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軍事博物館參觀心得
2010年5月9日,參加了黨校高級班的黨日活動——參觀位於北京市復興路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這次的黨日參觀學習活動使 我們收獲良多,獲益匪淺。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西長安街。老遠就能看見,正門上方「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匾額,匾額是毛澤東主席親筆書寫。老式的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偉,庄嚴肅穆。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社會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館內陳列以中國軍事歷史為主線,展示了近五千年來主要的軍事事件、軍事人物、軍事論著、軍事科技、兵器發展,以及現代中國國防建設與人民解放軍建設的新成就。分七大展館展出,分別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館、兵器館、中國古代戰爭館、中國近代戰爭館。其中中國古代戰爭館和中國近代戰爭館的設立,標志著軍事博物館的陳列內容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史擴展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軍事史,初步形成了中國軍事通史陳列。軍事博物館有藏品13萬余件,歷史照片45萬余張,圖書資料10萬余冊。基本陳列展示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軍事歷史與軍事文化,展示了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歷史和中國國防建設的新成就。藏品豐富,陳列形式多彩,具有民族風格。
進入軍事博物館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偉大的革命領袖毛澤東的雕像,他風姿颯爽凝視東方,頓時讓同學們感覺到整個大廳變得庄嚴肅穆,心中油然滿腔敬畏之情。走進大廳深處,一件件展品映入視野,有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生銹,有的還沾有當年的血跡,它們是歷史的見證。看著它們我好像也回到了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強烈的歷史凝重感撲面而來。
位於一、二、三層樓分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館,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三個館用五千多件文物和圖片介紹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人民軍隊所立下的豐功偉績和人民軍隊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發展壯大的歷史過程。
60年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和減輕核心。中國共產黨的廣大黨員沖鋒在前,面臨絕境寧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動搖,在敵人的刑場上大義凜然,從容就義。以熱血和生命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篇章,鑄造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也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歷史也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民族的先鋒隊。
從博物館中一路走來,看到中國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現在新中國蓬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我們深刻的感受到黨一路成長的艱辛與自強,更深刻的感受到「與時俱進」這四個字的深刻內涵。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名黨員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換來的,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也深深的震撼著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以革命前輩的偉大精神激勵自己,時刻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以一名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生活中不斷充實自身,加強理論修養,發揚不怕吃苦,自強不息的偉大革命精神,從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因為只有思想上先入黨才能使自己的行動更加積極起來,更加積極的向黨組織靠攏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貳』 軍事博物館導游詞作文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後,最讓我感到 敬佩的是「老班長那種舍已為人的精神。」 《金色的魚鉤》講的是長征途中過草地的一段 感人的故事。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 接受了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病號 ,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卻犧牲了。 最讓我受感動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 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裡捧著搪瓷碗,嚼著幾 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就皺 緊眉頭硬咽下去。」一讀到這,我就熱淚盈眶, 老班長是那樣堅強。吃草根和魚骨頭是多麼困 難和痛苦啊,可老班長卻從來不吃魚。老班長 多麼忠於黨的事業,在這樣艱難困苦中,時刻 想著黨交給他的任務,一心一意照顧好三個病 號。自己從來不捨得吃一口魚。 再想想我,一天凈吃好東西,比他們吃的要好 上100倍,還不滿足。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 別人如何。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紅軍們用鮮血 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我能吃好,穿好嗎? 我與老班長比起來,是多麼的渺小啊。 我以後一定要向老班長學習,關心別人,愛護 別人,不怕困難挫折,勇敢向前沖。
『叄』 急需一份「我愛我的祖國」主題團日的活動策劃書
策劃內容主要有:活動背景、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流程專、人員安排、經費屬預算、注意事項等。
其實學校里的團日主題活動,主要還是看總結書的,只要你的活動內容不是離主題太遙遠,寫策劃的時候注意文筆,把活動內容和主題要求聯系起來展開,就可以了。個人認為吧,團日活動,要求班級同學在室內辦,沒有什麼激情,還是大家一起出去玩下的好。可以去烈士公園這樣的地方搞燒烤、野炊,可以去(軍事)博物館看看,這樣的娛樂活動,只要你感覺你能和「我愛我的祖國」沾上邊,就行了,班級同學也會更願意參與。
最主要的還是看團日活動總結。
團日活動總結的主要內容有:活動背景、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地點、參與人員、活動流程、活動感想(或者說是總結,包括這次活動的特色和不足等)等……
『肆』 中國軍事博物館資料
不知道你要的是那方面的資料.
中國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西長安街,西與中 央電視台毗鄰,南與北京西客站相連,北傍 玉淵潭公園。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 積6萬平方米,展館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 主樓高94.7米,正門上方「中國人民革命軍 事博物館」匾額是毛澤東主席親筆書寫。建 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偉。
軍事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綜合性軍事博物館。基本陳列展示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軍事歷史與軍事文化,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歷史和中國國防建設的新成就。藏品豐富,陳列形式多彩,具有民族風格.軍事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有:《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館》、《兵器館》、《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此外,還經常舉辦有關國防、科技、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專題臨時展覽。
交通線路: 乘1、4、21、57、65、320、337、802、特1路或地鐵軍事博物館站下車。
景點門票: 5元、學生2元
景點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9號
開放時間: 8:30——16:30
聯系電話: 68514441
『伍』 求軍事博物館考察報告2500字!!!!
博物
館
考察
報
告
——中國人民革命
軍
事博物
館
2011
年
9
月
22
日,班級組織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去中國人民革命
軍事博物館進行參觀。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坐落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
線上,建於
1959
年,是向國慶
10
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正
門上方「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匾額是毛澤東主席親筆書寫,主
樓前有寬闊的廣場,
兩側的蒼松翠柏四季常青。
它的建築風格極具當
時的特徵,
建築造型更是突顯出了軍隊特有的氣勢,
是民族風格和時
代精神的交融。它的總體設計上採用的是傳統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
左右建築高低錯落,
組成了一座端莊穩重的建築群體,
再加上加上超
宏大的建築體量,整個建築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體現了中國人民解
放軍的氣勢。
陽光順著高大拱頂兩側的大型窗戶照射進來,
使得整個陳列大廳
顯得極為明亮,
也有一種肅靜之感。
大廳中間陳列的是一顆彈頭直指
天空的導彈,而其他的飛機坦克等以它為中心,整齊的排列在四周,
這樣的陳列不僅能突出導彈的威力,
更能襯托出整個陳列大廳的高大
寬敞,使人眼前一亮。
連接各樓層的樓梯也與其它地方的樓梯有些不同。
軍博的樓梯十
分寬大、簡潔,用並不是反光很強的大理石,而是用一種更朴質、接
近於天然石頭的大理石鋪墊而成,
樓梯兩側的扶手也沒有什麼太多的
修飾,給人一種如同建築物外部一樣的堅挺、端莊、穩重的氣勢。
二樓的大廳中心是一顆紅色的五角星,
周圍是一些簡潔大方精美
的花紋,大廳四周的柱子、
圍牆上也有相似的紋樣進行呼應,在大氣
中又透著精巧。
二樓展廳中還有許多雕塑都是一些能代表中國歷史上重要戰爭
的歷史人物雕塑,如秦始皇、孫武、孫中山、毛澤東等等。這些偉人
雕像不但雕刻得栩栩如生,
更因為有很大的體量而顯得氣勢威嚴,
給
人以不怒自威的感覺。
而在其中展示的武器中也不難看出上面有許多
帶有工藝性的傳統文飾,頗有種鐵血柔情之感。
在一樓的展覽廳在還有「趙進武軍事醫學科技英才人物水彩畫
展」的展覽,在這里我不僅觀賞到了許多優秀的水彩畫,更了解了許
多我祖國事業奮斗的各方面人才,使我收獲良多。 望採納
『陸』 中國三大軍事博物館有哪幾個
中國三大軍事博物館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和中國坦克博物館。
1、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於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3月12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1、中國航空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該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大湯山腳下。經過多年封山育林,天然植被茂密。在72萬平方米的館區內,綠化覆蓋面積達45萬平方米。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批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排名前五位、亞洲第一的集知識型、教育型、科技型、研究型、園林型、旅遊型為一體的大型航空專業博物館。
2、遼沈戰役紀念館
遼沈戰役紀念館成立於1959年1月,其前身是遼寧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錦州辦事處、錦州歷史文物陳列館,設在錦州老城區古塔腳下的大廣濟寺古建築內。1963年10月,基本陳列完成並開放。「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閉館,「九一三事件「後被撤銷。
1978年得到恢復,修改陳列後重新開放。同年10月葉劍英元帥題寫了館名,各項工作漸入正軌。1985年4月中央批復修建新館。新館選址位於市中心遼沈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北側。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截止至2014年)。
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秘書處所在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4、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丁公路,建於1985年3月21日,館名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題寫。屬於紀念遺址性博物館,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為主題,是國內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級軍事衙門。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是威海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的專門保護管理機構,是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開館以來,已接待60多位國家領導人和100多個國家的一千多萬觀眾。1988年,國務院公布「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16日,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