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畫課題

宣傳畫課題

發布時間:2021-06-03 12:34:19

① 如何將中西方文化差異以海報形式展現

一、文化的差異性與同一性

文化不是一個固化的概念,文化的形態繁復多變,各民族的文化也各具特色,並且隨著內外因的作用不斷產生變化,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文化形態入手,把握各民族、各時代文化間的聯系點和共同性。文化是共享的,是某個特定群體成員共享的理想、價值以及行為准則。然而文化也是可以習得的,人們與文化一起成長,不同群體之間的文化也可以形成交集。我們總是強調現在處於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各民族間的文化伴隨著這一轉變也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種文化的交流最終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是,盡管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別,大部分中國人不懂得基督教的教義,這並不妨礙我們以聖誕節的名義過一次節日;盡管西方人很可能不太清楚公歷與農歷的區別,這也不影響他們與遍布全球的華人華僑一起,享受春節的喜慶氣氛。

二、海報設計中所體現的文化差異性與同一性

海報也叫做「招貼」、「宣傳畫」,英文名為「poster」,意指張貼於紙板、牆、大木板或車輛上的印刷廣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廣告,它是戶外廣告的主要形式,廣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也有人根據poster的詞根結構及掌故來剖釋招貼的詞義,認為poster是從「post」轉用而來,「post」詞義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張貼於柱子上的告示。沒有一本中文詞典對「海報」一詞作過專門解釋,但據傳說我國清朝時期有洋人以海船載洋貨於我國沿海碼頭停泊,並將poster張貼於碼頭沿街各醒目處,以促銷其船貨,沿海市民稱這種poster為海報。依此而發展,以後凡是類似海報目的及其他有傳遞消息作用的張貼物都稱之為「海報」。

(一)海報中的文化同一現象

文化的傳遞是以符號為基礎的,比如語言文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符號,藉助語言文字,文化得以代代傳遞,也能夠傳播到更廣闊的范圍中去。符號按照感官不同可分為聽覺符號、視覺符號與觸覺符號,語言屬於聽覺符號,而文字則屬於視覺符號,圖形圖像也是重要的視覺符號。海報具有畫面大、宣傳內容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以及遠距離視覺效果強烈等特點,是極好的文化傳播載體,也是平面設計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涵蓋內容豐富、主題表達明確、傳播途徑多樣、展示簡便、對於環境道具並沒有過多限制,所以廣為流傳。我們熟知的許多國際平面設計師都在這一領域都有突出的代表作品。眾多國際性的平面設計比賽也是通過這一表現形式來進行的。連續舉辦了七屆的國際大學生反對皮草海報設計大賽,要求參賽者需要用原創海報作品引導消費者思考皮草服裝的道德問題。欣賞最終獲獎的優秀設計作品時我們不難發現,不同國家的海報作品中往往會運用到相似的構想或者相似的圖形元素,也就是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大學生們,在立意和素材的選取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例如,2007年的第五屆比賽,大賽主題為:「FashionVictims」時尚的犧牲品。中國賽區獲獎作品中有三件出現了衣架這一元素,美國和加拿大的獲獎作品中各有一件是以衣架為創意元素的。這一現象說明,在設計之初,中外學生選擇海報創作元素時,都不約而同地從時尚聯想到了衣架,並採用了或實物拍攝或手繪勾勒或異圖形構成等表現形式運用在自己的海報設計作品中。

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歷史進程中,各國人民間政治文化交流也愈加頻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互依賴的關系。作為一名設計師,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最廣泛范圍地傳播,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會採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並理解的圖形元素。第二屆「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中的金獎作品是一幅名為「暖」的反戰海報,背景中央寫著戰爭的英文單詞「war」,旁邊是一顆破碎的心,看起來猶如一對小小的翅膀,翅膀上頂著一個光環,如同血色天使一般。畫面下方有一排主題語:請不要讓這對翅膀飛走。整幅畫面色彩斑駁,讓人聯想到戰爭帶給人們的創傷,而在這一片蕭索之中,這顆小小的紅心溫暖了觀者的心靈,讓人在沉重之中悟出些別樣的味道。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卻是國際通用語言;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篤信基督教,但是大多能夠識別天使的典型特徵。因此,這幅作品能被國內外大部分觀者解讀。由此可見,盡管在不同的文化環境和教育背景下成長,國際間的交流卻日益密切,如今東西方的年青一代在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甚至思維方式上有著逐漸趨同的態勢。這既是設計師們的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採用國際通用的視覺元素創作作品可以提高作品傳播的廣度,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數觀者的理解與認同;另一方面,僅僅利用文化同一性設計海報,難免存在太多創意「撞車」的風險。因此,兩者間「度」的把握相當重要。

(二)海報中包含的文化差異使其各具特色

縱觀海報設計發展歷程,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師們的海報作品大多含有和本國背景文化相關的、獨特而具有個性化特色的視覺語言,並逐漸將其發展轉化為強烈的個人風格,讓觀者一看到海報畫面就能夠明白是設計者是誰。老一輩日本著名設計師田中一光為日本傳統戲劇———能劇所創作的一系列海報流傳甚廣。能劇是日本民族戲劇的第一個劇種,它是由從寺院神社節目助興表演中脫胎出來的「猿樂能」演變而來,在日本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能劇出場人物較少,以劇情的表演為中心,是一種象徵劇。扮演劇中人物的演員都戴假面具,這是能劇區別於其它戲劇的一個重要特徵,能劇就是從選擇面具開始的。田中一光的能劇海報大部分都採用了面具作為主體圖形,在表現手法上,他用大面積的幾何色塊將原本復雜具象的面具與頭飾進行歸納,概括其主要特徵,並採用高純度補色,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除了利用幾何色塊塑造能劇面具來創作海報之外,還有一部分能劇海報則是將文字甚至筆畫作為主要創作元素。這些文字往往是戲劇中某章回的內容,通過陣列的方式排布在畫面上;或者是將劇名的筆畫在不影響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拆分,分布在畫面中;有時還會用相應的色彩區分不同的劇目。

田中一光在海報設計中採用了大量日本傳統形象和民族元素,而這些元素卻是通過相對較為現代的幾何形態表現出來;海報中補色的應用營造了一個五彩斑斕的華麗能劇世界,又通過巧妙地劃分與間隔體現了層次地交疊,使得海報畫面形成了類似西方透視效果的空間感。這是傳統與現代、文化差異與同一性的極好體現。也許有人會說,現如今距離田中一光的全盛時期已經相隔甚遠,而能劇本身就是較為傳統的文化領域,難免在海報中會出現一些獨有的民族文化符號。那麼,新銳伊朗設計師Me-hdiSaeedi則是另外一個鮮活的例子。MehdiSaeedi的作品中總是包含著波斯文字和傳統人物形象等民族元素。比如他為三位伊朗女性藝術家油畫展所作的海報《三種伊朗人的面貌》,利用波斯文的大小以及書寫角度的變化組成三張相互聯系的女性側臉,完美契合了主題。他認為,波斯文與拉丁文字在結構上非常不同,拉丁文字處於兩條平行線之間,方塊字的結構更容易處理好平衡的問題。而波斯文字則比較機動,字母的組合更為隨意,設計師們可以用更加創新的方式進行設計,圖形化效果較拉丁文字更為明顯。他另一幅海報作品《伊朗印象》是為伊朗攝影師作品展而作的:畫面主體圖形是一名纏頭的伊朗傳統男子的形象,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作為一名曾留學英、法兩地的設計師,MehdiSaeedi明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波斯文的識別性有限,所以,他的作品中總會出現以英文標注的主題,並與原有的波斯文字有機結合,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努力將這兩種文字的特點結合起來」。MehdiSaeedi通過他成功的海報設計作品告訴我們,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往往能夠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設計的海報設計作品,有許多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文化元素,而這種中國味兒,又通過簡潔易懂的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出來。他本人對此謙虛地回應:「基本上我的東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為什麼我弄得這么好,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麼形式來表達,好讓中國人和老外都覺得有味道。但並不代表我對中國文化了解多深,你只要多問我一句,我未必可給你一個更深入的答案。」而採用這樣不同文化融匯的設計理念來完成作品就是希望通過國際性活動「表達中國文化與品位,通過這種展現,將中國人的尊嚴在國際舞台上拿回來」。觀其1990年在東京舉辦的「EastMeetsWest(東方匯合西方)」個展海報設計,畫面主體為一個書寫於沙地上的篆體「東」字,細看可以發現,這個充滿傳統味道的東方文字筆畫結構卻被拆分為四個英文字母「EAST」,這正是英文中「東方」的意思。如果換一個角度,將海報倒置,文字筆畫則又組成了「WEST」,變成「西方」的意思。他將英文單詞中的「東方」與「西方」巧妙融合在同一個古老的中國文字中,既將此次個展「EastMeetsWest(東方匯合西方)」的主題涵蓋在內,又體現了東西方的交融匯聚。畫面整體為暖黃色調,砂礫中的字體刻畫體現了古老東方文化歷史的神秘與滄桑。

陳幼堅為「香港東西」之香港設計師七人展所設計的海報,也同樣充滿了不同文化碰撞而產生的靈感火花。淺色的畫面中心位置放著一杯熱茶,那是一隻由寥寥幾筆毛筆筆觸勾勒出的典型中式瓷製茶杯,杯中卻泡著袋泡紅茶。紅黃兩色組成的標簽讓人聯想到有著「世界紅茶之王」美名的英國經典品牌———「立頓」,只不過標簽上的文字已經替換為此次展覽的主題內容。杯中的茶水冒著熱氣,這升騰的氣體由彩色線條組成,似乎意味著在東西方文化共同熏陶滲透下成長起來的香港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必將通過此次展覽的呈現,在設計界大放異彩。海報色彩素凈,畫面主體突出,簡潔而不簡單,蘊含內容豐富而雋永。糅合東方文化傳統和西方設計美學並不只是香港設計師的「專利」,大陸設計師們同樣有感於東西合璧的獨特設計韻味,創作出許多優秀的海報設計作品。深圳平面設計師劉永清設計的一組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海報設計中,他巧妙地將中西方文字融合在了一起。畫面中「百花齊放」與傳統花卉圖形結合,「百家爭鳴」四個字與孔子像結合在一起,體現了這八個字的字面含義。兩幅海報乍一看平平無奇,仔細回味時則發現主題文字另有乾坤———漢字的筆畫是由英文字母組成的,不同英文字體也使得中文字體呈現出類似宋體和黑體般不一樣的字體效果。東西方文字通過設計師的處理,巧妙結合在一起,在畫面中表現出出人意料的和諧視覺效果。

三、結語

文化是一個寬泛而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又難以將其精準定義。在海報設計這一領域,設計師們將其濃縮為視覺元素集中體現在畫面中,在設計創意與設計表現時既要考慮到最廣泛范圍內受眾的接受程度,又要保證作品的獨有的文化內涵和個性特色,適度把握文化差異性與同一性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國設計作品致力於走向國際化的同時又保有中國特色所需要長期研究課題之一。

② 求往屆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學藝術的問一下畢業設計平面做10張海報有什麼好的選題題目嗎題目不限就是之後做

10張海報設計 我們在行的。找俺給你發資料。

③ 要做一個課題研究:海報體營銷。請各位大神踴躍參與,提意見、提觀點、提案例………………幫幫忙…………

前段時間「去啊」發布,當時有一段海報大戰,我覺得很有效果,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意思

④ 促銷海報設計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終端促銷,是零售行業很難避免要涉足的工作一環。根據工作經驗以及對這個促銷課題的思考,,有五個核心環節我們必須要去考慮到,那就是:
(一)我們的終端促銷創意設計必須要符合品牌的檔次,有損自己品牌設計和創意我們千萬不要去做!
(二)我們的終端促銷創意海報設計要醒目,不要人家看了設計大半天,還不知道你促銷是什麼意思?
(三)我們的終端促銷創意海報設計要符合顧客的視線最佳范圍,才能「躍」人眼眶,否則我們是瞎子點燈,白費油!這樣的例子我們仔細看看身邊很多這樣的設計促銷,一個X展架,有些品牌老把自己的代言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把自己的海報促銷核心字眼放在不顯眼的位置(除非您家剛簽代言人,那是設計正確的)。記住:顧客的視線最佳范圍,自己當成客人,您看廣告,哪個位置最好!這個地方我還得多費點字,就是我們的後期擺放和張貼的位置也是很有講究。道理也是這個道理!
(四)我們的終端促銷創意海報設計重要信息要突出,就拿我們現在寫博客一樣,有些字要換顏色,有些字體要大一點,道理是一樣。
(五)我們的終端促銷創意海報設計盡力去追求創意出其不意。你問我這個怎麼辦,告訴您只有四個字:有心和學習。或者我推薦你搜索「銳揚設計」,他們專業從事各類品牌形象海報設計,其實做任何事情只要我們有這四個字,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其實只要我們有心和學習,這樣的創意促銷海報你也可以擁有!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

⑤ 如何讓農村小學美術課貼近生活課題

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孩子們對世界的認識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觀察,引導孩子們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創造美的前提。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眼睛總是東看看西望望,對喜歡的東西盯住不放。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孩子們用雙眼認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如在教學二年級的《紙拖鞋》時,我先讓學生在家裡仔細觀察拖鞋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有哪些顏色,最喜歡哪種式樣;在教學《小樹快快長》時,我利用下午的活動時間,帶學生觀察了校園里的樹,從而使學生了解到樹的結構主要由樹乾和樹冠兩大部分組成,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樹皮,知道了有的樹皮表面光滑,有的樹皮表面粗糙。通過細心的觀察,學生還發現樹葉的顏色豐富多彩,樹的外形形狀各異,可以概括為近似的半圓形、三角形、扇形、橢圓形。通過細致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用紙做自己喜歡的樹時,就游刃有餘了……於是,每學期開學的第一節美術課,我都讓學生先翻閱一下這學期的美術書,說說這學期的學習內容有哪些和自己的生活有關,需要平時留心觀察。於是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月亮、蝶兒、貓兒、魚兒、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夥伴、老師……都成為孩子們熱衷觀察的對象,孩子們漸漸地養成了善於觀察的習慣,再加上課前老師有目的、有計劃、正確的觀察方法的指導下,學生們也形成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漸漸學會了用藝術的眼光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發現了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為學生的創造、表現奠定了基礎,使學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其次,我尤其重視讓學生留心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材料,達到物盡其用。如在教學美術第二冊時,學生們翻閱了課本後,就發現了這學期要注意搜集一些石子、瓶蓋、包紙、紐扣、珠子、彩色塑料管,各種形狀的紙盒、塑料袋、圖釘、果凍盒、蛋殼,圈筒衛生紙的捲筒……為了激發學生的搜集興趣,可以在班組中設置幾個紙筒,讓學生把平時搜集的可以進行分類,並定期展示,對表現積極的同學,可以鼓勵表揚,這樣不僅可以消除因學生找不到課堂上急需的材料而耽誤教學進程,又可以使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留心生活,搜集材料,來創造美好習慣與意識。
二、開展生活化的課內外相結合的美術教學
1、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興趣。
生活化是指來源於生活世界,回歸於生活世界。情境,是指情景、境地,是在具體場合的情形、境界和情意。生活化情境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美術課上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創設一種符合學生心理年齡特點的環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吸引學生的身心參與,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活動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一、二年級的學生對小動物、禽類、童話比較感興趣,以游戲性活動學習方式為主。如在教學第二冊《太空里的植物》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消除因沒有見過太空里的植物,而產生造型、表現的畏難情緒,所以我讓學生們站起來,親自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雙臂抱緊了,蹲下,你是一棵植物種子;慢慢站起來,伸展手臂,你發芽,長大了。在我繪聲繪色的朗誦聲中,學生體驗著植物的生活。雨一滴一滴下起來,你們心情怎麼樣?風來了,你們怎麼樣?風走了,太陽落山了,你們該干什麼了?在我的組織引導中,學生走進植物的世界。一棵棵植物們勇躍的表達著自己的生活。接下來,我又帶這些植物們來到太空,讓他們說說自己的變化。有的植物說:它會飛了,長出手了,有腳,有大大的眼睛,有的植物說:它會跳舞了,長出了彩色的頭發……。有效地情景創設,不僅使學生們興趣盎然地開始創作,也使學生們在頭腦中生成太空里植物的具體形象,為學生大膽造型,積極表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又如在教學第一冊《童話里的小屋》一課時,我這樣導入新課:森林裡的白雪公主住在小矮人家裡,可是可惡的皇後卻用大風吹走了白雪公主的房子。這時我頭飾扮演魔法師,拿出魔法棒,要幫白雪公主變出新房子。學生們個個迫不急等地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等待著。可是魔法師的魔法卻失靈了,只變出一堆堆大大小小、長形、方形的紙盒、彩紙。所以魔法師只好求助同學們,讓大家用這些材料幫白雪公主設計更美的新房子。學生們表現的興趣一下子被帶動起來了,要躍躍欲試了,就這樣學生在生動、有趣、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了童話里的小屋的造型與表現。三、四年級的學生則對卡通明星,生活中的事件比較感興趣,教學設計可以活動性、合作性學習方式為主。如在教學《可愛的班集體》一課時,我讓學生回憶了師生在一起的歡樂的情境,學習了紙版畫的製作基本方法,增添了學生學習紙版畫的情趣性;在教學《雙胞胎》一課時,我用同學們喜歡的櫻桃小丸子、奧特曼、大頭兒子……卡通明星為素材,可這些卡通明星今天都有了自己的雙胞胎兄弟,雙胞胎姐妹,在這樣喜聞樂見的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中,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對稱的含義,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教學《老師您好》一課時,讓學生觀察,記憶自己喜歡的老師的環境特徵,講了講發生在老師和自己身上的故事。教學《我愛我家》一課時,讓學生說說家給自己的感覺,這種充滿幸福、溫暖的家是誰給你的?……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創設,使教學內容緊緊地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學生們參與美術活動創作,表現的興趣更濃厚了。而五、六年級的學生卻對未知的世界比較感興趣,可以以探究性,結合實踐的學習方式為主。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普遍提高。
孩子們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接著就是表現的過程,表現的過程是一個思維連續,高度集中的過程,為了解決以往每周兩節課分上,為現在的每周兩節課連上,我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使我們創設的生活化教學情景得以流暢的延續,孩子的創新思想也不至於被輕局打斷,作業完成的質量從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孩子們都很珍惜這每周一次來之易的美術課,課間,班裡的學生的有繼續完成作業,有的欣賞別人的作品,還有的在老師的身邊談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改變了以往美術教師匆忙收齊本班未完成作業,又急忙去發下一班待完成的作品的局面,使上課的老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跟孩子的一起融入到創作的情境中去,大力加深了美術老師與學生的感情。
2、將美術創作與生活留言相結合。
孩子內心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通向孩子心靈之路要靠傾聽與交流。我們以朋友的身份,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流,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使孩子們感到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朋友,這樣寬松的氛圍形成以後,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一節課40分鍾與每班30——40學生的時間比例,除去我們對學生的新授時間需要10——15分鍾,剩下的時間如果平均給每個孩子的時間就更是寥寥無幾;而孩子們想對我們交流的東西卻很,如果我們視而不見、見而不聽,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孩子沒有了感受、沒有了交流,甚至是不會交流……為了解決這種狀況,從去年開始我們對學生作業形式進行了小改革——採用留言式美術作業,即在自己作品的周圍附加文字,記錄自己在創作作品時的感受或記載自己創作作品的經過。這樣就給了每個孩子想對自己說、想對父母說、想對老師說、想對夥伴說的空間與時間。生動的畫面,稚拙的留言,正是孩子生活世界的寫照,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這種作業的表現形式自實施以來,深受老師和學生們的喜愛。在彼此的留言交流中,不僅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更活躍了孩子們的表現興趣與慾望,使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斷的螺旋上升。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留言式美術作業將逐漸的散發出它非凡的魅力。
3、通過美術日記,再現生活情境,表達感受
孩子的繪畫作品,大多反映孩子的生活,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有孩子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我在教學的同時,主動與學校的語文老師溝通,鼓勵學生在完成日記的時候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描繪、記敘,主張讓孩子們畫美術日記。童眼看世界,美術來表達。記日記除了寫,還可以畫,圖畫同樣可以表達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而且比文字形式更有趣,更富有想像力,更具巧妙的表達力。通過整理自己的思維,選取生活中最感興趣的內容,以美術的視角,用連環畫的形式,再配以畫龍點睛的文字,來表現事情的經過,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起初,大多數孩子想畫卻不會畫,特別是場景和人物的表現方面存在很大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鼓勵學生在記日記時先嘗試著把能用圖像表達的文字盡量用圖像畫出來,如,我、媽媽等一些人物可以畫一張代表他們的臉,花草樹木、車水馬牛、藍天白雲……都可以畫出相對應的形象,這種生動有趣的日記形式很快被同學接受了,逐漸的他們便能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錄並生動地表現下來。比如在去年的那一場四十多年來之最的大雪中,有大部分孩子選擇了統一的命題:今年的雪真大呀!在孩子們的美術日記中,不僅生動描繪了雪日景色,還生動記錄了大雪帶給他們內心的喜悅與感動……在那場大雪中,孩子們所感受到的:雪大、雪美、雪中情等,毫不遜色於我們。從這一張張、一幅幅的精彩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經歷過的事情越多,感受就越多,題材就越多,體裁也隨之更加新穎和絢麗多彩。在這些妙趣橫生、趣味盎然的美術日記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審美感受,提升自己的美育情操,孩子們在體驗美、感受美、陶冶美中,心靈得到一次次升華。
4、及時創作,表現生活
兒童的感受源於對生活的體驗,是他們心靈的反映,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認為應該及時、正確地引導和激勵學生樂於動筆、勤於動筆,及時創作,表現生活。如,舉行完拔河比賽,秋遊來……同學們回味無窮,我們就引導他們閉目靜思,回憶當時難忘的情景,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當他們迫不及待想要傾訴自己的歡樂時,我就及時引導他們把自己想說的內容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深秋時候,校園里的菊花開得正爛漫,我就組織學生進行觀察。然後,讓他的以《菊花》為主題進行創作,這種及時的觀察,當然會及時地發現美,同學的也就渴望表現美了。於是,拿起畫筆得心應手。畫《菊花》時,同學們大多忠實地再現菊花,我就啟發,引導他們用簡單的點、線、形狀來表現菊花,於是孩子的筆下就有了像蝸牛殼、象太陽、象雞爪的菊花,一幅幅作品中呈現出來的是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是學生獨特的想法,獨特個性的顯露。於是《喂雞》、《擠牛奶》、《秋收》、《宰生》……鮮活的生活為學生的繪畫內容注入了源頭活水。學生們去生活中體驗了美,表現了美,更培養了學生用美術的的基本技能學會了表現美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運用美術,美化生活。
將美術應於生活是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要培養學生持久的實踐興趣與創造熱情,教師必須要善於引導,善於讓美術活動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舉一反三,學以致用,讓學生獲得創造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活動,為學生創設運用美術的生活環境。例如,可以讓學生設計校園藝術節的宣傳畫,布置節日中的教室,給班級出黑板報。設計班級中的學習園地,布置自己的房間,讓學生把從美術課上的知識、技能運用在生活中,來美化生活,還可以由課內向課外適當拓展。如學習了《做面具》一課後,我讓學生從語文課本中選取適當的內容,製作面具,進行課本劇表演。學習了《真情對印》一課,我讓學生把印出來的紋樣製作成精美的書簽,夾在自己的書中,學習了《編紙條》一課,我讓學生大膽地運用農村的蒲草、蘆葦、柳條、麥秸……用課堂上編紙條的方法試著編盤子、藍子、花瓶。學習《石頭說話》一課後,有的學生用卵石畫美化環境;有的學生把卵石畫帶回家裝點自己的生活空間,增加生活中的視覺藝術情趣;甚至還有些學生問我如何能將卵石作品穿上洞洞,用繩子掛在胸前,用自己創作的美術作品裝扮自己。學習《布藝溫馨》一課後,學生選用了舊手套、襪子、毛巾、衣服等材料,利用捆紮、填充、縫紉、裝飾等方法,做成了各種各樣小動物的形象,用舊牛仔褲製作了各式各樣的小掛袋,她們把這些玩具掛在家裡,美化著自己的生活。學生用廢舊紙盒做成的儲蓄罐,高興地把自己多餘的錢存了下來。把紙杯、易拉罐經過裝飾、組合,變成了文具小管家,學生的文具歸類擺放,井然有條。六年級的同學就要畢業了,他們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學一起製作了母校紀念留名板,還設計了獨具自己風格的畢業留念冊,貼上照片,寫上了畢業留言,同學互贈,表達情宜,傾訴明天的希望。學生興致勃勃,興趣昂然,他們在生活中大膽地運用著美術來裝飾,美化著生活。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地開發,有效地去利用好美術的生活資源,讓美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就在生活中,到生活中也能學到美術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持久的興趣,學用結合,以達到學以致用,能學會用的效果。

⑥ 誰能給我做一個關於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海報需要是原創的,可以將幾個圖片結合在一起。

保護水資源的圖片很多的,發一個給你 希望有幫助

⑦ 關於廢電池的宣傳畫

廢電池的確很污染環境的,我支持你。

我也收集舊的廢舊電池,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⑧ word海報製作教程

這種海報是要用噴繪列印的吧?一般情況下都是用PS製作,如果要用WORD作的話,先要准備素材,再設置合適的頁面,具體步驟可以參考http://jingyan..com/article/c843ea0b7f517777931e4abe.html

閱讀全文

與宣傳畫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財有道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271
電子商務改變世界 瀏覽:784
京東才奧電子商務 瀏覽:128
速食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81
youer運動會方案策劃 瀏覽:700
銀行與學校的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976
元旦網路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7
國慶葯店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88
提升保安服務質量培訓方案 瀏覽:563
美容公司廣告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433
清明節學校策劃方案 瀏覽:346
慢病隨訪人臉識別推廣方案 瀏覽:188
什麼是禮品營銷方案 瀏覽:997
生態基地的策劃方案 瀏覽:921
志願者服務隊換屆策劃方案 瀏覽:697
電子商務公司前置審批 瀏覽:17
茅台醇電子商務是傳銷 瀏覽:656
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知識 瀏覽:451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