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草原文化的打造
內蒙古草原作為中國具有獨特個性的旅遊目的地正處在轉型升、跨躍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突破瓶頸,找准賣點,創新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一是要拓寬視野找標桿。國際化的視野是旅遊開發的關鍵,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是世界草原旅遊開發的典範,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在旅遊開發中的經驗和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具體表現在如下8個方面:自然人文原生態,秉承可持續開發的理念,始終保持原生態的草原環境;體驗互動全方位,重視遊客的親身感受,強調參與和體驗;文化特色夠鮮明,通過挖掘、傳承和演繹突出文化主題;牧場經營多統—,多以牧場形式開發草原旅遊,管理統—規范;服務配套支撐強,做到了管理科學、設施完善、服務到位;產業聯動效益好,與本地牧業發展緊密結合;政府協會協作多,負責草原旅遊的整體引導、發展規劃、質量規范、營銷推廣、組織活動等;社區參與程度高,制定鼓勵本土居民參與的政策,有效保持本土化特色。
二是要深刻分析找不足。內蒙古草原旅遊存在—些值得注意的關鍵性問題。主要體現在7個方面,即:同質化、季節性、規模小、分布散、缺品牌、基礎差、檔次低。草原旅遊產品開發還停留在觀光為主的層面上,亟待採取創新思維,有針對性的措施,大力推進草原旅遊的轉型升級。
三是要突破思維重創新。首先是理念突破。要以差異化的開發理念,跳出觀光做度假、跳出景區做境區、跳出草原做環境、跳出生態做健康,做足草原度假旅遊、避暑旅遊、冰雪旅遊、養生旅遊、運動旅遊、溫泉旅遊、會展旅遊、深度文化體驗旅遊等多元化、復合型、立體化旅遊產品。要擺脫資源導向的開發思維,充分利用內蒙古草原清新的空氣、舒適的氣候、遼闊的星空、質朴的人物、多彩的故事、有機的食品、歌舞的海洋等高品質特色化的資源做好避暑文章、做足養生體驗,以全新理念打造生態健康的綠色牧場和心靈牧場。要以可持續開發理念,明確保護第—,以保護促發展的思路,在開發旅遊的同時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要以多主體融合開發理念,促進政府、社區、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草原旅遊的開發,實現效益最大化。
其次是模式突破。要推進綜合開發,以復合式開發模式,努力圍繞有游覽、住宿、娛樂、餐飲、購物、療養、交通、解說、科教、朝拜、享受等進行旅遊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完善提升,實現旅遊要素聯動開發,滿足遊客需求。要推進產業聯動,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牧現代化、旅遊產業化的四化融合,以後工業化的眼光挖掘前工業化的資源打造超工業化的產品,使內蒙古草原旅遊與當地特色經濟產業有效互動,圍繞畜牧業可開發牧民家庭體驗游、現代化草原畜牧基地觀光體驗游、綠色土特產園區游等,圍繞民族民俗產業可開發文化創意旅遊園區、民族風情體驗園區、民族手工藝品園等,強化延伸產業鏈條。以豐富旅遊線路設計為串聯,構建風景廊道。要嘗試推進景區化統—管理,成立草原旅遊管理協會或管理委員會,統—制定開發規劃,如內蒙古草原旅遊開發規劃等。要嘗試推進分級分區差別管理,在大景區內部根據資源稟賦和開發條件的不同劃分檔次旅遊區,或根據旅遊功能劃分度假區、養生區、運動區、體驗區等,並圍繞功能分區架構旅遊綜合體,形成重點突出又顧及整體的有層次、各具特色的旅遊地域網路系統。
第三是產品突破。突破現有草原旅遊產品的單—性和同質化格局,做新、做精,基於草原四化「細分化、生活化、遊憩化、精品化」做出特色和亮點。打造若干國家草原公園,圍繞草原公園選擇合適的城鎮或旅遊功能配套區建設旅遊綜合體,整體構建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級度假地。
要借鑒國外開發草原度假旅遊的成功經驗,打造—批草原度假酒店綜合體、草原避暑和養生旅遊綜合體,提升草原度假的檔次和水平。要引人品牌旅遊服務商和供應商,主打生態、綠色、有機牌,以先進的服務商理念和技術建設草原有機食品基地,開展食品可溯源工程,強化產品地理標志,形成類似奧運食品供應的流程和標准。引進悅榕、安縵、洲際、香格里拉、地中海俱樂部等高端國際品牌度假酒店集團服務商,與內蒙古地方文化特色相結合,以高等級管理和連鎖式經營帶動區域度假水平的提升。
第四是品牌突破。明確「中國草原文化旅遊第—目的地」的發展目標,樹立「風情萬千,草原天堂」的旅遊形象,打造草原度假天堂、文化天堂、避暑天堂、養生天堂。開展全媒體營銷,通過影視劇、宣傳片、宣傳材料、導游圖、形象標識等製作,以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宣傳手段,藉助微博、徽電影等先進平台,進行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地宣傳推介,打造內蒙古草原「行者天堂」。形成內蒙草原品牌服務,制定服務標准,從交通及基礎設施、人文環境和國際形象、管理和營銷、信息系統性和便利性、接待保障完善度等方面提高競爭力。
最後是運營突破。內蒙古草原旅遊可借鑒和運用專業化景區管理公司的智慧,積極引進巔峰國智旅遊管理公司等知名旅遊專業管理公司,—站式全程指導整個旅遊系統工程的運營,推進草原旅遊全鏈條發展。
❷ 達娜是什麼地方
你好,喀則市南木林縣達那鄉位於南木林縣城向北16公里外,轄區面積為2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100米左右。全鄉共有4個行政村11個自然村(其中3個農業村和1個牧業村)、寺廟2座,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甜和張彬彬領銜主演的網劇《司藤》!雖然在開播前,大家對它的期望其實不是很高,但是在開播以後,口碑卻是節節高升,小編也正在追劇當中。司藤人設、司藤旗袍等話題都榮登微博熱搜,這部電視劇的服道化是非常用心,但是小編卻很好奇,劇中所說的「達那」到底是哪個地方!達那在劇中呈現的景觀是非常的漂亮,相信大家也都很好奇!
在小編搜索了相關的資料以後,發現這部劇的取景地是在雲南的香格里拉,就在普達措公園境內。雲南我們都是知道的,它是我國境內一個有名的「旅遊大省」,有非常多的旅遊資源,蒼山洱海、玉龍雪山、香格里拉,單獨是看名字,都覺得非常美,每年都有很多人到這里遊玩,感受雲南的魅力!
在劇中,司藤第一次出場的地方就是在普達措公園境內,普達措公園是我國境內為數不多的「高原國家級森林公園」,是一個美得不可方物的地方!香格里拉有「人間天堂」之稱,而普達措公園距離它僅有20公里,是大家到香格里拉遊玩的時候,必須要打卡的一個景點。這里就像是大家心中的一片凈土,有它獨特的魅力!
普達措公園是由「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屬都湖」、「彌里塘亞高山牧場」這三個部分組成,公園的佔地面積有1313平方千米 ,境內的動植物資源都是非常豐富的,如果運氣好的話,甚至還可以看到小松鼠。這里是漫無邊際的牧場,還有百花盛開的濕地,似真似幻的感覺,就和人間的仙境一樣,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點,給人帶來不同的觀賞體驗。
其實普達措公園最佳的觀賞時間是每年的五六月份,畢竟地處高原,秋冬時候的自然會更冷一點,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春末夏初的時候去,時間剛剛好。而劇中的「達那」也就是在這里,這樣一個美得不可方物的公園,不僅司藤可以擁有,大家也是可以擁有的!但是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普達措公園中,存在有沒有開大的區域,在遊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僅供參考
❸ 製作個畜牧業發展宣傳片
遠博影視傳媒 據說不錯。
❹ 蓬溪那個宣傳片哪裡有
蓬溪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遂寧、射洪、大英、武勝、南充、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合川等八縣市毗鄰接壤。幅員面積1251km2,全縣轄15個鄉、16個鎮,全縣總人口74.7萬人。蓬溪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等特點。蓬溪縣面積1251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74.7萬人,2005年轄16個鎮(赤城、天福、紅江、蓬南、鳴鳳、任隆、三鳳、大石、常樂、明月、吉祥、新會、文井、高坪、群利、寶梵)、15個鄉(新星、板橋、槐花、黃泥、群力、高升、回水、新勝、金龍、荷葉、農興、下東、羅戈、吉星、金橋)。蓬溪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東晉永和11年(公元355年)就建巴興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定名蓬溪縣。勤勞智慧的蓬溪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寶梵寺壁畫,鷲峰寺及白塔、四川抗金要塞蓬溪砦(寨)等榮載史冊。1929年鄺繼勛率部於蓬溪大石鎮牛角溝起義,次日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蘇維埃政府,榮載《中共黨史》、《解放軍將領傳》。蓬溪享有「五《史》之鄉」的美譽。2000年蓬溪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特色藝術(書法)之鄉」,「川中大樂」名揚全國,2004年,省作家協會在蓬溪建創作基地,並積極爭取寶梵寺壁畫和白塔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深厚文化底蘊的進一步傳承注入新的活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縣委、縣政府制定了「增速超十三、人均達三千、財力翻三番」的發展戰略。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6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9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6元。蓬溪是一個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農業大縣,耕地面積39647公頃,農產品優質率達80%以上,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面積達56萬畝。2002年蓬溪縣被國家列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建設縣,成為了全省最大的PIC外五元生豬制種基地,畜牧業產業化得到實質性推進,四川美寧食品公司、四川齊全有限責任公司已投資發展建設肉牛、PIC外五元生豬養殖基地和生產企業。大石西瓜、何家壩柚子以及沙梨、黃桃、柑橘等時令水果遠近聞名。蓬溪工業形成了以絲綢、紡織、食品、電力、輕工、建材、機械等為主,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蓬山特曲酒獲部省雙優,絲綢、絲掛毯、分割肉、豬鬃、桐油紛紛進入國際市場。蓬溪能源、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優越,發展後勁增強。全縣供電能力達5萬千瓦,可保證全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增長的需要。形成了以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國道318線、省道鄰遂路、縣道蓬射路、金蓬路及鄉級水泥路為一體的交通網路。開通了全球數字光纜傳輸固定電話、全球通行動電話、聯通行動電話、國內國際電報、傳真、寬頻網路、互聯網,電話裝機容量達10651門。堅持經營城市意識,以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凸現文化特色,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縣城建成區面積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萬;縣城規劃區面積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萬。蓬溪縣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省級示範重點中學—蓬溪中學正在建設新的校區。全縣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獲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9402人,實施各類科技計劃45項,取得國家、省、市、縣科技成果26項。蓬溪風光秀麗,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位於縣城城西2公里處的東方活湖,水面面積4000餘畝,自然風光得天獨厚,並以其原生態植被、動物、魚類、山水、田園以及「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赤城寶屏山道家「洞經音樂」源起,佛教名勝白塔禪院為代表的儒、釋、道文化和以入載《中國建築史》的鷲峰寺天王殿,曠繼勛將軍紀念館為代表的歷史人文遺存為資源特色。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享有「川中明珠」、「蜀中西子」的美譽。位於城東10公里處的高峰山道觀,因其建設按先天八卦修建設計,被譽為「川北迷宮」,至今四季遊人如織,香火鼎盛,為四川省第三大道觀,也是保存完整的道觀園林,千年古柏眾多,道家很多神秘的傳說和仙界故事都誕生於此。高峰山不僅具有豐厚的道家人文資源,其自然生態資源也極為豐富,山上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山中「龍泉」、「油、鹽、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門晚眺等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極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2003年高峰山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城南5公里處的寶梵壁畫,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善的古壁畫,出自明成化2年,頗似唐著名畫家吳道子之筆意神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收入《中國繪畫史》等多種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