,因為威尼斯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城市,是一個水城,也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地方。再次建議你去佛羅倫薩,因為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代表城市。然後可以去米蘭,米蘭代表了現代感,如果羅馬和佛羅倫薩代表了義大利的歷史,米蘭是宣揚了義大利的現代精神。南部的話那不勒斯,西西里島都是值得去的。

⑺ 《水城》 威尼斯

威尼斯實際上是一個建在離陸地4公里左右的群島上,城市建築之間靠100多條水道和400餘座橋梁連接。威尼斯大約有10萬人口,面積只有不到7平方公里,但建城歷史悠久,威尼斯古城大約建於452年,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文學巨著《威尼斯商人》就是發生在這里的故事,幾個世紀以來,《威尼斯商人》不斷被後人搬上電影、電視,以話劇、歌劇等形式流傳於世。

初到威尼斯,我們就被她獨特的景觀和獨一無二的水上交通網路所折服。當我們乘坐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威尼斯人稱之為「貢多拉」穿行於水城街道之間,欣賞「街道」兩旁古老的建築,聽著手風琴奏出的優美樂曲,那種愜意、浪漫的感覺便油然而生。聽導游介紹,這座美麗絕倫的古城大約有100多座教堂,還有120多座鍾樓,數十座修道院,幾十座華麗的宮殿、聞名於世的聖馬可廣場和它高高的塔樓,就屹立在總督府附近。聖馬可廣場長約170米,寬60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左右,這里人流如潮,廣場上有數不清的鴿子飛起飛落,遊人和它們和平共處。聖馬可大教堂有許多美妙絕倫的壁畫和雕像,每天吸引了無數遊客,廣場上經常排著長長的人龍。

威尼斯值得一提的是她獨特的臉譜藝術和水晶加工工藝。這里做的臉譜個個手工精湛,幾乎每個到威尼斯的遊客都要帶回個臉譜作為紀念。說起威尼斯的水晶加工業也聞名世界,但我們去過的水晶工廠大多是手工作坊,導游帶我們穿過水城迂迴曲折的小巷,才能進入工廠,裡面古老的機械加工設備和當眾生產工藝品的工藝吸引了許多參觀者

⑻ 中國的威尼斯城是在哪裡啊

中國的威尼斯城【鎮遠古鎮】有著令人驚嘆的美麗,古鎮與舞陽河的完美交融,古樸典雅,綠的純凈,別處小鎮的人聲喧擾,而這里卻可以享受無人打擾的清靜時光。

⑼ 做一做威尼斯的小導游

威尼斯義大利的一座古城,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橋梁把他們連結起來。威尼斯風光秀美,古跡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樣聞名於世。

閱讀全文

與威尼斯城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東才奧電子商務 瀏覽:128
速食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81
youer運動會方案策劃 瀏覽:700
銀行與學校的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976
元旦網路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7
國慶葯店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88
提升保安服務質量培訓方案 瀏覽:563
美容公司廣告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433
清明節學校策劃方案 瀏覽:346
慢病隨訪人臉識別推廣方案 瀏覽:188
什麼是禮品營銷方案 瀏覽:997
生態基地的策劃方案 瀏覽:921
志願者服務隊換屆策劃方案 瀏覽:697
電子商務公司前置審批 瀏覽:17
茅台醇電子商務是傳銷 瀏覽:656
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知識 瀏覽:451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
跑步賽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90
教師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