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聞報道策劃的策劃依據
新聞報道策劃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運用腦力的理性行為,是對未來報道活動的規劃和設計。這種規劃和設計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組合、分析信息和選擇、決策的結果。新聞報道策劃有其客觀存在的依據,它是客觀存在作用於主觀意識,主觀意識又產生能動性反作用的產物。構成新聞報道策劃依據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可供傳播的客體。新聞是對新近變動的客觀事實的報道,沒有變動的事實,便沒有新聞報道。因此,被傳播者所意識到的外部世界的客觀變動,構成了策劃新聞傳播活動的重要依據,「可供傳播的客體」就是指這種為報道策劃者所意識到的客觀變動的事實。它有兩個特點:一是「客觀存在」,二是被策劃者所覺察。新聞報道的選題總是在「可供傳播的客體」范圍之內的,客體不存在,對於客體的報道就不存在,新聞報道策劃也就不存在。
2.讀者的獲知需求。新聞傳播活動是以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信息傳遞為基礎的,沒有讀者的新聞傳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讀者獲知需求的新聞報道是無效的報道。因此,新聞報道策劃要以報紙讀者的獲知需求為依據,報道什麼,如何報道,都要根據讀者的需要進行選擇和設計。現代社會中,「廣播」在變成「窄播」,「大眾」在變為「小眾(分眾)」,每一家報紙的新聞報道活動都要針對自己特定的讀者群體。因此,新聞報道策劃要根據報紙的讀者定位確定報道效果目標,設計最佳報道方案。
3.實現傳播的條件。新聞傳播活動是依賴一系列客觀條件而存在的,具體到每一次新聞報道,除了有客觀存在的報道客體,以及讀者對這一客體有求知需求以外,報紙要完成報道,還要具備其他外部與內部條件。外部條件主要有:政策、法律和道德規范。新聞報道要為有關法律和政策所允許,為社會道德觀念及文化環境所允許等。內部條件主要有:報社具備採集相關新聞信息的資金、技術設備和人力資源,具備必要的運行機制與管理水平等。新聞報道策劃應充分考慮這些實現傳播的條件,據此作出正確的決策。
第一, 新聞報道策劃以上三方面的依據,是一個彼此相關、互有重疊的集合概念,如圖2一3所示,新聞報道策劃一般是在三者的重疊部中運作。
也就是說,能夠滿足讀者的獲知需求、又具備實現傳播條件的可供傳播的客體,才是新聞報道策劃的選題對象,但三者重疊部之外的內容並非完全沒有價值。分析三者間的集合關系,對新聞報道策劃很有意義。
可供傳播的客體與讀者的獲知需求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說明:(1)可供傳播的客體對於特定報紙的讀者來說,為他們所需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這一部分在新聞報道策劃中值得作為選題參照。(2)讀者的某些需求在可供傳播的客體范圍之外,說明需求是潛在的,客觀變動的事實也是潛在的,報道策劃者尚未意識到,這將導致新聞報道的選題受限制,不能完全滿足讀者的需要。
第二,可供傳播的客體、讀者的獲知需求與實現傳播的條件之間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說明實現傳播的條件對新聞報道活動具有強大的約束力。比如外部的法律、政策、道德等因素將一些社會效果不好的報道排斥掉,當然也可能是保守觀念和過分的行政於預,將一些不應排斥的新聞報道排斥掉了。又如內部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機制、管理等因素,導致一些應該報道的新聞無法報道等。這些情況都比較復雜,需要新聞報道策劃在把握客觀條件時進行具體的分析。
新聞報道策劃受到客觀存在的制約,但報道策劃者對客觀存在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如策劃者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制約報道的某些外部條件(引導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改善社會文化環境等)和內部條件(改革機制、改善管理、更新技術設備等)。策劃者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對可供報道的客體的認識水平,使讀者的獲知需求盡可能被包容在策劃者的意識范圍內,從而使新聞報道更加合乎讀者的需要。但應該看到,策劃主體對策劃依據的反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受到時間的制約,如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實現傳播的條件和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因此對策劃依據的把握既要積極主動,又要客觀冷靜。
『貳』 策劃書的活動目的與意義有什麼不同
活動目的是指活動希望得到的結果,活動意義是指活動過後對周圍的人事回物產生的影響。答
『叄』 怎樣認識新聞采訪策劃與准備的重要意義
一、采訪要有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聞采訪也不例外.記者在采訪前准備得越充分、越具體,達到目的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達到目的的可能性就越小.
采訪的目的是為了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從而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又是如此的豐富多彩、錯綜復雜,要想正確地認識它,並准確地反映它,就必須有充分准備,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如果采訪前沒有準備或准備不足,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勞往返.前面已經講過,采訪活動作為一種調查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使得新聞采訪比一般社會調查具有更大的難度,因此要求記者應當倍加重視准備工作.
二、采訪准備的實踐意義
新聞采訪是一項實踐活動.采訪前是不是一定要做准備,准備工作的充分與否對采訪有無影響,這一切最終要到新聞采訪的實踐中尋求答案.下面,我們從采訪活動中分析和探討采訪准備工作的重要實踐意義.
第一、做好准備,是接近采訪對象的第一步
第二,做好准備,能盡快拉近與采訪對象的感情距離
第三,做好准備,會使記者成為一個采訪的快手
第四,做好准備,將增強記者的新聞敏感,更好地發現和抓住新聞
第五,做好准備,有助於開拓采訪的深度和廣度.
『肆』 新聞策劃在新聞報道活動中具有哪些積極意義
一、新聞策劃有利於促進社會效益,達到更好的社會效果。
二、 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新聞 策劃,對於改進新聞報道的效果大有益處。
三、新聞策劃能豐富采編和新聞報道內容,提升文化品位。
『伍』 策劃書中活動報道是什麼意思
策劃書中活動報道意思是:
把活動一些細節描寫報道一下
比如說參與者通過什麼方式和形式的行動去達到什麼目的
『陸』 新聞的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
任何階級、政黨都把新聞工具視為宣傳工具。新聞工具和宣傳工具同為一體,是新聞與宣傳充滿辯證關系的基礎。一切新聞媒介的控制者都要力圖運用宣傳工具的影響,行使「宣傳、報導與批判」社會的使命。
『柒』 新聞宣傳的重要性和意義
可以藉助新聞報道的形式進行宣傳活動,達到宣傳目的。
還可以以新聞媒介為手段所發專表的重要屬言論。新聞與宣傳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式,新聞以報道事實、傳播事實為主,宣傳則以擴散觀點、態度、授人以理為主。但嚴格說來,新聞並不排斥觀點,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事實表達某種意見。宣傳向受眾傳播觀點往往要藉助事實,有時甚至直接用事實進行暗示。新聞與宣傳在運用事實方面具有共性,又在如何使用事實及運用事實的程度上有差異。
『捌』 活動策劃書=新聞策劃書
兩者是不一樣的,活動策劃主要包括活動主辦方、協辦方、活動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活動流程、經費預算等等主要方面,是舉辦活動之前對本次活動的前期規劃以及具體實施階段的行動綱領,一般需要考慮主辦者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各種可能的客觀條件,如果是大型活動還要制定緊急應急預案,而新聞是無需策劃書的,因為新聞講究的是時效性和新鮮感,沒有這兩點就不成其為新聞,專業的的新聞工作者為此還總結了5個W和1個H,即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和how(事件過程)。這幾點是可謂是新聞的基本要素。所謂的「新聞策劃書」是不存在的,因為根本無法進行策劃。你說的意思應該是關於新聞采訪的策劃書,它的側重點是采訪的主題、采訪的對象、采訪的內容、采訪的手段方式以及後期的整理和編排等等內容,它與活動策劃書有著本質區別,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以上這些僅僅是我從事策劃工作時得到的一點心得體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